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章 江陵第一

關燈
第2章 江陵第一

李鑒腕一沈,大團墨漬暈墜到箋上。

他咽口氣,擱了筆,抑不住地咳喘起來,指尖壓緊著案幾,蒼白中擰出三分血色。肩頭的衾被抖落至地,寒透了骨,他回身去撈,拂袖見掀翻了骨盞,金沈茶水漫染袍袖,滾燙到臂前留疤處。

這下倒暖和。

“殿下,又如何了!”秦鏡如搶進來,叫婢子替他收拾了,再將錦衾擁給他,“要不要我請子覓再看看?”

“不必勞煩子覓了。”李鑒提著口氣,默了一瞬,“阿燁,你們二位與我從小便是同窗。我的身子骨,大家也曉得......”

“怕是要收骨江陵”這幾字未忍出,他只呷了口殘茶。

“阿燁不是打點荊軍麽,今日卻得空?”

秦鏡如一拱手,從袖中掏出封書信,遞與李鑒。李鑒展開看了,只見是父皇筆跡,乏軟許多,是召他回京,行上元宴。他早已料到如此,將信紙疊回,只隨口道:“怕是父皇與哥哥們念我了。”

秦鏡如只道是他年少又不谙世情,頗是恨鐵不成鋼:“殿下,這是密詔!今日才至的密詔!定有不平事,陛下他......”

他住了嘴,身後門被哐當撞開,許鶴山奪軒進來,將婢子攆出去,邊擺手邊扶腰頓足。李鑒叫聲“子覓”,挽了袖子等他號脈,許鶴山上前來一把抓住他,力道大得不像山野間的無事神仙。

“你該活了。”他一字一句,“官家崩了。”

遠處城頭報更鼓,五聲。

李鑒總覺得自己要比李執老兒早一步走,才對得起滿身伏連病竈。也是,老兒若不用李正德從東瀛請回的長生方,再多耐兩年也非難事。死了也好,天下萬事萬物,該動亂一番。

而如他李鑒這般,被風傳埋骨在外的冷落末胄,他人也無暇顧及了。

“儲君何人?”

“未宣召,長安九五尊位仍空著,內閣代為攝政。”

“是該回趟長安。”李鑒不自覺地摩挲著掌心,“又是歲末,故人當打點一番。”

秦鏡如怎麽看他都不像新近喪父的。

許鶴山告了辭,挑盞月燈,兀自出去。未行幾步,聽到秦鏡如撩了卷簾出來,忿忿踏著枯枝:“你看咱家殿下,溫吞水似的。那長安滿是腌臢玩意,宮闈兄弟鬩墻,他那身子骨本就耗不過,又無端王那般心計,好容易脫逃出來,還戀那阿鼻不成!此番去絕不久留。”

“我歸山野這幾年,小將軍口舌功夫又見長嘛。”許鶴山冷然道,“可惜朝菌不知晦朔,穗蛄不知春秋。君只見惡黨明火執仗,不見安王養晦韜光,就莫要聒噪了。”

秦將軍說不過學究,在暗處壓著上翻的白眼,問道:“立秋時先生去長安,可有甚獲聞?”

“見聞也無多,長安街巷八萬,載道不過二人氏名。”

“嘖,誰如此風光......”

“端王李正德風頭正盛,先是遣使東瀛,又在先帝鞍前馬後侍奉聽命,怕此時已備著登基了。”

“是了。除他,哪得有另一人?”

“自然有。長安八十萬金吾禁軍,山河萬裏莫之有。畢竟是官家親選的稱手寒刃,朝堂上下皆讓三分。雍昌侯孟汀孟觀火,將軍難道不知道?”

“這倒是情理之中。”秦鏡如略一思忖,“殿下初至江陵,便是他護著來的。他於江陵平水患,一年便歸長安,我當時正戰南越,只在侯爺快走時打過幾個照面。若是相熟,倒也好了。”

李鑒倚著敞窗,將二人所言聽了個真切,還未品透許學究幾句話中對牛彈琴的意味,許鶴山隔著枇杷樹回首沖他問:“這雍昌侯,殿下可相熟?”

李鑒一楞,轉而笑道:“相熟又如何。”

許鶴山搖搖月燈。

李鑒未再搭理,看著秦燁送客。辰宿山風乍湧,他睜眼,恰見一傳書鴿撞進卷簾,旋著落到他肩頭,足末卷著封書信,是尋常縞紙。他心道奇也怪哉,擡手去解了紙卷,鋪展開來,只見筋骨跋扈的寥寥數言。

“已拾細梅蕊烹茶,欠對飲者。江陵識遙火,路遠莫致,惟遺萬思量。”

李鑒微松了眉頭,掐著紙頁邊,小指在落款二字旁勾了勾,仿佛滾沸藥石入喉,吞瘴霧都回甘。待那行字讀到能脫口而出,他將信紙疊平,著了瑞腦燭火,燒盡成灰。

“殿下,又是何人?”秦鏡如晃著月燈瞅過來,“這鴿子四年間也飛了百十趟,也不見你覆一書。也不知何人要如此避嫌。”

李鑒默了幾生滅。簾側銀勾脆響,他忽地展顏,回身擁來毳袍,緩低下眉眼。美人骨相,一笑更不得了,仲春溫存與孟夏流火皆在彎眸間。而待收了笑意,卻是三冬盛寒的孤肅,像不染泥塵的仙。

“一長安故人,”他指尖戳點著眉間砂,淒然一笑道,“已私定終身。”

妄念罷了。

江陵七省通衢,去長安依舊萬裏迢遙。人道是官家憐他病弱,賜離京華狼虎之地,而楚地荒莽,窮冬酷暑,李鑒幾乎磨折去半條性命。說是封賜,不如說是衣錦流放。

他出世即喪母,少年時無名無分,於古剎孑孓禮佛。端王將溫毒的盛寒草當作補藥與他,他本就體虛,伏連疾再未好過。世人不曾與他半分情味,說他懷善,便是一派胡言。他恨不得奪了那天子之位,叫天下皆知抽筋剜骨是何滋味。

如此生平,不配思溫柔鄉。

翌日,李鑒、許學究與秦督軍便三人成行,離了江陵。且不說橫江渡河,單快馬行驛,也耗去半月。沿途皆是縞素,人只道大行皇帝已擇良辰入殮,卻不知新皇何時登基,怕江山是要動搖三分。

直至終南二裏外文安驛,許鶴山見李鑒咳得愈發兇,便去抓方子,放另兩人暫歇。

李鑒瞧著他走遠,於驛口門前坐定,與秦鏡如擁著爐火燒酒,香氣滿溢了房舍。

“這酒好,殿下沒口福了啊。”秦鏡如咂咂嘴,“殿下,自我二人離京,可是多年未鑒一鑒這終南遠山長了。嘖,真香。”

“分明是兌水了。”李鑒笑一聲,闔上眼。

秦鏡如接著論村醴白酒與貢品的最大差別,講得比四書五經還頭頭是道。有兩個來飲馬的中年客商在後頭落了座,閑談起來,大都是講布帛菽粟又漲了稅。李鑒向來耳聰,留了點心聽著,憂起國庫來。

其中一人忽低聲道:“門口那可是秦太尉的二子,江陵秦燁秦督軍?身旁那公子好生俊美。”

另一位嘆道:“俊美二字少有人當得。聽聞當年那安王少年紅顏,也是惹得長安蛾眉紅袖招的絕色。可惜封去江陵不久,病愈發重。前年聽聞是病薨了。”

他們低估了秦督軍和俊美公子的耳力。

秦鏡如硬生生把酒盞沿掰出個口子,側身直勾勾盯了李鑒一會,那意思極其分明:為什麽只誇你好看?

李鑒笑而不答,驛頭一陣鐸鈴漫響。一行人馬闖來,驚得驛館處人鳥一同四散,為首人是個膀闊腰圓的莽漢,騰地下了馬,大喊一聲:“金吾禁軍查辦!”

這人,李鑒和秦鏡如都曉得,是鎮長安的胡伯雎,金吾禁軍的副統領。

秦鏡如大大方方地上去行禮,李鑒與伯雎未曾見過一面,只裝作輕裘布衣,遙遙唱了個喏。秦鏡如一指他,道:“這是我一江湖中老友。”

伯雎瞅了這李先生幾眼,心道好個美人。

兩個武將打了幾句蹩腳官腔,終於受不了了。胡伯雎先破功,道:“賢弟,近日私鹽販愈加猖獗,我那大統領鳥事也忒多,連我都給遣來查辦了。每日一次,更定即走,誰吃得消!”

“我江陵呆慣了,偶爾才上京覆軍報一趟,倒也是記得長安金吾不禁,如今怎麽改相了?”秦鏡如看了李鑒的眼色,“難不成是因皇帝大行......”

“九五之尊空著呢,怕人造次。”伯雎道,“立新皇的詔書密而不宣,端王急得都快嘔血了,也不知我那大統領等一幹人臣抽了什麽風,想反不成。話說前年聽聞安王於你那處病薨,屍首尚未歸陵,你此番怎不一道運將來?”

秦鏡如:“......”

李鑒趁他們講話,擁著火爐徑自向馬櫪去,遙遙看見拎著藥包吹北風的許學究。他加快步子,到了近前,許鶴山問:“是何人帶人馬?在與鏡如說什麽?”

“胡伯雎。”他沈沈地清嗓子,“他在問阿燁,什麽時候把我運到長安埋了。”

二人心照不宣地撂下秦督軍,牽著馬至驛路上。道旁草樹新雪尚白頭,打眼前飛掠過。馬行疾,長安外城門已然在眼前,客商行人與官宦車馬絡繹不絕,李鑒與許鶴山皆是尋常風袍,少有人多施睞。

竟是四年未歸了。

“有何打算?”許鶴山問著。二人過了朱雀航,見滿街市都挑著紅燈盞,正店酒家蒸霧騰騰,耍雜尋歡的也多有看客,那頭滿樓紅袖招。

李鑒一時未答,停了步子,掏銀兩買了一對天青梅紋銀鑲容臭。許鶴山知他素好精致什物,瞧著他把玩,忽聽小殿下道:“子覓可知曉,元嘉十七年上元節時,長安祈年殿那場大火?”

哪能不知。一場火,燒得崇國公黨羽灰飛煙滅,將安王李鑒燒到了江陵。最終,還是燒出了個漁翁得利的李正德,假惺惺奉著大道之行,說那嘉王密謀篡位。嘉王是老實人,百口莫辯,第二天就一杯鴆酒撒手人寰了。

“再燒一次吧。”李鑒彎眸,“叫我那皇兄出來,咱一家人熱鬧熱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