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明明第七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第78章 明明第七十一
謝渺已記不清上一次來到長安是何時了。
可能是二十多年前吧,她回京奏事,還將謝家在長安的故交拜了一遍。長安人物眾多,是一座活的淩煙閣,其中帝王將相、五花八門,都生著鮮明的面目,她自己也深入其中,紅袍龍泉,走馬過朱雀。
而此時再來,心境大不相同了。
她雙目已將近失明,需要人攙扶著才能上長階。白發是新生的,紅袍卻已陳舊,那龍泉劍由人托在手中,其後又跟著一個使者,懷中捧一木盒,盒上有小鎖,其中所放的是僖宗曾賜的半片丹書鐵券。
這丹書鐵券,當時李長卿的近臣人手一份,聽聞何檀潛甚至有幾張完整的。這東西不過是表示榮寵的虛賜,少有人會真的天真到用這鐵皮來保命。
除非,實在沒有更好的法子可想。
“謝大人,請隨我來。”李無傷自甘露門出來,“陛下在千步廊等您。”
“老身乃外臣,入永巷後恐怕有所不便。”
“既然是聖人諭旨,大人就不必顧慮了。”李無傷笑道,“陛下說,您是長輩,本該要親自迎接;可事務繁雜了些,一時未能動身,勞煩您多走幾步了。”
“何敢談勞煩。”謝渺道。
她心中卻感到,這位少年天子是故意如此——明知她年老眼盲,卻要她從甘露門一直走到大內最東側的山水池附近。
身側人攙扶著她,謝渺閉上眼,步步踏上石階,越過甘露門。腳底石板不平,她走得很緩,隱約感到如山的崔嵬殿閣立於身側,無窮無盡。仿佛是跋涉過千萬裏,攙扶她的人停住了,她靜立此間,遙聞鐘聲。
李鑒同奏事的臣子從千步廊另一端過來。他望見了謝渺,便示意旁人先退下,自己加快了步子,向她走去。
久在長安的官員都知道,李鑒踐祚後,後宮都是空置的,幾百年的禮法也虛設,只要得到詔令就可以進出隨意。李鑒身體不好,但閑不住,喜歡在宮裏四處逛,來奏事的人常常要陪著他走,經過無人的偏殿與寂寞枯山水,聽這禁地中的回聲。
這千步廊是他近日喜歡待的地方,因為廊外便是山水池,山水池側銀杏金黃。
“謝大人。”他邊走向謝渺邊道,“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
謝渺要跪,被李鑒伸手扶住。
她看不清李鑒的面容,聽聲音覺得確乎很年輕,覺著和自己收養在膝下的那個外家子差不多大。她行了禮,身後的侍從跟上來,捧上了龍泉劍與丹書鐵券。
“老身至此,是來求陛下網開一面,放我長兄謝潮一條生路。”
她聽見李鑒輕笑一聲。
“謝公早已雲終了,何來生路?”
謝渺一驚,就聽李鑒道:“謝公的墳冢,從終南到東山,有好幾處。師父為他扶過靈柩發過喪,他已上了淩煙閣,不再是世間人。現在在獄中的,只是老萬世而已,非謝大人的長兄。”
“陛下此言,倒也有理。”謝渺一哂,“但老身畢竟走了許多路,帶著先帝賜的丹書鐵券至此,還求陛下寬大處置。”
“這丹書鐵券,謝大人不如為你江寧謝氏自己留著。”李鑒一頓,“賬目,寡人先前已經拿到了。可你們跟著端王做過的事,這不是一本冊子就能寫得完的。”
他聲色溫潤,說得也平緩,可字字句句都像短刃般生冷紮人,不退也不避。
謝渺已料到李鑒會如此試探。
她回過身,取過龍泉劍,又摸索著去拿過那盛放丹書鐵券的木匣,將其打開。李鑒看去,其中除卻那半片題有朱砂字的鐵書,還有一封奏折,看著頗厚重。
李鑒伸手接過那折子,掀開一頁,入目盡是蠅頭小楷。
“陛下可知,端王為何能在大豫攪動風雲?”謝渺在一旁道,“不止是在長安,端王在天下產業廣布,與各地豪族同利,共分一杯羹。從鹽鐵到道路,其皆多有染指。再者,端王有諸多錢莊,不明於世,周轉大量錢糧。”
“謝大人,所言當真?”
“老身於此間,知無不言。”謝渺擡手示意他看那奏折,“江南之事,陛下想知道的,盡在此間。”
李鑒笑起來。他揮手叫後頭的侍從退下,將那奏折遞給李無傷。身側人皆退下,他攙扶著謝渺,向千步廊盡頭走去。
山水池畔,萬葉流金。
可惜謝渺看不到了。
“那奏折上的字甚是好看。”他問,“是誰在謝大人旁側代筆的?”
“是老身的養子,單名一個漓,今年十九歲,聰穎有謀。其父母是謝家的偏門遠親,外出經商,至今未歸。”謝渺道,“老身有心想讓他在老身去後,接龍泉劍,為謝家家主。”
李鑒一下明白了謝渺要做什麽。
他竟感到說不分明的悲憫與無奈,松開攙扶長者的手。謝渺橫過龍泉劍,托到他面前,渾濁雙眸間隱約生了些清明。她緩緩開口,正色道:“今日於此,老身有一不情之請。”
“大人請講。”
“老身此身將歿,寶劍高懸,唯恐在家宅之中因家主之爭而不得安寧。”謝渺道,“此龍泉劍,為我謝家家主傳世信物。陛下,老身今日將其托付於君,望他日陛下可將此劍親手賜予漓兒。”
李鑒望著她,擡手接過了長劍。
謝渺今日來,除卻無用的丹書鐵券,還向他進了兩樣東西。一樣是端王的行跡在大豫細枝末節處留下的草蛇灰線,一樣是整個江寧謝氏百年之內的生殺命脈。
謝渺在明面要他庇護那少主,實際上是將少主手中權作為籌碼壓上,賭李鑒願憑借此人控制江南一道。如此,才有一線希望,能換得一族茍且偷安。
能做到如此地步,可謂是機關算盡,又鋌而走險。
“寡人許諾您。”他道。
謝渺退開半步,向他深施一禮。
“但謝公恐怕不能隨大人一同回江寧了。”李鑒回身,“可大人不要誤會,寡人從未定謝公的罪。不僅如此,謝公有一多年未實現的夙願,寡人借此時機,要助他了卻。”
謝渺垂下了眼。長風穿廊而過,千步之內,回響不絕,使李鑒的言語在她耳中有些模糊。更恍惚的是往昔,她少年時就望著謝潮縱馬出江陵,而後不明不白地接下龍泉劍,在禍亂中失去愛人,在疫病中失去目明,孑然一身負著謝氏朱門,終於走到這秋風中。
她當初寄希望於謝潮歸家,接過這本該落在他肩上的運命之重。可越等希望越渺茫,她終究守到如今,隱約確知,謝潮不會回去了。
什麽東山。
“敢問長兄將要實現何種夙願?”
“寡人賜其一船,侍從二人。”李鑒道,“他要入海,去尋蓬萊。”
謝渺一怔,忽笑起來。
也是也是。
歸潮,該入海。
何檀潛獨自跋涉到山海關外。
他已經很久不騎馬,很久沒有獨自離開過長安。這麽遠的路,他沒日沒夜地趕,不知道究竟走了多久,只曉得當他望見燕山餘脈沒入天際時,才確認將要見到海了。
燕趙之地,是李執的來處。如是一人,愛憎分明,一往無前,將他、謝潮等人聚在一起,開了一場天地大戲,眾生皆是觀者,也成戲中人。
而戲總是要一折接著一折落幕的。
遠處紅日升起來,海面逐漸滾燙。他步履蹣跚,踏上山海關城,一步步走向那入海的城頭。身前,濤聲入耳,長風怒號。
恍然間,他望見了那艘船。
風正一帆懸。
“二哥!”
何檀潛猛地一驚,奔至臨海處,就見那船上站著謝海道。他一身散人袍,不知為何須發盡如墨染,烏黑如青年時。見到何檀潛,他大笑著揮手,袍袖於風中,有若風帆。
“我去也!”他大聲道,“君要再見我,直須往蓬萊!”
何檀潛抓著城頭石,傾身望過去。那船離岸了,被風推著一路向東,躍入那紅日之下鋪展開的滾滾波瀾。
那身著青袍者,漸為一點,沒入長天。
他就這麽望著,不覺淚縱橫。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謝渺已記不清上一次來到長安是何時了。
可能是二十多年前吧,她回京奏事,還將謝家在長安的故交拜了一遍。長安人物眾多,是一座活的淩煙閣,其中帝王將相、五花八門,都生著鮮明的面目,她自己也深入其中,紅袍龍泉,走馬過朱雀。
而此時再來,心境大不相同了。
她雙目已將近失明,需要人攙扶著才能上長階。白發是新生的,紅袍卻已陳舊,那龍泉劍由人托在手中,其後又跟著一個使者,懷中捧一木盒,盒上有小鎖,其中所放的是僖宗曾賜的半片丹書鐵券。
這丹書鐵券,當時李長卿的近臣人手一份,聽聞何檀潛甚至有幾張完整的。這東西不過是表示榮寵的虛賜,少有人會真的天真到用這鐵皮來保命。
除非,實在沒有更好的法子可想。
“謝大人,請隨我來。”李無傷自甘露門出來,“陛下在千步廊等您。”
“老身乃外臣,入永巷後恐怕有所不便。”
“既然是聖人諭旨,大人就不必顧慮了。”李無傷笑道,“陛下說,您是長輩,本該要親自迎接;可事務繁雜了些,一時未能動身,勞煩您多走幾步了。”
“何敢談勞煩。”謝渺道。
她心中卻感到,這位少年天子是故意如此——明知她年老眼盲,卻要她從甘露門一直走到大內最東側的山水池附近。
身側人攙扶著她,謝渺閉上眼,步步踏上石階,越過甘露門。腳底石板不平,她走得很緩,隱約感到如山的崔嵬殿閣立於身側,無窮無盡。仿佛是跋涉過千萬裏,攙扶她的人停住了,她靜立此間,遙聞鐘聲。
李鑒同奏事的臣子從千步廊另一端過來。他望見了謝渺,便示意旁人先退下,自己加快了步子,向她走去。
久在長安的官員都知道,李鑒踐祚後,後宮都是空置的,幾百年的禮法也虛設,只要得到詔令就可以進出隨意。李鑒身體不好,但閑不住,喜歡在宮裏四處逛,來奏事的人常常要陪著他走,經過無人的偏殿與寂寞枯山水,聽這禁地中的回聲。
這千步廊是他近日喜歡待的地方,因為廊外便是山水池,山水池側銀杏金黃。
“謝大人。”他邊走向謝渺邊道,“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
謝渺要跪,被李鑒伸手扶住。
她看不清李鑒的面容,聽聲音覺得確乎很年輕,覺著和自己收養在膝下的那個外家子差不多大。她行了禮,身後的侍從跟上來,捧上了龍泉劍與丹書鐵券。
“老身至此,是來求陛下網開一面,放我長兄謝潮一條生路。”
她聽見李鑒輕笑一聲。
“謝公早已雲終了,何來生路?”
謝渺一驚,就聽李鑒道:“謝公的墳冢,從終南到東山,有好幾處。師父為他扶過靈柩發過喪,他已上了淩煙閣,不再是世間人。現在在獄中的,只是老萬世而已,非謝大人的長兄。”
“陛下此言,倒也有理。”謝渺一哂,“但老身畢竟走了許多路,帶著先帝賜的丹書鐵券至此,還求陛下寬大處置。”
“這丹書鐵券,謝大人不如為你江寧謝氏自己留著。”李鑒一頓,“賬目,寡人先前已經拿到了。可你們跟著端王做過的事,這不是一本冊子就能寫得完的。”
他聲色溫潤,說得也平緩,可字字句句都像短刃般生冷紮人,不退也不避。
謝渺已料到李鑒會如此試探。
她回過身,取過龍泉劍,又摸索著去拿過那盛放丹書鐵券的木匣,將其打開。李鑒看去,其中除卻那半片題有朱砂字的鐵書,還有一封奏折,看著頗厚重。
李鑒伸手接過那折子,掀開一頁,入目盡是蠅頭小楷。
“陛下可知,端王為何能在大豫攪動風雲?”謝渺在一旁道,“不止是在長安,端王在天下產業廣布,與各地豪族同利,共分一杯羹。從鹽鐵到道路,其皆多有染指。再者,端王有諸多錢莊,不明於世,周轉大量錢糧。”
“謝大人,所言當真?”
“老身於此間,知無不言。”謝渺擡手示意他看那奏折,“江南之事,陛下想知道的,盡在此間。”
李鑒笑起來。他揮手叫後頭的侍從退下,將那奏折遞給李無傷。身側人皆退下,他攙扶著謝渺,向千步廊盡頭走去。
山水池畔,萬葉流金。
可惜謝渺看不到了。
“那奏折上的字甚是好看。”他問,“是誰在謝大人旁側代筆的?”
“是老身的養子,單名一個漓,今年十九歲,聰穎有謀。其父母是謝家的偏門遠親,外出經商,至今未歸。”謝渺道,“老身有心想讓他在老身去後,接龍泉劍,為謝家家主。”
李鑒一下明白了謝渺要做什麽。
他竟感到說不分明的悲憫與無奈,松開攙扶長者的手。謝渺橫過龍泉劍,托到他面前,渾濁雙眸間隱約生了些清明。她緩緩開口,正色道:“今日於此,老身有一不情之請。”
“大人請講。”
“老身此身將歿,寶劍高懸,唯恐在家宅之中因家主之爭而不得安寧。”謝渺道,“此龍泉劍,為我謝家家主傳世信物。陛下,老身今日將其托付於君,望他日陛下可將此劍親手賜予漓兒。”
李鑒望著她,擡手接過了長劍。
謝渺今日來,除卻無用的丹書鐵券,還向他進了兩樣東西。一樣是端王的行跡在大豫細枝末節處留下的草蛇灰線,一樣是整個江寧謝氏百年之內的生殺命脈。
謝渺在明面要他庇護那少主,實際上是將少主手中權作為籌碼壓上,賭李鑒願憑借此人控制江南一道。如此,才有一線希望,能換得一族茍且偷安。
能做到如此地步,可謂是機關算盡,又鋌而走險。
“寡人許諾您。”他道。
謝渺退開半步,向他深施一禮。
“但謝公恐怕不能隨大人一同回江寧了。”李鑒回身,“可大人不要誤會,寡人從未定謝公的罪。不僅如此,謝公有一多年未實現的夙願,寡人借此時機,要助他了卻。”
謝渺垂下了眼。長風穿廊而過,千步之內,回響不絕,使李鑒的言語在她耳中有些模糊。更恍惚的是往昔,她少年時就望著謝潮縱馬出江陵,而後不明不白地接下龍泉劍,在禍亂中失去愛人,在疫病中失去目明,孑然一身負著謝氏朱門,終於走到這秋風中。
她當初寄希望於謝潮歸家,接過這本該落在他肩上的運命之重。可越等希望越渺茫,她終究守到如今,隱約確知,謝潮不會回去了。
什麽東山。
“敢問長兄將要實現何種夙願?”
“寡人賜其一船,侍從二人。”李鑒道,“他要入海,去尋蓬萊。”
謝渺一怔,忽笑起來。
也是也是。
歸潮,該入海。
何檀潛獨自跋涉到山海關外。
他已經很久不騎馬,很久沒有獨自離開過長安。這麽遠的路,他沒日沒夜地趕,不知道究竟走了多久,只曉得當他望見燕山餘脈沒入天際時,才確認將要見到海了。
燕趙之地,是李執的來處。如是一人,愛憎分明,一往無前,將他、謝潮等人聚在一起,開了一場天地大戲,眾生皆是觀者,也成戲中人。
而戲總是要一折接著一折落幕的。
遠處紅日升起來,海面逐漸滾燙。他步履蹣跚,踏上山海關城,一步步走向那入海的城頭。身前,濤聲入耳,長風怒號。
恍然間,他望見了那艘船。
風正一帆懸。
“二哥!”
何檀潛猛地一驚,奔至臨海處,就見那船上站著謝海道。他一身散人袍,不知為何須發盡如墨染,烏黑如青年時。見到何檀潛,他大笑著揮手,袍袖於風中,有若風帆。
“我去也!”他大聲道,“君要再見我,直須往蓬萊!”
何檀潛抓著城頭石,傾身望過去。那船離岸了,被風推著一路向東,躍入那紅日之下鋪展開的滾滾波瀾。
那身著青袍者,漸為一點,沒入長天。
他就這麽望著,不覺淚縱橫。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