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三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第288章 三十一
通政司搬到端門第二日,吏部又撥了人手過來。
知事私底下來問賀今行,給這兩個新人安排什麽事務比較合適。
賀今行還是老規矩,讓他看看他們擅長什麽,能力怎麽樣,比照著分派就行。
知事頓了頓,低聲回答說:“大人,他們一個原是偏僻地方的縣令,一個原是禮部司務廳的典吏。”
這話裏有話。但是,賀今行無意培植親信,自然也不在意他們是否是哪位大人物安插過來的眼線。
他笑了笑:“只要他們好好地做事,不蓄謀壞事,出處在哪兒有什麽關系?”
“屬下明白了。”知事肅容道:“那就讓他倆先負責與捷報處的交接?”
賀今行頷首同意。如今搬進皇城,不比萃英閣在大街上進出方便,文書送來,他們需要到應天門去接,是得有專人負責。
知事便如實安排下去,餘聞道微微躬著身聽罷,又問了好幾個應對的問題,十足地謹小慎微。
他領著才將認識的下屬和幾個內侍去應天門,哪怕已經走過三回,一路上仍然忍不住用眼角餘光左右張望。
這就是皇城啊,每一塊地磚每一塊屋瓦都與別處不同,莊重而威嚴,就連空氣裏都充滿了這種氣勢,令人惶恐又令人向往。
他想到先前去投奔卻吃了閉門羹的同年,在得知他入職通政司之後,反而帶著禮物來找他賠禮,實在是五味陳雜。
捧著腰牌與禁軍核對的時候,他忍不住問:“……如果我實在抽不開身,能不能讓我下屬拿著這腰牌來?”
那名禁軍憨厚道:“當然可以,這種牌子,我們認牌不認人。”
不認人啊。餘聞道微微失神,隨即連連道謝,做了個將牌子放回袖中的動作。袍袖垂落,掩蓋住緊緊攥著那塊腰牌的手。
回到通政司,知事教他們怎麽分門別類,哪些文書該交給哪個同僚,再將最要緊的部分送到那間小直房裏。
賀今行正在擬草稿,皇帝讓何萍送了道口諭過來,讓他起草一份聖旨,內容無關緊要,但要得急。
是以他示意他們將那些文書放在桌角即可,見餘聞道有些緊張,還特地露出笑容誇讚了對方一句,才垂眸繼續下筆。
送到這裏的奏本也比往日更多,他因此愈發地忙碌,只有午間用飯的時候才歇息片刻。
捱到傍晚下衙,大家都比往常疲憊許多,搬進皇城的興奮與新奇也漸漸消散。
賀今行慣例到悅乎堂,看到掌櫃竟然在,便特意問對方有沒有其他賺錢快的門路。他想要再找一些外快。
柳從心在旁邊架子上找書,聽見了他們的對話,插話說:“你缺銀子使?”
“我自己不缺。”賀今行一個月寫三五篇文章賣給書肆,就完全足夠日常所需,“但是我衙門裏十個人,半數出身不富裕,戶部要是不發餉,我打算先墊著。”
這個理由有些出乎柳從心的預料,但又完全不覺得意外,他解下腰間那枚玉質的平安扣,遞給對方,“你要是急缺,就去城西石興坊那家票號取。”
沈默片刻,又說:“當初在小西山那場比試,我一直記著。”
“這怎麽行?”賀今行沒接,婉拒了,聽對方說起往事,還有些不好意思:“那場比試,其實我是占便宜的。我練箭比較早,箭術算是我的長項,只不過當時為了贏你,沒有提前和你說明。所以你不必……”
“我當真了。”柳從心打斷他,沒有強塞,卻鄭重道:“你此時不需要,什麽時候需要了再開口,我絕不說一個‘不’字。”
賀今行聽完這話,知他認真,自己不該輕待,唯有疊掌低眉致意。
在角落坐著的晏塵水回頭看了一會兒,舉起手說:“嘿,柳大少爺,我也缺錢,能不能讓我去取?”
“你先打借條。”柳從心冷漠道。
“呿,我就知道。”晏塵水撇嘴做了個鬼臉,縮回手撐著下頜,“今行,你們通政司還缺人嗎?你把我要過去,讓我跟你幹得了。我們這個月也不發餉,愁死幾個人。”
賀今行笑著點頭:“行啊,只要你真的樂意來。”
晏塵水當然只是說說而已,插科打諢兩句,又趴在桌上百無聊賴地翻新出的探案話本。他這個人,忙的時候嫌沒時間歇息,真閑下來又覺得渾身不得勁兒,借了話本專找其中故事的漏洞。
賀今行知道他這毛病,也沒較真,到方桌坐下。他正對的那邊本來是裴明憫的常座,自那天相談之後,後者就沒再出現。
人沒來,但兩邊的物品仍然放得很收斂,空出了一片。他對著空座稍稍出神,隨即鋪開紙筆,給他寫了多日的諫文收尾。
隔日休沐,他帶著一沓草稿,借了晏塵水的小黑驢,趁著晨陽晃去至誠寺。
夏日的氣息已經十分濃郁,山野間郁郁蔥蔥,滿目青綠。
上山拜佛的善男信女不少,賀今行順著人流牽驢而行,也猶如一名虔誠的信徒。唯有他自己心中知曉,他來拜的不是佛祖。
寶殿裏傳誦出雄渾厚重的經聲,賀今行就在殿外的丹墀下取了一支線香,慢慢點燃。
他百期前後就想來,耽擱至今日,才得在此時註視著殿內釋迦牟尼的尊像,由衷地禱祝。
願先父母安息,願爹娘如願再相逢。
他將燃香插進石雕的大香爐,轉眼看到接待其他香客的小沙彌,不經意地想起秦幼合。那個少年來日將在此剃度受戒,不知那時又是怎樣的情景?
他不太放心,算了算時間,打算到時候悄悄來看看。
後山依然是舊模樣,走到那間熟悉的禪房外面,經聲已然消隱,能清晰地聽見弘海法師的聲音。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就如祂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
賀今行在門口頓住,想等法師講完再敲門。
眼睛瞟著窗外的張厭深卻一下瞧見了他,擡手招他進去,弘海緘口,跟著看過來。他只得進去,見了老師,又向法師行禮抱歉。
“這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學生你來得可算正好。”張厭深指著弘海笑道:“他是禪宗徒,卻摻講《法華經》。你說說,他是不是靈臺不凈,不能專註用功?”
賀今行眨眨眼,“老師,學生不通經書,不知從何作答。”
弘海法師仍然平和如初,說道:“皆是我佛門經籍,有何看不得、說不得、講不得?正是因其不同,恰可佐見我宗真義。若是在比對中,證悟本心,覺出佛性,那便是大造化。若是受其迷惑,疑慮己身,不能自洽,那便說明非我道中人,不必強參禪。所謂‘禪’之一字,就在這念念之間。”
賀今行聽完,只覺法師以別宗經典來論證己宗教義,很有超脫萬物的膽魄。他合掌道:“主持心懷寬廣,就如海一般包容萬法。”
弘海法師看著他,無聲輕嘆,起身道:“你這學生來了,今日就到此為止吧。”
這話自然是對張厭深說的,老人眼裏帶著笑意,道:“那你快走。”
賀今行送法師出門,心中卻不解,既然不必強參禪,那法師又為何日日在此講經,甚至時間似乎變長了?
張厭深站起來活動筋骨,同時道:“我聽說你們這段日子忙得緊,竟有時間過來,可是遇到了什麽難解之疑?”
賀今行不再多想,拿出攜帶的草稿交給對方。
張厭深倚坐到窗下,借著天光細看,開頭便微微擰眉,“論食貨之積弊?”
“是。”賀今行正襟危坐,答道:“學生據近年歷聞,總結拙見。國庫之困境,究其原因,在於歲入不足,在於庫案眾多,在於天災頻發而賑濟頻支,再加上這兩年外戰靡費,本就貧弱的國庫不堪重負,已有卯糧不濟的崩潰之兆。回首舊日,自庚子年間至今百年,田地、丁口有增,而課稅之戶口無增;稅賦名目有增,而入戶部之稅額無增;隱匿田畝、蓄養佃奴之風愈演愈烈,貪腐庫案屢禁不止。私以為朝廷當立時扼腕剜瘡,革舊推新……”
這篇奏疏他寫了十來個晚上,每一句都反覆斟酌,成篇幾乎倒背如流。他將草稿內容精簡道來,山風吹響松柏,送來隱約的經誦,猶如應和。
張厭深用了兩刻時間才看完,其後久久無言。陽光斜灑在他拿著稿紙的手上,使起皺的皮膚、星點的褐斑以及凸起的血管,都變得明亮。
他看著自己最年輕的學生,先是欣慰,而後感到哀傷,嘆道:“吾主龍章鳳姿,唯一的缺憾就是沒有一個足夠優秀的子嗣。如果你是他的孩子,而我也能在壯年成為你的老師,何至於抱憾至今。”
他稍舉起草稿,“你是覺得寫得不夠全面、深刻,還是在猶豫——該不該進這一封諫疏?”
賀今行毫無隱瞞:“老師,我在猶豫。”
張厭深問:“為什麽?”
賀今行也在想,為什麽?
前人說,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他一直這麽告訴自己,要堅定,絕不能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動搖。可在邁出最後一步之前,他仍然產生了一絲猶疑。
他剖析自己:“我想打破現狀,重塑土地與稅賦制度。但我翻遍史書,試圖去尋找前人的經驗,看到所有在王朝建立百十年、法度典章穩固之後試圖推行的革新,都失敗了。只有在經歷過大動蕩的亂世,舊王朝的秩序被打碎,依附舊王朝的龐大而眾多的貴族們也都被打落雲端,新朝開國之初,要建立新秩序的時候,才能做成這樣的事。”
“我自認不會後悔,不論我自己是什麽下場,我都甘願接受。可我怕不成功,反而傷害到一些人,我怕帶來更大的動蕩,讓結果與我的初衷背道而馳。老師,我要怎樣才能確保我做的就是對的?”
他直直地看著自己的老師,清亮的雙眼裏滿是想要得到答案的祈求。
張厭深卻對他搖頭:“就連傳說中的神明都會犯錯,何況你我凡人。老師我若有這個本事,又何必茍居於山野?”
“在老朽看來,一項規矩,一種制度,若是因利摻雜了私心,它就算不得“規”“制”,而變成了“術”。“術”只是手段,只為一個人、一派人服務,他們坐享成果,讓另外的人替他們付出代價、彌補錯誤。這是我所不屑的。而真正的為國家百姓著想、對國民長期有益的規矩與制度,才是“道”的體現。是一個人、一些人走在前面,披荊斬棘、趟出好路來,讓所有跟在他們的身後人,都能得到蔭蔽,享到福澤。”
“這樣的人,這樣的主張,哪怕一時被曲解唾棄,時間終將給出公正的答案。商君雖被車裂,惠文王可曾廢其法?始皇帝毀六國遺跡,縱有責其殘暴者,可誰敢否定並軌同文之策對後世百代的遺澤?功業千秋,傳名青史,何囿於眼前是非。”
賀今行聽得怔怔,道:“身後事太遠,我只想現在就改制清政,查缺補漏,讓國庫充裕起來,讓朝廷有錢糧支給官、兵,讓百姓能減輕負擔,過得好一些。”
“既然如此,那你在猶豫什麽?”張厭深反問:“學生啊,難道你做這件事,有私心嗎?”
賀今行即答:“沒有。”
張厭深則道:“普天之下,率土之濱,皆為君王之土地、臣民,居上位者肩擔寰宇,做出決策之時固然當慎之又慎。可若是因此畫地為牢裹足不前,與自毀前程又有何異?神農嘗百草,亦百死百生;昔年太.祖圖霸業,揭竿而起時,誰又知他日為鬼為雄?”
他說到激動時,站下地撐著桌角,“先賢有言,‘不敢為天下先’。我覺得不對,這天下危難緊要之時,就需要有人站出來!你既有此心,應時應勢為這天下先,又有何妨?”
賀今行扶住他,被反過來緊緊握住手臂。
張厭深微微仰頭看著青年人的臉,語重心長:“學生,要爭,要爭才行啊。”
那雙蒼老的眼睛猶如琥珀,裹藏著經年的夙願,以及十分熱切的渴望。
賀今行心有靜流,面上不顯,只緩緩點頭:“爭。”
張厭深便笑起來,嗓子變得嘶啞,“不論前程,老師永遠站在你的身邊。”
師生相攜對視,同心同情,不需言語。
賀今行收起草稿,被陽光曬了許久的紙張微微發熱。
他在烈日當空的時候回城,來往路人稀少,唯他一匹黑驢子噠噠往前走。
大道兩旁,小山依舊。
一個多時辰後,到晏家小院還驢,晏塵水正在收拾行李。
賀今行把買的果盒放到櫃上,洗了手來幫忙,“這又是要去哪兒?”
“昌縣那邊出了宗連環命案,其中有個死者是該縣縣尉,縣衙一直破不了案,我們堂官就讓我下去幫忙。”晏塵水把衣衫囫圇一卷就塞到皮箱裏。
賀今行看不過眼,讓他拿出來重新疊,同時說:“敢殺官差,嫌犯肯定不簡單,你萬事小心。”
“放心啦,我一定會盡快逮到這個罪犯,讓他後悔犯罪。”晏塵水捏了捏拳頭,又想到什麽,勢在必得的神情蔫了蔫,“本來這段時間就想和你待一塊兒的,雖然我也不知道我能幫上什麽忙,但是,唉。”
賀今行笑道:“我也沒法跟你一起去,有什麽事就寫信吧。”
晏塵水看著他,忽然冒出些念頭,卻又不知該怎麽說。加之衙門任務下得急,他腦子裏盤桓的大都是案情,就想,等回來再談罷。
賀今行聽說對方立時就得走,放下衣裳,去廚房煮了兩碗面條。吃罷,送晏塵水到巷口,刑部的公車已經來了。
他送罷友人,猶豫要不要去一趟冬叔的醫館,半晌,才下定決心調頭向東城。
醫館還是那塊門匾,老舊但幹凈。
賀冬窩在櫃臺後的搖椅裏,大腿上擱一個小銅碾,慢悠悠地磨著一撮銀丹草。看到他,一下坐直了:“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正是日頭將落未落之時,賀今行來得確實有些晚,便摸了摸耳垂說:“來看看您,另外想借您的地方,寫幾封信。”
賀冬不明所以,但還是把藥碾放到一邊,起身給他找來筆墨,自個兒去後院收草藥。
紙硯就擺在櫃臺上,空氣中還遺留著銀丹草的清涼辛香,賀今行稍作思索,便下筆如飛。
他寫了小半個時辰才完,然後把所有的信件整理成一沓,去拜托賀冬先幫忙收著。
賀冬早收揀好草藥,正圍著竈臺琢磨是去隔壁買飯還是就自己弄點兒吃的,看到那一沓信,有些驚訝:“這麽多,不用馬上寄出去?”
賀今行想了想,從裏面挑出幾張,“給王先生、我大哥和星央他們的,可以明天就寄出去。其他的先不急,視這幾天的情況而定。”
賀冬接過那幾張信紙,感覺出不對:“你要幹什麽?”
“我想面諫陛下——冬叔你別擔心,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賀今行解釋,“這件事我仔細想過,情況並不算很嚴峻。但要考慮周全嘛,哪怕、萬一是最壞的後果,我提前做好了準備,也就不怕了對不對。”
賀冬皺眉:“這不是禦史臺的活兒麽?”
賀今行微笑道:“通政司也有勸諫的責任。退一步說,不論是官還是民,都可以通過我司向陛下進言。我也是陛下的子民,上疏合情合法。”
他把剩下的遞過去,交代說:“這些信裏,有給持鴛姑姑和謝大人的,給江與疏的,還有一點事情要拜托許大人,可以一起寄到臨州,不拘時間。有給楊先生和泉爺爺的,他們一個身體不好一個年紀大了,就讓他們在稷州養老吧,順便幫我去看看王老伯,他也是一個人。對,王玡天進京了,我得再寫封信給賀三老爺,請他關照一下……”
這些信裏,或解釋,或安排,或告別,或請求,都是他的心裏話。
“停停停,我記不住。”賀冬徹底回過味兒來,瞪著眼打斷他:“交代後事別找我。我也不太懂皇帝要覆立這個通政司幹什麽,反正你要是出事,我就跟著你一塊兒去死。”
“不會的,不會到那個地步。”賀今行去拉對方的衣袖,“冬叔,你相信我,我有至少八成的把握。”
賀冬不肯:“那萬一呢?”
賀今行眨眨眼,認真道:“這不就是在說‘萬一’麽?冬叔,就算我這一次不去,難道我每一次都能不去麽?冬叔以前為了我幹過許多危險的事,沒有一次退縮,我又怎麽能退縮?”
賀冬飛快地說:“那不一樣,我這條命不值錢,但你還年輕啊,你忘了你娘是怎麽才能讓你活下來……”他忽地頓住,想起面對成千上萬的疫民和席卷整座輜重營的火海、也不曾猶豫退縮的老主子,眼前的青年和她是多麽的像啊。
他悲中從來,又感到些許欣慰,欣慰之餘更加惆悵,若是王妃能親眼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大該有多好?思緒流轉,唯有無奈地嘆息:“一定要現在?”
賀今行說:“不急不行啊,要是等裴相爺他們有所反應,不論我再上多少道諫疏,大概都沒用了。”
“還有,冬叔你不要說這種話,你對我很重要。平叔,攜香姐姐,你們所有人,對我來說都不是可有可無的人。不論我在不在,我都希望你們能好好地活著。”
“我的身世,我爹娘的恩怨,我作為朝廷命官的職責,我想要達成的抱負與志向,說到底都是我自己的責任。”
賀冬聽得心酸,怕忍不住落淚,趕緊背過身,假裝去搬角落的高凳。
賀今行就站在原地,繼續道:“我給大家都寫了一點東西。嗯,如果湯伯俅他們之後寄信過來,我也寫了一封回信,到時候可以回給他們。如果沒有信來,那就不用寄過去打擾他們……”
他徐徐地說著自己的計劃,晚風徐來,撫平他眉心的折痕。
賀冬拖了凳子過來坐下,被他的平和所感染,也冷靜下來,一一地記著自己該怎麽做。中間總覺得少了點什麽,到最後想起來,提醒道:“還有那個誰,你們不是說在一塊兒了麽,不給他寫點兒什麽?”
“橫之啊。”賀今行一瞬間就明白冬叔說的是誰,畢竟他倆的事,也只有冬叔知道。
他一開始就想過要怎麽跟橫之說這件事。只是,解釋顯得多餘,純粹的告別又太輕,這種時候想來應該要訴幾句愁腸,可他提起筆卻不知該怎麽寫——他的秉性不算完全的樂觀,但也從未埋怨過什麽,相比為某件壞事發愁,他想的都是怎麽去善後或是徹底解決。
“我等他回來,再跟他說。”他一定會等到他。
他放松脊背靠著廊柱,仰頭看雲霞漫過屋檐,漫向遙遠的天邊。
他想到某本地理志上說,蒼州天黑的時間可能要比宣京晚個把時辰,便在心中許願。
願蒼州今日是個晴天,他的心上人也能看到這美麗絢爛的晚霞。
他伴著霞光告辭,走到一半,預告宵禁的暮鼓便一下下響起。他立刻在長街上奔跑起來,越來越快,仿佛下一刻就能飛上天空。
無數光影迎面而來,碰上他的身體,分流而逝。
好險才趕上宵禁前一刻,回到官舍。路過亮著燈的門房,賀今行喘著氣喊道:“陳大哥,有我的信沒有?”
“沒呢,替你看著的,有信來一定及時告訴你!”門房裏也傳出高聲的回答。
沒有啊,賀今行有一瞬間的失落,隨即振作。經過今日的談話,他又產生了新的領悟和想法,需要立刻寫下來。
他順路將窗臺上的沙蒿和石子罐收回屋,鋪開紙張兌好墨水,靈感蓬勃傾瀉,不到兩刻鐘,就寫好了一篇嶄新的奏本。確認沒有筆誤,繼續謄寫先前的草稿。忙到深夜,入睡竟比往常還要安穩一些。
待四更天醒來,賀今行點上燈,搬出那口官皮箱。
箱子裏存放了許多信件,都來自他的親長和朋友們,都是他早已篩選過的。今日,他又將其中一些挑出來,包括他爹的所有來信,借燈火點燃了,放進銅盆裏燒毀。
他當然可以把它們藏到某個地方去,但若是被翻找出來,那就更說不清。他不想因為自己,讓他們的清名蒙上疑影。
最後一頁信紙成灰,他端著盆出去打水,開門便覺涼氣拂面,將水潑進官溝時,才發現夜雨悄來。
深宵昏暝,他親眼看著餘燼隱沒在雨流中,回頭洗漱換官服。一切停當,最後拿出壓在箱底的那只墨玉鐲。
他有想過要不要把它放在冬叔那裏,但又怕以後橫之知道了,造成誤會。他們約定了要一起走下去,他不會放手,除非橫之要放棄他。就算真有那麽一天,他親手接的,也該他親自還。
他攏起左手五指,慢慢穿過這支玉鐲。環口有些窄,戴的時候稍微費了點力,戴到腕上卻剛剛好。袍袖再一蓋,便完全看不出痕跡。
如此,什麽都準備好了,他平靜地關門落鎖,打傘上朝去。
雨勢漸漲,沖淡了開宵禁的鐘聲,然而應天門上早來的官員並不少。
賀今行與相熟的打過招呼,仍然獨自入皇城。近來有許多試圖和他結交的官員,他在公事接觸上並不冷漠,但私下邀請他的帖子卻一份沒接。
走到端門,候朝房裏已坐著好幾位同僚。他考慮片刻,沒有將奏疏送進去,而是左轉去了通政司的直房。
知事前後腳到,來了先向他問好。
賀今行就是在等他,直言道:“我今天可能晚些回來,也可能不回來。如果沒回來,你們不要驚慌,繼續做你們該做的事即可。”
知事一驚:“大人這是什麽意思?”
“如果我不在,你要管好通政司的意思。”賀今行道:“在通政司供職,一要自守,二要保密,三不與外界勾連。無論發生什麽事,這幾條規矩叫大家都不可忘了。”
知事一時想不通,但大人交代的事,他只管去做,遂拱手應是。
賀今行又交代、勉勵對方幾句,便離開直房。出來沒走幾步,就看到一身紫袍的王玡天獨自站在雨裏,沒進擁擠的候朝房。
“小賀大人早啊。”王玡天自然也瞧見了他,未聽笑聲而帶有笑意:“通政司搬到端門,還真是方便吶。”
賀今行看到他換了把尋常的油紙傘,通身裝扮都不出規制,比平日素了不止一點半點,頓了頓才回道:“王大人早。”
王玡天在他視線裏將傘骨轉了半圈,拂袖到身後:“你也在外面等。我是因為裏面太擠,你是因為什麽?”
“因為時辰就要到了。”賀今行說罷,第一個入朝去。
王玡天低聲笑了笑,也隨之往前走。
這是他第一次以朝官的身份走進端門,看候在朝房裏的諸位同僚,也不過如此嘛。
這一場朝會按部就班。
眾臣議事,先是關於戰後的民生恢覆,不外乎減免稅賦、撥款賑濟,但因國庫拮據百官皆知,所以提得籠統,議得也潦草。然後是各地官員補闕,尤其是秦甘路缺出的官職眾多,十分影響官府履行職責,請陛下任命填補。
高居禦座的明德帝卻道:“急什麽,等方子建把蒼州的事情說清楚了,再來議也不遲。”
振宣軍與北黎兵起沖突的事並未廣而告之,奏議的官員有些不明所以,下意識地看向裴相爺。
裴孟檀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背後的目光,出列道:“陛下自然有陛下的道理,秦甘路現在由甘中路的總督兼管著,也不缺這麽幾天。”
明德帝沒說話,只擡了擡手,示意說下一件事。
這件事略過,下一件本來該議軍隊。然而底下的臣子們覷著陛下的態度,加之議題也和方子建有關,就含糊過去了。
雖無人敢提,但皇帝自患上頭疾以來,龍體肉眼可見在變差,性情也越漸古怪多疑。欽天監才換了個監正,沒人想觸黴頭。
很快散朝,大雨不停,崇和殿前撐出一片傘花。
賀今行望裏側站了些,給諸位大人讓路。大多數官員都以為他是因為端門離得近,所以不急著和大夥兒一起擠。
裴孟檀列位最前,出來得也晚,看到他,笑道:“小賀大人,一塊兒走?”
賀今行拱手謝道:“相爺先請,下官還不打算回直房。”
“哦,這就開始辦公了。”裴孟檀理解地點頭,揮袖邁步。
王正玄等在殿外,手裏已經舉著把傘。
賀今行註意到前者,想起剛剛才打過招呼的王玡天,再有意去找,人已經沒影了。
叔侄避嫌還是?這個念頭在他腦海裏一閃即逝。
他繞到崇華殿,明德帝退朝後一般都會在此暫歇。一問內侍,果然。他隨即遞上牙牌,求見陛下。
明德帝正倚在榻上養神,聽聞他求見,也沒多想,隨口叫進。
賀今行一進來,便整冠,頓首,“臣賀旻,參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叩完頭,聽見“平身”也沒有起來。
明德帝便取下搭在額頭上的帕子,被順喜扶著坐起來一些,皺眉道:“有什麽事直說,別像個老頭子似的整這一出。”
“陛下容稟。”賀今行拿出兩本奏疏,雙手奉過頭頂。
侍立在榻尾的常謹低著頭取走,順勢瞄了瞄,交給順喜。順喜捧到明德帝面前,一手一封攤開來。
明德帝眼皮一撩,只見一封《論近兩朝食貨之弊病疏》,一封《諫興亡疏》。
“你這是寫諫疏寫上癮來了?”
這年輕人剛從雲織回來,面聖的時候就進了一封《論邊縣治防疏》,現在才多久,又來兩封。
賀今行說:“如今國情民情,叫人時刻心憂。臣雖位卑,卻不能置身事外,亦不能袖手旁觀。故上此二封諫疏,請陛下垂閱。”
明德帝冷嗤一聲,雖然先前的話裏有種頭疼般的嫌棄,但還是拿起奏疏打開看。第一封論食貨,就讓他眉頭緊鎖,看到一半便將奏本捏得變形,久久沒有移動視線。
陛下不往後看,賀今行便直接說:“近五十年來,租稅不輕,私佃更重,土地兼並成風;地方官府或清吏司與地主勾結,瞞報田畝,隱匿丁口,回扣稅金,成為循例。以致於只有十畝地的貧戶,卻要承擔超過五十畝的稅賦;而朝廷一年年愈發收不抵支,碰上天災賑濟便捉襟見肘,缺錢拓官道、修水利,已有工程也難以持續維護。如此情形,實乃便宜地主而虧百姓和國家。”
“是以臣叩請陛下,降聖旨於戶部和兵部,以江南路淮州為例,清查隱瞞田丁,懲治罪戶,重修黃冊,重畫魚鱗圖,改良稅制,厘清地縣乃至一村一鎮的稅賬,還稅事清明。”
明德帝合上奏折,緩緩問:“誰教你說的?這兩封奏疏又是誰讓你寫的?”朕知道張厭深在晏永貞家裏借住過,教過你,是不是他?朕少時聽過他的課,他也勉強算得上半師,但若是因此妄圖揣測朕的心思,那他是大錯特錯。不止大錯特錯,還大逆不道,枉為人臣!”
同時揚手一擲,將那封奏疏擲向跪在階下的青年,打到他肩膀上。
賀今行的身形只晃了一下,任由奏本落到自己腿邊,回答:“沒有任何人指使臣,諫疏內容皆脫胎於臣所見所聞所感。一定要說受誰影響,臣乃大宣子民,千千萬萬的同胞,皆與臣息息相關,其中也包括陛下。陛下曾說,‘思天下有溺者,如己溺,思天下有饑者,如己饑’,臣也效仿陛下,視同胞之饑溺如己饑己溺,如何能鐵石心腸,視國家之困苦如無睹?”
明德帝聽完,似笑非笑道:“這麽說,朕還得怪朕自己?”
賀今行望著他說:“陛下是臣的君父,臣認為臣所思所想,皆不該隱瞞陛下。故而臣將其寫成奏疏,本想在朝會上奏,但思及不妥,才在此上呈。”
“好一個巧舌如簧的賀今行啊。”明德帝連連鼓掌,“算你還懂點事,知道有些話不該在朝會上說。但是,不能在朝會上說的,難道就能在朕面前說了嗎?”
順喜還捧著第二封《諫興亡疏》,此時已是大氣不敢喘,見陛下一個眼神飄過來,趕緊把空著的那只手背到身側,示意一幹小內侍趕緊消失。
明德帝雙腿踩上腳踏,躬著上半身,道:“朕殫精竭慮,飽受頭疾之苦,而不敢懈怠一日,為的是什麽?還不是為了我大宣的天下能夠平穩。朕為了大局一忍再忍,倒慣得你們這些一口一個‘君父’的忠臣、仁臣、能臣,都想踩到朕的頭上來了。”
“陛下明鑒,臣從未有此不臣之心。”賀今行依舊跪得筆直,說:“但臣實在不解。兵馬司案之初,壓下彈劾,縱容兵員,是為了大局。江南洪災裏,齊氏等人決堤淹民,不上罪狀書,是為了大局。太平大壩的維修專款被貪汙多年,卻只滅柳氏,掩蓋賬冊,是為了大局。秦黨把控朝局多年,要懲處之時,卻密而不宣,想必也是為了大局。”
他本想再提一提西北軍,但想到王義先,忍住了,繼續說:“僅這三年,僅臣親身所經歷,就有這麽多難平之事。”
“如果人人都要為大局而隱忍,因大局而受損害,那這個大局為誰而維持?又有什麽維持下去的必要?”
明德帝半張臉陷進陰影裏,“你是在為柳氏鳴不平,是覺得秦毓章死得不夠慘烈,還是在暗指朕,對朕不滿?”
“臣沒有。”賀今行立刻否認,“陛下是天之子,掌控四海,什麽都知道,絕非臣等可評說。臣只是不明白,陛下既然知道,為什麽還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陛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也是您的天下。天下之物與民,莫不屬於您。那些世族豪紳兼並土地,就是在蠶食、侵吞您的財產,使您無財可用;他們藏匿佃戶、蓄養奴仆,就是在役使、壓迫您的子民,使您無人可用。他們如此欺瞞您,難道您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過,成為他們口中的軟弱可欺之人嗎?”
“閉嘴!”明德帝喝道:“胡言亂語就是你的見解嗎?”
賀今行咬牙,一定要說完:“如今國庫虧空、歲計艱難之時,他們竟不加收斂,反而趁國難興私家,難道不該對他們進行打壓,讓他們將吞進去的、不屬於他們的財富,都吐出來嗎?哪怕吐出來的只是一些,也必能解我朝廷燃眉之急啊!”
“陛下,不可姑息縱容,否則終將養成亡國滅朝的大禍啊。”
“朕難道不知嗎?你們一個個都當朕是傻瓜嗎?”明德帝豁然起身,“你口口聲聲憂國憂民,替朕分憂,難道連朕為什麽這麽做,都想不明白嗎?既然如此,你也別回通政司了,滾回家去好好反省!”
“臣遵命。”賀今行也紅了眼,強壓著情緒磕頭,“但臣懇請陛下,再看一眼臣的第二封諫疏。”
“你小子真是,”明德帝指著他,不知是氣是笑,大袖一揮,“滾!立刻給朕滾!”
賀今行再次叩首告退。
殿門裏外都站著一幹內侍,皆躬身垂首低眉,安靜得沒有一絲聲音。
他走在其間,好似行走於無人之地。他起伏如狂瀾的心也很快平靜下來,沒有一絲雜念。
至少,陛下聽他把話說了一半。
雨還在下,他慢慢撐開自己的傘,離開崇華殿。
過了端門,在廣場上碰到擡文書回來的餘聞道。後者停下問:“大人,您這是要去哪兒?”
賀今行平靜地說:“陛下停了我的職,我這就得回家去。”
“哦……什麽?”餘聞道瞪大了眼,急急地說道:“這是為什麽啊?您又沒有犯錯,怎麽忽然就。”
賀今行拍拍他的臂膊,微微笑道:“沒什麽大不了的。我不在,你們聽雨興的,好好做你們的事就行。快回直房吧,雨斜著飄,久了小心打濕書箱。”
雨興就是他們通政司的知事,姓鄭。餘聞道應是,仍舊驚疑不定,扯開步子後一步一回頭。
賀今行朝他做了個“快走”的手勢,而後自己也轉過身,大步出宮。
沒什麽大不了的,要冷靜,他在心底反覆告訴自己。腳下卻漸漸生風,袍袖飛揚,撩起無數細如愁緒的雨絲。
回到官舍已過午,門房老陳從窗口看到他,叫他:“小賀大人!怎麽這個時候回來了,有你的信!”
說著樂呵呵地遞出來兩封信來。
賀今行已經走過窗口,慢一拍才倒回來拿信,“多謝啦。”
“哪裏哪裏,多留個神的功夫而已。”老陳熱絡道。
賀今行與對方交談兩句才走,一邊低頭看信封。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正是他記掛許久的人,他當即頓在屋檐下。
這兩封信都從蒼州來,第一封寄出時間是四月十六,第二封是五月初十。大約因為四月份驛路不便,竟累到一塊兒送回來了。
他飛快地拆開五月那封信,大略一掃,沒有壞消息,才另拆第一封,從頭看起。
——今行,我很想你。軍中斷糧,嘩變連生,久峙不利,所以我打算向大帥請命,潛入西涼人腹地尋找機會。不論前路如何艱險,我一定會竭盡所能,平安地回宣京見你。望你珍重,勿念。
——今行,我帶著你給的護身符,總是很幸運。但我沒能讓所有兄弟跟我一起回來。養傷的這幾日,我總是夢見他們,然後夢見我娘和你。今日傷好外出,我看到業餘山上的雪,忽然就想立刻見到你。
顧橫之的信總是不長,和他寡言少語的性格一樣。
可賀今行看著,卻不自覺眼眶濕潤,一時有許多想要問的話、想要知道的事,將他的心層層揪裹。
傷到哪兒了,什麽時候回來呀?同袍犧牲總是讓人很難過,生與死的間隔,唯有長久的時間能消弭。
那一瞬間,他也想立刻去到蒼州,去見橫之,讓他開懷一些。
可他不能離開宣京。
他捏緊了信紙,擡眸仰眺,面上綻開淺淺的微笑,輕聲說:“我也很想你。”
雨勢將住,被洗過的天空明凈透澈。
他嗅到清新的草木氣息,如驟然破障一般,驚覺自己一身冷透的汗水。
節氣入伏,一年最炎熱的時候就要到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通政司搬到端門第二日,吏部又撥了人手過來。
知事私底下來問賀今行,給這兩個新人安排什麽事務比較合適。
賀今行還是老規矩,讓他看看他們擅長什麽,能力怎麽樣,比照著分派就行。
知事頓了頓,低聲回答說:“大人,他們一個原是偏僻地方的縣令,一個原是禮部司務廳的典吏。”
這話裏有話。但是,賀今行無意培植親信,自然也不在意他們是否是哪位大人物安插過來的眼線。
他笑了笑:“只要他們好好地做事,不蓄謀壞事,出處在哪兒有什麽關系?”
“屬下明白了。”知事肅容道:“那就讓他倆先負責與捷報處的交接?”
賀今行頷首同意。如今搬進皇城,不比萃英閣在大街上進出方便,文書送來,他們需要到應天門去接,是得有專人負責。
知事便如實安排下去,餘聞道微微躬著身聽罷,又問了好幾個應對的問題,十足地謹小慎微。
他領著才將認識的下屬和幾個內侍去應天門,哪怕已經走過三回,一路上仍然忍不住用眼角餘光左右張望。
這就是皇城啊,每一塊地磚每一塊屋瓦都與別處不同,莊重而威嚴,就連空氣裏都充滿了這種氣勢,令人惶恐又令人向往。
他想到先前去投奔卻吃了閉門羹的同年,在得知他入職通政司之後,反而帶著禮物來找他賠禮,實在是五味陳雜。
捧著腰牌與禁軍核對的時候,他忍不住問:“……如果我實在抽不開身,能不能讓我下屬拿著這腰牌來?”
那名禁軍憨厚道:“當然可以,這種牌子,我們認牌不認人。”
不認人啊。餘聞道微微失神,隨即連連道謝,做了個將牌子放回袖中的動作。袍袖垂落,掩蓋住緊緊攥著那塊腰牌的手。
回到通政司,知事教他們怎麽分門別類,哪些文書該交給哪個同僚,再將最要緊的部分送到那間小直房裏。
賀今行正在擬草稿,皇帝讓何萍送了道口諭過來,讓他起草一份聖旨,內容無關緊要,但要得急。
是以他示意他們將那些文書放在桌角即可,見餘聞道有些緊張,還特地露出笑容誇讚了對方一句,才垂眸繼續下筆。
送到這裏的奏本也比往日更多,他因此愈發地忙碌,只有午間用飯的時候才歇息片刻。
捱到傍晚下衙,大家都比往常疲憊許多,搬進皇城的興奮與新奇也漸漸消散。
賀今行慣例到悅乎堂,看到掌櫃竟然在,便特意問對方有沒有其他賺錢快的門路。他想要再找一些外快。
柳從心在旁邊架子上找書,聽見了他們的對話,插話說:“你缺銀子使?”
“我自己不缺。”賀今行一個月寫三五篇文章賣給書肆,就完全足夠日常所需,“但是我衙門裏十個人,半數出身不富裕,戶部要是不發餉,我打算先墊著。”
這個理由有些出乎柳從心的預料,但又完全不覺得意外,他解下腰間那枚玉質的平安扣,遞給對方,“你要是急缺,就去城西石興坊那家票號取。”
沈默片刻,又說:“當初在小西山那場比試,我一直記著。”
“這怎麽行?”賀今行沒接,婉拒了,聽對方說起往事,還有些不好意思:“那場比試,其實我是占便宜的。我練箭比較早,箭術算是我的長項,只不過當時為了贏你,沒有提前和你說明。所以你不必……”
“我當真了。”柳從心打斷他,沒有強塞,卻鄭重道:“你此時不需要,什麽時候需要了再開口,我絕不說一個‘不’字。”
賀今行聽完這話,知他認真,自己不該輕待,唯有疊掌低眉致意。
在角落坐著的晏塵水回頭看了一會兒,舉起手說:“嘿,柳大少爺,我也缺錢,能不能讓我去取?”
“你先打借條。”柳從心冷漠道。
“呿,我就知道。”晏塵水撇嘴做了個鬼臉,縮回手撐著下頜,“今行,你們通政司還缺人嗎?你把我要過去,讓我跟你幹得了。我們這個月也不發餉,愁死幾個人。”
賀今行笑著點頭:“行啊,只要你真的樂意來。”
晏塵水當然只是說說而已,插科打諢兩句,又趴在桌上百無聊賴地翻新出的探案話本。他這個人,忙的時候嫌沒時間歇息,真閑下來又覺得渾身不得勁兒,借了話本專找其中故事的漏洞。
賀今行知道他這毛病,也沒較真,到方桌坐下。他正對的那邊本來是裴明憫的常座,自那天相談之後,後者就沒再出現。
人沒來,但兩邊的物品仍然放得很收斂,空出了一片。他對著空座稍稍出神,隨即鋪開紙筆,給他寫了多日的諫文收尾。
隔日休沐,他帶著一沓草稿,借了晏塵水的小黑驢,趁著晨陽晃去至誠寺。
夏日的氣息已經十分濃郁,山野間郁郁蔥蔥,滿目青綠。
上山拜佛的善男信女不少,賀今行順著人流牽驢而行,也猶如一名虔誠的信徒。唯有他自己心中知曉,他來拜的不是佛祖。
寶殿裏傳誦出雄渾厚重的經聲,賀今行就在殿外的丹墀下取了一支線香,慢慢點燃。
他百期前後就想來,耽擱至今日,才得在此時註視著殿內釋迦牟尼的尊像,由衷地禱祝。
願先父母安息,願爹娘如願再相逢。
他將燃香插進石雕的大香爐,轉眼看到接待其他香客的小沙彌,不經意地想起秦幼合。那個少年來日將在此剃度受戒,不知那時又是怎樣的情景?
他不太放心,算了算時間,打算到時候悄悄來看看。
後山依然是舊模樣,走到那間熟悉的禪房外面,經聲已然消隱,能清晰地聽見弘海法師的聲音。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就如祂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
賀今行在門口頓住,想等法師講完再敲門。
眼睛瞟著窗外的張厭深卻一下瞧見了他,擡手招他進去,弘海緘口,跟著看過來。他只得進去,見了老師,又向法師行禮抱歉。
“這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學生你來得可算正好。”張厭深指著弘海笑道:“他是禪宗徒,卻摻講《法華經》。你說說,他是不是靈臺不凈,不能專註用功?”
賀今行眨眨眼,“老師,學生不通經書,不知從何作答。”
弘海法師仍然平和如初,說道:“皆是我佛門經籍,有何看不得、說不得、講不得?正是因其不同,恰可佐見我宗真義。若是在比對中,證悟本心,覺出佛性,那便是大造化。若是受其迷惑,疑慮己身,不能自洽,那便說明非我道中人,不必強參禪。所謂‘禪’之一字,就在這念念之間。”
賀今行聽完,只覺法師以別宗經典來論證己宗教義,很有超脫萬物的膽魄。他合掌道:“主持心懷寬廣,就如海一般包容萬法。”
弘海法師看著他,無聲輕嘆,起身道:“你這學生來了,今日就到此為止吧。”
這話自然是對張厭深說的,老人眼裏帶著笑意,道:“那你快走。”
賀今行送法師出門,心中卻不解,既然不必強參禪,那法師又為何日日在此講經,甚至時間似乎變長了?
張厭深站起來活動筋骨,同時道:“我聽說你們這段日子忙得緊,竟有時間過來,可是遇到了什麽難解之疑?”
賀今行不再多想,拿出攜帶的草稿交給對方。
張厭深倚坐到窗下,借著天光細看,開頭便微微擰眉,“論食貨之積弊?”
“是。”賀今行正襟危坐,答道:“學生據近年歷聞,總結拙見。國庫之困境,究其原因,在於歲入不足,在於庫案眾多,在於天災頻發而賑濟頻支,再加上這兩年外戰靡費,本就貧弱的國庫不堪重負,已有卯糧不濟的崩潰之兆。回首舊日,自庚子年間至今百年,田地、丁口有增,而課稅之戶口無增;稅賦名目有增,而入戶部之稅額無增;隱匿田畝、蓄養佃奴之風愈演愈烈,貪腐庫案屢禁不止。私以為朝廷當立時扼腕剜瘡,革舊推新……”
這篇奏疏他寫了十來個晚上,每一句都反覆斟酌,成篇幾乎倒背如流。他將草稿內容精簡道來,山風吹響松柏,送來隱約的經誦,猶如應和。
張厭深用了兩刻時間才看完,其後久久無言。陽光斜灑在他拿著稿紙的手上,使起皺的皮膚、星點的褐斑以及凸起的血管,都變得明亮。
他看著自己最年輕的學生,先是欣慰,而後感到哀傷,嘆道:“吾主龍章鳳姿,唯一的缺憾就是沒有一個足夠優秀的子嗣。如果你是他的孩子,而我也能在壯年成為你的老師,何至於抱憾至今。”
他稍舉起草稿,“你是覺得寫得不夠全面、深刻,還是在猶豫——該不該進這一封諫疏?”
賀今行毫無隱瞞:“老師,我在猶豫。”
張厭深問:“為什麽?”
賀今行也在想,為什麽?
前人說,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他一直這麽告訴自己,要堅定,絕不能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動搖。可在邁出最後一步之前,他仍然產生了一絲猶疑。
他剖析自己:“我想打破現狀,重塑土地與稅賦制度。但我翻遍史書,試圖去尋找前人的經驗,看到所有在王朝建立百十年、法度典章穩固之後試圖推行的革新,都失敗了。只有在經歷過大動蕩的亂世,舊王朝的秩序被打碎,依附舊王朝的龐大而眾多的貴族們也都被打落雲端,新朝開國之初,要建立新秩序的時候,才能做成這樣的事。”
“我自認不會後悔,不論我自己是什麽下場,我都甘願接受。可我怕不成功,反而傷害到一些人,我怕帶來更大的動蕩,讓結果與我的初衷背道而馳。老師,我要怎樣才能確保我做的就是對的?”
他直直地看著自己的老師,清亮的雙眼裏滿是想要得到答案的祈求。
張厭深卻對他搖頭:“就連傳說中的神明都會犯錯,何況你我凡人。老師我若有這個本事,又何必茍居於山野?”
“在老朽看來,一項規矩,一種制度,若是因利摻雜了私心,它就算不得“規”“制”,而變成了“術”。“術”只是手段,只為一個人、一派人服務,他們坐享成果,讓另外的人替他們付出代價、彌補錯誤。這是我所不屑的。而真正的為國家百姓著想、對國民長期有益的規矩與制度,才是“道”的體現。是一個人、一些人走在前面,披荊斬棘、趟出好路來,讓所有跟在他們的身後人,都能得到蔭蔽,享到福澤。”
“這樣的人,這樣的主張,哪怕一時被曲解唾棄,時間終將給出公正的答案。商君雖被車裂,惠文王可曾廢其法?始皇帝毀六國遺跡,縱有責其殘暴者,可誰敢否定並軌同文之策對後世百代的遺澤?功業千秋,傳名青史,何囿於眼前是非。”
賀今行聽得怔怔,道:“身後事太遠,我只想現在就改制清政,查缺補漏,讓國庫充裕起來,讓朝廷有錢糧支給官、兵,讓百姓能減輕負擔,過得好一些。”
“既然如此,那你在猶豫什麽?”張厭深反問:“學生啊,難道你做這件事,有私心嗎?”
賀今行即答:“沒有。”
張厭深則道:“普天之下,率土之濱,皆為君王之土地、臣民,居上位者肩擔寰宇,做出決策之時固然當慎之又慎。可若是因此畫地為牢裹足不前,與自毀前程又有何異?神農嘗百草,亦百死百生;昔年太.祖圖霸業,揭竿而起時,誰又知他日為鬼為雄?”
他說到激動時,站下地撐著桌角,“先賢有言,‘不敢為天下先’。我覺得不對,這天下危難緊要之時,就需要有人站出來!你既有此心,應時應勢為這天下先,又有何妨?”
賀今行扶住他,被反過來緊緊握住手臂。
張厭深微微仰頭看著青年人的臉,語重心長:“學生,要爭,要爭才行啊。”
那雙蒼老的眼睛猶如琥珀,裹藏著經年的夙願,以及十分熱切的渴望。
賀今行心有靜流,面上不顯,只緩緩點頭:“爭。”
張厭深便笑起來,嗓子變得嘶啞,“不論前程,老師永遠站在你的身邊。”
師生相攜對視,同心同情,不需言語。
賀今行收起草稿,被陽光曬了許久的紙張微微發熱。
他在烈日當空的時候回城,來往路人稀少,唯他一匹黑驢子噠噠往前走。
大道兩旁,小山依舊。
一個多時辰後,到晏家小院還驢,晏塵水正在收拾行李。
賀今行把買的果盒放到櫃上,洗了手來幫忙,“這又是要去哪兒?”
“昌縣那邊出了宗連環命案,其中有個死者是該縣縣尉,縣衙一直破不了案,我們堂官就讓我下去幫忙。”晏塵水把衣衫囫圇一卷就塞到皮箱裏。
賀今行看不過眼,讓他拿出來重新疊,同時說:“敢殺官差,嫌犯肯定不簡單,你萬事小心。”
“放心啦,我一定會盡快逮到這個罪犯,讓他後悔犯罪。”晏塵水捏了捏拳頭,又想到什麽,勢在必得的神情蔫了蔫,“本來這段時間就想和你待一塊兒的,雖然我也不知道我能幫上什麽忙,但是,唉。”
賀今行笑道:“我也沒法跟你一起去,有什麽事就寫信吧。”
晏塵水看著他,忽然冒出些念頭,卻又不知該怎麽說。加之衙門任務下得急,他腦子裏盤桓的大都是案情,就想,等回來再談罷。
賀今行聽說對方立時就得走,放下衣裳,去廚房煮了兩碗面條。吃罷,送晏塵水到巷口,刑部的公車已經來了。
他送罷友人,猶豫要不要去一趟冬叔的醫館,半晌,才下定決心調頭向東城。
醫館還是那塊門匾,老舊但幹凈。
賀冬窩在櫃臺後的搖椅裏,大腿上擱一個小銅碾,慢悠悠地磨著一撮銀丹草。看到他,一下坐直了:“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正是日頭將落未落之時,賀今行來得確實有些晚,便摸了摸耳垂說:“來看看您,另外想借您的地方,寫幾封信。”
賀冬不明所以,但還是把藥碾放到一邊,起身給他找來筆墨,自個兒去後院收草藥。
紙硯就擺在櫃臺上,空氣中還遺留著銀丹草的清涼辛香,賀今行稍作思索,便下筆如飛。
他寫了小半個時辰才完,然後把所有的信件整理成一沓,去拜托賀冬先幫忙收著。
賀冬早收揀好草藥,正圍著竈臺琢磨是去隔壁買飯還是就自己弄點兒吃的,看到那一沓信,有些驚訝:“這麽多,不用馬上寄出去?”
賀今行想了想,從裏面挑出幾張,“給王先生、我大哥和星央他們的,可以明天就寄出去。其他的先不急,視這幾天的情況而定。”
賀冬接過那幾張信紙,感覺出不對:“你要幹什麽?”
“我想面諫陛下——冬叔你別擔心,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賀今行解釋,“這件事我仔細想過,情況並不算很嚴峻。但要考慮周全嘛,哪怕、萬一是最壞的後果,我提前做好了準備,也就不怕了對不對。”
賀冬皺眉:“這不是禦史臺的活兒麽?”
賀今行微笑道:“通政司也有勸諫的責任。退一步說,不論是官還是民,都可以通過我司向陛下進言。我也是陛下的子民,上疏合情合法。”
他把剩下的遞過去,交代說:“這些信裏,有給持鴛姑姑和謝大人的,給江與疏的,還有一點事情要拜托許大人,可以一起寄到臨州,不拘時間。有給楊先生和泉爺爺的,他們一個身體不好一個年紀大了,就讓他們在稷州養老吧,順便幫我去看看王老伯,他也是一個人。對,王玡天進京了,我得再寫封信給賀三老爺,請他關照一下……”
這些信裏,或解釋,或安排,或告別,或請求,都是他的心裏話。
“停停停,我記不住。”賀冬徹底回過味兒來,瞪著眼打斷他:“交代後事別找我。我也不太懂皇帝要覆立這個通政司幹什麽,反正你要是出事,我就跟著你一塊兒去死。”
“不會的,不會到那個地步。”賀今行去拉對方的衣袖,“冬叔,你相信我,我有至少八成的把握。”
賀冬不肯:“那萬一呢?”
賀今行眨眨眼,認真道:“這不就是在說‘萬一’麽?冬叔,就算我這一次不去,難道我每一次都能不去麽?冬叔以前為了我幹過許多危險的事,沒有一次退縮,我又怎麽能退縮?”
賀冬飛快地說:“那不一樣,我這條命不值錢,但你還年輕啊,你忘了你娘是怎麽才能讓你活下來……”他忽地頓住,想起面對成千上萬的疫民和席卷整座輜重營的火海、也不曾猶豫退縮的老主子,眼前的青年和她是多麽的像啊。
他悲中從來,又感到些許欣慰,欣慰之餘更加惆悵,若是王妃能親眼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大該有多好?思緒流轉,唯有無奈地嘆息:“一定要現在?”
賀今行說:“不急不行啊,要是等裴相爺他們有所反應,不論我再上多少道諫疏,大概都沒用了。”
“還有,冬叔你不要說這種話,你對我很重要。平叔,攜香姐姐,你們所有人,對我來說都不是可有可無的人。不論我在不在,我都希望你們能好好地活著。”
“我的身世,我爹娘的恩怨,我作為朝廷命官的職責,我想要達成的抱負與志向,說到底都是我自己的責任。”
賀冬聽得心酸,怕忍不住落淚,趕緊背過身,假裝去搬角落的高凳。
賀今行就站在原地,繼續道:“我給大家都寫了一點東西。嗯,如果湯伯俅他們之後寄信過來,我也寫了一封回信,到時候可以回給他們。如果沒有信來,那就不用寄過去打擾他們……”
他徐徐地說著自己的計劃,晚風徐來,撫平他眉心的折痕。
賀冬拖了凳子過來坐下,被他的平和所感染,也冷靜下來,一一地記著自己該怎麽做。中間總覺得少了點什麽,到最後想起來,提醒道:“還有那個誰,你們不是說在一塊兒了麽,不給他寫點兒什麽?”
“橫之啊。”賀今行一瞬間就明白冬叔說的是誰,畢竟他倆的事,也只有冬叔知道。
他一開始就想過要怎麽跟橫之說這件事。只是,解釋顯得多餘,純粹的告別又太輕,這種時候想來應該要訴幾句愁腸,可他提起筆卻不知該怎麽寫——他的秉性不算完全的樂觀,但也從未埋怨過什麽,相比為某件壞事發愁,他想的都是怎麽去善後或是徹底解決。
“我等他回來,再跟他說。”他一定會等到他。
他放松脊背靠著廊柱,仰頭看雲霞漫過屋檐,漫向遙遠的天邊。
他想到某本地理志上說,蒼州天黑的時間可能要比宣京晚個把時辰,便在心中許願。
願蒼州今日是個晴天,他的心上人也能看到這美麗絢爛的晚霞。
他伴著霞光告辭,走到一半,預告宵禁的暮鼓便一下下響起。他立刻在長街上奔跑起來,越來越快,仿佛下一刻就能飛上天空。
無數光影迎面而來,碰上他的身體,分流而逝。
好險才趕上宵禁前一刻,回到官舍。路過亮著燈的門房,賀今行喘著氣喊道:“陳大哥,有我的信沒有?”
“沒呢,替你看著的,有信來一定及時告訴你!”門房裏也傳出高聲的回答。
沒有啊,賀今行有一瞬間的失落,隨即振作。經過今日的談話,他又產生了新的領悟和想法,需要立刻寫下來。
他順路將窗臺上的沙蒿和石子罐收回屋,鋪開紙張兌好墨水,靈感蓬勃傾瀉,不到兩刻鐘,就寫好了一篇嶄新的奏本。確認沒有筆誤,繼續謄寫先前的草稿。忙到深夜,入睡竟比往常還要安穩一些。
待四更天醒來,賀今行點上燈,搬出那口官皮箱。
箱子裏存放了許多信件,都來自他的親長和朋友們,都是他早已篩選過的。今日,他又將其中一些挑出來,包括他爹的所有來信,借燈火點燃了,放進銅盆裏燒毀。
他當然可以把它們藏到某個地方去,但若是被翻找出來,那就更說不清。他不想因為自己,讓他們的清名蒙上疑影。
最後一頁信紙成灰,他端著盆出去打水,開門便覺涼氣拂面,將水潑進官溝時,才發現夜雨悄來。
深宵昏暝,他親眼看著餘燼隱沒在雨流中,回頭洗漱換官服。一切停當,最後拿出壓在箱底的那只墨玉鐲。
他有想過要不要把它放在冬叔那裏,但又怕以後橫之知道了,造成誤會。他們約定了要一起走下去,他不會放手,除非橫之要放棄他。就算真有那麽一天,他親手接的,也該他親自還。
他攏起左手五指,慢慢穿過這支玉鐲。環口有些窄,戴的時候稍微費了點力,戴到腕上卻剛剛好。袍袖再一蓋,便完全看不出痕跡。
如此,什麽都準備好了,他平靜地關門落鎖,打傘上朝去。
雨勢漸漲,沖淡了開宵禁的鐘聲,然而應天門上早來的官員並不少。
賀今行與相熟的打過招呼,仍然獨自入皇城。近來有許多試圖和他結交的官員,他在公事接觸上並不冷漠,但私下邀請他的帖子卻一份沒接。
走到端門,候朝房裏已坐著好幾位同僚。他考慮片刻,沒有將奏疏送進去,而是左轉去了通政司的直房。
知事前後腳到,來了先向他問好。
賀今行就是在等他,直言道:“我今天可能晚些回來,也可能不回來。如果沒回來,你們不要驚慌,繼續做你們該做的事即可。”
知事一驚:“大人這是什麽意思?”
“如果我不在,你要管好通政司的意思。”賀今行道:“在通政司供職,一要自守,二要保密,三不與外界勾連。無論發生什麽事,這幾條規矩叫大家都不可忘了。”
知事一時想不通,但大人交代的事,他只管去做,遂拱手應是。
賀今行又交代、勉勵對方幾句,便離開直房。出來沒走幾步,就看到一身紫袍的王玡天獨自站在雨裏,沒進擁擠的候朝房。
“小賀大人早啊。”王玡天自然也瞧見了他,未聽笑聲而帶有笑意:“通政司搬到端門,還真是方便吶。”
賀今行看到他換了把尋常的油紙傘,通身裝扮都不出規制,比平日素了不止一點半點,頓了頓才回道:“王大人早。”
王玡天在他視線裏將傘骨轉了半圈,拂袖到身後:“你也在外面等。我是因為裏面太擠,你是因為什麽?”
“因為時辰就要到了。”賀今行說罷,第一個入朝去。
王玡天低聲笑了笑,也隨之往前走。
這是他第一次以朝官的身份走進端門,看候在朝房裏的諸位同僚,也不過如此嘛。
這一場朝會按部就班。
眾臣議事,先是關於戰後的民生恢覆,不外乎減免稅賦、撥款賑濟,但因國庫拮據百官皆知,所以提得籠統,議得也潦草。然後是各地官員補闕,尤其是秦甘路缺出的官職眾多,十分影響官府履行職責,請陛下任命填補。
高居禦座的明德帝卻道:“急什麽,等方子建把蒼州的事情說清楚了,再來議也不遲。”
振宣軍與北黎兵起沖突的事並未廣而告之,奏議的官員有些不明所以,下意識地看向裴相爺。
裴孟檀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背後的目光,出列道:“陛下自然有陛下的道理,秦甘路現在由甘中路的總督兼管著,也不缺這麽幾天。”
明德帝沒說話,只擡了擡手,示意說下一件事。
這件事略過,下一件本來該議軍隊。然而底下的臣子們覷著陛下的態度,加之議題也和方子建有關,就含糊過去了。
雖無人敢提,但皇帝自患上頭疾以來,龍體肉眼可見在變差,性情也越漸古怪多疑。欽天監才換了個監正,沒人想觸黴頭。
很快散朝,大雨不停,崇和殿前撐出一片傘花。
賀今行望裏側站了些,給諸位大人讓路。大多數官員都以為他是因為端門離得近,所以不急著和大夥兒一起擠。
裴孟檀列位最前,出來得也晚,看到他,笑道:“小賀大人,一塊兒走?”
賀今行拱手謝道:“相爺先請,下官還不打算回直房。”
“哦,這就開始辦公了。”裴孟檀理解地點頭,揮袖邁步。
王正玄等在殿外,手裏已經舉著把傘。
賀今行註意到前者,想起剛剛才打過招呼的王玡天,再有意去找,人已經沒影了。
叔侄避嫌還是?這個念頭在他腦海裏一閃即逝。
他繞到崇華殿,明德帝退朝後一般都會在此暫歇。一問內侍,果然。他隨即遞上牙牌,求見陛下。
明德帝正倚在榻上養神,聽聞他求見,也沒多想,隨口叫進。
賀今行一進來,便整冠,頓首,“臣賀旻,參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叩完頭,聽見“平身”也沒有起來。
明德帝便取下搭在額頭上的帕子,被順喜扶著坐起來一些,皺眉道:“有什麽事直說,別像個老頭子似的整這一出。”
“陛下容稟。”賀今行拿出兩本奏疏,雙手奉過頭頂。
侍立在榻尾的常謹低著頭取走,順勢瞄了瞄,交給順喜。順喜捧到明德帝面前,一手一封攤開來。
明德帝眼皮一撩,只見一封《論近兩朝食貨之弊病疏》,一封《諫興亡疏》。
“你這是寫諫疏寫上癮來了?”
這年輕人剛從雲織回來,面聖的時候就進了一封《論邊縣治防疏》,現在才多久,又來兩封。
賀今行說:“如今國情民情,叫人時刻心憂。臣雖位卑,卻不能置身事外,亦不能袖手旁觀。故上此二封諫疏,請陛下垂閱。”
明德帝冷嗤一聲,雖然先前的話裏有種頭疼般的嫌棄,但還是拿起奏疏打開看。第一封論食貨,就讓他眉頭緊鎖,看到一半便將奏本捏得變形,久久沒有移動視線。
陛下不往後看,賀今行便直接說:“近五十年來,租稅不輕,私佃更重,土地兼並成風;地方官府或清吏司與地主勾結,瞞報田畝,隱匿丁口,回扣稅金,成為循例。以致於只有十畝地的貧戶,卻要承擔超過五十畝的稅賦;而朝廷一年年愈發收不抵支,碰上天災賑濟便捉襟見肘,缺錢拓官道、修水利,已有工程也難以持續維護。如此情形,實乃便宜地主而虧百姓和國家。”
“是以臣叩請陛下,降聖旨於戶部和兵部,以江南路淮州為例,清查隱瞞田丁,懲治罪戶,重修黃冊,重畫魚鱗圖,改良稅制,厘清地縣乃至一村一鎮的稅賬,還稅事清明。”
明德帝合上奏折,緩緩問:“誰教你說的?這兩封奏疏又是誰讓你寫的?”朕知道張厭深在晏永貞家裏借住過,教過你,是不是他?朕少時聽過他的課,他也勉強算得上半師,但若是因此妄圖揣測朕的心思,那他是大錯特錯。不止大錯特錯,還大逆不道,枉為人臣!”
同時揚手一擲,將那封奏疏擲向跪在階下的青年,打到他肩膀上。
賀今行的身形只晃了一下,任由奏本落到自己腿邊,回答:“沒有任何人指使臣,諫疏內容皆脫胎於臣所見所聞所感。一定要說受誰影響,臣乃大宣子民,千千萬萬的同胞,皆與臣息息相關,其中也包括陛下。陛下曾說,‘思天下有溺者,如己溺,思天下有饑者,如己饑’,臣也效仿陛下,視同胞之饑溺如己饑己溺,如何能鐵石心腸,視國家之困苦如無睹?”
明德帝聽完,似笑非笑道:“這麽說,朕還得怪朕自己?”
賀今行望著他說:“陛下是臣的君父,臣認為臣所思所想,皆不該隱瞞陛下。故而臣將其寫成奏疏,本想在朝會上奏,但思及不妥,才在此上呈。”
“好一個巧舌如簧的賀今行啊。”明德帝連連鼓掌,“算你還懂點事,知道有些話不該在朝會上說。但是,不能在朝會上說的,難道就能在朕面前說了嗎?”
順喜還捧著第二封《諫興亡疏》,此時已是大氣不敢喘,見陛下一個眼神飄過來,趕緊把空著的那只手背到身側,示意一幹小內侍趕緊消失。
明德帝雙腿踩上腳踏,躬著上半身,道:“朕殫精竭慮,飽受頭疾之苦,而不敢懈怠一日,為的是什麽?還不是為了我大宣的天下能夠平穩。朕為了大局一忍再忍,倒慣得你們這些一口一個‘君父’的忠臣、仁臣、能臣,都想踩到朕的頭上來了。”
“陛下明鑒,臣從未有此不臣之心。”賀今行依舊跪得筆直,說:“但臣實在不解。兵馬司案之初,壓下彈劾,縱容兵員,是為了大局。江南洪災裏,齊氏等人決堤淹民,不上罪狀書,是為了大局。太平大壩的維修專款被貪汙多年,卻只滅柳氏,掩蓋賬冊,是為了大局。秦黨把控朝局多年,要懲處之時,卻密而不宣,想必也是為了大局。”
他本想再提一提西北軍,但想到王義先,忍住了,繼續說:“僅這三年,僅臣親身所經歷,就有這麽多難平之事。”
“如果人人都要為大局而隱忍,因大局而受損害,那這個大局為誰而維持?又有什麽維持下去的必要?”
明德帝半張臉陷進陰影裏,“你是在為柳氏鳴不平,是覺得秦毓章死得不夠慘烈,還是在暗指朕,對朕不滿?”
“臣沒有。”賀今行立刻否認,“陛下是天之子,掌控四海,什麽都知道,絕非臣等可評說。臣只是不明白,陛下既然知道,為什麽還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陛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也是您的天下。天下之物與民,莫不屬於您。那些世族豪紳兼並土地,就是在蠶食、侵吞您的財產,使您無財可用;他們藏匿佃戶、蓄養奴仆,就是在役使、壓迫您的子民,使您無人可用。他們如此欺瞞您,難道您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過,成為他們口中的軟弱可欺之人嗎?”
“閉嘴!”明德帝喝道:“胡言亂語就是你的見解嗎?”
賀今行咬牙,一定要說完:“如今國庫虧空、歲計艱難之時,他們竟不加收斂,反而趁國難興私家,難道不該對他們進行打壓,讓他們將吞進去的、不屬於他們的財富,都吐出來嗎?哪怕吐出來的只是一些,也必能解我朝廷燃眉之急啊!”
“陛下,不可姑息縱容,否則終將養成亡國滅朝的大禍啊。”
“朕難道不知嗎?你們一個個都當朕是傻瓜嗎?”明德帝豁然起身,“你口口聲聲憂國憂民,替朕分憂,難道連朕為什麽這麽做,都想不明白嗎?既然如此,你也別回通政司了,滾回家去好好反省!”
“臣遵命。”賀今行也紅了眼,強壓著情緒磕頭,“但臣懇請陛下,再看一眼臣的第二封諫疏。”
“你小子真是,”明德帝指著他,不知是氣是笑,大袖一揮,“滾!立刻給朕滾!”
賀今行再次叩首告退。
殿門裏外都站著一幹內侍,皆躬身垂首低眉,安靜得沒有一絲聲音。
他走在其間,好似行走於無人之地。他起伏如狂瀾的心也很快平靜下來,沒有一絲雜念。
至少,陛下聽他把話說了一半。
雨還在下,他慢慢撐開自己的傘,離開崇華殿。
過了端門,在廣場上碰到擡文書回來的餘聞道。後者停下問:“大人,您這是要去哪兒?”
賀今行平靜地說:“陛下停了我的職,我這就得回家去。”
“哦……什麽?”餘聞道瞪大了眼,急急地說道:“這是為什麽啊?您又沒有犯錯,怎麽忽然就。”
賀今行拍拍他的臂膊,微微笑道:“沒什麽大不了的。我不在,你們聽雨興的,好好做你們的事就行。快回直房吧,雨斜著飄,久了小心打濕書箱。”
雨興就是他們通政司的知事,姓鄭。餘聞道應是,仍舊驚疑不定,扯開步子後一步一回頭。
賀今行朝他做了個“快走”的手勢,而後自己也轉過身,大步出宮。
沒什麽大不了的,要冷靜,他在心底反覆告訴自己。腳下卻漸漸生風,袍袖飛揚,撩起無數細如愁緒的雨絲。
回到官舍已過午,門房老陳從窗口看到他,叫他:“小賀大人!怎麽這個時候回來了,有你的信!”
說著樂呵呵地遞出來兩封信來。
賀今行已經走過窗口,慢一拍才倒回來拿信,“多謝啦。”
“哪裏哪裏,多留個神的功夫而已。”老陳熱絡道。
賀今行與對方交談兩句才走,一邊低頭看信封。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正是他記掛許久的人,他當即頓在屋檐下。
這兩封信都從蒼州來,第一封寄出時間是四月十六,第二封是五月初十。大約因為四月份驛路不便,竟累到一塊兒送回來了。
他飛快地拆開五月那封信,大略一掃,沒有壞消息,才另拆第一封,從頭看起。
——今行,我很想你。軍中斷糧,嘩變連生,久峙不利,所以我打算向大帥請命,潛入西涼人腹地尋找機會。不論前路如何艱險,我一定會竭盡所能,平安地回宣京見你。望你珍重,勿念。
——今行,我帶著你給的護身符,總是很幸運。但我沒能讓所有兄弟跟我一起回來。養傷的這幾日,我總是夢見他們,然後夢見我娘和你。今日傷好外出,我看到業餘山上的雪,忽然就想立刻見到你。
顧橫之的信總是不長,和他寡言少語的性格一樣。
可賀今行看著,卻不自覺眼眶濕潤,一時有許多想要問的話、想要知道的事,將他的心層層揪裹。
傷到哪兒了,什麽時候回來呀?同袍犧牲總是讓人很難過,生與死的間隔,唯有長久的時間能消弭。
那一瞬間,他也想立刻去到蒼州,去見橫之,讓他開懷一些。
可他不能離開宣京。
他捏緊了信紙,擡眸仰眺,面上綻開淺淺的微笑,輕聲說:“我也很想你。”
雨勢將住,被洗過的天空明凈透澈。
他嗅到清新的草木氣息,如驟然破障一般,驚覺自己一身冷透的汗水。
節氣入伏,一年最炎熱的時候就要到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