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四百一十章:除名

關燈
第四百一十章:除名

“讓他們進來吧!”屋子裏傳出了一聲清亮的聲音,雖然不大,但足以讓人聽的清清楚楚。

在場的人全部都楞住了,沒想到他們在外面爭執了這麽久,裏面的人一直在聽著,村長依稀說過,常義的弟弟是在家中的。

楊家夫妻聽到這個聲音,大叫一聲,“我的兒!”然後扒開常義,沖向屋子。

桑榆擺擺手,示意侍衛們都在外面等著,這才和其他人一起進去。

屋子很小,連帶著大門也十分擁擠,楊家夫妻認出了裏面的人就是自己兒子的聲音,不顧一切地往裏面奔去,情急之下險些被門檻絆倒。

出於禮節,桑榆等人並沒有進屋,只進了院子便停下了。

撕心裂肺的聲音從屋子裏傳出,夾雜了楊家夫妻心疼、難過的痛哭聲和楊三郎輕言細語的安撫聲,叫人聽了唏噓不已。

而常義早就癱坐在了院中,他高大的身子縮成一團,雙手抱膝,將頭埋在兩腿之間,像是一個受傷獨自舔舐的孩子。

百裏謙緩緩蹲在他的身側,“我們無意戳你們傷疤,只是楊家夫妻千裏尋子,我們於心不忍。”

常義沈默了半晌,低聲道:“我原以為十年過去了,已經能釋然了,可是現在……都是我沒用,我對不起三弟。”

“若是你願意,可以說給我們聽一聽。”盡管早就知道他們的大致情況,但是對於十年前發生的事,他們還是朦朧不知。

只知道十年前楊三郎在戰場上受了傷,因為傷勢太重而被遣送回後方,最終不治身亡,兵冊上也寫著他因為傷勢過重而死。

若不是楊家夫妻收到的包裹還有跡可循,柳錦書還真不一定能在偌大的太原城找到常義,而後發現事有蹊蹺,多方探查後,已經“死了”的楊三郎竟然隱姓埋名,和常義生活多年。

常義也是從戰場上下來的人,不過他已經服役很多年了,據說在楊三郎死去的同一年,他花掉了全部的身家積蓄,打點上官,將他從兵籍中抹去姓名,歸還自由。

接下來的十年裏,他帶著殘疾的“弟弟”走南闖北、做起了生意,暗中照顧楊家夫妻,直到一年前,他被生意上的夥伴誆騙了所有資產,流落他鄉。

以上就是他們查到的信息,對於常義的弟弟的身份,一開始他們也只是猜測,因為常義的弟弟幾乎不會見人,也從不與人交往,他們還有從給他們瞧過病的老大夫嘴裏知道他身體有恙,不良於行。

據說他病的很重,每年冬天都需要針灸止痛,常義叫他“三弟”,可根據他們查到多信息,常義只有一位兄長,而且已死去多年。

常義聽著耳畔的哭喊聲,嘴唇蠕動了幾下,“終歸是我對不起他,這是我欠下的債。”

這是一個殘忍又悲切的故事。

十年前,十幾歲的少年代父從軍,來到戰場上,那時候的他青澀又稚嫩,是人人可以戲耍的對象,軍中實在緊繃的厲害,每個人都是把腦袋別在腰帶上的,生死之事看的極淡,享樂只在當下。

軍中玩樂的事太少了,老兵們便喜歡拿新來的士兵“開玩笑”,尤其是楊三郎當時長的白嫩、生澀,是個調戲的好對象。

因此,楊三郎在軍中飽受欺淩,每日不但做不完的活兒,還有言語上的謾罵刺激,常義雖然沒有參與,但也只是冷眼旁觀著,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哪個老兵不是這樣過來的?他們都是這樣熬過來的。

再說他們也沒有傷他性命,只是“玩鬧”罷了,連上官都是允許的,有什麽不可以呢?

楊三郎是個純良的少年,就算被欺負了也不作聲,只是默默地忍受著。

好在當時戰事吃緊,他們需要時不時上戰場,尤其是老兵都是在前面帶頭沖鋒的,每次上戰場回來之後,他們總會少很多人,楊三郎的日子還算過的下去。

隨著戰事的吃緊,楊三郎也被拉到了戰場,不過他年紀小、個頭矮,便被分配去救人,到戰場上將受傷的戰士送到後方。

他將這件事做的很好,很多次冒死在戰場上背人,戰士都是他救過的,常義也是其中之一。

“本來他可以不救我的。”常義自暴自棄道:“我爛命一條,不值得被救。”

常義少年喪父喪母,是被自己的兄長嫂嫂養大的,兄嫂對他很好,可惜沒有留下一子半女就意外沒了,族人們垂涎他們留下的家產,想方設法謀害他。

他是個倔強的性子,在一個雨夜裏逃了出去,北上參軍,常義很聰明,又善於揣測人心,漸漸地在軍中混了些名堂。

可惜的是他遇到了楊三郎這個憨子,盡管他平時對楊三郎不好,甚至也會欺淩嘲笑,但楊三郎依舊不計前嫌地將他從戰場上背下來。

當時他身受重傷、突厥人在他的胸口劃了一刀,腸子都露出來了,楊三郎沒有放棄他,將他送回軍中救治。

常義的命很大,不但活下來了,連一絲後癥都沒有,對此他十分感激楊三郎。

不過他是個不善於表達的人,雖然心裏感激,但嘴上不顯,只是暗地裏照顧,警告所有的人不許再欺負他。

一來二去,楊三郎也就知道了這件事,兩人彼此心知肚明,可還是和其他時候一樣相處,平時不怎麽表現出來。

到這裏,後來的事就很簡單了,楊三郎終究還是去了戰場,並受了傷,險些死去,常義救了他照顧了十年。

“你既然救了他,為何不送他家去?”桑榆問道,這也不是難以啟齒之事,為何常義要瞞著?“他在軍籍上死亡之事,也是你的手筆?”

既然他能將自己的名字劃去,隱瞞一個身受重傷、即將要死的人應該也很簡單。

“是。”常義幹脆地承認了,“如果不劃去名字,那麽只要有戰事,他的阿耶還是會被征召回去的,若是他已死,他的阿耶就可以平安地在村裏子活下去。”

按照當時的律法,楊家三子已出,無人生還,也就相當於這戶已經絕了戶,若再起戰事,楊老丈就不會在募兵的範圍之內。

常義為了將事情做的圓滿,在將楊三郎除籍的時候連帶著他的死訊、優恤一起截下,還瞞住了府州的信報。

要知道,若是一個人戰死沙場,不但會在名冊上有詳細記載,還會報送給那人所在的州縣官府,由官府出面遞還屍身,屍體不存,則通報死訊,下放恩恤。

這樣的事不是任何一個人,隨意幾手就能做到的,由此可見,這個常義非尋常人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