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經筵
關燈
小
中
大
第22章 經筵
“掌事,我昨天吃了些涼物,肚子今天一直咕嚕咕嚕就沒有停過,只怕到時候出了虛恭,大不敬啊。”
“掌事,我手頭還有六部官員上書恭賀四壇落成的賀表,現堆在桌上還沒有整理,實在抽不開身啊。”
“掌事,老祖宗還等著北鎮撫司的奏報,我得催著他們點呢。”
文書房掌事在一排桌子前面踱過去,又踱回來,最後停在方維面前,道:“今日十二,是經筵的日子,人手有缺,你便跟著去罷。”沒有等他開口,又補充道:“不要出聲,不要失儀,叫你站就站,叫你跪就跪,跟著前面的人做就好。”
方維低頭站在一隊司禮監宦官的最後面。文華殿上設好了禦座、禦案,講案。宦官們將書籍、講章提前擺放好,四書在東、經史在西,講章謄寫兩份,禦案,講案各放一份。
準備好了這些,他們分成兩隊,肅立在文華殿外面,春天的清晨,天還是有些冷,他得控制著自己,絕對不能發抖,不然就是失儀。
待他們列隊完畢後,陳鎮和黃淮走了過來,兩人都穿著蟒袍,站在兩隊宦官的隊首。
隨即,早朝散朝後的五六十名文官,排成兩列在文華殿正門兩側站定,恭候皇帝的駕臨。他們都是傳說中的“天子近臣”,有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左右都禦史以及有爵位的勳貴們,盡數穿著鮮艷的朝服,胸前是仙鶴或者孔雀補子,戴著紗制朝冠,腰帶上嵌著玉石或者犀角,在清晨的太陽下,燦然生光。(註1)
方維一眼便看到為首的知經筵事顧廷機。他年約五十來歲,在大學士中並不算老,但是作為內閣首輔,已是公認的老成持重。他出身科舉,二十年前得中狀元,並按照舊例,擔任翰林院修撰。此後,他在翰林院任職十餘年,步步升遷直到戶部侍郎。大禮議事件後,在混亂的朝堂裏,為了平息爭鬥,他便是眾望所歸的首輔人選。
李孚也在裏面,他雖近日已經入閣,並欽點為內閣次輔,卻只站在第三排,因他既非知經筵事,又非講官,只作為侍經筵官站在後面。
這也是方維第一次得見天顏。年輕的皇帝長臉短須,有著端正的五官。他在大漢將軍二十人的保衛下,穿著黑色的龍袍,邁著沈穩的步子入內落座。皇帝落座以後,鴻臚寺官員便進行唱禮,知經筵事顧廷觀帶領外面的文官和宦官一起行五拜三叩之禮,然後順序上殿,東西兩廂有序侍立。
等到所有人都落座後,宦官們將禦案擡到禦座前,將講案擡到禦案正前方。隨著鴻臚寺官員唱一聲“進講”,經筵正式開始。
展書官隨即出來為皇帝展開四書,做好準備的講官出列向皇帝行跪拜禮,皇帝開口道:“免。”
講官開始講授提前準備好的講章。本次講授的是《大學》中的“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一章。在一個多時辰的講授時間內,除了講官,所有人員都要在莊嚴的氣氛下,閉氣凝神細聽,即使是在寶座上的皇帝,亦不能例外。
方維站在後面,勉強控制著自己一動不動。講官講書的時間是那樣的漫長和枯燥,他只能默默盯著前面人的後腦勺。
忽然,講官停止了講授,而用洪亮的聲音朗誦道:“為人君者,可不敬哉?”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往向寶座上的皇帝,看他把一個略放松的姿勢重新換成正襟危坐。
四書段落講授完畢後,就有經史講官繼續。等到經史也講完了,宦官們便上前把禦案和書案依次撤去。文臣和宦官們按照進來的次序依次下殿,在殿外繼續行五拜三叩之禮。又有宦官引導眾人到左順門內的暖房,享受光祿寺準備的酒食。
經歷了這一系列流程,天光已過申時。各內閣大學士徑直去了文淵閣,其他文官出宮回家。陳鎮和黃淮乘坐肩輿先行離去,剩下的宦官們步行回司禮監。方維雖然年輕,身體也有些僵直。年紀略大的宦官,在散去之後,更不免哀嘆連連。
等到方維終於回到文書房自己的書案前面,除了需要整理的奏折,他還看到了一封信,旁邊的寫字告訴他,是神宮監的人送來的。
方維打開看,是一張條子,曹進忠的筆跡,上寫著:“今晚戌時到燕春樓,哥哥梳攏清倌,你也來吃酒。”
方維看了,有點意外,將條子揣在懷裏,思量著曹進忠平日裏除了養了條哈巴狗兒愛如珍寶,賭博喝酒偶一為之,倒是沒有看出還有這樣的愛好。
他晚飯後出了宮門,回了趟地藏胡同。方謹已經能起來了,一瘸一拐地來給他開門,盧玉貞坐在耳房裏桌子前面,手裏捏著他送的毛筆,正在黃紙上練字。
方維從後看去,字的間架結構倒是有,只是有些生硬,便道:“寫字需要實指虛腕。指頭要實實在在地捏上去,腕要空著,不管大字小字都是這樣的。”他從旁邊抽了一管毛筆,比了個樣子給她看。
她學著握住了,把腕子擡起來。方維道:“不是這樣,指肚緊貼著筆管子,往上邊撇一點力。”
他從後面伸出手去,大拇指按著她的拇指,整只手覆在她用力的右手上方,手腕子帶著她在虛空中畫了一個圈,見她死死地抓住筆桿,又道:“放松些。不是不用力,是要傳到筆尖上去,你得多練才能找得到那個巧勁。手會酸,會麻,寫上幾個月慢慢就好了。”
他放了手,盧玉貞也放下筆來,搓一搓手,覺得自己的手剛剛就有些麻。
方維又問:“屋裏我記得還有些麻紙的,怎麽用黃紙。”
盧玉貞道:“這個便宜些,買兩刀沒幾個錢,胡同裏便有賣的,也方便買。”
方維“哦”了一聲,在堂屋裏找了平素裝錢的匣子,打開來看,想尋出個小元寶來,無奈只得三五塊碎銀,只得用紅紙封了揣進懷裏,又想了一下,便到耳房裏,問道:“玉貞,你可曉得如今梳攏清倌人,是怎樣的規矩?”
霎時間,他就見盧玉貞的臉色變了,忽然變得又青又白,她吞吞吐吐地答道:“一家一個規矩的,便是主家跟管家的鴇兒商量定了,要多少頭面、衣服、箱籠,等過了這個禮,還要立個文書,算個日子。”她想了一想,“到了正日子,鴇兒就把喜堂喜酒備好了,主家自去辦事宿夜就是了。”
方維知她誤會了,笑道:“並不是我,我只是賀喜之人。想問要備些什麽禮。”
玉貞將信將疑地看著他,道:“若是給女方賀喜,頭面填妝都是有的,男方的話,包些銀兩也就是了。至於另給的開門錢,壓床錢,便不知道京城這裏要不要了。”
方維道:“想也是要的,自古道婊/子愛鈔,哪有不賺的銀錢。”
此話一出,玉貞臉色煞白,低下頭一聲不言語。方維見此,知道自己說冒撞了,待要說些什麽,又張不開口,沈默了一會子,方維道:“我這便出去吃酒去了,完了我自去宮裏,你不必等我。”便恍惚著走了。
註1:本章經筵部分的內容部分引用自黃仁宇《萬歷十五年》中《首輔申時行》一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掌事,我昨天吃了些涼物,肚子今天一直咕嚕咕嚕就沒有停過,只怕到時候出了虛恭,大不敬啊。”
“掌事,我手頭還有六部官員上書恭賀四壇落成的賀表,現堆在桌上還沒有整理,實在抽不開身啊。”
“掌事,老祖宗還等著北鎮撫司的奏報,我得催著他們點呢。”
文書房掌事在一排桌子前面踱過去,又踱回來,最後停在方維面前,道:“今日十二,是經筵的日子,人手有缺,你便跟著去罷。”沒有等他開口,又補充道:“不要出聲,不要失儀,叫你站就站,叫你跪就跪,跟著前面的人做就好。”
方維低頭站在一隊司禮監宦官的最後面。文華殿上設好了禦座、禦案,講案。宦官們將書籍、講章提前擺放好,四書在東、經史在西,講章謄寫兩份,禦案,講案各放一份。
準備好了這些,他們分成兩隊,肅立在文華殿外面,春天的清晨,天還是有些冷,他得控制著自己,絕對不能發抖,不然就是失儀。
待他們列隊完畢後,陳鎮和黃淮走了過來,兩人都穿著蟒袍,站在兩隊宦官的隊首。
隨即,早朝散朝後的五六十名文官,排成兩列在文華殿正門兩側站定,恭候皇帝的駕臨。他們都是傳說中的“天子近臣”,有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左右都禦史以及有爵位的勳貴們,盡數穿著鮮艷的朝服,胸前是仙鶴或者孔雀補子,戴著紗制朝冠,腰帶上嵌著玉石或者犀角,在清晨的太陽下,燦然生光。(註1)
方維一眼便看到為首的知經筵事顧廷機。他年約五十來歲,在大學士中並不算老,但是作為內閣首輔,已是公認的老成持重。他出身科舉,二十年前得中狀元,並按照舊例,擔任翰林院修撰。此後,他在翰林院任職十餘年,步步升遷直到戶部侍郎。大禮議事件後,在混亂的朝堂裏,為了平息爭鬥,他便是眾望所歸的首輔人選。
李孚也在裏面,他雖近日已經入閣,並欽點為內閣次輔,卻只站在第三排,因他既非知經筵事,又非講官,只作為侍經筵官站在後面。
這也是方維第一次得見天顏。年輕的皇帝長臉短須,有著端正的五官。他在大漢將軍二十人的保衛下,穿著黑色的龍袍,邁著沈穩的步子入內落座。皇帝落座以後,鴻臚寺官員便進行唱禮,知經筵事顧廷觀帶領外面的文官和宦官一起行五拜三叩之禮,然後順序上殿,東西兩廂有序侍立。
等到所有人都落座後,宦官們將禦案擡到禦座前,將講案擡到禦案正前方。隨著鴻臚寺官員唱一聲“進講”,經筵正式開始。
展書官隨即出來為皇帝展開四書,做好準備的講官出列向皇帝行跪拜禮,皇帝開口道:“免。”
講官開始講授提前準備好的講章。本次講授的是《大學》中的“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一章。在一個多時辰的講授時間內,除了講官,所有人員都要在莊嚴的氣氛下,閉氣凝神細聽,即使是在寶座上的皇帝,亦不能例外。
方維站在後面,勉強控制著自己一動不動。講官講書的時間是那樣的漫長和枯燥,他只能默默盯著前面人的後腦勺。
忽然,講官停止了講授,而用洪亮的聲音朗誦道:“為人君者,可不敬哉?”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往向寶座上的皇帝,看他把一個略放松的姿勢重新換成正襟危坐。
四書段落講授完畢後,就有經史講官繼續。等到經史也講完了,宦官們便上前把禦案和書案依次撤去。文臣和宦官們按照進來的次序依次下殿,在殿外繼續行五拜三叩之禮。又有宦官引導眾人到左順門內的暖房,享受光祿寺準備的酒食。
經歷了這一系列流程,天光已過申時。各內閣大學士徑直去了文淵閣,其他文官出宮回家。陳鎮和黃淮乘坐肩輿先行離去,剩下的宦官們步行回司禮監。方維雖然年輕,身體也有些僵直。年紀略大的宦官,在散去之後,更不免哀嘆連連。
等到方維終於回到文書房自己的書案前面,除了需要整理的奏折,他還看到了一封信,旁邊的寫字告訴他,是神宮監的人送來的。
方維打開看,是一張條子,曹進忠的筆跡,上寫著:“今晚戌時到燕春樓,哥哥梳攏清倌,你也來吃酒。”
方維看了,有點意外,將條子揣在懷裏,思量著曹進忠平日裏除了養了條哈巴狗兒愛如珍寶,賭博喝酒偶一為之,倒是沒有看出還有這樣的愛好。
他晚飯後出了宮門,回了趟地藏胡同。方謹已經能起來了,一瘸一拐地來給他開門,盧玉貞坐在耳房裏桌子前面,手裏捏著他送的毛筆,正在黃紙上練字。
方維從後看去,字的間架結構倒是有,只是有些生硬,便道:“寫字需要實指虛腕。指頭要實實在在地捏上去,腕要空著,不管大字小字都是這樣的。”他從旁邊抽了一管毛筆,比了個樣子給她看。
她學著握住了,把腕子擡起來。方維道:“不是這樣,指肚緊貼著筆管子,往上邊撇一點力。”
他從後面伸出手去,大拇指按著她的拇指,整只手覆在她用力的右手上方,手腕子帶著她在虛空中畫了一個圈,見她死死地抓住筆桿,又道:“放松些。不是不用力,是要傳到筆尖上去,你得多練才能找得到那個巧勁。手會酸,會麻,寫上幾個月慢慢就好了。”
他放了手,盧玉貞也放下筆來,搓一搓手,覺得自己的手剛剛就有些麻。
方維又問:“屋裏我記得還有些麻紙的,怎麽用黃紙。”
盧玉貞道:“這個便宜些,買兩刀沒幾個錢,胡同裏便有賣的,也方便買。”
方維“哦”了一聲,在堂屋裏找了平素裝錢的匣子,打開來看,想尋出個小元寶來,無奈只得三五塊碎銀,只得用紅紙封了揣進懷裏,又想了一下,便到耳房裏,問道:“玉貞,你可曉得如今梳攏清倌人,是怎樣的規矩?”
霎時間,他就見盧玉貞的臉色變了,忽然變得又青又白,她吞吞吐吐地答道:“一家一個規矩的,便是主家跟管家的鴇兒商量定了,要多少頭面、衣服、箱籠,等過了這個禮,還要立個文書,算個日子。”她想了一想,“到了正日子,鴇兒就把喜堂喜酒備好了,主家自去辦事宿夜就是了。”
方維知她誤會了,笑道:“並不是我,我只是賀喜之人。想問要備些什麽禮。”
玉貞將信將疑地看著他,道:“若是給女方賀喜,頭面填妝都是有的,男方的話,包些銀兩也就是了。至於另給的開門錢,壓床錢,便不知道京城這裏要不要了。”
方維道:“想也是要的,自古道婊/子愛鈔,哪有不賺的銀錢。”
此話一出,玉貞臉色煞白,低下頭一聲不言語。方維見此,知道自己說冒撞了,待要說些什麽,又張不開口,沈默了一會子,方維道:“我這便出去吃酒去了,完了我自去宮裏,你不必等我。”便恍惚著走了。
註1:本章經筵部分的內容部分引用自黃仁宇《萬歷十五年》中《首輔申時行》一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