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鳳鸞玉輅迎帝後
關燈
小
中
大
第137章 鳳鸞玉輅迎帝後
等姜問渠和陸廷淵聞訊趕來之時, 這裏早已被收拾幹凈,幾十名逆黨全部伏誅,空氣中依稀彌漫著淡淡的血腥氣。
今日沒有下雨, 也沒有下雪,陽光和煦, 微風拂面,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春日了。
姜澂魚低頭看著懷裏早已失去呼吸的人, 她以為自己已經沒有淚可以流了, 可當她看到姜問渠的那一刻, 淚水還是爭先恐後地從眼眶裏湧了出來。
“阿兄……對不起, 是我沒有救回阿嫂……”
許是一路疾馳、在馬上過於顛簸的緣故,姜問渠此時發冠微微有些松垮,一向寵辱不驚的臉上第一次顯現出慌亂的神色。
他半跪在地上,看向姜澂魚懷裏早已逝去的妻子,而後輕輕接了過來。
雖是傷心至極, 卻還是不忘寬慰妹妹道:
“澂魚,這不怪你, 是我來的晚了。”
他抱著懷裏的人站起身來, 沒有落淚,也沒有苛責誰, 只是說:
“回家吧。我們帶你阿嫂, 一起回家。”
姜澂魚點點頭,想站起身腿卻感覺有些發麻, 差點踉蹌摔在地上。
幸虧陸廷淵在一旁眼疾手快扶住了她。
這時,一直等在此處的安陽侯走上前來, 似乎有話要問,可又有些不知該如何開口。
姜澂魚看了他一眼, 不帶任何感情地問道:
“侯爺可是要問褚玉臨終前最後那句話的意思?”
安陽侯點了點頭。
姜澂魚冷冷瞥了眼站在一旁的許蘭茵,後者似乎是怕別人註意到她,特意躲到了馬車一側。
見她這副畏畏縮縮的樣子,姜澂魚冷笑一聲,直視著安陽侯道:
“褚玉說得沒錯,侯爺方才放棄的,正是你的親生骨肉,而被你養大的這位,不過是個鳩占鵲巢之人。這一切,從前給令夫人接生的管事媽媽可以作證,侯爺盡管派人去問。”
聞言,安陽侯神情一震,一向挺拔的身子不由得顫了顫,仿佛一下被人抽去了主心骨一般。
一旁的許蘭茵見自己身世敗露,於是愈發恐慌起來,急忙跑到安陽侯跟前,跪下央求道:
“爹爹,您不要趕我走,就算我不是您親生女兒,好歹我也侍奉在您和阿娘面前十數載,求您不要將我趕出府去……”
姜澂魚冷笑一聲,“倒是忘了說你的事,如今安陽侯府的門你怕是回不去了,刑部牢獄才是你餘生的歸宿。”
許蘭茵一聽,當即又哭訴道:
“我不是有意的,我也沒想到事情會變成現在這樣……我不要去蹲大牢,爹爹,你救救女兒……”
說著便以頭叩地。
“閉嘴!”
姜澂魚冷冷瞥了她一眼,用那種冰冷的、仿佛看死人般的眼神看著她。
“你還敢求饒?!”
她一把抽出了陸廷淵身上的佩劍,直指跪在地上的許蘭茵。
後者顯然被嚇壞了,當即便失聲驚叫一聲,而後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見狀,姜問渠嘆了口氣,語氣苦澀卻不容置疑道:
“澂魚,把劍收回去,她的罪名如何,自有刑部審理論罪,不可胡來。”
聞言,姜澂魚這才收回劍,將其遞還給了陸廷淵,後者接過來,重新放回劍鞘中。
而後,姜問渠抱著懷裏的人上了馬車,幾人頭也沒回地離開了此地。
可想而知,姜府眾人得知葉蘭蕙的死訊後是何等的震驚與悲痛。
姜府門前掛起了白幡。
安陽侯和夫人親自來了姜府吊唁。
自從得知兩家孩子抱錯的身世之後,安陽侯夫人幾乎是哭腫了眼,在靈堂前更是哭得不能自已,聲稱無論如何也要看親生女兒最後一眼。
姜家人無奈,只得讓安陽侯夫婦近前去看。
安陽侯夫人哭得幾欲暈倒。
見狀,安陽侯便提議道:
“如今小女身世既已大白於天下,不知可否讓我這做父親的,帶她幾件衣服回去,給她立個衣冠冢?既是將她的存在告祭祖宗,也好以後有個念想。”
孟氏和姜紹二人對視一眼,又看向長子,不知該如何答覆才好。
姜澂魚卻在此時站起身,直言道:
“聽說侯爺這幾日還在為獄中那位奔走,今日我便把話說開了,即使許蘭茵成不了死囚,我也要她在牢裏吃一輩子牢飯,往後朝廷開恩旨大赦天下,她也永在不赦之列!——至於我的阿嫂,侯爺那日既沒有選她,往後也不必掛念。”
這番話說得安陽侯面紅耳赤,隨即便扶著夫人灰溜溜離開了。
自從葉蘭蕙死後,姜問渠便變得愈發沈默寡言。
頭七那幾日還能在家中看到他的身影,等下葬事畢,他便推說公務繁忙,每日都歇在公廨,接連近十日都未見人影。
家裏人也不知他在忙什麽,可誰也不敢去問,於是心裏紛紛猜測,或許是怕在家中睹物傷情吧。
半月後,他向陛下呈上了兩樣東西,一是火炮的改良方案,二是一套小型的煉鋼爐。
火炮改良的設計圖紙在回玉京的路上他便已經開始著手繪制,這一月內,兩次試炸結果也很理想。
有了火炮在手,諸國從此再不敢輕易向大祈宣戰。
至於那套小型的煉鋼爐,其實他也是早就開始著手研究,只是條件有限,一直未能成功做出來,直到今日才終於成功。
這套煉鋼爐主要是為了應對大祈鐵礦不足、兵器裝備落後的局面。
如今烏斯有鑌鐵,雖說此前曾作為交換,贈過大祈一批兵器,可數量上卻遠遠低於烏斯本國所有。
之前姜問渠秘密出使北烏斯之時,曾同鐵匠們一起實地去看過鑌鐵的冶煉和鍛造,其主要有兩個要點:
一是鐵礦石的選擇,必須選用西鳴山開采的鐵礦;二是鍛造溫度的控制,同以往高溫冶鐵不同,鑌鐵須得在低溫狀態下冷鍛而成。
不過,這種方式得到的鑌鐵雖在硬度上優於其他鐵器,但因其工藝流程覆雜,耗時較長,即使有再多的鐵匠,也難以做到大批量生產,因此只能供給小部分精兵裝備。
姜問渠私下便開始琢磨,有什麽辦法可以將普通鐵礦,通過冶煉大批量鍛造成鋼制兵器呢?
其實大祈的冶鐵技術一直都在進步,此前早已有坩堝煉鐵法、炒鐵滲碳法、炒鋼法、百煉鋼、宿鋼等冶煉工藝,這些工藝都能煉出硬度較高的鋼來,只是同樣費工費時,只一把刀就需千錘百煉,大量生產更似癡人說夢。
而姜問渠無意間發現,從玄漠買回的鐵礦石,磷含量極低,非常適合用一種方法來煉鋼。[註1]
於是他火速設計出了一套裝置,並牽頭與玄漠簽訂了以絹、糧易鐵的互市條約。
年前大朝會前夕,赫連銳曾邀他密談,當時談的就是這事。
赫連銳大喜過望,他也沒想到,在北烏斯主動呈上鑌鐵之後,大祈還會願意從玄漠進口鐵礦石,甚至數量比之前更多,於是當即便一拍即合,簽下了條約。
這兩樣東西一經問世,當即便引得龍顏大悅。
“含章,大祈有你,真是社稷之幸,也是朕之幸事啊!”
姜問渠笑了笑,“能得陛下為君為友,亦是微臣之幸。”
陸廷淵拍了拍他的肩膀,寬慰道:
“朕知道,這段時日你心裏難過,不如朕準你個長假,你去四處走走看看,別一直將自己悶在這公廨裏。”
姜問渠未置可否,只岔開話題道:
“估計再過幾日,在海上漂了兩月之久的叛軍便會抵達蒼州,臣聽聞出海日數過久的船員都會患上一種病,輕則四肢腫痛,頭暈乏力,重則癱瘓在床,不可行走,待他們下船後,陛下可多給他們食些柑橘、沙棘、芥菜之類的蔬果,不用多久這些癥狀便會逐漸減輕,直至恢覆。”
陸廷淵挑了挑眉,笑言:
“有時候朕真猜不透,這些稀奇古怪的知識你都是從何得知的?再比如你剛研制出的這套轉爐,若是沒有你,朕估計再過去個幾百年,說不定都沒人能造得出來。”
姜問渠笑了笑,輕聲道:
“陛下便當臣是在夢中游歷神境所見所學吧,時辰也不早了,今夜臣再守一晚上,陛下早些回去歇息。”
陸廷淵點點頭,“你也別太晚,身體最重要。”
姜問渠笑著應承下來,並親自將陛下送出了門。
可陸廷淵怎麽也沒料到,出了這道門後,他們便自此永訣。
第二日早朝時,姜問渠遲遲未到,陸廷淵擔心他是身體抱恙,又怕他獨自歇在公廨無人照看,便遣了侍衛去前去查看。
回來時,那侍衛卻是神色慌張。
“陛下,屬下趕到之時,姜尚書他,他已經咽氣了!”
聞言,百官震駭。
陸廷淵當即便從龍椅上起身,厲聲問道:
“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麽?!”
那侍衛咽了下口水,額角嚇得冷汗直流。
“陛下,屬下句句屬實!”
聽他說得這般篤定,最前排的姜紹一*聽,差點背過氣去。
陸廷淵趕忙叫來江詢為他施針,這才將這口氣順了回來。
而後,眾臣匆匆趕往戶部公廨。
下人一邊哭一邊稟報道:
“大人還特地囑咐我們了,說是這轉爐煉鐵時會產生一種有毒氣味,讓我們一定註意開窗通風,沒想到大人自己卻……一定是大人這幾日太過於勞累,這才一時沒註意……”
說著說著,便已是泣不成聲。
姜問渠驟然離世,對姜府和大祈整個官場而言,都是一道巨大的沈重打擊。
短短數日,姜府門前才撤去不久的白幡又重新掛了出來。
前來吊唁時,眾人無不感慨:
“少年卿相,竟然如此年輕就沒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是啊,真是造化弄人。”
“姜大人這是心勞成疾,為國鞠躬盡瘁,真乃我輩楷模。”
……
哀緬有之,唏噓有之。
驟然得知兒子死訊,孟氏徹底病倒了,闔府上下人人都透著一股哀意,就連一向愛鬧騰的姜問筠,也徹底沈寂了下來。
姜紹還要忙著給兒子治喪,白發人送黑發人,不過短短幾日,神態便蒼老了許多。
於是,照顧小阿棄的任務,便被姜澂魚攬到了自己身上。
沒了這位前程燦爛的長子,也沒了爵位,姜家門庭頓時衰落許多。
望著一蹶不振、滿目愁容的父親,郁郁寡歡、病倒在床的母親,姜澂魚心想,不能讓大家這麽下去,得盡快找些事做,讓大家重新振作起來才行。
她找到姜紹,誠懇道:
“父親,我知道,長兄是您親手培養的接班人,您一直以他為傲,可如今長兄亡故,並不代表我們姜家從此便沒落了,再不濟,我還是陛下欽定的皇後,姜家依然是無可撼動的後族。還有次兄,他雖然看著紈絝,但只要爹爹肯帶他,培養他,相信他以後也一樣能支撐起這個家。”
姜紹聞言,原本黯淡無光的眸子終於亮了亮。
姜問筠是在五月加冠的,姜紹親自給他取了字——郁離。
一則,郁離乃是竹之別稱,同他名字裏的“筠”字很是相配;二則,他也想讓兒子遠離憂郁,快意一生。
宗廟前,望著已經長得比他還高的兒子,姜紹眼裏有些濕熱。
他將自己那桿紅纓槍傳給了他。
“郁離,從此以後,姜家,為父便交給你了。”
-
《昭宗實錄》載:
乾寧五年四月中,明光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姜問渠因心勞成疾,卒。
帝為輟朝,臨喪悲慟不已,並親制神道碑文,加贈其少師兼太子太師,謚永寧,賜葬昭陵以東。及葬日帝親為文致祭。
帝特降恩旨,念姜家子孫有功於社稷,覆姜紹榮國公爵位,世襲罔替。
次月,榮國公為次子姜問筠請封世子之位。帝允之。
五月初,撫東節度使區七萬叛軍於蒼州被俘。帝命太師姜紹及其次子姜問筠前往蒼州,協理後續收編、遣送事宜。
月中,帝著群臣商議,立太師姜紹之女姜澂魚為皇後,並頒詔天下。
詔曰:朕受天景命,撫綏萬方,嘗聞道法乾坤、內治乃人倫之本,今中宮久曠,太師兼榮國公姜紹之女姜澂魚,系出高閎,素有賢名,特立為皇後,冊封及大婚之禮,定於乾寧五年八月二十七日,於太極殿舉行。一應禮儀,皆由禮部會同內侍省及六局女官詳加籌備。布告內外,鹹使聞知。
同年,大赦天下。
-
之所以選擇在此時宣布大婚的消息,是陸廷淵和姜澂魚商量後的決定。
一則,此時的姜家需要一個顯赫的皇後之位,來重續家族的榮耀。
二則,念及孟氏與姜紹沈浸在喪子之痛中,姜澂魚想要借籌辦大婚之事讓他們忙起來,借此沖緩家裏悲傷的氣氛。
三則,蒼州七萬叛軍及之前投降叛軍的處置問題著實令朝野上下頭疼。如若將這些叛軍全都按謀反罪論處,一是殺業過重,二是若殺了他們,撫東節度使區也一時招不起那麽多兵來。
俗話說法不責眾,只能借帝後大婚大赦天下的由頭,將這些人遣送回撫東。
有事做的時候,人才不會亂想。姜澂魚自己也是這樣,好友和兄長接連離世,她又何嘗不悲痛。
可望著尚還懵懂的小阿棄,她萌生出了一個想法,特別強烈的想法。
“父親,母親,待與陛下大婚之後,我想將阿棄帶到宮中親自撫養,不知您二老可同意?”
孟氏和姜紹二人對視一眼,擔憂道:
“你們才新婚,陛下如何能答應讓你分出這麽多精力,去撫養一個大臣之女?”
姜澂魚笑了笑,寬慰道:
“陛下已經同意了,他說,阿棄當年被遺棄在官道上,也是他作為皇帝的失職,不能令幼有所養,才會有貧者棄子於荒野。況且,阿兄和阿嫂,都是於國有功之人,阿棄作為他們的養女,陛下願意給她公主之榮。”
二人一聽這話,多少有些驚訝,不過最終也沒再出言反對。
確實,跟著這位即將成為皇後的女兒,對阿棄來說,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此時便暫定下了。
大婚之日越來越近,姜家上下都忙了起來,根本沒空傷春悲秋。
姜澂魚還記掛著開辦女塾的事。
選址倒是好選,既是未來皇後要辦女塾,各級官員全都大開方便之門,將女塾選址直接定在了國子監對面,似乎有要同國子監男弟子同臺競技的意味。
至於營建,工匠們辦事效率也是相當地驚人,不過四個月時間,女塾便營建完工。
姜澂魚親自給女塾提了字,就叫“玉藻書院”。
玉藻乃天子冠冕垂掛玉飾,有十二旒。敢用“玉藻”為名,也只有皇後敢如此了。
不過,要聘請哪些師傅前來講學,倒是一大難題。
姜澂魚在紙上悄悄擬了一份名單:平西侯府的長嫂可以來教琴藝,宣平侯夫人可以教香藝,銀燭則適合教禮儀,舅母沈氏可以教書法……
塾師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書院的教學成果,琴棋書畫這些還好,最讓人頭疼的是講經的夫子。
論經史子集的研讀深度,還是男夫子要好一些,可又有哪個德高望重的夫子,願意來她這女塾給女學生講學呢?
她心裏還真是犯起了難。
陸廷淵拿過她寫好的紙張,幽怨道:
“阿妤,你能不能理理我?我怎麽覺得,你比我這個皇帝還要忙呢?”
姜澂魚抿著嘴笑了笑,嗔道:
“你別打岔,快還給我……塾師人選我都快愁死了,你還在這添亂……還不如阿辭懂事,阿辭都知道不能來擾我。”
陸廷淵卻不管這一套,從書桌對面探過頭來,非要她親一下才肯罷休。
見狀,姜澂魚只得在他側臉上蜻蜓點水般親了一下。
這幾日姜澂魚都是歇在福安宮中。
因為本朝開國以來,皇後俱為新帝登基大典之時,由潛邸之妻冊立為後,因此只有冊立禮而未經帝後大婚流程。
是以姜澂魚會是本朝第一個過九重宮門與帝大婚的皇後,故而禮部因為籌辦大婚事宜頻頻被召入宮,可謂是當下最忙的官署了。
宮裏上下亦是忙得不可開交,要定鳳冠、繡制大婚禮服,還有各項大婚所用物品,都要經皇帝逐一過目後決定。
陸廷淵哪裏有功夫應付這些,雖有靜太妃從旁幫襯,但有些事還需征求姜澂魚的意見。
再者,靜太妃也有意將統管六宮之權讓渡給姜澂魚,於是陸廷淵索性將人接來了宮中。
這不,二人才說了來那個句話,就有尚服局的宮人前來詢問未來皇後婚鞋上的珠子是用南境盛產的南珠,還是西域所進獻的流光珠。
林尚服介紹道:“這南珠個大,用作裝飾最是氣派,流光珠雖個頭小些,色澤和亮度卻比南珠要強,娘娘您看更中意哪種?”
姜澂魚拿過兩種珠子,仔細看了看。
“我覺得流光珠要好一些,只是用在鞋上,是不是有些太過奢侈了?”
她扭頭去問陸廷淵,卻見後者一直盯著自己看。
被這麽盯著,姜澂魚多少有些不自在,於是悄悄扯了扯他的袖子,又暗嗔了他一眼。
後者這才回過神來,勾了勾唇,小聲同她道:
“不管是南珠還是流光珠,也不及朕眼前這顆明珠。”
聲音雖小,可在場的幾位宮人都聽到了,聞言都不由得抿著嘴暗笑。
姜澂魚又睨了他一眼。
“……你快住嘴吧,酸死了。”
而後將兩顆珠子遞給林尚服,“就用流光珠吧。”
林尚服接過珠子,得到肯定答案後便帶著宮人退了出去。
-
時間很快來到大婚這一日。
帝後大婚禮制與民間大差不差,都需過六禮,惟皇帝無親迎一項,皆是遣使持節奉迎。
這日,作為親迎正使的是翰林院大學士方弘文,副使則是禮部尚書鄭循,二人一早便來到榮國公府。
此時,姜澂魚早已化好大妝,姜紹和孟氏亦是穿著朝服和命婦禮服,等候在一旁。
此外在場的還有許多熟識,打眼望去,宣平侯夫婦、舅舅一家、銀燭和卓楊,還有昌平她們幾個全都來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氣。
不過姜澂魚心裏卻稍有些失落,此前已經給小舅舅一家寄過家書,回信只說是要看外祖母身體狀況如何,能不能到場觀禮他們也說不準。
今日人還沒來,姜澂魚心想,或許他們是不來了。
沒成想這念頭剛一出現,就聽外面傳來一道欣喜之聲。
“澂魚,你快出來看看,是誰來了——”
說這話的是姜問筠,能在此刻還如此隨心所欲大聲喚皇後名字的,也就只有他了。
姜澂魚心猛得一跳,似有所感般連忙出了門去。
只見小舅舅孟柏攙著鐘老夫人正顫顫巍巍朝正堂走來。
姜澂魚眼裏的淚意一下便忍不住了,她快跑一步上前,撲進了鐘老夫人懷裏。
“外祖母——”
小舅舅孟柏在一旁解釋道:
“我們七月底出發了,只是路上走走停停的,不敢走快了,本來昨日就到了的,但天色已晚,城門也已經關閉,我們便先歇在了城外,一早等城門開了,我們這才往府裏趕。”
鐘老夫人一臉慈愛地看向姜澂魚,笑瞇瞇道:
“小魚,外祖母來看你成婚了,高不高興?”
姜澂魚又哭又笑。
“高興,我高興。”
她都不敢去想,一路上他們都遭遇了怎樣的周折,才能不遠千裏、一路輾轉來到玉京。
孟氏和姜紹見狀也忙上前迎道:“母親快進屋坐下歇歇——”
說著便扶鐘老夫人進了屋。
秋屏在一旁小聲勸道:“娘娘,快別哭了,婢子又要重新給您施妝了。”
姜澂魚這才擦了擦淚,今日帝後大婚,玉京成千上萬的人會在街道兩旁觀禮,可萬不能哭花了妝容。
她要做美美的新娘。
等眾人重新回到堂間後,禮官這才高聲唱道:
“女官以九龍四鳳祎衣及十二鈿花釵鳳冠進皇後。”
聞言,梁宮令便帶領女官手捧錦盒魚貫而入。
待姜澂魚換好祎衣及鳳冠,又重新施了妝出了門來,內官已將儀仗陳於中堂前,設女樂於堂下。
這時,禮官再次高聲唱道:
“奉制冊後,遣使持節奉冊寶,行奉迎禮。”
其實此前陸廷淵便已將冊封聖旨和中宮大印交給她了,現在不過是又收上去重新過一遍禮數。
方大學士上前一步,展開手中聖旨高聲念道: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內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太師姜紹之女姜澂魚,毓出名門,德才兼行,宜昭女教於六宮,正母儀於萬國。今特遣使奉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後,以承九廟之祀,以端表率之原,以重母儀之托。欽哉。”
姜澂魚接過冊封聖旨和大印,將其交給青黛和絳朱二人暫管,
此舉也意味著,她二人此後便是中宮的最能說得上話的一等女官。
二人跪受接過冊寶。
而後便是拜別父母。
姜澂魚面向姜紹和孟氏二人叩拜完,眼淚已是有了淚光。
姜紹深深看了她一眼,例行告誡道:“戒之敬之,夙夜無違。”
孟氏亦是強忍住淚水,同樣例行告誡道:“勉之敬之,夙夜無違。”
而後姜澂魚起身,哽咽著喊了聲:“爹,娘——”
娶新婦和嫁女兒到底是不同,姜紹和孟氏夫婦二人被這一聲叫得幾欲落淚,各自強忍住了,松開女兒的手,催道:
“快些去吧,別誤了吉時。”
姜澂魚這才轉身,禮官又唱道:“請皇後升輿。”
登上輿車後,輿車便徑直朝承天門駛去。此時,皇後鹵簿車輅也早已等候在承天門外。
帝後大婚可是盛事,因此幾乎全玉京的人都來了街上,追隨著輿車一路朝承天門而去。
香車盈街,十裏紅妝,萬人空巷,盛況非常。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陸廷淵並沒有在太極殿等著她,而是親自來了承天門口接她。
他笑著朝她伸出手,“大臣們說朕去你家親迎不合禮數,朕便只能來這裏接你。”
姜澂魚掩在卻面扇後的嘴角微微勾起,而後將手放到他的掌心,聽他又對自己說道:
“得卿為妻,此生無換。”
她亦輕聲答道:“白頭之約,永不相負。”
二人相視一笑。
而前方,是向她大開的九重宮門。
——這是獨屬於皇後的禮遇。
可不同以往的是,她知道,在他們的車輅駛過之後,宮門不會在她身後關閉。
因為陸廷淵對她說過,這座宮城從不是為了困鎖她,而是為了迎接她。
百世緣,今世歡。
羈鳥舊林,池魚故淵;執手共赴,無限江山。
-
《昭宗實錄》載:
乾寧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帝後大婚,儀制如常,惟帝親迎後於承天門外。
是日,帝後共乘玉輅,同詣太廟、世廟,並於太極殿賜宴群臣。
次日,六尚女官、各監局內官內使及外命婦依次行見皇後禮。
次月,帝念及太子年幼,故令太子遷居棲鸞宮,養於皇後膝下,又封已故永寧公姜問渠之女為公主,賜國姓,定號榮安,一應規制,皆如嫡公主之儀。
自此,坤位正,四海一,治世之風,由此始焉。
(正文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等姜問渠和陸廷淵聞訊趕來之時, 這裏早已被收拾幹凈,幾十名逆黨全部伏誅,空氣中依稀彌漫著淡淡的血腥氣。
今日沒有下雨, 也沒有下雪,陽光和煦, 微風拂面,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春日了。
姜澂魚低頭看著懷裏早已失去呼吸的人, 她以為自己已經沒有淚可以流了, 可當她看到姜問渠的那一刻, 淚水還是爭先恐後地從眼眶裏湧了出來。
“阿兄……對不起, 是我沒有救回阿嫂……”
許是一路疾馳、在馬上過於顛簸的緣故,姜問渠此時發冠微微有些松垮,一向寵辱不驚的臉上第一次顯現出慌亂的神色。
他半跪在地上,看向姜澂魚懷裏早已逝去的妻子,而後輕輕接了過來。
雖是傷心至極, 卻還是不忘寬慰妹妹道:
“澂魚,這不怪你, 是我來的晚了。”
他抱著懷裏的人站起身來, 沒有落淚,也沒有苛責誰, 只是說:
“回家吧。我們帶你阿嫂, 一起回家。”
姜澂魚點點頭,想站起身腿卻感覺有些發麻, 差點踉蹌摔在地上。
幸虧陸廷淵在一旁眼疾手快扶住了她。
這時,一直等在此處的安陽侯走上前來, 似乎有話要問,可又有些不知該如何開口。
姜澂魚看了他一眼, 不帶任何感情地問道:
“侯爺可是要問褚玉臨終前最後那句話的意思?”
安陽侯點了點頭。
姜澂魚冷冷瞥了眼站在一旁的許蘭茵,後者似乎是怕別人註意到她,特意躲到了馬車一側。
見她這副畏畏縮縮的樣子,姜澂魚冷笑一聲,直視著安陽侯道:
“褚玉說得沒錯,侯爺方才放棄的,正是你的親生骨肉,而被你養大的這位,不過是個鳩占鵲巢之人。這一切,從前給令夫人接生的管事媽媽可以作證,侯爺盡管派人去問。”
聞言,安陽侯神情一震,一向挺拔的身子不由得顫了顫,仿佛一下被人抽去了主心骨一般。
一旁的許蘭茵見自己身世敗露,於是愈發恐慌起來,急忙跑到安陽侯跟前,跪下央求道:
“爹爹,您不要趕我走,就算我不是您親生女兒,好歹我也侍奉在您和阿娘面前十數載,求您不要將我趕出府去……”
姜澂魚冷笑一聲,“倒是忘了說你的事,如今安陽侯府的門你怕是回不去了,刑部牢獄才是你餘生的歸宿。”
許蘭茵一聽,當即又哭訴道:
“我不是有意的,我也沒想到事情會變成現在這樣……我不要去蹲大牢,爹爹,你救救女兒……”
說著便以頭叩地。
“閉嘴!”
姜澂魚冷冷瞥了她一眼,用那種冰冷的、仿佛看死人般的眼神看著她。
“你還敢求饒?!”
她一把抽出了陸廷淵身上的佩劍,直指跪在地上的許蘭茵。
後者顯然被嚇壞了,當即便失聲驚叫一聲,而後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見狀,姜問渠嘆了口氣,語氣苦澀卻不容置疑道:
“澂魚,把劍收回去,她的罪名如何,自有刑部審理論罪,不可胡來。”
聞言,姜澂魚這才收回劍,將其遞還給了陸廷淵,後者接過來,重新放回劍鞘中。
而後,姜問渠抱著懷裏的人上了馬車,幾人頭也沒回地離開了此地。
可想而知,姜府眾人得知葉蘭蕙的死訊後是何等的震驚與悲痛。
姜府門前掛起了白幡。
安陽侯和夫人親自來了姜府吊唁。
自從得知兩家孩子抱錯的身世之後,安陽侯夫人幾乎是哭腫了眼,在靈堂前更是哭得不能自已,聲稱無論如何也要看親生女兒最後一眼。
姜家人無奈,只得讓安陽侯夫婦近前去看。
安陽侯夫人哭得幾欲暈倒。
見狀,安陽侯便提議道:
“如今小女身世既已大白於天下,不知可否讓我這做父親的,帶她幾件衣服回去,給她立個衣冠冢?既是將她的存在告祭祖宗,也好以後有個念想。”
孟氏和姜紹二人對視一眼,又看向長子,不知該如何答覆才好。
姜澂魚卻在此時站起身,直言道:
“聽說侯爺這幾日還在為獄中那位奔走,今日我便把話說開了,即使許蘭茵成不了死囚,我也要她在牢裏吃一輩子牢飯,往後朝廷開恩旨大赦天下,她也永在不赦之列!——至於我的阿嫂,侯爺那日既沒有選她,往後也不必掛念。”
這番話說得安陽侯面紅耳赤,隨即便扶著夫人灰溜溜離開了。
自從葉蘭蕙死後,姜問渠便變得愈發沈默寡言。
頭七那幾日還能在家中看到他的身影,等下葬事畢,他便推說公務繁忙,每日都歇在公廨,接連近十日都未見人影。
家裏人也不知他在忙什麽,可誰也不敢去問,於是心裏紛紛猜測,或許是怕在家中睹物傷情吧。
半月後,他向陛下呈上了兩樣東西,一是火炮的改良方案,二是一套小型的煉鋼爐。
火炮改良的設計圖紙在回玉京的路上他便已經開始著手繪制,這一月內,兩次試炸結果也很理想。
有了火炮在手,諸國從此再不敢輕易向大祈宣戰。
至於那套小型的煉鋼爐,其實他也是早就開始著手研究,只是條件有限,一直未能成功做出來,直到今日才終於成功。
這套煉鋼爐主要是為了應對大祈鐵礦不足、兵器裝備落後的局面。
如今烏斯有鑌鐵,雖說此前曾作為交換,贈過大祈一批兵器,可數量上卻遠遠低於烏斯本國所有。
之前姜問渠秘密出使北烏斯之時,曾同鐵匠們一起實地去看過鑌鐵的冶煉和鍛造,其主要有兩個要點:
一是鐵礦石的選擇,必須選用西鳴山開采的鐵礦;二是鍛造溫度的控制,同以往高溫冶鐵不同,鑌鐵須得在低溫狀態下冷鍛而成。
不過,這種方式得到的鑌鐵雖在硬度上優於其他鐵器,但因其工藝流程覆雜,耗時較長,即使有再多的鐵匠,也難以做到大批量生產,因此只能供給小部分精兵裝備。
姜問渠私下便開始琢磨,有什麽辦法可以將普通鐵礦,通過冶煉大批量鍛造成鋼制兵器呢?
其實大祈的冶鐵技術一直都在進步,此前早已有坩堝煉鐵法、炒鐵滲碳法、炒鋼法、百煉鋼、宿鋼等冶煉工藝,這些工藝都能煉出硬度較高的鋼來,只是同樣費工費時,只一把刀就需千錘百煉,大量生產更似癡人說夢。
而姜問渠無意間發現,從玄漠買回的鐵礦石,磷含量極低,非常適合用一種方法來煉鋼。[註1]
於是他火速設計出了一套裝置,並牽頭與玄漠簽訂了以絹、糧易鐵的互市條約。
年前大朝會前夕,赫連銳曾邀他密談,當時談的就是這事。
赫連銳大喜過望,他也沒想到,在北烏斯主動呈上鑌鐵之後,大祈還會願意從玄漠進口鐵礦石,甚至數量比之前更多,於是當即便一拍即合,簽下了條約。
這兩樣東西一經問世,當即便引得龍顏大悅。
“含章,大祈有你,真是社稷之幸,也是朕之幸事啊!”
姜問渠笑了笑,“能得陛下為君為友,亦是微臣之幸。”
陸廷淵拍了拍他的肩膀,寬慰道:
“朕知道,這段時日你心裏難過,不如朕準你個長假,你去四處走走看看,別一直將自己悶在這公廨裏。”
姜問渠未置可否,只岔開話題道:
“估計再過幾日,在海上漂了兩月之久的叛軍便會抵達蒼州,臣聽聞出海日數過久的船員都會患上一種病,輕則四肢腫痛,頭暈乏力,重則癱瘓在床,不可行走,待他們下船後,陛下可多給他們食些柑橘、沙棘、芥菜之類的蔬果,不用多久這些癥狀便會逐漸減輕,直至恢覆。”
陸廷淵挑了挑眉,笑言:
“有時候朕真猜不透,這些稀奇古怪的知識你都是從何得知的?再比如你剛研制出的這套轉爐,若是沒有你,朕估計再過去個幾百年,說不定都沒人能造得出來。”
姜問渠笑了笑,輕聲道:
“陛下便當臣是在夢中游歷神境所見所學吧,時辰也不早了,今夜臣再守一晚上,陛下早些回去歇息。”
陸廷淵點點頭,“你也別太晚,身體最重要。”
姜問渠笑著應承下來,並親自將陛下送出了門。
可陸廷淵怎麽也沒料到,出了這道門後,他們便自此永訣。
第二日早朝時,姜問渠遲遲未到,陸廷淵擔心他是身體抱恙,又怕他獨自歇在公廨無人照看,便遣了侍衛去前去查看。
回來時,那侍衛卻是神色慌張。
“陛下,屬下趕到之時,姜尚書他,他已經咽氣了!”
聞言,百官震駭。
陸廷淵當即便從龍椅上起身,厲聲問道:
“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麽?!”
那侍衛咽了下口水,額角嚇得冷汗直流。
“陛下,屬下句句屬實!”
聽他說得這般篤定,最前排的姜紹一*聽,差點背過氣去。
陸廷淵趕忙叫來江詢為他施針,這才將這口氣順了回來。
而後,眾臣匆匆趕往戶部公廨。
下人一邊哭一邊稟報道:
“大人還特地囑咐我們了,說是這轉爐煉鐵時會產生一種有毒氣味,讓我們一定註意開窗通風,沒想到大人自己卻……一定是大人這幾日太過於勞累,這才一時沒註意……”
說著說著,便已是泣不成聲。
姜問渠驟然離世,對姜府和大祈整個官場而言,都是一道巨大的沈重打擊。
短短數日,姜府門前才撤去不久的白幡又重新掛了出來。
前來吊唁時,眾人無不感慨:
“少年卿相,竟然如此年輕就沒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是啊,真是造化弄人。”
“姜大人這是心勞成疾,為國鞠躬盡瘁,真乃我輩楷模。”
……
哀緬有之,唏噓有之。
驟然得知兒子死訊,孟氏徹底病倒了,闔府上下人人都透著一股哀意,就連一向愛鬧騰的姜問筠,也徹底沈寂了下來。
姜紹還要忙著給兒子治喪,白發人送黑發人,不過短短幾日,神態便蒼老了許多。
於是,照顧小阿棄的任務,便被姜澂魚攬到了自己身上。
沒了這位前程燦爛的長子,也沒了爵位,姜家門庭頓時衰落許多。
望著一蹶不振、滿目愁容的父親,郁郁寡歡、病倒在床的母親,姜澂魚心想,不能讓大家這麽下去,得盡快找些事做,讓大家重新振作起來才行。
她找到姜紹,誠懇道:
“父親,我知道,長兄是您親手培養的接班人,您一直以他為傲,可如今長兄亡故,並不代表我們姜家從此便沒落了,再不濟,我還是陛下欽定的皇後,姜家依然是無可撼動的後族。還有次兄,他雖然看著紈絝,但只要爹爹肯帶他,培養他,相信他以後也一樣能支撐起這個家。”
姜紹聞言,原本黯淡無光的眸子終於亮了亮。
姜問筠是在五月加冠的,姜紹親自給他取了字——郁離。
一則,郁離乃是竹之別稱,同他名字裏的“筠”字很是相配;二則,他也想讓兒子遠離憂郁,快意一生。
宗廟前,望著已經長得比他還高的兒子,姜紹眼裏有些濕熱。
他將自己那桿紅纓槍傳給了他。
“郁離,從此以後,姜家,為父便交給你了。”
-
《昭宗實錄》載:
乾寧五年四月中,明光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姜問渠因心勞成疾,卒。
帝為輟朝,臨喪悲慟不已,並親制神道碑文,加贈其少師兼太子太師,謚永寧,賜葬昭陵以東。及葬日帝親為文致祭。
帝特降恩旨,念姜家子孫有功於社稷,覆姜紹榮國公爵位,世襲罔替。
次月,榮國公為次子姜問筠請封世子之位。帝允之。
五月初,撫東節度使區七萬叛軍於蒼州被俘。帝命太師姜紹及其次子姜問筠前往蒼州,協理後續收編、遣送事宜。
月中,帝著群臣商議,立太師姜紹之女姜澂魚為皇後,並頒詔天下。
詔曰:朕受天景命,撫綏萬方,嘗聞道法乾坤、內治乃人倫之本,今中宮久曠,太師兼榮國公姜紹之女姜澂魚,系出高閎,素有賢名,特立為皇後,冊封及大婚之禮,定於乾寧五年八月二十七日,於太極殿舉行。一應禮儀,皆由禮部會同內侍省及六局女官詳加籌備。布告內外,鹹使聞知。
同年,大赦天下。
-
之所以選擇在此時宣布大婚的消息,是陸廷淵和姜澂魚商量後的決定。
一則,此時的姜家需要一個顯赫的皇後之位,來重續家族的榮耀。
二則,念及孟氏與姜紹沈浸在喪子之痛中,姜澂魚想要借籌辦大婚之事讓他們忙起來,借此沖緩家裏悲傷的氣氛。
三則,蒼州七萬叛軍及之前投降叛軍的處置問題著實令朝野上下頭疼。如若將這些叛軍全都按謀反罪論處,一是殺業過重,二是若殺了他們,撫東節度使區也一時招不起那麽多兵來。
俗話說法不責眾,只能借帝後大婚大赦天下的由頭,將這些人遣送回撫東。
有事做的時候,人才不會亂想。姜澂魚自己也是這樣,好友和兄長接連離世,她又何嘗不悲痛。
可望著尚還懵懂的小阿棄,她萌生出了一個想法,特別強烈的想法。
“父親,母親,待與陛下大婚之後,我想將阿棄帶到宮中親自撫養,不知您二老可同意?”
孟氏和姜紹二人對視一眼,擔憂道:
“你們才新婚,陛下如何能答應讓你分出這麽多精力,去撫養一個大臣之女?”
姜澂魚笑了笑,寬慰道:
“陛下已經同意了,他說,阿棄當年被遺棄在官道上,也是他作為皇帝的失職,不能令幼有所養,才會有貧者棄子於荒野。況且,阿兄和阿嫂,都是於國有功之人,阿棄作為他們的養女,陛下願意給她公主之榮。”
二人一聽這話,多少有些驚訝,不過最終也沒再出言反對。
確實,跟著這位即將成為皇後的女兒,對阿棄來說,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此時便暫定下了。
大婚之日越來越近,姜家上下都忙了起來,根本沒空傷春悲秋。
姜澂魚還記掛著開辦女塾的事。
選址倒是好選,既是未來皇後要辦女塾,各級官員全都大開方便之門,將女塾選址直接定在了國子監對面,似乎有要同國子監男弟子同臺競技的意味。
至於營建,工匠們辦事效率也是相當地驚人,不過四個月時間,女塾便營建完工。
姜澂魚親自給女塾提了字,就叫“玉藻書院”。
玉藻乃天子冠冕垂掛玉飾,有十二旒。敢用“玉藻”為名,也只有皇後敢如此了。
不過,要聘請哪些師傅前來講學,倒是一大難題。
姜澂魚在紙上悄悄擬了一份名單:平西侯府的長嫂可以來教琴藝,宣平侯夫人可以教香藝,銀燭則適合教禮儀,舅母沈氏可以教書法……
塾師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書院的教學成果,琴棋書畫這些還好,最讓人頭疼的是講經的夫子。
論經史子集的研讀深度,還是男夫子要好一些,可又有哪個德高望重的夫子,願意來她這女塾給女學生講學呢?
她心裏還真是犯起了難。
陸廷淵拿過她寫好的紙張,幽怨道:
“阿妤,你能不能理理我?我怎麽覺得,你比我這個皇帝還要忙呢?”
姜澂魚抿著嘴笑了笑,嗔道:
“你別打岔,快還給我……塾師人選我都快愁死了,你還在這添亂……還不如阿辭懂事,阿辭都知道不能來擾我。”
陸廷淵卻不管這一套,從書桌對面探過頭來,非要她親一下才肯罷休。
見狀,姜澂魚只得在他側臉上蜻蜓點水般親了一下。
這幾日姜澂魚都是歇在福安宮中。
因為本朝開國以來,皇後俱為新帝登基大典之時,由潛邸之妻冊立為後,因此只有冊立禮而未經帝後大婚流程。
是以姜澂魚會是本朝第一個過九重宮門與帝大婚的皇後,故而禮部因為籌辦大婚事宜頻頻被召入宮,可謂是當下最忙的官署了。
宮裏上下亦是忙得不可開交,要定鳳冠、繡制大婚禮服,還有各項大婚所用物品,都要經皇帝逐一過目後決定。
陸廷淵哪裏有功夫應付這些,雖有靜太妃從旁幫襯,但有些事還需征求姜澂魚的意見。
再者,靜太妃也有意將統管六宮之權讓渡給姜澂魚,於是陸廷淵索性將人接來了宮中。
這不,二人才說了來那個句話,就有尚服局的宮人前來詢問未來皇後婚鞋上的珠子是用南境盛產的南珠,還是西域所進獻的流光珠。
林尚服介紹道:“這南珠個大,用作裝飾最是氣派,流光珠雖個頭小些,色澤和亮度卻比南珠要強,娘娘您看更中意哪種?”
姜澂魚拿過兩種珠子,仔細看了看。
“我覺得流光珠要好一些,只是用在鞋上,是不是有些太過奢侈了?”
她扭頭去問陸廷淵,卻見後者一直盯著自己看。
被這麽盯著,姜澂魚多少有些不自在,於是悄悄扯了扯他的袖子,又暗嗔了他一眼。
後者這才回過神來,勾了勾唇,小聲同她道:
“不管是南珠還是流光珠,也不及朕眼前這顆明珠。”
聲音雖小,可在場的幾位宮人都聽到了,聞言都不由得抿著嘴暗笑。
姜澂魚又睨了他一眼。
“……你快住嘴吧,酸死了。”
而後將兩顆珠子遞給林尚服,“就用流光珠吧。”
林尚服接過珠子,得到肯定答案後便帶著宮人退了出去。
-
時間很快來到大婚這一日。
帝後大婚禮制與民間大差不差,都需過六禮,惟皇帝無親迎一項,皆是遣使持節奉迎。
這日,作為親迎正使的是翰林院大學士方弘文,副使則是禮部尚書鄭循,二人一早便來到榮國公府。
此時,姜澂魚早已化好大妝,姜紹和孟氏亦是穿著朝服和命婦禮服,等候在一旁。
此外在場的還有許多熟識,打眼望去,宣平侯夫婦、舅舅一家、銀燭和卓楊,還有昌平她們幾個全都來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氣。
不過姜澂魚心裏卻稍有些失落,此前已經給小舅舅一家寄過家書,回信只說是要看外祖母身體狀況如何,能不能到場觀禮他們也說不準。
今日人還沒來,姜澂魚心想,或許他們是不來了。
沒成想這念頭剛一出現,就聽外面傳來一道欣喜之聲。
“澂魚,你快出來看看,是誰來了——”
說這話的是姜問筠,能在此刻還如此隨心所欲大聲喚皇後名字的,也就只有他了。
姜澂魚心猛得一跳,似有所感般連忙出了門去。
只見小舅舅孟柏攙著鐘老夫人正顫顫巍巍朝正堂走來。
姜澂魚眼裏的淚意一下便忍不住了,她快跑一步上前,撲進了鐘老夫人懷裏。
“外祖母——”
小舅舅孟柏在一旁解釋道:
“我們七月底出發了,只是路上走走停停的,不敢走快了,本來昨日就到了的,但天色已晚,城門也已經關閉,我們便先歇在了城外,一早等城門開了,我們這才往府裏趕。”
鐘老夫人一臉慈愛地看向姜澂魚,笑瞇瞇道:
“小魚,外祖母來看你成婚了,高不高興?”
姜澂魚又哭又笑。
“高興,我高興。”
她都不敢去想,一路上他們都遭遇了怎樣的周折,才能不遠千裏、一路輾轉來到玉京。
孟氏和姜紹見狀也忙上前迎道:“母親快進屋坐下歇歇——”
說著便扶鐘老夫人進了屋。
秋屏在一旁小聲勸道:“娘娘,快別哭了,婢子又要重新給您施妝了。”
姜澂魚這才擦了擦淚,今日帝後大婚,玉京成千上萬的人會在街道兩旁觀禮,可萬不能哭花了妝容。
她要做美美的新娘。
等眾人重新回到堂間後,禮官這才高聲唱道:
“女官以九龍四鳳祎衣及十二鈿花釵鳳冠進皇後。”
聞言,梁宮令便帶領女官手捧錦盒魚貫而入。
待姜澂魚換好祎衣及鳳冠,又重新施了妝出了門來,內官已將儀仗陳於中堂前,設女樂於堂下。
這時,禮官再次高聲唱道:
“奉制冊後,遣使持節奉冊寶,行奉迎禮。”
其實此前陸廷淵便已將冊封聖旨和中宮大印交給她了,現在不過是又收上去重新過一遍禮數。
方大學士上前一步,展開手中聖旨高聲念道: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內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太師姜紹之女姜澂魚,毓出名門,德才兼行,宜昭女教於六宮,正母儀於萬國。今特遣使奉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後,以承九廟之祀,以端表率之原,以重母儀之托。欽哉。”
姜澂魚接過冊封聖旨和大印,將其交給青黛和絳朱二人暫管,
此舉也意味著,她二人此後便是中宮的最能說得上話的一等女官。
二人跪受接過冊寶。
而後便是拜別父母。
姜澂魚面向姜紹和孟氏二人叩拜完,眼淚已是有了淚光。
姜紹深深看了她一眼,例行告誡道:“戒之敬之,夙夜無違。”
孟氏亦是強忍住淚水,同樣例行告誡道:“勉之敬之,夙夜無違。”
而後姜澂魚起身,哽咽著喊了聲:“爹,娘——”
娶新婦和嫁女兒到底是不同,姜紹和孟氏夫婦二人被這一聲叫得幾欲落淚,各自強忍住了,松開女兒的手,催道:
“快些去吧,別誤了吉時。”
姜澂魚這才轉身,禮官又唱道:“請皇後升輿。”
登上輿車後,輿車便徑直朝承天門駛去。此時,皇後鹵簿車輅也早已等候在承天門外。
帝後大婚可是盛事,因此幾乎全玉京的人都來了街上,追隨著輿車一路朝承天門而去。
香車盈街,十裏紅妝,萬人空巷,盛況非常。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陸廷淵並沒有在太極殿等著她,而是親自來了承天門口接她。
他笑著朝她伸出手,“大臣們說朕去你家親迎不合禮數,朕便只能來這裏接你。”
姜澂魚掩在卻面扇後的嘴角微微勾起,而後將手放到他的掌心,聽他又對自己說道:
“得卿為妻,此生無換。”
她亦輕聲答道:“白頭之約,永不相負。”
二人相視一笑。
而前方,是向她大開的九重宮門。
——這是獨屬於皇後的禮遇。
可不同以往的是,她知道,在他們的車輅駛過之後,宮門不會在她身後關閉。
因為陸廷淵對她說過,這座宮城從不是為了困鎖她,而是為了迎接她。
百世緣,今世歡。
羈鳥舊林,池魚故淵;執手共赴,無限江山。
-
《昭宗實錄》載:
乾寧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帝後大婚,儀制如常,惟帝親迎後於承天門外。
是日,帝後共乘玉輅,同詣太廟、世廟,並於太極殿賜宴群臣。
次日,六尚女官、各監局內官內使及外命婦依次行見皇後禮。
次月,帝念及太子年幼,故令太子遷居棲鸞宮,養於皇後膝下,又封已故永寧公姜問渠之女為公主,賜國姓,定號榮安,一應規制,皆如嫡公主之儀。
自此,坤位正,四海一,治世之風,由此始焉。
(正文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