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論戰況
關燈
小
中
大
第261章 論戰況
與荀襄當初一樣,荀柔選擇只帶少量精銳士卒,乘船行水路,經華陰,河北、陜縣,至中條山下下陽城此時與袁氏軍隊對峙的前線。
全程耗時九天。
之所以是下陽城,不是原本中軍駐紮的東垣,自然是因為消息來去,再加上他趕路的九天,軍情已生變化,袁氏先得了消息,乘勢進攻,朝廷軍則一路退守至此,才借周圍地勢穩住陣腳。
只能說,河東山伏水橫,實在是用兵之地,袁紹窮兵急武也是被逼無法。
至上岸,荀柔命人張掛起旗幟,招各營將校至主帳議事,等待期間,則先進內帳,躺上床休息。
休息也不能休息好。
這一路黃河頗為湍急轉折,他原本不暈船,這一回卻顛得翻江倒海,眼下躺平依舊如臥舟中,覺得風顛浪急,搖晃不止,欲吐難吐,最後嘔出些清水。
不得已,只能請來在軍中坐診的張機,用艾灸配合銀針略加施展。幸好仲景兄依舊可靠,竟漸漸平覆癥狀,讓他慢慢睡沈。
這一睡,就是兩個時辰,待他睜開眼睛,光線橙紅,塵埃飛揚,周圍物景籠著一層柔光,儼然已近黃昏。
榻邊席上,盤腿坐著一個荀公達,握著一卷書,看得專註。
“天光漸暗,恐損目力。”荀柔聲音由帶沙啞,撐坐起身,搭在身上的彈墨氅衣滑落腰間。
“小叔父醒矣。”荀攸隨手棄了書,起身兩步走近榻邊,“讓親從進藥來,可否?”
“好罷,”荀柔皺了皺眉,卻也知無可奈何,“眾人聚齊了麽?”
“除氐將千萬、羌將當良賈,以及張繡、徐榮四部在外,其餘十七將,俱已至營中候見。”
藥爐本設在帳側,這邊荀攸才向帳中侍立的親從一揮手,轉眼兩只冒著熱氣的陶碗就端進來。
一碗粥,一碗中藥。
“張君道空腹服藥傷胃,然營中簡陋,小叔父且先將就用些。”荀攸先接了粥奉來。
“這是什麽時候?我難道不知?”荀柔看他一眼,接過碗,“你可見賈文和、鐘元常二人?”
“尚未,”荀攸束手於側,“私以為小叔父欲先見二人,已請他們單獨小帳等候。”
荀柔剛睡醒一覺,正是精神清醒的時候,雖覺得他謹慎過頭,想了一想倒也沒在這點上糾纏,點點頭,“就請二公來此相見吧。”
自然,不稍片刻,鐘繇與賈詡二人就被領進帳來。
“臣失職,不能規勸荀帥,還請太尉治臣之罪。”
一拜過後,鐘繇當即請罪,賈詡一聲不吭,倒也同他一起拜了。
“行了,”荀柔此時已穿上了外衣,坐於榻上,聞言只擺擺手,“她是主帥,你們是謀臣,況且,腿腳也長在她自家身上,你們難道還能綁了她?先說眼下軍情罷,軍報畢竟太簡略了你們究竟怎麽是商量打算?”
“是。”鐘繇恭恭敬敬拱了拱手,看了一眼賈詡,確認對方沒有開口的打算,這才細細解釋起來。
說覆雜也覆雜,說簡單也簡單。
眼看秋收,袁軍並無退兵打算,自然是有入秋,天氣轉涼,就進行決戰的準備。
戰略意圖到如今,也並不難猜了,不過是先分兩路,再等合適時機,弘農處一支從後方某處渡河,兩面夾擊朝廷軍隊,這樣一來,也直接繞過了難以攻下的函谷關。
這也是對方看出我軍,人馬雖精卻少,不能布放嚴密這一弱點。
但相對的,彼方要作口袋,弱點也很明顯,也就是戰線過長。
所以,南線走大河南面的弘農,三萬人部隊,這數量不多不少,讓我軍若想要分兵渡河攻擊,很難確定人數,若多,則未免顧此失彼,畢竟還是河東郡更重要,若少,那就是肉包子打狗。
而若不攻擊,那就要布防,沿河布防,也需要兵力,況且,能渡河的地段,與前軍頗有距離,這也能達成最終分兵的結果。
而北面,則由袁紹親自領兵,不斷彼此消耗,但畢竟對方人數更多,正面打起來,多少還是有些吃虧。
這計策整體沒有問題的,針對性強,正、奇結合,也並沒有太覆雜的微操作。
當然,這也是袁紹見朝廷內亂,荀柔不能掌兵,這才趁虛而入,且也未免太小看朝廷五萬餘精兵悍將的戰鬥力,也未免小瞧了我軍的智慧。
總結袁氏計劃,有四個疏漏,或者錯誤,一則,分兵兩路,相隔大河,彼此難顧,二則,河內未定,卻竟於此轉運糧草軍械,三則,客軍作戰卻拉長戰線,深入腹地,四則,過分貪婪,若彼只取河內,則將來不說,這次是能夠凱旋而歸的,但其不顧糧草消耗,卻一心殲滅朝廷有生力量,且不止要河內,還想要河東、弘農,這就人心不足蛇吞象,要自己噎死自己了。
但話又說回來,荀柔其實也理解。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袁紹眼下不遏制朝廷的擴張,再等一兩年,那就只能坐以待斃。
袁紹敢在這時候逆勢而起,那又豈會是適可而止?
況且,只拿下河內,對重心在西的朝廷,也實在算不上多大打擊。
再說回我軍。
人馬數量的劣勢,顯而易見,綿長的防線,處處分兵駐守,縱使占據地利,也是麻煩,但戰事開始,彼攻我守,這當然是不得已。
又何況荀襄這個青年女子掛帥,會有人心不服,鐘繇與賈詡固然盡力輔佐,其間有許多謀劃,有效的阻滯了袁軍步伐,但敲邊鼓的與正主,還是有差別。
荀襄初次掛帥,難免手足無措,最開始的戰略趨向保守,到後來,終於看清想透,也決定改變戰略,鐘繇與賈詡的智謀才得以伸展。
應對袁氏口袋一樣陣型,我軍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錐出囊中,集中一線,直接從底部給他搗穿。
畢竟袁氏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漏洞函谷關。
只要函關在,我軍就有東出的氣口。
眼下張繡東行的一萬兵將,此時正停在函谷,以為兩邊接應。
而退至下陽,也是因為分兵過後,軍中失了主帥未免有些慌亂,而避讓袁氏鋒芒。
“……繇只是未想,鳳卿竟如此悍勇,以五百人就敢於敵後突襲。”鐘繇苦笑搖頭道。
荀柔默默看了他一眼,又將目光移向一直未發話的賈詡,“文和也是一般想麽?”
賈詡沈默與他對望,幾息才道,“袁紹大軍俱在河東,河內空虛,詡以為荀帥如今在河內,並無大礙。”
鐘繇默了一默,才輕輕頷首。
荀柔唇角勾了勾。
這才對嘛。
單說阿音,她的行動固然有突然的成分,但以鐘元常、賈文和兩個老謀深算的家夥,一點都沒察覺,怎麽可能,不過是對比利益得失過後,默許罷了。
畢竟,除非發生意外,比如中了流矢,如阿音這一級的將軍,即使戰敗,死亡的可能性遠低於一般士卒,最多不過俘虜,至於發生意外若真畏懼至此,那就不會從軍了。
“如此,判二位各三十脊杖,可有不服?”
在軍中,這只算輕刑,兩人俱無怨言,當即領下。
“不用去衣,在主帳前打。”二人將出時,荀柔忽又補充一句。
待二人出去,他才端起半涼的藥湯一飲而盡。
“不管如何,地方選得還不錯。”他神情倒是始終鎮定。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當然只能向前看。
下陽城,在本朝沒什麽名氣,不過是中條山脈中段下一處城池罷了,但在《春秋》中卻是濃墨重彩一筆。
此處為虞國都城,臨接中條山的顛軨阪道,這條道,就是成語假道滅虢中那條道。
春秋時晉借道虞國伐虢國,滅虢過後,晉獻公又以禮物結好虞公,以會獵為由,從此道出,將虞國也覆滅了。
這條道,正是河東郡,溝通南北的唯一通道。
荀攸點點頭,“小叔父之意,在此一決勝負?”
荀柔一笑,向侍立在側的親兵道,“去大帳前看看,若是行刑未完,就傳我令,先存下十杖,以觀後效,若刑畢,那就算了,然後擂鼓升帳,我即刻就來跑步去。”
親兵幹脆應和一聲。
先後到達的諸將,眼下已等候多時了。
先前自然不乏議論,荀襄掛帥,離京時不見荀柔露面,長安種種傳言,人頭滾滾,聽聞官制更改,不知他們前途又如何。
除高順天生嚴肅,不近人情外,其餘眾人難免聚在一起談論。
直到鐘繇與賈詡二人,並同軍中掌刑吏一道出現,接著木架立起,二人一聲不啃背帳跪下,手扶橫拭,兩邊各兩個行刑軍吏,舉起木杖,第一聲棍杖撞擊肌肉,並伴隨人忍痛發出的悶哼,帳中眾人頓時噤聲。
卻不是眾將皮糙肉厚害怕杖刑,但眼前被杖責的是什麽人?若這等人物都要受杖,那他們又要如何?讓主帥作前鋒,他們這些人有算什麽?
隨著這一聲一聲的杖刑,大帳中氣氛逐漸凝重,不少人都坐立不安起來。
縱使隨鐘繇自雒陽退回時,招攬的公侯之後小將張參,以及原為賊渠帥的張晟,也在這種氣氛中緊張起來。
不一會兒,又見一親兵穿戴之人,上前中止刑行,並說出暫寄十棍,以觀後效,而聽見兩人應禮跪謝後,眾人更是已經麻了。
所謂攜雲握雨,所謂翻雲覆雨,所謂生殺予奪,正是如此。
升帳的擂鼓響起,雖還不見人,眾將還是都連忙列隊站直,屏息肅立。
鼓聲中,一身布衣布履,素巾束發的荀柔,緩緩穿過眾將,行至主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與荀襄當初一樣,荀柔選擇只帶少量精銳士卒,乘船行水路,經華陰,河北、陜縣,至中條山下下陽城此時與袁氏軍隊對峙的前線。
全程耗時九天。
之所以是下陽城,不是原本中軍駐紮的東垣,自然是因為消息來去,再加上他趕路的九天,軍情已生變化,袁氏先得了消息,乘勢進攻,朝廷軍則一路退守至此,才借周圍地勢穩住陣腳。
只能說,河東山伏水橫,實在是用兵之地,袁紹窮兵急武也是被逼無法。
至上岸,荀柔命人張掛起旗幟,招各營將校至主帳議事,等待期間,則先進內帳,躺上床休息。
休息也不能休息好。
這一路黃河頗為湍急轉折,他原本不暈船,這一回卻顛得翻江倒海,眼下躺平依舊如臥舟中,覺得風顛浪急,搖晃不止,欲吐難吐,最後嘔出些清水。
不得已,只能請來在軍中坐診的張機,用艾灸配合銀針略加施展。幸好仲景兄依舊可靠,竟漸漸平覆癥狀,讓他慢慢睡沈。
這一睡,就是兩個時辰,待他睜開眼睛,光線橙紅,塵埃飛揚,周圍物景籠著一層柔光,儼然已近黃昏。
榻邊席上,盤腿坐著一個荀公達,握著一卷書,看得專註。
“天光漸暗,恐損目力。”荀柔聲音由帶沙啞,撐坐起身,搭在身上的彈墨氅衣滑落腰間。
“小叔父醒矣。”荀攸隨手棄了書,起身兩步走近榻邊,“讓親從進藥來,可否?”
“好罷,”荀柔皺了皺眉,卻也知無可奈何,“眾人聚齊了麽?”
“除氐將千萬、羌將當良賈,以及張繡、徐榮四部在外,其餘十七將,俱已至營中候見。”
藥爐本設在帳側,這邊荀攸才向帳中侍立的親從一揮手,轉眼兩只冒著熱氣的陶碗就端進來。
一碗粥,一碗中藥。
“張君道空腹服藥傷胃,然營中簡陋,小叔父且先將就用些。”荀攸先接了粥奉來。
“這是什麽時候?我難道不知?”荀柔看他一眼,接過碗,“你可見賈文和、鐘元常二人?”
“尚未,”荀攸束手於側,“私以為小叔父欲先見二人,已請他們單獨小帳等候。”
荀柔剛睡醒一覺,正是精神清醒的時候,雖覺得他謹慎過頭,想了一想倒也沒在這點上糾纏,點點頭,“就請二公來此相見吧。”
自然,不稍片刻,鐘繇與賈詡二人就被領進帳來。
“臣失職,不能規勸荀帥,還請太尉治臣之罪。”
一拜過後,鐘繇當即請罪,賈詡一聲不吭,倒也同他一起拜了。
“行了,”荀柔此時已穿上了外衣,坐於榻上,聞言只擺擺手,“她是主帥,你們是謀臣,況且,腿腳也長在她自家身上,你們難道還能綁了她?先說眼下軍情罷,軍報畢竟太簡略了你們究竟怎麽是商量打算?”
“是。”鐘繇恭恭敬敬拱了拱手,看了一眼賈詡,確認對方沒有開口的打算,這才細細解釋起來。
說覆雜也覆雜,說簡單也簡單。
眼看秋收,袁軍並無退兵打算,自然是有入秋,天氣轉涼,就進行決戰的準備。
戰略意圖到如今,也並不難猜了,不過是先分兩路,再等合適時機,弘農處一支從後方某處渡河,兩面夾擊朝廷軍隊,這樣一來,也直接繞過了難以攻下的函谷關。
這也是對方看出我軍,人馬雖精卻少,不能布放嚴密這一弱點。
但相對的,彼方要作口袋,弱點也很明顯,也就是戰線過長。
所以,南線走大河南面的弘農,三萬人部隊,這數量不多不少,讓我軍若想要分兵渡河攻擊,很難確定人數,若多,則未免顧此失彼,畢竟還是河東郡更重要,若少,那就是肉包子打狗。
而若不攻擊,那就要布防,沿河布防,也需要兵力,況且,能渡河的地段,與前軍頗有距離,這也能達成最終分兵的結果。
而北面,則由袁紹親自領兵,不斷彼此消耗,但畢竟對方人數更多,正面打起來,多少還是有些吃虧。
這計策整體沒有問題的,針對性強,正、奇結合,也並沒有太覆雜的微操作。
當然,這也是袁紹見朝廷內亂,荀柔不能掌兵,這才趁虛而入,且也未免太小看朝廷五萬餘精兵悍將的戰鬥力,也未免小瞧了我軍的智慧。
總結袁氏計劃,有四個疏漏,或者錯誤,一則,分兵兩路,相隔大河,彼此難顧,二則,河內未定,卻竟於此轉運糧草軍械,三則,客軍作戰卻拉長戰線,深入腹地,四則,過分貪婪,若彼只取河內,則將來不說,這次是能夠凱旋而歸的,但其不顧糧草消耗,卻一心殲滅朝廷有生力量,且不止要河內,還想要河東、弘農,這就人心不足蛇吞象,要自己噎死自己了。
但話又說回來,荀柔其實也理解。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袁紹眼下不遏制朝廷的擴張,再等一兩年,那就只能坐以待斃。
袁紹敢在這時候逆勢而起,那又豈會是適可而止?
況且,只拿下河內,對重心在西的朝廷,也實在算不上多大打擊。
再說回我軍。
人馬數量的劣勢,顯而易見,綿長的防線,處處分兵駐守,縱使占據地利,也是麻煩,但戰事開始,彼攻我守,這當然是不得已。
又何況荀襄這個青年女子掛帥,會有人心不服,鐘繇與賈詡固然盡力輔佐,其間有許多謀劃,有效的阻滯了袁軍步伐,但敲邊鼓的與正主,還是有差別。
荀襄初次掛帥,難免手足無措,最開始的戰略趨向保守,到後來,終於看清想透,也決定改變戰略,鐘繇與賈詡的智謀才得以伸展。
應對袁氏口袋一樣陣型,我軍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錐出囊中,集中一線,直接從底部給他搗穿。
畢竟袁氏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漏洞函谷關。
只要函關在,我軍就有東出的氣口。
眼下張繡東行的一萬兵將,此時正停在函谷,以為兩邊接應。
而退至下陽,也是因為分兵過後,軍中失了主帥未免有些慌亂,而避讓袁氏鋒芒。
“……繇只是未想,鳳卿竟如此悍勇,以五百人就敢於敵後突襲。”鐘繇苦笑搖頭道。
荀柔默默看了他一眼,又將目光移向一直未發話的賈詡,“文和也是一般想麽?”
賈詡沈默與他對望,幾息才道,“袁紹大軍俱在河東,河內空虛,詡以為荀帥如今在河內,並無大礙。”
鐘繇默了一默,才輕輕頷首。
荀柔唇角勾了勾。
這才對嘛。
單說阿音,她的行動固然有突然的成分,但以鐘元常、賈文和兩個老謀深算的家夥,一點都沒察覺,怎麽可能,不過是對比利益得失過後,默許罷了。
畢竟,除非發生意外,比如中了流矢,如阿音這一級的將軍,即使戰敗,死亡的可能性遠低於一般士卒,最多不過俘虜,至於發生意外若真畏懼至此,那就不會從軍了。
“如此,判二位各三十脊杖,可有不服?”
在軍中,這只算輕刑,兩人俱無怨言,當即領下。
“不用去衣,在主帳前打。”二人將出時,荀柔忽又補充一句。
待二人出去,他才端起半涼的藥湯一飲而盡。
“不管如何,地方選得還不錯。”他神情倒是始終鎮定。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當然只能向前看。
下陽城,在本朝沒什麽名氣,不過是中條山脈中段下一處城池罷了,但在《春秋》中卻是濃墨重彩一筆。
此處為虞國都城,臨接中條山的顛軨阪道,這條道,就是成語假道滅虢中那條道。
春秋時晉借道虞國伐虢國,滅虢過後,晉獻公又以禮物結好虞公,以會獵為由,從此道出,將虞國也覆滅了。
這條道,正是河東郡,溝通南北的唯一通道。
荀攸點點頭,“小叔父之意,在此一決勝負?”
荀柔一笑,向侍立在側的親兵道,“去大帳前看看,若是行刑未完,就傳我令,先存下十杖,以觀後效,若刑畢,那就算了,然後擂鼓升帳,我即刻就來跑步去。”
親兵幹脆應和一聲。
先後到達的諸將,眼下已等候多時了。
先前自然不乏議論,荀襄掛帥,離京時不見荀柔露面,長安種種傳言,人頭滾滾,聽聞官制更改,不知他們前途又如何。
除高順天生嚴肅,不近人情外,其餘眾人難免聚在一起談論。
直到鐘繇與賈詡二人,並同軍中掌刑吏一道出現,接著木架立起,二人一聲不啃背帳跪下,手扶橫拭,兩邊各兩個行刑軍吏,舉起木杖,第一聲棍杖撞擊肌肉,並伴隨人忍痛發出的悶哼,帳中眾人頓時噤聲。
卻不是眾將皮糙肉厚害怕杖刑,但眼前被杖責的是什麽人?若這等人物都要受杖,那他們又要如何?讓主帥作前鋒,他們這些人有算什麽?
隨著這一聲一聲的杖刑,大帳中氣氛逐漸凝重,不少人都坐立不安起來。
縱使隨鐘繇自雒陽退回時,招攬的公侯之後小將張參,以及原為賊渠帥的張晟,也在這種氣氛中緊張起來。
不一會兒,又見一親兵穿戴之人,上前中止刑行,並說出暫寄十棍,以觀後效,而聽見兩人應禮跪謝後,眾人更是已經麻了。
所謂攜雲握雨,所謂翻雲覆雨,所謂生殺予奪,正是如此。
升帳的擂鼓響起,雖還不見人,眾將還是都連忙列隊站直,屏息肅立。
鼓聲中,一身布衣布履,素巾束發的荀柔,緩緩穿過眾將,行至主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