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富一點吧
關燈
小
中
大
再富一點吧
取名前, 七十五個孩子搬起小板凳,坐在二樓空曠的課舍裏,茫然地聽著上面周先生說話。
周先生說了很長一段祝福語, 沒有一個孩子聽懂的, 都低頭相互說話, 或者摳著自己的指甲。
姜青禾就上來笑瞇瞇地問他們,“童學好玩不?”
“好玩!!”小娃異口同聲應答。
“哪裏好玩?”
他們站起來嘰裏呱啦地說哪裏哪裏好玩,有的說話含糊不清,姜青禾也聽不太懂, 她豎起一根手指放在嘴巴前,小娃們漸漸安靜了下來。
“那這麽好玩的話,今天還有一個好玩的事情, ”姜青禾的語氣帶上了些許誇張,逗引地那些娃忙問, 其中蔓蔓的聲音最響, “什麽好玩的事情, 看戲嗎?”
“肯定是騎大馬, ”小梅朵附和。
姜青禾搖搖頭,她微笑著說:“是請你們給自己換一個名字。”
“啥是名字呀?”有些孩子不懂。
“名字就是,”蔓蔓屁股半離開凳子, 扒著前面孩子的肩膀湊過去說, “你叫大虎, 姓陳, 陳大虎就是你的名字啊。”
“那俺叫王三膽是不是?”
“俺是王石頭”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交談起自己的名字來,當然也有年歲漸大, 名字又很難聽的就羞於啟齒,卻還是被其他人嚷嚷著叫出來, 他們臉皮像是要被滾水燙紅了。
姜青禾敲了敲旁邊的鼓,她笑著說:“所以這個好玩的事情都知道了嗎?爹娘給你們取了小名,到童學來,你自己給自己取個大名,怎麽取?你可以自己想,也可以把你想要的跟周先生說,他會給你幾個詞,你選一個。”
“那以後這就是你的大名了,在童學裏,誰都要喊你這個名字。”
這對孩子們來說十分新穎,能自己換個名字被別人喊,而且是自己決定,這下大家都絞盡腦汁地想,到底要叫什麽名字呢。
周先生坐在桌子前,趙觀梅按著小名一個個喊上來,最先來的是叫傻妞的,她屬實不算聰明,高燒之後腦子有點糊塗。
她也說不來自己要取什麽名字,只是笑,周先生說:“就叫宜吧,諸事皆宜。”
他提筆在紙上寫上,趙觀梅用毛筆沾了點朱砂,點在傻妞的額頭上,代表從此心明眼明。
當然也表示傻妞這個名字被王宜給取代。
大多數孩子其實想不好自己的名字,要求稀奇古怪,有的說想每天能吃很多的飯,叫飯桶也行,周先生只能給他取了名字叫有糧,還有個兄弟叫滿倉。
有些是真的想換名字,比如細草,她一點也不想要當株草,周先生說:“草並非不好,以前有芝草為靈芝,是人人追捧的東西,你不想名字帶草,叫紫芝成不?”
紫芝,細草在唇齒間念了念這個名字,歡歡喜喜應下,她領了寫著自己名字的紅紙條,擡頭讓趙觀梅給她點上朱砂,從今以後她就叫方紫芝了。
還有一個是臉上生了點胎記,她想要一個好名字,不想要叫有痣,姜青禾看了她的胎記一眼,伸手拍拍她的肩膀說:“琳怎麽樣,是美玉的意思,它美到身上有點東西大家也不會在意。”
這個十二歲的孩子聽懂了,她接受了琳作為名,她叫陳琳。
又比如像二妞子、虎子,一個叫王倩,一個則叫王益,小草也有了正式的大名,跟著虎妮姓李,叫李德秀。
這些換了名字的孩子在未來不知道多麽感謝,在啟蒙後,明智時,才明白沒有讓那種畸形的名字伴隨整個人生,是多麽值得慶幸的事情。
他們領到自己名字紅紙時,細細摩挲著,咧嘴笑起來,無聲地念了一遍t自己的名字。
這個名字會伴隨他們的整個童年。
等這邊取名漸漸結束時,蔓蔓扒著姜青禾的腿問,“娘,我也想換個名字。”
“你想換啥,我跟你說,你換了到時候不要怨我,”姜青禾內心十分平靜,她已經能接受蔓蔓要改名叫糖糖、糕糕這種,連更亂七八糟的稀米、小饃,紅紅都聽過。
蔓蔓跟她講道理,“你看娘你叫苗苗,我應該叫小苗的。”
姜青禾捂了她的嘴,告訴她,“你跟你爹說去吧,”把她塞給趙觀梅,自己去了都蘭那裏。
果不其然沒有換到名字的都已經鬧開了,小梅朵問,“為啥我們不能換名字?”
姜青禾拍拍桌子讓他們坐下來,她自己拉把小凳子坐在他們旁邊,有點神秘兮兮地問他們,“你知道你們的名字是什麽意思嗎?”
孩子們安靜了,他們大孩子知道點,還小的要啃手指,茫然望天花板。
“你們跟他們不同,你們的名字是額吉和阿布給好好取的,你看吉日格拉的名字,這個代表幸福,你的額吉有了你後,她每一天都很幸福。”
姜青禾跟他們好好講道理,“阿木古蘭是平安的意思,希望你每一天都平安,敖登高娃的意思,你們見過夜裏的天嗎?那閃爍的光叫星星,而她名字的意思就是跟星星那樣美麗…”
“如果你們換了名字,那額吉跟阿布真的要傷心了。”
這下他們琢磨著自己名字的意思,羞赧地笑笑,不再鬧著要換名字。
而今天也是姜青禾給他們上蒙文課的第一天,從剛才的名字入手,在板子上寫下蒙文。
這時蒙族的孩子們還興致勃勃的,用炭筆在穰穰子上胡亂塗畫著,到後面都開了小差,望著窗外的雲,眼前都是那一連串豎著寫的歪七扭八的鬼畫符。
而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要學很多很多年。
童學的第三天在取名字中結束,第四天在孩子們吃了點心後,提上籃子挖野菜開始,春天有漫山遍野的野菜,他們在田間地頭嘻嘻哈哈地拔起一株,放到籃子,有的挖著挖著撲起蝴蝶和蟲子來,叫幾個老師也是哭笑不得。
挖好的野菜娃們自己洗,洗幹凈了後到竈房做成了野菜團子,攤成野菜雞蛋餅,娃們一邊哇哇叫,一邊吃的起勁。
第五天一起做了風箏,第六天春風正好,老師領著小娃一起到空地上放風箏,有一個上面綁了口哨,風一吹就呼啦哇啦地響,娃們追逐打鬧著,好不熱鬧。
姜青禾跟土長站在一邊的水渠道上看,土長望著孩子歡快蹦跳的樣子,她偏過頭說:“還好俺當初聽你的了。”
最開始的時候,辦童學是不被土長理解的,可現在她真的明白了,再窮不能窮教育這句話,孩子就是地裏的苗種,你待他/她精細才能長得活泛。
姜青禾抱臂,她看著逐漸升起的風箏,高高飄揚,那時她辦童學的初衷啊,只是想讓蔓蔓能夠有學上,有玩伴,能學到些東西。
可是現在這樣更好,孩子就是要上學的啊,是所有的孩子。
土長問她,“還有事情不?沒有去探田,”
“今天有件事情,”姜青禾壓低聲音,她側過頭對土長說。
土長看她一眼,覺得自己五大三粗的,人家怎麽能這麽細膩呢。
“教她們做騎馬布子?”土長重覆了一遍。
姜青禾點頭,“這會子不剛好閑一點,想著把這個事情先給辦下來嘛。”
其實是姜青禾今天路過苗阿婆家的時候,又看見她在搓柳條,她恍惚中記起了兩年前第一次上山看見苗阿婆的時候。
那個時候她想的是什麽,幫幫曾經窘迫的自己,她只能幫著苗阿婆搓柳條取柳絮,再轉過下一年時,她依舊無能為力,照舊坐下來幫忙。
可是現在,她對土長說:“哪怕沒有入童學,對我來說,十三四歲以上到十八的,都是孩子,不能以來了初潮就覺得她們長大了,這件事要管的啊。”
這是姜青禾到了這裏兩年多,依舊感覺無法適應的,哪怕她已經能用最好的填充物,她更沒有辦法想象其他人過的日子。
“怎麽管?”土長問道。
“我上回不是收了點羊毛,已經彈完清洗幹凈了,還有些布頭和針線,叫她們來跟著苗阿婆一起做吧。”
姜青禾說,女孩子臉皮薄,她對於她們來說算是外人了,教怎麽做這個總不合適,但苗阿婆是這麽些年一直幫著她們度過難熬時刻的人,她老人家教最合適。
這件事情進行得很順利,土長幫忙叫來十二以上到十六歲未出嫁的丫頭,由苗阿婆在童學裏單獨的小房子裏教她們。
有的孩子是會做,趁著這次機會能扔掉那些發硬到縫縫補補的騎馬布子,本來就正愁著來月事後該怎麽辦,看著蓬松而柔軟的羊毛,手裏拽著那略帶點厚重而舒服的布頭,有點想哭。
可有的是初潮剛來,惶恐不安,家裏娘也只會讓她墊一墊,但苗阿婆告訴她們,這是姑娘家的一道坎,月月來一次,見了紅也不要怕,肚子疼的話到這裏來躺一躺,有紅糖能泡水喝。
而且這有專門隔出來的簾子,可以讓她們曬騎馬布子,而不是半夜洗了,偷摸曬出去,第二天起早沒幹又收進來,或者就是在自己的屋子裏陰幹的。
苗阿婆也說,如果覺得白拿過意不去,可以到染坊裏來幫著做點活,大家都答應了。
教完後,苗阿婆從小屋裏出來,姜青禾坐在不遠處的石桌旁,站起身,她問,“嬸怎麽樣?”
“害,比俺烤那個柳條好多了,以後俺再也不砍也不烤了不搓了,俺這個活就拋嘍,”苗阿婆跟她並肩往外走。
她跟姜青禾都笑了聲,哪是活計拋了,其實就是不用和不需要這個了。
已經有了更好的選擇。
至這天之後童學漸漸步入正軌,小娃玩鬧學點知識之餘,也會下地幹點農活。
比如旁邊開墾出來的菜地,清明時正是種瓜點豆的時候,陳老頭在靠墻一側搭了很多的木頭架子,讓豆角爬藤,還有黃瓜,豇豆。
過道兩旁還有上一年隨手撒下的草籽,眼下這種叫母豬刺的花便洋洋灑灑開遍了,黃燦燦的一大片,在滿目黃花裏,童學裏的娃要下地幹活了。
蔓蔓帶上她的小鋤頭,小背包還有水壺,趙觀梅領頭,她的手被另一個班的大姐姐牽著,大娃帶著小娃下地刨土。
不止翻地,還一起種樹,每一個孩子都能領到一株沙棗樹的苗種。
沙棗長得高,開花時香氣四溢,等到秋時還能吃到它紅艷艷的果實。
還沒種下時,小娃們就開始想以後打沙棗時候的樣子了,吵著說自己那株結的果子最多。
後來他們在春風正好的時候,把自己的沙棗樹苗種在過道上,種好後會掛上寫著自己名字的木牌。
蔓蔓種樹時就會說,刨土一邊說:“棗兒棗兒你快快長吧,長好了給大家吃。”
“給四婆吃棗,給娘吃棗,給爹吃棗,我喝棗兒水。”
她嘀嘀咕咕念了好久,最後拍一拍土,她笑嘻嘻地說“棗兒不害羞,當年紅丟丟。”
結果蹲太久了,起不來一屁股墩在了地上,小草哈哈笑著從旁邊跑過來拉她,趙觀梅憋著笑給她趴屁股上的土,蔓蔓卻毫不在意,“絆一絆才長得高嘛。”
雖然是有點疼,但她才不會哭呢。
種完了樹後,蔓蔓提起小鋤頭,跟小草手挽手,一起跟著大家回去,還得去看雞窩裏剛生下來的小雞崽呢。
在童學的孩子無憂無慮,山野中自在玩耍時,而大人們卻各有各的忙,陽春萬物,正是春種接羔的好時節。
王婆去年養的紅雞,在今年清明節趴窩,孵出了很多的小雞仔,全被大家五只六只的買走了,養著等生雞蛋。
還有徐婆子的鴨子,早早也被惦記上了,上一年稻子蟲災大夥都還記得,小鴨破殼不久,買十只二十只的都有,就小鴨等著腿骨長好了,到時放到稻田裏去,好肥田。
這才真的是區別鄰家鴨,群分各線雞。
而去年殺了過年豬,吃足了有豬肉的癮頭後,今年大夥也合夥去趕豬客那裏買了豬崽,不再像之前那樣,一頭豬崽百來個錢,還要土長先墊付,也有的養起了大鵝。
到處能聽見嘰嘰咕咕、嘎嘎還有豬的哼哼聲,好像哪家不養點什麽,就被人給比了下去一般。
除了春天的羔仔外,最忙的還是春種。
棉花t地要犁,快到了棗芽發能種棉花的季節,稻田邊的水車骨碌碌響個不停,蓄水到上田,把式領著徒弟在田裏給稻子育秧。
苞谷要趕著天種下,麥子地要到最後幾次澆水期,油菜、甜菜都得一一落地生根。
實在忙得人連歇口氣的功夫都沒有,下了自家的田地,又上荒地開荒、漚肥,去戈壁和那頭的黃土地犁地。
姜青禾反正累得褲腰都松了兩圈,她之前的鞋底全都磨壞了,畢竟她雖然不咋下地幹活,但總在田間地頭跑著丈量土地,一畝地的邊都有六百多米。
而且她是春山灣和草場來回跑,這邊量完那邊量,力求早點把地給丈量完。有時候還要往鎮上跑,看看鋪子新裝的咋樣了,自從鋪子的地契屬於她後,她就想著徹底改掉再重新布置。
人忙得都要掉頭發,她再一次跟土長碰面時,她指著眼下的黑眼圈跟土長說:“累的連睡都睡不安穩,老是夢見自己在地裏拿著那步弓走來走去。”
土長也打了個哈欠,她最近睡得更少,忙得要命,她揉了揉腦袋說:“上鎮裏吧,你要的人來了。”
“啥?”姜青禾沒明白她的意思。
土長邊走邊跟她說:“鎮裏小吏剛來過,他話裏的意思是上郡那邊有個地方,上一年白毛風刮的厲害,又鬧了白災(雪災),那地方的人眼下往俺們這來了,全在沿邊大道上,鎮裏說沒法安置那麽多人。叫俺們底下莊子先給找點活做,口糧他們會出一半。”
那真的不是一兩個人的事情,到了賀旗鎮的沿邊大道這裏,流民都還有五百來人,鎮上怕他們鬧得人心惶惶,只能想出個折中的主意。
因為鎮上前兩年有移民墾植,招民佃種的政令,那時收了包括姜青禾在內的諸多沒有戶籍的流民,衙門的公田、官田以及學田,還有諸多地方都有不少人了,這次實在安排不下才找底下莊子接手。
姜青禾聽懂了,她皺起眉頭,“我們領幾個人回來?”
其實春山灣真的很需要人,那急需開墾的大片荒地,戈壁灘種樹、挖渠,鋪砂,未來鋪路,都要很多的人手。
但是流民,土長她很猶豫地對姜青禾說:“不曉得要多少人來。”
其實她跟姜青禾都更傾向於找其他莊子的人來,可現實是,莊子與莊子離得都挺遠,動輒是一個時辰的距離,沒有牛車就得走兩三個時辰,實在不劃算。
但外來的人口好壞很難預測。
姜青禾的腦子裏想起了長老跟她說過的話,所以她並沒有那麽抗拒,她以前也是外來的人口啊。
她說:“先選嘛,我估摸著最多選個三四十來個人。”
“大家遭災肯定要幫,但不能瞎幫,最要緊的是,我們這地方也沒有空房子。”
“那沒事的,辦事屋子那不是挺闊的,還有二樓,到時候讓他們先擠擠住那,”土長話是這麽說,她長嘆口氣。
知道土長的憂慮,她指了指另一邊,“金鳳姐你要怕看不準人來,找師婆一起去。”
陰陽家的眼睛可比她的本事要更厲害。
土長楞了下,而後點頭,最後一行三人去了鎮上衙門。
到了衙門裏頭,其他近些的莊子土長全都來了,男的擱那抽旱煙,一邊抱怨,“著急忙慌的,俺那車都陷窟窿眼裏拉拔不出的,費了老鼻子勁。”
“幹啥吶,俺地裏農活正忙著嘞,俺呸,這遭瘟的白毛風,上回那黃毛風也把俺們莊子吹夠嗆。”
女土長不止陳金鳳一個,屋裏也有三五個,姜青禾瞟了眼,都是那種很健碩的身材,偏英氣和大氣的長相,說話嗓門也粗。
“金鳳,到俺們這來,謔,這回咋還帶了兩個,”一個女土長站起來招了招手。
土長笑著走過去寒暄,“這是俺們灣裏理書,另一個是俺嬸,陪俺來壯膽的。”
女土長們哈哈笑開,有個說:“你這真不成吶,早些年還敢一個人跑俺們莊子那來,為著清水河上頭截斷的水,掄袖子就跟俺打,現在年紀大了不中用,還要人陪。”
“好女不提當年勇,俺這會兒膽子小了,經不起折騰,”土長坐下來笑著回道。
大家也笑,一晃都十來年了,難得能碰個面,結果聊得還是那些事,地丁、糧食還有繞不開的錢,都哭窮。
姜青禾覺得還挺有意思,聽了一嘴,不過很快鎮長來了,掐煙的掐煙,翹腿的趕緊坐好,大家都閉緊了嘴。
鎮長是個看著很威嚴的中年男人,他話也不多,大概講了下流民的安置問題。
“自個瞅瞅,各莊子和村能接幾個人走,眼下就是這一批接走的人,起碼待滿一年到能拿戶籍的時候,你們要覺著不合適,再把人給送回來。”
他言外之意是,這批人就跟之前招人開荒一樣,到了你那地頭,基本再往回送就不可能了。
這一眾土長沈默,難辦啊,棘手啊,選少衙門不滿意,選太多還怕流民不安分鬧起來。
一時都不先開口,不想自己做那領頭羊,土長跟姜青禾私底下嘀咕過了,她跟鎮長雖然打交道的次數少,但也不打怵。
在大家夥不吱聲時,她先站出來問,“鎮長,既然這人是要到俺們這的,俺能自己挑人不?”
之前是不行的,流民來開荒分到哪裏就哪裏,下頭的莊子沒有拒絕的權利。
鎮長看她一眼,點點頭,“能啊,你們也講眼緣?”
“可不是,這眼緣肯定得講啊,”土長沒說真話,她是奔著壯勞力和其他有本事的人手去的,在路上的時候姜青禾就說過,五百來號說不定有手藝的人也多,反正都要帶回來,就帶一批把式回來。
這話她肯定不能當眾說出口,萬一本來還沒想到這茬的,說出口都來爭咋辦。
“成啊,讓你們先挑,挑幾個?”鎮長拿起旁邊的茶碗,問了句。
“三四十吧,俺們灣裏地方也小。”
鎮長問,“哪個灣的?”
土長回他,“春山灣。”
“哦,是那啊,”鎮長聽人說過一嘴,他笑笑,“你們先去挑吧。”
當然在其他土長看來,這個女人瘋了,莽也不是這麽莽的,帶頭要三十四個人,他們這種才想著十幾二十的,哪好意思說出口,只能憤憤接受。
但耳朵裏都過了春山灣這個地名,他們的印象還停留在是個很偏的山窪子。
等土長一行人跟著小吏去衙門後院帶人,被一群眼神直勾勾,臉部凹陷,渾身散發著臭味的流民給驚住了。
小吏說:“別怕,就是餓久了,還沒精氣神。”
土長皺眉,她擡高了點聲音問,“這裏有沒有染匠、織匠、木匠這種的?”
沒人回她,時不時有窸窸窣窣的聲音傳來,然後才有人伸起胳膊,是兩個懷裏抱著孩子的女人。
土長問,“是做啥的?”
“織工”兩人小聲回話。
土長跟姜青禾嘀咕,又看向師婆,師婆能看點面相,她沖土長點點頭,小聲說了句,“老實苦命人。”
其實挑人很難受,看著他們瘦到凸出的眼睛,頂著張面黃肌瘦的臉,身子像跟細木頭那樣,支棱著細細的胳膊,那麽直勾勾地看著,嘴唇蠕動卻沒說話。
人餓久了,腦子麻木時,怎麽會有長篇的話要說,說一個字就多耗費一點力氣,只能這樣呆滯地沈默著。
人餓上三天就會起歹心,而他們餓了不知道多少個三天。
到最後,土長挑不下去了,她轉過頭看向姜青禾,姜青禾低垂著眼皮,抹了把臉,“最多再拉十個人。”
而這五十個人除了一半壯勞力,十來個手藝人,剩下的都是帶著孩子的。
土長說:“你之前那句話咋說來著的?達則啥的?”
姜青禾楞了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對啊,俺雖然窮吧,可這你瞧,不就也多雙碗筷的事情嘛,總不能叫人娃也餓肚子,娃是地裏的苗啊,”土長說。
姜青禾想,再有錢點吧。
而這些坐在牛車上尚且茫然的人們,他們呆滯地看著遠方,不知道日後又會如何。
只盼望著不要再餓肚子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取名前, 七十五個孩子搬起小板凳,坐在二樓空曠的課舍裏,茫然地聽著上面周先生說話。
周先生說了很長一段祝福語, 沒有一個孩子聽懂的, 都低頭相互說話, 或者摳著自己的指甲。
姜青禾就上來笑瞇瞇地問他們,“童學好玩不?”
“好玩!!”小娃異口同聲應答。
“哪裏好玩?”
他們站起來嘰裏呱啦地說哪裏哪裏好玩,有的說話含糊不清,姜青禾也聽不太懂, 她豎起一根手指放在嘴巴前,小娃們漸漸安靜了下來。
“那這麽好玩的話,今天還有一個好玩的事情, ”姜青禾的語氣帶上了些許誇張,逗引地那些娃忙問, 其中蔓蔓的聲音最響, “什麽好玩的事情, 看戲嗎?”
“肯定是騎大馬, ”小梅朵附和。
姜青禾搖搖頭,她微笑著說:“是請你們給自己換一個名字。”
“啥是名字呀?”有些孩子不懂。
“名字就是,”蔓蔓屁股半離開凳子, 扒著前面孩子的肩膀湊過去說, “你叫大虎, 姓陳, 陳大虎就是你的名字啊。”
“那俺叫王三膽是不是?”
“俺是王石頭”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交談起自己的名字來,當然也有年歲漸大, 名字又很難聽的就羞於啟齒,卻還是被其他人嚷嚷著叫出來, 他們臉皮像是要被滾水燙紅了。
姜青禾敲了敲旁邊的鼓,她笑著說:“所以這個好玩的事情都知道了嗎?爹娘給你們取了小名,到童學來,你自己給自己取個大名,怎麽取?你可以自己想,也可以把你想要的跟周先生說,他會給你幾個詞,你選一個。”
“那以後這就是你的大名了,在童學裏,誰都要喊你這個名字。”
這對孩子們來說十分新穎,能自己換個名字被別人喊,而且是自己決定,這下大家都絞盡腦汁地想,到底要叫什麽名字呢。
周先生坐在桌子前,趙觀梅按著小名一個個喊上來,最先來的是叫傻妞的,她屬實不算聰明,高燒之後腦子有點糊塗。
她也說不來自己要取什麽名字,只是笑,周先生說:“就叫宜吧,諸事皆宜。”
他提筆在紙上寫上,趙觀梅用毛筆沾了點朱砂,點在傻妞的額頭上,代表從此心明眼明。
當然也表示傻妞這個名字被王宜給取代。
大多數孩子其實想不好自己的名字,要求稀奇古怪,有的說想每天能吃很多的飯,叫飯桶也行,周先生只能給他取了名字叫有糧,還有個兄弟叫滿倉。
有些是真的想換名字,比如細草,她一點也不想要當株草,周先生說:“草並非不好,以前有芝草為靈芝,是人人追捧的東西,你不想名字帶草,叫紫芝成不?”
紫芝,細草在唇齒間念了念這個名字,歡歡喜喜應下,她領了寫著自己名字的紅紙條,擡頭讓趙觀梅給她點上朱砂,從今以後她就叫方紫芝了。
還有一個是臉上生了點胎記,她想要一個好名字,不想要叫有痣,姜青禾看了她的胎記一眼,伸手拍拍她的肩膀說:“琳怎麽樣,是美玉的意思,它美到身上有點東西大家也不會在意。”
這個十二歲的孩子聽懂了,她接受了琳作為名,她叫陳琳。
又比如像二妞子、虎子,一個叫王倩,一個則叫王益,小草也有了正式的大名,跟著虎妮姓李,叫李德秀。
這些換了名字的孩子在未來不知道多麽感謝,在啟蒙後,明智時,才明白沒有讓那種畸形的名字伴隨整個人生,是多麽值得慶幸的事情。
他們領到自己名字紅紙時,細細摩挲著,咧嘴笑起來,無聲地念了一遍t自己的名字。
這個名字會伴隨他們的整個童年。
等這邊取名漸漸結束時,蔓蔓扒著姜青禾的腿問,“娘,我也想換個名字。”
“你想換啥,我跟你說,你換了到時候不要怨我,”姜青禾內心十分平靜,她已經能接受蔓蔓要改名叫糖糖、糕糕這種,連更亂七八糟的稀米、小饃,紅紅都聽過。
蔓蔓跟她講道理,“你看娘你叫苗苗,我應該叫小苗的。”
姜青禾捂了她的嘴,告訴她,“你跟你爹說去吧,”把她塞給趙觀梅,自己去了都蘭那裏。
果不其然沒有換到名字的都已經鬧開了,小梅朵問,“為啥我們不能換名字?”
姜青禾拍拍桌子讓他們坐下來,她自己拉把小凳子坐在他們旁邊,有點神秘兮兮地問他們,“你知道你們的名字是什麽意思嗎?”
孩子們安靜了,他們大孩子知道點,還小的要啃手指,茫然望天花板。
“你們跟他們不同,你們的名字是額吉和阿布給好好取的,你看吉日格拉的名字,這個代表幸福,你的額吉有了你後,她每一天都很幸福。”
姜青禾跟他們好好講道理,“阿木古蘭是平安的意思,希望你每一天都平安,敖登高娃的意思,你們見過夜裏的天嗎?那閃爍的光叫星星,而她名字的意思就是跟星星那樣美麗…”
“如果你們換了名字,那額吉跟阿布真的要傷心了。”
這下他們琢磨著自己名字的意思,羞赧地笑笑,不再鬧著要換名字。
而今天也是姜青禾給他們上蒙文課的第一天,從剛才的名字入手,在板子上寫下蒙文。
這時蒙族的孩子們還興致勃勃的,用炭筆在穰穰子上胡亂塗畫著,到後面都開了小差,望著窗外的雲,眼前都是那一連串豎著寫的歪七扭八的鬼畫符。
而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要學很多很多年。
童學的第三天在取名字中結束,第四天在孩子們吃了點心後,提上籃子挖野菜開始,春天有漫山遍野的野菜,他們在田間地頭嘻嘻哈哈地拔起一株,放到籃子,有的挖著挖著撲起蝴蝶和蟲子來,叫幾個老師也是哭笑不得。
挖好的野菜娃們自己洗,洗幹凈了後到竈房做成了野菜團子,攤成野菜雞蛋餅,娃們一邊哇哇叫,一邊吃的起勁。
第五天一起做了風箏,第六天春風正好,老師領著小娃一起到空地上放風箏,有一個上面綁了口哨,風一吹就呼啦哇啦地響,娃們追逐打鬧著,好不熱鬧。
姜青禾跟土長站在一邊的水渠道上看,土長望著孩子歡快蹦跳的樣子,她偏過頭說:“還好俺當初聽你的了。”
最開始的時候,辦童學是不被土長理解的,可現在她真的明白了,再窮不能窮教育這句話,孩子就是地裏的苗種,你待他/她精細才能長得活泛。
姜青禾抱臂,她看著逐漸升起的風箏,高高飄揚,那時她辦童學的初衷啊,只是想讓蔓蔓能夠有學上,有玩伴,能學到些東西。
可是現在這樣更好,孩子就是要上學的啊,是所有的孩子。
土長問她,“還有事情不?沒有去探田,”
“今天有件事情,”姜青禾壓低聲音,她側過頭對土長說。
土長看她一眼,覺得自己五大三粗的,人家怎麽能這麽細膩呢。
“教她們做騎馬布子?”土長重覆了一遍。
姜青禾點頭,“這會子不剛好閑一點,想著把這個事情先給辦下來嘛。”
其實是姜青禾今天路過苗阿婆家的時候,又看見她在搓柳條,她恍惚中記起了兩年前第一次上山看見苗阿婆的時候。
那個時候她想的是什麽,幫幫曾經窘迫的自己,她只能幫著苗阿婆搓柳條取柳絮,再轉過下一年時,她依舊無能為力,照舊坐下來幫忙。
可是現在,她對土長說:“哪怕沒有入童學,對我來說,十三四歲以上到十八的,都是孩子,不能以來了初潮就覺得她們長大了,這件事要管的啊。”
這是姜青禾到了這裏兩年多,依舊感覺無法適應的,哪怕她已經能用最好的填充物,她更沒有辦法想象其他人過的日子。
“怎麽管?”土長問道。
“我上回不是收了點羊毛,已經彈完清洗幹凈了,還有些布頭和針線,叫她們來跟著苗阿婆一起做吧。”
姜青禾說,女孩子臉皮薄,她對於她們來說算是外人了,教怎麽做這個總不合適,但苗阿婆是這麽些年一直幫著她們度過難熬時刻的人,她老人家教最合適。
這件事情進行得很順利,土長幫忙叫來十二以上到十六歲未出嫁的丫頭,由苗阿婆在童學裏單獨的小房子裏教她們。
有的孩子是會做,趁著這次機會能扔掉那些發硬到縫縫補補的騎馬布子,本來就正愁著來月事後該怎麽辦,看著蓬松而柔軟的羊毛,手裏拽著那略帶點厚重而舒服的布頭,有點想哭。
可有的是初潮剛來,惶恐不安,家裏娘也只會讓她墊一墊,但苗阿婆告訴她們,這是姑娘家的一道坎,月月來一次,見了紅也不要怕,肚子疼的話到這裏來躺一躺,有紅糖能泡水喝。
而且這有專門隔出來的簾子,可以讓她們曬騎馬布子,而不是半夜洗了,偷摸曬出去,第二天起早沒幹又收進來,或者就是在自己的屋子裏陰幹的。
苗阿婆也說,如果覺得白拿過意不去,可以到染坊裏來幫著做點活,大家都答應了。
教完後,苗阿婆從小屋裏出來,姜青禾坐在不遠處的石桌旁,站起身,她問,“嬸怎麽樣?”
“害,比俺烤那個柳條好多了,以後俺再也不砍也不烤了不搓了,俺這個活就拋嘍,”苗阿婆跟她並肩往外走。
她跟姜青禾都笑了聲,哪是活計拋了,其實就是不用和不需要這個了。
已經有了更好的選擇。
至這天之後童學漸漸步入正軌,小娃玩鬧學點知識之餘,也會下地幹點農活。
比如旁邊開墾出來的菜地,清明時正是種瓜點豆的時候,陳老頭在靠墻一側搭了很多的木頭架子,讓豆角爬藤,還有黃瓜,豇豆。
過道兩旁還有上一年隨手撒下的草籽,眼下這種叫母豬刺的花便洋洋灑灑開遍了,黃燦燦的一大片,在滿目黃花裏,童學裏的娃要下地幹活了。
蔓蔓帶上她的小鋤頭,小背包還有水壺,趙觀梅領頭,她的手被另一個班的大姐姐牽著,大娃帶著小娃下地刨土。
不止翻地,還一起種樹,每一個孩子都能領到一株沙棗樹的苗種。
沙棗長得高,開花時香氣四溢,等到秋時還能吃到它紅艷艷的果實。
還沒種下時,小娃們就開始想以後打沙棗時候的樣子了,吵著說自己那株結的果子最多。
後來他們在春風正好的時候,把自己的沙棗樹苗種在過道上,種好後會掛上寫著自己名字的木牌。
蔓蔓種樹時就會說,刨土一邊說:“棗兒棗兒你快快長吧,長好了給大家吃。”
“給四婆吃棗,給娘吃棗,給爹吃棗,我喝棗兒水。”
她嘀嘀咕咕念了好久,最後拍一拍土,她笑嘻嘻地說“棗兒不害羞,當年紅丟丟。”
結果蹲太久了,起不來一屁股墩在了地上,小草哈哈笑著從旁邊跑過來拉她,趙觀梅憋著笑給她趴屁股上的土,蔓蔓卻毫不在意,“絆一絆才長得高嘛。”
雖然是有點疼,但她才不會哭呢。
種完了樹後,蔓蔓提起小鋤頭,跟小草手挽手,一起跟著大家回去,還得去看雞窩裏剛生下來的小雞崽呢。
在童學的孩子無憂無慮,山野中自在玩耍時,而大人們卻各有各的忙,陽春萬物,正是春種接羔的好時節。
王婆去年養的紅雞,在今年清明節趴窩,孵出了很多的小雞仔,全被大家五只六只的買走了,養著等生雞蛋。
還有徐婆子的鴨子,早早也被惦記上了,上一年稻子蟲災大夥都還記得,小鴨破殼不久,買十只二十只的都有,就小鴨等著腿骨長好了,到時放到稻田裏去,好肥田。
這才真的是區別鄰家鴨,群分各線雞。
而去年殺了過年豬,吃足了有豬肉的癮頭後,今年大夥也合夥去趕豬客那裏買了豬崽,不再像之前那樣,一頭豬崽百來個錢,還要土長先墊付,也有的養起了大鵝。
到處能聽見嘰嘰咕咕、嘎嘎還有豬的哼哼聲,好像哪家不養點什麽,就被人給比了下去一般。
除了春天的羔仔外,最忙的還是春種。
棉花t地要犁,快到了棗芽發能種棉花的季節,稻田邊的水車骨碌碌響個不停,蓄水到上田,把式領著徒弟在田裏給稻子育秧。
苞谷要趕著天種下,麥子地要到最後幾次澆水期,油菜、甜菜都得一一落地生根。
實在忙得人連歇口氣的功夫都沒有,下了自家的田地,又上荒地開荒、漚肥,去戈壁和那頭的黃土地犁地。
姜青禾反正累得褲腰都松了兩圈,她之前的鞋底全都磨壞了,畢竟她雖然不咋下地幹活,但總在田間地頭跑著丈量土地,一畝地的邊都有六百多米。
而且她是春山灣和草場來回跑,這邊量完那邊量,力求早點把地給丈量完。有時候還要往鎮上跑,看看鋪子新裝的咋樣了,自從鋪子的地契屬於她後,她就想著徹底改掉再重新布置。
人忙得都要掉頭發,她再一次跟土長碰面時,她指著眼下的黑眼圈跟土長說:“累的連睡都睡不安穩,老是夢見自己在地裏拿著那步弓走來走去。”
土長也打了個哈欠,她最近睡得更少,忙得要命,她揉了揉腦袋說:“上鎮裏吧,你要的人來了。”
“啥?”姜青禾沒明白她的意思。
土長邊走邊跟她說:“鎮裏小吏剛來過,他話裏的意思是上郡那邊有個地方,上一年白毛風刮的厲害,又鬧了白災(雪災),那地方的人眼下往俺們這來了,全在沿邊大道上,鎮裏說沒法安置那麽多人。叫俺們底下莊子先給找點活做,口糧他們會出一半。”
那真的不是一兩個人的事情,到了賀旗鎮的沿邊大道這裏,流民都還有五百來人,鎮上怕他們鬧得人心惶惶,只能想出個折中的主意。
因為鎮上前兩年有移民墾植,招民佃種的政令,那時收了包括姜青禾在內的諸多沒有戶籍的流民,衙門的公田、官田以及學田,還有諸多地方都有不少人了,這次實在安排不下才找底下莊子接手。
姜青禾聽懂了,她皺起眉頭,“我們領幾個人回來?”
其實春山灣真的很需要人,那急需開墾的大片荒地,戈壁灘種樹、挖渠,鋪砂,未來鋪路,都要很多的人手。
但是流民,土長她很猶豫地對姜青禾說:“不曉得要多少人來。”
其實她跟姜青禾都更傾向於找其他莊子的人來,可現實是,莊子與莊子離得都挺遠,動輒是一個時辰的距離,沒有牛車就得走兩三個時辰,實在不劃算。
但外來的人口好壞很難預測。
姜青禾的腦子裏想起了長老跟她說過的話,所以她並沒有那麽抗拒,她以前也是外來的人口啊。
她說:“先選嘛,我估摸著最多選個三四十來個人。”
“大家遭災肯定要幫,但不能瞎幫,最要緊的是,我們這地方也沒有空房子。”
“那沒事的,辦事屋子那不是挺闊的,還有二樓,到時候讓他們先擠擠住那,”土長話是這麽說,她長嘆口氣。
知道土長的憂慮,她指了指另一邊,“金鳳姐你要怕看不準人來,找師婆一起去。”
陰陽家的眼睛可比她的本事要更厲害。
土長楞了下,而後點頭,最後一行三人去了鎮上衙門。
到了衙門裏頭,其他近些的莊子土長全都來了,男的擱那抽旱煙,一邊抱怨,“著急忙慌的,俺那車都陷窟窿眼裏拉拔不出的,費了老鼻子勁。”
“幹啥吶,俺地裏農活正忙著嘞,俺呸,這遭瘟的白毛風,上回那黃毛風也把俺們莊子吹夠嗆。”
女土長不止陳金鳳一個,屋裏也有三五個,姜青禾瞟了眼,都是那種很健碩的身材,偏英氣和大氣的長相,說話嗓門也粗。
“金鳳,到俺們這來,謔,這回咋還帶了兩個,”一個女土長站起來招了招手。
土長笑著走過去寒暄,“這是俺們灣裏理書,另一個是俺嬸,陪俺來壯膽的。”
女土長們哈哈笑開,有個說:“你這真不成吶,早些年還敢一個人跑俺們莊子那來,為著清水河上頭截斷的水,掄袖子就跟俺打,現在年紀大了不中用,還要人陪。”
“好女不提當年勇,俺這會兒膽子小了,經不起折騰,”土長坐下來笑著回道。
大家也笑,一晃都十來年了,難得能碰個面,結果聊得還是那些事,地丁、糧食還有繞不開的錢,都哭窮。
姜青禾覺得還挺有意思,聽了一嘴,不過很快鎮長來了,掐煙的掐煙,翹腿的趕緊坐好,大家都閉緊了嘴。
鎮長是個看著很威嚴的中年男人,他話也不多,大概講了下流民的安置問題。
“自個瞅瞅,各莊子和村能接幾個人走,眼下就是這一批接走的人,起碼待滿一年到能拿戶籍的時候,你們要覺著不合適,再把人給送回來。”
他言外之意是,這批人就跟之前招人開荒一樣,到了你那地頭,基本再往回送就不可能了。
這一眾土長沈默,難辦啊,棘手啊,選少衙門不滿意,選太多還怕流民不安分鬧起來。
一時都不先開口,不想自己做那領頭羊,土長跟姜青禾私底下嘀咕過了,她跟鎮長雖然打交道的次數少,但也不打怵。
在大家夥不吱聲時,她先站出來問,“鎮長,既然這人是要到俺們這的,俺能自己挑人不?”
之前是不行的,流民來開荒分到哪裏就哪裏,下頭的莊子沒有拒絕的權利。
鎮長看她一眼,點點頭,“能啊,你們也講眼緣?”
“可不是,這眼緣肯定得講啊,”土長沒說真話,她是奔著壯勞力和其他有本事的人手去的,在路上的時候姜青禾就說過,五百來號說不定有手藝的人也多,反正都要帶回來,就帶一批把式回來。
這話她肯定不能當眾說出口,萬一本來還沒想到這茬的,說出口都來爭咋辦。
“成啊,讓你們先挑,挑幾個?”鎮長拿起旁邊的茶碗,問了句。
“三四十吧,俺們灣裏地方也小。”
鎮長問,“哪個灣的?”
土長回他,“春山灣。”
“哦,是那啊,”鎮長聽人說過一嘴,他笑笑,“你們先去挑吧。”
當然在其他土長看來,這個女人瘋了,莽也不是這麽莽的,帶頭要三十四個人,他們這種才想著十幾二十的,哪好意思說出口,只能憤憤接受。
但耳朵裏都過了春山灣這個地名,他們的印象還停留在是個很偏的山窪子。
等土長一行人跟著小吏去衙門後院帶人,被一群眼神直勾勾,臉部凹陷,渾身散發著臭味的流民給驚住了。
小吏說:“別怕,就是餓久了,還沒精氣神。”
土長皺眉,她擡高了點聲音問,“這裏有沒有染匠、織匠、木匠這種的?”
沒人回她,時不時有窸窸窣窣的聲音傳來,然後才有人伸起胳膊,是兩個懷裏抱著孩子的女人。
土長問,“是做啥的?”
“織工”兩人小聲回話。
土長跟姜青禾嘀咕,又看向師婆,師婆能看點面相,她沖土長點點頭,小聲說了句,“老實苦命人。”
其實挑人很難受,看著他們瘦到凸出的眼睛,頂著張面黃肌瘦的臉,身子像跟細木頭那樣,支棱著細細的胳膊,那麽直勾勾地看著,嘴唇蠕動卻沒說話。
人餓久了,腦子麻木時,怎麽會有長篇的話要說,說一個字就多耗費一點力氣,只能這樣呆滯地沈默著。
人餓上三天就會起歹心,而他們餓了不知道多少個三天。
到最後,土長挑不下去了,她轉過頭看向姜青禾,姜青禾低垂著眼皮,抹了把臉,“最多再拉十個人。”
而這五十個人除了一半壯勞力,十來個手藝人,剩下的都是帶著孩子的。
土長說:“你之前那句話咋說來著的?達則啥的?”
姜青禾楞了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對啊,俺雖然窮吧,可這你瞧,不就也多雙碗筷的事情嘛,總不能叫人娃也餓肚子,娃是地裏的苗啊,”土長說。
姜青禾想,再有錢點吧。
而這些坐在牛車上尚且茫然的人們,他們呆滯地看著遠方,不知道日後又會如何。
只盼望著不要再餓肚子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