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不及黃泉毋相見
關燈
小
中
大
第081章 不及黃泉毋相見
接著, 他將沾了雨水的手在衣服上蹭幹,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雙手呈上。
“這是先皇臨終前親手所書, 只是還沒遞到您手上,就……”
他似是不忍心說那個字, 略一停頓,才繼續說道:
“太後換子之事, 先皇臨終前就已經知曉。不過, 事實卻渾然不似陶女官所知道的那般——您的確不是當今太後的親子, 卻是先皇最愛的女人, 宋氏瑤娘所生。她是先皇曾許諾迎娶進門的王妃,卻被當時的榮國公之女,也就是當今太後看中,擇為夫婿,從此一生都對她不起……
“聽聞先皇即將娶妻的消息, 宋瑤娘心灰意冷。她家世不顯,而那時正逢榮國公府為府裏舊疾纏身的長子姜繹選妻。姜繹看中了她, 她的父母拒絕不得, 只得將她嫁了過去。
“不久之後,先皇也同太後完婚。回榮國公府歸寧那日, 陰差陽錯之下, 先皇同已是兄嫂的宋瑤娘有過一夜荒唐,可二人並沒有因此舊情重續, 反而就此徹底一刀兩斷。不久之後,宋瑤娘才知道自己有了身孕, 也就是您。”
聽到這,陶姑姑大受刺激, 打斷道:
“郭頤,你不要在這信口雌黃!這些事莫不是宋瑤娘告訴你的?若是真的,她為何要苦苦隱瞞真相這麽久,直到死都沒露出一絲半點的端倪?”
“因為她要報覆先皇,報覆所有舍棄她、對她不公的人!你只把自己當聰明人,可別人並不是傻子,宋瑤娘早就發現了你們的計劃,才會在太後生產當日也服用了催生藥。所幸,她賭贏了——她生了一個男孩,一個留著先皇骨血的男孩。
“所以,宋瑤娘任由你們在她昏迷之際抱走了她的孩子,她就是要在你們機關算盡之時,再告訴先皇這一切,讓你們所有的妄想都化作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時,她的孩子已經是皇長子,只要她對先皇說出真相,你們所謀劃的讓太後之女嫁給陛下,借此還宮歸位之事,就永無可能!她要先皇的愧疚,要你們償還從她身上算計偷走她孩子的罪孽!所以臨終前,她以一枚當年先皇親手所贈的玉佩,請求先皇來見她最後一面。”
說到這裏,郭頤已是淚流滿面。
“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先皇在臨終前一日,曾獨自一人騎馬出了皇宮,夜馳於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去赴她最後的約。
“宋瑤娘是在先皇懷裏離世的。回來後,先皇便口吐鮮血。老奴當時嚇壞了,想去請太醫,卻被先皇攔住。當時,先皇是強撐著病體起身寫的這封手書——”
郭內監用那雙蒼老而渾濁的雙眼看向陸廷淵手中的信。
當年那種情況下,面對著這位從小一直陪在他身邊的老內監,先皇一向殺伐狠決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懊悔與脆弱,忍不住將事情原委如數傾出。
故而郭內監才得以知道當年事情的全貌。
“原來,先皇一直最厭棄的、留著姜家一半骨血的兒子,竟是自己最愛的女人所生……先皇一直寵愛鄭貴妃,其實只是因為,鄭貴妃在家時的閨名,就叫瑤娘。從頭至尾,他所愛的,都只是瑤娘……
“可到頭來,他才驚覺,原來他們的兒子,親生的兒子,卻一直被自己忽視、打壓,在他的妻子即將生產的月份,還要將他派去剿匪……”
說到這裏,郭內監已是泣不成聲。不是為自己而哭,而是為先皇而哭。
——先前那把刺向長子的冷漠之刀,多年後最終正中帝王的心口。
“陛下,先皇臨終前最後一句話,是說他對不起您的生母宋瑤娘,也對不起你。”
說完這句話,郭內監便長伏在地,久久沒有起身。
牢裏燭光昏暗,陸廷淵接過那封手書,逐字逐句地看著。
他回憶起少時去榮國公府玩時,那個遞給他好吃糕點的溫婉女子。
原來,她才是自己的親娘嗎?
信上字跡的確是父皇親筆無疑,又有玉璽加蓋其上,自是偽造不得。
半晌,郭內監直起身,又再次叩首,表情似乎帶著某種決絕之意,聲音哽咽,泣涕如雨。
“老奴自知私藏聖諭,萬死難辭,唯求陛下開恩,為著先皇與您生母的臉面,按下這則皇室秘聞,留太後娘娘一命,賜陶然一具全屍。”
說罷,便一頭撞向墻壁。
瞬間,墻面便出現了一抹鮮紅,血順著他的額頭往下淌,觸目驚心。
不一會兒,人就沒了動靜。
陶然,是陶姑姑的閨名。
陶姑姑少時便隨姜太後入宮,是宮裏的一品女官,宮裏能知曉她名諱的人,不出一只手。
她一生未嫁,可隨著郭內監最後這一聲請求——或許稱為遺願更妥當些,二人關系已經呼之欲出。
陶姑姑以為,告訴郭內監陸廷淵為姜氏之子的身世,是她最後保命的底牌。
可是,郭內監卻早就知道,一旦事情敗露,陶姑姑就絕無活命的可能。
這位陛下不會畏懼威脅,亦不會對仇人手下留情。
有先皇這封手書,或許才能保她一具全屍。
他小心地藏好,心裏希望永遠不會有能用上的這一天。
“郭頤!”
牢房裏響起陶姑姑聲嘶力竭地喊聲,只這一聲,便仿佛耗盡了她全部的力氣,腑內肝腸寸斷,瞬間痛徹心骨。
如今已是兵敗如山倒,郭內監一死,她手中再沒有把柄能威脅陸廷淵。
思及此,她的目光便如熄滅的油燈般,瞬間暗了下去。
陸廷淵反應極快,轉身上前捏住她的下頜。
“想死?你還不配!”
陶姑姑面無表情,心如死灰。
“告訴朕!母後——不,應該是姜太後,在謀害蕭妤一事中,她到底有沒有參與?!”
陶姑姑依舊不發一言。
陸廷淵手上用力,怒喝一聲:
“說!說了,朕可以考慮,為你和郭內監,留具全屍。”
不知是被捏疼了,還是為剛才那個以死相求留她一具全屍的人哭,陶姑姑眼裏瞬間掉下淚來。
她緩緩搖了搖頭。
陸廷淵稍稍松了些手勁,只聽她啞著嗓子斷斷續續艱難說道:
“此事,與娘娘、沒有一點關系,皆是、老奴瞞著她、做的……娘娘她、她最是仁善,下不了手,奴婢、便幫她——”
聽到這裏,陸廷淵再也聽不下去了,哢嚓一聲卸了她的下頜骨。
如此,她既不能說話,也沒辦法咬舌求死。
他一言不發地出了刑訊室,周身籠罩著一層駭人的冷意。
馮春小心往裏覷了一眼,心臟卻仿佛突然被什麽揪住了。
不遠處橫著一具屍體。
——幹爹死了。
——那個從前罩著他的大內監死了。
他心裏頓時湧起一股悲傷,卻只能亦步亦趨地跟在陸廷淵後邊,出了牢房。
在暗獄裏死了的人,要麽用草席子一卷,隨便丟到那個亂葬崗,被野狗啃食;亦或是一把火燒成灰,*隨風揚了。
可郭內監是在陛下眼前死的,究竟是因何而死,死後又該如何處置,旁人沒辦法置喙。
他連給他收屍的權力也沒有。
待要走出暗獄時,陸廷淵終是停下了腳步。
“馮春,去尋副棺木,將郭內監殮了吧。”
當年,若是沒有郭內監想盡辦法瞞住了先皇的死訊,又遣人快馬加鞭將消息告知於他,他哪能那麽恰到好處地掐著時辰回京,又及時帶兵阻止了宸王一黨的逼宮謀逆之舉?
為著這份功績,他應該給他一份死後的體面。
至於那份手書,有與沒有,都不會影響到他即位。
不過當年他若有這封加蓋了帝王印璽的傳位手書在手,帝位則繼承得更加名正言順而已。
也不至於後來被逆黨揪住這一點不放,說他殺弟弒父,得位不正。
陸廷淵嗤笑一聲,大步離開了牢房。
馮春抹了一下淚,朝著逐漸走遠的陸廷淵跪地深深一拜,才起身回了牢房。
回到寢殿,已是臨近早朝。
大雨下了一夜,直到如今才方休。
朱雀街通往宮城大門的方向,車馬轔轔之聲顯得格外明顯。
往常每日都要進明光閣常參的人中,今日卻少了一個。
官員們早早便來殿裏等候著,陸廷淵卻遲遲未到。
有幾個忍不住在底下竊竊私語,忽然聽到前面傳來一聲咳嗽聲。
他們立即收聲斂目,再不敢多言。
為首的三位輔臣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今日須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行。
此時,陸廷淵正在殿裏,由著江太醫為他針灸。
一夜未眠,他的頭風之癥愈演愈烈,不僅摔了一殿的東西,甚至暴躁地想殺人。
江太醫一邊為他針灸,一邊勸他務必要少思量,不可妄動心緒。
可他怎麽能不去想呢。
今日發生太多變故,雖然有先皇手書在手,當年事情的真相,他仍然要再查證一番。
該如何處置姜氏一族,他也得費心思慮衡量。
姜氏所犯,只偷換皇嗣這一條,便是九族都不夠誅的死罪,再加上謀害先皇後一事,真是萬死難辭。
可這兩條又都是實實在在的皇室醜聞,若是以此論罪,鬧得沸沸揚揚,不僅皇室面上無光,甚至可能危及社稷。
一則,換子一事時隔二十多年才被查出來,足以顯示出皇室有多麽的失察與無能。
這些年,整個皇室仿佛被姜家玩弄於股掌之中,傳揚出去,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皇家威儀如若無物,皇室顏面更會蕩然無存。
況且,如今四方使臣們還未歸國,更是不宜在這時候將這些皇家秘聞、醜聞宣之於眾。
二則,他的親生母親不是姜太後一事一旦公開,既會引來對他本人血脈不正的議論,又會連累到生母名聲。
常言入土為安,他也不想讓已故之人因為這件事再次進入民眾的視線,被人議論,受人指摘。
再者說,如今朝局本就不穩,前些日子暴雨加上地動,民間就隱隱流出帝王失德的言論,更有甚者說他得位不正,若是此時又生出關於他血統的質疑,無異於雪上加霜。
之前江南貪腐案,朝廷好幾個大官接連下馬,再有康王聯合鎮北節度使造反一事,已經下獄了好些人。
朝廷上下此時已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人人都繃著一根弦,提著腦袋做事,這並非治世之兆。
因此,當務之急應是穩定朝堂,安撫民心,不宜再大動幹戈。
三則,姜家雖有罪,可也並非無功。
就拿姜問渠一人來說,他不費兵戈,招攬西域諸小國,又牽頭與玄漠訂立和平互市條約,使兩國邊境安穩數年,已經是不世之功。
而且上月姜問渠還尋到一處礦藏巨大的金礦,與北烏斯國秘密交易鑌鐵之事,陸廷淵也已經委任他全權負責,不過這件事目前尚在保密階段。
如果以鑌鐵為原材料的兵器能批量生產,大祈軍隊戰鬥力便會向上躍遷好幾個等級。
不用說元氣大傷的北境,就連西域最大的勁敵——南烏斯國,以後都不必放在眼中。
他實在不想讓這樣的美玉,折在這樁本與他無幹的事上。
想到這,他睜開眼睛,腦中已是一片清明。
有些事情,真相或許就應該永遠留在那座暗獄中。
針灸完後,陸廷淵便到前殿上朝。
眾位臣工先是遞了奏本,所言皆是各部各司要事。
其中,京兆尹提到,昨日暴雨,京郊又塌了幾座粥棚與房舍,希望戶部撥款,用以修繕房屋以及賑災等事宜。
可戶部尚書姜問渠今日卻不在場,眾人心知肚明,猜測著陛下應該是時候提起榮國公府的事了。
可陸廷淵卻直接點了戶部侍郎的名,讓他直接與京兆尹對接商討賑災銀兩撥付的問題。
眾人心裏忐忑,不知陛下到底是何想法,直到下朝,陸廷淵也沒提起榮國公府的事。
他不提,旁人自是不會去觸他的黴頭。
只有禮部尚書鄭循舉了舉手中的笏板,持笏欲出,似是想說些什麽,卻被翰林院方大學士及時扯住了袖子,並微不可見地朝他搖了搖頭。
如此,滿朝文武全都默契地閉了嘴。
不過,民眾的政治嗅覺卻沒那麽靈敏,前些日子受災群眾中,又不少人受過榮國公府的恩惠,很多人都是靠著每日那兩碗白粥熬過來的。
救命之恩令他們自發來到榮國公府門前,更是向京兆尹遞上了一份千人聯名的請願書,言說希望陛下能念在榮國公府往日功勳的份上,從輕處置。
京兆尹自是不敢擅專,悄悄將這份請願書夾在折子中遞了上去。
看到那份請願書,陸廷淵批折子的手不由得頓了頓。
沈默良久,才在那份折子上批了個“閱”字。
他不是不知道,年初江南水患,榮國公府也是默默捐了兩萬兩,只等崔老夫人壽宴時,災區民眾為表感謝,送來一座屏風,眾人方才知曉這樁事。
雖然他心裏很想把崔氏挫骨揚灰,可民意當前,他不得不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為她換一種稍微體面些的死法?
玄甲衛的辦事效率很快,沒過幾日,當年的事便都被查得七七八八,真相也隨之浮出水面。
與這兩樁舊案有牽連的人,早已經死得差不多了,只有少數幾人,有的當年甚至都不知道因何緣由就被主家姜家遣散出了府,談不上知情不報,如今更沒有追究的必要。
聽完玄甲衛的調查結果,陸廷淵捏了捏眉心。
深夜,他獨自一人來到榮國公府,想要親自問一問那人,問一問那個答案。
沒有人知道他與姜太後說了什麽,只見最後他摔門而去,留下一句:
“既然如此,便依莊公故事,朕與你,此生‘不及黃泉,無相見也’!”[註1]
這話是在院子裏說的,聲音飽含怒氣與無盡的失望,守在外面的下人們跪了一地,個個噤若寒蟬。
次日,一道聖旨便送進了榮國公府,隨之而來的,還有一杯鴆酒。
論罪詔書言:
榮國公府崔氏,觸犯對先皇後大不敬之罪,賜死;府中其餘人等,按律應處以同罪。然陛下寬宥,念在榮國公府往日於國有功,故褫奪世襲爵位,府中男子,罰俸一年,暫且保留原職,以觀後效;府中女眷,禁足三月,閉門思過,以儆效尤。
今日來傳旨的是內侍監蔡玄,待他念完處置結果後,姜澂魚倏地松了口氣。
這幾日她的心一直懸著,一直為處置結果揪著一顆心。
崔氏最終是按大不敬之罪論處,聽到這個結果,姜澂魚心裏已然明白陸廷淵的意思。
大祈律法明文規定,不赦之罪有十,曰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註2]
“大不敬”之罪赫然在列。
如此定罪,是徹底絕了姜澂魚以先前救駕之功相求的心思。
當初承諾時陸廷淵便說了,不赦之罪,並不在豁免之列。
他用“大不敬”的罪名框實了崔氏的死罪,容情的餘地是留給府中其他人的。
這個處置結果也在姜澂魚意料之中,甚至比她料想的還要輕一些。
褫奪爵位,聽起來駭人,不過,榮國公府的爵位早就因為當年世子辭爵一事,不能繼續傳襲。
也就是說,這爵位早已名存實亡。
如今事出有因,陛下明旨收回爵位,明面上看來是極重的懲罰,實則無關痛癢。至於罰俸禁足,也不過是小懲大誡。
今日一道來聽旨的,除了榮國公府一家外,姜太後亦在場。
內侍監蔡玄宣讀完聖旨後,隨即另外向姜太後傳達了一道口諭。
“太後娘娘,聖上口諭,命娘娘即刻返回梵伽山,日後……無旨,不可下山。”
語畢,蔡玄將頭低得更低了些。
聞言,姜太後身子不由得搖晃了一下。
“他終究還是怪我。”
蔡玄示意身後的幾個小宮婢上前。
“娘娘,陛下另外撥了四個宮婢給您,負責照料您的飲食起居,您原先身邊伺候的那些,陛下說是瞧著心思不正,就不用了。”
聽了這話,姜太後身形愈發搖搖欲墜。
一旁的宮婢立馬有眼色地圍上前來,攙扶著她往門外走。
因為來接她回山上的馬車已經到了。
臨走時,姜太後回頭看了一眼姜凝煙,眼裏飽含濕意。
見狀,姜凝煙哭著上前抱住了她。
“姑母!”
姜太後輕輕撫過她的臉頰,眼淚簌簌而下,嘴唇囁嚅著。
不過她最終還是什麽也沒說,而後轉身上了馬車。
姜澂魚看了心裏卻有些疑惑,陸廷淵如此對待姜太後,究竟是單純的母子關系不和,還是另有緣由?
她猜測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二人不和已經不是一日兩日了,陸廷淵不會平白無故下這麽一道旨意。
方才臨走前姜太後看向姜凝煙的目光,倒是比看她的親兒子更慈愛些。
再結合著陶姑姑被抓、陸廷淵將母親身邊宮婢全部替換之事,最大的可能便是——
往日她這個最是與世無爭的婆母,她爭了。
不過不是為兒子,而是為姜凝煙,或者說為了整個姜氏。
這是身為人子且身為帝王的陸廷淵如今所不能容忍的。
身為帝王,他自然有權力處死所有與妻子之死有關之人。
可身為人子,孝字當頭,他又不能向賜死崔氏一樣,也賜她一杯毒酒,想必思來想去,也只能將她圈禁於山上,從此不相往來。
姜澂魚嘆了一口氣。
母子債是一筆糊塗賬。
如今,真相已經查明,該受到懲罰的人都已經受到了懲治,也沒牽連到無辜之人,對於這樣的結果,她其實已經心滿意足了。
蔡玄奉命親自看著崔老夫人喝下那杯鴆酒,而後才帶著人離開。
那一日,榮國公府門前掛起了白幡。
相比於幾日前崔老夫人過壽時賓客盈門、高朋滿座的盛況,她的奠儀顯得倉促而簡陋,前來吊唁的人很少,甚至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
姜澂魚的舅舅舅母一家還是到了。因著兩家有親,前來吊唁本也無可厚非。
舅母沈氏拉著孟氏在哭。
如今姜家前途未蔔,每人頭頂上都頂著一片愁雲,氣氛壓抑地可怕。
姜澂魚一身孝衣低著頭跪在一旁,孟端走上前去,從袖中掏出一本游記遞給她。
“澂魚妹妹,這段時日你出不了府,怕你悶得慌,這本游記倒是有趣得很,你若是無聊了可以看看。”
姜澂魚接過書來,“那便多謝堂兄了。”
孟端靦腆地撓了撓頭,他並不擅長安慰人,如今她家遭了這麽大的變故,任何安慰都顯得太過於蒼白。
既然出不了府,書中有大千世界,能夠遨游一番也是好的。
他如此想著。
停靈三日後,便到了出殯的日子。
因為如今府中女眷尚有禁足令在身,甫一出事家仆們也跑了好些,故而出殯時,只有姜紹父子三人在前,就連擡棺的人,都是從外面現雇的夥計。
相比於從前動輒便萬人空巷的陣仗,如今這送葬隊伍,實在是有些簡陋。
就當送葬隊伍及至姜氏祖墳要將棺槨下葬時,卻忽然被一道聲音高聲阻攔。
“且慢!”
蔡玄緊趕慢趕,終於趕在棺槨下葬前到了,他扶著膝蓋大喘了好幾口氣,才緩過氣來。
“陛下口諭:崔氏罪惡滔天,死有餘辜,雖不足與外人道,然朕心實憤,恨不能將其挫骨揚灰。遙想姜家世代忠良,若此等心術奸惡之人入姜氏祖墳,恐令祖宗英魂蒙羞,故命爾等不可將其葬入姜氏祖墳。普天之下,率土之濱,凡我大祈之地,皆無其容身之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接著, 他將沾了雨水的手在衣服上蹭幹,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雙手呈上。
“這是先皇臨終前親手所書, 只是還沒遞到您手上,就……”
他似是不忍心說那個字, 略一停頓,才繼續說道:
“太後換子之事, 先皇臨終前就已經知曉。不過, 事實卻渾然不似陶女官所知道的那般——您的確不是當今太後的親子, 卻是先皇最愛的女人, 宋氏瑤娘所生。她是先皇曾許諾迎娶進門的王妃,卻被當時的榮國公之女,也就是當今太後看中,擇為夫婿,從此一生都對她不起……
“聽聞先皇即將娶妻的消息, 宋瑤娘心灰意冷。她家世不顯,而那時正逢榮國公府為府裏舊疾纏身的長子姜繹選妻。姜繹看中了她, 她的父母拒絕不得, 只得將她嫁了過去。
“不久之後,先皇也同太後完婚。回榮國公府歸寧那日, 陰差陽錯之下, 先皇同已是兄嫂的宋瑤娘有過一夜荒唐,可二人並沒有因此舊情重續, 反而就此徹底一刀兩斷。不久之後,宋瑤娘才知道自己有了身孕, 也就是您。”
聽到這,陶姑姑大受刺激, 打斷道:
“郭頤,你不要在這信口雌黃!這些事莫不是宋瑤娘告訴你的?若是真的,她為何要苦苦隱瞞真相這麽久,直到死都沒露出一絲半點的端倪?”
“因為她要報覆先皇,報覆所有舍棄她、對她不公的人!你只把自己當聰明人,可別人並不是傻子,宋瑤娘早就發現了你們的計劃,才會在太後生產當日也服用了催生藥。所幸,她賭贏了——她生了一個男孩,一個留著先皇骨血的男孩。
“所以,宋瑤娘任由你們在她昏迷之際抱走了她的孩子,她就是要在你們機關算盡之時,再告訴先皇這一切,讓你們所有的妄想都化作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時,她的孩子已經是皇長子,只要她對先皇說出真相,你們所謀劃的讓太後之女嫁給陛下,借此還宮歸位之事,就永無可能!她要先皇的愧疚,要你們償還從她身上算計偷走她孩子的罪孽!所以臨終前,她以一枚當年先皇親手所贈的玉佩,請求先皇來見她最後一面。”
說到這裏,郭頤已是淚流滿面。
“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先皇在臨終前一日,曾獨自一人騎馬出了皇宮,夜馳於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去赴她最後的約。
“宋瑤娘是在先皇懷裏離世的。回來後,先皇便口吐鮮血。老奴當時嚇壞了,想去請太醫,卻被先皇攔住。當時,先皇是強撐著病體起身寫的這封手書——”
郭內監用那雙蒼老而渾濁的雙眼看向陸廷淵手中的信。
當年那種情況下,面對著這位從小一直陪在他身邊的老內監,先皇一向殺伐狠決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懊悔與脆弱,忍不住將事情原委如數傾出。
故而郭內監才得以知道當年事情的全貌。
“原來,先皇一直最厭棄的、留著姜家一半骨血的兒子,竟是自己最愛的女人所生……先皇一直寵愛鄭貴妃,其實只是因為,鄭貴妃在家時的閨名,就叫瑤娘。從頭至尾,他所愛的,都只是瑤娘……
“可到頭來,他才驚覺,原來他們的兒子,親生的兒子,卻一直被自己忽視、打壓,在他的妻子即將生產的月份,還要將他派去剿匪……”
說到這裏,郭內監已是泣不成聲。不是為自己而哭,而是為先皇而哭。
——先前那把刺向長子的冷漠之刀,多年後最終正中帝王的心口。
“陛下,先皇臨終前最後一句話,是說他對不起您的生母宋瑤娘,也對不起你。”
說完這句話,郭內監便長伏在地,久久沒有起身。
牢裏燭光昏暗,陸廷淵接過那封手書,逐字逐句地看著。
他回憶起少時去榮國公府玩時,那個遞給他好吃糕點的溫婉女子。
原來,她才是自己的親娘嗎?
信上字跡的確是父皇親筆無疑,又有玉璽加蓋其上,自是偽造不得。
半晌,郭內監直起身,又再次叩首,表情似乎帶著某種決絕之意,聲音哽咽,泣涕如雨。
“老奴自知私藏聖諭,萬死難辭,唯求陛下開恩,為著先皇與您生母的臉面,按下這則皇室秘聞,留太後娘娘一命,賜陶然一具全屍。”
說罷,便一頭撞向墻壁。
瞬間,墻面便出現了一抹鮮紅,血順著他的額頭往下淌,觸目驚心。
不一會兒,人就沒了動靜。
陶然,是陶姑姑的閨名。
陶姑姑少時便隨姜太後入宮,是宮裏的一品女官,宮裏能知曉她名諱的人,不出一只手。
她一生未嫁,可隨著郭內監最後這一聲請求——或許稱為遺願更妥當些,二人關系已經呼之欲出。
陶姑姑以為,告訴郭內監陸廷淵為姜氏之子的身世,是她最後保命的底牌。
可是,郭內監卻早就知道,一旦事情敗露,陶姑姑就絕無活命的可能。
這位陛下不會畏懼威脅,亦不會對仇人手下留情。
有先皇這封手書,或許才能保她一具全屍。
他小心地藏好,心裏希望永遠不會有能用上的這一天。
“郭頤!”
牢房裏響起陶姑姑聲嘶力竭地喊聲,只這一聲,便仿佛耗盡了她全部的力氣,腑內肝腸寸斷,瞬間痛徹心骨。
如今已是兵敗如山倒,郭內監一死,她手中再沒有把柄能威脅陸廷淵。
思及此,她的目光便如熄滅的油燈般,瞬間暗了下去。
陸廷淵反應極快,轉身上前捏住她的下頜。
“想死?你還不配!”
陶姑姑面無表情,心如死灰。
“告訴朕!母後——不,應該是姜太後,在謀害蕭妤一事中,她到底有沒有參與?!”
陶姑姑依舊不發一言。
陸廷淵手上用力,怒喝一聲:
“說!說了,朕可以考慮,為你和郭內監,留具全屍。”
不知是被捏疼了,還是為剛才那個以死相求留她一具全屍的人哭,陶姑姑眼裏瞬間掉下淚來。
她緩緩搖了搖頭。
陸廷淵稍稍松了些手勁,只聽她啞著嗓子斷斷續續艱難說道:
“此事,與娘娘、沒有一點關系,皆是、老奴瞞著她、做的……娘娘她、她最是仁善,下不了手,奴婢、便幫她——”
聽到這裏,陸廷淵再也聽不下去了,哢嚓一聲卸了她的下頜骨。
如此,她既不能說話,也沒辦法咬舌求死。
他一言不發地出了刑訊室,周身籠罩著一層駭人的冷意。
馮春小心往裏覷了一眼,心臟卻仿佛突然被什麽揪住了。
不遠處橫著一具屍體。
——幹爹死了。
——那個從前罩著他的大內監死了。
他心裏頓時湧起一股悲傷,卻只能亦步亦趨地跟在陸廷淵後邊,出了牢房。
在暗獄裏死了的人,要麽用草席子一卷,隨便丟到那個亂葬崗,被野狗啃食;亦或是一把火燒成灰,*隨風揚了。
可郭內監是在陛下眼前死的,究竟是因何而死,死後又該如何處置,旁人沒辦法置喙。
他連給他收屍的權力也沒有。
待要走出暗獄時,陸廷淵終是停下了腳步。
“馮春,去尋副棺木,將郭內監殮了吧。”
當年,若是沒有郭內監想盡辦法瞞住了先皇的死訊,又遣人快馬加鞭將消息告知於他,他哪能那麽恰到好處地掐著時辰回京,又及時帶兵阻止了宸王一黨的逼宮謀逆之舉?
為著這份功績,他應該給他一份死後的體面。
至於那份手書,有與沒有,都不會影響到他即位。
不過當年他若有這封加蓋了帝王印璽的傳位手書在手,帝位則繼承得更加名正言順而已。
也不至於後來被逆黨揪住這一點不放,說他殺弟弒父,得位不正。
陸廷淵嗤笑一聲,大步離開了牢房。
馮春抹了一下淚,朝著逐漸走遠的陸廷淵跪地深深一拜,才起身回了牢房。
回到寢殿,已是臨近早朝。
大雨下了一夜,直到如今才方休。
朱雀街通往宮城大門的方向,車馬轔轔之聲顯得格外明顯。
往常每日都要進明光閣常參的人中,今日卻少了一個。
官員們早早便來殿裏等候著,陸廷淵卻遲遲未到。
有幾個忍不住在底下竊竊私語,忽然聽到前面傳來一聲咳嗽聲。
他們立即收聲斂目,再不敢多言。
為首的三位輔臣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今日須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行。
此時,陸廷淵正在殿裏,由著江太醫為他針灸。
一夜未眠,他的頭風之癥愈演愈烈,不僅摔了一殿的東西,甚至暴躁地想殺人。
江太醫一邊為他針灸,一邊勸他務必要少思量,不可妄動心緒。
可他怎麽能不去想呢。
今日發生太多變故,雖然有先皇手書在手,當年事情的真相,他仍然要再查證一番。
該如何處置姜氏一族,他也得費心思慮衡量。
姜氏所犯,只偷換皇嗣這一條,便是九族都不夠誅的死罪,再加上謀害先皇後一事,真是萬死難辭。
可這兩條又都是實實在在的皇室醜聞,若是以此論罪,鬧得沸沸揚揚,不僅皇室面上無光,甚至可能危及社稷。
一則,換子一事時隔二十多年才被查出來,足以顯示出皇室有多麽的失察與無能。
這些年,整個皇室仿佛被姜家玩弄於股掌之中,傳揚出去,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皇家威儀如若無物,皇室顏面更會蕩然無存。
況且,如今四方使臣們還未歸國,更是不宜在這時候將這些皇家秘聞、醜聞宣之於眾。
二則,他的親生母親不是姜太後一事一旦公開,既會引來對他本人血脈不正的議論,又會連累到生母名聲。
常言入土為安,他也不想讓已故之人因為這件事再次進入民眾的視線,被人議論,受人指摘。
再者說,如今朝局本就不穩,前些日子暴雨加上地動,民間就隱隱流出帝王失德的言論,更有甚者說他得位不正,若是此時又生出關於他血統的質疑,無異於雪上加霜。
之前江南貪腐案,朝廷好幾個大官接連下馬,再有康王聯合鎮北節度使造反一事,已經下獄了好些人。
朝廷上下此時已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人人都繃著一根弦,提著腦袋做事,這並非治世之兆。
因此,當務之急應是穩定朝堂,安撫民心,不宜再大動幹戈。
三則,姜家雖有罪,可也並非無功。
就拿姜問渠一人來說,他不費兵戈,招攬西域諸小國,又牽頭與玄漠訂立和平互市條約,使兩國邊境安穩數年,已經是不世之功。
而且上月姜問渠還尋到一處礦藏巨大的金礦,與北烏斯國秘密交易鑌鐵之事,陸廷淵也已經委任他全權負責,不過這件事目前尚在保密階段。
如果以鑌鐵為原材料的兵器能批量生產,大祈軍隊戰鬥力便會向上躍遷好幾個等級。
不用說元氣大傷的北境,就連西域最大的勁敵——南烏斯國,以後都不必放在眼中。
他實在不想讓這樣的美玉,折在這樁本與他無幹的事上。
想到這,他睜開眼睛,腦中已是一片清明。
有些事情,真相或許就應該永遠留在那座暗獄中。
針灸完後,陸廷淵便到前殿上朝。
眾位臣工先是遞了奏本,所言皆是各部各司要事。
其中,京兆尹提到,昨日暴雨,京郊又塌了幾座粥棚與房舍,希望戶部撥款,用以修繕房屋以及賑災等事宜。
可戶部尚書姜問渠今日卻不在場,眾人心知肚明,猜測著陛下應該是時候提起榮國公府的事了。
可陸廷淵卻直接點了戶部侍郎的名,讓他直接與京兆尹對接商討賑災銀兩撥付的問題。
眾人心裏忐忑,不知陛下到底是何想法,直到下朝,陸廷淵也沒提起榮國公府的事。
他不提,旁人自是不會去觸他的黴頭。
只有禮部尚書鄭循舉了舉手中的笏板,持笏欲出,似是想說些什麽,卻被翰林院方大學士及時扯住了袖子,並微不可見地朝他搖了搖頭。
如此,滿朝文武全都默契地閉了嘴。
不過,民眾的政治嗅覺卻沒那麽靈敏,前些日子受災群眾中,又不少人受過榮國公府的恩惠,很多人都是靠著每日那兩碗白粥熬過來的。
救命之恩令他們自發來到榮國公府門前,更是向京兆尹遞上了一份千人聯名的請願書,言說希望陛下能念在榮國公府往日功勳的份上,從輕處置。
京兆尹自是不敢擅專,悄悄將這份請願書夾在折子中遞了上去。
看到那份請願書,陸廷淵批折子的手不由得頓了頓。
沈默良久,才在那份折子上批了個“閱”字。
他不是不知道,年初江南水患,榮國公府也是默默捐了兩萬兩,只等崔老夫人壽宴時,災區民眾為表感謝,送來一座屏風,眾人方才知曉這樁事。
雖然他心裏很想把崔氏挫骨揚灰,可民意當前,他不得不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為她換一種稍微體面些的死法?
玄甲衛的辦事效率很快,沒過幾日,當年的事便都被查得七七八八,真相也隨之浮出水面。
與這兩樁舊案有牽連的人,早已經死得差不多了,只有少數幾人,有的當年甚至都不知道因何緣由就被主家姜家遣散出了府,談不上知情不報,如今更沒有追究的必要。
聽完玄甲衛的調查結果,陸廷淵捏了捏眉心。
深夜,他獨自一人來到榮國公府,想要親自問一問那人,問一問那個答案。
沒有人知道他與姜太後說了什麽,只見最後他摔門而去,留下一句:
“既然如此,便依莊公故事,朕與你,此生‘不及黃泉,無相見也’!”[註1]
這話是在院子裏說的,聲音飽含怒氣與無盡的失望,守在外面的下人們跪了一地,個個噤若寒蟬。
次日,一道聖旨便送進了榮國公府,隨之而來的,還有一杯鴆酒。
論罪詔書言:
榮國公府崔氏,觸犯對先皇後大不敬之罪,賜死;府中其餘人等,按律應處以同罪。然陛下寬宥,念在榮國公府往日於國有功,故褫奪世襲爵位,府中男子,罰俸一年,暫且保留原職,以觀後效;府中女眷,禁足三月,閉門思過,以儆效尤。
今日來傳旨的是內侍監蔡玄,待他念完處置結果後,姜澂魚倏地松了口氣。
這幾日她的心一直懸著,一直為處置結果揪著一顆心。
崔氏最終是按大不敬之罪論處,聽到這個結果,姜澂魚心裏已然明白陸廷淵的意思。
大祈律法明文規定,不赦之罪有十,曰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註2]
“大不敬”之罪赫然在列。
如此定罪,是徹底絕了姜澂魚以先前救駕之功相求的心思。
當初承諾時陸廷淵便說了,不赦之罪,並不在豁免之列。
他用“大不敬”的罪名框實了崔氏的死罪,容情的餘地是留給府中其他人的。
這個處置結果也在姜澂魚意料之中,甚至比她料想的還要輕一些。
褫奪爵位,聽起來駭人,不過,榮國公府的爵位早就因為當年世子辭爵一事,不能繼續傳襲。
也就是說,這爵位早已名存實亡。
如今事出有因,陛下明旨收回爵位,明面上看來是極重的懲罰,實則無關痛癢。至於罰俸禁足,也不過是小懲大誡。
今日一道來聽旨的,除了榮國公府一家外,姜太後亦在場。
內侍監蔡玄宣讀完聖旨後,隨即另外向姜太後傳達了一道口諭。
“太後娘娘,聖上口諭,命娘娘即刻返回梵伽山,日後……無旨,不可下山。”
語畢,蔡玄將頭低得更低了些。
聞言,姜太後身子不由得搖晃了一下。
“他終究還是怪我。”
蔡玄示意身後的幾個小宮婢上前。
“娘娘,陛下另外撥了四個宮婢給您,負責照料您的飲食起居,您原先身邊伺候的那些,陛下說是瞧著心思不正,就不用了。”
聽了這話,姜太後身形愈發搖搖欲墜。
一旁的宮婢立馬有眼色地圍上前來,攙扶著她往門外走。
因為來接她回山上的馬車已經到了。
臨走時,姜太後回頭看了一眼姜凝煙,眼裏飽含濕意。
見狀,姜凝煙哭著上前抱住了她。
“姑母!”
姜太後輕輕撫過她的臉頰,眼淚簌簌而下,嘴唇囁嚅著。
不過她最終還是什麽也沒說,而後轉身上了馬車。
姜澂魚看了心裏卻有些疑惑,陸廷淵如此對待姜太後,究竟是單純的母子關系不和,還是另有緣由?
她猜測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二人不和已經不是一日兩日了,陸廷淵不會平白無故下這麽一道旨意。
方才臨走前姜太後看向姜凝煙的目光,倒是比看她的親兒子更慈愛些。
再結合著陶姑姑被抓、陸廷淵將母親身邊宮婢全部替換之事,最大的可能便是——
往日她這個最是與世無爭的婆母,她爭了。
不過不是為兒子,而是為姜凝煙,或者說為了整個姜氏。
這是身為人子且身為帝王的陸廷淵如今所不能容忍的。
身為帝王,他自然有權力處死所有與妻子之死有關之人。
可身為人子,孝字當頭,他又不能向賜死崔氏一樣,也賜她一杯毒酒,想必思來想去,也只能將她圈禁於山上,從此不相往來。
姜澂魚嘆了一口氣。
母子債是一筆糊塗賬。
如今,真相已經查明,該受到懲罰的人都已經受到了懲治,也沒牽連到無辜之人,對於這樣的結果,她其實已經心滿意足了。
蔡玄奉命親自看著崔老夫人喝下那杯鴆酒,而後才帶著人離開。
那一日,榮國公府門前掛起了白幡。
相比於幾日前崔老夫人過壽時賓客盈門、高朋滿座的盛況,她的奠儀顯得倉促而簡陋,前來吊唁的人很少,甚至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
姜澂魚的舅舅舅母一家還是到了。因著兩家有親,前來吊唁本也無可厚非。
舅母沈氏拉著孟氏在哭。
如今姜家前途未蔔,每人頭頂上都頂著一片愁雲,氣氛壓抑地可怕。
姜澂魚一身孝衣低著頭跪在一旁,孟端走上前去,從袖中掏出一本游記遞給她。
“澂魚妹妹,這段時日你出不了府,怕你悶得慌,這本游記倒是有趣得很,你若是無聊了可以看看。”
姜澂魚接過書來,“那便多謝堂兄了。”
孟端靦腆地撓了撓頭,他並不擅長安慰人,如今她家遭了這麽大的變故,任何安慰都顯得太過於蒼白。
既然出不了府,書中有大千世界,能夠遨游一番也是好的。
他如此想著。
停靈三日後,便到了出殯的日子。
因為如今府中女眷尚有禁足令在身,甫一出事家仆們也跑了好些,故而出殯時,只有姜紹父子三人在前,就連擡棺的人,都是從外面現雇的夥計。
相比於從前動輒便萬人空巷的陣仗,如今這送葬隊伍,實在是有些簡陋。
就當送葬隊伍及至姜氏祖墳要將棺槨下葬時,卻忽然被一道聲音高聲阻攔。
“且慢!”
蔡玄緊趕慢趕,終於趕在棺槨下葬前到了,他扶著膝蓋大喘了好幾口氣,才緩過氣來。
“陛下口諭:崔氏罪惡滔天,死有餘辜,雖不足與外人道,然朕心實憤,恨不能將其挫骨揚灰。遙想姜家世代忠良,若此等心術奸惡之人入姜氏祖墳,恐令祖宗英魂蒙羞,故命爾等不可將其葬入姜氏祖墳。普天之下,率土之濱,凡我大祈之地,皆無其容身之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