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009章 第九章

關燈
第009章 第九章

——那個灘下村的寧和考中舉人了!那個灘下村的寧和考了咱們越州今年的解元!那個灘下村的寧和被朝廷封了文昌孺人!

——誰?

——寧和呀,就是那個出了名的女書生呀!

………

連著好幾個月,整片岐山縣、乃至越州範圍都在議論著寧和。甚至時不時有好事者不遠千裏跑到灘下村裏來,就為了看一看寧和本人是個什麽模樣。

寧和剛回來那幾天,原本還常在村中走動,後來實在不堪其擾,索性每日閉門不出。

反正家中食物充足,先避過這陣子再說。每日與筆墨經書相伴,清凈卻也充實,寧和的心中也隨之一日比一日更加安寧。

這一日晨起,寧和照例立在院中誦書,一誦就是小半個時辰。再擡頭時,寧和先朝窗邊望了眼,不出所料對上一枚圓溜溜的大蟒頭。

寧和唇邊不由帶了點笑意,蟒兄又來聽自己念書了。

自她歸家已有月餘,這黑蟒每日盤踞臥房甚少動彈,既不出門也不捕獵,一副就此紮根的架勢。

寧和怕它餓著,隔三差五便買來些雞鴨家禽投餵。黑蟒來者不拒,寧和捉進來,它就一口吞下,吞完將殘渣往窗外一吐,又縮回屋中去。

寧和不知它留在自己家中不走到底有何打算,卻也始終以賓客之禮相待。只是偶爾心中會想一想:得虧是現在遇見這蟒,若是換做以前的自己,怕是還真養它不起。

黑蟒慣常一副懶散模樣,不怎麽搭理寧和。不過寧和後來逐漸察覺了一個現象:那就是但凡她開始誦書,不論清早傍晚何時,那黑蟒都會現身出來。也不幹別的,就呆在那兒,冒出一個腦袋耷拉著靜靜不動,竟好似聆聽一般。

寧和覺得有些意思,便越發將這蟒視做一名友人,有時習字作畫偶得自覺不錯的,還出言招呼它來品鑒。黑蟒有時聞聲游過來看看,有時不來,寧和也不在意,只又去做旁的事。

一人一蟒,相處倒也分外和諧。

寧和回身看了眼天色,將書收了起來。黑蟒見她不念了,黑乎乎的腦袋懶洋洋地動了動,就要掉頭回去。

“蟒兄稍待,”寧和叫住它,笑道:“今日和需出門去,日晚方歸。蟒兄可要先用些朝食?”

黑蟒停住了,頓在原地像是思考了片刻,又把自己掛回了窗口。

寧和與它相處久了,知道這意思就是要吃,便笑了笑,往院子後面抓雞去了。蟒兄食活禽,每日采買總歸不便。寧和後來便幹脆找了些竹子砍回來,在院子後方圈了間雞舍,往裏頭養了十數只雞鴨。等消耗得差不多了,就出去一趟一次性又買滿。

不過寧和今日出門,卻不是為了買雞鴨去的。這些日子,她一直在思量,自己以後當做些什麽。

寧和原本自然是與天下有志讀書人一樣,想要為官,想要施展一身才幹,做些實事造福一方。奈何人力有盡而事終不可為。

朝廷封她這個孺人,看似嘉獎,卻也從此絕了她的任官之途。乃至於明年京都的會試,想來也是去不成了。

事已至此愁悵無用,只能另辟他徑。日後該如何?寧和思索良久,終於下定了主意。

牛車搖搖晃晃,載著寧和朝縣城駛去。下了車,寧和就直奔縣學而去。

她要去拜訪恩師姜教諭。

“你要辦書院?”姜教諭一臉驚訝。

他這學生近來聲名大噪,整個越州都傳遍了。姜教諭走在路上,有時都會遇人恭賀,說他育人有方。旁人以為他該得意,實則姜教諭每回聽了,心裏頭都覆雜得很。

當初他做主收下寧和,七分是為踐諾,三分也有惜才。後來與這學生相處久了,這三分的惜才就變作了十分。

敏而好學,慧而善思,舉一而反三。姜教諭可以毫不吝惜的說,寧和之材,實乃他生平所見之最。更可貴的是,此女不僅才學過人,還兼具品性出眾。溫而恭謹,謙而內斂,小小年紀不驕不躁,言行已有風骨。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姜教諭看在眼裏,嘆在心裏。如此嘉才,怎是女子,奈何是個女子啊!

朝廷封賞之事傳出,外頭人人艷羨。唯有姜教諭聽了,長嘆了一口氣。他這學生胸中有抱負,卻註定無處施展。姜教諭每每想起都覺遺憾,也曾有心想去信勸慰一番。提起筆來,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今日忽聽有學生前來傳話說寧和來了,姜教諭訝然之餘,便立刻叫人請她進來。

寧和剛歸家時已來拜訪過他一回,這次上門,應是另有他事。

寧和說,她要辦間書院,就建在灘下村清水河畔。這間書院不論男女,凡有教育之才者皆可為師,凡有向學之心者皆可為徒。村中少小入學皆不取束脩分文,外來有家貧者,亦可免去。

不取分文,當何以為繼?姜教諭張了張嘴,最終卻沒有問出口,只道:“你有此志,我當助之。”

有了姜教諭的幫助,當日寧和便在城中找好工人,選址定基、采買建材,月餘之後,一座青墻灰瓦的院落便建成了。

考慮到學生人數與耗費問題,這院子建得並不算大,比起縣學更是相差甚遠。

前頭是片庭院,栽竹種樹,設石桌幾張,供學子們閑談休憩所用。中間修有一方木質回廊,廊前是二間寬闊空房以作教室,回廊盡頭有兩間小室,是寧和準備給夫子們的備課批閱之所。廊後則是東建七八矮屋以作學舍,中修木棚以作食堂,西有水房竈房柴房茅房雜房幾間。

一應統共加起來,也不過三五畝大小。但就這三五畝,也足夠把寧和赴考得來的一應賞銀給花幹凈了。只因她頂要用方瓦、墻要用磚石,連床鋪桌椅也樣樣不肯馬虎,耗費自然也就多。

院落將近完工之際,有會木工的村人擡了空匾過來,寧和提筆寫下“岐山書院”四個大字。那村人手腳麻利,第二日便刻好掛上了,又特意請的姜教諭來揭的幕。

岐山腳下,灘下村中,清水河畔,那座後來流芳百世、享譽千載的岐山書院,就此落成了。

雖然書院是才剛建的,但得益於寧和廣為傳揚的名氣,且還不收束脩,很快附近許多村民便都把孩子送了過來。初時只有男娃,後來慢慢也添了些女娃。還是那句話,反正不需費錢,不過是少了些屋前屋後幹活的幫手,但放出去學點東西回來,也劃算。

至於院中夫子,最初還是靠姜教諭廣發書信才替寧和招來了頭兩個。但到了後來,慢慢的也有了別的讀書人願意前來。第八年時,甚至還來了位女子。

寧和將自己所得賞銀盡數投入了建造書院當中,又將其他絹帛之物也拿去賣出,換取銀錢供給書院日常開銷運營所用。好在有楊氏所留那一屋藏書,只需請人抄錄即可,省了許多耗費。加上寧和有朝廷親封的文昌孺人,雖無實職,卻也有俸祿可領。大趙待官吏向來優厚,寧和的正五品封號,每月能領的絹糧銀錢皆是不少。

別的五品官員,雖不至於個個驕奢淫逸,也大都青磚大宅、坐妻擁妾仆婢成群。而寧和卻仍舊住在初時的那間村中小院裏,青衫布衣,每日往返書院與家中,卯出亥歸。一年如此,十年如此,年年如此。

寧和坐在窗邊編譯著一冊註解,凝眉細思,時不時刪改幾句。而她的左手邊,則放著一本攤開的《孟子》,便是她所註之書。寧和著手註《孟子》已是第七年,共分錄有十七冊,字句斟酌,可謂費盡心力。

她想趕在書院建成第二十年之際,將此書著成,放入山書閣中,也算聊作慶賀。

窗外青竹綠樹,雖是清涼,卻也招來蟬鳴擾人。寧和坐了一會兒,起身走過去,在窗邊站了會兒,將窗扇輕輕合上了。

又是一年盛夏啊。

“先生!”忽地,一陣輕快的腳步聲伴隨著清脆的笑音從身後傳來。

寧和唇邊漾起微微笑意,還未回頭,先道了句:“慢些,行路當小心。”

只見一杏衫少女頭梳雙髻、腰佩粉藍絲絳,端著方托盤興沖沖跨進門來:“先生,我給您端了豆糕來!”

寧和有些無奈:“分明是你自己想吃,又何必說是為我。”

杏衫少女嬉皮笑臉:“先生怎如此說?”

說著,過來與寧和倒茶,倒完雙手捧著奉至寧和面前,殷勤地道:“先生用茶。”

看著倒也似模似樣的,然而寧和才剛一轉身,她便伸手眼疾手快地從盤中撚了塊豆糕塞進嘴裏,躲到桌後嚼著吃。聳眉耷眼,活像只偷油老鼠。

寧和無言,呷了口茶才道:“你是討打來了?”

杏衫少女一邊嚼糕一邊含含糊糊地叫屈:“怎會……是我祖母,又催著我嫁人……我上來躲躲。”

“杏娘啊。”寧和瞧著她茸茸的發頂,輕聲嘆了口氣:“再有幾月,你便二十了,實也拖不得了。”

杏娘聽了皺皺眉頭,直言道:“可我不想嫁人,嫁了人就要去別家了。為何女子生來便要嫁人。先生,你不也未曾嫁人嗎?”

寧和搖了瑤頭,道:“我與你不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