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31章
“任何法律只要有不公平的空間在,就難免會成為有權有勢有錢的人的自留地。”
伍愛華說著,看到彈幕中有些人不以為然,不由舉例道:“很多人都以為元末的農民起義只有漢人參加,那些淩駕於漢人之上的少數民族並沒有加入。”
“但是事實上,起義軍中也有不少蒙古族的存在,原因也只有一個——他們也活不下去了。”
“在元末,蒙古人起義想要推翻元朝的比比皆是,而漢人誓死捍衛元朝統治的也比比皆是,這些人之間的矛盾並不是因為民族,而是因為階級,就好比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的矛盾,從來不會因為性別和民族,都是因為剝削和生產資料。”
伍愛華這話一出,不少蒙古人都覺得心神一震。
就連追隨成吉思汗推翻金朝統治獲得蒙古人生存空間的戰士都覺得茫然:以後自己的子孫,會因為活不下去而和漢人農民一起想要推翻元朝嗎?
這個問題註定沒有人回答。
彈幕中倒是討論的很歡快。
【別說,我記得朱元璋的軍隊中就有從小兵爬上來的蒙古族大將】
【主播說的一點沒錯,難道我作為人吃豬肉的時候,還會分辨黑豬不能殺,只有白豬能殺嗎?】
黑豬和白豬代替不同民族的說法很容易就被所有人意會了。
【別說老朱,就是燕王手下好像也有蒙古將領,當時他們在燕王封地可是要負責警惕北方蒙古人來犯,這不也自己打自己嗎?】
【很正常啦!只有漢人的時候,戰國七國都能打成一團漿糊呢,還有五代十國不也是?蒙古人只是部落聯盟,打起來多正常?】
伍愛華這時候還在說道:“如果沒辦法確定自己的家人孩子未來能夠千秋萬代永享富貴,那麽最好就別在立法的時候留出權力尋租的空間。”
各朝各代的法家學者和立法者都同一時刻看向了天幕。
天幕上的伍愛華還在說著:“其實這一點古代封建王朝的所有立法者都知道,只是屁股決定腦袋,他們實在是做不到。”
“譬如說他們在條文中有偏向,但是也知道只有確保司法公正,才能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
“在司法程序上,唐宋元都在竭力避免司法的不公平。”
【司法不公平則是,完全沒辦法避免,畢竟審判者也是人啊】
【但是只要制度設置得當,就能盡量避免不公】
在伍愛華開始科普元朝司法程序的時候,忽必烈摸著光禿禿的頭頂(元朝男性發型)問手下:“現在就已經有蒙古平民活得不如漢人富戶了嗎?”
沒等手下回答,忽必烈忽然一笑:“肯定有。”
不說別的,就說自己朝堂上那些漢人官員,難道不比蒙古普通戰士活得更滋潤嗎?
只是治理這個國家,不用漢人官員又不行。
忽必烈心裏很清楚,漢人的管理模式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管理模式,要治理好百倍於蒙古人的漢人,就必須要用漢人官員。
但是蒙古人生活困苦——天幕這完全是在動搖我蒙古鐵騎的根基啊!
忽必烈實在是沒辦法想象,漢人和蒙古人一起造反,朝堂的漢人和蒙古人一起抵抗的場景。
相比於坐困愁城的忽必烈,還是個草臺班子的鐵木真在和他同族的兄弟們發誓:“只要有我一日,咱們蒙古兄弟永遠都可以吃香喝辣,淩駕於其他民族之上!什麽漢人富戶?咱們殺了,把黃金珠寶拿來給咱們的女人,把女人拿來給咱們的農奴生孩子!”
“嗚呼!”周邊的蒙古人紛紛呼喊響應,表示對於未來成吉思汗的讚同與擁護。
天幕上,伍愛華這時候已經開始了司法制度的講解。
“雖然元朝也設置了中書省、禦史臺等漢人的行政機構,但也有國師,所以在司法機構的命名上,和之前唐宋有著相同和不同之處。”
“元朝也設置有刑部,主要負責中央的審判和司法行政,但是沒有設置大理寺,大理寺的職責都並入道刑部當中。”
“除此之外,元朝還設有大宗□□。”
“在蒙古語中,紮魯忽赤是斷事官的諧音,而大宗□□就是斷事官所在的衙門。”
“一開始的時候,大宗□□負責審理蒙古、色目人的案件,並且還負責審理漢人的重案,但是後來漢人的管轄權再次被劃分到刑部,大宗□□又變成只審理蒙古、色目人案件的機構。”
“除了這兩個專職審判的機構之外,元朝還有其他部門也具有司法權。”
“例如說禦史臺,可以在監察司法活動的同時,參加司法審判,特別是一些重案,元朝也有類似於三司會審的機制,禦史臺就是參與部門之一。”
“又例如說宣政院,負責審判涉及僧侶的案件。”
【每到這時候我就忍不住感慨,少數民族的信仰是真虔誠啊!】
【全世界的底層民眾都有虔誠信仰,只有我們華國人沒有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上面你這說法就不對了,明明是因為我們華國就沒有底層民眾,我們可是全面脫貧了!】
【世界上唯一一個把底層民眾放在心裏,舉全國之力先富帶動後富全面邁入小康的國家——我的祖國!】
這兩條彈幕一出現,對於古代的知識分子來說,無異於十級大地震。
小康這個詞並不是新造的詞,而是所有讀書人耳熟能詳的詞語。
看到這個詞的時候,古代讀書人還覺得不可置信:“這個小康,是我們認知中的小康嗎?”
也有人直接在彈幕上問了:【小康的標準是什麽?】
【這都什麽時代了,還有人不知道小康的標準?】
【上面的,我還真不記得,你要是不百度能夠說出來,我佩服你】
【我就不用百度,我用谷歌和搜狗】
也有人正經回答:【我記得是恩格爾系數小於50%才是小康?】
【恩格爾系數?】
【對啊,就是家裏買食物的錢不到收入的一半,就是小康了】
聽到這番回答,古人都驚訝地看著天幕:所有人家裏只需要花不到一半的錢就能吃飽?
這對於古人來說,完全是天方夜譚。
“他們只花一半的錢買食物,那豈不是可以有很多錢買衣服和蓋房子?”
“還剩一半的錢,這怎麽花的完啊?”
“而且還是所有人都小康了?怎麽可能?難道是因為他們的衣物和住所特別貴?”
這麽想著,自然也有人說了:【忍饑挨餓買衣服嗎?】
【難道所有人都能吃上白粥嗎?】
現代人只覺得奇怪:【什麽鬼,是每個月都有魚有肉,每天都有雞蛋的小康好不好?】
【兒童免費午餐都才達到每天有蛋的標準,還真不一定有魚有肉……】
【不舍得給孩子吃不代表他們買不起,只是沒有要營養均衡的意識罷了】
由信仰問題衍生出的小康標準討論地如火如荼,伍愛華還在兢兢業業科普司法制度。
“元朝的樞密院則是可以審判和軍隊相關的案件,而樞密院和宣政院的權力在唐宋等朝代均是沒有的。”
“此外,元朝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就是僧侶會幹涉司法審判。”
“因為蒙古人崇信喇嘛教,所以當時的宗教人員有很大的特權,國師甚至會發出命令,要求改判,僧侶被告之時,會因為覺得對方沒有偏向僧侶判決,國師甚至會問罪審判的長官。”
【我的天,咱就是說,元朝蒙古人你們也別太愛了吧?】
【我就有一個問題,歐洲也是宗教審判,所以蒙古統治歐洲的時候,他們是用基督還是用喇嘛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任何法律只要有不公平的空間在,就難免會成為有權有勢有錢的人的自留地。”
伍愛華說著,看到彈幕中有些人不以為然,不由舉例道:“很多人都以為元末的農民起義只有漢人參加,那些淩駕於漢人之上的少數民族並沒有加入。”
“但是事實上,起義軍中也有不少蒙古族的存在,原因也只有一個——他們也活不下去了。”
“在元末,蒙古人起義想要推翻元朝的比比皆是,而漢人誓死捍衛元朝統治的也比比皆是,這些人之間的矛盾並不是因為民族,而是因為階級,就好比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的矛盾,從來不會因為性別和民族,都是因為剝削和生產資料。”
伍愛華這話一出,不少蒙古人都覺得心神一震。
就連追隨成吉思汗推翻金朝統治獲得蒙古人生存空間的戰士都覺得茫然:以後自己的子孫,會因為活不下去而和漢人農民一起想要推翻元朝嗎?
這個問題註定沒有人回答。
彈幕中倒是討論的很歡快。
【別說,我記得朱元璋的軍隊中就有從小兵爬上來的蒙古族大將】
【主播說的一點沒錯,難道我作為人吃豬肉的時候,還會分辨黑豬不能殺,只有白豬能殺嗎?】
黑豬和白豬代替不同民族的說法很容易就被所有人意會了。
【別說老朱,就是燕王手下好像也有蒙古將領,當時他們在燕王封地可是要負責警惕北方蒙古人來犯,這不也自己打自己嗎?】
【很正常啦!只有漢人的時候,戰國七國都能打成一團漿糊呢,還有五代十國不也是?蒙古人只是部落聯盟,打起來多正常?】
伍愛華這時候還在說道:“如果沒辦法確定自己的家人孩子未來能夠千秋萬代永享富貴,那麽最好就別在立法的時候留出權力尋租的空間。”
各朝各代的法家學者和立法者都同一時刻看向了天幕。
天幕上的伍愛華還在說著:“其實這一點古代封建王朝的所有立法者都知道,只是屁股決定腦袋,他們實在是做不到。”
“譬如說他們在條文中有偏向,但是也知道只有確保司法公正,才能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
“在司法程序上,唐宋元都在竭力避免司法的不公平。”
【司法不公平則是,完全沒辦法避免,畢竟審判者也是人啊】
【但是只要制度設置得當,就能盡量避免不公】
在伍愛華開始科普元朝司法程序的時候,忽必烈摸著光禿禿的頭頂(元朝男性發型)問手下:“現在就已經有蒙古平民活得不如漢人富戶了嗎?”
沒等手下回答,忽必烈忽然一笑:“肯定有。”
不說別的,就說自己朝堂上那些漢人官員,難道不比蒙古普通戰士活得更滋潤嗎?
只是治理這個國家,不用漢人官員又不行。
忽必烈心裏很清楚,漢人的管理模式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管理模式,要治理好百倍於蒙古人的漢人,就必須要用漢人官員。
但是蒙古人生活困苦——天幕這完全是在動搖我蒙古鐵騎的根基啊!
忽必烈實在是沒辦法想象,漢人和蒙古人一起造反,朝堂的漢人和蒙古人一起抵抗的場景。
相比於坐困愁城的忽必烈,還是個草臺班子的鐵木真在和他同族的兄弟們發誓:“只要有我一日,咱們蒙古兄弟永遠都可以吃香喝辣,淩駕於其他民族之上!什麽漢人富戶?咱們殺了,把黃金珠寶拿來給咱們的女人,把女人拿來給咱們的農奴生孩子!”
“嗚呼!”周邊的蒙古人紛紛呼喊響應,表示對於未來成吉思汗的讚同與擁護。
天幕上,伍愛華這時候已經開始了司法制度的講解。
“雖然元朝也設置了中書省、禦史臺等漢人的行政機構,但也有國師,所以在司法機構的命名上,和之前唐宋有著相同和不同之處。”
“元朝也設置有刑部,主要負責中央的審判和司法行政,但是沒有設置大理寺,大理寺的職責都並入道刑部當中。”
“除此之外,元朝還設有大宗□□。”
“在蒙古語中,紮魯忽赤是斷事官的諧音,而大宗□□就是斷事官所在的衙門。”
“一開始的時候,大宗□□負責審理蒙古、色目人的案件,並且還負責審理漢人的重案,但是後來漢人的管轄權再次被劃分到刑部,大宗□□又變成只審理蒙古、色目人案件的機構。”
“除了這兩個專職審判的機構之外,元朝還有其他部門也具有司法權。”
“例如說禦史臺,可以在監察司法活動的同時,參加司法審判,特別是一些重案,元朝也有類似於三司會審的機制,禦史臺就是參與部門之一。”
“又例如說宣政院,負責審判涉及僧侶的案件。”
【每到這時候我就忍不住感慨,少數民族的信仰是真虔誠啊!】
【全世界的底層民眾都有虔誠信仰,只有我們華國人沒有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上面你這說法就不對了,明明是因為我們華國就沒有底層民眾,我們可是全面脫貧了!】
【世界上唯一一個把底層民眾放在心裏,舉全國之力先富帶動後富全面邁入小康的國家——我的祖國!】
這兩條彈幕一出現,對於古代的知識分子來說,無異於十級大地震。
小康這個詞並不是新造的詞,而是所有讀書人耳熟能詳的詞語。
看到這個詞的時候,古代讀書人還覺得不可置信:“這個小康,是我們認知中的小康嗎?”
也有人直接在彈幕上問了:【小康的標準是什麽?】
【這都什麽時代了,還有人不知道小康的標準?】
【上面的,我還真不記得,你要是不百度能夠說出來,我佩服你】
【我就不用百度,我用谷歌和搜狗】
也有人正經回答:【我記得是恩格爾系數小於50%才是小康?】
【恩格爾系數?】
【對啊,就是家裏買食物的錢不到收入的一半,就是小康了】
聽到這番回答,古人都驚訝地看著天幕:所有人家裏只需要花不到一半的錢就能吃飽?
這對於古人來說,完全是天方夜譚。
“他們只花一半的錢買食物,那豈不是可以有很多錢買衣服和蓋房子?”
“還剩一半的錢,這怎麽花的完啊?”
“而且還是所有人都小康了?怎麽可能?難道是因為他們的衣物和住所特別貴?”
這麽想著,自然也有人說了:【忍饑挨餓買衣服嗎?】
【難道所有人都能吃上白粥嗎?】
現代人只覺得奇怪:【什麽鬼,是每個月都有魚有肉,每天都有雞蛋的小康好不好?】
【兒童免費午餐都才達到每天有蛋的標準,還真不一定有魚有肉……】
【不舍得給孩子吃不代表他們買不起,只是沒有要營養均衡的意識罷了】
由信仰問題衍生出的小康標準討論地如火如荼,伍愛華還在兢兢業業科普司法制度。
“元朝的樞密院則是可以審判和軍隊相關的案件,而樞密院和宣政院的權力在唐宋等朝代均是沒有的。”
“此外,元朝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就是僧侶會幹涉司法審判。”
“因為蒙古人崇信喇嘛教,所以當時的宗教人員有很大的特權,國師甚至會發出命令,要求改判,僧侶被告之時,會因為覺得對方沒有偏向僧侶判決,國師甚至會問罪審判的長官。”
【我的天,咱就是說,元朝蒙古人你們也別太愛了吧?】
【我就有一個問題,歐洲也是宗教審判,所以蒙古統治歐洲的時候,他們是用基督還是用喇嘛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