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061章 揚帆

關燈
第061章 揚帆

師兄的煩惱

十月下旬的一天, 一輛大客載著八/九個醫生從S省省會匯川市所在的省人民醫院出發,乘客大部分都是各大醫院的中醫大夫。

這次出發去青州市作義診,是兩個市之間共同協商好的, 早在幾個月前就下發了通知。

匯川這邊之前對這件事並不是很重視,原先預定下來的參與人員都是水準一般的大夫。原因很簡單,那些厲害的大夫都太忙了。

但匯川市相關部門臨時得到了消息, 據說青州市參與義診的大夫都是頂尖的高手,包括青州四院新成立的專家小組成員。

這個舉動, 一下子將這個看似普通的義診行動拉高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這種情況下, 匯川這邊怎麽可能繼續維持原來的計劃, 只派一些普通大夫過去呢?送這些人去給青州充當參照物, 虐著玩嗎?

於是, 最終出現在這輛大巴車上的大夫就都換了人選。這些人一上車, 互相對視幾眼, 都笑了,原因很簡單,大家基本上都認識。

“人都到齊了嗎?”負責帶隊的人拿著一面小旗子在大巴車上察看了一圈,一邊走一邊數。

“還沒, 再等會,我們程主任還沒到, 應該快了。”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夫看了看表,又往車窗外張望。

片刻後, 一個年近五十的中年人拿著一個古樸的醫藥箱匆匆往這邊走了過來。這個大夫連忙欠身朝這人招手:“程主任, 這邊呢。”

那人擡頭往這邊瞧了一眼,加快腳步, 終於在出發前最後五分鐘內趕到了。

“程主任,怎麽會是你?”車上的大夫基本都認識他。程釗明是S省中醫研究院的學科帶頭人, 作為省內知名中醫,他曾去過各大醫院開會和調研,知名度不小。

程釗明擺了擺手:“我當年在鄉下衛生院幹過好幾年,出去參加個義診不是很正常嗎?大家都坐。”

眾人寒暄了幾句,程釗明終於在大巴車靠後的位置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為了清靜,他獨自一人坐在後邊,其他人也算知趣,沒有過來打擾他。但他的出現,也讓很多人感到意外。有些人挺想不通的,不過是一個義診,怎麽還把程釗明這樣的人也驚動了?

但不管怎麽說,能跟程釗明一起去參加中醫方面的活動,對他們來說也是好事。

所以這些醫生竟對這次義診有了幾分期待,他們甚至想看看,青州那邊到底出動了什麽樣的陣容。

半個多小時後,大巴車駛上了通往青州的國道。程釗明靠著椅背,面無表情地看向車窗外,腦子裏還在回想著前幾天師傅給他打電話時說的話。

早在半個月前,他就知道,師父孟老最近收了個關門弟子,他這個前關門弟子自然要讓位,順便升級為四師哥。

對此,程釗明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感受,他想,師父可能是碰到了天賦絕佳的年輕人,要栽培對方。那就收吧,難不成他這個徒弟還能左右師父的決定?

但前幾天師父孟老卻通知他,對,就是通知,並不是跟他商量。孟老說他新收的關門弟子被一個江湖混子給欺負了,小姑娘想堵上門去跟人打擂臺。臺子他這個當師父的給搭好了,但還缺個押陣的。

他這個四師兄離得最近,所以他得去。

程釗明沒有拒絕的餘地,除了答應還是答應。掛斷電話之後,他整個人還是懵的。

他當時在想,他師父是不是越活越回去了,這是陪著小姑娘玩呢還是怎麽著?還得把他這個中年老漢給搭上?

押陣這種活他是真的不熟啊…

程釗明感到有點頭疼,他揉了揉太陽穴,把腦袋靠在椅背上,開始閉目養神。

這天早上,羅裳早早趕到了青州四院,和季常明等人在會議室裏集合,等人齊了,大家就一起坐上院裏安排的面包車趕去義診現場。

上車後,這幾個大夫就聊上了,有個人問:“哎,我聽說之前這個義診地點一直沒定下來,組委會那邊好像要定在人民公園附近的。後來怎麽又換了?”

“不清楚,可能是橡膠廠那一帶有不少廠子,普通工人比較多,生活水平不高,住得也挺密的,去那義診,能讓更多普通人獲益吧?”幾個大夫隨便聊了幾句就轉了話題。

對於這個地點確定的原因,羅裳心知肚明,但她一個字都沒吐露出來。

她當時只是跟孟老提了下想法,孟老的行動倒是讓她挺意外的。他人在京市,竟然真的能讓人把這次義診地點定在橡膠廠工人俱樂部對面的廣場上。

義診的時間也跟那個氣功大師見面會定在同一天,這要不是打擂臺,還能算什麽?

孟老的影響力由此也可見一斑,事情定下來後,她特意向孟老打電話道謝。孟老卻告訴她不用如此,他自己也很討厭那些江湖騙子,也期望那些人能得到教訓。

反正都要義診,不如就面對面,要是能給那些騙子添點麻煩,也算是摟草打兔子,順手的事。

就算對那幫人沒造成什麽影響,也沒什麽,反正也是要義診的。

羅裳曉得,孟老既然做出這麽大的舉動,當然還是希望羅裳的計劃能夠能功的。說沒關系,不過是希望她不要有負擔而已。

車子於八點四十分到達了橡膠廠對面的廣場。車子還沒停下,離得挺遠,眾人就看到了一條長達十米左右的紅色橫幅,橫幅上寫著:“青州市暨匯川市名老中醫聯合義診行動。”

名老中醫這幾個字一擺出來,這個義診的含金量可就高了。從廣場上紅旗招展、人頭攢動的情況就能看出來,對這次義診感興趣的老百姓可真不少。

晨風吹過,吹得廣場上那些紅旗和橫幅不斷飄動。

除了這些最基本的布置,廣場周邊還有警察以及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這些志願者有上了歲數的大爺大媽,也有年輕學生。

有個大夫感嘆地道:“這架勢還挺足的,跟我上學時開運動會有點像,人也來不少。看來,市裏宣傳得還挺到位的。”

另一個大夫不由得笑了笑:“是啊,組織得也不錯,下了功夫。你們瞧,那邊還有巡邏的警察,人還不少呢,有好幾夥。”

眾大夫在車上換好白大褂,隨後便拿著各自攜帶的醫藥箱下了車。這些醫藥箱就是他們看病的行頭了,中醫就是這點好,不需要攜帶那麽多的設備。

羅裳一邊走,一邊打量著周圍的環境和人。透過人群,她隱約看到了兩張熟悉的面孔,是處突大隊的小謝和她弟郭毅。

看來,處突大隊也派人來執行巡邏任務了,韓沈跟她說過如果他能抽出時間肯定會來。

羅裳往處突大隊的隊伍裏瞧了瞧,並沒看到韓沈。這時有人喊她過去,她就提著醫藥箱去了廣場中軸線以南那一片。

那個位置是組委會給青州市的知名中醫們留出來的區域。中軸線另一側,則是給匯川市的中醫留的。這次義診結束後,雙方還會坐下來,一起開個研討會,進行同行之間的交流。

這時匯川市的大客還沒到,羅裳他們就先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他們的座位前方,都立了牌子,上面寫著醫生的姓名及所在醫院。羅裳這裏並沒寫四院,只寫了山河路診所這幾個字。

青州市的醫生們一就坐,志願者們就開始組織廣場上的市民選擇心儀的大夫排隊。如羅裳所料,到她這兒排隊的人是最少的,歲數較大的那幾個大夫最受歡迎。

羅裳看著自己這邊站得稀稀落落的幾個人,倒也不急。她低頭把自己帶的醫藥箱打開,準備將各種針具都拿出來。

有個大媽瞧著羅裳這邊冷冷清清的,沒幾個人願意往她這邊排隊,她怕這年輕女大夫心裏不自在,就招呼幾個擠在其他隊伍後排的人過來:“這邊有地方,你們幾個,過來過來。”

遺憾的是,誰也沒動,全都裝聾做啞地站在原地。

大媽無奈,也不好強逼著別人過來。她轉頭看向羅裳時,羅裳竟朝她笑了下,說:“阿姨,謝謝您嘞,不用急的。”

大媽不禁跟旁邊的人誇了一句:“你們瞧這姑娘,性子好,還大氣。”

只是可惜她太年輕,怕是沒有多少人願意找她看病,希望這姑娘不會覺得難堪吧……大媽正為這年輕姑娘暗暗擔憂著,卻見兩個人從人群中擠過來,直接奔到羅裳這一排,還熱情地向羅裳招手:“羅大夫,太好了,我就說看著眼熟嘛,原來真是你t!”

“你能來真是太好了,我家就在附近,在這兒看病方便,不用特意往山河路那邊跑了。”

羅裳也不認識說話的人是誰,只覺得這倆人眼熟,估摸著應該是去找過她看病的患者。

她每天接診的人能有好幾十號,也不可能都記住。她就客氣地對那倆人點頭:“挺好的,等會兒義診開始,我就給你們看。”

“好嘞,羅大夫您忙著,不用管我們,我們可以等。”

熱心大媽目瞪口呆地瞧著眼前這一幕,最終沒忍住,悄悄向那一對中年男女打聽起羅裳的情況來。

不打聽還好,這一打聽,她都想讓羅裳給她瞧瞧了。

類似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裏重覆出現了好幾次,也就導致,羅裳面前的隊伍也越來越擠,到後來,在一些老病號的宣傳下,在羅裳這邊排隊的市民竟不比那些老大夫少多少。

羅裳這兩個月的診所不是白開的,她看過的患者已遍布青州市各行各業,開業時間雖不長,認識她的人卻不少了。所以,在義診正式開始之前,她面前的隊伍已經不能再以冷清二字來形容。

匯川市的大巴在義診開始前十分鐘終於到了,大夫們一到,組委會負責人就上去跟他們打招呼,並領著他們到中軸線另一側就座。

其他人在抓緊時間做準備工作,程釗明卻往青州市同行這邊打量了好幾眼。青州那邊來了兩位女中醫,另一位已年近五十,不可能是他師妹。所以,唯一的人選就是那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了。

讓他意外的是,那小姑娘面前的隊伍排得還挺長的。並沒有年輕中醫出診時常見的冷清。

現場這種情況,程釗明也不方便過去跟羅裳打招呼。而且據他所知,他要過來的事,他這位小師妹可能還不知情,他過來,只是他師父單方面對他的要求。

匯川市這邊的大夫眼見得都要坐好了,程釗明卻跟廣場中軸線旁邊那位大夫商量了下,想跟他換個位置。

這個位置,挨著青州市中醫的隊伍,倒也沒什麽要緊的,那位大夫自然沒意見,便拿著自己帶來的器材和桌上的牌子往旁邊走了走,坐到了程釗明原來的位置上。

義診很快開始了,程釗明和羅裳之間只隔著一位中年大夫。所以他略一偏頭,就能看到羅裳。

這時,在志願者的引導下,程釗明面前也開始排上了長隊。從廣場上隊伍的規模上來看,青州市對這次義診很重視,提前進行了充分的宣傳,所以來看病的患者這麽多。

眼看著青州同行已經開始給人看病,程釗明也沈下心來,開始接待患者。

“羅大夫,這是我媽親妹妹,我小姨。”羅裳看完幾個病人,就輪到了老病號。但這次老病號自己並不急於看病,反倒把自己帶來的親戚介紹給羅裳。

“她哪兒不舒服?”說話間,羅裳已經開始給這位中年婦女診脈。

“就是老上火,現在嘴裏還生了口瘡,吃了不少退火藥都沒用。”患者說話時還捂了下腮幫子,看上去很不舒服。

羅裳點頭,暫時沒說話,一只手穩穩地搭在患者手腕上。

她給人看病時,處突大隊那幾個隊員經過了這邊,也在往這邊張望。小謝碰了下郭毅:“瞧瞧,你姐也來了,她可真厲害,都跟這些大專家平起平座了。”

郭毅早就看到羅裳了,他得執勤,不好擅自離隊跑去跟羅裳說話,但他心裏卻自豪得不行,如果有個尾巴,他早就搖起來了。

“韓隊還能來嗎?”另一個隊員問道。

“不好說,本來說要來的,但三道溝村附近的廢物回收站不是收到了一些異常的廢紙箱嗎,他去查看情況了,不知道能不能及時趕回來。”

他們說話的時候,羅裳還在專心看病,這時她已經給那位中年婦女診完脈,看完她口腔裏的情況之後,羅裳並沒有急於進行觸診,反倒先問她:“手腳是不是挺涼的?”

“對啊對啊,有個大夫說是腎虛,還給我開過補腎的,說是能溫補腎陽。”

因為上火的事,這位中年婦女找過好幾個大夫,居然都不管用,所以這次她一聽說有名老中醫義診的活動,就跟著親戚來了。

要不是親戚力推羅裳,她可能也會跟別人一樣,找個老大夫排隊了。

羅裳在對她進行初步檢查後,心裏就已經預料到了一些大夫可能會有的誤區。這個人四腳冷涼,是有可能被誤認為少陰經病的四逆湯證的。

還有一些大夫,可能會因為患者經常上火,從而開出降火藥,比如黃連黃芩這些。

這麽做,其實都是走入了誤區。因為患者不是陽虛,她本身陽氣是夠的,並不虛。但她有陽郁,陽氣不能達於四肢,所以才導致她四肢不溫。

這種陽郁不達,是由於氣機運轉不暢導致的,陽郁時間久了,自然容易化火。所以這種病人還容易上火,牙疼、口舌生瘡、心煩失眠口幹舌燥都可能找上門來。

首先要做的不是溫陽,而是調暢氣機,讓身體陽氣能夠正常運轉起來。

針對這些情況,有現成的方劑,就是四逆散。所謂四逆,指的就是四肢不溫這種情況。但四逆散跟四逆湯完全不是一回事,治的也不是一種病。前者重視調暢氣機,後者則是溫陽救逆。一字之差,藥方大為不同,作用也有天壤之別。

羅裳很快開出了藥方,她寫好方子,遞給那位患者,跟她說:“回頭拿著藥方去醫院或者我診所拿藥。”

患者答應一聲,接過藥方,自己先看了一眼,這一看,她就有些疑惑起來。因為病的時間長了,她自己也找過醫書,所以她認識幾種能清熱祛火的藥材。

羅裳所開的藥方,並沒有常見祛火藥,這讓她挺不解的,她上火成這樣,不祛火能治好病嗎?

“有什麽問題嗎?”羅裳看出了她的疑慮,就問了一句。

周圍有人聽到了,便朝著這邊看了過來。

那患者連忙客氣地道:“大夫,不用開點別的藥啊,比如祛火的?”

羅裳和氣地道:“不用啊,藥方裏每一味藥都是大有用處的。不必再添加多餘的。比如柴胡和芍藥,這是常用的對藥,在一起用,一個可以散,一個可以收。一個升一個降,聯合使用,能很好地調暢氣機。另外幾味藥我就不詳細解釋了,你拿藥回去,吃三天如果不見效,就可以考慮換藥方。”

患者正要再說什麽,帶她過來的親戚便碰了她一下:“先別問了,人太多,那麽多人等著呢。你以前也沒少吃祛火藥,不也沒好嗎?”

患者一想也是這個理,她也是一知半解,不能跟大夫比。於是她客氣地收好藥方,給後面排隊的人讓出了地方。

其他大夫都在忙著,一般人也沒精力去註意別的大夫說什麽。但程釗明不一樣,他剛才給人寫藥方的時候,註意聽了幾耳朵,倒是聽到了羅裳跟那患者的對話。

這一聽,他就知道,羅裳確實有點水平。因為這個病看似不覆雜,病人到醫院求診時,卻比較容易被誤判。診脈和綜合分析的能力但凡弱一點,今天她這個藥方就開不好。

他心情好了不少,想著該幫就幫吧。

其實他也不敢不幫。真不幫的話,回頭就等著師父罵吧。師父舍不得罵小姑娘,還能舍不得罵他們幾個弟子?以前又不是沒罵過!

羅裳等大夫正全力接待著患者,一直忙到快十點,隊伍長度也不見變短。

不但沒變短,人還更多了。因為有些人來得晚一點,這些人往後一排,人不就更多了?

韓沈在十點前終於趕到現場,他到的時候,大夫面前都排了長隊,除非擠到前排或者去大夫們背後去看,才能看到他們。

韓沈沒往裏擠,先找到了協助巡邏的郭毅等人,“現場情況怎麽樣?沒人搗亂吧?”

“沒誰搗亂,周邊派出所和刑警隊都來人了,還有咱們也在這兒巡邏,這時候鬧事,是有多想不開?”小謝笑著說。

韓沈點了點頭,郭毅不大敢跟這個嚴肅的大隊長說話,有個年紀大一點的隊員卻道:“頭兒,那堆廢紙箱有問題嗎?”

韓沈面色嚴肅地點了下頭:“有問題,紙箱上印的文字跟失蹤的一批貨包裝箱一致,都是錄音機包裝箱。等義診結束,隊裏要組織人手去那邊村子周邊查探下情況,不出意外,應該會去山谷裏搜尋t一下。”

幾個隊員答應一聲,韓沈就整理了一下腰上的武裝帶,也開始隨著隊員們在人群中走動巡邏。

廣場斜對面不足百米的地方,就是橡膠廠工人俱樂部。十點前,俱樂部的門就開了。俱樂部門前有一片停車場,平時那地方要麽空著,要麽會擺上一排自行車,一般是很少有汽車的。

“來車了,你們看。”有個隊員碰了下郭毅,這時韓沈也註意到了前後有幾輛轎車。

轎車的出現,在這邊的人群中引起了一些騷動。誰都知道,這年頭能開得起轎車的,那就不是普通人。

幾輛轎車很快停好,三四個中年男人在他人陪同下,從車上走了下來。

他們在來的路上就註意到了這邊的異常。這時離得近了,自然要多看幾眼。

“突然來個義診,你不覺得奇怪嗎?什麽時候這邊也有人來義診了?”

“應該沒什麽,可能就是巧合,我看你想多了。走吧,大師一會兒就到,咱們幾個得先進去給他撐撐場子。”

有個人卻對他這番話不以為然,他想著,那邊有那麽多警察在維持秩序,那就說明這次義診不是騙人的行動。

正好他有個毛病一直沒見好,找過大師,花了大幾千,也是毛用沒有,他對此早就心存不滿了。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大師的忠實信徒。更多的人之所以信那大師,不過就是因為覺得他有用。

這個三十八九的生意人就是這種人,他自己最清楚,他願意供著這個大師,只是因為他覺得這人有用。要是沒用,誰認識那大師是誰啊?

很多國人都是這樣的,很重視實用性,有用就信,不用就不信。

就連華國的各路神仙都是這個待遇,甭管是佛祖還是菩薩,是關公還是竈王爺,是真武大帝還是三清老祖,哪個有用,國人就願意拜哪個。神仙都這樣,區區一個大師又算什麽?

他心裏動了念,就體現在了行動上。眼見著別人要往俱樂部裏走,他則停了下來,說:“我看到個熟人在那邊。我過去找他一下,一會兒就進去。你們先進去吧,不用等我。”

其他人跟說算是認識,但也不算很熟,自然沒人攔著他。

這時陸續又有別的人和車到了,進入俱樂部的人越來越多,也沒人顧得上他,他順利脫身,找了個機會,就鉆進義診的人群中,專門找熱鬧的地方打聽情況。主要就是問哪個大夫治病好使。

一來二去,他竟聽說,那個最年輕的女大夫治病挺厲害,應該是有祖傳秘方。

這人想著好幾位老中醫都沒能妥善治好他那把日夜不倒的金槍,那他不如找那種開診所的大夫碰碰運氣。

靠著開診所,能擠到這種場合來接診,說不定有點特別之處,所以他沒有多猶豫,看準方向,就往羅裳這邊走過來。

他趕時間,不想像別人那樣老老實實排長隊。所以他往前走了一段,走到離羅裳不遠的地方,觀察了一下,便找了一個五十來歲的患者,拿出一張十塊錢的票子,遞給那人:“這些錢給你,你去後邊排隊去,這個位置讓給我吧,我趕時間。”

“哎,你這人啥意思,想用錢收買我啊?這可不行,我是那樣人嗎?自己上後邊排著去。”老大爺說話的樣子看上去義正嚴辭的。

三十八九歲的男人二話不說,又抽出一張十元票子:“這些夠不夠?”

老大爺怔了怔,不由得咽了下唾沫。他本來還想再試試看對方會不會再加價,但他又怕這麽好的事讓他前後排的人給搶了。

於是他往旁邊讓了讓:“行吧,看你也挺急的,那我就讓你一回。”

說話間,他已經把兩張十元鈔票搶了過去,稍微慢一點,都是對這鈔票的不敬啊。

他拿著錢就走人了,旁邊幾個人聽到了他這口是心非的話,不由得呲笑了幾聲。

這邊發生的事,羅裳其實也註意到了,但她並沒有幹涉的打算。

花錢的人願意,賺錢的人也願意,她有什麽必要管這些閑事呢?

倒是那個梳著背頭的生意人,引起了羅裳的註意。

有錢人啊!羅裳漫不經心地瞧了他一眼,在輪到這個人的時候,照例問道:“哪裏不舒服?”

這事還真是有點難於啟齒,這個大夫還是年輕姑娘,就更加重了說出口的難度。但這男人因為此事真是愁得不行,所以他最終還是選擇說了實話:“是那個…那個地方一直不能軟下去…”

羅裳瞧了他幾眼,又隨著他視線往下看了看,大概已猜中了這人的問題。

但這生意人身後站著的人倒是沒聽懂,這人還特意提醒道:“有什麽話你跟大夫說明白點,什麽軟不軟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