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萬物生長
關燈
小
中
大
第6章 萬物生長
草原通路後的第二年夏天裏, 春山灣去往鎮上的路也通了,許是往鎮上去的人不多,大夥又忙於生計, 竟也冷冷清清過去了。
只有每日去鎮上辦喜事的一行人, 才覺得這路修平坦了真好, 通路的那天夜裏,宋大花從鎮上趕回來了。
“你說說這路修了是好啊,小半個時辰就到鎮上了,”宋大花拆開她帶回來的燒雞, 掰了只雞腿遞給姜青禾, 自己擦擦手倒了杯酒,抿了一口說:“俺瞧路通了大夥也沒那麽上心, 只有俺們才曉得,這路好走後多省事。”
“之前那路得半夜走, 還回不來, 鬧心得很,”她又喝了一口酒, 咬了一口肉, 含糊不清地說, “這會兒好了,半夜去,夜裏還能回家來睡。”
“你們趕路方便就好了, ”姜青禾咬著雞腿, “夜裏還能早點回來,也上公園那松快松快。”
“害, 那地方你們建的可真好,俺累的腰都直不起來時, 就上那地方逛逛去,走一圈去不?”宋大花挑眉,“反正你家徐禎在,蔓蔓也睡了,俺們逛逛去。”
姜青禾說成啊,她跟徐禎說了聲,還跑去叫上虎妮,三個人一起走在只有月色的小道上。
她拿了盞羊皮燈,小小一團燈火,虎妮指著這說:“就那麽點亮,啥也看不清。”
“你個楞子,夜裏趕車的時候掛車前,不知道有多好使,”宋大花啐了一口,姜青禾笑著聽兩人拌嘴。
夏夜裏蛙鳴蟬叫,樹影深深,如今的春山灣到處都種滿了樹,夜裏看的還不分明。要是白日看的話,裸露的黃土地已經少有,一眼望去全是綠意盎然。
從宋大花家走出去,在油菜和甜菜旁,就是她家的果林,這兩年又種了桃子,宋大花勾住一株桃樹枝幹,擰下來個大桃,一人手裏塞一個。
幾人走到旁邊的棉花渠旁洗桃子,姜青禾啃了一口,脆甜。
“這桃子趕明你們也摘點,不然全賣了,那頭歇店的住客要買不少嘞,可把王貴給美得,說那錢拿到手再買幾株苗種,都讓他買,”宋大花語氣有點抱怨又充滿愉悅,畢竟這日子真的好過以後,哪還管著這幾個錢。
虎妮三兩口啃完了桃,抹抹手往前走,“俺也給俺爹買幾株,自從不擱山裏放羊了後,回來哪哪都難受,叫他有點事情做。”
姜青禾拂開垂下來的樹枝,語氣帶笑,“叫阿公別老擱家裏,也出來走走。”
說著這話時,她們已經繞過了染坊,走過了童學,踏上它那條種滿沙棗樹的小路,如今已經開滿了花,香氣馥郁。
沿著沙棗樹一直走,到種滿旱柳的路上時,公園便到了。這一片地方包括了灣裏的果樹林,從各家的到現在變成供童學以及外來行客摘著吃。
虎妮踩上了高出地面的木質廊道,她伸手拉了姜青禾一把,廊道除了木欄桿外,兩旁種了松樹,樹影隨風飄搖。
廊道的盡頭就是座很大的木亭子,有石桌石凳,還有一連排的廊凳供人坐著歇息。往常傍晚時候,這裏全是老人家,帶了自己的茶水過來,喝著茶嘮嘮嗑。
更多的是會說書的匠人過來坐中間講,一群人就坐著聽,時不時叫好幾句,後來有些人連飯也顧不上吃,捧著碗蹲在廊道上聽。
宋大花回來得早時還碰到過幾次,可把她給聽入迷了,這會兒一屁股坐到廊凳上。從懷裏掏出個麻紙包拆甜餅的時候說:“要是這會兒來個說書的,那才美嘞。”
“你要是耳朵沒叫驢毛塞住的話,這會兒也聽著聲了,”虎妮笑她,擡眼往遠處還有團光的戲臺子看去。
“嘿,這會兒聽著了,”宋大花也不惱,聽著模模糊糊戲臺子上唱戲的聲音,她把甜餅往麻紙裏一塞,抓上姜青禾就跑,“走,瞅瞅去。”
“哎哎哎,看路啊,”姜青禾喊。
果然不管過了多少年,人的性子還是變不了,宋大花急,虎妮毛躁,姜青禾被兩人架著在廊道上飛跑,左拐右繞到戲臺子下,隨意找了個長凳坐下。
底下還有不少人,生面孔,應當住旁邊歇店的,戲臺子上有人穿著戲服在唱高腳戲,踩著高蹺塗了面,一口秦腔十分大氣。
旁邊王盛的雜貨鋪還點著燈籠,他媳婦帶著孩子坐在角落看戲,偶爾打個哈欠。
姜青禾聽著戲,宋大花遞給她一塊酥餅,虎妮啃著簌簌往下掉渣的餅子說:“下回別帶這了,掉了俺一手。”
“有得吃還挑,叫你吃黑饃去,”宋大花呸她。
“哼”
姜青禾聽著兩人拌嘴,啃著酥餅,看臺上模模糊糊的影子,也跟著叫好,偶爾拍死一只蠓子。
在這個夏夜裏,她想起許多年前跟土長說過的話,說過公園,說過教育,說過她久久未曾提起的故鄉。
而許多年後的今天,她環顧著夜裏仍熱鬧的地方,心裏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慰藉,那麽多說過的話,走了那麽長的路,而這些都實現了。
其他也正在一一實現。
比如這個秋天裏,興安渠通渠了!
相比於去鎮上的路修好,灣裏人還沒有啥感覺,畢竟他們走水路坐羊皮筏子多。
但是這條水渠並不同,在這片土地上,大夥對於水的重視程度相較於地裏的水稻,一點雨水恨不得全家的鍋碗瓢盆都拿出來接。
所以通渠是件極為重大的事情,尤其這是條修了三年的水渠。
土長讓師婆選了個吉時,全春山灣裏的人早早沿著那寬闊的渠道,一路走到了黃水江的水渠口,水車澆灌著兩旁的牧草,秋天這地上仍然青綠。
他們將鞭炮拿到沒有草的地方,等著土長喊了,“開閘放水!”
那滾滾而來的江水傾瀉到水渠裏,濺起細密的水花時,鞭炮聲便也在耳邊炸開來,大人歡呼,小娃則沿著水渠往前跑。
後來變成大家都往前跑去,追逐著奔騰而去的流水,跑過光禿禿的戈壁灘,跑到種滿樹的地方去。
他們看著那水流進挖好的澇池裏,最開始聲音嘩啦啦的,到後面水流聲漸小,澇池的水漸滿,水就從水渠旁的分渠流出,一路流進了種滿樹木的土地裏,浸潤幹涸的土壤。
沒有人想過這一天,他們站在水渠旁,望著原本是光禿禿寸草難生的戈壁灘,而眼下從砂石縫裏都鉆出了綠草。
更別提那些越長越高的灌木,沿著沙漠邊緣建起來的防風林,那些高大挺拔的楊樹、樟樹、沙棗樹在這裏紮根,暫時抵住了春天奔湧而來的黃毛風,沒叫風更加肆虐。
這些全是他們日夜灌水鋪砂,每天大夥按著排好的單子一天天輪值過去,顧好這批樹苗,放在辦事房子那厚厚的冊子上,都還留有大夥的紅指印和歪歪扭扭的字。
三四年的時間裏,樹木已經覆蓋了一小半的戈壁灘,哪怕沒有水渠,靠拉水靠一根扁擔挑水他們都種下了一大片樹林。而在有了水渠後,這片戈壁灘必將全種上樹木,讓它成為茂密的森林。
讓黃毛風滾出春山灣。
而當大家心情覆雜又高漲時,土長跟姜青禾走在了最後面,緩慢地邁著步伐,沿著那水渠往前。
這些年的操勞讓土長顯得有些老態,白頭發頻出,可她的脊背始終是挺直的,她看著滾滾流出的水說:“這麽多年,眼瞅著它通了,俺卻真笑不出來啊。”
土長從來沒有哭過,只有她爹娘走時她才嚎哭過一場,可此時是真的想滴點淚花子,這麽些年下來太難了。
可以說是她和姜青禾兩人互相攙扶著往前走的,這些年她們經歷了雪災,水稻減產。麥子下種困難,來年小麥只出了之前的一半,只剛剛好好夠交田稅。而又加上朝廷加重賦稅,田稅重新合算,兩人沒日沒夜地撲在算盤上,怕到時候算錯多收了一筆賬。
一邊還要去西南調運糧食,大夥花錢買糧,過了糧食極為緊巴的一年,卻沒人說喪氣話,都準備翻種地裏糧食。
也有過很多糟心的事情,關於清水河的流道上游莊子又來鬧,就差兩波打了起來,灣裏也有些人有了幾個錢,就開始拌錢(賭…博),放高利,這讓土長著實勃然大怒,病了一場,一個月都沒緩過來,後面就感覺有些吃不消了。
跟姜青禾商量後,選了幾個伶俐的丫頭放在身邊帶著,不然光靠她們兩個,萬一出了點事情,這裏都沒有人能撐起來。
索性糟心的事情後頭,也有些好事,除了水渠通了後,在春山灣入口那條寬道上,幾個莊子人流往來多,漸漸形成了集市。
最主要的原因是土長於雪災後請了兩尊神,一個是九天聖母娘娘,管大旱降雨、百病全消,求子發財,另一尊是地奶奶,這裏的土地神。
她給兩個神位各修了座大廟,供人祭拜以求香火。要知道在這個神靈崇拜嚴重的地方,不管是哪裏的人,對於此特別迷信。
廟在今年建好後,走村去辦喜事的人一傳,先是有離得近一點村子裏頭的人過來燒香拜神。後面陸陸續續其他莊子村子都有人來,加之草原上通路帶來的人潮外,這條路人便多了起來。
每逢三便有小市,近一點的村子會拿著菜蔬或者其他東西來賣。而春山灣裏的人擺的攤子最多,有毛氈、皮靴、果子、布匹、成衣,特別多的木頭制品,啥木碗、木鏟木桶都能買到,還有各種農用具。
所以到了後面,逢九便成了大市,四裏八鄉的人趕著車過來買東西,順帶拿些自家的山貨啥的過來換,道路兩旁便擠滿了攤子。要是來的車馬多,這裏都走不過去,只能催促著前面的人趕緊走。
後來又有了廟會,每年的五月二十五開始,為期三天,又唱又賣東西的,叫在這周邊的鄉親賺了錢,也時常笑呵呵的。
他們開始仰仗春山灣,再也沒有人提起啥山窪子,只覺得這是個富裕極了的村子。不少莊子裏的人到春山灣來謀求生活,幫著造房子,運土燒磚,或者是種地收割糧食,放牛放羊餵豬。
有的則也開始種牧草,收割了送過來賣,有些人家則開辟了荒田種染料,紅花藍靛大黃,以此發家。
只要肯幹,就能在這裏掙到錢,就能吃飽飯,填飽自己的谷倉。
雖然離共同富裕還太遙遠,但是大家已經走在了去往富裕的道路上。
而真正已經富裕起來的是土默特小部落,只要從白吉來這條路上過的人,路過那片蒙古包,總要瞧上幾眼的。
原先牧民老舊發黃而縫縫補補,一層層續上羊毛的蒙古包全都替換了,每一戶都換上了新的蒙古包,更寬闊更漂亮,有著繁覆的花紋。
最大的蒙古包裏是蒙學,裏頭能擺幾十張桌子,那些從春山灣讀過的孩子,到了蒙學後還有點不適應。
但是沒過多久就被吸引住了,他們每個人都擁有了一匹小馬駒,可以給自己的小馬駒取名字,等小馬駒長大點,就可以騎小馬繞著草原跑一圈。
雖然學蒙文是極其痛苦的,但是射箭、摔跤、玩髀(bì)石、玩海朱亥(布制小人),或者是去放牧,在歇店旁邊住一夜,第二天去邊城,都讓他們覺得有意思極了,比在草原上每天跑跑跳跳更好玩。
他們還會接受生命教育,不管是關於牲畜的,還是草原上大批禽鳥的生命,所以從他們這裏開始,從小就知道春季要遠離產蛋的地方,春天也絕對不能跑馬。
除此之外還要接受新生命,在日子安穩,吃得又好以後,這幾年部落裏面漸漸的新生兒就多了不少,有十個差不多。
雖然不要求大的讓著小的,但是起碼不能動手,有最基本的愛護之心就夠了。
第二間大的蒙古包住的就是兩位蒙醫,和除了巴圖爾的三名獸醫,在他們到達草原的當晚,牧民們還特意宰了幾頭羊來慶祝。
要知道在這幾年裏,他們每家除了有上百頭羊外,還多了不少牦牛,每家有兩到三頭的馬匹,所以要是沒有獸醫,光是巴圖爾一個人根本看不過來。
而現在不用愁了,羊要是有病了,至少有一個能給看上,保住羊的命。
之前大夥還從來不賣奶制品,一是覺得賣奶制品很丟臉,顯得自家很窮,二是怕過冬的時候不夠吃。
可這會兒羊太多了,羊奶也太多了,光靠她們擠也擠不完,更不要說曬成奶皮子,做奶幹這種了,太忙了。
後面草場又進來一批蒙古族人,他們瞧起來那麽窮,連像樣的木桶也沒有,更沒有勒勒車和蒙古包。
但在這裏安了家,幫土默特部落的牧民擠奶剪羊毛、接生小羊羔、放牧、種草。到之後有了自己的蒙古包,有了糧食,日子也不用像之前那樣愁了。
除了上頭這些外,如今家家戶戶平日只要沒那麽活,穿的都很好,女的帶綠、粉頭巾,穿著各色的蒙古袍,漂亮的長靴。男的則藍袍子、紅袍子,再也不是那光板羊皮身上穿,頭頂破氈帽的邋遢樣子了。
從今年祭敖包開始,長老用上了真正的銀碗來祭,叫來了邊城最好的喇嘛。大家穿著嶄新又漂亮的袍子,帶著艷麗的頭巾和帽子,來參加這場祭祀。
姜青禾照舊跟著長老走,當祭詞念完時,長老把銀碗交給了她,他微笑又慈愛地說:“麥麗絲,你真的給這個部落帶來了安穩。”
“也讓它巴達榮貴(欣欣向榮)。”
“這個部落以後就交給你了。”
長老已經不再年輕了,他已經老得操不動這份心了,羊骨做的拐杖都難以撐得起他日漸沈重的身軀。
他給部落找了一個最合適的頭人,來繼續帶領大家。
姜青禾捧著顯眼的哈達和銀碗,她沒有拒絕,鄭重地點頭。
她已經無需要再多說那些話了,因為她都做到了,她會讓這個部落更好更富裕。
牧民們歡呼吶喊,他們在今天見證了這個部落新的頭人。
夜裏大家歡歌笑語,而姜青禾抱著徐禎流淚,眼淚止不住地流。
徐禎抱著她,也想起了好多年前,已經讓人數不清了,也是在祭敖包時,當著所有人的面,長老請她做這個部落的歇家,讓她給部落帶來安穩的生活。
他那時稱她是草原歇家,而姜青禾卻愧不敢當,畢竟那時她才剛起步,沒有任何的成果,大家也並不像如今那樣全身心地依賴她,信任她。
“現在你真的是草原歇家了,你帶給了這個草原不一樣的日子,”徐禎告訴她,比許多年前又多了堅定。
姜青禾還在哭,哭得眼皮都紅了,抽噎著上氣不接下氣,只有她自己真切地知道這一路的坎坷,像是翻山越嶺最後到達她曾經說過的終點。
而她並沒有走完這條漫長的路。
“離草原歇家我還遠得很呢,”姜青禾仍舊帶著哭腔。
她還有最想做的沒有做完。
她要留在這個草原,留給大家的東西,關於牧草關於飼養牲畜的書籍。
這幾年來,她一直在搜集和整理,但是始終不夠好,有些草她只知道名字,卻沒有真正看過,而且牲畜的知識她也很缺乏。
在這一刻,她決定要走出去。
“接下來,家裏就交給你了,”姜青禾拍拍徐禎,而徐禎無數次把能不能別去的話給咽下去,沈默地給她收拾各種藥材。
她又抱著流淚的蔓蔓安慰,“娘晚點就回來了。”
“真的?”蔓蔓如今已經不是當初肉嘟嘟的孩子了,她開始抽條,有了漂亮的輪廓,卻仍舊愛哭。
“會的,很快就回來了,”姜青禾承諾,而這個很快最少兩個月起步。
隨後她背上包袱在徐禎的擔憂和蔓蔓的不舍中,跟著哈薩克族人一起從夏牧場轉到秋牧場。
他們是最會放牧的民族,而且懂得知識特別多,對於牧草的認識也很多,所以姜青禾在這幾年裏學了哈薩克語,能更準確地進行翻譯。
她這趟跟著一起去轉場,是為了認識阿吾勒巴斯(頭人)口中說的,能預測天氣的牧草長什麽樣子。
放牧的路途是特別艱苦的,尤其趕著羊群行進,五六天難以碰到水源,只能靠著羊奶解渴。而且路上除了中午休息一次,其他時候都是不停的,只有到了天快黑時,才會紮寨休息。
姜青禾已經算是很能走的人了,她能連著走小半天不帶歇的。但是在放牧途中,仍舊讓她走的兩股顫顫,雙腿抽筋,腳底長滿了水泡,疼的不能走只能灑上藥裹著布,一天走一天騎馬。
夜裏更是睡不著,整夜整夜失眠,還會有蛇在帳篷邊游走,每天都被蟲子啃咬。
當然她默默忍受了這一切,即使在放牧途中遭到了黃毛風吹翻帳篷,大晚上的跑去追,還摔了一大跤,腿腫了十來天,但她仍舊覺得這一路上是值得的。
比如夜裏,阿吾勒巴斯會跟她說起關於他們哈薩克族觀天氣的本事,很獨特,有些說起來姜青禾都難以相信。
“額們宰羊的時候,要是看見羊肚皮上,靠內的地方有個凹下去的地方,諾,”阿吾勒巴斯把這羊肚子上的地方指給姜青禾看,“這裏要是黑了,那麽今年肯定沒有大雪,雪下的還很晚。”
眼下還真看不出什麽來,但是真的等到秋天宰羊時,這個地方變黑了,大雪也比往年落得要晚些。
他們是真的有自己獨一套的本領在的,這個姜青禾在記錄時雖然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細想又覺得頗為有道理。
比如當發現母羊搖耳朵,其他羊也跟著搖耳朵後,那麽氣候肯定要變,而之後也預示了天氣驟然轉冷。
又比如在冬季,當母羊開始用角頂牲畜棚的時候,要不了多久就會下雪還伴隨刮風。以及春天來臨時,羊打噴嚏打不出來,那麽這個春天一定很暖和。
阿吾勒巴斯還會教她,先找一只公山羊,把它拴在樹上單獨栓一夜,第二天要是啥事也沒有,吃的東西也多就沒有問題,可要是它受凍,今年轉場必須快點回去,基本會有特別大的雪災出現。
他甚至還會聽馬叫聲,說馬有不同的聲音,每一種聲音代表天氣不同,他還試圖教會姜青禾聽,可她很茫然,哪有啥區別,最後他就放棄了。
姜青禾一路上記錄了很多,雖然過程上很痛苦極其痛苦,但是至少眼界和認識得到了極大的開闊。
她認識到了特別多來自牧民的智慧,從剛轉場的路上去看螞蟻堆。哈薩克族人會在夏牧場轉秋牧場時看它堆的高不高,要是高的話,冬天特別長又冷又不好過,越矮就表明冬天短但是會幹旱。
以及最後她見到了穿越一大片草原,生在戈壁上的草,那已經是十月了,而她走了整整一個來月。
她見到了傳說中的白頭草,阿吾勒巴斯告訴她要是白茫茫一片,這預示著今年的雪特別大,而要是紅草多,那這個冬天雪勢還行,而這會兒正是紅草多的時候。
姜青禾挖走了這草還有另外一種叫葉勒曼草的,能根據高矮預測天氣的,她將把這些種在草場,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這一趟轉場姜青禾後半程都在生病,全靠著阿吾勒巴斯給的羊尾油,吃下去可以預防風寒,讓她的身體不至於因為風寒而葬身在這回去的路上。
當然後面她冷得實在受不了,感覺骨頭裏都被塞滿了冰塊,她們給她吃羊肚子,吃了幾天後骨頭真的沒那麽冷了。
歷時三個月,回到家裏後看到她的樣子,大的哭小的也哭。當然她身子還沒有好。一個冬天徐禎都在熬補品給她養身體,她還能強撐著整理完了路上所有的資料。
第二年徐禎就真的不讓她出去轉場了,她只能進行小範圍的放牧,或者讓牧民給她帶牧草來。
就這樣,在第五個年頭了,她整理完了厚厚一冊書,取名叫《草原圖鑒》。整理了常見牧草的種植方法,不常見牧草如何觀測天氣,根據牛羊馬的反應來預測天氣情況,被證實的偏方。
這本書一經邊城刊印,用了蒙語、漢語、藏文、哈薩克語這四種語言刊出,各大書鋪都有賣。
那些路過的人隨手拿起一本來,翻開被裏面羅列整齊,還帶有顏色的植物吸引住了,尤其這說的十分有理有據,又特別詳細。
如在戈壁灘梭梭樹底下的肉蓯蓉,可以治小駱駝拉肚子的毛病,用量多少,如何煮,肉蓯蓉長什麽樣子都描繪了出來。
紅柳的根挖出來後熬煮可以治羊病,高山雪蓮能治母羊胎盤無法正常產出的問題。
以及醫治羊病更簡單的法子,比如羔羊痢疾,被叫做紅腸子病,發病致死率很高,通常發生在小羊羔身上。
姜青禾寫了如何最簡單的預防方法,用的是大家基本能買到的東西。比如用多少的酸奶水以及紅糖,燒到溫熱不燙手,給羊服下就可。
怎麽給母羊催奶的法子,用一小碗紅糖加五個雞蛋,不用再加水,用點精料去拌,三個時辰後奶量立馬增多。
或者實在舍不得的,就買些黃豆去泡磨成豆漿,一天兩頓餵給羊吃,餵個三四天也就有奶了。
這本書實在好用得很,很多人都試過這些法子,真的行之有效,一本本被售空,又加印。
大家都記住了這個叫姜青禾,又叫圖雅的人,知道她來自希日塔拉。
而之後,他們管平西草原不再叫希日塔拉,而叫做圖雅塔拉,這些人認為寫出《草原圖鑒》的人,就該擁有這片草原。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今年這片草原真的全都屬於姜青禾了。
那麽多年裏,她一直都沒有放棄買下草原的土地,而現在她已經擁有了幾千畝草原。
見證著在她擁有全部草原後,花費五年挖通橫穿幾百畝草原的水渠正式通渠了!
它從各種分叉的渠道中流出,將澆灌這片草原,哪管天不下雨,這裏依舊四季常青。
當第六年,姜青禾走在茂綠的草原上,她面對著水渠澆灌出來的沃野千裏,她想,沒有辜負草原,也沒有辜負土地。
曾經她說,要讓自己的名字緊緊跟草原關聯在一起,而轉眼很多年的今天,她做到了。
她那時希望,草原欣欣向榮,人們生命得以堅固,不因饑餓而脆弱。
而現在,它真的繁榮起來。
那就希望,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人民熾盛,萬物生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草原通路後的第二年夏天裏, 春山灣去往鎮上的路也通了,許是往鎮上去的人不多,大夥又忙於生計, 竟也冷冷清清過去了。
只有每日去鎮上辦喜事的一行人, 才覺得這路修平坦了真好, 通路的那天夜裏,宋大花從鎮上趕回來了。
“你說說這路修了是好啊,小半個時辰就到鎮上了,”宋大花拆開她帶回來的燒雞, 掰了只雞腿遞給姜青禾, 自己擦擦手倒了杯酒,抿了一口說:“俺瞧路通了大夥也沒那麽上心, 只有俺們才曉得,這路好走後多省事。”
“之前那路得半夜走, 還回不來, 鬧心得很,”她又喝了一口酒, 咬了一口肉, 含糊不清地說, “這會兒好了,半夜去,夜裏還能回家來睡。”
“你們趕路方便就好了, ”姜青禾咬著雞腿, “夜裏還能早點回來,也上公園那松快松快。”
“害, 那地方你們建的可真好,俺累的腰都直不起來時, 就上那地方逛逛去,走一圈去不?”宋大花挑眉,“反正你家徐禎在,蔓蔓也睡了,俺們逛逛去。”
姜青禾說成啊,她跟徐禎說了聲,還跑去叫上虎妮,三個人一起走在只有月色的小道上。
她拿了盞羊皮燈,小小一團燈火,虎妮指著這說:“就那麽點亮,啥也看不清。”
“你個楞子,夜裏趕車的時候掛車前,不知道有多好使,”宋大花啐了一口,姜青禾笑著聽兩人拌嘴。
夏夜裏蛙鳴蟬叫,樹影深深,如今的春山灣到處都種滿了樹,夜裏看的還不分明。要是白日看的話,裸露的黃土地已經少有,一眼望去全是綠意盎然。
從宋大花家走出去,在油菜和甜菜旁,就是她家的果林,這兩年又種了桃子,宋大花勾住一株桃樹枝幹,擰下來個大桃,一人手裏塞一個。
幾人走到旁邊的棉花渠旁洗桃子,姜青禾啃了一口,脆甜。
“這桃子趕明你們也摘點,不然全賣了,那頭歇店的住客要買不少嘞,可把王貴給美得,說那錢拿到手再買幾株苗種,都讓他買,”宋大花語氣有點抱怨又充滿愉悅,畢竟這日子真的好過以後,哪還管著這幾個錢。
虎妮三兩口啃完了桃,抹抹手往前走,“俺也給俺爹買幾株,自從不擱山裏放羊了後,回來哪哪都難受,叫他有點事情做。”
姜青禾拂開垂下來的樹枝,語氣帶笑,“叫阿公別老擱家裏,也出來走走。”
說著這話時,她們已經繞過了染坊,走過了童學,踏上它那條種滿沙棗樹的小路,如今已經開滿了花,香氣馥郁。
沿著沙棗樹一直走,到種滿旱柳的路上時,公園便到了。這一片地方包括了灣裏的果樹林,從各家的到現在變成供童學以及外來行客摘著吃。
虎妮踩上了高出地面的木質廊道,她伸手拉了姜青禾一把,廊道除了木欄桿外,兩旁種了松樹,樹影隨風飄搖。
廊道的盡頭就是座很大的木亭子,有石桌石凳,還有一連排的廊凳供人坐著歇息。往常傍晚時候,這裏全是老人家,帶了自己的茶水過來,喝著茶嘮嘮嗑。
更多的是會說書的匠人過來坐中間講,一群人就坐著聽,時不時叫好幾句,後來有些人連飯也顧不上吃,捧著碗蹲在廊道上聽。
宋大花回來得早時還碰到過幾次,可把她給聽入迷了,這會兒一屁股坐到廊凳上。從懷裏掏出個麻紙包拆甜餅的時候說:“要是這會兒來個說書的,那才美嘞。”
“你要是耳朵沒叫驢毛塞住的話,這會兒也聽著聲了,”虎妮笑她,擡眼往遠處還有團光的戲臺子看去。
“嘿,這會兒聽著了,”宋大花也不惱,聽著模模糊糊戲臺子上唱戲的聲音,她把甜餅往麻紙裏一塞,抓上姜青禾就跑,“走,瞅瞅去。”
“哎哎哎,看路啊,”姜青禾喊。
果然不管過了多少年,人的性子還是變不了,宋大花急,虎妮毛躁,姜青禾被兩人架著在廊道上飛跑,左拐右繞到戲臺子下,隨意找了個長凳坐下。
底下還有不少人,生面孔,應當住旁邊歇店的,戲臺子上有人穿著戲服在唱高腳戲,踩著高蹺塗了面,一口秦腔十分大氣。
旁邊王盛的雜貨鋪還點著燈籠,他媳婦帶著孩子坐在角落看戲,偶爾打個哈欠。
姜青禾聽著戲,宋大花遞給她一塊酥餅,虎妮啃著簌簌往下掉渣的餅子說:“下回別帶這了,掉了俺一手。”
“有得吃還挑,叫你吃黑饃去,”宋大花呸她。
“哼”
姜青禾聽著兩人拌嘴,啃著酥餅,看臺上模模糊糊的影子,也跟著叫好,偶爾拍死一只蠓子。
在這個夏夜裏,她想起許多年前跟土長說過的話,說過公園,說過教育,說過她久久未曾提起的故鄉。
而許多年後的今天,她環顧著夜裏仍熱鬧的地方,心裏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慰藉,那麽多說過的話,走了那麽長的路,而這些都實現了。
其他也正在一一實現。
比如這個秋天裏,興安渠通渠了!
相比於去鎮上的路修好,灣裏人還沒有啥感覺,畢竟他們走水路坐羊皮筏子多。
但是這條水渠並不同,在這片土地上,大夥對於水的重視程度相較於地裏的水稻,一點雨水恨不得全家的鍋碗瓢盆都拿出來接。
所以通渠是件極為重大的事情,尤其這是條修了三年的水渠。
土長讓師婆選了個吉時,全春山灣裏的人早早沿著那寬闊的渠道,一路走到了黃水江的水渠口,水車澆灌著兩旁的牧草,秋天這地上仍然青綠。
他們將鞭炮拿到沒有草的地方,等著土長喊了,“開閘放水!”
那滾滾而來的江水傾瀉到水渠裏,濺起細密的水花時,鞭炮聲便也在耳邊炸開來,大人歡呼,小娃則沿著水渠往前跑。
後來變成大家都往前跑去,追逐著奔騰而去的流水,跑過光禿禿的戈壁灘,跑到種滿樹的地方去。
他們看著那水流進挖好的澇池裏,最開始聲音嘩啦啦的,到後面水流聲漸小,澇池的水漸滿,水就從水渠旁的分渠流出,一路流進了種滿樹木的土地裏,浸潤幹涸的土壤。
沒有人想過這一天,他們站在水渠旁,望著原本是光禿禿寸草難生的戈壁灘,而眼下從砂石縫裏都鉆出了綠草。
更別提那些越長越高的灌木,沿著沙漠邊緣建起來的防風林,那些高大挺拔的楊樹、樟樹、沙棗樹在這裏紮根,暫時抵住了春天奔湧而來的黃毛風,沒叫風更加肆虐。
這些全是他們日夜灌水鋪砂,每天大夥按著排好的單子一天天輪值過去,顧好這批樹苗,放在辦事房子那厚厚的冊子上,都還留有大夥的紅指印和歪歪扭扭的字。
三四年的時間裏,樹木已經覆蓋了一小半的戈壁灘,哪怕沒有水渠,靠拉水靠一根扁擔挑水他們都種下了一大片樹林。而在有了水渠後,這片戈壁灘必將全種上樹木,讓它成為茂密的森林。
讓黃毛風滾出春山灣。
而當大家心情覆雜又高漲時,土長跟姜青禾走在了最後面,緩慢地邁著步伐,沿著那水渠往前。
這些年的操勞讓土長顯得有些老態,白頭發頻出,可她的脊背始終是挺直的,她看著滾滾流出的水說:“這麽多年,眼瞅著它通了,俺卻真笑不出來啊。”
土長從來沒有哭過,只有她爹娘走時她才嚎哭過一場,可此時是真的想滴點淚花子,這麽些年下來太難了。
可以說是她和姜青禾兩人互相攙扶著往前走的,這些年她們經歷了雪災,水稻減產。麥子下種困難,來年小麥只出了之前的一半,只剛剛好好夠交田稅。而又加上朝廷加重賦稅,田稅重新合算,兩人沒日沒夜地撲在算盤上,怕到時候算錯多收了一筆賬。
一邊還要去西南調運糧食,大夥花錢買糧,過了糧食極為緊巴的一年,卻沒人說喪氣話,都準備翻種地裏糧食。
也有過很多糟心的事情,關於清水河的流道上游莊子又來鬧,就差兩波打了起來,灣裏也有些人有了幾個錢,就開始拌錢(賭…博),放高利,這讓土長著實勃然大怒,病了一場,一個月都沒緩過來,後面就感覺有些吃不消了。
跟姜青禾商量後,選了幾個伶俐的丫頭放在身邊帶著,不然光靠她們兩個,萬一出了點事情,這裏都沒有人能撐起來。
索性糟心的事情後頭,也有些好事,除了水渠通了後,在春山灣入口那條寬道上,幾個莊子人流往來多,漸漸形成了集市。
最主要的原因是土長於雪災後請了兩尊神,一個是九天聖母娘娘,管大旱降雨、百病全消,求子發財,另一尊是地奶奶,這裏的土地神。
她給兩個神位各修了座大廟,供人祭拜以求香火。要知道在這個神靈崇拜嚴重的地方,不管是哪裏的人,對於此特別迷信。
廟在今年建好後,走村去辦喜事的人一傳,先是有離得近一點村子裏頭的人過來燒香拜神。後面陸陸續續其他莊子村子都有人來,加之草原上通路帶來的人潮外,這條路人便多了起來。
每逢三便有小市,近一點的村子會拿著菜蔬或者其他東西來賣。而春山灣裏的人擺的攤子最多,有毛氈、皮靴、果子、布匹、成衣,特別多的木頭制品,啥木碗、木鏟木桶都能買到,還有各種農用具。
所以到了後面,逢九便成了大市,四裏八鄉的人趕著車過來買東西,順帶拿些自家的山貨啥的過來換,道路兩旁便擠滿了攤子。要是來的車馬多,這裏都走不過去,只能催促著前面的人趕緊走。
後來又有了廟會,每年的五月二十五開始,為期三天,又唱又賣東西的,叫在這周邊的鄉親賺了錢,也時常笑呵呵的。
他們開始仰仗春山灣,再也沒有人提起啥山窪子,只覺得這是個富裕極了的村子。不少莊子裏的人到春山灣來謀求生活,幫著造房子,運土燒磚,或者是種地收割糧食,放牛放羊餵豬。
有的則也開始種牧草,收割了送過來賣,有些人家則開辟了荒田種染料,紅花藍靛大黃,以此發家。
只要肯幹,就能在這裏掙到錢,就能吃飽飯,填飽自己的谷倉。
雖然離共同富裕還太遙遠,但是大家已經走在了去往富裕的道路上。
而真正已經富裕起來的是土默特小部落,只要從白吉來這條路上過的人,路過那片蒙古包,總要瞧上幾眼的。
原先牧民老舊發黃而縫縫補補,一層層續上羊毛的蒙古包全都替換了,每一戶都換上了新的蒙古包,更寬闊更漂亮,有著繁覆的花紋。
最大的蒙古包裏是蒙學,裏頭能擺幾十張桌子,那些從春山灣讀過的孩子,到了蒙學後還有點不適應。
但是沒過多久就被吸引住了,他們每個人都擁有了一匹小馬駒,可以給自己的小馬駒取名字,等小馬駒長大點,就可以騎小馬繞著草原跑一圈。
雖然學蒙文是極其痛苦的,但是射箭、摔跤、玩髀(bì)石、玩海朱亥(布制小人),或者是去放牧,在歇店旁邊住一夜,第二天去邊城,都讓他們覺得有意思極了,比在草原上每天跑跑跳跳更好玩。
他們還會接受生命教育,不管是關於牲畜的,還是草原上大批禽鳥的生命,所以從他們這裏開始,從小就知道春季要遠離產蛋的地方,春天也絕對不能跑馬。
除此之外還要接受新生命,在日子安穩,吃得又好以後,這幾年部落裏面漸漸的新生兒就多了不少,有十個差不多。
雖然不要求大的讓著小的,但是起碼不能動手,有最基本的愛護之心就夠了。
第二間大的蒙古包住的就是兩位蒙醫,和除了巴圖爾的三名獸醫,在他們到達草原的當晚,牧民們還特意宰了幾頭羊來慶祝。
要知道在這幾年裏,他們每家除了有上百頭羊外,還多了不少牦牛,每家有兩到三頭的馬匹,所以要是沒有獸醫,光是巴圖爾一個人根本看不過來。
而現在不用愁了,羊要是有病了,至少有一個能給看上,保住羊的命。
之前大夥還從來不賣奶制品,一是覺得賣奶制品很丟臉,顯得自家很窮,二是怕過冬的時候不夠吃。
可這會兒羊太多了,羊奶也太多了,光靠她們擠也擠不完,更不要說曬成奶皮子,做奶幹這種了,太忙了。
後面草場又進來一批蒙古族人,他們瞧起來那麽窮,連像樣的木桶也沒有,更沒有勒勒車和蒙古包。
但在這裏安了家,幫土默特部落的牧民擠奶剪羊毛、接生小羊羔、放牧、種草。到之後有了自己的蒙古包,有了糧食,日子也不用像之前那樣愁了。
除了上頭這些外,如今家家戶戶平日只要沒那麽活,穿的都很好,女的帶綠、粉頭巾,穿著各色的蒙古袍,漂亮的長靴。男的則藍袍子、紅袍子,再也不是那光板羊皮身上穿,頭頂破氈帽的邋遢樣子了。
從今年祭敖包開始,長老用上了真正的銀碗來祭,叫來了邊城最好的喇嘛。大家穿著嶄新又漂亮的袍子,帶著艷麗的頭巾和帽子,來參加這場祭祀。
姜青禾照舊跟著長老走,當祭詞念完時,長老把銀碗交給了她,他微笑又慈愛地說:“麥麗絲,你真的給這個部落帶來了安穩。”
“也讓它巴達榮貴(欣欣向榮)。”
“這個部落以後就交給你了。”
長老已經不再年輕了,他已經老得操不動這份心了,羊骨做的拐杖都難以撐得起他日漸沈重的身軀。
他給部落找了一個最合適的頭人,來繼續帶領大家。
姜青禾捧著顯眼的哈達和銀碗,她沒有拒絕,鄭重地點頭。
她已經無需要再多說那些話了,因為她都做到了,她會讓這個部落更好更富裕。
牧民們歡呼吶喊,他們在今天見證了這個部落新的頭人。
夜裏大家歡歌笑語,而姜青禾抱著徐禎流淚,眼淚止不住地流。
徐禎抱著她,也想起了好多年前,已經讓人數不清了,也是在祭敖包時,當著所有人的面,長老請她做這個部落的歇家,讓她給部落帶來安穩的生活。
他那時稱她是草原歇家,而姜青禾卻愧不敢當,畢竟那時她才剛起步,沒有任何的成果,大家也並不像如今那樣全身心地依賴她,信任她。
“現在你真的是草原歇家了,你帶給了這個草原不一樣的日子,”徐禎告訴她,比許多年前又多了堅定。
姜青禾還在哭,哭得眼皮都紅了,抽噎著上氣不接下氣,只有她自己真切地知道這一路的坎坷,像是翻山越嶺最後到達她曾經說過的終點。
而她並沒有走完這條漫長的路。
“離草原歇家我還遠得很呢,”姜青禾仍舊帶著哭腔。
她還有最想做的沒有做完。
她要留在這個草原,留給大家的東西,關於牧草關於飼養牲畜的書籍。
這幾年來,她一直在搜集和整理,但是始終不夠好,有些草她只知道名字,卻沒有真正看過,而且牲畜的知識她也很缺乏。
在這一刻,她決定要走出去。
“接下來,家裏就交給你了,”姜青禾拍拍徐禎,而徐禎無數次把能不能別去的話給咽下去,沈默地給她收拾各種藥材。
她又抱著流淚的蔓蔓安慰,“娘晚點就回來了。”
“真的?”蔓蔓如今已經不是當初肉嘟嘟的孩子了,她開始抽條,有了漂亮的輪廓,卻仍舊愛哭。
“會的,很快就回來了,”姜青禾承諾,而這個很快最少兩個月起步。
隨後她背上包袱在徐禎的擔憂和蔓蔓的不舍中,跟著哈薩克族人一起從夏牧場轉到秋牧場。
他們是最會放牧的民族,而且懂得知識特別多,對於牧草的認識也很多,所以姜青禾在這幾年裏學了哈薩克語,能更準確地進行翻譯。
她這趟跟著一起去轉場,是為了認識阿吾勒巴斯(頭人)口中說的,能預測天氣的牧草長什麽樣子。
放牧的路途是特別艱苦的,尤其趕著羊群行進,五六天難以碰到水源,只能靠著羊奶解渴。而且路上除了中午休息一次,其他時候都是不停的,只有到了天快黑時,才會紮寨休息。
姜青禾已經算是很能走的人了,她能連著走小半天不帶歇的。但是在放牧途中,仍舊讓她走的兩股顫顫,雙腿抽筋,腳底長滿了水泡,疼的不能走只能灑上藥裹著布,一天走一天騎馬。
夜裏更是睡不著,整夜整夜失眠,還會有蛇在帳篷邊游走,每天都被蟲子啃咬。
當然她默默忍受了這一切,即使在放牧途中遭到了黃毛風吹翻帳篷,大晚上的跑去追,還摔了一大跤,腿腫了十來天,但她仍舊覺得這一路上是值得的。
比如夜裏,阿吾勒巴斯會跟她說起關於他們哈薩克族觀天氣的本事,很獨特,有些說起來姜青禾都難以相信。
“額們宰羊的時候,要是看見羊肚皮上,靠內的地方有個凹下去的地方,諾,”阿吾勒巴斯把這羊肚子上的地方指給姜青禾看,“這裏要是黑了,那麽今年肯定沒有大雪,雪下的還很晚。”
眼下還真看不出什麽來,但是真的等到秋天宰羊時,這個地方變黑了,大雪也比往年落得要晚些。
他們是真的有自己獨一套的本領在的,這個姜青禾在記錄時雖然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細想又覺得頗為有道理。
比如當發現母羊搖耳朵,其他羊也跟著搖耳朵後,那麽氣候肯定要變,而之後也預示了天氣驟然轉冷。
又比如在冬季,當母羊開始用角頂牲畜棚的時候,要不了多久就會下雪還伴隨刮風。以及春天來臨時,羊打噴嚏打不出來,那麽這個春天一定很暖和。
阿吾勒巴斯還會教她,先找一只公山羊,把它拴在樹上單獨栓一夜,第二天要是啥事也沒有,吃的東西也多就沒有問題,可要是它受凍,今年轉場必須快點回去,基本會有特別大的雪災出現。
他甚至還會聽馬叫聲,說馬有不同的聲音,每一種聲音代表天氣不同,他還試圖教會姜青禾聽,可她很茫然,哪有啥區別,最後他就放棄了。
姜青禾一路上記錄了很多,雖然過程上很痛苦極其痛苦,但是至少眼界和認識得到了極大的開闊。
她認識到了特別多來自牧民的智慧,從剛轉場的路上去看螞蟻堆。哈薩克族人會在夏牧場轉秋牧場時看它堆的高不高,要是高的話,冬天特別長又冷又不好過,越矮就表明冬天短但是會幹旱。
以及最後她見到了穿越一大片草原,生在戈壁上的草,那已經是十月了,而她走了整整一個來月。
她見到了傳說中的白頭草,阿吾勒巴斯告訴她要是白茫茫一片,這預示著今年的雪特別大,而要是紅草多,那這個冬天雪勢還行,而這會兒正是紅草多的時候。
姜青禾挖走了這草還有另外一種叫葉勒曼草的,能根據高矮預測天氣的,她將把這些種在草場,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這一趟轉場姜青禾後半程都在生病,全靠著阿吾勒巴斯給的羊尾油,吃下去可以預防風寒,讓她的身體不至於因為風寒而葬身在這回去的路上。
當然後面她冷得實在受不了,感覺骨頭裏都被塞滿了冰塊,她們給她吃羊肚子,吃了幾天後骨頭真的沒那麽冷了。
歷時三個月,回到家裏後看到她的樣子,大的哭小的也哭。當然她身子還沒有好。一個冬天徐禎都在熬補品給她養身體,她還能強撐著整理完了路上所有的資料。
第二年徐禎就真的不讓她出去轉場了,她只能進行小範圍的放牧,或者讓牧民給她帶牧草來。
就這樣,在第五個年頭了,她整理完了厚厚一冊書,取名叫《草原圖鑒》。整理了常見牧草的種植方法,不常見牧草如何觀測天氣,根據牛羊馬的反應來預測天氣情況,被證實的偏方。
這本書一經邊城刊印,用了蒙語、漢語、藏文、哈薩克語這四種語言刊出,各大書鋪都有賣。
那些路過的人隨手拿起一本來,翻開被裏面羅列整齊,還帶有顏色的植物吸引住了,尤其這說的十分有理有據,又特別詳細。
如在戈壁灘梭梭樹底下的肉蓯蓉,可以治小駱駝拉肚子的毛病,用量多少,如何煮,肉蓯蓉長什麽樣子都描繪了出來。
紅柳的根挖出來後熬煮可以治羊病,高山雪蓮能治母羊胎盤無法正常產出的問題。
以及醫治羊病更簡單的法子,比如羔羊痢疾,被叫做紅腸子病,發病致死率很高,通常發生在小羊羔身上。
姜青禾寫了如何最簡單的預防方法,用的是大家基本能買到的東西。比如用多少的酸奶水以及紅糖,燒到溫熱不燙手,給羊服下就可。
怎麽給母羊催奶的法子,用一小碗紅糖加五個雞蛋,不用再加水,用點精料去拌,三個時辰後奶量立馬增多。
或者實在舍不得的,就買些黃豆去泡磨成豆漿,一天兩頓餵給羊吃,餵個三四天也就有奶了。
這本書實在好用得很,很多人都試過這些法子,真的行之有效,一本本被售空,又加印。
大家都記住了這個叫姜青禾,又叫圖雅的人,知道她來自希日塔拉。
而之後,他們管平西草原不再叫希日塔拉,而叫做圖雅塔拉,這些人認為寫出《草原圖鑒》的人,就該擁有這片草原。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今年這片草原真的全都屬於姜青禾了。
那麽多年裏,她一直都沒有放棄買下草原的土地,而現在她已經擁有了幾千畝草原。
見證著在她擁有全部草原後,花費五年挖通橫穿幾百畝草原的水渠正式通渠了!
它從各種分叉的渠道中流出,將澆灌這片草原,哪管天不下雨,這裏依舊四季常青。
當第六年,姜青禾走在茂綠的草原上,她面對著水渠澆灌出來的沃野千裏,她想,沒有辜負草原,也沒有辜負土地。
曾經她說,要讓自己的名字緊緊跟草原關聯在一起,而轉眼很多年的今天,她做到了。
她那時希望,草原欣欣向榮,人們生命得以堅固,不因饑餓而脆弱。
而現在,它真的繁榮起來。
那就希望,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人民熾盛,萬物生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