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與玫瑰
關燈
小
中
大
槍炮與玫瑰
周三早。
方予和向晷提前十多分鐘來到教室,小曾老師已經到了,正站在第一排和前面的同學有說有笑。
他們還是坐上節課的位置,教室後側靠門邊的座位。方予坐下後擡眼看了一眼多媒體,投屏的PPT上寫著五個字:槍炮與玫瑰。
小曾老師披散著一頭波浪卷,陽光鍍在她的發絲表面,泛起一層瑩亮的金棕色。
她像是屏幕上五個字裏的最後兩個字——玫瑰,還是那款名字叫做“愛莎”的厄爾多瓜品種,白玉色的花芯,花瓣的最外緣暈染出藹粉色的邊,美得浪漫又慵懶。
應該是餘光看見有人走進教室,她往後排看了一眼,正好對上方予轉向她的視線,於是微笑著對他們點了點頭。
笑容像鋪在她發間的陽光那樣,溫柔又安謐。
有同學問她:“小曾老師前天上了熱搜是什麽感覺?”
她聽言收回目光看向那同學,臉上挽起一個無奈的笑:“老實說,挺懵的,沒什麽特別的感覺。”
又有人問:“有給你的生活帶來什麽變化嗎?”
她笑得有點小頑皮,答:“帶來了許多多年不聯系的朋友的問候。”
同學們笑作一團。
“不過大家也就熱鬧一陣子,算不得什麽實質性的改變吧。”她又說,“最實質的改變是,我看到教務系統上的選課人數又多了8個,現在選課人數達到滿容量80人了。”
同學們嘎嘎樂:“小曾老師周一那波苦口婆心的‘勸退’可以說是毫無用處了。”
“可不是嗎。”曾林夕嘆氣,隨後又笑,“沒關系,今天還有機會的,我再努力努力,勸勸試試。”
有人又問:“小曾老師有沒有沒想過,趁著這個熱度去社交平臺開個賬號?給公眾科普一些基礎的經濟學知識,成為網紅美女公知!”
“沒想過。”她搖頭,誠懇道,“我只是經濟學界一個淺薄的探路人,當程門立雪、遜志時敏,可不敢班門弄斧、布鼓雷門。”
另一人笑道:“小曾老師一定是經濟學人裏語文最好的。”
她也笑,順勢開玩笑:“是吧?當年其實報錯專業了,應該去學文學的。”
教室前廳一派和諧,言笑宴宴。
沒一會兒,教室坐得滿滿當當的,眼見著這節課來蹭課的人又多了不少。
十點十分,上課鈴響起來。她轉身走上講臺,在講桌前站定,教室裏也安靜下來。
笑著開口:“我尋思各位已經是大學生了,逆反期應該過了呀?怎麽我勸大家退選,越勸選課的人還越多了呢?”
哄堂大笑,個個臉上都是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
方予也掃了一圈教室,一個空位也沒有,110人容量的教室坐滿員了,至少有30個來蹭課的學生,甚至教室門外還有人探頭探腦,估計都是循著熱搜來圍觀美女老師的。
小曾老師繼續說:“那我們就開始簽到吧,今天就先用面對面建群的方式簽到。”
上節課沒來的學生好奇地瞪起眼,一副被這個神奇的簽到方式震懾到的樣子,其他同學也是滿臉饒有興致,沒想到她真的說到做到,都掏出手機躍躍欲試。
她又說:“用面對面建群方式進群的人數上限是100人吧?這教室裏應該不止100個人?沒有選課的同學就不要參與了,給選了課的同學留一點生存空間,他們進不了群是要掛科的。”
頓了頓,她眨眨眼,笑:“當然,也可以選擇退選這門課,逃過這一劫。”
方予心下覺得好笑,她還真是真心實意且堅持不懈地在勸退選課。
然後她繼續施施然站在講臺,指揮大家:“來吧,選了課的同學把面對面建群打開。”
有同學看她光站著沒動作,奇怪問:“小曾老師你怎麽不加群?”
她答得理所應當:“你們簽到呀,我不需要加群。”
“那你怎麽統計群成員?”
“等會兒選個同學幫幫我,幫忙的同學我請喝飲料,有人願意嗎?”
不少人舉起手來:“我我我!”
她笑:“OK,等會兒抽一個天選之人吧。”
又有人問:“那我們豈不是沒辦法偷摸摸加小曾老師微信了?”
她擺了個無辜臉:“看樣子好像是的。”
“我們可以要求加你的微信嗎?”
她搖頭:“建議不要這樣要求哈,呼籲大家離老師的講臺近一點,離個人生活遠一點。”
同學們不肯放棄,追問:“如果我們非得要求呢?”
她笑得有點小頑皮:“那就統一回覆:好友列表滿了,加不上了。”
向晷目瞪口呆地轉頭看方予,湊近他,壓低聲音問:“敢情這是拒絕加微信的話術?那她周一在食堂啥意思?你要真說要加她,她會拿這話搪塞你?”
“估計是吧。”方予笑了一聲。這小曾老師還蠻有意思的。
“選課的同學都準備好了哈?”她在講臺上繼續指揮,自言自語問,“輸個什麽數字呢?”
向晷盯著手機鍵盤,一副蓄勢待發的模樣。
方予斜眼瞅他,至於嗎?
小曾老師說:“就今天的日期吧,0303。”
話音沒落,向晷的屏幕就跳到微信群界面——游戲主播大爆手速僅為加入簽到群。
方予也隨後進群,瞟了一眼向晷得意地半邊翹起的嘴角,嗤之以鼻。
呵,出息。
“0303,都加進來了吧?”小曾老師又重覆一遍數字,而後走下講臺,靠近第一排一個看群的女同學,壓低聲音問她,“我可以借你的界面看一眼嗎?”
“當然可以,隨便看!”女生揚起大笑臉,說著要把手機遞給她。
她搖手:“不用,你操作就好。”
方予遠遠地看她,她不去碰人手機,哪怕經過別人準許也不去觸碰,還蠻有邊界感的。
“有選課的同學還沒進群的嗎?”她擡頭看教室,揚聲問,見沒人舉手,旋即低頭跟女生說,“麻煩你幫我把現在的群成員截個屏發群裏。”
女生發截圖的間隙,她擡頭指揮眾人:“大家把群昵稱改成自己的姓名+學號,課間的時候我會請被選中的同學來幫我核對到課名單,核完大家就可以退群了。”
有人問:“誰是那個天選之人?”
小曾老師問:“第一個進群的人是誰?”
說著低頭看女生的屏幕,女生應該是點開了這個人的名片:“唔....”
她的話音頓住,方予看了一下成員列表,第一個頭像赫然是——
“晷頭晷腦。”小曾老師笑意滿滿地讀出向晷的微信名,揚頭對著教室喚道,“晷頭晷腦同學?”
向晷“哐”地一下從座位上彈起來:“欸欸欸!小曾老師!求求了!別叫了!被當眾大聲宣讀微信名真的太羞恥了!!!!”
方予在旁邊低下頭笑起來。這社死現場是真的很好笑。
她也在教室前面笑:“是喔,不好意思,考慮不周。”
方予拄著臉看她,嘴上說抱歉,臉上可半點沒看出歉意來。
她問向晷:“你願意幫忙嗎?”
向晷點頭如搗蒜:“願意啊願意啊,當然願意。”
“那你等會兒下課拿著手機來前面找我一下。”
向晷笑得像朵太陽花:“好的呀好的呀。”
招呼向晷坐下後,她轉身走回講臺。
看向PPT,她說:“這節課,我們聊聊‘槍炮與玫瑰’。”
槍炮與玫瑰?那個很有名的搖滾樂隊?方予繼續拄著臉看她。
“不是聊音樂哈,不是聊搖滾和樂隊。”估計是大多人都表現出了同樣的好奇,她笑著解釋,“是聊聊人們的逐利心態。”
“槍炮與玫瑰這支樂隊有一支代表作,是翻唱的Bob Dylan的《Knockin’ on Heaven’s Door》,這首歌算是現當代最著名的反戰歌曲之一了,有很多非常經典的翻唱版本,可以說是一支不朽名作。說到Bob Dylan,也是一個非常有才氣的作家,他的另一支反戰歌曲《Blowing in the Wind》還在2016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她拋磚引玉,由樂隊的歌曲作為切入點,逐漸進入主題,“無數人反戰,或者可以說,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反對戰爭,那為什麽還會有戰爭呢?”
有同學回答:“因為戰爭的發起方有利可圖。”
她點頭:“是的,有利可圖。”
停頓一下,她繼續說:“‘有利可圖’是經濟學裏的一個常用概念,這個概念非常直接易懂,不需要我多做解釋,它是驅動絕大多數交易完成的動力,甚至說,如果我們把所有符合交易雙方期待的動力都定義為‘有利可圖’的話,世界上所有的交易都是因為‘有利可圖’才能達成——這也是經濟學裏對‘有利可圖’的定義,people behave for benefit,人們被利益所驅動,但這個利益,是廣義上的‘利’,符合內心期待的即為‘利’。正是因為這個‘利’的概念太過普及,它逐漸侵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談交易的時候,我們說‘有利可圖’是許多人自發地或者被動地采取行動的驅動力。”
她侃侃而談的樣子無疑是非常有魅力的,邏輯清晰,用詞簡練,表達精準,且聲調平緩柔和,讓人不由自主地凝神關註,傾耳以聞。
“小到一個選擇,大到一場戰爭,人們采取的每一步的行動,總是在朝著‘有利可圖’的方向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生靈塗炭、哀鴻遍野,無數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以此為代價,換到的是一個民族的振奮和覺醒,也是另一個民族長達幾十年甚至一個世紀的昌盛,我們可以責備戰爭不義,但也親眼見證了且在不斷見證著這些不義之炮所催發的,一個又一個香氣馥郁的玫瑰園。歷史冰冷無情,我們卻能從中看見‘有利可圖’這四個字的溫度。
“那些在戰爭中僥幸存活的士兵,或是為國攻城掠地,或是成功保家衛國,他們舉起槍炮、毀了玫瑰,爾後榮歸故裏,戴上勳章。即使我們可以斷言戰爭的不正義性,可是就每個個體而言,你卻無法責備他的選擇,站在那樣的境地裏,你是士兵,你會如何選擇?你選槍炮還是玫瑰?你的選擇總有你的道理和你的立場,你選擇的方向總是你的‘心之所向’。
“經濟學把‘利’解釋成人們的‘心之所向’,至此,我都覺得‘逐利’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概念。可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用貨幣去度量生活的方方面面,漸漸成為社會生活的準則,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往往與他的消費水平掛鉤,一個人的工作價值,總是用其薪金收入來衡量...現在生活中的‘逐利’,總是向著‘獲取錢財名利’的角度去傾斜,於是慢慢地,本是廣義而言的‘有利可圖’,越來越狹義化,大家聽到‘有利可圖’的第一反應,是不是‘能掙多少錢’?”
教室裏因為點頭的動作擺蕩出一陣黑浪。方予內心讚同,但不動聲色,只是坐直了一些,專註地聽她表達。
“我個人不喜歡這樣的改變,從這個定義涵括範圍的收縮中,我感受到的是人們的視野在變得狹隘,理解在變得單一,思想和靈魂也在變得麻木且無趣。”
她說這話時,語調低沈柔緩,並不激憤,但能感受到其中的惋惜和慨嘆。
她繼續說:“我前幾天聽到有人談論學歷,談論學歷時自然而然地會和工作、薪資、就業前景等等這些和經濟生活息息相關的因素掛鉤,我意識到現在的社會導向似乎就是這樣,人們讀書,是為了拿到一個高學歷,讓高學歷成為一份好工作的敲門磚,讓好工作成為一個人積累社會名望的墊腳石....現在有多少家長或者老師,還會在勸誡小朋友好好讀書的時候,跟小朋友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出自弗蘭西斯·培根《培根隨筆》)
她問同學們:“在座的各位,考進Y大已經讓你們成為許多人眼裏的‘天之驕子’,可是讀書這件事,對你們來說,是槍炮還是玫瑰?你戴上高學歷所賦予的光環時,有沒有思考過這份文憑真正帶給你的是什麽?或者說應該是什麽?你們有沒有想過,在你所研修的專業裏,你自己被塑造成了怎樣的人?用怎樣的視角去理解世界?以怎樣的辭藻去描繪世界?通過怎樣的邏輯去解讀世界?”
她問:“還是說,這個文憑在你借用它進入到現代的‘逐利之戰’後,就會被棄如敝履,甚至不值得被悉心收藏?”
久久的沈默之後,有同學開口接話,然後整個課堂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她多數時候安靜聆聽大家的討論,間或參與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室裏是思維火花迸射的大熔爐,而化學反應在有序進行。
向晷時不時點頭,也時不時高聲陳述幾句。
方予的思維卻拐了個彎,想到了別的事情。
她今天聊的學歷和工作,是開學前一天他們在直播間聊的話題。
她周一在課上cue向晷說自己的履歷平平無奇,也是前一天他們在直播間閑聊的話題。
她周一早上在食堂跟他們說“總覺得很快會再見面”,而前一天他們在直播間聊的內容,直白地指向他倆選的是這門課。
所有巧合放在一起,還會是巧合嗎?
她應該是看過他們的直播吧?至少開學前一天是看了。
為什麽會去看直播?
是他們的固定觀眾?還是他們選課之後教務李老師專門跟她通了氣,說學院有兩個小有名氣的主播會選修她的課?畢竟李老師看上去很喜歡小曾老師。
那她周一會不會也去看直播了?很有可能吧,畢竟早上食堂的事就夠滑稽的了,後來她又成了任課老師,向晷這個碎嘴子很可能在直播間聊這事,她好奇去看看也很正常。
周一自己有說什麽話嗎?噢,好像說她“萬裏挑一”來著....
.......嘶。
有點子尷尬啊那。
不過還好,有向晷擋在前面,他這一句“萬裏挑一”的評價完全不值一提,畢竟向晷前一天在直播間妄論人家的履歷背景,第二天又把人吹得天上有地下無的。
向晷這傻大兒要是哪天意識到,這兩次直播的時候,當事人小曾老師估計一直在觀眾席,他得崩潰到切腹自盡吧?
這麽一想,向晷周一在直播間大放厥詞,說小曾老師長得漂亮要個微信不虧,今天被當眾宣讀微信昵稱,是不是來自小曾老師的報覆啊?
想到這兒,方予又不由提起嘴角。
人間慘劇向大兒。
啊....說起來,小曾老師和鄉姐好像是校友吧?都是博科尼的。不過小曾老師是商學院畢業,而鄉姐學的經濟學類,可能是經濟學院的,這兩個學院在同一個校區嗎?那邊中國留學生應該不算多吧?她們會不會認識?畢竟感覺鄉姐也不會是什麽無名之輩,這麽出色的兩個女孩子,互相認識應該也不奇怪吧?
——這麽一想.... 難怪他們誇小曾老師的時候,鄉姐說她“與有榮焉”,很可能是朋友被誇了她自己也很高興吧?
靠.... 鄉姐真雞賊誒!明明心知肚明,就是一聲不吭,就看他們笑話唄?搞不好倆人私底下還偷偷交流過他們的傻子行為,當然主要是向晷的傻子行為。
他擡眼看向小曾老師,正巧對上她投射到這個方向的視線,但她隨即不動聲色地轉開了。
方予瞇了下眼睛。
這近水樓臺的,不得跟小曾老師打聽打聽鄉姐的情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周三早。
方予和向晷提前十多分鐘來到教室,小曾老師已經到了,正站在第一排和前面的同學有說有笑。
他們還是坐上節課的位置,教室後側靠門邊的座位。方予坐下後擡眼看了一眼多媒體,投屏的PPT上寫著五個字:槍炮與玫瑰。
小曾老師披散著一頭波浪卷,陽光鍍在她的發絲表面,泛起一層瑩亮的金棕色。
她像是屏幕上五個字裏的最後兩個字——玫瑰,還是那款名字叫做“愛莎”的厄爾多瓜品種,白玉色的花芯,花瓣的最外緣暈染出藹粉色的邊,美得浪漫又慵懶。
應該是餘光看見有人走進教室,她往後排看了一眼,正好對上方予轉向她的視線,於是微笑著對他們點了點頭。
笑容像鋪在她發間的陽光那樣,溫柔又安謐。
有同學問她:“小曾老師前天上了熱搜是什麽感覺?”
她聽言收回目光看向那同學,臉上挽起一個無奈的笑:“老實說,挺懵的,沒什麽特別的感覺。”
又有人問:“有給你的生活帶來什麽變化嗎?”
她笑得有點小頑皮,答:“帶來了許多多年不聯系的朋友的問候。”
同學們笑作一團。
“不過大家也就熱鬧一陣子,算不得什麽實質性的改變吧。”她又說,“最實質的改變是,我看到教務系統上的選課人數又多了8個,現在選課人數達到滿容量80人了。”
同學們嘎嘎樂:“小曾老師周一那波苦口婆心的‘勸退’可以說是毫無用處了。”
“可不是嗎。”曾林夕嘆氣,隨後又笑,“沒關系,今天還有機會的,我再努力努力,勸勸試試。”
有人又問:“小曾老師有沒有沒想過,趁著這個熱度去社交平臺開個賬號?給公眾科普一些基礎的經濟學知識,成為網紅美女公知!”
“沒想過。”她搖頭,誠懇道,“我只是經濟學界一個淺薄的探路人,當程門立雪、遜志時敏,可不敢班門弄斧、布鼓雷門。”
另一人笑道:“小曾老師一定是經濟學人裏語文最好的。”
她也笑,順勢開玩笑:“是吧?當年其實報錯專業了,應該去學文學的。”
教室前廳一派和諧,言笑宴宴。
沒一會兒,教室坐得滿滿當當的,眼見著這節課來蹭課的人又多了不少。
十點十分,上課鈴響起來。她轉身走上講臺,在講桌前站定,教室裏也安靜下來。
笑著開口:“我尋思各位已經是大學生了,逆反期應該過了呀?怎麽我勸大家退選,越勸選課的人還越多了呢?”
哄堂大笑,個個臉上都是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
方予也掃了一圈教室,一個空位也沒有,110人容量的教室坐滿員了,至少有30個來蹭課的學生,甚至教室門外還有人探頭探腦,估計都是循著熱搜來圍觀美女老師的。
小曾老師繼續說:“那我們就開始簽到吧,今天就先用面對面建群的方式簽到。”
上節課沒來的學生好奇地瞪起眼,一副被這個神奇的簽到方式震懾到的樣子,其他同學也是滿臉饒有興致,沒想到她真的說到做到,都掏出手機躍躍欲試。
她又說:“用面對面建群方式進群的人數上限是100人吧?這教室裏應該不止100個人?沒有選課的同學就不要參與了,給選了課的同學留一點生存空間,他們進不了群是要掛科的。”
頓了頓,她眨眨眼,笑:“當然,也可以選擇退選這門課,逃過這一劫。”
方予心下覺得好笑,她還真是真心實意且堅持不懈地在勸退選課。
然後她繼續施施然站在講臺,指揮大家:“來吧,選了課的同學把面對面建群打開。”
有同學看她光站著沒動作,奇怪問:“小曾老師你怎麽不加群?”
她答得理所應當:“你們簽到呀,我不需要加群。”
“那你怎麽統計群成員?”
“等會兒選個同學幫幫我,幫忙的同學我請喝飲料,有人願意嗎?”
不少人舉起手來:“我我我!”
她笑:“OK,等會兒抽一個天選之人吧。”
又有人問:“那我們豈不是沒辦法偷摸摸加小曾老師微信了?”
她擺了個無辜臉:“看樣子好像是的。”
“我們可以要求加你的微信嗎?”
她搖頭:“建議不要這樣要求哈,呼籲大家離老師的講臺近一點,離個人生活遠一點。”
同學們不肯放棄,追問:“如果我們非得要求呢?”
她笑得有點小頑皮:“那就統一回覆:好友列表滿了,加不上了。”
向晷目瞪口呆地轉頭看方予,湊近他,壓低聲音問:“敢情這是拒絕加微信的話術?那她周一在食堂啥意思?你要真說要加她,她會拿這話搪塞你?”
“估計是吧。”方予笑了一聲。這小曾老師還蠻有意思的。
“選課的同學都準備好了哈?”她在講臺上繼續指揮,自言自語問,“輸個什麽數字呢?”
向晷盯著手機鍵盤,一副蓄勢待發的模樣。
方予斜眼瞅他,至於嗎?
小曾老師說:“就今天的日期吧,0303。”
話音沒落,向晷的屏幕就跳到微信群界面——游戲主播大爆手速僅為加入簽到群。
方予也隨後進群,瞟了一眼向晷得意地半邊翹起的嘴角,嗤之以鼻。
呵,出息。
“0303,都加進來了吧?”小曾老師又重覆一遍數字,而後走下講臺,靠近第一排一個看群的女同學,壓低聲音問她,“我可以借你的界面看一眼嗎?”
“當然可以,隨便看!”女生揚起大笑臉,說著要把手機遞給她。
她搖手:“不用,你操作就好。”
方予遠遠地看她,她不去碰人手機,哪怕經過別人準許也不去觸碰,還蠻有邊界感的。
“有選課的同學還沒進群的嗎?”她擡頭看教室,揚聲問,見沒人舉手,旋即低頭跟女生說,“麻煩你幫我把現在的群成員截個屏發群裏。”
女生發截圖的間隙,她擡頭指揮眾人:“大家把群昵稱改成自己的姓名+學號,課間的時候我會請被選中的同學來幫我核對到課名單,核完大家就可以退群了。”
有人問:“誰是那個天選之人?”
小曾老師問:“第一個進群的人是誰?”
說著低頭看女生的屏幕,女生應該是點開了這個人的名片:“唔....”
她的話音頓住,方予看了一下成員列表,第一個頭像赫然是——
“晷頭晷腦。”小曾老師笑意滿滿地讀出向晷的微信名,揚頭對著教室喚道,“晷頭晷腦同學?”
向晷“哐”地一下從座位上彈起來:“欸欸欸!小曾老師!求求了!別叫了!被當眾大聲宣讀微信名真的太羞恥了!!!!”
方予在旁邊低下頭笑起來。這社死現場是真的很好笑。
她也在教室前面笑:“是喔,不好意思,考慮不周。”
方予拄著臉看她,嘴上說抱歉,臉上可半點沒看出歉意來。
她問向晷:“你願意幫忙嗎?”
向晷點頭如搗蒜:“願意啊願意啊,當然願意。”
“那你等會兒下課拿著手機來前面找我一下。”
向晷笑得像朵太陽花:“好的呀好的呀。”
招呼向晷坐下後,她轉身走回講臺。
看向PPT,她說:“這節課,我們聊聊‘槍炮與玫瑰’。”
槍炮與玫瑰?那個很有名的搖滾樂隊?方予繼續拄著臉看她。
“不是聊音樂哈,不是聊搖滾和樂隊。”估計是大多人都表現出了同樣的好奇,她笑著解釋,“是聊聊人們的逐利心態。”
“槍炮與玫瑰這支樂隊有一支代表作,是翻唱的Bob Dylan的《Knockin’ on Heaven’s Door》,這首歌算是現當代最著名的反戰歌曲之一了,有很多非常經典的翻唱版本,可以說是一支不朽名作。說到Bob Dylan,也是一個非常有才氣的作家,他的另一支反戰歌曲《Blowing in the Wind》還在2016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她拋磚引玉,由樂隊的歌曲作為切入點,逐漸進入主題,“無數人反戰,或者可以說,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反對戰爭,那為什麽還會有戰爭呢?”
有同學回答:“因為戰爭的發起方有利可圖。”
她點頭:“是的,有利可圖。”
停頓一下,她繼續說:“‘有利可圖’是經濟學裏的一個常用概念,這個概念非常直接易懂,不需要我多做解釋,它是驅動絕大多數交易完成的動力,甚至說,如果我們把所有符合交易雙方期待的動力都定義為‘有利可圖’的話,世界上所有的交易都是因為‘有利可圖’才能達成——這也是經濟學裏對‘有利可圖’的定義,people behave for benefit,人們被利益所驅動,但這個利益,是廣義上的‘利’,符合內心期待的即為‘利’。正是因為這個‘利’的概念太過普及,它逐漸侵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談交易的時候,我們說‘有利可圖’是許多人自發地或者被動地采取行動的驅動力。”
她侃侃而談的樣子無疑是非常有魅力的,邏輯清晰,用詞簡練,表達精準,且聲調平緩柔和,讓人不由自主地凝神關註,傾耳以聞。
“小到一個選擇,大到一場戰爭,人們采取的每一步的行動,總是在朝著‘有利可圖’的方向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生靈塗炭、哀鴻遍野,無數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以此為代價,換到的是一個民族的振奮和覺醒,也是另一個民族長達幾十年甚至一個世紀的昌盛,我們可以責備戰爭不義,但也親眼見證了且在不斷見證著這些不義之炮所催發的,一個又一個香氣馥郁的玫瑰園。歷史冰冷無情,我們卻能從中看見‘有利可圖’這四個字的溫度。
“那些在戰爭中僥幸存活的士兵,或是為國攻城掠地,或是成功保家衛國,他們舉起槍炮、毀了玫瑰,爾後榮歸故裏,戴上勳章。即使我們可以斷言戰爭的不正義性,可是就每個個體而言,你卻無法責備他的選擇,站在那樣的境地裏,你是士兵,你會如何選擇?你選槍炮還是玫瑰?你的選擇總有你的道理和你的立場,你選擇的方向總是你的‘心之所向’。
“經濟學把‘利’解釋成人們的‘心之所向’,至此,我都覺得‘逐利’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概念。可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用貨幣去度量生活的方方面面,漸漸成為社會生活的準則,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往往與他的消費水平掛鉤,一個人的工作價值,總是用其薪金收入來衡量...現在生活中的‘逐利’,總是向著‘獲取錢財名利’的角度去傾斜,於是慢慢地,本是廣義而言的‘有利可圖’,越來越狹義化,大家聽到‘有利可圖’的第一反應,是不是‘能掙多少錢’?”
教室裏因為點頭的動作擺蕩出一陣黑浪。方予內心讚同,但不動聲色,只是坐直了一些,專註地聽她表達。
“我個人不喜歡這樣的改變,從這個定義涵括範圍的收縮中,我感受到的是人們的視野在變得狹隘,理解在變得單一,思想和靈魂也在變得麻木且無趣。”
她說這話時,語調低沈柔緩,並不激憤,但能感受到其中的惋惜和慨嘆。
她繼續說:“我前幾天聽到有人談論學歷,談論學歷時自然而然地會和工作、薪資、就業前景等等這些和經濟生活息息相關的因素掛鉤,我意識到現在的社會導向似乎就是這樣,人們讀書,是為了拿到一個高學歷,讓高學歷成為一份好工作的敲門磚,讓好工作成為一個人積累社會名望的墊腳石....現在有多少家長或者老師,還會在勸誡小朋友好好讀書的時候,跟小朋友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出自弗蘭西斯·培根《培根隨筆》)
她問同學們:“在座的各位,考進Y大已經讓你們成為許多人眼裏的‘天之驕子’,可是讀書這件事,對你們來說,是槍炮還是玫瑰?你戴上高學歷所賦予的光環時,有沒有思考過這份文憑真正帶給你的是什麽?或者說應該是什麽?你們有沒有想過,在你所研修的專業裏,你自己被塑造成了怎樣的人?用怎樣的視角去理解世界?以怎樣的辭藻去描繪世界?通過怎樣的邏輯去解讀世界?”
她問:“還是說,這個文憑在你借用它進入到現代的‘逐利之戰’後,就會被棄如敝履,甚至不值得被悉心收藏?”
久久的沈默之後,有同學開口接話,然後整個課堂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她多數時候安靜聆聽大家的討論,間或參與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室裏是思維火花迸射的大熔爐,而化學反應在有序進行。
向晷時不時點頭,也時不時高聲陳述幾句。
方予的思維卻拐了個彎,想到了別的事情。
她今天聊的學歷和工作,是開學前一天他們在直播間聊的話題。
她周一在課上cue向晷說自己的履歷平平無奇,也是前一天他們在直播間閑聊的話題。
她周一早上在食堂跟他們說“總覺得很快會再見面”,而前一天他們在直播間聊的內容,直白地指向他倆選的是這門課。
所有巧合放在一起,還會是巧合嗎?
她應該是看過他們的直播吧?至少開學前一天是看了。
為什麽會去看直播?
是他們的固定觀眾?還是他們選課之後教務李老師專門跟她通了氣,說學院有兩個小有名氣的主播會選修她的課?畢竟李老師看上去很喜歡小曾老師。
那她周一會不會也去看直播了?很有可能吧,畢竟早上食堂的事就夠滑稽的了,後來她又成了任課老師,向晷這個碎嘴子很可能在直播間聊這事,她好奇去看看也很正常。
周一自己有說什麽話嗎?噢,好像說她“萬裏挑一”來著....
.......嘶。
有點子尷尬啊那。
不過還好,有向晷擋在前面,他這一句“萬裏挑一”的評價完全不值一提,畢竟向晷前一天在直播間妄論人家的履歷背景,第二天又把人吹得天上有地下無的。
向晷這傻大兒要是哪天意識到,這兩次直播的時候,當事人小曾老師估計一直在觀眾席,他得崩潰到切腹自盡吧?
這麽一想,向晷周一在直播間大放厥詞,說小曾老師長得漂亮要個微信不虧,今天被當眾宣讀微信昵稱,是不是來自小曾老師的報覆啊?
想到這兒,方予又不由提起嘴角。
人間慘劇向大兒。
啊....說起來,小曾老師和鄉姐好像是校友吧?都是博科尼的。不過小曾老師是商學院畢業,而鄉姐學的經濟學類,可能是經濟學院的,這兩個學院在同一個校區嗎?那邊中國留學生應該不算多吧?她們會不會認識?畢竟感覺鄉姐也不會是什麽無名之輩,這麽出色的兩個女孩子,互相認識應該也不奇怪吧?
——這麽一想.... 難怪他們誇小曾老師的時候,鄉姐說她“與有榮焉”,很可能是朋友被誇了她自己也很高興吧?
靠.... 鄉姐真雞賊誒!明明心知肚明,就是一聲不吭,就看他們笑話唄?搞不好倆人私底下還偷偷交流過他們的傻子行為,當然主要是向晷的傻子行為。
他擡眼看向小曾老師,正巧對上她投射到這個方向的視線,但她隨即不動聲色地轉開了。
方予瞇了下眼睛。
這近水樓臺的,不得跟小曾老師打聽打聽鄉姐的情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