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嘉靖問他:“你去……
關燈
小
中
大
第64章 嘉靖問他:“你去……
嘉靖問他:“你去做什麽?”
朱翊鈞回道:“不做什麽,我就想去看看。”
嘉靖問他:“你知道什麽是殿試嗎?”
“知道呀!就是考過會試之後,又在大殿裏再考一次,給他們排順序。”
嘉靖又問:“那你知道科舉的目的是什麽?”
朱翊鈞想了想,說:“當官。”
人家考生還知道說一句經世濟民,報效國家,他倒是直白,一語道破本質。
嘉靖卻說道:“對天下士子而言,科舉的目的是入朝為官。對朝廷來說,是什麽?”
朱翊鈞小小年紀思維敏捷,反應很快,語調輕松的回答道:“是為了選他們來當官呀。”
嘉靖淡笑不語,看著小孫兒那雙明亮澄澈的大眼睛,揮了揮手,對靜立一旁的李春芳說道:“也罷,他既然想看看,你且帶他去罷。”
嘉靖不禦殿,欽點禮部制題,李春芳擔任禮部尚書,這件事自然由他主要負責。
他看一眼朱翊鈞,這位小皇孫一天也不閑著,對什麽都好奇,什麽都要摻和,關鍵嘉靖自己養大的孫子,寵得不像話,什麽都由著他。
朱翊鈞歡快的來到李春芳跟前,向他伸出手:“李大人,我們走吧。”
“殿下,請!”李春芳一見他就頭疼,但也無可奈何,只得牽起他的小手退出殿外。
朱翊鈞雖然在宮裏長大,但他一直居住在西苑,從未回到過紫禁城真正的核心區域。他回裕王府需要出東華門,但也是繞道而行,只遠遠地看過一眼皇極殿。距離太遠,無法真切感受到大殿的震撼。
皇極殿建成於永樂十八年,稱奉天殿。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付之一炬。直到嘉靖四十年,三大殿才陸續修繕完成。其中奉天殿更名皇極殿,華蓋殿更名中極殿,謹身殿更名建極殿。
皇極殿是三大殿中的主殿,也是紫禁城最大的殿宇,主要用於重大慶典和科舉。
朱翊鈞跟在李春芳身旁,穿過開闊的點前廣場,從禦路兩旁的臺階走上三級漢白玉臺基,巍峨雄偉的宮殿顯得眾生皆渺小。
大殿兩旁的殿堂、樓閣、臺榭、廊、亭軒、門闕對稱排列。月臺上陳設日晷和嘉量各一座,代表計時和計量,銅龜、銅鶴各一對,象征著長壽。
朱翊鈞半瞇著眼擡頭望去,金黃色琉璃瓦在陽光下耀眼奪目,每一處檐角都站著一排小獸。朱翊鈞在心裏數了數,一共有十只。
殿試之前的儀式非常繁瑣,幾百個貢士天不亮就要進宮,黎明開始點名、散卷、讚拜、行禮,然後才各自入座,頒發策題。
別的讀卷官、受卷官等執事官員、禮部官員、錦衣衛、皇極殿的太監都有自己的職責,只有朱翊鈞是個過來湊熱鬧的閑人。
李春芳本來把他安排在大殿角落裏,朱翊鈞不樂意,說那個位置不好,什麽也看不到。李春芳無奈,又將他安排在高臺上的屏風後面,那裏居高臨下,整個大殿一覽無餘。
這下小家夥滿意了,站在屏風後面,探出小腦袋往外張望。
下面一排一排坐著,將偌大的皇極殿坐得滿滿當當,足有三四百人。
朱翊鈞大致掃了一眼,老的老,小的小,年輕一點的二十多,年長的須發皆白。
朱翊鈞沒看過他們的會試答卷,就算看了也看不懂。所以,他在心裏對下面的人唯一的評判標準就是長得好不好看,參照對象是他的張先生。
“這個眼睛沒有張先生好看。”
“這個鼻子沒有張先生高。”
“這個胡子沒有張先生長。”
“這個年紀太大了。”
“……”
按照這個標準,他發現,沒有一個符合他的要求。
不遠處有一張桌子,上面放著多出來的策題,朱翊鈞貓著腰,偷偷摸摸走過去,取了策題又退回來。
策題是由內閣擬定,昨天司禮監送到嘉靖手中,由他親自挑選。
嘉靖不滿意,自己修修改改一大半,又讓司禮監拿給內閣。
會試第一場考八股文,從四書五經取題,正巧他學過《論語》,至少知道說的是什麽,策題卻是治國方針,社會問題展開探討。
朱翊鈞昨天就看過了,看不懂。
今天又在細細的讀一遍,似乎又懵懵懂懂的看懂了一些。
嘉靖把他的大臣罵了一頓,說他秉承天一治理國家,日夜不敢懈怠,大臣們卻各自一心,不按照他的心意辦事。讓考生們幫他出出主意,有話直說,不必客氣。
朱翊鈞開動小腦筋思考了一下,不知道怎麽回答,只好算了。年紀輕輕,就在心裏認清了現實——考狀元這件事與他無緣。
過了一會兒,朱翊鈞聽到不遠處兩名官員交頭接耳。
年長一些的那人指著其中一位貢士說道:“此子蘇州府昆山縣人,文章樸素簡潔,善於敘事,能以情動人。”
殿試沒有落榜一說,只是排個名次。最重要的一甲三人由皇帝決定。其他人只要考中會試都能當官,區別只在於是進入翰林院,成為一名閣臣預備役,還是外派偏遠地區,從基層幹起。
坐師挑選自己滿意的門生,其他官員之間互相推薦可用之才都很常見。
那人又道:“我的一位舊友,徐文長一向恃才倨傲,看了他的文章,稱他是今歐陽子也。”
朱翊鈞聽到“徐文長”三個字,耳朵都豎了起來。順著這個人的手指望過去,頓時大失所望,那人看起來比他皇爺爺年紀還大。
提起徐渭,朱翊鈞又想起來,在那個蘇州小館,他還結識了一位徐渭的朋友,名叫張元忭。
於是,朱翊鈞又把殿內的考生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沒看到張元忭,倒是看到那時與他們同桌,卻又提前離席的兩人。
這麽說來,張元忭沒考上,這兩人考上了。
朱翊鈞又有些失望,他能感覺得到,徐渭和張元忭的關系,比這兩人更近一些。
關鍵是,張元忭更年輕,長得也好看一些。
這以貌取人的毛病是改不了了。
殿試有規定,答題不能超過千字,就算貢士們斟字酌句的寫,一個兩個時辰也足夠了。
朱翊鈞回到萬壽宮,黃錦剛把熬好的藥端來,讓嘉靖趁熱服下。
嘉靖嫌燙,不肯喝,讓他放一邊晾著。
朱翊鈞對旁邊的小太監去給他取些蜜餞果來,自己則走到嘉靖身旁。
嘉靖問他:“殿試看得如何?”
朱翊鈞不置可否:“就那樣吧。”
嘉靖冷哼:“什麽叫就那樣吧?”
朱翊鈞卻說道:“他們有的人頭發和胡子都白了,走路彎著腰,慢吞吞的,邁出大殿還需要別人攙扶,為什麽還要來考試呀?”
這個問題實在叫他困惑不已,這些人看起來至少六七十歲,別人都致仕回家養老了,他們還在拼了命的考試。就算考上了,還有精力去當官嗎?
嘉靖摸了摸他的腦袋:“孩子,你太小了,所以不懂。”
朱翊鈞站在他身旁:“那皇爺爺你跟我說,說了我就懂了呀。”
嘉靖冷笑一聲:“從童生到生員,不過十之一二,從生員到舉人,百人之中,不過五人。從舉人到進士,百人之中,二三人而已。”
“天下士人,終其一生,屢敗屢戰,難求一第。”
以朱翊鈞目前的數學水平,他算不過來究竟多少個讀書人中才能出一個進士。總之,很難考就對了。難怪徐渭考了八次,也沒考中舉人。
嘉靖忽然屏退左右太監,只留下黃錦一人。他的手從朱翊鈞腦袋落在了他的腰上,將人往前一帶,小家夥便貼著他站著。
嘉靖問他:“士子考功名為了做官,朝廷選拔人才,那你說,於天子而言,科舉有何作用?”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茲欲聞:人得用,財得理,以至治美刑平,華尊夷遁,久安之計,何道可臻?”
“哈哈哈哈哈哈!”
嘉靖大笑過後,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小滑頭。”
這是今日嘉靖給諸位貢生出的策題。
笑過之後,嘉靖問他:“科舉又稱作什麽?”
朱翊鈞搖頭:“不知道。”
“科舉又稱恩科。所謂恩科,便是天子恩賜天下士人,結天下讀書人以歡心。”
“你聽好了,於天子而言,科舉的目的,既不是選拔人才,更不是化育天下。”
朱翊鈞問:“那是什麽?”
“學而優則仕。如此,叫他們日日鉆研,孜孜不倦,白首窮經。”
“這便沒有心思琢磨其他,讀書人安定了,天下方可安定。”
於天下士人,科舉是金榜題名、一日看盡長安花;於朝廷而言,科舉是選拔人才的唯一途徑;於天子而言,科舉是給天下聰明人化的一道牢籠,以利誘之,將他們牢牢地鎖在其中。
嘉靖拍了拍朱翊鈞的臉蛋兒:“記住了嗎?”
“記住了。”
朱翊鈞又上了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課,似懂非懂,需要吃一顆蜜餞消化一下。
看他那一臉純真的小模樣,嘉靖就知道,他沒聽懂,不過沒關系,記住了,往後慢慢就懂了。
“咳咳~”
興許是說話太多,引出嘉靖一陣咳嗽。朱翊鈞又摸了摸旁邊的瓷碗,藥還是有一點燙。
他把碗端起來,舀了一勺就往自己嘴邊送。嘉靖驚了,這小崽子,藥都敢亂吃,正要訓斥他,卻見朱翊鈞撅起嘴,對著勺子輕輕吹氣,又把勺子遞到嘉靖嘴邊:“皇爺爺,喝藥。”
他掌握不好平衡,小手抖一下,一勺藥撒了半勺,全滴在了嘉靖的衣袍上。
嘉靖嫌棄的偏了偏頭,伸手去接藥碗:“不要你餵,朕自己來。”
他拿過藥碗一口喝完,嘴還沒閉上,朱翊鈞就拿了顆蜜餞,不由分說往他嘴裏塞:“皇爺爺吃這個。”
“朕不吃,你自己吃!”
“吃嘛,吃嘛,吃了就不苦了。”
嘉靖拗不過他,只得將蜜餞含在嘴裏。推開他站起來,大步往寢殿內走。
朱翊鈞抓了顆蜜餞塞自己嘴裏,回頭一看,嘉靖已經走了:“皇爺爺去哪裏呀?”
“換衣服。”
朱翊鈞一蹦一跳的跟上去:“我幫你挑。”
“不需要。”
“要的要的。”
“你今日的書溫了嗎,字練了嗎?”
“……”
三日後放榜,舉行傳臚大典。一甲前三,二甲前十二,一共十三個人,有一半以上,朱翊鈞在那個姑蘇小館見過,狀元和榜眼都是曾與徐渭和張元忭同桌吃飯的浙江考生。
再次印證江南富庶之地,人才輩出,一點也不誇張。
正直春和景明,和風初暢,嘉靖的風寒也已經痊愈。朱翊鈞不能總關在書房裏讀書,嘉靖時常帶著他去景山踏青,禦花園賞花,水雲榭釣魚,泛舟太液池。
朱翊鈞最喜歡在太液池上劃船,當然,是太監劃船,他只是坐在上面,感受拂面而來的暖風,看兩岸掠過的亭臺殿宇,岸邊柳絲輕拂。
趁嘉靖不註意,他趴在船舷上,用手去夠水面。很快被皇爺爺抓了個現行,擰起來在屁股上狠抽了兩下。
下一次,小船換成了大船,距離水面數尺高,想夠也夠不著。
可他這個年紀正是思維活躍的時候,天馬行空的想法層出不窮。他對嘉靖說:“皇爺爺,明天我想在太液池上讀書。”
說完,他自己先把手伸到後面,捂住了小屁股。
這回嘉靖沒揍他,還對一旁的黃錦說道:“不錯,出來玩還想著讀書。”
“……”
這一日,朱翊鈞正在書房讀書,窗外是碧藍的天空,有候鳥成群飛過,那是越冬的仙鶴回來了。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張居正註意到他走神,便敲了敲桌子,“殿下,此句作何解?”
朱翊鈞說道:“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
張居正本以為他也就是從字面解釋一下這句話,沒曾想他還能舉一反三,引經據典。
照這麽學下去,稍微學習一下作文章的固定模式,若是參加科舉,說不得還真能取個不錯的名次。
上完了課,朱翊鈞送張居正走到太液池邊,還問起了張懋修的近況:“弟弟現在讀什麽書?”
張居正答:“剛讀完《千字文》。”
前不久朱翊鈞問過同樣的問題,那時候張懋修正在讀《三字經》,現在已經讀完了《千字文》。
朱翊鈞聽了十分歡喜:“弟弟真聰明,以後要考狀元的。”
張居正滿臉驚詫:“殿下為何這麽說?”
朱翊鈞偏了偏頭,一臉嚴肅:“弟弟長得好看,好好讀書,以後考狀元。”
作者有話要說
崽崽下章要結識新的“小夥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嘉靖問他:“你去做什麽?”
朱翊鈞回道:“不做什麽,我就想去看看。”
嘉靖問他:“你知道什麽是殿試嗎?”
“知道呀!就是考過會試之後,又在大殿裏再考一次,給他們排順序。”
嘉靖又問:“那你知道科舉的目的是什麽?”
朱翊鈞想了想,說:“當官。”
人家考生還知道說一句經世濟民,報效國家,他倒是直白,一語道破本質。
嘉靖卻說道:“對天下士子而言,科舉的目的是入朝為官。對朝廷來說,是什麽?”
朱翊鈞小小年紀思維敏捷,反應很快,語調輕松的回答道:“是為了選他們來當官呀。”
嘉靖淡笑不語,看著小孫兒那雙明亮澄澈的大眼睛,揮了揮手,對靜立一旁的李春芳說道:“也罷,他既然想看看,你且帶他去罷。”
嘉靖不禦殿,欽點禮部制題,李春芳擔任禮部尚書,這件事自然由他主要負責。
他看一眼朱翊鈞,這位小皇孫一天也不閑著,對什麽都好奇,什麽都要摻和,關鍵嘉靖自己養大的孫子,寵得不像話,什麽都由著他。
朱翊鈞歡快的來到李春芳跟前,向他伸出手:“李大人,我們走吧。”
“殿下,請!”李春芳一見他就頭疼,但也無可奈何,只得牽起他的小手退出殿外。
朱翊鈞雖然在宮裏長大,但他一直居住在西苑,從未回到過紫禁城真正的核心區域。他回裕王府需要出東華門,但也是繞道而行,只遠遠地看過一眼皇極殿。距離太遠,無法真切感受到大殿的震撼。
皇極殿建成於永樂十八年,稱奉天殿。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付之一炬。直到嘉靖四十年,三大殿才陸續修繕完成。其中奉天殿更名皇極殿,華蓋殿更名中極殿,謹身殿更名建極殿。
皇極殿是三大殿中的主殿,也是紫禁城最大的殿宇,主要用於重大慶典和科舉。
朱翊鈞跟在李春芳身旁,穿過開闊的點前廣場,從禦路兩旁的臺階走上三級漢白玉臺基,巍峨雄偉的宮殿顯得眾生皆渺小。
大殿兩旁的殿堂、樓閣、臺榭、廊、亭軒、門闕對稱排列。月臺上陳設日晷和嘉量各一座,代表計時和計量,銅龜、銅鶴各一對,象征著長壽。
朱翊鈞半瞇著眼擡頭望去,金黃色琉璃瓦在陽光下耀眼奪目,每一處檐角都站著一排小獸。朱翊鈞在心裏數了數,一共有十只。
殿試之前的儀式非常繁瑣,幾百個貢士天不亮就要進宮,黎明開始點名、散卷、讚拜、行禮,然後才各自入座,頒發策題。
別的讀卷官、受卷官等執事官員、禮部官員、錦衣衛、皇極殿的太監都有自己的職責,只有朱翊鈞是個過來湊熱鬧的閑人。
李春芳本來把他安排在大殿角落裏,朱翊鈞不樂意,說那個位置不好,什麽也看不到。李春芳無奈,又將他安排在高臺上的屏風後面,那裏居高臨下,整個大殿一覽無餘。
這下小家夥滿意了,站在屏風後面,探出小腦袋往外張望。
下面一排一排坐著,將偌大的皇極殿坐得滿滿當當,足有三四百人。
朱翊鈞大致掃了一眼,老的老,小的小,年輕一點的二十多,年長的須發皆白。
朱翊鈞沒看過他們的會試答卷,就算看了也看不懂。所以,他在心裏對下面的人唯一的評判標準就是長得好不好看,參照對象是他的張先生。
“這個眼睛沒有張先生好看。”
“這個鼻子沒有張先生高。”
“這個胡子沒有張先生長。”
“這個年紀太大了。”
“……”
按照這個標準,他發現,沒有一個符合他的要求。
不遠處有一張桌子,上面放著多出來的策題,朱翊鈞貓著腰,偷偷摸摸走過去,取了策題又退回來。
策題是由內閣擬定,昨天司禮監送到嘉靖手中,由他親自挑選。
嘉靖不滿意,自己修修改改一大半,又讓司禮監拿給內閣。
會試第一場考八股文,從四書五經取題,正巧他學過《論語》,至少知道說的是什麽,策題卻是治國方針,社會問題展開探討。
朱翊鈞昨天就看過了,看不懂。
今天又在細細的讀一遍,似乎又懵懵懂懂的看懂了一些。
嘉靖把他的大臣罵了一頓,說他秉承天一治理國家,日夜不敢懈怠,大臣們卻各自一心,不按照他的心意辦事。讓考生們幫他出出主意,有話直說,不必客氣。
朱翊鈞開動小腦筋思考了一下,不知道怎麽回答,只好算了。年紀輕輕,就在心裏認清了現實——考狀元這件事與他無緣。
過了一會兒,朱翊鈞聽到不遠處兩名官員交頭接耳。
年長一些的那人指著其中一位貢士說道:“此子蘇州府昆山縣人,文章樸素簡潔,善於敘事,能以情動人。”
殿試沒有落榜一說,只是排個名次。最重要的一甲三人由皇帝決定。其他人只要考中會試都能當官,區別只在於是進入翰林院,成為一名閣臣預備役,還是外派偏遠地區,從基層幹起。
坐師挑選自己滿意的門生,其他官員之間互相推薦可用之才都很常見。
那人又道:“我的一位舊友,徐文長一向恃才倨傲,看了他的文章,稱他是今歐陽子也。”
朱翊鈞聽到“徐文長”三個字,耳朵都豎了起來。順著這個人的手指望過去,頓時大失所望,那人看起來比他皇爺爺年紀還大。
提起徐渭,朱翊鈞又想起來,在那個蘇州小館,他還結識了一位徐渭的朋友,名叫張元忭。
於是,朱翊鈞又把殿內的考生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沒看到張元忭,倒是看到那時與他們同桌,卻又提前離席的兩人。
這麽說來,張元忭沒考上,這兩人考上了。
朱翊鈞又有些失望,他能感覺得到,徐渭和張元忭的關系,比這兩人更近一些。
關鍵是,張元忭更年輕,長得也好看一些。
這以貌取人的毛病是改不了了。
殿試有規定,答題不能超過千字,就算貢士們斟字酌句的寫,一個兩個時辰也足夠了。
朱翊鈞回到萬壽宮,黃錦剛把熬好的藥端來,讓嘉靖趁熱服下。
嘉靖嫌燙,不肯喝,讓他放一邊晾著。
朱翊鈞對旁邊的小太監去給他取些蜜餞果來,自己則走到嘉靖身旁。
嘉靖問他:“殿試看得如何?”
朱翊鈞不置可否:“就那樣吧。”
嘉靖冷哼:“什麽叫就那樣吧?”
朱翊鈞卻說道:“他們有的人頭發和胡子都白了,走路彎著腰,慢吞吞的,邁出大殿還需要別人攙扶,為什麽還要來考試呀?”
這個問題實在叫他困惑不已,這些人看起來至少六七十歲,別人都致仕回家養老了,他們還在拼了命的考試。就算考上了,還有精力去當官嗎?
嘉靖摸了摸他的腦袋:“孩子,你太小了,所以不懂。”
朱翊鈞站在他身旁:“那皇爺爺你跟我說,說了我就懂了呀。”
嘉靖冷笑一聲:“從童生到生員,不過十之一二,從生員到舉人,百人之中,不過五人。從舉人到進士,百人之中,二三人而已。”
“天下士人,終其一生,屢敗屢戰,難求一第。”
以朱翊鈞目前的數學水平,他算不過來究竟多少個讀書人中才能出一個進士。總之,很難考就對了。難怪徐渭考了八次,也沒考中舉人。
嘉靖忽然屏退左右太監,只留下黃錦一人。他的手從朱翊鈞腦袋落在了他的腰上,將人往前一帶,小家夥便貼著他站著。
嘉靖問他:“士子考功名為了做官,朝廷選拔人才,那你說,於天子而言,科舉有何作用?”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茲欲聞:人得用,財得理,以至治美刑平,華尊夷遁,久安之計,何道可臻?”
“哈哈哈哈哈哈!”
嘉靖大笑過後,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小滑頭。”
這是今日嘉靖給諸位貢生出的策題。
笑過之後,嘉靖問他:“科舉又稱作什麽?”
朱翊鈞搖頭:“不知道。”
“科舉又稱恩科。所謂恩科,便是天子恩賜天下士人,結天下讀書人以歡心。”
“你聽好了,於天子而言,科舉的目的,既不是選拔人才,更不是化育天下。”
朱翊鈞問:“那是什麽?”
“學而優則仕。如此,叫他們日日鉆研,孜孜不倦,白首窮經。”
“這便沒有心思琢磨其他,讀書人安定了,天下方可安定。”
於天下士人,科舉是金榜題名、一日看盡長安花;於朝廷而言,科舉是選拔人才的唯一途徑;於天子而言,科舉是給天下聰明人化的一道牢籠,以利誘之,將他們牢牢地鎖在其中。
嘉靖拍了拍朱翊鈞的臉蛋兒:“記住了嗎?”
“記住了。”
朱翊鈞又上了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課,似懂非懂,需要吃一顆蜜餞消化一下。
看他那一臉純真的小模樣,嘉靖就知道,他沒聽懂,不過沒關系,記住了,往後慢慢就懂了。
“咳咳~”
興許是說話太多,引出嘉靖一陣咳嗽。朱翊鈞又摸了摸旁邊的瓷碗,藥還是有一點燙。
他把碗端起來,舀了一勺就往自己嘴邊送。嘉靖驚了,這小崽子,藥都敢亂吃,正要訓斥他,卻見朱翊鈞撅起嘴,對著勺子輕輕吹氣,又把勺子遞到嘉靖嘴邊:“皇爺爺,喝藥。”
他掌握不好平衡,小手抖一下,一勺藥撒了半勺,全滴在了嘉靖的衣袍上。
嘉靖嫌棄的偏了偏頭,伸手去接藥碗:“不要你餵,朕自己來。”
他拿過藥碗一口喝完,嘴還沒閉上,朱翊鈞就拿了顆蜜餞,不由分說往他嘴裏塞:“皇爺爺吃這個。”
“朕不吃,你自己吃!”
“吃嘛,吃嘛,吃了就不苦了。”
嘉靖拗不過他,只得將蜜餞含在嘴裏。推開他站起來,大步往寢殿內走。
朱翊鈞抓了顆蜜餞塞自己嘴裏,回頭一看,嘉靖已經走了:“皇爺爺去哪裏呀?”
“換衣服。”
朱翊鈞一蹦一跳的跟上去:“我幫你挑。”
“不需要。”
“要的要的。”
“你今日的書溫了嗎,字練了嗎?”
“……”
三日後放榜,舉行傳臚大典。一甲前三,二甲前十二,一共十三個人,有一半以上,朱翊鈞在那個姑蘇小館見過,狀元和榜眼都是曾與徐渭和張元忭同桌吃飯的浙江考生。
再次印證江南富庶之地,人才輩出,一點也不誇張。
正直春和景明,和風初暢,嘉靖的風寒也已經痊愈。朱翊鈞不能總關在書房裏讀書,嘉靖時常帶著他去景山踏青,禦花園賞花,水雲榭釣魚,泛舟太液池。
朱翊鈞最喜歡在太液池上劃船,當然,是太監劃船,他只是坐在上面,感受拂面而來的暖風,看兩岸掠過的亭臺殿宇,岸邊柳絲輕拂。
趁嘉靖不註意,他趴在船舷上,用手去夠水面。很快被皇爺爺抓了個現行,擰起來在屁股上狠抽了兩下。
下一次,小船換成了大船,距離水面數尺高,想夠也夠不著。
可他這個年紀正是思維活躍的時候,天馬行空的想法層出不窮。他對嘉靖說:“皇爺爺,明天我想在太液池上讀書。”
說完,他自己先把手伸到後面,捂住了小屁股。
這回嘉靖沒揍他,還對一旁的黃錦說道:“不錯,出來玩還想著讀書。”
“……”
這一日,朱翊鈞正在書房讀書,窗外是碧藍的天空,有候鳥成群飛過,那是越冬的仙鶴回來了。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張居正註意到他走神,便敲了敲桌子,“殿下,此句作何解?”
朱翊鈞說道:“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
張居正本以為他也就是從字面解釋一下這句話,沒曾想他還能舉一反三,引經據典。
照這麽學下去,稍微學習一下作文章的固定模式,若是參加科舉,說不得還真能取個不錯的名次。
上完了課,朱翊鈞送張居正走到太液池邊,還問起了張懋修的近況:“弟弟現在讀什麽書?”
張居正答:“剛讀完《千字文》。”
前不久朱翊鈞問過同樣的問題,那時候張懋修正在讀《三字經》,現在已經讀完了《千字文》。
朱翊鈞聽了十分歡喜:“弟弟真聰明,以後要考狀元的。”
張居正滿臉驚詫:“殿下為何這麽說?”
朱翊鈞偏了偏頭,一臉嚴肅:“弟弟長得好看,好好讀書,以後考狀元。”
作者有話要說
崽崽下章要結識新的“小夥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