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侍讀
關燈
小
中
大
第103章 侍讀
轉眼是元月末,事情多半了結。
江無眠仍舊停駐在京,既沒獎賞也沒調動職位,倒是謝硯行與白楚寒風聞一二消息,私底下聊過,未讓江無眠知曉。
這會兒北地已要開春,正要行親耕禮。
每年皇帝親自下地耕種,以示對農耕的重視,雖有作秀嫌疑,但建元帝兢兢業業幾十年,未從松懈。
近年來,水田犁多次改良,北地已經發展出合適的旱田犁。建元帝親自扶著犁下地。
江無眠站在百官之中,瞄了一眼姿勢,一壟地一個來回,活動量不大,還有人在前牽引,即使發力姿勢不對,倒也不用擔心閃腰。
自然,眼下只有江無眠在關心此等小事,在列百官皆是等著太子出場。
建元帝成年子嗣共有四人,二子二女,長子夭折,僅剩三皇子與四皇子兩人,前者立為太子,後者封侯爵之位。
太子辦差勤勉,為人親和,有建元帝開國在前,他的定位是守成之君。
由於建元帝子嗣夭折頗多,在立太子時,還要看其子孫是否後繼有人。太子得三子,長子顯然已是立住,若太子突發瘧疾身亡,有皇長孫在,國本仍是穩固。
江無眠餘光看到太子隨建元帝耕地,皇長孫照顧餘下胞親,不見厭煩之意,一副好兄長的做派。
照他近來聽到的傳聞,朝中大多支持太子一系,不僅因太子子嗣立住,還有太傅說皇長孫中規中矩,不算聰穎之人。
天家無父子,尤其是上了年紀後,年老的皇帝面對長成的太子,多是警惕戒備,很難有平和相處時。
越是聰慧,敵意越盛。
像是太子皇長孫這般,恰是最好。
但照江無眠來講,誰攤上一個開國皇帝並將朝廷版圖擴張到半個陸地的爹,除非是有潑天功德,不然誰都是皇帝的襯托。
尤其建元帝多年經營之下,開國時的朋黨之爭已經清理幹凈,又有江無眠的神來一筆,斷了韓黨的部分經濟命脈,朝中勢力大損,可正是朝政清明時。
再向下的統治者,只能在這基礎上治理大周,維持住祖輩基業。
不過近來建元帝放權太子,似是要全力培養儲君。
一舉使得朝中百官視線放在太醫院上,不知建元帝脈案如何,身體是否康健。
然無論權力如何過渡,只要建元帝手中把握著剩下三軍都督的軍權,這大周一日就是建元帝做主,而不是太子!
親耕禮次日是二月二,自此日後,春耕陸續開始。
京中因南康府一事,年節過得沒滋沒味,遇到這個春耕節日,建元帝稍微放開了些,教坊司揣摩著聖意,搬來一出《三救海船》折子戲。
此前,教坊司還特意請來於成文與江無眠二人,帶著戲班子給予指導,又在原本的戲碼上改了改,換了些表現形式。一日日備著,只等北地的春耕禮過去,為建元帝獻上這出戲。
建元帝不僅自己看,還拉上百官一起欣賞,地點就在宮內。
江無眠:“……”每一折戲都是他琢磨出來的,再看有什麽意思?
奈何他有事兒要商議一二,收拾收拾,換身常服隨建元帝聽曲去了。
與嶺南相比,這一出戲只是唱腔換了換,部分用詞改得雅致了些,還有幾折戲換了一換形式,變得算不得多。
江無眠只是看了幾眼,便轉而看起布景用的輕紗來,這是他提議用的。
那輕紗是南康府織造的,專為契合這一出戲,提花暗紋染色與其他系列不同。配合煙霧繚繞的下沈煙氣與燈光,能構造出海面霧氣繚繞的特效,如今還有戲班子將這用到天宮場景去。
建元帝倒不是首次聽了,見到熟悉的霧氣便對江無眠道:“朕聽齊鎮說過,這戲是南康府來的。”
太子也是笑著附和,“兒臣也聽說過,這‘一救海船’時的海上生霧是南康府出海時的景。”
折子戲不是什麽稀罕物件,獨獨寫戲的人特殊。如今一見,真是大出所料。
以太子之見,江無眠實在年輕的過分,有種不符的沈穩。
如他這一年紀,在官場上正是年輕氣盛時,乍一看,其人不驕不躁、頗為穩重。
倒也不是,只是這出戲,江無眠看多了,如今再看全無心思,一心盤算著是不是多寫兩出,蹭一蹭建元帝的名頭,帶動南康府紡織業發展。
到時推出專門的戲曲套餐,還能有舞臺設計指導。
不,太局限了,南康府可以做家具城!
整套家居軟裝,各類用品,針對不同人群推出不同套餐,每逢活動時,大戶人家總要有些講究,可以推出限時活動套餐,做饑餓營銷。
江無眠邊想邊道:“南康府有入海口,漁民自碼頭處出海,早些時分薄霧不散,經常有船只觸礁。這第一折‘漁家出海逢霧時,見神女鐘靈,遇難也乘風’取材自此。”
天家父子二人這回是初次聽聞內情,皆是露出一副感興趣的模樣,江無眠想了想,將“三救”中的另兩種也說了一說。
兩邊是照聽不誤,建元帝還能喝一聲“賞”道一聲“彩”,再回頭問政,而太子沒一心二用的功夫,兩耳朵支棱全聽江無眠的出海記與流暢的奏對。
太子不住點頭,連帶附近幾個皇子皇女都眼巴巴瞧著,對他們來說,上面唱得一竅不通,不如聽身邊的冒險驚奇故事。
故事講完,臺上正好唱到“第三救”,這一折是漁家受難,神女相救。喜得蜃珠,獻與聖皇。
神女盈盈飄出,唱了一支“喜相逢”,又自身後的大蚌之中取出蜃珠,漁家唱了兩句,便到最後一折,獻珠建元帝。
原本這裏應該是給神女修廟,然今日有建元帝在場,自然改換成獻給建元帝。
建元帝當仁不讓,讓人去戲臺上捧來蜃珠。
小太監捧了來,那碩大蜃珠躺在盤中,格外引人註目。
“這蜃珠?”建元帝僅是看了兩眼,便得知其中玄機,饒有興趣地問江無眠,“又是南康府出來的?”
江無眠知曉這是建元帝看出來了,在打趣他,於是正色回道:“正是。您看這燒制工藝,曲線天成,瓷白瑩潤,正是南康府最新出的瓷器。”
白瓷,又叫骨瓷,燒制時摻入動物骨頭,燒制出的瓷器釉色是白色。
齊總管與太子一同松了口氣。
蜃珠是瓷器總比是真能延年益壽的金丹好,前者還能得建元帝一樂,後者那是要命的東西!
太子左右看看,最終從釉色上發現端倪,確是瓷器無疑。
近年來因南康府上出產了青瓷,宮中也是逐漸換了瓷器,但不管怎麽說,其他瓷器顏色和質地足以讓人一眼看出本質,但眼前的蜃珠足以以假亂真。
說是假的,倒也不然,這瓷器外真糊了一層珍珠粉,原本是想開拓一番商路的,陰差陽錯被送到建元帝面前。
到算是達成原本預期。
建元帝仔細端詳一番,心滿意足,讓齊總管收起來,又瞅了一眼江無眠,問道:“這一窯燒了幾個?可是有名?”
江無眠:“……就一個,其他配比不行,這是頭一個自窯裏成功出來的。還沒取名,便讓臣帶來了。”
建元帝沈吟片刻,“海中蜃珠,雨霧中得見。嶺南又多雲雨,既然如此,便喚作雲瓷。”
江無眠:“……”
他就知道!
不過金口玉言,既然是這麽叫了,那之後算不得是虛假宣傳!
江無眠謝過建元帝賜名,腦海之中浮現出一連串的賺錢計劃。
今日一出,百官都得了消息,就算用不得雲瓷,那青瓷總能沾沾邊不是?
屆時來南康府購買的商隊恐怕只多不少,商隊一案的影響也能壓到最低。
時日已晚,不是商談制糖做水果罐頭的好時機,但得了這一好消息,江無眠心下也有了對策,趕在宵禁之前回了暫住的地方。
次日一早,江無眠人剛用過早飯,便被謝硯行帶著去正堂接旨,“即日起,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翰林院內部最高層是四品掌院,也就是萬大學士。下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各三人。若從品級來說,不過五品之位,不如知府一職。
可要看這是什麽地方的物品,翰林院!天子秘書處,又名天子近臣。
當年因韓黨之故,江無眠來不及入翰林觀政,便已是到嶺南,如今予以翰林院侍讀學士之位,無疑是建元帝表明自己態度,又是對韓黨的無形打擊。
謝硯行是早有準備,江無眠倒是出乎意料,他沒想到建元帝會來這麽一出。
領旨謝恩後,前來宣旨齊總管也是萬分感慨。短短幾年,從當日只身離京的江知縣,到如今的翰林院侍讀學士,足以見其本事。
大周有一不明言的規矩——入翰林者入內閣。
言下之意是,入翰林並不一定是輔政,但內閣輔政之人必定出自翰林院。
而江無眠一入翰林院,得的還是侍讀學士,更是能看出建元帝的隱含之意。
兩學士雖是一字之差,然其中寓意很是不同。
侍讀學士大多是為皇帝皇子解答政治難題,與其說是侍讀,不若說是師爺、幕僚、門客一類。
侍講學士則類似國子監夫子,側重治經學問方面,與官途一道,比侍讀學士弱了兩分。
江無眠如今入了翰林院做侍讀學士,可見建元帝對其“入內閣”的期盼。
倘若之後官途坦蕩,應是回京入六部輪值熬資歷入內閣。
但謝硯行琢磨了一番,以他弟子的邪門情況來講,還是莫要早早下定論才是。
齊總管又對江無眠道:“陛下另有口諭,明兒請江學士入宮講學。”
正是巧了,江無眠還有一事要問過建元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轉眼是元月末,事情多半了結。
江無眠仍舊停駐在京,既沒獎賞也沒調動職位,倒是謝硯行與白楚寒風聞一二消息,私底下聊過,未讓江無眠知曉。
這會兒北地已要開春,正要行親耕禮。
每年皇帝親自下地耕種,以示對農耕的重視,雖有作秀嫌疑,但建元帝兢兢業業幾十年,未從松懈。
近年來,水田犁多次改良,北地已經發展出合適的旱田犁。建元帝親自扶著犁下地。
江無眠站在百官之中,瞄了一眼姿勢,一壟地一個來回,活動量不大,還有人在前牽引,即使發力姿勢不對,倒也不用擔心閃腰。
自然,眼下只有江無眠在關心此等小事,在列百官皆是等著太子出場。
建元帝成年子嗣共有四人,二子二女,長子夭折,僅剩三皇子與四皇子兩人,前者立為太子,後者封侯爵之位。
太子辦差勤勉,為人親和,有建元帝開國在前,他的定位是守成之君。
由於建元帝子嗣夭折頗多,在立太子時,還要看其子孫是否後繼有人。太子得三子,長子顯然已是立住,若太子突發瘧疾身亡,有皇長孫在,國本仍是穩固。
江無眠餘光看到太子隨建元帝耕地,皇長孫照顧餘下胞親,不見厭煩之意,一副好兄長的做派。
照他近來聽到的傳聞,朝中大多支持太子一系,不僅因太子子嗣立住,還有太傅說皇長孫中規中矩,不算聰穎之人。
天家無父子,尤其是上了年紀後,年老的皇帝面對長成的太子,多是警惕戒備,很難有平和相處時。
越是聰慧,敵意越盛。
像是太子皇長孫這般,恰是最好。
但照江無眠來講,誰攤上一個開國皇帝並將朝廷版圖擴張到半個陸地的爹,除非是有潑天功德,不然誰都是皇帝的襯托。
尤其建元帝多年經營之下,開國時的朋黨之爭已經清理幹凈,又有江無眠的神來一筆,斷了韓黨的部分經濟命脈,朝中勢力大損,可正是朝政清明時。
再向下的統治者,只能在這基礎上治理大周,維持住祖輩基業。
不過近來建元帝放權太子,似是要全力培養儲君。
一舉使得朝中百官視線放在太醫院上,不知建元帝脈案如何,身體是否康健。
然無論權力如何過渡,只要建元帝手中把握著剩下三軍都督的軍權,這大周一日就是建元帝做主,而不是太子!
親耕禮次日是二月二,自此日後,春耕陸續開始。
京中因南康府一事,年節過得沒滋沒味,遇到這個春耕節日,建元帝稍微放開了些,教坊司揣摩著聖意,搬來一出《三救海船》折子戲。
此前,教坊司還特意請來於成文與江無眠二人,帶著戲班子給予指導,又在原本的戲碼上改了改,換了些表現形式。一日日備著,只等北地的春耕禮過去,為建元帝獻上這出戲。
建元帝不僅自己看,還拉上百官一起欣賞,地點就在宮內。
江無眠:“……”每一折戲都是他琢磨出來的,再看有什麽意思?
奈何他有事兒要商議一二,收拾收拾,換身常服隨建元帝聽曲去了。
與嶺南相比,這一出戲只是唱腔換了換,部分用詞改得雅致了些,還有幾折戲換了一換形式,變得算不得多。
江無眠只是看了幾眼,便轉而看起布景用的輕紗來,這是他提議用的。
那輕紗是南康府織造的,專為契合這一出戲,提花暗紋染色與其他系列不同。配合煙霧繚繞的下沈煙氣與燈光,能構造出海面霧氣繚繞的特效,如今還有戲班子將這用到天宮場景去。
建元帝倒不是首次聽了,見到熟悉的霧氣便對江無眠道:“朕聽齊鎮說過,這戲是南康府來的。”
太子也是笑著附和,“兒臣也聽說過,這‘一救海船’時的海上生霧是南康府出海時的景。”
折子戲不是什麽稀罕物件,獨獨寫戲的人特殊。如今一見,真是大出所料。
以太子之見,江無眠實在年輕的過分,有種不符的沈穩。
如他這一年紀,在官場上正是年輕氣盛時,乍一看,其人不驕不躁、頗為穩重。
倒也不是,只是這出戲,江無眠看多了,如今再看全無心思,一心盤算著是不是多寫兩出,蹭一蹭建元帝的名頭,帶動南康府紡織業發展。
到時推出專門的戲曲套餐,還能有舞臺設計指導。
不,太局限了,南康府可以做家具城!
整套家居軟裝,各類用品,針對不同人群推出不同套餐,每逢活動時,大戶人家總要有些講究,可以推出限時活動套餐,做饑餓營銷。
江無眠邊想邊道:“南康府有入海口,漁民自碼頭處出海,早些時分薄霧不散,經常有船只觸礁。這第一折‘漁家出海逢霧時,見神女鐘靈,遇難也乘風’取材自此。”
天家父子二人這回是初次聽聞內情,皆是露出一副感興趣的模樣,江無眠想了想,將“三救”中的另兩種也說了一說。
兩邊是照聽不誤,建元帝還能喝一聲“賞”道一聲“彩”,再回頭問政,而太子沒一心二用的功夫,兩耳朵支棱全聽江無眠的出海記與流暢的奏對。
太子不住點頭,連帶附近幾個皇子皇女都眼巴巴瞧著,對他們來說,上面唱得一竅不通,不如聽身邊的冒險驚奇故事。
故事講完,臺上正好唱到“第三救”,這一折是漁家受難,神女相救。喜得蜃珠,獻與聖皇。
神女盈盈飄出,唱了一支“喜相逢”,又自身後的大蚌之中取出蜃珠,漁家唱了兩句,便到最後一折,獻珠建元帝。
原本這裏應該是給神女修廟,然今日有建元帝在場,自然改換成獻給建元帝。
建元帝當仁不讓,讓人去戲臺上捧來蜃珠。
小太監捧了來,那碩大蜃珠躺在盤中,格外引人註目。
“這蜃珠?”建元帝僅是看了兩眼,便得知其中玄機,饒有興趣地問江無眠,“又是南康府出來的?”
江無眠知曉這是建元帝看出來了,在打趣他,於是正色回道:“正是。您看這燒制工藝,曲線天成,瓷白瑩潤,正是南康府最新出的瓷器。”
白瓷,又叫骨瓷,燒制時摻入動物骨頭,燒制出的瓷器釉色是白色。
齊總管與太子一同松了口氣。
蜃珠是瓷器總比是真能延年益壽的金丹好,前者還能得建元帝一樂,後者那是要命的東西!
太子左右看看,最終從釉色上發現端倪,確是瓷器無疑。
近年來因南康府上出產了青瓷,宮中也是逐漸換了瓷器,但不管怎麽說,其他瓷器顏色和質地足以讓人一眼看出本質,但眼前的蜃珠足以以假亂真。
說是假的,倒也不然,這瓷器外真糊了一層珍珠粉,原本是想開拓一番商路的,陰差陽錯被送到建元帝面前。
到算是達成原本預期。
建元帝仔細端詳一番,心滿意足,讓齊總管收起來,又瞅了一眼江無眠,問道:“這一窯燒了幾個?可是有名?”
江無眠:“……就一個,其他配比不行,這是頭一個自窯裏成功出來的。還沒取名,便讓臣帶來了。”
建元帝沈吟片刻,“海中蜃珠,雨霧中得見。嶺南又多雲雨,既然如此,便喚作雲瓷。”
江無眠:“……”
他就知道!
不過金口玉言,既然是這麽叫了,那之後算不得是虛假宣傳!
江無眠謝過建元帝賜名,腦海之中浮現出一連串的賺錢計劃。
今日一出,百官都得了消息,就算用不得雲瓷,那青瓷總能沾沾邊不是?
屆時來南康府購買的商隊恐怕只多不少,商隊一案的影響也能壓到最低。
時日已晚,不是商談制糖做水果罐頭的好時機,但得了這一好消息,江無眠心下也有了對策,趕在宵禁之前回了暫住的地方。
次日一早,江無眠人剛用過早飯,便被謝硯行帶著去正堂接旨,“即日起,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翰林院內部最高層是四品掌院,也就是萬大學士。下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各三人。若從品級來說,不過五品之位,不如知府一職。
可要看這是什麽地方的物品,翰林院!天子秘書處,又名天子近臣。
當年因韓黨之故,江無眠來不及入翰林觀政,便已是到嶺南,如今予以翰林院侍讀學士之位,無疑是建元帝表明自己態度,又是對韓黨的無形打擊。
謝硯行是早有準備,江無眠倒是出乎意料,他沒想到建元帝會來這麽一出。
領旨謝恩後,前來宣旨齊總管也是萬分感慨。短短幾年,從當日只身離京的江知縣,到如今的翰林院侍讀學士,足以見其本事。
大周有一不明言的規矩——入翰林者入內閣。
言下之意是,入翰林並不一定是輔政,但內閣輔政之人必定出自翰林院。
而江無眠一入翰林院,得的還是侍讀學士,更是能看出建元帝的隱含之意。
兩學士雖是一字之差,然其中寓意很是不同。
侍讀學士大多是為皇帝皇子解答政治難題,與其說是侍讀,不若說是師爺、幕僚、門客一類。
侍講學士則類似國子監夫子,側重治經學問方面,與官途一道,比侍讀學士弱了兩分。
江無眠如今入了翰林院做侍讀學士,可見建元帝對其“入內閣”的期盼。
倘若之後官途坦蕩,應是回京入六部輪值熬資歷入內閣。
但謝硯行琢磨了一番,以他弟子的邪門情況來講,還是莫要早早下定論才是。
齊總管又對江無眠道:“陛下另有口諭,明兒請江學士入宮講學。”
正是巧了,江無眠還有一事要問過建元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