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007章 第七章

關燈
第007章 第七章

出了周府,寧和便往城東走去。

城東是在戰亂結束之後,有大量外來的流民及客商匯聚在岐山縣縣城外,逐漸又形成的一片城外城。時間一久,便幹脆也被算進了岐山縣城範圍,稱作東城區。

城東有集市、多商鋪,寧和找了家以前常去的米糧店買了些糧油。這些東西村裏當然也有,還更便宜,但若她真去找村人們買,她如今中舉又是久別歸來,對方多半不肯收錢。寧和不願意去占這份便宜。

從店裏出來,寧和將東西放進背後書簍裏,想了想,又去集市上逛了逛,買了兩只大公雞,這才拎著往城外走去。

回去時的牛車上多了幾名村人,都是坐清早那趟車進城卻沒跟著沒回去的。這些人昨晚都聽說了寧和許是中了舉的消息,見著她,免不了要湊過來詢問恭賀一番。

這村裏村外的,大家都很熟悉寧和,知道寧和天生一副溫和謙恭的好脾氣,修養品性更是從小就十裏八鄉聞名的出眾。因而大家雖然都知道她中了,以後是“舉人老爺”了,卻也不至於因此就心生畏懼不敢近前。

反之,鄉下人沒見過什麽官老爺,都很稀奇地圍著寧和,看她的目光就仿佛她忽然多長了個腦袋似的,叫寧和心頭是好一陣的無奈。

鄉親們圍著自己問,寧和便挑些路上有趣的見聞講一講,也就把這段路給度過去了。

等牛車回到村中時,已是將近日落了。

寧和背著背簍,手裏拎著雞,朝家中走去。那雞可肥,一路邊叫邊掙紮,若不是寧和這雙手是幹慣了活的力氣不小,還真捉它不住。

剛到家門外,遠遠的,寧和就看見自家屋子前圍了不少人。

這又是所為何事?

寧和面露疑惑,趕緊快步過去。她心中有些忐忑,總不會是家裏那黑蟒被發現了?

很快就有人發現了她,立馬大叫了一聲:“寧舉人回來了!”

人群頓時哄地往後邊擁了過來,將她團團圍住。吵吵嚷嚷聲音疊在一起,寧和聽了半天才聽明白,原來竟是縣尊親自上門來了,還帶了朝廷的封賞,現在人還等在村長家呢!

寧和有些訝異,一邊走過去把院門打開了。

她這舉人身份能不能作數,寧和自己也不清楚。

當日,西河公主以當朝未有律法禁女子科考為由為她據理力爭,又派了身邊女官兩位,專為她另辟了一間空屋以作入場搜檢之用,這才終於叫寧和得以參考。

本朝自新帝登基以來,鄉試考卷以糊名制,且閱卷官與錄卷官分作兩司,互不幹涉。於是等到最終放榜出來,大家才發現那杏色榜紙上殷紅朱砂字,三十五位榜上有名者,頭一位赫然寫著是:“岐山縣崇文七年秀才寧和”。

崇文十三年秋闈,越州鄉試解元是位女子。

——不消半日,這則消息就傳遍了整座越州城,滿城都因此沸騰了。讀書人們或驚駭或激憤,總之大都有話要出來講;不讀書的百姓們則瞧稀奇看熱鬧,想知道這事兒是怎麽發生的。

叫一女子奪了魁,這可真是……把這屆一州考生的臉全丟到了地上踩啊。

傳聞西河公主聽了消息之後大笑三聲。笑罷,傳了寧和來府上,叫她勿要憂心,也勿要理會他人閑話,她既能考出這個頭名,自己便定會叫這名次落定。

寧和倒是真沒什麽憂心的。考都考了,結果也有了,剩下的便不是她能左右的了。盡人事,聽天命,再多思慮也不過徒勞而已,又有何可憂?

這時倒是有真正在憂心的,那就是越州州府的那些官員們。

官員們具體是怎麽考慮的呢?寧和當初能參考,完全是由西河公主一力促成的。

那時州牧心想:這西河公主乃是當今唯二的嫡出公主,行三,性子是出了名的強硬酷悍,相當不好得罪。且他們這越州州城就在人家封地西河郡內,怎麽說也得給些面子。於是他招人來商量,眾人也都覺得整整一州境內的秀才,只取三十五位,怎麽也不至於輪到一女子頭上,便幹脆隨她去了。

可結果呢?州牧他是萬萬也沒想到,這一考能考出大問題!這女子不僅考中了,甚至還一舉奪得了本州解元!州牧聽聞消息,大驚之後竟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且在放榜當天,西河公主就著了人將寧和應試所寫文章作答一應抄錄了下來,公然張貼在杏榜旁,叫凡有不服者盡可一閱。

立時就有許多讀書人去看了。看完了,議論聲就小了許多。州牧自己其實也看過,那幾篇文章確實寫得好,通篇行雲流水,論說理鞭辟入裏、論詞句鳳采鸞章,確是頭名水平不假。

越州州牧愁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起來,提筆寫了封奏疏發往朝廷。他覺得自己實在是拿捏不好,還是上報為好。

一直到寧和動身回鄉之時,朝廷的回覆都還未傳回。倒是公主與官府兩方都送了些賞銀來,前者更搭了一箱絹綢首飾之物,還附言一句:若是就官不成,可來吾處。

當朝重文,從新帝自踐祚以來改年號為崇文,便可見一斑。各州每歲試畢,由官衙給當榜頭三五位發些賞銀筆墨之物,也是慣有之事。寧和拿了銀錢,因周生之事,便早早啟程回岐山縣。

只是未知結果,旁人問起,寧和也只能答句“算是中了”。如今縣官上門,當是朝廷的批覆終於下來了。

寧和人一回來,早有機靈的跑去通知。於是不一會兒,縣官的馬車就從遠處的村道駛了過來。

馬車在中,左右兩個騎黃馬的皂衣差役,村長裏正幾位則跟在車後一路小跑著,大熱的天,累得是氣喘如牛、汗濕滿頭,臉上卻還得擠出笑來。

那縣官下車來,先與寧和拱手見過。

寧和拱手回禮,縣官卻是連連伸手推拒,說:“下官不過七品縣令爾,怎可受寧孺人之禮。”

寧和一楞:“孺人?”

本朝以任期制,六品以下官員四年一換。這縣官姓龐名翀,調任岐山縣縣令已有三年,生得圓潤矮胖,寧和因先前守孝在家,與他未有幾面之緣,並不熟悉此人性情。

龐縣令笑瞇瞇的:“寧孺人還不知道吧,孺人才高,朝廷對你的封賞今日已送至,下官這便念與你聽。”

說著,取出懷中綢卷展開宣讀。

寧和忙斂容垂首以待。

這旨意竟是從當今天子處直發下來的,寧和心中暗驚。接著才聽內容,大意先是將她誇獎一通,又說女子尚能有如此才華,乃是本朝文興之像,遂特封寧和為孺人,賜號文昌,賞金百兩,絹綢兩箱。

聽完,寧和怔了有片刻,才在縣官的催促下將綢卷接過,言謝聖恩。

禮記曰:“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

讀書多年,寧和對本朝官制自然有所了解。孺人在本朝位比正五品,便是王侯院中,除夫人外也只得有兩位孺人。

寧和一舉直升五品,還有封號,從此別人就要稱她“文昌孺人”。越州人丁稀少,乃是下州,州牧也不過五品之流。一來就與一州之牧同級,按理說是一步登天也不為過。

可寧和心頭卻沒能升起半分欣喜之情來。

只因,這根本不是讀書人當有的官職,或者說根本不能說是官職,即便封號“文昌”,也不過是個內院妻室的品級而已。

當讀聖賢書,當為天下計。寧和雖因自身性情行事向來謙和,但並不代表她胸中便無抱負、便無一腔提筆山河的豪情。

她寒窗苦讀十幾載,不是為了去和誰的後宅妻妾相比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