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枉自陰謀
關燈
小
中
大
第302章 枉自陰謀
“……卻是舊物。”
荀柔已拿到那把匕首,把玩著確認了柄底和鑄刃上的表記,與記憶中一樣。
兩個小女孩都已被請進營中,單獨安置,不許閑人靠近。
“太尉可願一見?”賈詡問。
“可以。”荀柔緩緩一點頭。
多年舊事,緩緩在記憶中浮現。
陰家已經覆滅,當年恩怨與外嫁的陰氏女郎,卻並無太大牽連,倒不如說人家確實做了好事。
差點被發賣的那位侍女,已成親生子,還在他中做事。
陰氏女郎讓他轉送給阿姊的玉佩,因他當時正惱恨,並沒有轉送,眼下全無印象,大概幾次搬家中,不知何時遺失了……
若真是當年故人之女,的確當得一見。
兩個孩子被帶進來,都是一副面黃肌瘦的可憐樣子,皮膚卻還細膩,行止也有規矩,看著像家境中落。
荀柔心中點評,任由二女被士卒攔在十步之外,也不發話,看她們的表現。
兩人先都是一片茫然,接著大一點的女孩先開口,聲音怯怯,“敢問尊駕是太尉麽?”
“還請太尉救家母性命!”小姑娘卻像得了提示,立即跪下一叩首。
另一個慢了一步,卻也跪下了。
“先不要焦急,起來慢些說。”荀柔示意侍從,將女孩拉起來,女孩卻一個勁只呼救命。
他不著急,慢慢引著她們說話。
先問名字。
“小女郭纓,阿姊名女王。”
郭纓,郭女王。
這兩個名字一看就分明,難怪小的一個說話她當是嫡出。
郭女王這個名字,略微耳熟,大約也是上了歷史的人物,或許是某家後妃,荀柔並不在意,又問來意。
“先前外面打起來,父母帶我們投奔外祖……路上遇見亂兵,大兄、二兄都被殺害,都沒有下葬……嗚嗚……到了這裏,外祖找不到了,只見到姨娘……嗚~父親後來又做了官……突然來人闖進家中,將父親抓去了……嗚嗚嗚……
“母親帶著我們住到阿姊家……他們說父親犯了大錯,要被殺頭……母親病倒了,阿姊也病了,我們不知應當如何……想起從前聽說母親說過太尉……求您救救我們……
郭纓抽抽噎噎的哭著述說。
七八歲的孩子,不指望她事情多明白,關鍵意思倒是清楚了。
一個戰亂之中的中等官吏家庭,狼狽求生之路。
兵匪將至,倉惶奔逃,人死荒野,父存子亡,終於到達荊州,陰氏雖沒,枝系尤在,出仕做官,又得以糊口,接著卻是家中頂梁柱的父親入獄。
再一對,其母姓陰,其父姓郭,卻與記憶相合。
荀柔命從吏按女孩所說地址去查看,如果確認,就先給陰氏與另一個女兒,延醫問藥,明天再將兩個孩子送回去,再送他們點錢財。
案子他不準備摻和,但若是要錢帛贖罪,他倒是可也再資助些,算償還陰氏當年一點善心。
事情到此,在他這裏就算結束。
後來兩個小孩被送回家時,吏從來稟,他也只是回了一個知道。
劉表那裏的嘴皮官司,沒打利落,顯然是火候還不到,荀柔騎了黃家送的驢子,又往山上去了兩次。
司馬徽住在黃家隔壁峴山的另一個山頭,龐德公則住在峴山再東面的鹿門山,兩人年紀也都不大,並不是三國演義裏白須飄飄的老頭。
司馬徽和他年歲相仿,龐德公兩鬢漆黑,也才中年,性情都瀟灑活潑。
雖說是隱士,名聲卻非來自隱逸,他們未取中劉表,不想出仕,但對本鄉卻自覺有一分責任,以前經常和劉表的狗腿子們互懟,名聲都來自血淋淋的戰績,再有也著書立說,也收荊襄大族的子弟為學生。
荊州南北交匯,接收到各地信息也多,風氣開放,兼容並蓄,劉表走不了軍閥統治路線,想統一思想,大立提倡儒學,也不能說想法完全錯誤。
但思想比行動更難馴服,劉表儒學那一套,都是王莽當初剩下的,王莽猶不能成,何況他。
司馬、龐氏二人,都與黃承彥一樣,對矛盾論很感興趣,對歷史進化傾向認可,對實踐論則稍有些議論。
這也是黃老與儒家相似的地方,兩家都追求大道,想尋求真理,飛得太高,難免就看不見腳下泥濘,不過,反正他們幾個也不想做官,君子和而不同嘛。
畢竟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黃祖有個兒子,名叫黃射,這小子是司馬徽的學生。
黃祖雖出荊州名門黃氏,但為旁支,家貧,曾為鐵匠謀生,後起行伍間,劉景升對其有知遇之恩,荀柔遣使慰問,對方立場堅定,墻角一下沒撬動。
所幸還有這個兒子。
在通過黃承彥司馬徽黃射,這條線終於搭上黃祖同時,龐德公也給他引薦了一個學生,文聘,字仲業,南陽宛城人。
南陽宛城,如今雖然寥落,但作為祖籍,文聘祖上闊過,但在荊州想要出仕,依靠的名聲和舉薦,他就差了些,於是拜師龐德公,然後就靠同門關系,做了江夏郡都尉。
龐德公也通透得很,將他舉薦給荀柔時,說得就明白,“文仲業年輕,通於機變,貞直氣壯,有州郡之才,可當一用,願太尉善自斟酌。”
貞直又機變,荀柔咂摸了一下意思,招來一見。
果然是個精神又健壯的青年,衣衫簡樸整潔,一番交談,並不作驚人之語,但細聽,就能覺察其人心中頗有成算。
不錯啊,有前途。
“我將往江東,帳下卻缺幾個熟識水文的向導,可否邀請仲業同行?”
既然覺得有前途,荀柔當然就給他前途。
“敢不效命!”文聘神色沈穩,肅然一拜,直起身卻又踟躕,再拜,才道,“某尚有一言,請問太尉。”
“請。”荀柔有些好奇。
“某受劉使君拔擢,故不得不問,太尉將如何安置劉使君?”
文聘神色恭敬,然此問一出,帳中群吏頓時變色。
荀柔又品了一品龐德公對其評價,論跡不論心,這時候能說出這樣的話,良心就不壞了。
他輕松一笑,“劉荊州受朝廷任命,保境安民,自有功勞,然僭越祭天,包茅不入,也是實情,功過相抵,又娶妻蔡氏,犯三互法,不當再為荊州牧,從征入朝,為宗正卿,理宗室事務,仲業如何?”
文聘垂頭思量,片刻,再拱手道,“太尉公允,臣敬服。”
他一離去,帳中諸吏議論紛紛。
他們未必真的認為文仲業有什麽,卻出於各自立場,或擔憂自己位置不保,或道其人藏奸,或恭喜太尉得賢,或稱讚太尉大度。
荀柔端坐,忍耐他們的喧囂紛嚷,懷念過去公達在時清凈,賈詡這家夥和他的姓太配了,做事還成的,但這種時候,總是存在感消失,假裝自己不在。
“劉景升亦人傑,所拔之人有念其德者,何奇有之?”
他心中小有不爽,見又二三人,發髻不梳整齊,頭發散落半邊,正值炎夏,濕乎乎、油浸浸的一綹一綹。
當即訓斥了幾句端正衣冠,又令陳群記下名字,按律處罰。
隨手把這群人轟出去,荀柔轉頭接待被匆忙招來的杜畿。
劉表必須走,杜畿就是新荊州刺史,才能盡有,在地方上歷練多年,又為京兆,也能治理得平穩,可謂能吏。
不過,荊州這樣,調理好不是一日之功,難處他得理解體諒。
可不能做成當年光武那樣。
劉秀在中央優容跟隨的地方豪強首領,寵命優渥,許以高位,再讓地方上太守、刺史,籍田、清算這些人的家產人口,結果當然就做不成。
然做不成後,又把刺史、太守殺了,這實在不是讓人做事的態度。
他與堂兄當年也議論過此事,這次堂兄將杜畿推薦來,又在信中一番提醒。
荀柔也明白,籍田,擴隱,在荊州也還做不得,就是分田,一夫二十畝也不可為。
且不說南楚河川大澤之地,是否有許多田土,如今荊州大多數上田,都還在豪強手裏。
既然為了安穩不動豪強,那麽就只好放一放,文武官制,可以先按中央統一來改一改。
“明白!”被遠途招來的前京兆尹杜畿聽完荀柔的意思,當即幹脆點頭,表示明白。
“這二年戰亂從便,地方官吏變動頻繁,宜稍加整肅,然需徐徐為之,不要急躁,官吏交接以穩定為先,一時從權,勿驚擾百姓。”荀柔很欣賞杜畿的幹練,於是更願意寬饒一些。
違反三互法的,在自己老家、老婆老家做官的,尤其是劉表沾親帶故的,一時不能清算,也要先調任,不能任其繼續坐大。
不是劉表親故的,可以放第二批調整,免得一次調動太多,影響地方穩定。
“臣,遵領教誨。”杜畿再拱手,神色比方才更認真些,態度卻不似方才緊繃。
“文武分制,你把文官整頓好,以桓階為南郡太守,他熟知本地情況,你多與之商議。”
桓階由暗轉明,政治投資,自當與回報,才能讓人繼續賣命。
“是。”杜畿再點頭。
“張羨與黃祖,我都調轉,餘者不足為慮。”
荀柔呼出一口氣。
帳下那些人,口舌不夠伶便,哪怕聯系了黃射,還是沒法完全說通黃祖,但他不能一直在荊州耽誤下去。
為了盡快拿住荊州水軍,只好讓一讓利。
拜黃祖為鎮南將軍,領江夏、南郡、長沙三郡軍務。
軍、政不統屬,但郵亭傳驛,被他劃歸軍中,荊州如今最富的三個郡,依靠正是水路交通的厚利。
漕運之利,源遠流長。
劉表的知遇之恩,最後還是用錢才終於砸穿。
舉郡投來的張羨,又是另一種,征南將軍,屬領地盤更大,除了荊南三郡個再要加整個交趾。
只是,這些地方無論人口還是資源,都不足與內陸相比,且看朝廷內亂,有些不服王化之意。
黃祖的“鎮南”,是希望他能老實坐“鎮”,張羨的“征”南,實是希望他能“征”討的。
“我不日將東行,荊州就托付給杜君,千萬仔細!”
送走杜畿,荀柔往榻上一臥,閉目養神。
京兆尹杜畿為荊州刺史,河東太守段煨為新京兆,以左馮翊太守杜襲轉河東太守,以臨晉縣令石韜為新左馮翊太守……
都是堂兄文若所擇,他當初一看,全都許了。
他很少在朝中,如今人員又多起來,實在難以了解清楚,堂兄比他心細謹慎,人選必是再三思量,縱使不說,他也明白其中用心……
荀柔歇了片刻,起來讓侍從擺案鋪紙研磨。
十七兄荀忱作蘭臺令,除了替他父親,荀柔的七叔父荀敷對他進行催婚和埋怨外,很少給他寫信,前番卻來信,委婉表示今年夏天,長安炎熱,宮中存冰不知能否夠用,市中售賣的冰,價比往年貴了兩倍,硝石漲了十倍。
文若主持朝政,以他嚴謹的性格,自然不會為避暑遷移官署。
但既然長安冰價上漲,那就由他直接下令好了。
“稟告太尉,荊州牧劉景升遣使求見!”
“請進來。”荀柔提筆,不以為意,只當又是劉表使的借口。
直到發現來人竟是荊州別駕劉闔,這才忽然感到一絲怪異。
“尊駕何來?”
別駕之職,為一州之副,劉闔為朝廷所任,並非劉表嫡系,只是之前很識時務的依附了劉表勢力。
待荀柔領兵至荊州,劉闔立即就反正立場。
如今,又何來作劉表的使者?
“詩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而無妻,如屋無梁,太尉以為如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卻是舊物。”
荀柔已拿到那把匕首,把玩著確認了柄底和鑄刃上的表記,與記憶中一樣。
兩個小女孩都已被請進營中,單獨安置,不許閑人靠近。
“太尉可願一見?”賈詡問。
“可以。”荀柔緩緩一點頭。
多年舊事,緩緩在記憶中浮現。
陰家已經覆滅,當年恩怨與外嫁的陰氏女郎,卻並無太大牽連,倒不如說人家確實做了好事。
差點被發賣的那位侍女,已成親生子,還在他中做事。
陰氏女郎讓他轉送給阿姊的玉佩,因他當時正惱恨,並沒有轉送,眼下全無印象,大概幾次搬家中,不知何時遺失了……
若真是當年故人之女,的確當得一見。
兩個孩子被帶進來,都是一副面黃肌瘦的可憐樣子,皮膚卻還細膩,行止也有規矩,看著像家境中落。
荀柔心中點評,任由二女被士卒攔在十步之外,也不發話,看她們的表現。
兩人先都是一片茫然,接著大一點的女孩先開口,聲音怯怯,“敢問尊駕是太尉麽?”
“還請太尉救家母性命!”小姑娘卻像得了提示,立即跪下一叩首。
另一個慢了一步,卻也跪下了。
“先不要焦急,起來慢些說。”荀柔示意侍從,將女孩拉起來,女孩卻一個勁只呼救命。
他不著急,慢慢引著她們說話。
先問名字。
“小女郭纓,阿姊名女王。”
郭纓,郭女王。
這兩個名字一看就分明,難怪小的一個說話她當是嫡出。
郭女王這個名字,略微耳熟,大約也是上了歷史的人物,或許是某家後妃,荀柔並不在意,又問來意。
“先前外面打起來,父母帶我們投奔外祖……路上遇見亂兵,大兄、二兄都被殺害,都沒有下葬……嗚嗚……到了這裏,外祖找不到了,只見到姨娘……嗚~父親後來又做了官……突然來人闖進家中,將父親抓去了……嗚嗚嗚……
“母親帶著我們住到阿姊家……他們說父親犯了大錯,要被殺頭……母親病倒了,阿姊也病了,我們不知應當如何……想起從前聽說母親說過太尉……求您救救我們……
郭纓抽抽噎噎的哭著述說。
七八歲的孩子,不指望她事情多明白,關鍵意思倒是清楚了。
一個戰亂之中的中等官吏家庭,狼狽求生之路。
兵匪將至,倉惶奔逃,人死荒野,父存子亡,終於到達荊州,陰氏雖沒,枝系尤在,出仕做官,又得以糊口,接著卻是家中頂梁柱的父親入獄。
再一對,其母姓陰,其父姓郭,卻與記憶相合。
荀柔命從吏按女孩所說地址去查看,如果確認,就先給陰氏與另一個女兒,延醫問藥,明天再將兩個孩子送回去,再送他們點錢財。
案子他不準備摻和,但若是要錢帛贖罪,他倒是可也再資助些,算償還陰氏當年一點善心。
事情到此,在他這裏就算結束。
後來兩個小孩被送回家時,吏從來稟,他也只是回了一個知道。
劉表那裏的嘴皮官司,沒打利落,顯然是火候還不到,荀柔騎了黃家送的驢子,又往山上去了兩次。
司馬徽住在黃家隔壁峴山的另一個山頭,龐德公則住在峴山再東面的鹿門山,兩人年紀也都不大,並不是三國演義裏白須飄飄的老頭。
司馬徽和他年歲相仿,龐德公兩鬢漆黑,也才中年,性情都瀟灑活潑。
雖說是隱士,名聲卻非來自隱逸,他們未取中劉表,不想出仕,但對本鄉卻自覺有一分責任,以前經常和劉表的狗腿子們互懟,名聲都來自血淋淋的戰績,再有也著書立說,也收荊襄大族的子弟為學生。
荊州南北交匯,接收到各地信息也多,風氣開放,兼容並蓄,劉表走不了軍閥統治路線,想統一思想,大立提倡儒學,也不能說想法完全錯誤。
但思想比行動更難馴服,劉表儒學那一套,都是王莽當初剩下的,王莽猶不能成,何況他。
司馬、龐氏二人,都與黃承彥一樣,對矛盾論很感興趣,對歷史進化傾向認可,對實踐論則稍有些議論。
這也是黃老與儒家相似的地方,兩家都追求大道,想尋求真理,飛得太高,難免就看不見腳下泥濘,不過,反正他們幾個也不想做官,君子和而不同嘛。
畢竟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黃祖有個兒子,名叫黃射,這小子是司馬徽的學生。
黃祖雖出荊州名門黃氏,但為旁支,家貧,曾為鐵匠謀生,後起行伍間,劉景升對其有知遇之恩,荀柔遣使慰問,對方立場堅定,墻角一下沒撬動。
所幸還有這個兒子。
在通過黃承彥司馬徽黃射,這條線終於搭上黃祖同時,龐德公也給他引薦了一個學生,文聘,字仲業,南陽宛城人。
南陽宛城,如今雖然寥落,但作為祖籍,文聘祖上闊過,但在荊州想要出仕,依靠的名聲和舉薦,他就差了些,於是拜師龐德公,然後就靠同門關系,做了江夏郡都尉。
龐德公也通透得很,將他舉薦給荀柔時,說得就明白,“文仲業年輕,通於機變,貞直氣壯,有州郡之才,可當一用,願太尉善自斟酌。”
貞直又機變,荀柔咂摸了一下意思,招來一見。
果然是個精神又健壯的青年,衣衫簡樸整潔,一番交談,並不作驚人之語,但細聽,就能覺察其人心中頗有成算。
不錯啊,有前途。
“我將往江東,帳下卻缺幾個熟識水文的向導,可否邀請仲業同行?”
既然覺得有前途,荀柔當然就給他前途。
“敢不效命!”文聘神色沈穩,肅然一拜,直起身卻又踟躕,再拜,才道,“某尚有一言,請問太尉。”
“請。”荀柔有些好奇。
“某受劉使君拔擢,故不得不問,太尉將如何安置劉使君?”
文聘神色恭敬,然此問一出,帳中群吏頓時變色。
荀柔又品了一品龐德公對其評價,論跡不論心,這時候能說出這樣的話,良心就不壞了。
他輕松一笑,“劉荊州受朝廷任命,保境安民,自有功勞,然僭越祭天,包茅不入,也是實情,功過相抵,又娶妻蔡氏,犯三互法,不當再為荊州牧,從征入朝,為宗正卿,理宗室事務,仲業如何?”
文聘垂頭思量,片刻,再拱手道,“太尉公允,臣敬服。”
他一離去,帳中諸吏議論紛紛。
他們未必真的認為文仲業有什麽,卻出於各自立場,或擔憂自己位置不保,或道其人藏奸,或恭喜太尉得賢,或稱讚太尉大度。
荀柔端坐,忍耐他們的喧囂紛嚷,懷念過去公達在時清凈,賈詡這家夥和他的姓太配了,做事還成的,但這種時候,總是存在感消失,假裝自己不在。
“劉景升亦人傑,所拔之人有念其德者,何奇有之?”
他心中小有不爽,見又二三人,發髻不梳整齊,頭發散落半邊,正值炎夏,濕乎乎、油浸浸的一綹一綹。
當即訓斥了幾句端正衣冠,又令陳群記下名字,按律處罰。
隨手把這群人轟出去,荀柔轉頭接待被匆忙招來的杜畿。
劉表必須走,杜畿就是新荊州刺史,才能盡有,在地方上歷練多年,又為京兆,也能治理得平穩,可謂能吏。
不過,荊州這樣,調理好不是一日之功,難處他得理解體諒。
可不能做成當年光武那樣。
劉秀在中央優容跟隨的地方豪強首領,寵命優渥,許以高位,再讓地方上太守、刺史,籍田、清算這些人的家產人口,結果當然就做不成。
然做不成後,又把刺史、太守殺了,這實在不是讓人做事的態度。
他與堂兄當年也議論過此事,這次堂兄將杜畿推薦來,又在信中一番提醒。
荀柔也明白,籍田,擴隱,在荊州也還做不得,就是分田,一夫二十畝也不可為。
且不說南楚河川大澤之地,是否有許多田土,如今荊州大多數上田,都還在豪強手裏。
既然為了安穩不動豪強,那麽就只好放一放,文武官制,可以先按中央統一來改一改。
“明白!”被遠途招來的前京兆尹杜畿聽完荀柔的意思,當即幹脆點頭,表示明白。
“這二年戰亂從便,地方官吏變動頻繁,宜稍加整肅,然需徐徐為之,不要急躁,官吏交接以穩定為先,一時從權,勿驚擾百姓。”荀柔很欣賞杜畿的幹練,於是更願意寬饒一些。
違反三互法的,在自己老家、老婆老家做官的,尤其是劉表沾親帶故的,一時不能清算,也要先調任,不能任其繼續坐大。
不是劉表親故的,可以放第二批調整,免得一次調動太多,影響地方穩定。
“臣,遵領教誨。”杜畿再拱手,神色比方才更認真些,態度卻不似方才緊繃。
“文武分制,你把文官整頓好,以桓階為南郡太守,他熟知本地情況,你多與之商議。”
桓階由暗轉明,政治投資,自當與回報,才能讓人繼續賣命。
“是。”杜畿再點頭。
“張羨與黃祖,我都調轉,餘者不足為慮。”
荀柔呼出一口氣。
帳下那些人,口舌不夠伶便,哪怕聯系了黃射,還是沒法完全說通黃祖,但他不能一直在荊州耽誤下去。
為了盡快拿住荊州水軍,只好讓一讓利。
拜黃祖為鎮南將軍,領江夏、南郡、長沙三郡軍務。
軍、政不統屬,但郵亭傳驛,被他劃歸軍中,荊州如今最富的三個郡,依靠正是水路交通的厚利。
漕運之利,源遠流長。
劉表的知遇之恩,最後還是用錢才終於砸穿。
舉郡投來的張羨,又是另一種,征南將軍,屬領地盤更大,除了荊南三郡個再要加整個交趾。
只是,這些地方無論人口還是資源,都不足與內陸相比,且看朝廷內亂,有些不服王化之意。
黃祖的“鎮南”,是希望他能老實坐“鎮”,張羨的“征”南,實是希望他能“征”討的。
“我不日將東行,荊州就托付給杜君,千萬仔細!”
送走杜畿,荀柔往榻上一臥,閉目養神。
京兆尹杜畿為荊州刺史,河東太守段煨為新京兆,以左馮翊太守杜襲轉河東太守,以臨晉縣令石韜為新左馮翊太守……
都是堂兄文若所擇,他當初一看,全都許了。
他很少在朝中,如今人員又多起來,實在難以了解清楚,堂兄比他心細謹慎,人選必是再三思量,縱使不說,他也明白其中用心……
荀柔歇了片刻,起來讓侍從擺案鋪紙研磨。
十七兄荀忱作蘭臺令,除了替他父親,荀柔的七叔父荀敷對他進行催婚和埋怨外,很少給他寫信,前番卻來信,委婉表示今年夏天,長安炎熱,宮中存冰不知能否夠用,市中售賣的冰,價比往年貴了兩倍,硝石漲了十倍。
文若主持朝政,以他嚴謹的性格,自然不會為避暑遷移官署。
但既然長安冰價上漲,那就由他直接下令好了。
“稟告太尉,荊州牧劉景升遣使求見!”
“請進來。”荀柔提筆,不以為意,只當又是劉表使的借口。
直到發現來人竟是荊州別駕劉闔,這才忽然感到一絲怪異。
“尊駕何來?”
別駕之職,為一州之副,劉闔為朝廷所任,並非劉表嫡系,只是之前很識時務的依附了劉表勢力。
待荀柔領兵至荊州,劉闔立即就反正立場。
如今,又何來作劉表的使者?
“詩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而無妻,如屋無梁,太尉以為如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