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再議太學
關燈
小
中
大
第294章 再議太學
“皆是古人所述,何來有假?”亦有一個白發的博士發聲反駁,“仲秋經辯,孔君並未全勝。”
“還請太傅裁奪!”孔文舉不與辯言,向荀柔長揖一禮。
幾個青年儒生跟隨其起身,儼然要與夫子共進退。
荀柔久不讀詩書了,忽而聽見這些,有點迷糊。
白花花的發頂長冠,忽然直楞楞就對著他了。
不過沒幾息,對面的意思就整理清楚,孔融稱他“太傅”,自然是提醒他“天子師”這個身份,而他們所爭論的,自然不是兩篇文章,而是儒家古文、今文兩派正統。
就,很煩。
“如此,明歲上方所再刊印《尚書》,就抽掉這兩篇。”
多少事做不完,擱這兒玩“微言大義”,再拿兩篇古人寫的文章找他麻煩。
荀柔神情冷漠平淡,剛剛獲得勝利的孔融,固然沒什麽成就感,還添了點惶恐,被判輸的古文派博士更一臉茫然荀家,荀太傅不是古文派嗎?
“日後,兩版《尚書》一並刊行,價錢相等,世人願買哪版自行選擇。”荀柔繼續。
“大漢包容並蓄,願使百士皆盡其智,農為耕,工為器,儒為禮,法作律,不辭眾庶,方明其德,非大逆不道之語,皆無禁忌。”
“漢家之法,向以霸王道雜之,所為民之殷富,國之強盛而已,豈為爭一家之言。諸君勉之。”
這番話一出,博士諸生都不敢再安坐,就席而拜,眾聲群呼,“謹受教。”
……
“今日之事,皆我管理教導無方。”
清場過後,荀悅當即下拜請罪。
“兄長與我言笑吧?”荀柔此時已疲憊,還是強打起精神,自案後向前伸手,又向荀彧遞眼神,“你我兄弟之間,何至於此?。”
“況且,孔文舉的性情嘛,我一向也有耳聞,如何怪得阿兄。”他望著荀彧將荀悅扶起身來,一邊道。
脾氣當場發作了,這會兒提起這人,他可謂是心平氣和。
可不是嘛,孔融今日即使真的走了,一點影響不到什麽。
怕他?
孔子在現在,可不是後來的至聖先師“衍聖公”,他家祖宗還荀子呢,孟子也不是沒有後代,黃帝軒轅氏,大夏的費氏、辛氏、杞氏,還有公孫氏、司馬氏,史氏、宗氏,這些姓氏,有的位列朝班,有的門第衰落,但後代也還在,周公的姬姓也還有後代呢,一個“孔”真沒有那麽值錢。
至於要論文化水平,鄭玄、蔡邕、還有兄長荀悅,哪一個學問也不強於孔融這杠精。
不過話說回來,孔融突然冒頭,也確實顯露出一點問題。
“今文、古文派,如今還相爭得激烈?”荀柔在案上支起胳膊,托著腮,問大堂兄。
他家自然是古文派,他小時候也沒少為親爹搖旗吶喊,但隨著地位提高,眼界也放寬,他越發感到儒家的局限性。
古文派還好,這一派研究的是文本,講究的是考據,偏向語言學、古文字學、歷史學,思想也是從先賢汲取後,自己加以思考發散。
有點不貼近民生,但畢竟是學者,從整體角度說,對於本國文化保護和傳承絕對是積極作用。
今文就煩了,言必“子曰”,講究“微言大義”,把孔子等儒家先人的原話,按自己希望曲解,再借先聖身份來壓人,而且不像古文派環保,特別有參政熱情。
這一套發展到後來,就是科舉考試裏神奇的截搭題,隨便東西湊半句不相幹的話,都能敷衍出一篇文章。
還有就是向方才孔融用一個稱呼“太傅”,耍這種小機靈。
全憑一張口舌,想要壓人……他一個手握數萬兵馬的太尉,他犯得著麽?
“自西漢董氏以來,天子多重今儒,本朝又好讖緯,必尋於章句,上有所好,下則甚已,”荀悅解釋道,“阿弟主持朝政以來,已多扭轉,然這一二年間,山東之士西來,其地士林風氣如此,還當緩緩教化之。”
“我觀太學之中,這類儒生似乎不少?”跪坐累了,此時又沒有外人,荀柔換了盤腿姿勢。
今儒最能尋章摘句,曲解文意,自然在東漢大行其道。
但今天看,人數似乎也太多了。
“其仕途不如前朝,故多願留太學中,也算能進益文學書法,抄寫典籍以助家用,故而貧寒士子皆稱含光之德。”荀悅回答。
太學貫徹當初荀柔的改制,雖有米糧將學生養著,但也不是讓他們吃白飯。
荀柔明白了。
不管學律法、學農學、學兵法,都實用,好找工作,就是古文派,也能做文吏,寫公文,今文儒志大才疏,被卡升職渠道,只好留在學校混口飯吃,一年一年的,人就越堆越多。
“不能如此下去,這今文儒豈不在太學之中,勢力越積越大?”他以指叩案,“必須將這些人分散,尤其是年輕士子,再學得一身腐儒怎好,還浪費國家糧秣。”
本國農耕文化的純樸浩然正氣,就是給這群咬文嚼字的腐儒消磨光的。
想想後來科舉可笑的截搭題,兩個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句子,各取一半,硬湊一起,就要做出一篇文章,看著和本朝這今文派,完全一脈相承。
方才當著眾人一碗水端平都還不行,非得將這群儒生打散不可。
“……如今,太學還是以百家分科吧?”
“儒、法、道、農、名、陰陽,醫家,皆有其傳,皇甫老將軍雖非兵家傳人,卻通《尉繚》、《孫子》,唯墨家在秦後失了蹤跡,馬君雖有才能,卻非墨者,其傳失矣。”荀悅有些惋惜。
“還是儒家勢眾吧。”
荀悅微微猶豫一瞬,點頭稱是。
“我有個辦法,現在太學各家賢人也有許多,日後不分諸子百家,也不分學派,只分科!”荀柔想著後世大學建制道
“還請詳解。”荀悅困惑皺起眉。
荀柔提了口氣,正擡起手要解釋,望著離自己五步外的兩個堂兄,無奈一笑,“還請二位兄長進前些。”
大兄與文若同坐一席,自是親密,和他可離得遠。
“其實簡單,君子六藝麽,也並非是儒家才有禮、樂、書、術,陰陽、儒與道,皆習《易》,法家與名家皆學明辯,儒、道皆有樂……各家之藝,並非無關,日後以此分別科類,學生自選,不囿於家門。”
“日後也不稱儒生、道士,只有天文生、樂士、禮儀生、律法生,如此無家門之爭,學生也可盡心學問。”
荀柔笑道,“就以今日之事論,辯《尚書》文本,日後就是文獻學生事,與別的研習禮儀、雅樂諸生,就不相幹了。”
蛋黃都給你攪散。
“至於孔文舉,可選做文學博士,或禮儀博士,他兩科尚可。”
做文學博士,《尚書》兩篇,無論真偽,都是古人作文,應當保存,若作禮儀博士,《尚書》研究就和他沒關系。
“啊,還有明辯科,卻也可以。”活杠精啊。
嘖,果然被文若瞪了。
荀柔雙手抱臂,往案上一趴,等待大堂兄的決定。
荀悅陷入一時恍惚,為堂弟的手筆震驚,良久才回過神來。
“若有學生不只想習一科?”
“自然好,但需通習一科,方能再擇。”
“彧以為可,”荀彧表示讚同,“太學非尋常庠序,乃天下文宗,諸生亦非尋常士子,乃天下美玉,因黨爭壞之,的確可惜。”
“……嗯,”荀悅也盤起腿來,仔細思索後,覺得可行,當即拍席道,“或可一試,新歲立後,我與諸博士商議,使其各舉其才,以為科別。”
別看孔夫子重樂,儒家博士也有五音不全的呢。
“辛苦大兄!”荀柔立即從案上起來。
自己只是動動嘴,大堂兄卻要忙了。
“這有什麽,”荀悅興致卻很高,“含光這個計策,很精妙呢!若是能行,則澄清天下風氣,使賢才各盡其智,而非將光陰空耗於黨爭,我當努力做成!只可惜,日後渭水盛會就沒有了。”
他扼腕道。
“也不必取消,”荀柔立即道,“可允許各科士子,自己舉行典禮,或是演奏音樂,或是農學新論,或是講解律法,或講解文法,與民同樂,開民之智,亦非與先前辯經一般?”
都有大學了,社團、社會活動統統安排上。
“好好。”荀悅連連點頭稱許,“正該如此。”
這時,仆役進來詢問何時用膳。
荀柔擡頭一望窗外,天色竟已暗下來。
“如何?含光、文若,可願嘗嘗我這裏的飲食?”荀悅一笑,“若嫌棄簡陋,就當未聽過這一言。”
“豈敢。”荀彧展顏一揖,“彧正當謝兄長賜飯。”
“我也正好奇呢!”荀柔立即道,他這會兒也不覺疲倦了。
“必不令含光失望。”荀悅得意一笑。
“先前有人贈我一支好羊蹄,一直吊在廚中未用,今日就使膳夫細庖去骨,以盤盛來。我再讓人將鑊釜搬到屋中,以今日廚中所做臘魚羹盛滿,下設一小爐。我們自煮自食,豈不自在?文若、含光,太學中膳夫所作這臘魚羹,滋味鮮香,非同一般,你們一定要品鑒品鑒!”
這就是東漢版粥底火鍋啊!
荀柔為大兄創意點讚。
荀悅又命人送來澄釀與柑橘。
“酒乃自家釀的,柑橘則藏於太學冰窖裏,聽說,含光現在不能飲酒?就嘗些柑橘吧。”
這頓火鍋吃得賓主盡歡,但飯畢時候也晚了。
太學在城外,雖說尚書令和太尉都能叫開城門,但這一路漆黑,馬車未必安全。
荀悅便問二人是否留宿,荀彧還在猶豫,荀柔已一口答應,又來勸說。
“明日一定早起,必不耽誤兄長應卯!”他信誓旦旦保證。
荀彧……還能說什麽,只能點頭。
從未遲到的荀令君,居然遲到,並自罰一金的事,實在讓朝廷上下震撼了五天。
五天後,新歲朝賀,朝廷再頒新政,重定武官與名爵等級。
頓時上下嘩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皆是古人所述,何來有假?”亦有一個白發的博士發聲反駁,“仲秋經辯,孔君並未全勝。”
“還請太傅裁奪!”孔文舉不與辯言,向荀柔長揖一禮。
幾個青年儒生跟隨其起身,儼然要與夫子共進退。
荀柔久不讀詩書了,忽而聽見這些,有點迷糊。
白花花的發頂長冠,忽然直楞楞就對著他了。
不過沒幾息,對面的意思就整理清楚,孔融稱他“太傅”,自然是提醒他“天子師”這個身份,而他們所爭論的,自然不是兩篇文章,而是儒家古文、今文兩派正統。
就,很煩。
“如此,明歲上方所再刊印《尚書》,就抽掉這兩篇。”
多少事做不完,擱這兒玩“微言大義”,再拿兩篇古人寫的文章找他麻煩。
荀柔神情冷漠平淡,剛剛獲得勝利的孔融,固然沒什麽成就感,還添了點惶恐,被判輸的古文派博士更一臉茫然荀家,荀太傅不是古文派嗎?
“日後,兩版《尚書》一並刊行,價錢相等,世人願買哪版自行選擇。”荀柔繼續。
“大漢包容並蓄,願使百士皆盡其智,農為耕,工為器,儒為禮,法作律,不辭眾庶,方明其德,非大逆不道之語,皆無禁忌。”
“漢家之法,向以霸王道雜之,所為民之殷富,國之強盛而已,豈為爭一家之言。諸君勉之。”
這番話一出,博士諸生都不敢再安坐,就席而拜,眾聲群呼,“謹受教。”
……
“今日之事,皆我管理教導無方。”
清場過後,荀悅當即下拜請罪。
“兄長與我言笑吧?”荀柔此時已疲憊,還是強打起精神,自案後向前伸手,又向荀彧遞眼神,“你我兄弟之間,何至於此?。”
“況且,孔文舉的性情嘛,我一向也有耳聞,如何怪得阿兄。”他望著荀彧將荀悅扶起身來,一邊道。
脾氣當場發作了,這會兒提起這人,他可謂是心平氣和。
可不是嘛,孔融今日即使真的走了,一點影響不到什麽。
怕他?
孔子在現在,可不是後來的至聖先師“衍聖公”,他家祖宗還荀子呢,孟子也不是沒有後代,黃帝軒轅氏,大夏的費氏、辛氏、杞氏,還有公孫氏、司馬氏,史氏、宗氏,這些姓氏,有的位列朝班,有的門第衰落,但後代也還在,周公的姬姓也還有後代呢,一個“孔”真沒有那麽值錢。
至於要論文化水平,鄭玄、蔡邕、還有兄長荀悅,哪一個學問也不強於孔融這杠精。
不過話說回來,孔融突然冒頭,也確實顯露出一點問題。
“今文、古文派,如今還相爭得激烈?”荀柔在案上支起胳膊,托著腮,問大堂兄。
他家自然是古文派,他小時候也沒少為親爹搖旗吶喊,但隨著地位提高,眼界也放寬,他越發感到儒家的局限性。
古文派還好,這一派研究的是文本,講究的是考據,偏向語言學、古文字學、歷史學,思想也是從先賢汲取後,自己加以思考發散。
有點不貼近民生,但畢竟是學者,從整體角度說,對於本國文化保護和傳承絕對是積極作用。
今文就煩了,言必“子曰”,講究“微言大義”,把孔子等儒家先人的原話,按自己希望曲解,再借先聖身份來壓人,而且不像古文派環保,特別有參政熱情。
這一套發展到後來,就是科舉考試裏神奇的截搭題,隨便東西湊半句不相幹的話,都能敷衍出一篇文章。
還有就是向方才孔融用一個稱呼“太傅”,耍這種小機靈。
全憑一張口舌,想要壓人……他一個手握數萬兵馬的太尉,他犯得著麽?
“自西漢董氏以來,天子多重今儒,本朝又好讖緯,必尋於章句,上有所好,下則甚已,”荀悅解釋道,“阿弟主持朝政以來,已多扭轉,然這一二年間,山東之士西來,其地士林風氣如此,還當緩緩教化之。”
“我觀太學之中,這類儒生似乎不少?”跪坐累了,此時又沒有外人,荀柔換了盤腿姿勢。
今儒最能尋章摘句,曲解文意,自然在東漢大行其道。
但今天看,人數似乎也太多了。
“其仕途不如前朝,故多願留太學中,也算能進益文學書法,抄寫典籍以助家用,故而貧寒士子皆稱含光之德。”荀悅回答。
太學貫徹當初荀柔的改制,雖有米糧將學生養著,但也不是讓他們吃白飯。
荀柔明白了。
不管學律法、學農學、學兵法,都實用,好找工作,就是古文派,也能做文吏,寫公文,今文儒志大才疏,被卡升職渠道,只好留在學校混口飯吃,一年一年的,人就越堆越多。
“不能如此下去,這今文儒豈不在太學之中,勢力越積越大?”他以指叩案,“必須將這些人分散,尤其是年輕士子,再學得一身腐儒怎好,還浪費國家糧秣。”
本國農耕文化的純樸浩然正氣,就是給這群咬文嚼字的腐儒消磨光的。
想想後來科舉可笑的截搭題,兩個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句子,各取一半,硬湊一起,就要做出一篇文章,看著和本朝這今文派,完全一脈相承。
方才當著眾人一碗水端平都還不行,非得將這群儒生打散不可。
“……如今,太學還是以百家分科吧?”
“儒、法、道、農、名、陰陽,醫家,皆有其傳,皇甫老將軍雖非兵家傳人,卻通《尉繚》、《孫子》,唯墨家在秦後失了蹤跡,馬君雖有才能,卻非墨者,其傳失矣。”荀悅有些惋惜。
“還是儒家勢眾吧。”
荀悅微微猶豫一瞬,點頭稱是。
“我有個辦法,現在太學各家賢人也有許多,日後不分諸子百家,也不分學派,只分科!”荀柔想著後世大學建制道
“還請詳解。”荀悅困惑皺起眉。
荀柔提了口氣,正擡起手要解釋,望著離自己五步外的兩個堂兄,無奈一笑,“還請二位兄長進前些。”
大兄與文若同坐一席,自是親密,和他可離得遠。
“其實簡單,君子六藝麽,也並非是儒家才有禮、樂、書、術,陰陽、儒與道,皆習《易》,法家與名家皆學明辯,儒、道皆有樂……各家之藝,並非無關,日後以此分別科類,學生自選,不囿於家門。”
“日後也不稱儒生、道士,只有天文生、樂士、禮儀生、律法生,如此無家門之爭,學生也可盡心學問。”
荀柔笑道,“就以今日之事論,辯《尚書》文本,日後就是文獻學生事,與別的研習禮儀、雅樂諸生,就不相幹了。”
蛋黃都給你攪散。
“至於孔文舉,可選做文學博士,或禮儀博士,他兩科尚可。”
做文學博士,《尚書》兩篇,無論真偽,都是古人作文,應當保存,若作禮儀博士,《尚書》研究就和他沒關系。
“啊,還有明辯科,卻也可以。”活杠精啊。
嘖,果然被文若瞪了。
荀柔雙手抱臂,往案上一趴,等待大堂兄的決定。
荀悅陷入一時恍惚,為堂弟的手筆震驚,良久才回過神來。
“若有學生不只想習一科?”
“自然好,但需通習一科,方能再擇。”
“彧以為可,”荀彧表示讚同,“太學非尋常庠序,乃天下文宗,諸生亦非尋常士子,乃天下美玉,因黨爭壞之,的確可惜。”
“……嗯,”荀悅也盤起腿來,仔細思索後,覺得可行,當即拍席道,“或可一試,新歲立後,我與諸博士商議,使其各舉其才,以為科別。”
別看孔夫子重樂,儒家博士也有五音不全的呢。
“辛苦大兄!”荀柔立即從案上起來。
自己只是動動嘴,大堂兄卻要忙了。
“這有什麽,”荀悅興致卻很高,“含光這個計策,很精妙呢!若是能行,則澄清天下風氣,使賢才各盡其智,而非將光陰空耗於黨爭,我當努力做成!只可惜,日後渭水盛會就沒有了。”
他扼腕道。
“也不必取消,”荀柔立即道,“可允許各科士子,自己舉行典禮,或是演奏音樂,或是農學新論,或是講解律法,或講解文法,與民同樂,開民之智,亦非與先前辯經一般?”
都有大學了,社團、社會活動統統安排上。
“好好。”荀悅連連點頭稱許,“正該如此。”
這時,仆役進來詢問何時用膳。
荀柔擡頭一望窗外,天色竟已暗下來。
“如何?含光、文若,可願嘗嘗我這裏的飲食?”荀悅一笑,“若嫌棄簡陋,就當未聽過這一言。”
“豈敢。”荀彧展顏一揖,“彧正當謝兄長賜飯。”
“我也正好奇呢!”荀柔立即道,他這會兒也不覺疲倦了。
“必不令含光失望。”荀悅得意一笑。
“先前有人贈我一支好羊蹄,一直吊在廚中未用,今日就使膳夫細庖去骨,以盤盛來。我再讓人將鑊釜搬到屋中,以今日廚中所做臘魚羹盛滿,下設一小爐。我們自煮自食,豈不自在?文若、含光,太學中膳夫所作這臘魚羹,滋味鮮香,非同一般,你們一定要品鑒品鑒!”
這就是東漢版粥底火鍋啊!
荀柔為大兄創意點讚。
荀悅又命人送來澄釀與柑橘。
“酒乃自家釀的,柑橘則藏於太學冰窖裏,聽說,含光現在不能飲酒?就嘗些柑橘吧。”
這頓火鍋吃得賓主盡歡,但飯畢時候也晚了。
太學在城外,雖說尚書令和太尉都能叫開城門,但這一路漆黑,馬車未必安全。
荀悅便問二人是否留宿,荀彧還在猶豫,荀柔已一口答應,又來勸說。
“明日一定早起,必不耽誤兄長應卯!”他信誓旦旦保證。
荀彧……還能說什麽,只能點頭。
從未遲到的荀令君,居然遲到,並自罰一金的事,實在讓朝廷上下震撼了五天。
五天後,新歲朝賀,朝廷再頒新政,重定武官與名爵等級。
頓時上下嘩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