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001章 第一章
在整個越州境內,有條從版圖西南方橫穿而過的山脈,叫作岐山。
前朝有個大詩人騎馬路過此地時,寫下一首詩,詩中誇此山形如龍尾。因此,後來當地人也愛管這山叫“龍尾山”。可惜,岐山到底生得既不險也不秀,峰形平平無奇,山上也見不到什麽雲海仙草、懸泉飛瀑之類的奇異景觀,一直傳不出什麽大名氣。
到了整座岐山山脈的最南方,山勢便陡然一收,平緩下來。再有百來裏,就是隔壁青州界內了。
此處恰有條小河,從山裏一路蜿蜒著流淌到山外頭,附近居民們稱其為“清水河”。河水清澈甘甜,水草豐美,水流卷了山中的泥沙下來,淤積出一片沃野,哺育出了一方人。
人一多,阡陌交通、屋舍儼然,千百年來也就形成了一座城。
本朝建國之初,朝廷派來的第一任越州牧拿著地圖研究許多日,大筆一揮,把這從山下到青州境中間的一塊圈起來,命名為岐山縣。
岐山縣轄內,又分為了三個村,分別是:西山村,東山村,灘下村。
顧名思義,山西邊的一塊就是西山村,山東邊的一塊就是東山村。灘下村則是清水河下游的那片平原區域,土地最為肥沃,村民也最為富庶,村子往北十來裏,就是岐山縣的縣城所在。
故事,就從這座小小的、緊挨著縣城的灘下村開始了。
灘下村的位置因為離山林相對遠,村子周圍都是平地,家家坐擁良田,戶與戶之間大多隔著有數畝的距離,屋舍沿清水河兩岸分布得很零散。
作為岐山縣三村中最富的一村,灘下村外頭是修了路的。一條能並行兩牛車的沙土路,一直通向縣城裏去。
路的起始處就是村口,立了塊刻著“灘下村”村名的石碑。碑旁邊一南一北有兩個矮土堆,後頭分別種著兩棵大榕樹。這兩棵榕樹也不知有多少年頭了,高逾數丈、擎蓋如傘,濃蔭下能容十數人歇腳,是村人們平日裏喝茶閑話的好去處。
今日六月初一,正是苦夏憋悶的時候,在這碧綠的樹蔭下待著的人,也就更多些。
老黃頭就是其中之一。
老黃頭,並不是說這人姓黃。灘下村本地主要兩個大姓,一個劉一個李,老黃頭是姓劉那一邊的。別人之所以這麽喊他,是因為他小時候生了一場病,從此須發都泛黃,到現在五十來歲了,還是黃。小時是小黃頭,老了就是老黃頭了。村裏人暗地裏都說,他當年是撞了黃仙了。
本朝國號趙,歷經三代國君,開國已有一百多載,許多年沒生什麽戰事,世道也算是安平。
於是到了老黃頭這把年紀,家裏人丁興旺,一堆重孫子都能滿地跑了。田裏活計自然排不到他頭上,但老黃頭偏偏身子骨還硬朗得很,每天除了餵餵雞沒啥別的事幹,是真閑得慌,就見天的端著水碗出來四處溜達。
天氣太熱,人畜都沒精神。老黃頭光著膀子叉著腿坐在樹底下,抄著把大蒲扇呼啦呼啦用力扇,仍是汗出如漿,直順著那老樹般幹瘦黑黃的皮膚往下淌,將腿裳都潤得濕哇哇的。
旁邊乘涼的村人們都在你一句我一句地閑嗑牙,聊最近村裏發生的那些大小事,雞毛蒜皮、東家長西家短,熱鬧得很。
老黃頭卻沒像往常那樣參與其中。他正瞇著眼,望著村口方向的天空出神。
過了會兒,說話聲歇了歇,就有人註意到他,詫異問道:“哎老黃頭,往常數你最能嚷嚷,今兒咋不吭聲了?咋,又跟你家那口子吵嘴了?”
老黃頭不理他,還是看天。
那人就奇了,把屁股蹭過來,伸著腦袋順著他的目光看,想知道是什麽讓他看得這麽入神。
目之所及黃土烈日、草木農田,沒什麽不同的。
那人於是一臉莫名:“你到底瞅啥呢?”
老黃頭這才看了他一眼,瘦巴巴的臉上神情露出些凝重,說道:“天太熱了些。”
“這不廢話麽。”那人半天等來這麽一句,頓時無語:“能不熱嗎,我這汗都積到襠裏了。”
“你個糞瓜腦袋,你當我說什麽?”老黃頭沒好氣地罵道,又搖頭晃腦一會兒,才道:“恐有旱。”
那人登時驚了:“當真?”
“老頭子沒事騙你這蠢蛋作甚!”老黃頭瞪他一眼,嘆了口氣:“反正我看啊,不好。”
他倆說話的聲音不小,周圍的村人們全聽見了,頓時騷動起來。
這可是天大的事。
如今正是田裏青苗將抽穗的時候,秋收時能有收成幾何,就看這兩個月了。這時候要是天旱缺水,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欠收是必然,若是情形嚴重,絕收也未可知。
自古農人,一家一戶一年的生計盡賴於家中一畝三分田地。驟聞如此噩耗,村人們也沒心情在這兒閑聊了,紛紛滿面愁容,各自回家,轉瞬間散了個幹凈。
倒沒有人去質疑老黃頭的判斷。只因他們家這一支,在村裏是祖傳的有能看天時氣象的本領。老黃頭又是幾十年的老莊稼把式了,能開這個口,那多半是看出了點什麽跡象。
人都走了,剩下老黃頭。
老黃頭自己心裏也煩悶得很。他家雖然也算是村裏大戶,多少有些積蓄,遇災頂多日子過得緊巴些,倒不至於挨餓。可問題家裏老幺有個這兩年就要嫁人的閨女,老二老三家也有兩個兒子到了要娶婦的年紀了。處處都要花費,收成不好,可不就得耽擱了。
老黃頭長籲短嘆,老天爺不給飯吃,為之奈何!想再多也無益啊。
他愁了會兒,也準備回家去。想著趁旱還沒那麽嚴重,多做些準備也好。
熱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連風都是熱的。
老黃頭端起水碗,剛站起來,忽然聽到點後頭傳來點聲音。回頭一看,看見一輛牛車朝村口這邊駛來。
這時節,會有什麽人來?老黃頭一陣納悶,就伸脖子瞅。
只見拉車的是他們本地特產的岐山大青牛,體格壯得很。趕車的是個戴竹笠的漢子,面目在刺目的陽光下看不太清。身後的車廂看著窄小,制式也十分尋常。
牛車行到村口的路碑旁後,停下了。車簾撩開,走下個頭戴青色小巾、身著同色儒衫的年輕書生。
書生落地站定後,轉身從車廂裏搬出個高高的背簍,背在身後背好,又從懷裏摸出錢袋,取出半吊錢給那車夫。兩人說了幾句,牛車便轉了個向,朝著來時縣城的方向回去了。
老黃頭擱那兒望了半天,終於見那書生轉過臉來。片刻後瞪大了眼睛,喊道:“哎呀,是青騅啊!青騅,你回來啦!”
寧和剛把錢袋放回懷中收好,就聽見身後喊聲。回過頭來,見了從土坡上沖下來的老黃頭,趕忙緊走幾步,過去攙扶:“劉五叔,這坡陡,您還是小心些!”
老黃頭在同輩裏頭排行第五,村裏的小輩們就管他叫劉五叔。
老黃頭聽了佯裝不悅,嗨了聲,揮開寧和的手:“這點坡算什麽!我又不是老朽得站不穩了,便是那岐山裏頭,你五叔我年輕時也是常來常往的!”
寧和無奈,只得理了理袖子,退開一步朝他恭敬地揖了揖:“劉五叔安好,寧和回來了。”
老黃頭喜笑顏開,上下打量著寧和,覺得這姑娘出去一趟,似乎又長高了一頭,瞧著比村裏好些尋常男子都要高了。也瘦了一圈,只膚色倒還是從前那樣白。臉貌也長開了,眉目瞧著有棱角了些,謙恭柔和,舉手投足帶著讀書人身上特有的書卷氣,站那兒有股如竹子般的端方清俊味兒,乍一看與外頭那些別的書生也沒什麽分別。
看著看著,老黃頭想起了她小時候那副瘦瘦弱弱的模樣,頓時心生感慨,連聲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你這一趟,可不容易啊!”
日頭毒烈,二人只站著略做寒暄,便一同朝著村裏走去。老黃頭想叫寧和上自己家裏吃飯去,被她以旅途勞累為由婉拒了。老黃頭聽了,也就作罷,只讓她有什麽要幫忙的,盡管開口。
寧和的家在村子的最南方。一眼看去田地最少,屋子最破的那間,就是了。
寧和並不能算是灘下村土生土長的人,而是在大約七八歲時,隨著母親楊氏一起從外地遷來的。
孤兒寡母,異地他鄉。其實原本一路的還有五六個寧家的車夫護衛,可惜路上不幸撞上山匪,死的死傷的傷。傷的,後來也沒撐住幾天就死了。
寧和那時候雖然年紀小,但也已經能記事了。她記得,當時母親想去的並不是此處的灘下村,而是要去更遠的青州。結果因為在那場匪患裏失去了隨帶的兩車財物,車夫護衛們又損傷大半,再走不下去,便只能在這裏停了下來。
隨行的車夫護衛們沒了,楊氏不得不一個人撐起這個家。她一共帶了四輛車,一輛載人三兩載物,絹帛財物輕巧,都被搶走了。只剩下一車裝了米糧和書籍的,在山匪們看來又重又無用,得以留存了下來。
楊氏來到灘下村,用隨身攜帶的那點錢財首飾置屋買藥,後來又買了些田地,雇人耕種,這才勉強把日子活下來。好在灘下村這地方民風算是淳樸,當年村裏好些人家都對這對外鄉母女伸出過援助之手。尤其幾年後楊氏身故,留寧和一個小女娃,幾乎是吃著百家飯長大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整個越州境內,有條從版圖西南方橫穿而過的山脈,叫作岐山。
前朝有個大詩人騎馬路過此地時,寫下一首詩,詩中誇此山形如龍尾。因此,後來當地人也愛管這山叫“龍尾山”。可惜,岐山到底生得既不險也不秀,峰形平平無奇,山上也見不到什麽雲海仙草、懸泉飛瀑之類的奇異景觀,一直傳不出什麽大名氣。
到了整座岐山山脈的最南方,山勢便陡然一收,平緩下來。再有百來裏,就是隔壁青州界內了。
此處恰有條小河,從山裏一路蜿蜒著流淌到山外頭,附近居民們稱其為“清水河”。河水清澈甘甜,水草豐美,水流卷了山中的泥沙下來,淤積出一片沃野,哺育出了一方人。
人一多,阡陌交通、屋舍儼然,千百年來也就形成了一座城。
本朝建國之初,朝廷派來的第一任越州牧拿著地圖研究許多日,大筆一揮,把這從山下到青州境中間的一塊圈起來,命名為岐山縣。
岐山縣轄內,又分為了三個村,分別是:西山村,東山村,灘下村。
顧名思義,山西邊的一塊就是西山村,山東邊的一塊就是東山村。灘下村則是清水河下游的那片平原區域,土地最為肥沃,村民也最為富庶,村子往北十來裏,就是岐山縣的縣城所在。
故事,就從這座小小的、緊挨著縣城的灘下村開始了。
灘下村的位置因為離山林相對遠,村子周圍都是平地,家家坐擁良田,戶與戶之間大多隔著有數畝的距離,屋舍沿清水河兩岸分布得很零散。
作為岐山縣三村中最富的一村,灘下村外頭是修了路的。一條能並行兩牛車的沙土路,一直通向縣城裏去。
路的起始處就是村口,立了塊刻著“灘下村”村名的石碑。碑旁邊一南一北有兩個矮土堆,後頭分別種著兩棵大榕樹。這兩棵榕樹也不知有多少年頭了,高逾數丈、擎蓋如傘,濃蔭下能容十數人歇腳,是村人們平日裏喝茶閑話的好去處。
今日六月初一,正是苦夏憋悶的時候,在這碧綠的樹蔭下待著的人,也就更多些。
老黃頭就是其中之一。
老黃頭,並不是說這人姓黃。灘下村本地主要兩個大姓,一個劉一個李,老黃頭是姓劉那一邊的。別人之所以這麽喊他,是因為他小時候生了一場病,從此須發都泛黃,到現在五十來歲了,還是黃。小時是小黃頭,老了就是老黃頭了。村裏人暗地裏都說,他當年是撞了黃仙了。
本朝國號趙,歷經三代國君,開國已有一百多載,許多年沒生什麽戰事,世道也算是安平。
於是到了老黃頭這把年紀,家裏人丁興旺,一堆重孫子都能滿地跑了。田裏活計自然排不到他頭上,但老黃頭偏偏身子骨還硬朗得很,每天除了餵餵雞沒啥別的事幹,是真閑得慌,就見天的端著水碗出來四處溜達。
天氣太熱,人畜都沒精神。老黃頭光著膀子叉著腿坐在樹底下,抄著把大蒲扇呼啦呼啦用力扇,仍是汗出如漿,直順著那老樹般幹瘦黑黃的皮膚往下淌,將腿裳都潤得濕哇哇的。
旁邊乘涼的村人們都在你一句我一句地閑嗑牙,聊最近村裏發生的那些大小事,雞毛蒜皮、東家長西家短,熱鬧得很。
老黃頭卻沒像往常那樣參與其中。他正瞇著眼,望著村口方向的天空出神。
過了會兒,說話聲歇了歇,就有人註意到他,詫異問道:“哎老黃頭,往常數你最能嚷嚷,今兒咋不吭聲了?咋,又跟你家那口子吵嘴了?”
老黃頭不理他,還是看天。
那人就奇了,把屁股蹭過來,伸著腦袋順著他的目光看,想知道是什麽讓他看得這麽入神。
目之所及黃土烈日、草木農田,沒什麽不同的。
那人於是一臉莫名:“你到底瞅啥呢?”
老黃頭這才看了他一眼,瘦巴巴的臉上神情露出些凝重,說道:“天太熱了些。”
“這不廢話麽。”那人半天等來這麽一句,頓時無語:“能不熱嗎,我這汗都積到襠裏了。”
“你個糞瓜腦袋,你當我說什麽?”老黃頭沒好氣地罵道,又搖頭晃腦一會兒,才道:“恐有旱。”
那人登時驚了:“當真?”
“老頭子沒事騙你這蠢蛋作甚!”老黃頭瞪他一眼,嘆了口氣:“反正我看啊,不好。”
他倆說話的聲音不小,周圍的村人們全聽見了,頓時騷動起來。
這可是天大的事。
如今正是田裏青苗將抽穗的時候,秋收時能有收成幾何,就看這兩個月了。這時候要是天旱缺水,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欠收是必然,若是情形嚴重,絕收也未可知。
自古農人,一家一戶一年的生計盡賴於家中一畝三分田地。驟聞如此噩耗,村人們也沒心情在這兒閑聊了,紛紛滿面愁容,各自回家,轉瞬間散了個幹凈。
倒沒有人去質疑老黃頭的判斷。只因他們家這一支,在村裏是祖傳的有能看天時氣象的本領。老黃頭又是幾十年的老莊稼把式了,能開這個口,那多半是看出了點什麽跡象。
人都走了,剩下老黃頭。
老黃頭自己心裏也煩悶得很。他家雖然也算是村裏大戶,多少有些積蓄,遇災頂多日子過得緊巴些,倒不至於挨餓。可問題家裏老幺有個這兩年就要嫁人的閨女,老二老三家也有兩個兒子到了要娶婦的年紀了。處處都要花費,收成不好,可不就得耽擱了。
老黃頭長籲短嘆,老天爺不給飯吃,為之奈何!想再多也無益啊。
他愁了會兒,也準備回家去。想著趁旱還沒那麽嚴重,多做些準備也好。
熱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連風都是熱的。
老黃頭端起水碗,剛站起來,忽然聽到點後頭傳來點聲音。回頭一看,看見一輛牛車朝村口這邊駛來。
這時節,會有什麽人來?老黃頭一陣納悶,就伸脖子瞅。
只見拉車的是他們本地特產的岐山大青牛,體格壯得很。趕車的是個戴竹笠的漢子,面目在刺目的陽光下看不太清。身後的車廂看著窄小,制式也十分尋常。
牛車行到村口的路碑旁後,停下了。車簾撩開,走下個頭戴青色小巾、身著同色儒衫的年輕書生。
書生落地站定後,轉身從車廂裏搬出個高高的背簍,背在身後背好,又從懷裏摸出錢袋,取出半吊錢給那車夫。兩人說了幾句,牛車便轉了個向,朝著來時縣城的方向回去了。
老黃頭擱那兒望了半天,終於見那書生轉過臉來。片刻後瞪大了眼睛,喊道:“哎呀,是青騅啊!青騅,你回來啦!”
寧和剛把錢袋放回懷中收好,就聽見身後喊聲。回過頭來,見了從土坡上沖下來的老黃頭,趕忙緊走幾步,過去攙扶:“劉五叔,這坡陡,您還是小心些!”
老黃頭在同輩裏頭排行第五,村裏的小輩們就管他叫劉五叔。
老黃頭聽了佯裝不悅,嗨了聲,揮開寧和的手:“這點坡算什麽!我又不是老朽得站不穩了,便是那岐山裏頭,你五叔我年輕時也是常來常往的!”
寧和無奈,只得理了理袖子,退開一步朝他恭敬地揖了揖:“劉五叔安好,寧和回來了。”
老黃頭喜笑顏開,上下打量著寧和,覺得這姑娘出去一趟,似乎又長高了一頭,瞧著比村裏好些尋常男子都要高了。也瘦了一圈,只膚色倒還是從前那樣白。臉貌也長開了,眉目瞧著有棱角了些,謙恭柔和,舉手投足帶著讀書人身上特有的書卷氣,站那兒有股如竹子般的端方清俊味兒,乍一看與外頭那些別的書生也沒什麽分別。
看著看著,老黃頭想起了她小時候那副瘦瘦弱弱的模樣,頓時心生感慨,連聲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你這一趟,可不容易啊!”
日頭毒烈,二人只站著略做寒暄,便一同朝著村裏走去。老黃頭想叫寧和上自己家裏吃飯去,被她以旅途勞累為由婉拒了。老黃頭聽了,也就作罷,只讓她有什麽要幫忙的,盡管開口。
寧和的家在村子的最南方。一眼看去田地最少,屋子最破的那間,就是了。
寧和並不能算是灘下村土生土長的人,而是在大約七八歲時,隨著母親楊氏一起從外地遷來的。
孤兒寡母,異地他鄉。其實原本一路的還有五六個寧家的車夫護衛,可惜路上不幸撞上山匪,死的死傷的傷。傷的,後來也沒撐住幾天就死了。
寧和那時候雖然年紀小,但也已經能記事了。她記得,當時母親想去的並不是此處的灘下村,而是要去更遠的青州。結果因為在那場匪患裏失去了隨帶的兩車財物,車夫護衛們又損傷大半,再走不下去,便只能在這裏停了下來。
隨行的車夫護衛們沒了,楊氏不得不一個人撐起這個家。她一共帶了四輛車,一輛載人三兩載物,絹帛財物輕巧,都被搶走了。只剩下一車裝了米糧和書籍的,在山匪們看來又重又無用,得以留存了下來。
楊氏來到灘下村,用隨身攜帶的那點錢財首飾置屋買藥,後來又買了些田地,雇人耕種,這才勉強把日子活下來。好在灘下村這地方民風算是淳樸,當年村裏好些人家都對這對外鄉母女伸出過援助之手。尤其幾年後楊氏身故,留寧和一個小女娃,幾乎是吃著百家飯長大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