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094章 第九十四章

關燈
第094章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四章

青空紅日高懸, 腳下巨瀑轟隆。

寧和立在崖頭,長風獵獵,吹得她衣袍不斷鼓蕩作響。

寧和喜愛這樣肆意的風, 更喜愛天地高闊如斯, 總叫她忍不住負手欣然遠眺片刻。

青衣道人立在她旁邊, 亦是有一會兒不曾開口。

兩人靜立良久,隨後青衣道人說道:“此去, 你若是不成仙,你我便不會再見了。”

寧和聞言神色微怔,心頭也不由生出了幾分遺憾來。

是啊,青雲山百年方才一開,入頂也非人人可來。若自己不能成仙,經此一別,興許當真就是永別了。

雖然相處時日並不算太長,即便不知樣貌、未通名姓,可這位青衣前輩在她的心中,已然是亦師又亦友。

還有先前的莊兄,夢娘, 江遠兄……

寧和下意識擡了擡手,輕輕撫過自己的左眼。

夢娘送她的那朵夢鄉花, 如今就藏在這眼瞳之中。

這一場青雲頂之行, 相逢日短、別離倉促, 此後卻定然終此一生都不會忘記。

可惜當初莊兄將自己送出之時突兀,甚至還能未好好作別過一場。

寧和輕輕嘆了口氣,轉過身朝青衣道人長身而揖。

她認真道:“能與前輩相識一場, 是寧和之幸。正如前輩所言,今此一別, 今生不知還能否得見。前輩一路助和良多,千言萬語不能道盡,只望前輩今後萬事順遂,保重身體……寧和拜別。”

寧和低頭俯身,兩袖舉過頭頂,一禮正行得端正,就聽見面前的道人似乎是笑了一聲,然後便有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道當頭襲來。

風中隱約傳來一道輕斥,有似有笑意:“小迂腐,走你吧。”

她什麽也來不及反應,便側身從這萬丈懸崖之上跌了下去。

寧和一時錯愕,下意識想要化出劍影踏於足下,卻被一陣撲面而來的勁風裹挾進去。

那風卷著她,如同巨石壓身,叫寧和動彈不得,只能於呼嘯的風中朝著崖下墜落。無邊無際的霧氣湧了過來,浪潮一般凝聚成翻滾的漩渦。

頭頂晴朗青空與隆隆的瀑布之聲都像隔了一層紗般漸漸隱去。她睜大了眼睛,想要看清眼前的景象,可眼前卻迅速被濃郁的霧氣遮掩住了。

…………

“老師。”

有人在耳邊低聲道,嗓音沈沈。寧和覺得熟悉。

是我的學生?她想。

我應當在我的書院裏……有何事?她想要張口回應這名學生,卻始終提不起氣力,試了三兩次,才勉強張了張口,發出聲音:“是誰?”

“寧皎。”那人說。

——阿皎!

寧和猛地睜開了雙眼。

一條細枝柔柔地拂過她的臉側,寧和眼前一片白光,伸出手,掌心扶在了一截有些幹枯樹幹上。

是棵老柳樹。

修士的五感極為敏銳,寧和嗅到了柳葉細細的清苦味。

她緩了緩神,待那股眩暈感過去,才轉過身來。

寧皎就站在她的身後,一雙翡翠般幽綠的眼瞳靜靜地望著她,漆黑的衣袍隨著微風輕輕拂過滿地碧絲般的草葉。

阿皎如今越來越像一個人了,寧和想。

他的背脊變得筆直、挺拔,長身而立,不再像從前那樣舉動間總帶著終怪異的搖晃感,臉上神情也終於顯得稍稍平和,不再給時不時表現出一種獸類的警惕、兇狠之感。

“阿皎。”寧和心頭有些感慨,朝他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

她左右環顧一番,發覺此刻她二人正位於一處不知何地的山谷之中。四周草木蔥蘢,身畔是一條淙淙而流的小溪。

寧和道:“你可知此是何處?”

寧皎搖了搖頭。

“好罷。”寧和嘆了口氣,擡頭望了頭頂晴空。如今不知身在何處,當務之要自然是找戶人家問路。而此處荒谷空無人煙,還是速速離開為好。

於是並指點出一星劍芒,足尖一點,翻身而上,回過頭對寧皎道了句:“阿皎,走吧。”

寧皎默不作聲地一點頭,隨她化作一道暗色遁光,一人一蛟頃刻遠去。

.

寧和眉頭微微蹙了蹙。

此處荒野,又不識路,她便將劍禦得頗低,沿途只從樹梢上掠過。

這裏風中含著的氣味很奇特。四處分明是許多綿延的矮山,可空中的風拂面送來的卻不是寧和熟悉的山川的清幽氣息,而是一股隱隱帶著鹹苦味道的潮濕水汽。

所過之處,一景一物都顯得極為陌生。

寧和有些頭痛:她們這到底是被那位青衣前輩丟到何處去了?

然而不論何處,要想尋到有人家的地方,沿水而行總歸是不會出錯。

劍光若流星,三五十裏眨眼而過,寧和在一處矮坡後的樹林前落了地。

這是一片灌木似的樹林,那樹木生得葉狹且深綠、枝幹細密而呈褐紅色,寧和此前從不曾見過。

前方連綿數裏都是這樣的樹。

先前細細的溪水流至此處,已成了密布的河網,環繞著這片樹林朝著遠處奔行。也有許多細流漫過低矮的河岸,沒入樹林了之中,沒過樹叢深褐的根系。

寧和神色微肅,側耳細聽。風中那由遠及近的,分明是浪濤之音。

寧和這半生來也算走南闖北,早年曾乘大船從越州城碼頭順江南下,漂泊數月,一路行至福州城外。

猶記得當年立在船頭遙望那帆布叢列、水波接天之景時的震撼之感,未曾想如今輾轉際會,竟又來到了海邊。

是的,海。

對於寧和這類山中田間長大的人而言,那股奇異的鹹潮氣息分明又特殊,極易分辨。

在她的感知裏,這片樹林再往西南數十裏,陸地就被無邊無際的水面所取代了。

而在這樹林之後,河水的對岸,有一座小小的村子。

臨近人家,怕驚擾他人,寧和便不再禦劍,只徒步而行。

修士之身輕巧如燕,即便不踏劍,也比尋常凡人快上許多。

不過半炷香時間,寧和二人就來到村中。

這村乃是一座漁村。

大約十七八戶人家,有木屋、木棚,以及一兩座石屋,錯落地建築在一片背風的矮坡左右。草叢裏有一條灰褐的泥路,路的兩旁立著幾框高木架子,架子上晾著許多形狀各異、半幹不幹的魚貨。

風吹過,襲來一股有些濃烈的腥氣。

寧皎明顯有些不喜這氣味,寧和一回頭,發現他已經避到了好幾丈外的一棵老樹後面,正皺著眉望著這邊。

傳言都說蛟龍弄水,如今可見不盡不實。她有些無奈地笑了笑,只得自己往村裏走去。

白日裏,青壯想來都出海打魚去了,寧和走過半個村子,才在一處石屋前見到一個正在竈前生火的女人。

女人正煮著一鍋魚湯,佝僂著身體,裹著一件灰褐布裙,低著頭,額上滿是細汗。

這屋子外頭無墻,只圍了一圈半人高木籬。寧和站在籬外,猶豫了片刻,試著用大趙官話出聲問道:“這位嫂子……”

那女人聽見聲音嚇了很大的一跳,一下子回過身來,警惕又驚訝地看著寧和。

寧和面上帶著溫和笑意,沖她半拱了拱手。

女人眼神變得古怪,直勾勾盯著她上下打量了好一會兒,才張嘴咕噥了挺長的一句話。

寧和一楞,過了片刻才反應過來,她說的大約是:“你是個讀書的。你是個女人。”

說的不是大趙官話,也不是福州話,而是前朝的一種語地區方言。

寧和多年來手不釋卷,又好游學。各地存書但凡尚能找到的,她幾乎都找來讀過。又因游經各地,漸漸便能說許多地方的當地語言。

在她回憶的片刻裏,那女人又說了一句。她問:“你從什麽地方來?”

寧和此時心情頗為不錯。要知道此世之大,各族百姓分地而居,各自所用的語言可謂天差地別,有時僅隔上幾裏路便有不同。寧和即便能說上其中一些,也都只是至少一州之地通用之語。

如今不知身處何處,卻恰能遇見一種能聽懂的,已是再好不過了。

她臉上笑容頓時又多出幾分,與這女子攀談起來。

隨即便發現這女子說的這前朝話大約並不是她原本的語言,不僅口音滯澀,還摻雜著許多不明其意的詞句。

二人隔著木籬耗費許久,才算說清。

寧和只說自己是讀書人,此行是出門游學至此。中途遭了難,想來問問此地何處。

女人說出了一個地名,然而音節奇特,不明其意,是此地的方言。寧和想知道所屬何州,她卻說不明白。

女人一邊擺手,一邊對她說:“我的丈夫回來,你可以問他。他也讀書。”

說到這時,她滿是風霜的臉上露出個笑容,眼睛很亮。

寧和先前初見,以為她有四十來許,故而張口稱“嫂”。此時見她這一笑,才驚覺她興許只有二十出頭。

女人打開柵欄門,要請她進來:“來喝一碗湯。”

寧和惦記著村口等著的寧皎,想要回去找人,女人卻很熱情,反覆比劃著對她說:“一起來。”

寧和見她眼中很是期盼,不好推拒,便點頭答應。轉身一看,卻見寧皎原來還是跟了過來,就站在幾丈外的路旁。也是一株樹下,離那些晾了魚貨的桿子們遠遠的。

“阿皎。”寧和笑著喚了聲,朝他招招手。

寧皎就走過來了。

他身量高大,雖然瘦削些,可面色冷沈、氣勢凜然,一身黑衣有如墨染,還生著雙綠色的眼睛。一走出來,又把女人嚇了很大的一跳。

但她看了看寧和,猶豫了好一會兒,還是說道:“來。”

籬笆院子裏種了一小片菜,養了幾只鴨子,不過都縮著不叫喚。如今寧皎一走近,更是全都擠進了木棚裏。

寧和默默別開眼去。

女人拿了兩只碗出來,土陶的,有一只磕了小小的缺口,但洗得很幹凈。

她從鍋裏依次舀出兩碗帶著肉的魚湯出來,小心地遞給寧和二人。

湯碗燙手,寧和如今身為修士,自然無事。院子裏也沒處可坐,她便站在那兒,低頭喝了一口。

女人有些局促地立在原地,兩手攪著裙擺。她想了一會兒,忽然轉頭進屋去,出來時手裏端了兩把矮木凳子。

“我忘了。”她說,後面跟了一句寧和聽不懂的話,又說:“我丈夫要回來了。看見你們,肯定高興。”

寧和笑著應了幾句,在那小木凳上坐了下來,喝湯。

這魚湯味腥且鹽淡,對於內陸之人而言並不好入口。

寧皎原本一臉漠然地端著碗長身站著,一動不動。與寧和回頭來的目光對視了片刻,走過來,垂眼盯了那只木凳片刻,學著她的模樣坐下了。

他身量太高,這凳又太小,只能別別扭扭地勉強蜷著,姿態瞧著莫名像了條盤踞的大蛇。

寧和目光中不由帶了些笑意。

她回過身,一邊喝湯,一邊繼續同那女人寒暄。

女人話說的最多的是她的丈夫。話語中,寧和了解到,今日村中青壯都出去了,不過卻不是去打魚,而是辦什麽事,似乎是和一個叫做“青女”的人有關。

“青女會招來不幸。”女人說,臉上神情有些怪異,像是厭惡之中又帶著點同情,還有幾分隱約的恐懼,“她是個和魚說話的女人。”

她說這些時話語裏摻雜了大量的鄉音,寧和聽得半懂不懂,只在心中暗自思量。

和魚說話的女人?

女人對寧和很好奇,一直問她:“你是女子,怎麽也讀書?”

寧和便挑揀著說了一些,說自己從大趙來。

她發覺女人的前朝官話除了說得不熟練外,聽其實也聽得有些艱難,有時一句話她們彼此都得反覆說上好幾遍才能說明白意思。她只能盡量用最簡潔的話來回應。

“真好。”女人聽了很羨慕,大約以為大趙的女子就是能讀書的。

寧和對她報了自己的名字,女人念了兩遍,對寧和說:“貢索,我叫貢索。”

她說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很好的漁網”。

“這是我的丈夫告訴我的。”她說,臉上笑著,又有些羞澀。

貢索的丈夫是在半個時辰後回來的,同行的還有滿村的青壯。

這些人從矮坡後面回來,一哄著踏上入村的土路,彼此吆喝著,村裏一下吵鬧起來。

貢索高興地迎出門去,片刻後牽回來一名身量有些矮小的男人。

那男人看著身量不僅比貢索自己還矮小些,頭發還留得極短,只堪堪能束在腦後。身上穿著黃褐色的布衫,腳上踏著皮靴。一擡頭,一張臉生得額高而兩頰中凹,胡須稀疏,左腮一點黑痣,實在不能說貌美。

貢索的目光卻一刻不離地喜愛地望著他。

寧和二人站在木籬內,貢索和她的丈夫站在木欄外,兩人用當地的語言說話,語速飛快。

見到有陌生人,有許多別的村人們也圍了過來。七嘴八舌的,目光都稀奇地盯著寧和他們看。

過了一會兒,他們說完了,貢索的丈夫越過她走過來,走到寧和面前,打量她兩眼,隨即抱拳笑道:“我的妻子說,你們是大趙來的?”

說的竟然是流利的大趙官話。

寧和有些驚異,連忙朝他回了一禮:“正是,我師生二人本為大趙學子,游學途徑此地,陰差陽錯迷失了方向。正想請教大哥,此地何處?”

“進來說話。”那男人回頭說了幾句什麽,周圍那圈伸著頭看熱鬧的村人們便都散去了。

他將寧和二人引進裏屋。

屋中分有兩間,中以草簾為隔,陳設頗為簡陋。外間只一張木桌,桌邊放著一只木凳。貢索跟在後面,將方才拿出去的矮凳端了回來,三人才得以一同在這木桌邊落座。

男人面上露出些窘迫,他嘆了口氣,摸摸胡須,對寧和說:“見笑了。”

這木桌擦得極幹凈,桌上放著頂斜支著的竹笠,裏頭罩著一本攤開的書卷。

“哪裏。”寧和說,伸指一點那竹笠,笑道:“兄臺是心有溝壑之人,我輩讀書人,有一安身之處即可。豈不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男人頓時目光一亮,朗聲笑道:“是極,是極!今日來了好客!”

他像是十分高興,回頭說道:“娘子,將我那茶拿出來,給二位客人泡上一壺!”

貢索楞在那裏。

他說的是大趙話,寧和聽得懂,他的妻子卻不知其意。

男人頓了頓,反應過來,又換成此地方言說了幾句。

貢索這才連聲應喏,轉身出去了。

“鄙姓鹹,單名一個洪字。”男人說道,撫須笑道:“不瞞賢妹,為兄也曾為大趙人,家住揚州餘水,早年讀過幾日書。當年年少輕狂,犯了些事,不得以,才一路逃到了魚烏來。”

魚烏。

寧和心頭一驚,道:“此地竟是魚烏國?”

魚烏,寧和自然是知道的。其乃大趙國土以西的一處邊陲小國,曾為前朝疆域下轄魚烏縣。後經戰亂,當地豪族趁機割據自立,自稱“魚烏國”,領沿海諸村,地廣而人稀,國民多以打漁為生。因地處偏遠,又十分窮困,大趙這許多年來倒也不曾想過要將此地伐為國土,彼此算是相安無事。

魚烏在西,岐山在北,中間何止數千裏之遙,幾乎橫跨過了整片大趙國土。寧和面露苦笑,即便如今她已成了修士,要趕回去少說也得耗去月餘功夫。

隨即卻見鹹洪搖了搖頭,說道:“非也。此地並非魚烏,而更在魚烏以西,乃是所謂‘千流’。”

寧和又是一楞。這“千流”之地,她也曾在書中讀到過。

書為前朝志地傳,中言:“前朝早年,兵廣力強,乃西通商貿。年秋初自福州起,經陳郡、魚烏多縣,西下千流諸島,往海外夷國,次年春末而歸。”

此“千流”,並不是指一國度,而是指的魚烏以西的一整片連綿的大小島嶼。因其人煙稀少,為海盜、當地夷人土著與各國逃犯者共居之地,形式覆雜且大多彼此敵視排外,故而不能稱之為國。

“千流……”寧和猶疑道,“兄臺說的可是千流諸島?”

那鹹洪哈哈一笑:“賢妹果然見多識廣!不錯,此處正是千流諸島之中最大一座,和息島。”

原來這一路腳下所踏竟不是內陸,而是一座島嶼!此島之大,以寧和如今心念感知之廣,先前也未能發覺出絲毫不同來。

大抵這一生已見過太多怪事,鹹洪對於寧和女子之身讀書、甚至收徒游學之舉並未露出任何異色,也不曾多問什麽,只大方相處如常,叫寧和越覺心頭愉快。

他們二人聊天,寧皎便默默坐在一旁,入定似的,目光停在虛空一點。若不是面色一片冷肅,瞧著簡直像在發呆。

寧和問完方向情形,便要告辭離開,好早日趕回大趙去。鹹洪卻一定要留他們用飯,連聲說:“有朋自遠方來,怎可不盡禮數。趕路再急,也不急這一飯的功夫。”

“況且,賢妹若要往大趙,須先往魚烏。要往魚烏,須得從東島碼頭方有行船。”鹹洪說,“此處西島,中間足足百裏之隔,徒步辛苦,賢妹不若在此住上一夜,明日一早正有大車,賢妹稍待,為兄這就前去一趟,定叫他們將你二人捎上。”

此話自然合情合理、考慮周全,寧和既不能說自己將禦劍而去,快他所言那大車百倍,便就只能無奈應下。

鹹洪熱情至極,急急要去替寧和二人辦那大車之事,臨出門前,還吩咐妻子多做些菜,定要將客人招待好。

貢索站在院子裏目送著他離去,回過頭時咧嘴直笑,對寧和說:“他許久沒有這樣高興。”

貢索果然做了許多菜,不僅蒸了一竹簍的螺貝、一盤鮮魚,還新煮了一盆野菜小魚湯,又往竈邊煨了三枚鴨蛋,將那木桌都快擺滿了。

然而直到所有菜都上齊了,鹹洪卻還是沒有回來。

貢索站在門邊往天邊看,不知想到什麽,神情漸漸有些不安。

寧和覺得不對,正要出聲問上幾句,卻聽見院外忽然響起許多腳步聲,夾雜著高高低低的呼和。

許多村人朝這邊聚了過來。

寧和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只看得見貢索的臉色瞬間變得難看至極。

她一句話也說,擡腳便沖了出去。

貢索和那些村人們一起,一路奔出了村去。

這時沒人再有功夫去管屋裏的兩位客人,大家一哄而走。徒留寧和與寧皎立在屋內,面面相覷。

或者說,只有寧和一人“相覷”。寧皎一臉漠然,並不關心發生何事,只時不時瞥一眼滿桌的魚貝,目露不悅。

先前的那碗湯他也沒喝,如今連湯帶碗放在桌邊,已經冷凝出一層淡淡的凍花。

“阿皎,你我也去……”寧和剛一開口,忽然神情一動,一伸手,掌心之中現出一柄白玉軸。

那玉軸脫掌,立時展開,細布蒙青光,筆墨繞雲霧——正是青雲榜。

寧和與寧皎的目光都看向這展開的榜卷。

只見那青布上白芒閃爍間有墨跡騰越,以墨色為骨、以青光為貌,隱約是一尾大魚形狀。

山川如霧、青光如海,那大魚穿行其中,鰭身劃開風雲,耳畔隱約有長鳴回蕩,響徹靈霄。

——青雲群妖榜第一十四席,應榜而出。

寧和目光一冷,擡手將青雲榜攝回,反指一點劍光如電,踏身而上:“走!”

今時今刻,她立於劍光之上,一襲青袍長衫當風,眉眼仍是溫和,一如多年來窗前伏案執筆,謙謙儒雅。只是那溫和之中到底帶上了一抹淩厲之意,如破石之竹,颯颯鋒銳。

又仿佛時光倒轉,回到少年之時,路逢山匪,眉眼尚稚嫩那小書生張口問:“老丈,可有刀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