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一個熱鍋盔

關燈
一個熱鍋盔

只有長在稻田的稗子,人們說它是害草。

躥的比稻子快,一株根系能結出滿簇的稗子,把稻苗擠占到一邊去。就算把高稗子扯掉,那些低矮沒冒出頭的,也會混在稻田裏,吸取肥力和陽光,再次出頭。

所以每每稻子將熟未熟前,都得進行最後一次提稗子。

“稻子熟前不拔稗,來年有苦也說不出,曉得啥意思不,”徐婆子穩準狠扔出株稗子,她也不賣關子,“收了稗粒,蒸飯吃到沒熟的都不是大事。”

“可混到糧種裏,稗粒可不像稻子那樣容易漚爛,到那時,田裏的稗子成殃,哪還有好收成哦。”

徐婆子長嘆一口氣,做人難做農家人,苦得很。靠天吃口飯,收成好不好上頭都有田稅壓著,農事半點不敢耽誤。

姜青禾看著田間搖曳的稻苗,埋頭佝僂著身子,在淤泥裏穿行拔稗t子的農民,不禁有萬千思緒。

她今天出門算早的,連日頭都沒見影,下田的更是摸著黑,先打草拾谷餵牲畜,咬個黃米饃饃就來伺候秧苗。

有的勤勤懇懇忙活一年,到頭來連黃米饃饃也啃不起,還要靠黑面來糊口。

她深切明白,哪怕在工業化的時代,種田也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更別提生產力無比落後的朝代,每一株禾苗從育種到出秧苗到插秧,拔節抽穗到成熟那漫長的期間。得操心肥力,擔心稗子躥的太多,憂心鳥獸破壞農田,更害怕天老爺不作美。

一場白災一場暴雨,就足以覆滅整年的收成。

可惜那麽勤謹,也沒有享受到豐實。

姜青禾喟嘆,埋頭在每一排稻田裏尋找稗子的身影,徐婆子說的很清楚。

最直接就是上手摸,稻桿摸著毛刺刺的,稗子則光溜溜,摸葉子也一樣。

要不是就看色,瞧著沒一點白,那是稻子,葉子能瞅出來白的是稗子。

剛開始姜青禾還是能看出來幾株的,可到後頭眼也花了,人也糊塗了,那烏泱泱一片禾苗,總不能每株都上手摸個遍吧。

她無比確定,不是每個人吃得起種田這碗飯。

徐婆子手裏還淌著泥,笑得差點拍在自己衣服上,“阿妹你瞅你,閑時不燒香,忙了胡抓漿,瞅瞅這秧田裏多少稗子喲。”

她邊笑邊搖頭,有啥就說啥,“妹啊你跟你男人,就是一根瓜秧子上的兩個瓜蛋子,但凡多來轉轉哩,稗子都能少捆一把嘞。”

姜青禾沒敢搭話,被她說得臊紅了臉,自從插完秧還真沒來咋轉過。

旁邊還有來扯稗子的大伯,也聽到徐婆子的話,當即站直了身扯嗓子道:“可不能這麽埋汰人,徐婆子你懂南墻根的蔥——要壅的理不?別把人臊的以後不敢來田了。”

“阿伯,那你可小瞧我了,明天還來,”姜青禾自認臉皮還是比較厚的。

“成啊,明早叔等你嘞。”

稻田四處都響起一陣快活的笑聲。

有人拔著稗子唱起花兒,“七更日頭照花山,花山上好多的牡丹。想起尕妹者下夜川,三九天凍下的可憐。”

隔道田有人順口接上,嗓子豁亮,“水靈靈的牡丹清亮亮的泉,吸住了探花的少年。馬跑了千山的出一身汗,端為才開的牡丹。”

花兒唱詞很清雅,結果橫插了句直白的信天游來,“拉了你的綿手手,親了你的小口口。”

“滾犢子玩意,”旁邊有人敗興,扔了一紮稗子過去。

“俺們山毛子,聽不得酸曲,就該這樣唱,川子再來首,”黝黑的漢子嘎嘎樂。

結果那個叫川子的少年,環抱著胸,捏著嗓子假作抹淚又來了句花兒,“疼俺的少,恨俺的打寒裏笑哩。”

可把人逗得差點在水田打滑,又氣又笑拽了把泥扔過去。

黝黑的漢子也來句信天游,“牙兒白生生兩眼花蓬蓬,誰不說你是個好後生。”

“還得是俺親哥哩。”

田裏又笑又鬧。

姜青禾也不覺得拔稗子苦了,聽著多可樂啊,她只會哼幾句。花兒和信天游屬山歌流派,灣裏的尕娃都能有模有樣唱幾句,好似唱不來就丟了醜,失了臉面。

她想,土地貧瘠,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點不貧瘠。

平原上高歌信天游,蜿蜒盤繞的山路會開出花兒。

踩在清水河灘洗滿腳泥的時候,姜青禾仍在回味那些或美或直白大方的唱詞。

徐婆子也哼著,“園子角裏開紅花,俺們都是婆婆娃娃家…”

一路沿著河流又回到那間鴨舍,徐婆子問她,“要公的母的,老的還是嫩的,大的還是小的,要不你自個兒挑只?”

“不過掛面不調,有言在先阿,俺只收麻錢,大的十個麻錢一只,小的就三五個。”

現在沒什麽人買麻鴨,開春後想要菢鴨仔的,買的才多。眼下只有誰家多了個月婆子,生了毛娃想給補一補,才買上一只。

“嬸你給我挑吧,挑只老的母鴨,燉湯喝,”姜青禾聽到這價格覺得還算公道。

徐婆子是訓鴨養鴨一把好手,她舍得給吃料,一只只土種麻鴨養出沒有幾只瘦的,滿身羽毛也遮不住肉。

徐婆子一路上都納悶,眼下算是問出口了,“咋,要去送禮?”

“不是,自家吃。”姜青禾被她問得一楞。

徐婆子在她肚皮來回轉了圈,悄聲問,“揣上娃了?”

“嬸阿,你想啥嘞,娃饞肉哩,”姜青禾被她弄得哭笑不得,也沒覺得不好意思,她和徐禎只會有蔓蔓一個孩子。

哪有那麽多的愛能平攤出去呢,愛護好一個就足夠了。

徐婆子笑笑,還是說了句,“娃娃不宜慣,吃了饃饃還要飯。”

但也進去挑了只最肥的,她反剪著麻鴨的翅膀,用麻繩綁了兩圈拎出來。

見姜青禾看邊上才生出沒多久,走路還張著翅膀的小鴨。

麻鴨小時候顏色不好看,褐中夾雜點黃,尾巴毛發是黑的,嘴巴粉粉的,圓頭圓腦瞧著挺可愛。

“來只小的不?”徐婆子問。

“麻鴨得放到水裏養去吧,我們那離河遠。”

“害,”徐婆子擺手,“不用也成,就是到水裏吃點魚蝦長肉,旱一點也能肥。”

“你去麥田裏撿點掉在地上的麥粒子,指定還沒拾幹凈,麥麩也成,牧草咋都成。阿妹你說,要就給你拿幾只壯的。”

“選只不太養得死的吧。”

姜青禾只有這個要求,她拿給蔓蔓養。

小娃除了偶爾跟他們出門,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屋裏自娛自樂,連玩伴都沒有。

就算徐禎給她削了很多木頭塊可以當積木玩,但一個人玩還是很無趣,沒玩幾次就膩了。

養只鴨子正正好,讓蔓蔓每天都有事做。

果然當姜青禾到家把小鴨子放在地板上時,蔓蔓立即拋棄了她心愛的小水壺,跪在地上趴著看小鴨子一搖一擺走路。

“娘,你把嘎嘎帶回家了?”她頭也不擡地問。

“給你養好不好,”姜青禾把另外只大肥鴨遞給徐禎,讓他去宰殺。

蔓蔓狠狠點頭,興奮勁上來,胳膊杵了好幾下地板,腿也在地板蹬了好幾下。

“那你給小鴨子取個名字。”

蔓蔓不假思索,“嘎嘎。”

她補充,“小鴨子,大鴨子,野鴨子都是這麽叫的。”

她尖聲尖氣地模仿了一遍,然後評價自己,“好聽。”

姜青禾誇不出口,她高興就行。

嘎嘎滿屋子亂竄,姜青禾怕它拉在屋裏頭,扯了根麻繩,從小鴨子頭上繞一圈拴住,綁在一邊不讓它亂跑。

屋裏響起弱小無助的嘎嘎聲,聽到後頭就感覺像一連串的嘰嘰嘰。

姜青禾要蔓蔓管住它,還告訴她,嘎嘎不能住在屋裏。

蔓蔓說:“爹給做房子,嘎嘎睡外頭。”

徐禎忙著殺鴨褪毛,等麻鴨剁成一塊塊,先焯水再下砂鍋,小火慢煮。

他才能空出手應付閨女的訴求。

“要大,”蔓蔓這麽說。

她嫌徐禎弄的屋子太小了,就兩長條木板搭上另一塊木板做頂棚,她作為小監工,一點都不滿意。

“不好看,嘎嘎喜歡漂漂的。”

“高一點,我想嘎嘎的時候,頭進不去啊。”

徐禎沈默,是不是最後還得自己住進去才成。

幹脆徐禎按照狗窩的大小來做,根本不管小鴨子跟手掌心點大。

尖頂斜面,又闊又大,底下還墊了石頭,有扇開得特別高的窗。門特別大,至少蔓蔓把頭伸進去的時候,裏頭傳來她滿意的讚揚,“喜歡大的,嘎嘎也喜歡。”

姜青禾覺得未必,丁點大鴨子就夠縮墻腳的,猛地探進個碩大的腦袋,夠滲人的,應該說夠滲鴨的。

結果屋子做好發現,鴨子腿短,能邁都邁不進去。蔓蔓又有了新要求,“要給個樓梯。”

她想說臺階的,腦子裏就沒這個詞。

徐禎沒有不依的時候,拿石頭一次壘上去,等小鴨跌個跟頭挨一記腦袋,能磕磕絆絆上去後,蔓蔓勉強滿意。

砂鍋裏的湯也燉到時候了,蔓蔓也饞了,她還是喜歡肉肉的。

但她舔著嘴唇,眼神落在冒煙的砂罐裏,饞字都快從她嘴角流出來了,蔓蔓卻說:“要先給婆婆吃。”

四婆待她是真當親孫女樣疼的,上回送去的那兜子鴨蛋,老人家自個兒舍不得吃,每天蔓蔓過去就剝給她。

怕小娃嫌沒味,還拿碗倒了點清醬讓她蘸著吃。種下的黃瓜撿了水靈的,切片放糖給蔓蔓吃。

蔓蔓人小,可誰對她好,她都知道。

她肚子咕嚕嚕叫,咽下口水,撇開眼說:“我給婆婆送過去。”

“行啊”姜青禾舀出一大海碗的鴨肉連湯,正好她想讓四婆後天幫她照看下蔓蔓。

她得和徐禎進山拉土,在後院造個菜園。

“好,”蔓蔓點頭,“我要帶著嘎嘎。”

“帶,不能進四婆屋裏。”

蔓蔓點頭,跑著跟徐禎一起去給四婆送鴨湯。

回來啃著鴨腿,肉還在嘴裏就說:“婆婆給我吃肉肉,我說不要,婆婆給我吃t。”

徐禎也是無奈,“四婆說自己嚼不動。”

其實四婆還說:讓他們自個兒吃好的,別往這送兒,她心疼。

只是徐禎昧下這句話,只當沒聽著。

沒來得及醒面,而且有鴨肉鴨湯,吃面就有些奢侈了,忍住沒去動面袋子,而是悶了鍋高粱米。

雖然口感不好,可鴨湯油汪汪的,肉煮的軟爛,澆點湯在高粱飯上,也算是對得起肚子了。

第二日,姜青禾穿著草鞋出來的時候,徐禎還在比較稻子和稗子的區別。

他發現自己不上手摸,單憑眼睛去看,越看越稀裏糊塗。

看他專註認真,卻憋不出一個字的表情,姜青禾就知道徐婆子說的不錯,他們兩個在種田這件事上,可不就是一根瓜秧子上的兩個瓜蛋子。

還是生瓜蛋子。

早知有今日,他倆都應該上農大,而不是一個苦哈哈讀了建築,轉頭當木工。一個學民族學,到處去犄角旮旯的地方探風。

正經事上沒半點用。

一路保持對稗子的高度警惕,下到田裏開始埋頭尋找。

隔道田的阿伯笑著喊,“今個男人也帶過來了呀。”

“那可不,兩個瓜蛋子總比一個有點用吧,”姜青禾笑瞇瞇地道。

事實上,也並沒太有用,在兩人第n次把秧苗拔出來。又手忙腳亂塞回去的時候,踩在冰涼濕滑的泥地裏,背後卻出了一層汗。

兩人拎著捆稗子,坐在田壟上面面相覷。

姜青禾沾著泥的腳踩在徐禎的腳上,然後說:“明年稻田減產,我就去拔生在其他地方的稗子。”

長在稻田裏的稗子,實在讓她投鼠忌器,無從下手。

其他地裏長的,還怕拔不下來嗎,到時候都給四婆家的雞鴨當草料。

“到時候我跟你一起去,”徐禎也很認同,大概也只有到抽穗,才曉得出了多少稗子。

休息的間隙,大夥照例是要唱山歌解乏的。

徐禎聽著對面唱,“陰丹衫子綠罩子,月白倆吊給個裏子,模樣兒像你的好少的,心腸兒跟不上你的。”

他對姜青禾說:“我也會哼一句。”

徐禎唱歌還行,嗓音很輕,他對著田唱,田裏有禾苗,“泉水沿上的格桑花,骨朵大,羞答答,活像是尕妹的臉窪。”

自顧自紅了耳朵,這都已經是兩人結婚的第六個年頭了。

以前徐禎唱情歌也不敢對著她的眼睛唱,現在都當爹了,對著田裏唱,可真行。

姜青禾當時沒說,走在沒人的路上對著他耳邊唱,“大紅的衫子綠綢帶,青絲的頭發白飄帶;你把我疼來我把你愛,我倆人活活兒難離開。”

她想,聽他們大小夥子作怪捏腔捏調對著唱那麽多遍,總算唱出口了。

徐禎耳朵不紅,改臉紅了,湊過去牽住姜青禾的手,她就摳了摳他的手心。

回到家後吃完飯,蔓蔓在門口遛小鴨,她腿蹬得飛快,小鴨跟不上被扯著走,一路叫嘎嘎,嘎嘎。

還沒入夜,徐禎坐在門口,開始取出木料準備做活,今天有人拿著兩個爛裂有豁口的木桶,讓他幫著苴一苴。

苴就是讓他幫著在豁口的地方,塞點木片填塞修補,沒說拿東西來抵,而是一只木桶給兩個麻錢。

灣裏人家哪個不會苴木桶,就算娃也曉得拿點鋸末給塞進去,再用薄木片兩頭堵住。

奈何這兩個桶裂口挺大,還得重新箍,就這樣也舍不得新打一只。

徐禎在外人面前話不多,收了錢就開始幹活。做木桶其實也叫箍木桶,富裕人家會用牛皮帶剪下來一長條,上下兩頭打釘給箍得又結實又耐看。

窮一些的就拿柳條子來箍,徐禎以前跟爺爺學箍桶,是拿竹篾子來箍的。柳條耐用也磨得快,終究不如竹子韌勁好。

那時爺爺還說:“有竹無杉難成桶,有杉無竹箍不成。”

杉木做桶耐用,想起這句話,他手一頓,摩挲著粗瓷刺手的桶面,定了神開始裁出適合的小片填塞進豁口處。

全部填完還得削掉凸出的部分,但沒有趁手可以打磨的用具,只能先作罷。

至於桶上箍著的快要漚爛的柳條子,徐禎沒急著拆下來,等明天進山去砍點竹子。

塞北不適宜竹子生長,從西南移栽來的竹子,有些都活不到第二年,就算活到第二年也出不了筍,沒幾年就徹底斷根。

但春山上成活了,有矮小的箭竹叢,也有一片油竹林,也能出點筍子,長勢還不錯。

這邊徐禎在忙,姜青禾沒閑著,明天要進山,晌午是回不來的,得準備幹糧。

在灣裏出遠路要帶的幹糧,基本都是炒面熟米鍋盔。

至今都流傳一句俗語,塞北有三寶,炒面熟米老羊皮襖。

黃米炒熟的叫熟米,黃米磨面翻炒的叫炒面,左右塞北這片地離不開黃米。

熟米炒面配鹹奶茶還別有風味,大熱天的當幹糧充饑的話,姜青禾只覺得還是免了,別喝一口水就糊嗓子。

至於鍋盔,它除了出遠門會做外,農忙時節也會烙上不少個,厚實一個賊頂飽,還能頂著夏天高溫三五日不壞。

麥收的時候只有黃米,姜青禾壓根不想做,因為做出來不好吃。

現在新磨了白面,也可以吃上一回。

春山灣的鐵鍋制式與姜青禾之前用過的很不相同,鍋大又深,鍋底不是尖窩子,而是平坦的。

所以他們用鐵鍋烙出來的鍋盔,每一個都很大,是因為鍋有多大鍋盔就有多大。

烙鍋盔多的人家,會有專門的壓面杠子,杠子使勁一壓,壓得又圓潤又規整。

姜青禾沒有壓面杠子,自己上手在面案子上又壓又團,也弄了好幾個不算規整的。她做了幾個沒餡的,但擱了鹽和茴香、野韭,還做了幾個糖餡的,甜菜熬出來的黑糖,包進去甜甜嘴。

灣裏正宗的鍋盔要做得特別厚,撕開來裏頭一層層的。跟後世那種薄脆帶肉,烤得金黃一掰能聽見嘣,餅皮碎裂那種不同。

所以得控火,火小裏頭的面就熟不了,顏色還難看會發灰,火一大外面焦黑,掰開一瞧裏面還是夾生的。

烙鍋盔特費勁,忙活到入夜,吃上這口已經到第二日早。外皮烤得有點焦了,麥面做得嚼起來筋道。徐禎喜歡吃外皮,一嚼就嘎嘣脆響。

姜青禾覺得,吃鍋盔應該來碗羊肉湯的,尤其在冬日。熬一碗羊肉,裏頭有幾塊羊肉,一點羊雜碎,再把蔥花,配一塊扯好的鍋盔。

沒有羊肉湯,鴨肉湯蘸饃饃也湊活。

她回味的時候,蔓蔓嚼著黑糖餡的,吃完糖糊了一嘴,自己伸出舌頭舔了舔,咧著嘴笑,“甜的。”

姜青禾看不過眼,一副灰不絀絀的樣子。

帶著蔓蔓洗完手洗完臉後,姜青禾把一個裝著谷料的布包給她,“諾,給鴨子的口糧,要記得餵。”

“是嘎嘎,”蔓蔓不滿意。

“給你的嘎嘎早上中午吃的,”姜青禾重覆一遍。

蔓蔓才喜滋滋伸手接過,又問,“娘,我吃的可以給嘎嘎吃嗎?”

養寵物大概就是什麽都想給它嘗一口。

“不能,”姜青禾拒絕,說的有理有據,“小鴨子太小,它會撐到的。”

徐禎說:“嘎嘎還小,得吃少少的。”

蔓蔓老實點頭,抱著她的嘎嘎,背著小花水壺,拎著個她和四婆的晌午飯,一個超大的鍋盔。

蹦蹦跳跳走進籬笆院子裏,一樣樣拿出來跟四婆顯擺。

她小手一揮,“都給婆婆吃。”

“哎呦,”四婆抱住她,抱是抱不起來的。她真不知咋稀罕好了,又站在門口停住喊了句,“青禾阿,你來拿俺做的焦辣子。”

“俺種了幾株紅辣子,拌油炒香做了罐焦辣子,拿著蘸個味。”

四婆特意拿高遞給姜青禾,還假做被辣到呼氣說:“小娃不能吃,吃了鬧肚子。”

蔓蔓她都聞到了,一點辣辣的好香的味道,她扭著四婆的灰布衫子說:“騙小孩。”

姜青禾跟四婆都樂,可不騙她這個小孩嘛。

“山裏蛇蟲就屬這時候多,咬倒是不咬人,看著鬧心,你們自個兒當著點心。”

四婆絮絮叨叨說了一通,姜青禾說:“都記著了。”

徐禎還等在門口疊簍子,姜青禾出來把柴刀別在腰間,又搭著板車後頭的扶手,喊了句:“走吧。”

板車的木軲轆擦過沙石,走過生滿雜草的路口,一座屋子都瞧不見後。鳥叫蟲鳴越發刺耳,遠遠能聞見那股草木曬幹後的清香,漸漸走到了春山灣的入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