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18章 朝上爭議

關燈
第118章 朝上爭議

雒陽南宮崇德殿內,鄭玄中氣十足、激昂慷慨的頌聖之聲,在深闊高邃的殿宇上方,雕梁畫棟之間盤旋回響。

效果有如立體音響。

坐在重階禦座之上的新帝,透過十二冕旒的珠簾,低頭望著那顫顫巍巍的身影,不自在的動了動。

珠簾一搖,將視野晃得淩亂,劉辯正想要上手擺弄,但這動靜,讓垂眸跪坐在群臣右首的年輕太傅,輕輕擡眸望來。

少帝剛擡起的手,又悄悄放下去,“鄭公請起,太學與重整典籍之事,托付與君,但有疑慮,鄭公可與太傅商議行事眾卿可還有事要議?”

“陛下。”年輕的太傅舉起手中玉笏,手指與潔白玉笏幾難分明。

在一眾白發斑駁,形容老朽的公卿中,容顏瑰麗著世的太傅,濯濯生光,令人側目。

“先生請講。”劉辯連忙擡手。

“青州高唐尉劉備,宗室之後,上任以來,清繳黃巾,撫民有功,請遷為平原國都尉。”

“準奏。”

同席袁隗轉頭望來一眼,未開口又轉過去。

劉備乃是荀含光本人所舉,青州又是戰地,一個都尉而已,就是再加上先前荀家兩個太守,何大將軍也都答應了。

就算為先帝駕崩之時,荀含光的倒戈。

“遼東長史公孫瓚,堅毅勇武,嘗追討二張,大破烏桓,請以為烏桓校尉,安定北疆。”

“準”

“慢!”

劉辯話未說完,在靈帝沒後,太尉被袁隗所占,遷為司徒的劉虞揚袖,高聲反駁,“臣以為不可!”

劉辯看看劉虞,又看看先生,珠簾晃動,遮住他不知所措的表情,“……這是為何?”

“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劉虞向年輕的天子舉笏行禮,“臣久居幽州,知此地百姓與雜胡並居,適以安撫為主,公孫長史性烈直,若為烏桓校尉,恐北疆無寧日矣,陛下新繼位,當以仁德寬懷示民,豈可大動幹戈。”

在一片寂靜之中,劉虞俯身叩拜,“兵者,兇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還請陛下三思啊。”

“司徒請起,”劉辯連忙道,“不必行此大禮。”

“司徒,在下聽聞烏桓之族,以放牧為食,逐水草而居,居無定處,人無信義,父子相殘,殘暴無情,若自食不足,便侵擾青州、幽州。”荀柔平聲靜氣,以商議的口氣道,“如此之族類,僅以仁德化之,恐怕不足。”

“當舜之時,三苗依憑地利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許,曰:諭教未足。後,有苗氏果然請服。天下以為舜德。”劉虞駁道,“烏桓無文字,以其為化也,只要宣揚聖教,告以朝廷寬恩,則可安之。”

說完,他轉向陛階,“當初先帝命臣入京,為度己沒後,繼位之事,相爭不定,如京陛下位定,臣自請北上幽州。”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這”劉辯更驚得直接從座中站起。

“日後,還請陛下少興兵事,溫恤下情,勸督農桑,平準獄令。”

“四境不寧,天災常作,陛下要躬修己身,敬天愛民。”

“又陛下年少,當廣開言路,親賢遠佞,以為聖明。”

劉虞再拜,真誠懇切,滿懷熱切的望向少年天子,“如此,則我漢室社稷安定,天下歸心,望陛下深查。”

年老的宗室長者,發鬢被冠蓋遮得嚴實,看不出冠下是否已滿頭白發,但那皺紋蒼老、黧黑樸實面容,飽含熱淚與期翼的真摯表情,卻也感動了少年的天子。

“司徒快快請起,”天子繞過禦案,從階上下來,將之扶起,“司徒之心,朕已深知。幽州之事,便依司徒所言,君北上之後,可自裁奪。”

荀柔垂眸,閉了閉眼。

縱使政見不同,劉虞之心讓他佩服。

只是……其人與公孫瓚之爭,終是無可避免嗎?

內耗啊。

這是自古以來,先進的中原,卻每每為北方侵襲的根由。

被天子親手扶起的司徒劉虞,望向沈靜垂眸,袍袖垂地的年輕太傅,“太傅年輕,未知邊事,卻出生名族,才名早著,忠純為國,固非尋常,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受了長者表揚,即使平級,荀柔也得斂袖欠身,恭敬致意。

“今日之事,固然未當,然青年義氣,亦容體諒,”劉虞道,“日後,天下之事,事無大小,陛下亦可咨之,多與商議,必有裨益。”

這算什麽,大棒加胡蘿蔔?

“司徒所言正是,正是。”劉辯大出了一口氣,連連點頭,十分讚同,“朕深得先生教誨,常覺有高山仰止之感,日後定時時勤問,不負司徒與先生之期望先生,可還有事要奏?”

荀柔心底一嘆,再次舉笏道,“西河都尉,善通兵事,數有戰功,請以為上郡太守。”

“準奏,準奏。”劉辯連忙點頭,一口定下,生怕再有人阻止。

這一回,劉虞倒不幹涉了。

上郡,如今幾乎在匈奴人手裏,他不知這位西河都尉,但荀含光此時舉薦,他卻相信絕非自豐。

他看了一眼,神色尚且懵懂的劉辯,心中忍不住嘆息。

還是先帝眼光高妙,自前些日子,蹇碩被擒下獄而死,如今整個朝堂,唯一可能、敢與何氏相亢者,非為荀氏?其根基又著實淺薄,否則他豈會為一小兒張目?

“陛下!”一小黃門驚慌失措的跑進殿中,跪倒在地,手指殿外,冷汗淋漓,張口結舌,嚇得話都說不出。

“怎麽回事?”劉虞皺眉怒道,“此乃議事之地,豈可隨意闖入?還不快來人將之拿下”

小黃門露出一個似哭是笑,面部失控的表情,“車、車騎將軍何苗請求上殿,有事啟奏。”

“請進來就是,”劉虞不耐煩道,“作何如此失態?”

很快,滿殿朝臣便知,小黃門為何如此了。

“硁硁、硁硁、”

何苗身穿光明甲,甲上血跡未幹,每走一步,沈重鎧甲發出鏗鏘之聲。

他在殿前拜倒,高聲道,“陛下,永樂太後使故中常侍夏惲、永樂太仆封谞,以其侄董重等搶掠州郡,辜較珍寶貨賂,以為享樂。大將軍命我等前往各家查抄,董重揮劍違抗,業已斬之。”

劉辯豈見過這樣殺氣騰騰模樣,嚇得倒退,“這、這又如何是好……”

“永樂太後雖有如此之行,但畢竟是陛下祖母,臣以為,蕃後不得留京師,乃是舊制。莫不如請遷永樂太後回宮本國。”早有準備,就等著此刻的袁隗,雙手舉笏,註目天子,大聲言道,“還請陛下聖裁。”

劉辯看看劉虞,又看了一眼荀柔,荀柔未動,劉虞卻向他點點頭。

回河間……劉辯模糊的想著,祖母大概就能留下性命,協弟也不用擔心了,他向何苗緩緩一點頭,“可。”

劉虞雖則方才點頭,此時心底卻又忍不住嘆了口氣。

先除宦官蹇碩,如今又除太後董氏一族,何氏勢大,將來該如何是好。

【初,後宮王美人有娠,生皇子協,為何後鴆殺,太後自養協,數勸帝立太子,何後恨之。

光熹元年,(董)重與大將軍權勢相害,(孝仁)太後又與何後相爭,數言進不入陪喪,不送山陵,及何後鴆殺王美人之事。

故進與三公及弟車騎將軍苗等奏太後賣官自豐,將遷之河間。奏可。何進舉兵圍驃騎府,董重免官自殺,旬日,後亦疾病暴崩於路,何氏由是顯於朝堂。《東漢書。皇後紀第十》】

作者有話要說:

註:

本章劉虞引用故事,出於《說苑》,何氏除董氏改編自《後漢書》。

孝仁皇後永樂宮太後董太後,孝仁是尊號,永樂是殿名。

然後,記載現實有出入,就很正常。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