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10 章

關燈
第 10 章

另一日,王稽凝視著範雎,眼中滿是覆雜的情緒,那單薄的身軀幾乎要被寬大的衣袍所吞沒,袖口處露出的手臂,蒼白而細瘦,他的面色如紙,沒有了往日的神采,這景象讓人心頭一緊。王稽的眉頭緊鎖:範雎,你確定你真的無恙嗎?

範雎竭力想擠出一個寬慰的笑,以此減輕王稽的擔憂,然而那笑容卻顯得異常勉強,他的眼神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痛苦。就在這一刻,他的眼前一黑,猛地咳出一口鮮血,隨即身體一軟,頹然倒下,意識漸沈。王稽的心臟仿佛被重重一擊,他慌忙,感受著那體溫漸漸消散,生命的火苗似乎在風中搖曳,隨時可能熄滅。

太醫何在!王稽的聲音在空曠的殿宇中回蕩,帶著絕望的急切。一把將範雎打橫抱起,企圖用自己的溫度去喚醒那即將熄滅的□□。

王稽的呼吸變得急促而沈重,他緊緊盯著範雎,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微的生命跡象。在他的心中,範雎不僅是智者的象征,更是摯友,是共同為秦國奮鬥的夥伴。他不能接受,也不願相信,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會就這樣輕易地被命運所吞噬。

範雎,堅持住,你一定要挺過來。王稽低語著,仿佛他的聲音能穿越生死的界限,給予範雎力量,所有人都在為範雎祈禱,希望奇跡能夠降臨。

在王稽的視角中,懷抱中的範雎,既是那個堅韌不拔的智者,又是一個令人憐惜的脆弱靈魂。他記得在範雎即使身陷劇毒的折磨,依然盡力保持那份從容與鎮定,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驕傲和對命運的不屈。範雎的眼神,即便在最暗淡的時刻,依舊閃爍著智慧的火光,那是他對未來的期許,對家國的責任,以及對身邊人的深切關懷。他強撐微笑,只為不讓關心他的人擔憂,這種隱忍與堅強,讓王稽感到一陣陣的心痛。

但同時,範雎的脆弱也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他們面前。每一次病倒,每一次昏厥,都是對生命的無情剝奪,他的身體日漸消瘦,那原本挺拔的身軀變得單薄,似乎隨時可能被風吹散。王稽能感受到從範雎體內散發出的陣陣寒意,那是生命力正在被慢慢抽離的證據。每當這時,王稽都會緊緊握住範雎的手,希望能傳遞給他哪怕一絲溫暖和力量,但那份無力感卻像夢魘般纏繞著他,讓他痛恨自己的無能為力。

太醫火速趕至,步入房內,映入眼簾的景象令他心頭一震。範雎,這位昔日舌戰群儒的智者,此刻卻氣息奄奄,氣若游絲,他的面色如雪,唇角那抹尚未幹涸的血痕,如同一道觸目驚心的烙印,訴說著不為人知的暗算。

太醫的眉宇間布滿了憂慮,他小心翼翼地將手指搭在範雎細弱的手腕上,指下脈搏微不可察。奇怪,這毒,如此隱蔽,卻兇猛無比,正一點點啃噬著他的生命力。太醫心中暗驚,目光銳利地掃視四周,心中已有幾分了然,是誰?竟敢對秦國的相國下手?魏國!他低聲呢喃,語氣中既有憤怒也有無奈。

隨後,他從袖中抽出一支銀針,銀針輕刺範雎指尖,企圖以此來進一步探查毒性的深淺。然而,當那一滴滴帶著烏黑的血液緩緩滲出時,太醫的心沈到了谷底,這無疑是將範雎推入了死亡的深淵。

嬴稷聞訊趕來,腳步倉皇,臉上寫滿了焦急與不安。太醫,還有救嗎?他幾乎是懇求般地問道,聲音因緊張而略顯顫抖。

太醫的臉上浮現出一抹苦澀,他緩緩搖頭,眼中滿是悲憫:太遲了,大王。若是早些發現,或可奮起一搏。但如今,毒已侵心,病入膏肓,即便是扁鵲再世,也無力回天了。

聽聞此言,嬴稷的身形猛地一顫,手握成拳,語聲哽咽。他的眼眶逐漸泛紅,強忍住即將決堤的淚水,看向範雎的眼神中充滿了不舍與痛惜。範雎,我的謀士,你怎能如此…話未說完,他已哽咽難言,胸膛劇烈起伏,仿佛要將這不公平的命運一並吞沒。

範雎雖然昏迷,但似乎感受到了周圍的一切,眼角隱隱有濕潤的痕跡。他的面容異常平靜,仿佛早已預見了自己的結局,嘴角掛著一絲淡淡的笑,那是對生前輝煌的回顧,也是對身後事的釋然。

範雎中毒之後,他的身體雖然日漸衰弱,但他的內心世界卻如烈火般燃燒,充滿了掙紮與堅定。毒素不僅侵蝕著他的血肉,更在考驗著他的意志。無數個不眠之夜,疼痛如潮水般襲來,範雎都會緊咬牙關,不讓一聲呻吟洩露他的苦楚。在這些難眠之夜,他的思緒如同走馬燈一般,回蕩著過往的點點滴滴,以及對未來的深深憂慮。

他清楚地意識到,魏國的毒計不僅是要他的命,更是企圖破壞他與嬴稷之間建立的信任與合作,以此來遏制秦國的崛起。在這樣的生死關頭,範雎的忠誠如同磐石,任風吹浪打,堅不可摧。他深知,自己不僅是嬴稷的輔佐者,更是秦國未來藍圖的關鍵繪圖者。這份責任,讓他在病痛之中找到了堅持下去的力量。在魏國的某個角落,一群年輕的士子聚首一處,他們的議論聲中夾雜著憂慮與不平。一位青年士子站了出來,手中緊握著一卷竹簡,目光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範雎,那個以智謀著稱的士子,怎可如此隕落?他聲音雖輕,卻透露出難以掩飾的憤慨,他那雙眸子,明亮幽邃如深潭,洞悉天下大勢,如今卻因權謀鬥爭而面臨黯淡之危。

這些言論,如同風中的火花,迅速在魏國學府間傳播開來,引起了更多學子的共鳴。他們圍坐在石桌旁,爭論不休,有人拍案而起,面頰因激動而漲紅,範雎無罪,他只是懷揣才華,這難道也是一種過錯嗎?言罷,他怒視著天空,似乎在質問著上天的不公。

然而,這些正義之聲並未傳入魏國上層貴族的耳中,或者說,即便聽到了,也只是引來一陣冷笑。在一間裝飾華美的廳堂內,幾位身著錦衣的貴族正悠閑品茗,其中一人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範雎,其人無罪,懷璧其罪。他的話語緩慢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斷,魏國若不能為己所用,就必除之而後快,此乃國家利益所在,

另一名貴族接過了話頭,臉上帶著幾分惋惜,但語氣中更多的是無奈,唉,範雎之才,確是罕見,惜哉生不逢時,身處亂世,才華反成累贅。我們亦非無情,只怪這世道殘酷。

這些對話,如同冬日裏的寒風,悄然吹進了那些關心範雎命運的人們心中,讓他們感到陣陣寒意。而範雎本人,雖臥病在床,卻似乎有所感應,他緊閉的眼皮輕輕顫動,仿佛在夢中也感受到了外界的波瀾。在這場智慧與權謀的較量中,範雎的命運,如漂浮在激流中的扁舟,不知駛向何方。但範雎並非全然被動地接受命運的擺布,他以戰國策士的敏銳與智謀,開始了無聲的抗爭。每當夜幕降臨,範雎便在昏黃的燈光下,以瘦弱之軀,密謀破局。

他開始留意周圍人的言行舉止,尤其關註那些送來的食物與湯藥,用自己對草藥的淺顯知識,嘗試甄別其中可能的毒物。範雎暗中記錄下每一份可疑的物品,甚至在夜間假裝熟睡,觀察是否有人趁夜下毒。

某日,他故意在王稽面前表現出對一種看似無害的草藥茶的偏好,實則是為了誘使幕後黑手暴露。果然,那之後不久,這種草藥茶中被加入了更隱蔽的毒藥。範雎利用這一機會,不動聲色地收集了證據,並巧妙地將一些毒藥樣本藏於書簡之中。

範雎深知,單憑這些還遠遠不夠,他必須找到解毒之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借故探訪民間,秘密求助於一位隱居的老醫師,以黃金為禮換取了解毒的線索。老醫師告知他,有一種罕見的山中草藥能對抗此毒,但采摘艱難且時間緊迫。

範雎決定孤註一擲,安排親信秘密尋找此草藥。同時,他開始在朝堂之上,不動聲色地布局,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逐步削弱魏國在秦國的影響力,以防萬一自己不測,魏國陰謀不會輕易得逞。

然,範雎的身體日益虛弱,他的智鬥似乎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在一次深夜,他終於收到了那株珍貴草藥,但在服下草藥之前,範雎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來不及了。他用最後的力氣,將所有搜集到的證據和解毒方法,連同一封給嬴稷的信,藏在了一個只有他們二人知道的秘密地點。

隨著太醫的斷言,那日以後,範雎的身影逐漸成了眾人眼中的脆弱剪影。起初,他以一種不屈的意志力支撐著,參與每一次深夜的籌劃,討論著如何遠交近攻,如何一步步穩固秦國的大業。但是,毒藥的侵蝕讓他難以掩飾身體的衰弱,每次咳嗽都牽動著在場所有人的心弦。

王稽憂慮的眼神從未離開過範雎,每當範雎因疼痛而皺眉,他總是第一個遞上溫水或是輕拍其背以示安慰。在朝堂上,白起與蒙驁這些昔日的戰場上的硬漢,也不由得流露出罕見的柔情,他們雖不善言辭,卻用行動默默支持,為範雎安排最好的藥材,希望能緩解那不可見的毒害。

範雎的書房內,竹簡散落一地,筆墨幹涸在未完成的策略圖上,他那曾經銳利的目光變得飄忽不定,偶爾擡頭,眼中閃過的不僅是智慧的光芒,更有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命運的無奈。他開始更多地倚靠在桌邊,即使是最簡單的案牘工作,也讓他耗盡全力,汗水常常浸濕衣衫,卻依然咬牙堅持。

嬴稷的視角裏,範雎的每一分消瘦都如同刀割,那雙曾經充滿活力的眼睛,如今只能在短暫的清醒時刻裏,閃爍著對國家未來的堅定和對君主的信任。每當範雎勉力支撐,參與議政,他的聲音雖弱,卻總能擲地有聲,字字珠璣,讓人心生敬佩的同時,更添幾分心疼。

範雎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不僅為自己爭取到了一線生機,也為保護秦國和嬴稷免受魏國的陰謀算計,留下了至關重要的線索。當他最終倒在嬴稷懷中,那雙明亮的眼睛中,除了不舍,更多的是對勝利的堅信和對摯友的托付。這一場智鬥,雖未能改變他的早逝,卻在另一個層面,展現了範雎作為戰國時期頂尖策士的智勇與犧牲。

即使身體每況愈下,範雎仍秘密地加速了他的布局。他利用僅有的時間,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夜以繼日地籌劃著遠交近攻的策略,確保每一步都能為秦國帶來最大的利益。在與嬴稷的每一次密談中,他都刻意隱瞞了自己的病情,以免主上擔憂,影響決策。他的話語中總是充滿信心,目光炯炯,仿佛病痛從未存在,只為了讓嬴稷相信,秦國未來光明且不可阻擋。

範雎在生命的最後時光,仍舊竭力為嬴稷出謀劃策,推動著遠交近攻的策略,加速了秦國的崛起,只是,他卻比歷史上更早的隕落。

隨著病情惡化,範雎意識到自己的時日無多,範雎還暗中安排了後事,推薦有才之士,以備自己萬一不測,秦國的智囊不會斷檔。他甚至在病榻之上,仍不忘書寫密信,對潛在的內憂外患作出預警,每一字一句,都飽含著他對國家未來的深思熟慮和對嬴稷的無盡忠誠,留給信任的同僚。他將自己的治國理念和未竟的事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強撐著病體,對前來探望的嬴稷留下最後的忠告:君上,秦國之強,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外結盟友,內修政理,方能成就霸業。範雎躺在床榻之上,周身被淡淡的藥香環繞,卻依舊掩蓋不住他日益消瘦的身體和那因病痛而不時蹙起的眉頭。窗外陽光穿透雲層,灑在房間的一角,溫柔如母親的撫摸,似乎也在試圖給予這位智者最後一絲溫暖。他強撐起身,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那是對國家未來的牽掛,也是對未竟事業的不舍。

他緩緩伸出手,顫巍巍地接過侍從遞來的上等絹帛,仿佛這是他生命中最後一件要完成的使命。隨著他的一聲輕嘆,他開始在絹帛上落下蒼勁有力的字跡,每一個字都凝聚了他對秦國未來的深思熟慮。他的手指偶爾會因為劇痛而微微顫抖,但他強迫自己保持筆力的穩定,如同他一生中無數次在政壇上的決斷。

蔡澤,此人博學多才,機敏過人,我觀其有經天緯地之才,足以擔當大任。望稷能召其速來秦國,以備後事。範雎一邊書寫,一邊不時掩唇輕咳,每次咳嗽都伴隨著身體劇烈的震顫,而那本就蒼白的臉上更是添了幾分病態的紅暈。他嘴角掛著一抹苦澀的笑,似是在嘲笑命運的捉弄,又或是對即將完成的使命感到一絲欣慰。

血跡斑駁,染上了潔白的絹帛,宛如一朵朵綻放在文字間的淒美之花,記錄著他最後的堅韌與犧牲。範雎放下筆,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將信封好,他的眼神,既有釋然也有不甘。他輕撫著這方染血的信物,仿佛在與自己的生命告別,又似是在向未來傳遞著無盡的期望。

當蔡澤收到這封信的時候,那淋漓的血漬和字裏行間透露出的沈重,讓他瞬間明白了這份托付的重量。他雙手顫抖地展開信件,眼中滿是震撼與感動,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他看到了一個智者最後的光芒,感受到了那份超越生死的忠誠與責任,這不僅僅是對個人的推薦,更是對秦國未來的深遠布局。

範雎,這位秦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謀士,即便在生命的尾聲,也用自己的方式,為秦國的未來布下最後一局棋,確保國運延續。

在範雎病重期間,他所展現的遠見與無私,較之歷史上的記載,更顯悲壯與決絕。歷史上的範雎,或許是在健康狀況良好的狀態下,基於政治考量,適時推薦蔡澤接替自己,是一種權力的平穩過渡。而在這一世,範雎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以一種近乎自我犧牲的方式,完成了對秦國未來的布局。

範雎在病榻上,每寫下一個字,都仿佛是在用盡全身力氣,與時間賽跑,與體內毒藥爭分奪秒。他的推薦,不僅僅是對蔡澤個人能力的認可,更是對秦國未來國運的深思熟慮。他深知,自己時日無多,必須在有生之年,確保秦國政局的穩定與政策的延續性。因此,這份推薦書不僅是權力交接的文書,更是一份沈甸甸的責任傳遞,蘊含著範雎對國家未來的深切關懷和對嬴稷的無盡忠誠。

與歷史上的常規舉薦不同,範雎在這一世的推薦顯得更為緊迫和悲情。他是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以自身命運為賭註,為秦國的長遠發展做出了最後一次貢獻。這不僅僅是政治智慧的展現,更是一種超越生死的擔當。在推薦蔡澤的過程中,範雎還可能詳細規劃了蔡澤如何繼承並發揚“遠交近攻”的策略,如何鞏固與拓展秦國的外交關系,以及如何在內部加強治理,確保國家機器的高效運轉。

蔡澤接到這方沾染了範雎血跡的絹帛時,心中除了震撼,更多的是感動與責任。他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封推薦信,而是範雎用生命換來的信任與期待,是對秦國未來的深切寄托。因此,蔡澤在接任相國後,其施政風格與策略,很可能受到了範雎病中指導的深刻影響,他不僅繼承了範雎的政治遺產,更在此基礎上創新,力圖實現範雎未竟的宏願。

範雎的這一舉動,也給秦國上下帶來了一場心靈的洗禮。白起、蒙驁等將領,以及朝中官員,都被範雎這種舍生取義的精神深深觸動,他們對範雎的敬仰與懷念,轉化為更加堅定的信念,誓要將秦國推向新的輝煌,以此告慰範雎的在天之靈,同時也對魏國的陰謀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激發了強烈的覆仇心理,誓要為範雎報仇雪恨,保衛秦國免受任何威脅。

在範雎離開後,相府中彌漫著一股難以名狀的哀傷與空虛,每一寸空間似乎都在訴說著失去的痛楚。嬴稷獨自坐在書房,周圍的一切靜得只聽得到自己的呼吸聲。他手中緊握著範雎留下的那方染血的絹帛,仿佛那是連接他與範雎之間最後的紐帶。他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魏國陰謀的憤怒,又有對範雎英年早逝的無限惋惜,更有對自己未能及時察覺並阻止這一切的深深自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