第 22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22 章
原先的東家也有讓莊子裏養雞鴨豬羊的,只不過是養來抵租的,自然要自己花錢買仔子來養。
如今說東家貼補銀子,到底是怎麽個貼補法兒?
蔔莊頭幹咳一聲,繼續解釋:“這養殖啊,端看你們自己家裏的餘力,東家說了,願意養雞養鴨子的,每只貼補五個錢兒,想養羊仔的,每只貼補二百錢,豬仔補貼五百錢。”
蔔莊頭故意頓了頓,果然收到意想之中的效果,屋裏頓時嗡嗡聲作了一團。
見有人想要發問,他又繼續道:“我還沒說完呢。聽好了嗷,願意養牛的,每頭補貼——三兩銀子!”
“多少?”
“沒聽清,好像是三兩銀子。”
“三兩銀子買頭牛,那咱自己個還得往裏添點錢吧?咱們哪有這閑工夫錢啊?人要吃口飽飯還是問題呢。”
大夥自己個討論了半晌,還是沒鬧明白,這個貼補到底算是個怎麽回事?
是借錢給大夥兒養殖還是算作租子,將來交租時候要扣掉這部分先出的錢?
蔔莊頭一開始聽這主意的時候也是費了好半天勁兒才理解過來,這會輪到他講給大夥兒聽,自然知道怎麽解釋。
“咱們這個新東家是個熱心腸,打水塘給咱們算工錢,大夥也是都領了的。王丫頭的娘病了,人家也沒有不管。如今他瞧咱們這些個老莊戶實在是精窮,又白白出二十兩,叫咱們按著方才這個例,置辦些養殖,將來養大了能賣錢了,他也不白要咱的,或是自己去集上賣,或是按市價賣給東家,都由你們自己個做主。”
蔔莊頭見自己已經說得明白,等了半晌卻不見有人響應。
大夥兒都是有顧慮的,先不說這他們此前從未見過這般好性的東家,有些不敢相信。就說這一兩年地裏不僅不大長莊稼,就連雜草也不如往年茂盛,養個家畜豈是那般容易?
況且東家貼補的銀子也不夠買整的,便是買只雞仔,自個兒至少還得往裏搭幾個錢,一年下來還有減損,總是賠本。
蔔莊頭清了清嗓子開始主動點名:“王丫頭,你家可想養點啥?”
王丫頭猶豫了下,還是下定決心:“蔔爺,您老也知道,我家人手單,要是家裏多個弟弟妹妹,養倆豬仔倒是好的,趕到山裏放它一天,自己就吃飽了,也用不著操心給它找吃食兒。”
眾人一聽,覺得有道理,有孩子的人家心裏暗自在琢磨這事兒的可行性了。
又聽她繼續說道:“這裏頭又數養羊更劃算些,年前我們家進城瞧了幾日病,可巧聽見藥鋪的掌櫃四處打聽要買些羊肉過年,那價格比豬肉還高出許多。”
這話有人讚同,有人質疑:“這羊才有多大一只?就是連毛帶皮整個剮了,也沒一頭豬賣的貴啊!”
“叔,正因為大家夥兒都像您這麽想,都不願意養羊,真到了逢年過節的,反倒成了緊俏貨,這才賣的上價啊。”
這些討論都說到了眾人心坎上,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並且預設了些各項養殖的規模和收益,向蔔莊頭報了名。
蔔莊頭自己又帶頭,盤算著就著東家給的三兩銀子,差不多的淘個小牛犢子,費心養上兩年,也就可以教著耕地拉車了。
他這一帶頭,自然也打開了大家夥兒的思路。
東家給貼補那些雞鴨豬羊的錢,都不夠買整個的,唯有貼補的三兩銀子倒是有可能買到小牛犢子,只是一兩年間出不了力也下不了崽罷了。
最後大家夥兒都報了自家的名,回頭一數,發現王丫頭卻還什麽都沒報。
眾人想到她開頭說的話,確實,她們家人丁單薄,每晚弄口人吃的都得到天黑,哪裏還有餘力養豬養牛?
卻聽見王丫頭脆生生的道:“蔔爺,我們家就想養十只雞仔,十只鴨子就夠了。”
坐在旁邊的大嬸子是好心的,便勸她:“丫頭,你報這麽多小雞小鴨的,那還不如報兩只羊仔子算了,回頭叫我們家小栓子幫你趕著上山,等養大了一賣,也能多賣些錢不是?”
王丫頭還是謝絕了大嬸的好意:“我倒是想麻煩嬸子呢,只是我娘天天在家裏唉聲嘆氣,索性弄幾個小雞小鴨給她在家看著,有點事情做做也好。”
這話也沒毛病,蔔莊頭敲了敲煙鬥,純靠記性記下了這些人各自的需求。
趕明兒到城裏把銀子換了銅板,才好發下去給他們各自去采買去。
因著要抽出時間進城,莊戶們白天耕地幹活,吃了晚飯便點著火籠子,到附近村莊裏找相熟的人借牛借犁耙。
不上兩三天,連趕牛的熟練把式都讓他們借了來,幫著翻地。
農人們幫忙大多不是為著工錢,而是為著換幾個工,將來自家農忙時就會有人來幫忙。
苦頭莊的地翻完沒過幾日,終於在谷雨前後下了一場小雨,別的農人農莊這才開始翻地,苦頭莊已經就著小雨將種子種了下去。
這次春種同往年大不相同,東家蕭淮奕帶了個花白胡子的老頭來,親自到田間監管他們勞作。
莊戶們看那老頭指揮他們將墑壟之間餓距離挖得比往年寬不少,播下的種子也是雜亂無章。心頭甚是窩火,但瞧著蕭淮奕在老頭面前都十分恭敬,也不敢多說什麽。
這地種得這般稀疏,速度倒是快了不少,這幾日夜裏連著下了兩三場小雨,莊戶們硬是晨星而作,戴月而歸,全莊子的人忙了十來日,種下了一百二十來畝。
最後還剩下些土地,卻不叫種東西了,算下來總有十來畝,零零散散的白空閑著。
莊戶們瞧這位胡亂指揮的老頭子是越來越不爽了。
南雲子自打播種就一直住在了苦頭莊,反倒是蕭淮奕隔三差五才來一趟,這十來日總也該同農戶們有些熟悉了。
卻不想除了蔔莊頭一家,別人雖聽他的話,背地裏卻總能感受到一兩股憤憤不平的視線。
這日他便問態度明顯有些不好的定子:“有什麽想法只管說。”
定子平日裏也是指手畫腳習慣了的,如今見蕭淮奕和順子都不在,便大著膽子道:“我頭一個就鬧不明白,六十來畝蜀黍,有一半是和番芋混著種,那三十幾畝黑菽,裏頭又有十來畝混著蜀黍種,這亂七八糟的,秋收怎麽收?來個別莊的人看了,也要笑話咱們不會種地!”
大夥兒都是這個意思。
他們常年被別莊的人嘲笑,這委屈已經受的夠夠的了,如今這不是上趕著往別人手裏送笑料嗎?
南雲子聽了並未生氣,見這些農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要點,竟比他那癡迷農書的學生蕭淮奕還敏銳些。
心道農人的智慧與經驗當真是不可小覷。
不過他並未打算回答這個問題,他同樣也很清楚農人的執著,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看到成果之前,他不打算花費精力同他們講述道理。
他已經老了,這十來日勞作下來疲累不堪,盡管別人瞧他只是背著手在田地間走走看看,卻不知這於他已經是勉強。
他擺了擺手:“還有什麽要說的?”
有人道:“老先生,如今這地攏共種了八十多畝,還有十來畝零散的種啥?”
種啥都好,總不能空著,否則都交不起稅糧了。
可這老頭子在這個節骨眼上偏要叫停,讓他們開始從水塘裏擔水澆地了。
“啥也不種,等著你們東家指揮挖溝就成了。”
眾人面面相覷,聽到說起東家,也不敢過多反駁,只好挑了擔子澆地去了。
頭一遍澆透了地,就等著嫩芽破土,再根據表層土地的幹濕程度和幼苗的狀況,適當補澆就行。
播完了種子,南雲子也回城裏去了。
這期間莊戶們總算有了空閑,揣著銅板到城裏的集市買自家想要的家畜。
定子等幾個大老爺們跟著蔔莊頭在牛市晃悠了半日,總尋不見合適的牲牛。
三兩銀子買個才斷奶的小牯子倒也夠,就是總覺著不怎麽劃算。
若是買頭同樣大小的小母牛,養個三年既能幹活又能下崽,比牯子有用多了。
只可惜牛市裏沒這樣合適的,因此大老爺們轉了一圈,光打聽明白了行情,卻是空手而歸,打算回了家十裏八鄉慢慢尋訪著,總能買到合適的。
婦人們則是以蔔莊頭媳婦為首,專門去那奶豬奶羊的集上狠狠殺價,著實占了不少便宜,算下來每家少出了不少銅板,滿載而歸自是高興。
這一趟因著是辦正事,孩子輩的除了王丫頭,誰也沒讓跟著來,免了打擾大人辦正經事。
婦人們殺價自然不指望王丫頭這個小姑娘,便讓她先看看著那些蹲在角落裏賣賣家禽的攤位,並囑咐先別給錢,等她們那頭買好了,自然來幫她掌眼殺價。
王丫頭並沒有去挑揀那些毛茸茸的小雞仔小鴨仔,她看中了旁邊一個竹籃裏,蹲著一只打瞌睡的羽色灰麻的母雞。
問了賣雞的主人價錢,那主人好似找到了傾聽者,也不急著說價格,就先抱怨起自己的貨物來:“唉,別提了,原本養著指望它多下蛋呢,誰料隔三差五就要抱窩,抱窩又不下蛋了,成日家鬼迷日眼的,還浪費我許多糧食。你有意要,就給個七十文,我也誠心賣,這雞啊,就剩這幾兩肉值點錢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原先的東家也有讓莊子裏養雞鴨豬羊的,只不過是養來抵租的,自然要自己花錢買仔子來養。
如今說東家貼補銀子,到底是怎麽個貼補法兒?
蔔莊頭幹咳一聲,繼續解釋:“這養殖啊,端看你們自己家裏的餘力,東家說了,願意養雞養鴨子的,每只貼補五個錢兒,想養羊仔的,每只貼補二百錢,豬仔補貼五百錢。”
蔔莊頭故意頓了頓,果然收到意想之中的效果,屋裏頓時嗡嗡聲作了一團。
見有人想要發問,他又繼續道:“我還沒說完呢。聽好了嗷,願意養牛的,每頭補貼——三兩銀子!”
“多少?”
“沒聽清,好像是三兩銀子。”
“三兩銀子買頭牛,那咱自己個還得往裏添點錢吧?咱們哪有這閑工夫錢啊?人要吃口飽飯還是問題呢。”
大夥自己個討論了半晌,還是沒鬧明白,這個貼補到底算是個怎麽回事?
是借錢給大夥兒養殖還是算作租子,將來交租時候要扣掉這部分先出的錢?
蔔莊頭一開始聽這主意的時候也是費了好半天勁兒才理解過來,這會輪到他講給大夥兒聽,自然知道怎麽解釋。
“咱們這個新東家是個熱心腸,打水塘給咱們算工錢,大夥也是都領了的。王丫頭的娘病了,人家也沒有不管。如今他瞧咱們這些個老莊戶實在是精窮,又白白出二十兩,叫咱們按著方才這個例,置辦些養殖,將來養大了能賣錢了,他也不白要咱的,或是自己去集上賣,或是按市價賣給東家,都由你們自己個做主。”
蔔莊頭見自己已經說得明白,等了半晌卻不見有人響應。
大夥兒都是有顧慮的,先不說這他們此前從未見過這般好性的東家,有些不敢相信。就說這一兩年地裏不僅不大長莊稼,就連雜草也不如往年茂盛,養個家畜豈是那般容易?
況且東家貼補的銀子也不夠買整的,便是買只雞仔,自個兒至少還得往裏搭幾個錢,一年下來還有減損,總是賠本。
蔔莊頭清了清嗓子開始主動點名:“王丫頭,你家可想養點啥?”
王丫頭猶豫了下,還是下定決心:“蔔爺,您老也知道,我家人手單,要是家裏多個弟弟妹妹,養倆豬仔倒是好的,趕到山裏放它一天,自己就吃飽了,也用不著操心給它找吃食兒。”
眾人一聽,覺得有道理,有孩子的人家心裏暗自在琢磨這事兒的可行性了。
又聽她繼續說道:“這裏頭又數養羊更劃算些,年前我們家進城瞧了幾日病,可巧聽見藥鋪的掌櫃四處打聽要買些羊肉過年,那價格比豬肉還高出許多。”
這話有人讚同,有人質疑:“這羊才有多大一只?就是連毛帶皮整個剮了,也沒一頭豬賣的貴啊!”
“叔,正因為大家夥兒都像您這麽想,都不願意養羊,真到了逢年過節的,反倒成了緊俏貨,這才賣的上價啊。”
這些討論都說到了眾人心坎上,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並且預設了些各項養殖的規模和收益,向蔔莊頭報了名。
蔔莊頭自己又帶頭,盤算著就著東家給的三兩銀子,差不多的淘個小牛犢子,費心養上兩年,也就可以教著耕地拉車了。
他這一帶頭,自然也打開了大家夥兒的思路。
東家給貼補那些雞鴨豬羊的錢,都不夠買整個的,唯有貼補的三兩銀子倒是有可能買到小牛犢子,只是一兩年間出不了力也下不了崽罷了。
最後大家夥兒都報了自家的名,回頭一數,發現王丫頭卻還什麽都沒報。
眾人想到她開頭說的話,確實,她們家人丁單薄,每晚弄口人吃的都得到天黑,哪裏還有餘力養豬養牛?
卻聽見王丫頭脆生生的道:“蔔爺,我們家就想養十只雞仔,十只鴨子就夠了。”
坐在旁邊的大嬸子是好心的,便勸她:“丫頭,你報這麽多小雞小鴨的,那還不如報兩只羊仔子算了,回頭叫我們家小栓子幫你趕著上山,等養大了一賣,也能多賣些錢不是?”
王丫頭還是謝絕了大嬸的好意:“我倒是想麻煩嬸子呢,只是我娘天天在家裏唉聲嘆氣,索性弄幾個小雞小鴨給她在家看著,有點事情做做也好。”
這話也沒毛病,蔔莊頭敲了敲煙鬥,純靠記性記下了這些人各自的需求。
趕明兒到城裏把銀子換了銅板,才好發下去給他們各自去采買去。
因著要抽出時間進城,莊戶們白天耕地幹活,吃了晚飯便點著火籠子,到附近村莊裏找相熟的人借牛借犁耙。
不上兩三天,連趕牛的熟練把式都讓他們借了來,幫著翻地。
農人們幫忙大多不是為著工錢,而是為著換幾個工,將來自家農忙時就會有人來幫忙。
苦頭莊的地翻完沒過幾日,終於在谷雨前後下了一場小雨,別的農人農莊這才開始翻地,苦頭莊已經就著小雨將種子種了下去。
這次春種同往年大不相同,東家蕭淮奕帶了個花白胡子的老頭來,親自到田間監管他們勞作。
莊戶們看那老頭指揮他們將墑壟之間餓距離挖得比往年寬不少,播下的種子也是雜亂無章。心頭甚是窩火,但瞧著蕭淮奕在老頭面前都十分恭敬,也不敢多說什麽。
這地種得這般稀疏,速度倒是快了不少,這幾日夜裏連著下了兩三場小雨,莊戶們硬是晨星而作,戴月而歸,全莊子的人忙了十來日,種下了一百二十來畝。
最後還剩下些土地,卻不叫種東西了,算下來總有十來畝,零零散散的白空閑著。
莊戶們瞧這位胡亂指揮的老頭子是越來越不爽了。
南雲子自打播種就一直住在了苦頭莊,反倒是蕭淮奕隔三差五才來一趟,這十來日總也該同農戶們有些熟悉了。
卻不想除了蔔莊頭一家,別人雖聽他的話,背地裏卻總能感受到一兩股憤憤不平的視線。
這日他便問態度明顯有些不好的定子:“有什麽想法只管說。”
定子平日裏也是指手畫腳習慣了的,如今見蕭淮奕和順子都不在,便大著膽子道:“我頭一個就鬧不明白,六十來畝蜀黍,有一半是和番芋混著種,那三十幾畝黑菽,裏頭又有十來畝混著蜀黍種,這亂七八糟的,秋收怎麽收?來個別莊的人看了,也要笑話咱們不會種地!”
大夥兒都是這個意思。
他們常年被別莊的人嘲笑,這委屈已經受的夠夠的了,如今這不是上趕著往別人手裏送笑料嗎?
南雲子聽了並未生氣,見這些農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要點,竟比他那癡迷農書的學生蕭淮奕還敏銳些。
心道農人的智慧與經驗當真是不可小覷。
不過他並未打算回答這個問題,他同樣也很清楚農人的執著,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看到成果之前,他不打算花費精力同他們講述道理。
他已經老了,這十來日勞作下來疲累不堪,盡管別人瞧他只是背著手在田地間走走看看,卻不知這於他已經是勉強。
他擺了擺手:“還有什麽要說的?”
有人道:“老先生,如今這地攏共種了八十多畝,還有十來畝零散的種啥?”
種啥都好,總不能空著,否則都交不起稅糧了。
可這老頭子在這個節骨眼上偏要叫停,讓他們開始從水塘裏擔水澆地了。
“啥也不種,等著你們東家指揮挖溝就成了。”
眾人面面相覷,聽到說起東家,也不敢過多反駁,只好挑了擔子澆地去了。
頭一遍澆透了地,就等著嫩芽破土,再根據表層土地的幹濕程度和幼苗的狀況,適當補澆就行。
播完了種子,南雲子也回城裏去了。
這期間莊戶們總算有了空閑,揣著銅板到城裏的集市買自家想要的家畜。
定子等幾個大老爺們跟著蔔莊頭在牛市晃悠了半日,總尋不見合適的牲牛。
三兩銀子買個才斷奶的小牯子倒也夠,就是總覺著不怎麽劃算。
若是買頭同樣大小的小母牛,養個三年既能幹活又能下崽,比牯子有用多了。
只可惜牛市裏沒這樣合適的,因此大老爺們轉了一圈,光打聽明白了行情,卻是空手而歸,打算回了家十裏八鄉慢慢尋訪著,總能買到合適的。
婦人們則是以蔔莊頭媳婦為首,專門去那奶豬奶羊的集上狠狠殺價,著實占了不少便宜,算下來每家少出了不少銅板,滿載而歸自是高興。
這一趟因著是辦正事,孩子輩的除了王丫頭,誰也沒讓跟著來,免了打擾大人辦正經事。
婦人們殺價自然不指望王丫頭這個小姑娘,便讓她先看看著那些蹲在角落裏賣賣家禽的攤位,並囑咐先別給錢,等她們那頭買好了,自然來幫她掌眼殺價。
王丫頭並沒有去挑揀那些毛茸茸的小雞仔小鴨仔,她看中了旁邊一個竹籃裏,蹲著一只打瞌睡的羽色灰麻的母雞。
問了賣雞的主人價錢,那主人好似找到了傾聽者,也不急著說價格,就先抱怨起自己的貨物來:“唉,別提了,原本養著指望它多下蛋呢,誰料隔三差五就要抱窩,抱窩又不下蛋了,成日家鬼迷日眼的,還浪費我許多糧食。你有意要,就給個七十文,我也誠心賣,這雞啊,就剩這幾兩肉值點錢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