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休養生息
關燈
小
中
大
第284章 休養生息
在荀襄帥兵至鄴過後不久,曹操果然帶兵走了。
他這一走,荀柔睡眠質量也提升了,頭腦也清明了,天也藍了,風清水靜。
不是懼怕,只是曹操在一日,他就一日不能安心。
難怪人道,初生牛犢不怕虎。
人越經歷,越見識,越是小心。
從前以為絕不可能發生的事,現實中卻實實在在發生。
原則上他相信曹操已被自己說服,這段時間一直以來不曾停歇的小動作,反而證明這一點,但心理上,尚未取得壓倒性優勢前,他都分毫不能放松。
人性,不能賭。
這不是針對曹某人,而是每一個有可能靠近,威脅到政權的勢力。
眼下的勝利,只是表面勝利,戰果尚未穩固,被袁紹統治好幾年的冀州百姓,就是要讓他們重新習慣紅底黑字的“漢”旗,也還需要一些時日。
如果放在後世的游戲裏,現在“漢”勢力,剛開始重新加載在冀州這片土地。
其他州郡,司隸的進度很不錯,政策上傳下達順暢,百姓認可;涼州還差一點,但進展順利,百姓對大漢也有了歸屬感;益州進度看似不慢,始終跑不滿,百姓對朝廷既向往又滿懷警惕;冀州……則才剛剛開始加載。
當然,只要沒有施法打斷,發生大戰、饑荒,只要讓百姓能活下去,進度條就會不斷生長,大漢的血量也會越來越厚,血防越厚,越不容易被推塔。
這也就是所謂的“勢”了。
曹操今日一走,明年再見,局勢就會大不相同。
曹操禮物中荀欷來信,算是小小驚喜。
衣食無憂,不受怠慢,這些當然都是虛辭,曹家對阿稷當然不敢差,但也絕不會那樣自在。
不過,雖是軟禁,畢竟名為做客,曹操夫人卞氏對他提出的要求,的確盡力滿足,於是他借用曹家資源,埋頭整理補充當初格物學的書。
荀柔見他在信中提到好幾個當年他們未能嘗試的試驗,以及他許多想法,確信阿稷終於走上了適合的道路。
這個侄兒,幾乎是他看著長大。
他當年教那些孩子物理、化學等知識,歸根到底,並不是為了培養科學家,是希望教他們學會用科學方式來觀察、分析、解決問題,而不是用孔子的“道德人倫”。
他永遠記得小時候聽過的事,一個縣裏,百姓因為窮困養不起孩子,只好拋棄,新上任的縣令不著急改善民生,而當做道德問題,下令棄子者殺。
這個故事內核與“何不食肉糜”,根本毫無分別,但這位縣令因此揚名天下,成為官吏表率。
他當初是想教出,不會用這種方式治理地方的基層官吏。
阿稷學得很認真努力,成績很好,他的記憶力也不錯,但心性太過溫柔,還是不適合為官。
他那時候無法明言,阿稷畢竟是兄長的長子。
況且,阿稷自己並非沒有願望,那時候,他是家裏第三代唯一的男孩,他一直很有責任心、很努力,期望將來頂立門戶。
後來,荀欷隨父去青州,他曾寫信希望他繼續學習,荀欷也曾做出提凈海鹽的工藝,只是還是繁冗昂貴。
內陸湖鹽、井鹽天然就比海鹽潔凈,對比起來,昂貴的海鹽,只有獵奇,或者為討好荀家的人,會買來吃。
反倒是粗曬的海鹽,因為價格更低,銷量更好,也受百姓喜歡。
後來,荀欷不再深入研究,又專心回到了政途。
再然後,父親過世,兄長讓他回長安奔喪。
那時候,荀柔已經是太尉了。
長安表面風平浪靜,政治形勢卻不好,他沒有孩子,阿稷是他親侄,才能卻不足以撐起身份,所以他只能將他按在家中守孝讀書。
結果,還是不能避免他涉險。
聽到荀欷獨自前往徐州赴任時,他不能不擔憂。
一路都是戰亂區,徐州內部又太覆雜,一個人在這種環境中很容易消失。
這一路,可能為蛇鼠所傷、可能墜馬受傷、可能感染疾病,可能被劫匪、被盜賊、被亂兵所殺,可能被劉表、袁紹、袁術等人所俘,即使到了徐州,也可能稀裏糊塗,送了性命。
被曹操俘虜,反倒成了最安全的出路。
荀柔派人送書給他,想讓他平靜心情,不要焦躁,踏實在曹府待著。
《論語》之類經書容易讓人虛無,歷史類容易讓人鉆牛角尖,少時這本書也許能讓他放松些。
阿稷真能看開,開始專研學問,讓他實在慶幸。
不過阿稷竟然說曹操幼子曹植雖然年幼,但在格物之理上頗為靈慧,他擺案正式收作學生。
荀柔好笑之餘,不免想,將來若是沒有了“白馬飾金羈”、“置酒高堂上”,只有“氫氦鋰鈹硼”、“相互作用力”,似乎也挺有趣。
他看過荀欷來信,不兩日就又收到堂兄荀諶的來信。
信中給了他二十個名字,加上由荀襄帶回來的,親哥荀棐給的六個,一共二十六人。
曹操走後,荀柔正式開始接手冀州。
與別地不同,冀州的百姓的確“重義”,難以利益“收買”,所以,要從休養生息開始,政令律法不能一下改變,要慢慢過渡,潛移默化。
所以人,官吏,就很重要。
基層胥吏無法一下換掉,縣令是父母官,決定一地百姓的生活,有魏郡的經驗,別處的官吏直接轉過來,說不定就死於非命,於是,他向堂兄和親兄長要人。
常山與青州的人,同處中原,習俗方言差別不會太大,適應起來更為容易。
但冀州,除了常山郡,還有八郡八十七城。
他只有二十六人。
幸好,縣令這一級官,倒也不全是袁氏親信,有些是當初董卓亂政時,參與起義的士人,袁紹出於政治因素,用縣令安置他們,其中一些一直在縣令位置上好好待著,在荀襄帶兵掃蕩時,這些人獻城獻得都挺幹脆。
荀柔準備讓他們暫時幹下去。
除了平穩過渡這樣的政治因素,這些人當年敢反抗董卓,毀家紓難,勇氣,果斷,行動力一樣不缺,又非冀州土著。
發展勢頭不佳,非戰之罪,這些人裏,也許還能發掘出一二真正人才。
堂兄與兄長推薦的二十六人,以三或二人成組,分配到各郡,兄長的六人,分兩組,安排在靠近青州的渤海郡與河間郡,堂兄推薦的二十人,則分散在其他七郡。
然後才是郡守,這次他不準備直接文武分權了,除了魏郡用董昭,兄長舉薦的青州司馬太史慈領渤海郡,建義將軍高順領河間郡,鎮東將軍波連領巨鹿郡,蕩寇將軍羅勝領安平郡,奮威將軍曹性領中山太守,安西將軍張繡領清河太守。
領為兼職,以六將領六郡,雖只是一時之用,但也是提高眾將身份,與升等、加封號一樣,屬於討袁勝利獎賞,其中波連所封“鎮東將軍”,是以獎勵其多年以來抵擋袁紹,為司隸北面屏障的重要作用,張繡的安西將軍,則是他這些年軍功累積。
其後,原巨鹿郡癭陶縣令崔均(崔州平)被任命為趙郡太守,則更多出於政治考量。
這位以諸葛亮舊友出現在三國演義中的名門之後,人生經歷竟相當豐富,靈帝時出任過並州西河太守,董卓霸政時,棄官隨袁紹起義,聯盟軍散後又做了縣令,等袁紹舉旗反漢,此人再次棄官,又因戰事,滯留冀州,寄食友人家中。
等荀襄兵馬進入巨鹿,他勸服當時的宋子縣令馮盱,獻城投降,可以說是袁氏麾下第一清白人。
這麽一個純白無瑕、出身名門的標桿出現,不當模範,未免可惜。
定下縣令與太守之後,重新升至右將軍之位的荀襄,領冀州牧,總覽冀州軍政。
“我”荀襄站在內堂之中,聽見叔父親口說出的任命,不由有些緊張。
若讓她沖鋒陷陣她自是不懼,可政務……她不是小孩了,如何不明白這任命的特殊。
“鳳卿,我讓你將冀州軍政事務,非是讓你都攬在手裏,”荀柔向她招招手,讓她近前坐下,“今日並非正式任命,不必拘謹。”
“噠。”
荀襄在案前直接跪坐下來,長劍輕叩地面,神情仍然不安。
“這道任命,實在也是不得以。”荀柔知道該如何勸說安撫侄女,他抱著手爐,嘆了口氣。
果然,荀襄眼神頓時出現變化。
“文若來信道,韓遂已被休若兄與涼州馬氏一同誅滅,西域道路得通,龜茲、鄯善二國,歲末將遣使入貢,而益州彜族孟氏也將派人入朝,商議通商事宜。”荀柔指了指屋角席墊,讓荀襄起身自取來坐下。
“所以歲末,我與公達都要回長安,但冀州此處,也須人留守,鳳卿,此任只有你能擔,你可明白?”
若非荀彧來信,他原本是準備用一冬安頓好冀州,好於明年春回,邀曹操南下穩定江東。
但堂兄所言無錯,西域國家和南中的少數民族,都關系著大漢未來發展,況且眼下中朝在長安,西面是朝廷安身立命所在,他出征半載,也該回去穩固一下局勢。
他和荀攸都要回去,冀州留守只有荀襄可以。
只有她能在特殊時候,做下決定。
“如此,鳳卿定不負叔父所托。”荀襄跪坐好,鄭重道。
“你也不必太擔心,”荀柔溫聲道,“各縣令都是多年從政,百姓民生自有他們安頓。你只需作兩件事。
“其一,穩定冀州形勢,出現叛亂,立即鎮壓,不要讓其蔓延,其二,現在冀州各處郡守多是你手下部將,”荀柔頓了一頓,望著侄女道,“這一次,你要鎮住他們,監督他們,保全他們,勿使違法,恪盡職守。
荀襄松了口氣,連忙點頭,“是。”
若是以叔父所言,這個州牧,似乎也沒那麽難了。
“其餘事務,賈文和、張長庚、董公仁可以輔佐你,另外,你也可以多向你姑母請教。”
姑母自然是如今在冀州奔波建立恤孤寺的荀光。
荀襄對這位姑母已十分佩服,立即應下來。
“最後,若有敵來犯,你知當如何應對。”荀柔註視著荀襄,沈聲道。
荀襄果斷一點頭,並沒問哪裏的敵人。
“必令,有來無歸!”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荀襄帥兵至鄴過後不久,曹操果然帶兵走了。
他這一走,荀柔睡眠質量也提升了,頭腦也清明了,天也藍了,風清水靜。
不是懼怕,只是曹操在一日,他就一日不能安心。
難怪人道,初生牛犢不怕虎。
人越經歷,越見識,越是小心。
從前以為絕不可能發生的事,現實中卻實實在在發生。
原則上他相信曹操已被自己說服,這段時間一直以來不曾停歇的小動作,反而證明這一點,但心理上,尚未取得壓倒性優勢前,他都分毫不能放松。
人性,不能賭。
這不是針對曹某人,而是每一個有可能靠近,威脅到政權的勢力。
眼下的勝利,只是表面勝利,戰果尚未穩固,被袁紹統治好幾年的冀州百姓,就是要讓他們重新習慣紅底黑字的“漢”旗,也還需要一些時日。
如果放在後世的游戲裏,現在“漢”勢力,剛開始重新加載在冀州這片土地。
其他州郡,司隸的進度很不錯,政策上傳下達順暢,百姓認可;涼州還差一點,但進展順利,百姓對大漢也有了歸屬感;益州進度看似不慢,始終跑不滿,百姓對朝廷既向往又滿懷警惕;冀州……則才剛剛開始加載。
當然,只要沒有施法打斷,發生大戰、饑荒,只要讓百姓能活下去,進度條就會不斷生長,大漢的血量也會越來越厚,血防越厚,越不容易被推塔。
這也就是所謂的“勢”了。
曹操今日一走,明年再見,局勢就會大不相同。
曹操禮物中荀欷來信,算是小小驚喜。
衣食無憂,不受怠慢,這些當然都是虛辭,曹家對阿稷當然不敢差,但也絕不會那樣自在。
不過,雖是軟禁,畢竟名為做客,曹操夫人卞氏對他提出的要求,的確盡力滿足,於是他借用曹家資源,埋頭整理補充當初格物學的書。
荀柔見他在信中提到好幾個當年他們未能嘗試的試驗,以及他許多想法,確信阿稷終於走上了適合的道路。
這個侄兒,幾乎是他看著長大。
他當年教那些孩子物理、化學等知識,歸根到底,並不是為了培養科學家,是希望教他們學會用科學方式來觀察、分析、解決問題,而不是用孔子的“道德人倫”。
他永遠記得小時候聽過的事,一個縣裏,百姓因為窮困養不起孩子,只好拋棄,新上任的縣令不著急改善民生,而當做道德問題,下令棄子者殺。
這個故事內核與“何不食肉糜”,根本毫無分別,但這位縣令因此揚名天下,成為官吏表率。
他當初是想教出,不會用這種方式治理地方的基層官吏。
阿稷學得很認真努力,成績很好,他的記憶力也不錯,但心性太過溫柔,還是不適合為官。
他那時候無法明言,阿稷畢竟是兄長的長子。
況且,阿稷自己並非沒有願望,那時候,他是家裏第三代唯一的男孩,他一直很有責任心、很努力,期望將來頂立門戶。
後來,荀欷隨父去青州,他曾寫信希望他繼續學習,荀欷也曾做出提凈海鹽的工藝,只是還是繁冗昂貴。
內陸湖鹽、井鹽天然就比海鹽潔凈,對比起來,昂貴的海鹽,只有獵奇,或者為討好荀家的人,會買來吃。
反倒是粗曬的海鹽,因為價格更低,銷量更好,也受百姓喜歡。
後來,荀欷不再深入研究,又專心回到了政途。
再然後,父親過世,兄長讓他回長安奔喪。
那時候,荀柔已經是太尉了。
長安表面風平浪靜,政治形勢卻不好,他沒有孩子,阿稷是他親侄,才能卻不足以撐起身份,所以他只能將他按在家中守孝讀書。
結果,還是不能避免他涉險。
聽到荀欷獨自前往徐州赴任時,他不能不擔憂。
一路都是戰亂區,徐州內部又太覆雜,一個人在這種環境中很容易消失。
這一路,可能為蛇鼠所傷、可能墜馬受傷、可能感染疾病,可能被劫匪、被盜賊、被亂兵所殺,可能被劉表、袁紹、袁術等人所俘,即使到了徐州,也可能稀裏糊塗,送了性命。
被曹操俘虜,反倒成了最安全的出路。
荀柔派人送書給他,想讓他平靜心情,不要焦躁,踏實在曹府待著。
《論語》之類經書容易讓人虛無,歷史類容易讓人鉆牛角尖,少時這本書也許能讓他放松些。
阿稷真能看開,開始專研學問,讓他實在慶幸。
不過阿稷竟然說曹操幼子曹植雖然年幼,但在格物之理上頗為靈慧,他擺案正式收作學生。
荀柔好笑之餘,不免想,將來若是沒有了“白馬飾金羈”、“置酒高堂上”,只有“氫氦鋰鈹硼”、“相互作用力”,似乎也挺有趣。
他看過荀欷來信,不兩日就又收到堂兄荀諶的來信。
信中給了他二十個名字,加上由荀襄帶回來的,親哥荀棐給的六個,一共二十六人。
曹操走後,荀柔正式開始接手冀州。
與別地不同,冀州的百姓的確“重義”,難以利益“收買”,所以,要從休養生息開始,政令律法不能一下改變,要慢慢過渡,潛移默化。
所以人,官吏,就很重要。
基層胥吏無法一下換掉,縣令是父母官,決定一地百姓的生活,有魏郡的經驗,別處的官吏直接轉過來,說不定就死於非命,於是,他向堂兄和親兄長要人。
常山與青州的人,同處中原,習俗方言差別不會太大,適應起來更為容易。
但冀州,除了常山郡,還有八郡八十七城。
他只有二十六人。
幸好,縣令這一級官,倒也不全是袁氏親信,有些是當初董卓亂政時,參與起義的士人,袁紹出於政治因素,用縣令安置他們,其中一些一直在縣令位置上好好待著,在荀襄帶兵掃蕩時,這些人獻城獻得都挺幹脆。
荀柔準備讓他們暫時幹下去。
除了平穩過渡這樣的政治因素,這些人當年敢反抗董卓,毀家紓難,勇氣,果斷,行動力一樣不缺,又非冀州土著。
發展勢頭不佳,非戰之罪,這些人裏,也許還能發掘出一二真正人才。
堂兄與兄長推薦的二十六人,以三或二人成組,分配到各郡,兄長的六人,分兩組,安排在靠近青州的渤海郡與河間郡,堂兄推薦的二十人,則分散在其他七郡。
然後才是郡守,這次他不準備直接文武分權了,除了魏郡用董昭,兄長舉薦的青州司馬太史慈領渤海郡,建義將軍高順領河間郡,鎮東將軍波連領巨鹿郡,蕩寇將軍羅勝領安平郡,奮威將軍曹性領中山太守,安西將軍張繡領清河太守。
領為兼職,以六將領六郡,雖只是一時之用,但也是提高眾將身份,與升等、加封號一樣,屬於討袁勝利獎賞,其中波連所封“鎮東將軍”,是以獎勵其多年以來抵擋袁紹,為司隸北面屏障的重要作用,張繡的安西將軍,則是他這些年軍功累積。
其後,原巨鹿郡癭陶縣令崔均(崔州平)被任命為趙郡太守,則更多出於政治考量。
這位以諸葛亮舊友出現在三國演義中的名門之後,人生經歷竟相當豐富,靈帝時出任過並州西河太守,董卓霸政時,棄官隨袁紹起義,聯盟軍散後又做了縣令,等袁紹舉旗反漢,此人再次棄官,又因戰事,滯留冀州,寄食友人家中。
等荀襄兵馬進入巨鹿,他勸服當時的宋子縣令馮盱,獻城投降,可以說是袁氏麾下第一清白人。
這麽一個純白無瑕、出身名門的標桿出現,不當模範,未免可惜。
定下縣令與太守之後,重新升至右將軍之位的荀襄,領冀州牧,總覽冀州軍政。
“我”荀襄站在內堂之中,聽見叔父親口說出的任命,不由有些緊張。
若讓她沖鋒陷陣她自是不懼,可政務……她不是小孩了,如何不明白這任命的特殊。
“鳳卿,我讓你將冀州軍政事務,非是讓你都攬在手裏,”荀柔向她招招手,讓她近前坐下,“今日並非正式任命,不必拘謹。”
“噠。”
荀襄在案前直接跪坐下來,長劍輕叩地面,神情仍然不安。
“這道任命,實在也是不得以。”荀柔知道該如何勸說安撫侄女,他抱著手爐,嘆了口氣。
果然,荀襄眼神頓時出現變化。
“文若來信道,韓遂已被休若兄與涼州馬氏一同誅滅,西域道路得通,龜茲、鄯善二國,歲末將遣使入貢,而益州彜族孟氏也將派人入朝,商議通商事宜。”荀柔指了指屋角席墊,讓荀襄起身自取來坐下。
“所以歲末,我與公達都要回長安,但冀州此處,也須人留守,鳳卿,此任只有你能擔,你可明白?”
若非荀彧來信,他原本是準備用一冬安頓好冀州,好於明年春回,邀曹操南下穩定江東。
但堂兄所言無錯,西域國家和南中的少數民族,都關系著大漢未來發展,況且眼下中朝在長安,西面是朝廷安身立命所在,他出征半載,也該回去穩固一下局勢。
他和荀攸都要回去,冀州留守只有荀襄可以。
只有她能在特殊時候,做下決定。
“如此,鳳卿定不負叔父所托。”荀襄跪坐好,鄭重道。
“你也不必太擔心,”荀柔溫聲道,“各縣令都是多年從政,百姓民生自有他們安頓。你只需作兩件事。
“其一,穩定冀州形勢,出現叛亂,立即鎮壓,不要讓其蔓延,其二,現在冀州各處郡守多是你手下部將,”荀柔頓了一頓,望著侄女道,“這一次,你要鎮住他們,監督他們,保全他們,勿使違法,恪盡職守。
荀襄松了口氣,連忙點頭,“是。”
若是以叔父所言,這個州牧,似乎也沒那麽難了。
“其餘事務,賈文和、張長庚、董公仁可以輔佐你,另外,你也可以多向你姑母請教。”
姑母自然是如今在冀州奔波建立恤孤寺的荀光。
荀襄對這位姑母已十分佩服,立即應下來。
“最後,若有敵來犯,你知當如何應對。”荀柔註視著荀襄,沈聲道。
荀襄果斷一點頭,並沒問哪裏的敵人。
“必令,有來無歸!”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