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21 章
其他的嬴氏先祖們,無論是有名於世,還是默默無聞,都在這一刻凝聚成了一個聲音,無聲的回響在陰間地界,那是對胡亥的警醒,也是對未來的寄托。他們的眼神裏,既有對過去輝煌的驕傲,也有對今日悲劇的痛心,更有對大秦未來能否重振的深深關切。嬴稷的聲音在陰冷的地界中回蕩,夾雜著不可遏制的憤怒與痛惜,他緩緩踱步,目光如炬,直視著胡亥,那眼神中既有身為先祖的威嚴,也有對後輩墮落的深深失望。他的話語字字千鈞,每一個字都仿佛敲擊在胡亥的心上。
嬴稷的目光仿佛能穿透歲月的迷霧,凝重而覆雜,他的聲音低沈而有力,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設想一番,若你身邊簇擁著百裏奚的深謀遠慮、衛鞅的變法革新、張儀的雄辯滔滔、範雎的謀國之策,以及蒙恬的堅毅勇猛,這些堪比伊尹的賢臣良將,你是否會因懼怕他們如同伊尹之於太甲那般,對你有所規勸和約束,而選擇將他們逐一鏟除,直到朝堂空蕩,只剩下阿諛奉承之輩?
他的臉龐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棱角分明,眼神中既有責備又有惋惜,你沈浸在無盡的歡愉之中,視趙高那昭然若揭的野心為無物,讓他如同毒蛇一般纏繞在權力的中心,操縱著你的意志。你是否知道,正是這種放縱,讓大秦的榮耀與輝煌,如流星劃過夜空,轉瞬即逝?
嬴稷的語速漸漸加快,情緒也隨之起伏,太甲王,盡管曾迷失,但在伊尹的嚴教之下,最終醒悟,洗心革面,重新成為一代明君,載入史冊。反觀你,趙高‘指鹿為馬’的荒誕鬧劇,不僅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也將你推向了歷史的笑柄之列。你的沈默與順從,讓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忠奸不分,是非顛倒。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平息內心的波瀾,但言語間依然流露出難以掩飾的悲哀,你錯失了太多改正的機會,錯過了讓大秦再度輝煌的可能性。你應當是那位能夠駕馭群臣、引領國家走向繁榮的君主,而不是一個被權臣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傀儡。如今,你已不再是那個初登大位、滿懷抱負的少年,而是被歷史洪流沖刷得面目全非的影子。
嬴稷的話語中既有對過去的痛惜,也有對未來的無奈,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時間,凝視著那段無法挽回的歷史,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胡亥的責難,也有對大秦命運的深深嘆息。
說到這裏,嬴稷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難以名狀的悲哀,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轉向了不遠處靜默站立的衛鞅、張儀與範雎的虛影,他們的面容上同樣寫滿了惋惜與沈痛。
衛鞅,你為變法強秦,不惜背負千古罵名;張儀,你以連橫之策,為秦國拓寬疆域;範雎,你遠交近攻,奠定一統基礎。你們,哪一個不是傾盡一生才華,只為秦國能屹立不倒?嬴稷的話語中充滿了敬意,但隨後又轉為對胡亥的責問,而你,卻將這些心血與智慧,視為束縛,你害怕他們如同伊尹對太甲那樣,約束你的放縱,指導你的迷途。你選擇了最愚蠢的方式——毀滅,來回應他們的忠誠與期待。
胡亥的臉上閃過一抹慌亂,隨即被恐懼與羞愧所取代,他試圖辯解,聲音卻微弱得幾不可聞:我……我只是……
只是什麽?嬴稷打斷了他,語音中帶著幾分冷酷,只是害怕失去權力的滋味?只是沈迷於趙高、的諂媚?你可知,真正的王者,不畏忠言逆耳,不懼輔臣如鏡,因為他們明白,國家的興亡,君主的責任,遠大於個人的私欲。
面對嬴稷這番激憤的質問,五位賢臣的心境也各自經歷了覆雜的波瀾,他們的心理變化如同歷史長河中的暗流,深刻而細膩。
百裏奚心中升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悲涼。他深知,一位賢明的君主對於國家興衰的重要性。若自己身處其時,定會盡力規勸,但同時也感到一種無力,因為真正的改變來自於君主自身的覺醒。他想象著,如果自己未能得到信任,最終落得被誤解的命運,心中難免生出一絲哀愁,但更多的是對後世君王的期盼,願他們能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衛鞅的內心則是憤怒與無奈交織。他一生致力於變法強秦,深知法度對於國家秩序的至關重要。對於嬴稷的指責,他內心深處燃燒著對昏君誤國的痛恨,同時也不禁反思,若自己在此,如何通過法制的力量約束趙高之流,避免悲劇重演。這種反思中帶著對未竟事業的遺憾,以及對法治精神不滅的堅持。
張儀則在心中勾畫著一個又一個計謀。他思考著如何在這樣的君臣關系中,既能保全自身,又能巧妙地引導君主走上正確的道路。張儀的內心雖然對胡亥的行徑感到失望,但也激發了他更加精妙的外交與內政策略的構想,想象著如何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既避開了君王的猜忌,又能讓國家機器正常運轉。
範雎的思緒則更為深遠。他想象自己若在場,會如何運用“遠交近攻”的策略,不僅對外,也對內。範雎會試圖以智謀和遠見,讓君主看到長遠利益,避免短視的享樂主義。他內心的掙紮在於,如何在權力的游戲中保持自己的立場,同時又不失去作為臣子的尊嚴和效忠之心。
蒙恬的內心則充滿了軍人的堅毅與責任感。他想象自己在這樣的局勢下,如何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證明忠誠與勇敢,同時也會對未能保護國家免受內亂之苦感到自責。蒙恬的思緒更多地集中在如何鞏固國防,抵禦外敵,同時也警惕內部的腐敗,即使面臨的是君主的不理解,他的心仍如磐石般堅定不移。
每位歷史人物的心路歷程,都是對權力、責任、智慧與忠誠的深刻探討,也是對後來者的一種啟示,提醒著每一個掌權者和輔佐者,如何在覆雜的政治環境中找到正確的方向。此時,範雎緩緩向前邁出一步,他的目光中除了哀傷,還有一絲對胡亥的同情,他輕聲說道:胡亥,前輩我雖已離世,但對秦國的愛從未減退。看著自己與諸多先賢的畢生心血付之一炬,心中確有無盡的失望。但更讓我痛心的是,你作為君王,未能理解治國之道在於仁德與智慧並重,而非暴虐與短視。
這一番話,讓胡亥的臉色更加蒼白,他低下頭,無言以對,周圍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沈重而又覆雜的氣氛。其他嬴氏先祖們的表情各異,有的憤怒,有的悲痛,但更多的是對胡亥行為的無聲譴責。
在這一刻,陰間地界的風似乎也變得淒厲起來,仿佛連天地都在為大秦的悲劇而哀鳴,為那些被無辜犧牲的英靈而哭泣。
胡亥的臉色在眾多先祖的目光下變得蒼白,他的身體因內心的掙紮而輕微顫抖。他閉上眼睛,試圖在心中整理紛亂的思緒,那些曾經被權欲蒙蔽的理智,在這一刻,如晨曦穿透迷霧,逐漸顯露。
在這樣的氛圍中,胡亥似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責任感,他低下頭,雙手緊握,內心翻湧著覆雜的情感,是愧疚,是恐懼,也是對如何挽回局面的迷茫。這一刻,歷史的重量,家族的期待,以及作為君王的責任,全部壓在他的肩上,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是我...是我讓大秦走上了這條不歸路。胡亥的聲音帶著顫抖,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倔強地沒有落下。他擡起頭,目光逐一掠過在場的每一位先祖,那曾經傲慢的眼神已換成了悔恨與求索,“我聽到了,聽到了你們的每一句話,每一聲嘆息。是我,親手毀掉了祖先們辛勞建立的一切,是我,讓大秦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他深吸一口氣,似乎在這一刻長大了數歲,肩膀不再垮塌,而是挺得筆直。但今日,我胡亥立誓,將銘記先祖教誨,力挽狂瀾,哪怕前路荊棘密布,我也要為大秦找尋一條生路。我要證明,我不僅僅是趙高手中的傀儡,我是大秦的子民,是贏氏的子孫,我有責任,也有勇氣,去改正我的錯誤。
胡亥的話語雖然還帶著些微的顫抖,但其中的決心卻如磐石般堅定。他轉向嬴政,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的希望和對過往的告別,父皇,兒臣知錯了,從今以後,兒臣將不再是那個只知享樂的胡亥,而是要成為大秦的守護者,為百姓謀福,為大秦續命。
說完,胡亥跪倒在地,向著先祖們的影像深深叩首,這一拜,既是認錯,也是對未來的承諾。四周的空氣似乎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而凝固,隨後又緩緩流動起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在場的嬴氏先祖,雖然不能言語,但他們的影像似乎變得更加柔和,仿佛在以一種無形的方式,給予胡亥以肯定與鼓勵。
嬴稷的眉頭輕輕蹙起,他的眼神中既有責備也有難以言喻的痛心,輕嘆一息,聲音裏充滿了覆雜的情感:我們不責罰你,但你必須去嬴氏宗祠跪拜,面對那些沈睡的靈位,深刻反思你的所作所為。在那片靜謐之地,或許你能找到指引你回歸正道的力量。
胡亥聞言,身軀一震,眼中閃過一絲驚愕與感激,隨即低下頭,默默地接受了這個安排,仿佛這是他能為自己犯下的過錯所能做的一點補償。
此時,陰間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說不出的沈重與莊嚴。嬴渠梁閉目養神,面容顯得格外寧靜,只有唇邊偶爾的顫動洩露了他內心的激蕩。他緩緩地哼唱起那首古老的秦人悲歌《無衣》,歌聲雖低沈,卻異常有力,如同穿越時空的呼喚,喚醒著每一個嬴氏子孫血液中的驕傲與責任。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他的嗓音沙啞而充滿磁性,每個字都像重錘敲擊在人心上,讓在場的每一個靈魂都不由自主地肅然起敬。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歌聲中,嬴渠梁的眼角似乎閃爍著微光,那是對往昔輝煌的追憶,也是對後輩的殷切期望。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最後一句唱畢,他緩緩睜開雙眼,目光炯炯,仿佛要看穿胡亥的內心,胡亥,宗祠之內,那《無衣》之歌,不僅是戰歌,更是我們秦人共患難、同進退的精神象征。你需在那裏,細細品味每一句歌詞,思考何為真正的君王,何為真正的家國情懷。
胡亥凝視著這位遠古的先祖,內心波濤洶湧,他咬緊牙關,強忍住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堅定地點了點頭,轉身向宗祠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似在歷史的長河中踏出沈重的回響,都是對自己過去的一種告別,對未來的一種期許。胡亥的腳步在邁向宗祠的石階上顯得格外沈重,每一步都踏在他的心上。嬴渠梁那深沈而又充滿力量的歌聲,如同鋒利的刀刃,一層層剝開了他心中的防禦,直達最柔軟處。他的思緒變得紛亂,內心獨白如潮水般湧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歌聲,穿越了數百年的時光,卻依然如此震撼心靈。曾幾何時,我也夢想過成為那樣一位領袖,與民同甘共苦,共同抵禦外敵。可如今,我卻在這幽暗的陰間,因自己的貪婪與暴政,面對著列祖列宗的審判。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這些詞句,像是一記記重錘,敲打著我那被權力腐蝕的靈魂。我曾自以為是地認為,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就能擁有了一切。殊不知,我失去的是最為寶貴的——民心。
胡亥的呼吸變得急促,眼眶漸漸濕潤。他停下了腳步,擡頭望向那座莊嚴的宗祠,心中湧現出一股前所未有的愧疚和悔恨。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渠梁先輩的歌聲仿佛在告訴我,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武力的征服,而是源自內心的堅定與人民的團結。我,嬴胡亥,是否還有機會彌補我的過錯,找回那份遺失的‘袍澤之情’呢?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這一曲《無衣》,讓我看到了自己作為君王的渺小與自私。在這一刻,我願放下所有的驕傲與固執,只願能與我的族人、我的國家,同袍同澤,攜手同行。
走進宗祠,胡亥跪在冰冷的石板上,面對著那些古老而威嚴的靈位,他的內心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歸屬。那首《無衣》的旋律,在他的腦海中久久回蕩,成為他自我救贖的開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其他的嬴氏先祖們,無論是有名於世,還是默默無聞,都在這一刻凝聚成了一個聲音,無聲的回響在陰間地界,那是對胡亥的警醒,也是對未來的寄托。他們的眼神裏,既有對過去輝煌的驕傲,也有對今日悲劇的痛心,更有對大秦未來能否重振的深深關切。嬴稷的聲音在陰冷的地界中回蕩,夾雜著不可遏制的憤怒與痛惜,他緩緩踱步,目光如炬,直視著胡亥,那眼神中既有身為先祖的威嚴,也有對後輩墮落的深深失望。他的話語字字千鈞,每一個字都仿佛敲擊在胡亥的心上。
嬴稷的目光仿佛能穿透歲月的迷霧,凝重而覆雜,他的聲音低沈而有力,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設想一番,若你身邊簇擁著百裏奚的深謀遠慮、衛鞅的變法革新、張儀的雄辯滔滔、範雎的謀國之策,以及蒙恬的堅毅勇猛,這些堪比伊尹的賢臣良將,你是否會因懼怕他們如同伊尹之於太甲那般,對你有所規勸和約束,而選擇將他們逐一鏟除,直到朝堂空蕩,只剩下阿諛奉承之輩?
他的臉龐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棱角分明,眼神中既有責備又有惋惜,你沈浸在無盡的歡愉之中,視趙高那昭然若揭的野心為無物,讓他如同毒蛇一般纏繞在權力的中心,操縱著你的意志。你是否知道,正是這種放縱,讓大秦的榮耀與輝煌,如流星劃過夜空,轉瞬即逝?
嬴稷的語速漸漸加快,情緒也隨之起伏,太甲王,盡管曾迷失,但在伊尹的嚴教之下,最終醒悟,洗心革面,重新成為一代明君,載入史冊。反觀你,趙高‘指鹿為馬’的荒誕鬧劇,不僅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也將你推向了歷史的笑柄之列。你的沈默與順從,讓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忠奸不分,是非顛倒。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平息內心的波瀾,但言語間依然流露出難以掩飾的悲哀,你錯失了太多改正的機會,錯過了讓大秦再度輝煌的可能性。你應當是那位能夠駕馭群臣、引領國家走向繁榮的君主,而不是一個被權臣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傀儡。如今,你已不再是那個初登大位、滿懷抱負的少年,而是被歷史洪流沖刷得面目全非的影子。
嬴稷的話語中既有對過去的痛惜,也有對未來的無奈,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時間,凝視著那段無法挽回的歷史,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胡亥的責難,也有對大秦命運的深深嘆息。
說到這裏,嬴稷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難以名狀的悲哀,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轉向了不遠處靜默站立的衛鞅、張儀與範雎的虛影,他們的面容上同樣寫滿了惋惜與沈痛。
衛鞅,你為變法強秦,不惜背負千古罵名;張儀,你以連橫之策,為秦國拓寬疆域;範雎,你遠交近攻,奠定一統基礎。你們,哪一個不是傾盡一生才華,只為秦國能屹立不倒?嬴稷的話語中充滿了敬意,但隨後又轉為對胡亥的責問,而你,卻將這些心血與智慧,視為束縛,你害怕他們如同伊尹對太甲那樣,約束你的放縱,指導你的迷途。你選擇了最愚蠢的方式——毀滅,來回應他們的忠誠與期待。
胡亥的臉上閃過一抹慌亂,隨即被恐懼與羞愧所取代,他試圖辯解,聲音卻微弱得幾不可聞:我……我只是……
只是什麽?嬴稷打斷了他,語音中帶著幾分冷酷,只是害怕失去權力的滋味?只是沈迷於趙高、的諂媚?你可知,真正的王者,不畏忠言逆耳,不懼輔臣如鏡,因為他們明白,國家的興亡,君主的責任,遠大於個人的私欲。
面對嬴稷這番激憤的質問,五位賢臣的心境也各自經歷了覆雜的波瀾,他們的心理變化如同歷史長河中的暗流,深刻而細膩。
百裏奚心中升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悲涼。他深知,一位賢明的君主對於國家興衰的重要性。若自己身處其時,定會盡力規勸,但同時也感到一種無力,因為真正的改變來自於君主自身的覺醒。他想象著,如果自己未能得到信任,最終落得被誤解的命運,心中難免生出一絲哀愁,但更多的是對後世君王的期盼,願他們能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衛鞅的內心則是憤怒與無奈交織。他一生致力於變法強秦,深知法度對於國家秩序的至關重要。對於嬴稷的指責,他內心深處燃燒著對昏君誤國的痛恨,同時也不禁反思,若自己在此,如何通過法制的力量約束趙高之流,避免悲劇重演。這種反思中帶著對未竟事業的遺憾,以及對法治精神不滅的堅持。
張儀則在心中勾畫著一個又一個計謀。他思考著如何在這樣的君臣關系中,既能保全自身,又能巧妙地引導君主走上正確的道路。張儀的內心雖然對胡亥的行徑感到失望,但也激發了他更加精妙的外交與內政策略的構想,想象著如何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既避開了君王的猜忌,又能讓國家機器正常運轉。
範雎的思緒則更為深遠。他想象自己若在場,會如何運用“遠交近攻”的策略,不僅對外,也對內。範雎會試圖以智謀和遠見,讓君主看到長遠利益,避免短視的享樂主義。他內心的掙紮在於,如何在權力的游戲中保持自己的立場,同時又不失去作為臣子的尊嚴和效忠之心。
蒙恬的內心則充滿了軍人的堅毅與責任感。他想象自己在這樣的局勢下,如何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證明忠誠與勇敢,同時也會對未能保護國家免受內亂之苦感到自責。蒙恬的思緒更多地集中在如何鞏固國防,抵禦外敵,同時也警惕內部的腐敗,即使面臨的是君主的不理解,他的心仍如磐石般堅定不移。
每位歷史人物的心路歷程,都是對權力、責任、智慧與忠誠的深刻探討,也是對後來者的一種啟示,提醒著每一個掌權者和輔佐者,如何在覆雜的政治環境中找到正確的方向。此時,範雎緩緩向前邁出一步,他的目光中除了哀傷,還有一絲對胡亥的同情,他輕聲說道:胡亥,前輩我雖已離世,但對秦國的愛從未減退。看著自己與諸多先賢的畢生心血付之一炬,心中確有無盡的失望。但更讓我痛心的是,你作為君王,未能理解治國之道在於仁德與智慧並重,而非暴虐與短視。
這一番話,讓胡亥的臉色更加蒼白,他低下頭,無言以對,周圍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沈重而又覆雜的氣氛。其他嬴氏先祖們的表情各異,有的憤怒,有的悲痛,但更多的是對胡亥行為的無聲譴責。
在這一刻,陰間地界的風似乎也變得淒厲起來,仿佛連天地都在為大秦的悲劇而哀鳴,為那些被無辜犧牲的英靈而哭泣。
胡亥的臉色在眾多先祖的目光下變得蒼白,他的身體因內心的掙紮而輕微顫抖。他閉上眼睛,試圖在心中整理紛亂的思緒,那些曾經被權欲蒙蔽的理智,在這一刻,如晨曦穿透迷霧,逐漸顯露。
在這樣的氛圍中,胡亥似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責任感,他低下頭,雙手緊握,內心翻湧著覆雜的情感,是愧疚,是恐懼,也是對如何挽回局面的迷茫。這一刻,歷史的重量,家族的期待,以及作為君王的責任,全部壓在他的肩上,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是我...是我讓大秦走上了這條不歸路。胡亥的聲音帶著顫抖,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倔強地沒有落下。他擡起頭,目光逐一掠過在場的每一位先祖,那曾經傲慢的眼神已換成了悔恨與求索,“我聽到了,聽到了你們的每一句話,每一聲嘆息。是我,親手毀掉了祖先們辛勞建立的一切,是我,讓大秦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他深吸一口氣,似乎在這一刻長大了數歲,肩膀不再垮塌,而是挺得筆直。但今日,我胡亥立誓,將銘記先祖教誨,力挽狂瀾,哪怕前路荊棘密布,我也要為大秦找尋一條生路。我要證明,我不僅僅是趙高手中的傀儡,我是大秦的子民,是贏氏的子孫,我有責任,也有勇氣,去改正我的錯誤。
胡亥的話語雖然還帶著些微的顫抖,但其中的決心卻如磐石般堅定。他轉向嬴政,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的希望和對過往的告別,父皇,兒臣知錯了,從今以後,兒臣將不再是那個只知享樂的胡亥,而是要成為大秦的守護者,為百姓謀福,為大秦續命。
說完,胡亥跪倒在地,向著先祖們的影像深深叩首,這一拜,既是認錯,也是對未來的承諾。四周的空氣似乎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而凝固,隨後又緩緩流動起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在場的嬴氏先祖,雖然不能言語,但他們的影像似乎變得更加柔和,仿佛在以一種無形的方式,給予胡亥以肯定與鼓勵。
嬴稷的眉頭輕輕蹙起,他的眼神中既有責備也有難以言喻的痛心,輕嘆一息,聲音裏充滿了覆雜的情感:我們不責罰你,但你必須去嬴氏宗祠跪拜,面對那些沈睡的靈位,深刻反思你的所作所為。在那片靜謐之地,或許你能找到指引你回歸正道的力量。
胡亥聞言,身軀一震,眼中閃過一絲驚愕與感激,隨即低下頭,默默地接受了這個安排,仿佛這是他能為自己犯下的過錯所能做的一點補償。
此時,陰間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說不出的沈重與莊嚴。嬴渠梁閉目養神,面容顯得格外寧靜,只有唇邊偶爾的顫動洩露了他內心的激蕩。他緩緩地哼唱起那首古老的秦人悲歌《無衣》,歌聲雖低沈,卻異常有力,如同穿越時空的呼喚,喚醒著每一個嬴氏子孫血液中的驕傲與責任。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他的嗓音沙啞而充滿磁性,每個字都像重錘敲擊在人心上,讓在場的每一個靈魂都不由自主地肅然起敬。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歌聲中,嬴渠梁的眼角似乎閃爍著微光,那是對往昔輝煌的追憶,也是對後輩的殷切期望。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最後一句唱畢,他緩緩睜開雙眼,目光炯炯,仿佛要看穿胡亥的內心,胡亥,宗祠之內,那《無衣》之歌,不僅是戰歌,更是我們秦人共患難、同進退的精神象征。你需在那裏,細細品味每一句歌詞,思考何為真正的君王,何為真正的家國情懷。
胡亥凝視著這位遠古的先祖,內心波濤洶湧,他咬緊牙關,強忍住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堅定地點了點頭,轉身向宗祠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似在歷史的長河中踏出沈重的回響,都是對自己過去的一種告別,對未來的一種期許。胡亥的腳步在邁向宗祠的石階上顯得格外沈重,每一步都踏在他的心上。嬴渠梁那深沈而又充滿力量的歌聲,如同鋒利的刀刃,一層層剝開了他心中的防禦,直達最柔軟處。他的思緒變得紛亂,內心獨白如潮水般湧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歌聲,穿越了數百年的時光,卻依然如此震撼心靈。曾幾何時,我也夢想過成為那樣一位領袖,與民同甘共苦,共同抵禦外敵。可如今,我卻在這幽暗的陰間,因自己的貪婪與暴政,面對著列祖列宗的審判。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這些詞句,像是一記記重錘,敲打著我那被權力腐蝕的靈魂。我曾自以為是地認為,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就能擁有了一切。殊不知,我失去的是最為寶貴的——民心。
胡亥的呼吸變得急促,眼眶漸漸濕潤。他停下了腳步,擡頭望向那座莊嚴的宗祠,心中湧現出一股前所未有的愧疚和悔恨。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渠梁先輩的歌聲仿佛在告訴我,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武力的征服,而是源自內心的堅定與人民的團結。我,嬴胡亥,是否還有機會彌補我的過錯,找回那份遺失的‘袍澤之情’呢?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這一曲《無衣》,讓我看到了自己作為君王的渺小與自私。在這一刻,我願放下所有的驕傲與固執,只願能與我的族人、我的國家,同袍同澤,攜手同行。
走進宗祠,胡亥跪在冰冷的石板上,面對著那些古老而威嚴的靈位,他的內心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歸屬。那首《無衣》的旋律,在他的腦海中久久回蕩,成為他自我救贖的開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