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61章 第 61 章

關燈
第61章 第 61 章

【最先站出來的是太學生。在趙桓繼位的時候, 太學生就聯名上書,請求皇帝誅殺奸臣賊子蔡京、朱勔等人。現在見能救國的李綱都被罷免了,太學生再也坐不住了, 他們跪在宮門口, 請求皇帝重新啟用李綱、種師道等人,否則他們會一直請命。】

【必須承認儒家忠君愛國的思想教化是成功的, 於國與家都是有利無害的。原本宋朝是一個可以遠超漢唐的朝代, 壞就壞在了趙匡胤得位不正, 宋朝政權建設的覆雜化,對文臣武將都進行了最大範圍的限制, 沒有絲毫的主動性就只能養成懶政了, 最後宋朝官場上不是壯志未酬的忠臣,就是吃得肥頭大耳的蛀蟲。】

【在家國存亡危機之下, 太學生和百姓站了出來,他們對皇帝還抱有希望。】

【雖然太學生只有區區幾十人,但後來越來越多百姓來到宮門口, 跪請皇帝讓李綱覆職。他們把開封府的登聞鼓搬來,不斷敲擊, 鼓敲破了就用聲音代替,震耳欲聾。趙桓坐立不安, 因為他在宮內都能聽到民眾情請願的聲音, 如果誅殺一個太學生, 那失態就完全控制不住了。】

【然後負責開封治安的官員來勸說太學生, ‘你們是在脅迫天子’, 太學生反駁道‘如果用忠義來脅迫天子, 救國家危亡,那也比奸邪之人脅迫天子要好。’太學生和百姓絲毫不後退, 宮門前跪了上萬人。甚至在李綱家門口也有上千人請他繼續站出來主持大局。】

【民變,一觸即發。】

“這太學生都比皇帝臣子有骨氣!”嬴政讚同道,這些太學生竟然有兩分春秋戰國士子的風範。

“宋朝開了民智,所以太學怕是跟稷下學宮一樣的存在。”看樣子太學生不會眼睜睜看著國家滅亡,如果秦國也有太學生呢?

嬴政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儒學教化能培養大量忠君愛國的人,那麽秦國為什麽不用儒學培養為大秦誓死效忠的人呢?有這些人的存在,大秦也不會亡得那麽猝不及防。

【趙桓別無他法,他不敢得罪金人,也不敢得罪憤怒的百姓,一旦民變,趙家還能不能坐在皇帝位置上都不一定:萬一百姓絕望之下把城門打開了,汴京姬徹底淪為金人的掌中之物了,那個時候,趙家是天子還是階下囚就要看金人的眼色了。】

【這個時候的趙桓並沒有意識到,即便是穩住了百姓也沒有辦法與驍勇善戰的金人直接抗衡。在不遠的將來,金人也沒有攻進汴京內城,趙家皇室照樣成為金人的階下囚,妻子女兒百姓都是保佑他們茍且偷生的貢品。】

【所以趙桓讓一個宦官去給李綱傳令,讓他官覆原職。但是皇帝耍了一個小心眼,宦官手裏沒有詔書。趙桓很可能就是做做樣子罷了,因為他已經把李綱退出去給自己擋刀了,他又根本不敢得罪金人,怎麽可能違背金人的意思讓李綱官覆原職。】

【沒有想到宦官剛出宮門就被百姓攔下,見他手裏沒有詔書,太學生們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於是憤怒到極點的百姓將這位宦官撕成了碎片——真正意義上的碎片,開膛破肚,死無全屍。】

“慘了,見血了。”趙匡胤武將出生,對民變這些事太過熟悉,光是有請求還好,如果見了血,動了武,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按照這個情形,沖進皇宮大開殺戒也不是不可能。

果然如他所料,天幕上失去理智的百姓將宮門口的宦官全部宰殺,個個死狀可怖。

【最後李綱官覆原職,出面安撫百姓,這場民變才慢慢平息下去。但是激烈的民變平息了,汴京城已無力在治安上下功夫了,盜賊流氓猖獗,四處燒殺搶掠。】

【金軍也知道不能久待,於是見好就收,慢慢撤回去。此時朝堂上的主戰派與主和派又開始吵了起來。主戰派認為主和派喪權辱國,請皇帝發兵,追擊金軍。至少將來在史書上記載他們曾經努力過,而不是徹底的屈服。於是皇帝答應了。】

趙匡義嘲諷道:“沒想到你還有骨頭硬的那一天。”

趙桓沈默不語,承受著祖宗們的怒火。他命令追擊金軍,也是為了挽回掉落的面子。那群平民竟然敢逼迫皇帝,簡直膽大包天!

他覺得自己的權勢受到了威脅,需要打一場勝仗來挽回局面。

但是結果嘛……

【宋軍在黃河邊追到金軍,不曾料到西路軍粘罕在另一支義勝軍首領的幫助下突破平陽府,兵臨隆德府城下,很快就能來到汴京城下。趙桓嚇壞了,命令宋軍先不要去管東路軍,趕緊去救援隆德府。但是朝堂之人固執地認為東路軍都撤退了,西路軍也不會堅守。於是皇帝懶得繼續下旨反擊,宋軍也懶得賣命了。】

【金人東路軍帶著從汴京掠奪來的金銀珠寶短暫北歸了。危機暫時解觸。】

“呸!”趙匡義痛罵道:“還以為你的骨頭有多贏,沒想到跟你爹一樣貪生怕死!就算是養一只狗坐在那個位置上都比你有用!”

【東路的金軍一邊撤離,一邊搶劫。汴京的趙桓安全了,趙佶也心不甘情不願地從江南回來——如果他不選擇回來,那麽以太上皇為中心還會形成一個小朝廷,國不能有二主。一個國家兩個朝廷,這與分裂又有什麽區別?當時的北宋經不起任何折騰了!趙佶被李綱勸了回來,朝臣們終於放心了,他們單純地認為,大宋迎來了新主勵精圖治的一天。】

【他們當然會失望。因為趙佶趙桓在對待外患問題是幾乎是如出一轍,不用親子鑒定就能明白這兩人是父子。金人走了,但答應金人的要求又不能返回。】

【割地的詔書送去了三鎮,張邦昌在城下宣讀皇帝詔書,結果被守軍亂箭射回。他們拒絕交出三鎮,因為一旦交給了金國,就相當於汴京背後就是金國。只要攻克太原,渡過黃河就能直達汴京。金軍再想侵擾宋朝只會更加容易。】

【趙桓沒有辦法,他問金軍,‘是否可以把三鎮租稅交給金國,宋朝保留三鎮。’金軍還是拒絕了。】

【趙恒無可奈何,只能讓人支援三鎮,但宋朝不想再將把柄送達金人手中,於是暗中扣押了金人使臣,此時金人使臣中有一個遼人,表示他和兄長都是被破投降金國。宋朝以為危機的突破口來了,趙桓勸降這位遼人,並讓他回去勸降金軍內部的遼人。並承諾一旦遼人策反成功,就將山西送給他們。然而遼人是表面願意投降宋朝,實則是想趕緊逃回去,最後遼人把趙桓的勸降書交給金人。對於金人而言,這不過是一個再次出兵的借口罷了。】

“呵,你是不是應該感謝蠻子打仗還需要理由?”趙匡胤冷嘲熱諷道。

趙桓哭訴道:“太|祖爺爺,宋軍根本無法打仗,您還看不出來嗎?從大宋立國到靖康二年,宋人在軍事上有幾次勝利?一直都被異族追著打!您說要以史為鑒,所以嚴格限制武將,可您想到了這樣的後果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是他被關在金軍營帳裏苦苦思索出來的。

趙匡胤和趙匡義被子孫這樣控訴,心臟像是被重擊了一下,“我,我的本意不是這樣的啊!”

唐朝亡於軍閥,五代亂與武人,他見到了那些武人囂張跋扈,毫無倫理道德的一面。那樣的武人形同畜生:殺父母兄弟,妻子兒女,吃人肉,喝人血,破城即屠城,為了打勝仗不惜炸毀黃河堤壩。

他是想讓武將沒有造反的能力,讓文人沒有手握大權的機會,讓一切的權利都集中在皇帝的手裏,構建一個超越唐朝的完美制度。

可是,他沒有底氣。說到底自己也是軍閥出生,還是奪了柴宗遜的位置,跟楊堅沒什麽區別,都是欺負孤兒寡母。

他也怕宋朝二世而亡啊!

最後導致了,一切的糾正都成了矯枉過正,一切好的出發點都慢慢成了累贅。

【宋朝反思唐亡的原因,懼怕武將權勢過重威脅皇帝,從趙匡胤的本意來看沒有問題,但是對武將的制約太重了,層層加碼後的軍隊已經失去了戰鬥力!加上百年的教化,宋朝士兵根本沒有榮譽感,他們成為了吸血的蛀蟲,只需要錦衣玉食即可,打勝仗?為國捐軀?那是什麽東西!】

【趙匡胤不知道的是,在他死了一百五十多年後,宋朝皇帝為了自保又重新設立了藩鎮節度使。】

【為了提高軍隊戰鬥力,趙桓與朝臣商議過後,做出了建立藩鎮,給予節度使世襲權;恢覆保甲法;盡快恢覆北方生機等決議,但軍事進行了改革不假,趙匡胤設置的中央行政機構還是老樣子,由於行政效率太過低下,這些措施成效極其緩慢,可以忽略不計。】

【就在北宋朝堂上臣子相互扯皮的時候,太原已經急需救援。統兵將領是知樞密院事許翰,他是一個文人,對於打仗一事喜歡紙上談兵。趙桓許翰都強迫種師中必須出兵,解太原之危,最後這位老將如同哥舒翰一樣,哭著出兵,最後全軍覆沒。金軍勸他投降,種師中拒絕了,力戰而死,時年六十八歲。】

【可以看出,趙桓和趙佶一樣都是秉性相似的人,但面對危機時趙佶喜歡不作為,趙桓則是太有作為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