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歡聲笑語

關燈
歡聲笑語

縣衙許久無人經管,裏裏外外都有些許蕭條。

梁溫與他們寒暄一番後,他們便自行灑掃起來,一邊幹活一邊朝她笑。

王主薄與元岐隨著她待在廊下,細細詢問了一番這幾個月來豐澤縣的事,元岐被沈巍關在幽州大牢裏,對豐澤縣的事不甚清楚,王主薄等人一開始被孫磊看管,後來戎狄來戰,孫磊的人突然不見,他們才重獲自由。

王主薄一聊起這個也覺得甚是唏噓:“當時我和其餘兄弟想要回縣衙上職,但徐刺史差人來信說關外戎狄來犯,朝局混亂,沈巍叛變一事不知虛實,我等暫時不要露頭,豐澤縣的一應事宜便由徐刺史接手。後來戎狄被打退,幽州不再戒嚴,徐刺史才收手。”

元岐沈默片刻:“沈巍返京請罪時特意遣人將我和柳薇放出大牢,我們才回到豐澤縣便遇上了王主薄,隨後便和各位兄弟商量今日重開縣衙大門,等你歸來。卻不想,你快我們一步,率先抵達。我們看到縣衙門口的馬車便上前詢問,知曉是你後便想悄聲而入,給你一個驚喜。”

“卻不想,門縫開的太小了,腿腳被卡住,叫你發現了。”元岐說著也很是不好意思,低著頭,聲音越來越弱。

梁溫沒笑他,只是問道:“柳薇呢?”

“好著呢,她用手頭的積蓄盤了鋪子,開了醫館,現在每日在醫館坐診治病,日子也算快活,我都羨慕她。”

梁溫這下倒是笑了,“如此很好,如此便好。”

每個人都有了歸屬,這樣很好。

縣衙不再如前幾月那樣寂寂無聲,反而比之前更多添了歡笑和吵鬧,雖然還是會顧及著一些禮制,但也不會那樣嚴苛的去遵守。就連一絲不茍、克己覆禮的王主薄現在也和他們打成一團,主要還是元岐的帶動。

梁溫這次被貶職回到豐澤縣並非只是為了當一個安安穩穩的七品縣令,陛下與左丞相商欲開女科,但終須尋個由頭或是先例,她便是最好的突破口。幽州經過幾月的戰事,於農事商業皆有影響,而她接下來便是要以豐澤縣為點,做出功績來,如此女科一事借她之手,加上左丞帶頭便能順利開展。

此事不宜耽擱,越早越好。

縣衙上眾人各司其職,齊心向著一處。梁溫每日想著豐澤縣農桑之事,去農田實地勘察,細細斟酌,一連數天下來也將各項規制與法子定了下來,她一條條謄抄下來,快馬秘密送至盛京,得到確定的回覆後,便將縣衙眾人聚在正堂將此事公示出。

如她所料一般,他們眼中都有錯愕,農事耕種之法是經過千百年凝出來的智慧,是經過數百次試錯才總結出的經驗,並非口頭說改變能改的。

農業,國之大事。

梁溫在他們臉上一一掃過:“我知你們心中憂慮,一旦出錯百姓一年便是白白忙活,且還有賦稅要繳,這樣的重擔壓在肩上,有顧慮是很正常的。”

“我也不瞞你們,陛下將我貶回豐澤縣便是要以這裏為試點,推舉新的農耕之法,是以我走前便向陛下起求得恩典,幽州豐澤縣免稅三年,且每月向各戶發放補貼,必定不會置百姓於不顧。”

堂中靜了許久,誰都不敢率先開口,最後還是王主薄這個最為遵循祖宗禮法的人率先打破寂靜:“顧慮確實有,但下官信您,豐澤縣的百姓也信您。”

有了他帶頭,剩下的人沒多久便出聲力挺:“我等願助縣令。”

梁溫攥在一起的手松開了:“我必不會叫你們失望,就三年,三年後,豐澤縣百姓人人都會鼓足腰包。”

三年,是她留給自己的時間,也是陛下能給她的時間。

王主薄代筆,將梁溫所制初步農法謄抄潤色,後張貼公示。為防止有異議之聲,他還特意強調皇恩二字,整篇透露下來的意思便是豐澤縣蒙受天恩,得陛下重視,故將此等重任交予豐澤縣眾人。

避重就輕,將梁溫摘得幹幹凈凈。還派縣衙眾人逐一去告示前宣揚此事益處,給百姓聽的一楞一楞的,將心中的激.情都調動起來了,一個個拿著鋤頭恨不得現在就聽從縣令的吩咐去進行耕種。

當然也有躊躇擔憂的人,但心中懼怕天子,再加上許下的好處,也勉強不再說什麽。

他們老百姓也不圖什麽,吃喝不愁,能攢下些閑錢傍身便是最好,見新的規制也沒叫他們吃了虧去便接受了。

正值春時,是播種的好時候,梁溫領著縣衙眾人也就此忙了起來。

梁溫白日忙於農田,晚間處理縣衙重要事務,王主薄和元岐自發為她分擔一些,平日準時下衙的差役也越來越忙,下衙的時辰越來越晚。

漸漸的,他們不再著差服,而是人人備上布衣麻褲,腿腳處的泥土堆積,疲倦之色越發顯露。

蘇瞿白為梁溫搜羅來一群農學大家,他們白日和梁溫等人忙碌行走在田間,和百姓打交道,晚上聚在一起各抒己見將田地間的不適之處指出並商議整改舉措。

每提出一條便先開墾出一片荒地施行,若是可行便推廣,若是不可便劃去再行他法。

開墾荒地,輪作、間作、套種、免耕、壟作、連作、休耕……寒來暑往,無休無停。

設想總是美好的,但新式的耕種之法毫無經驗借鑒,他們便只能一點點摸索,出錯,修正,出錯,修正……一遍又一遍。

秋日收成之時各戶百姓站在自家農田前,看著彎腰在田裏行走的那人,心中都不知作何感想。

並不理想,現實總會將美好的幻想重重打破。這一年來他們做過最多的便是試錯,其間爆發了數次爭吵,心中的堅定被動搖,越發露出頹勢。

他們為之努力一年,卻看不到任何好的趨勢。

梁溫在田間走著,走過每一處,她很平靜。指腹間生出些許薄繭,她抓起一捧土,探查著濕潤程度。

王主薄和元岐走到她身旁,寬慰:“縣令,這事並非一蹴而成,您也不要太過著急。”

梁溫嗯了一聲:“我知道。”

“我既決心要做,又豈會因此止步,一年而已,還有時間。”梁溫嘴上雖是這樣說,但明顯下田的時間更長了,她帶著那些農學大家總結凝練,不曾停下。

秋霜心疼她,但也知輕重,每日只能燉些溫補的藥膳來為梁溫調理。

蘇瞿白每月也會來此待上幾日,他也不耽誤梁溫,跟在她身後幫忙。

第二年豐澤縣開了一條渠,不長,堪堪夠田上農事所用,損耗財力物力還在承擔範圍之內。開墾荒地多達百畝,不僅耕種糧食,還將地勢較為平整的山地開墾出來種上各類果樹。有了第一年的試錯,第二年明顯好了很多,為洩氣的百姓也增添上信心。

積澱了兩年,時間便不多了。豐澤縣的人更忙了,好像都忘卻了時辰一般,不分晝夜,縣衙後院也開辟出一塊空地,利用不斷摸索出來的新式耕種之法種上糧食。

開墾、播種、肥田等都由梁溫親手運作,每日和農學大家一起觀察並記錄,索性所有的付出並未白費,梁溫看著比先前多出兩倍的糧食時終於笑起來。

將王主薄等人和農學大家聚在正堂,逐字分析敲定,三日後,終於將一切落實。

又是一年春,田間無數粗布麻衣的百姓垂腰播種,渠水娟娟而流,縣衙上的人都分出一塊負責的區域,一點一點親自指導,若是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便喚別人。

如此兢兢業業幾個月下來,令眾人皆不可置信的事出現了。

梁溫看著百姓臉上的笑以及堆得如山高般的糧食,心想,三年前許下的承諾,她做到了。

等到田間的糧食皆被收割殆盡時,梁溫直接給縣衙眾人放了半月,農忙時節一過,接下來縣衙便會清閑一陣,半月假放出也不礙事。

縣衙別的人是能夠閑下了,但王主薄和元岐就沒那麽好的事了,他們被梁溫扣在縣衙裏撰書,同樣被扣下的還有那群農業大家,不過他們被扣的心甘情願。

畢竟撰寫農事之書對他們來說也是功績一件,好處不必多說。

梁溫估摸著時間,還有半月就是地方官員返京述職的日子了,刨除路上花費,留給她們的僅剩下短短七日。

七日撰書,太過苛刻。幸虧她們人多,一人負責一部分,然後晚間修訂整改,最終這本農事之書還是趕出來了。

他們一塊兒起了個名,便叫《農桑要術》。

夜幕漸濃,他們雖眼底青黑但精神還算不錯,梁溫揮退他們下去休息,自己坐在桌案前盯著那本《農桑要術》看了半天,最後翻開後面的空白頁,提筆一筆一劃寫下。

一百三十七次,他們失敗了一百三十七次。

第一年裏,每提出一種耕作方式便分出一塊地來,百種方式輪番上陣,失敗了一次又一次。

第二年裏,他們將前一年收成還算好的耕作方式單獨拎出來,再次總結經驗並耕種,小有成效。

第三年,擇出最優、最適合的來,才終有所獲。

但終有局限,豐澤縣土地較之其餘各地終有不同,故梁溫等人在編撰《農桑要術》時將嘗試過的百種耕作方式一一記下,並將失敗詳情附上。

她想,三年還是太短了,這本書終究有瑕。

故此,她在末頁寫下此事,望各路能人或是後生為之增添修訂。

日後如何她也不知,但眼下她覺得她們做的很好。

聖寧三年,左丞一派在朝堂上舉力推行女科,受頑固封建一派竭力阻撓,後豐澤縣七品中縣令梁溫入殿呈農書,帝大喜,特封梁溫為樂安縣主,擢升其官銜為幽州刺史。

原幽州刺史徐光啟在任期間政績突出、為民謀福,擢升從二品光祿大夫。

帝王采取左丞上書,力壓眾議,舉國開女科,禮部牽頭接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