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019章 禦前論道

關燈
第019章 禦前論道

“濯青。濯青?”

祝予懷極輕地喚道:“濯青,回神了!”

崇文殿中靜了一靜,宮人往殿角的熏爐中填了香,小心地退到一旁。

明安帝慢慢道:“聽瀾,朕瞧你魂不守舍的,可是沒歇好?”

衛聽瀾恍惚中被點了名,眼睫顫了顫,卻是下意識地看向身旁那片月白。

明安帝沒有怪他禦前失儀,只微嘆口氣:“你受的委屈,朕都知道了。圖南山一案朕已著人徹查,定然能給你父兄、給你一個交待。好孩子,莫再憂思費神,且安心在府上養著,要是缺什麽,只管同宮裏開口。到了京中,有朕在,沒人敢再傷你。”

熏香在殿宇中緩緩漾開,衛聽瀾垂下頭不怎麽用心地答道:“謝聖上。”

說完便微皺了下鼻子。

他果然還一如既往地受不了宮裏馥郁奢靡的熏香,這氣味就跟那龍椅上的皇帝一樣煩人,一聞到就渾身不爽利。

明安帝看著他,似在等他繼續往下說,但殿中徹底安靜下來,安靜得幾乎有一點尷尬。

明安帝等了一會兒,見衛聽瀾沒再開口提什麽請求,甚至都沒提一提高邈中毒一事來訴苦施壓,心中忍不住有些訝異。

雖然他早已聽過沈闊回稟,知道衛聽瀾將刺客屍體悉數給了陽羽營,連高邈中的那支毒箭到京後也被他交給了左驍衛,但明安帝心裏還是有些不放心。

他不信衛聽瀾入京是心甘情願,不信他在經歷了這等兇險之事之後,對自己這個皇帝還能無怨無恨。

但眼下看著衛聽瀾這副無所求的模樣,明安帝都禁不住懷疑起來,興許這孩子真就是個乖順知禮的呢?

衛聽瀾不主動提,明安帝便也不去糾結圖南山一事,語氣愈發緩和起來:“朕聽聞之前瓦丹犯境,你為了馳援臨風,自己帶著人去了前線,還受了傷。現下傷可好些?怎麽也不許太醫替你瞧瞧?”

聽到“受傷”,祝予懷不由自主地偷瞟了衛聽瀾一眼。

那些話本子從來沒說過他還受了傷。

衛聽瀾答道:“回聖上,傷得本沒多重,只是後來又被我爹痛打了一頓,這才多躺了些時日。幸而大哥疼我,來京前偷偷給我備了馬車,在車上養了這一路,眼下早已無礙了。我嫌這傷丟人,故而不願叫各位老大人挨個來看。”

“好小子,敢同朕交待這些。”明安帝聽得失笑,“你不怕朕向衛卿告一狀,叫你們兄弟兩個一起再挨頓打?”

“自然不怕。”衛聽瀾面不改色,“大哥馬術超群,我爹一把年紀追不上了。我眼下又到了澧京,我爹就是氣得跳腳,也打不著了。”

明安帝大笑起來,點著他道:“小子不成氣候!難怪衛卿要罰你,朕膝下要是有這麽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渾小子,怕也要氣得牙癢癢!”

侍奉的宮人們也紛紛低頭,憋住了笑意。福公公察言觀色,知道聖上心情不錯,跟著打趣道:“聖上就是氣,也氣不到心裏頭去,衛小郎君這性子,直爽又有趣,討人喜歡得很。”

明安帝笑得開懷,心頭連日的不快散去不少,對衛聽瀾的戒心也松泛了些許。

他擺了擺手,和藹道:“你年紀尚幼,能親斬了瓦丹王手下的大將,已稱得上少年英豪。衛卿罰也罰了,再大的過錯也該抵了。朕召你來京,是要賞你。朕前些日子思來想去——金銀錦緞還不夠,你這好相貌,又有一身好武藝,朕想叫你到朕身邊,做景衛的左統領,你可願意?”

祝予懷聽得心中微涼。

澧京八衛負責宮城治安,分左右驍衛、左右翎衛、左右武衛、左右景衛。左統領聽著光鮮,可所謂的景衛……就相當於一個擺著好看的儀仗隊,被安置進去的多是混吃等死的權貴子弟,帶俸不任事,掛名吃空餉。

衛聽瀾若是做了景衛統領,只要皇帝有心壓著,他便永遠不會有出頭之日。

祝予懷回想起話本裏少年將軍破陣殺敵時的滿腔豪情,雖知那都是書家們的想象,卻還是忍不住在心中嘆息了一聲。

“承蒙聖上厚愛。”衛聽瀾跪地叩首,“只是我年歲尚小,資歷尚淺,自知難以服眾。統領一職,實在愧不敢受。”

他言辭誠懇,明安帝越發滿意,笑道:“不必妄自菲薄,你年紀小,資歷可以慢慢熬。這樣,腰牌你先領去,俸祿也照發,景衛一應事務,朕叫右統領暫代你料理。你先到芝蘭臺來歷練幾年,等及了冠,這位置還是你的。”

衛聽瀾早知是這個結果,無悲無喜,徑直磕頭謝了恩。明安帝見他如此知進退,心中更輕松了不少,又含著笑看向一旁的祝予懷。

“朕賞了一個,自不能忘了另一個。”明安帝和顏悅色道,“祝卿,圖南山一事,你家這孩子功勞不小。不止聽瀾該謝他,朕也是要賞的,你不許替他推辭。”

祝東旭連聲應了。

“來,上前讓朕看看。”明安帝沖祝予懷招了招手,“朕記得你叫予懷,表字九隅,是你祖父起的字,是不是?”

祝予懷上前一步,行禮道:“回聖上,正是。”

“九隅者,九方也。好寓意。”明安帝嘆息一聲,“溫老大賢,天下共聞。朕年少時也憧憬過,若有一日能與寒泉翁這樣的大儒對酌論道,也算是不虛此生了,只可惜……無緣哪。朕聽聞,你的才學承於你祖父,朕有一惑始終不得解,你可否為朕解答一二?”

祝予懷靜靜聽著:“聖上請講。”

明安帝手指點了點龍椅,緩緩道:“王者欲留賢而不得,為何?”

衛聽瀾聽了微皺起眉。皇帝這問題問得實在微妙,畢竟說起本朝大賢,名聲最顯的便是寒泉翁溫仲樵,祝予懷那位一生不曾入仕的祖父。

溫仲樵年輕時也曾躊躇滿志入過科場,只是一朝落榜,疑心考官徇私卻沒有證據。落榜的考生們心頭郁悶,在酒樓裏飲酒高歌,溫仲樵將自己所作策論當眾頌出,細數朝政之弊端、民生之艱辛,言辭激進一針見血,引得眾人爭相喝彩,直道考官不公。

結果鬧出的動靜太大,驚動了官兵,一群人像牲畜似的遭到驅趕,溫仲樵當著官兵的面據理以爭,被當作帶頭鬧事的給下了獄。

被師友救出來後,溫仲樵便立了誓,此生絕不出仕做官,不事權貴,不媚宵小。

他棄了科舉之途,轉而投身鄉野之間,問農桑、廣著書、捐書院、興善堂……一步一步,竟成了名滿天下的大儒。年輕時的沖冠一怒,也成了被文人津津樂道的美談。

雁安溫氏的賢名傳到朝堂之上,那句“不事權貴”的誓言,就很紮當權者的心了。

明安帝眼下作此一問,不像在請祝予懷解惑,更像是要討個說法似的。

祝予懷卻並不意外,擡手長施一禮:“望聖上恕罪,懷亦有一問:王者求賢,為的是什麽?”

殿中靜了片刻,明安帝目光沈沈地看著他,並不作答。

祝予懷不退不避,接著說: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懷以為王者求賢,究其根本,理應是為民。”

明安帝不置可否:“你說下去。”

衛聽瀾微微偏頭看他,祝予懷唇邊笑意淡然,聲音似珠玉墜地,在殿中輕輕回響。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居廟堂者,施無形之仁政,可普澤眾生;遠江湖者,行有形之實事,亦可惠及萬民。

“王者高坐廟堂,好比當空旭日,隱者偏居鄉野,好比水中舟楫。天下賢者多如過江之鯽,有人願以身為鏡、彌散天光;有人願以身為舟、運載萬民……道雖不同,卻殊途同歸。”

祝予懷停了一停,放慢了語速:“故而為君王者,做好了那一輪旭日,賢士不論在朝或在野,都會不遺餘力地為君分憂、為民出力。如此,君王又何愁‘留賢而不得’?天下賢士,盡在彀中矣。”

衛聽瀾不露聲色地收回視線。旁人或許察覺不到,但他卻在祝予懷刻意放緩的聲音中,聽出了些許虛弱之意。

祝予懷如今這副身體,竟連多說幾句話也會覺得疲憊嗎?

明安帝面上看不出什麽情緒,靜默半晌,問道:“‘天光無形,普照眾生,舟楫有形,承載萬民。’這——是你祖父教你的嗎?”

祝予懷微微一怔,這一句並非來自祖父,而是師父在落翮山中隨口說起的。

他本能地沒在明安帝面前提起裘平生,只垂首答道:“是。”

明安帝似乎有所觸動,輕聲問:“朕想知道,你的道是什麽?”

祝予懷停了停,極輕地笑了一聲,似有些自嘲:“懷久病之身,三尺微命,纏綿病榻十數年,不能子承父志效力朝堂,不能櫛風沐雨為民請命,是人生一大憾事。”

明安帝按住龍椅,幾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的意思是……”

祝予懷俯首行禮:“聖上說要賞我,我便鬥膽向聖上求一賞。望聖上,許我參加擢蘭試。”

他從來都不想做什麽獨善其身的空谷白駒,他心中是萬間廣廈,是無數生民。祖父知道他的志向,故而為他取字“九隅”——他所懷的,是做夢都想去看一看的九州山河。

明安帝神情微怔,他本是想旁敲側擊,誘逼祝予懷入芝蘭臺,可直到此刻他才明白過來,祝予懷說的那些話,並非是想巧舌如簧地辯解或推拒什麽,而是真心實意地在解惑、在向自己這個皇帝勸諫。

“好……你既有此淩雲之志,朕準了。”明安帝心有動容,走下階來,親自扶他起身,“年後擢蘭試,朕等著你蟾宮折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