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77 章
“你是說你有個辦法能讓戎狄退兵, 但有傷陰德?”
商鋪二樓的待客室裏,寧懷誠急迫地撐住了桌子,半晌才察覺自己的失態, 又沈默地坐了回去, 只是雙眼仍舊殷切。
姜雲瑤捧著一杯熱茶:“說是一個辦法, 其實不止一個。”
迎著寧懷誠急切的目光, 她仍舊慢條斯理的:“頭一個,如果只是想正常退兵, 那就在戎狄的坐騎上頭做手腳。他們多是騎兵, 騎兵勇猛, 一個能頂咱們的步兵好幾個,在他們的坐騎上頭動手腳能減少不少他們的作戰能力。”
她垂眸:“這一點估摸著你父親哥哥們都想過是不是?”
寧懷誠點頭。
戎狄的騎兵作戰能力太強,那些將軍自然也是想過不少辦法的。
姜雲瑤說:“陰損些的法子,便是想辦法在那些馬兒吃的草料裏頭下巴豆。”
她道:“咱們的糧食不夠吃,戎狄的必然也不夠, 這場仗拖了這麽久, 大家都疲憊,他們又是在外行軍, 缺的更加厲害了, 我們也不必冒險深入腹地, 每回打仗的時候往他們前排馬匹腳下撒巴豆或者是浸了水、摻了巴豆粉的草料即可。”
只是這法子未必能完全成功,戎狄頂了天只會上一次當,這只能讓他們這邊喘口氣, 不至於被逼得太緊。
姜雲瑤道:“還有更陰損的法子。”
她沾水在桌上寫了“瘟疫”兩個字。
寧懷誠目光微凝:“戎狄的醫術可沒有我們這兒這麽發達,一場普通的發熱感冒都能要了他們的命, 更別說是瘟疫了。”
“是這個說法。”姜雲瑤從前看過不少書,來了這裏以後也學了不少的知識, 當然知道比起他們,戎狄有多麽落後,蠻夷出身的民族,不論是生產技術還是醫療手段都相當落後,很多時候都要依賴本朝。
只要他們能想辦法讓瘟疫在戎狄的軍隊裏蔓延,他們便會不得不向本朝求和。
可這法子又實在很傷陰和。
那些因為瘟疫而死去的人,都是活生生的生命。
而使用這個法子的人,將來也必定是要挨罵的。
“天花、流感,這些病都有傳染的辦法,只看你敢不敢、願不願意去做。”
說是讓寧懷誠選擇,可按照姜雲瑤對他的了解,他必定會去做的。
壓在他身上的是國仇家恨。
他的父親兄弟都死在了戎狄手上,怎麽可能會輕易放過?戎狄的命是命,他們的百姓也是命,無非是看誰更心狠一些罷了。
事實上,寧懷誠也是這樣想的:“我想去做。”
他目光燃燒著:“不止是為了我的家人,你不知道外頭的情形,興許也沒有看過邸報,戎狄打下了我們三座城,每座城的百姓都被屠殺殆盡,連老弱婦孺都未曾放過。”
再加上那些死去的兵士,死傷之數早就達到了數十萬。
拿戎狄的二十萬兵士祭奠,他也能做得出來。
……
顧明月坐在姜雲瑤身邊,目光惴惴的:“姑娘……咱們當真要這麽做麽?”
姜雲瑤看她一眼:“怎麽了?”
顧明月說:“我小的時候,村裏頭生過一場瘟疫。”
河源村的瘟疫源頭並非在河源村,而是從別的地方傳過來的,三年旱災死了不少人,大家都沒錢辦喪事,有些人還能把那些屍體送進祖墳裏埋著,更多的是那些一起餓死的一家人,無人收屍,只能被拋棄在亂葬崗。
亂葬崗的屍體堆積多了,也就滋生出了瘟疫。
顧明月對瘟疫的情況已經記得不大清楚了,她只知道那會兒河源村整個村子都不許人出入,每個人都離得遠遠的,互相之間恨不得隔上十丈的距離說話,脖子上都套著自制的布罩子。
死了的那些人最後都被燒掉了,什麽都沒留下。
那會兒顧明月一家子人都不敢出門,有什麽事兒都逼著顧明月去做,他們自己窩在家裏不敢動彈。
顧明月沒法子,偷偷問了村裏的赤腳醫生,學著用艾草熏身才沒感染上瘟疫,否則以他們家的情況,只怕顧大山他們未必會肯替她治病,早就死在那場瘟疫裏了。
顧明月的記憶裏就只剩下了艾草的苦澀味和隨時都有的哭聲。
瘟疫,是個很可怕的東西。
姜雲瑤只能說:“這已經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倘若任由戎狄打進來,死的人會更多。”
顧明月這下子不說什麽了。
比起可憐別人,她更希望自己和姑娘能好好活下去。
而且石頭還在邊關,如果戎狄退了兵,石頭一定可以回來的。
……
寧懷誠短時間內沒有動身,他想要出去還要經過皇帝的同意,但皇帝未必願意。
趁著這段時間,他把成王的事情捅了出來。
他和姜雲瑤雖有書信來往,頻率卻不是那麽的頻繁,也不會在書信中說得太具體,大多都是簡單交流一下進展,有特別緊急的事情,他們才會見上一面,譬如這回姜雲瑤說自己有法子對付戎狄,她寫了信給寧懷誠,除了告訴他辦法,也是想著,如果寧懷誠真要去邊關,是不是能略微打探一下石頭的消息,到時候再寄一封信回來。
不然她每日裏光看著顧明月幹著急了。
具體怎麽扳倒成王,寧懷誠並沒有告訴姜雲瑤,外頭朝堂上的事情牽扯過多,只靠書信解釋不清楚,若是見面,耽擱的時間又太多,他們倆都怕出什麽意外。
兩個人的合作走到這一步,憑的都是對彼此之間的信任。
姜雲瑤只在安氏那裏聽到了一丁點兒的風聲,說是有個禦史參奏的成王在閬中豢養私兵。
這事兒可大可小,成王也大可以找個借口說是給自己訓練的府上的死兵,但好不容易逮到了他的弱點和錯處,其他的皇子又怎麽會放過他?
太子早就知道了成王私下挖礦的事情,卻遲遲沒有捅出來,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如今他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這事兒被別人捅出來了,他當然也是要落井下石的。
朝堂上的爭論姜雲瑤並不清楚。
她只知道不過短短一日的功夫,成王就下了大獄,皇帝派了人去調查這件事情。
事情暴露得也要比她想象中要更加快一些,或許本就有寧懷誠在背後運作的緣故,幾乎是把證據都遞到了人手上,再加上幾個皇子添油加醋,成王的罪名幾乎釘死在了上頭。
除了募集私兵、偷挖礦產以外,成王還多了不少的罪名,人一倒臺,誰都想上去踩上兩腳,強搶民女、無視宮禁這樣的小事也會被拉出來。
聽說皇帝生了好大的氣。
可事情這樣順利,姜雲瑤卻一直吊著一口氣。
顧明月跟在她身邊這麽久,也看懂了不少東西:“太後娘娘一直沒出手,是覺得沒法兒出手不想動作,還是在等機會?”
姜雲瑤搖頭說不知道。
她對太後並不了解。
她不了解,寧懷誠卻是了解的,朝堂上參奏成王的一茬又一茬,每日裏吵得像是菜市場一樣,有些是已經有了證據的,有些卻未必是真的,指不定就有人渾水摸魚,而皇帝除了將成王關起來以外卻一直沒有下命令給他定罪。
寧懷誠不知道他心裏在想什麽。
他只能找了借口進宮。
說是要陪皇帝下棋。
論理他是在守孝的,不該這個時候進宮,可他的借口找的很不錯,只說自己在府中無法排解憂郁,恰逢成王又出了事情,皇帝震怒,他從小養在宮裏,也該替皇帝排憂解難。
換句話說,他想和皇帝抱團取暖。
送信的太監都汗流浹背了,這英國公府的小公子單子也忒大了。
真是一點也不講究尊卑。
偏偏皇帝還是吃這套的。
寧懷誠進門的時候皇帝正靠在引枕上閉目養神,面前的桌上擺了許多的奏折,地上也扔了許多,隨便掃上一眼都是關於成王的事情。
他行了禮,找了個椅子坐下。
皇帝也睜開了眼,兩人聊了幾句閑話,然後慢慢插入了正題。
他問寧懷誠最近睡眠如何。
寧懷誠只能苦笑:“臣夜裏總是驚醒,每日裏睡不超過兩個時辰。”
皇帝便嘆氣,說自己近日也是寢食難安。
寧懷誠試探:“是為了成王的事情?”
皇帝只抻著臉不說話。
“陛下心裏還是有成王殿下的,即便他做了錯事,但在您心裏,他仍舊是您的兒子。”寧懷誠裝作體貼的模樣,嘴上關心著皇帝,實則話裏的意思已經給成王定了罪。
他自嘲一般:“臣的父親從前也是這樣的,臣小時候的性子您也知道,相當跳脫,愛到處溜達和玩兒,總是忘記回家。”
大約不管是誰,小時候都會有些叛逆的,他的身體越不好,就越喜歡往外頭跑,英國公回回都會心疼他身體不好,不許他跑得太遠。
後來寧懷誠不信邪,一直從英國公府所在的東城跑到了西城,還碰上了別人家的紈絝子弟,兩邊因為一件小事起了不小的沖突,那會兒他還沒坐上輪椅,指揮著身邊的小廝和別人打架,自己在旁邊叫好。
打贏了,卻也被英國公給抓回去了,英國公提著他的耳朵罵他,一邊罵,一邊心疼他,因為打到後來他憋不住自己也下了場,結果臉上挨了揍,好大一個熊貓眼。
英國公一邊兇,一邊滾著雞蛋給他消腫。
如今這樣的小事想起來,都成了他心裏的一點兒不舍。
越是不舍,也就愈發地痛恨成王。
這會兒他卻不能表現出來自己的恨,因為坐在上頭的,也是一位父親。
他將皇帝捧得高高的:“陛下有慈父之心,便是成王做錯了事兒,也不願意為著此事責怪成王。”
皇帝被他說中了心事。
底下的兒子們爭得厲害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一直都睜只眼閉只眼,他當政的時候中庸,面對兒子們的爭鬥,也是中庸,心裏惦記著親情,卻又舍不得兒子們。
寧懷誠跟他相處久了,對他的這點兒小心思摸得一清二楚。
就像英國公出事的時候一樣,他惦記著英國公的戰績,又被朝堂上的禦史們逼得下不來臺。
最後選擇了妥協。
寧懷誠當時痛恨他的妥協,此刻卻要去利用他的妥協。
他一副為了皇帝著想的樣子:“要我說,成王殿下實在有些不懂事,明明陛下對他那樣好,他卻仍舊不懂事,只一心惦記著自己的利益,不顧您的一片真心。”
皇帝也嘆氣啊。
他的兒子們爭得和烏眼雞一樣,他不能理解,他自己的皇位是“撿漏”來的,當然不會理解這些兒子為了這麽個皇位鬧得這麽難看的原因,他只知道,他們爭這些事情的時候,從來沒有把他這個父親放在眼裏。
他覺得自己很傷心。
連一個只是在宮裏養著的外人寧懷誠都能看出他的為難和傷心,可他的兒子們竟然看不明白,這才是他痛苦的根源。
越想這件事,他的那點兒傷心消失得就越快,心裏轉瞬就只剩下了憤怒。
寧懷誠又要裝好人:“許是成王殿下還不夠成熟的緣故,還沒長大,不懂您的苦心。”
皇帝一下子上了頭:“他還不夠成熟,還沒長大?!他都要快當上祖父了!”
成王世子都已經定下親事了,若是順利,指不定明年他就能抱上孫子了,竟然還不夠成熟?
“朕還要等他成熟等到什麽時候?等到朕老了、朕死了?還是等他篡了朕的位,把朕關起來的時候?!”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
寧懷誠順從地跪了下去,在他眼前,正好是一張奏折,上頭寫成王大逆不道。
皇帝的一腔憤怒無處可洩,只能痛罵:“三十好幾的人了,什麽事兒都做不成,只知道爭權奪利,腦子轉得倒是快,只是沒一點二用在正道上!那些年朕教他的東西都用到狗肚子裏去!”
“嘩啦——”
奏折被掀翻在地,寧懷誠默不吭聲。
皇帝把奏折裏的那些罪名挨個罵過去,越罵,心頭越涼。
末了,他頹喪地坐在了椅子上,滿身的疲憊。
知道他情緒上了頭,寧懷誠知道自己的挑撥已經起了效果,轉移了話題:“陛下,臣想求您一件事。”
皇帝掀起眼皮:“什麽事。”
寧懷誠砰砰砰磕了三個頭:“臣想往邊關去。”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臣的父親兄弟都死在了邊關,他們扛不住戎狄,臣知道,這是他們的過錯,但父兄在邊關戍守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該落到屍骨無存的地步,臣……想去替他們收斂屍骨。”
他說得聲淚俱下,觸動了皇帝的心腸。
在自己的兒子目無父母的情況下,他願意擔著身隕的風險去往邊關,已經很是難得。
這一點兒難得,也恰恰和成王形成了對比。
他問:“邊關苦寒,又時刻有生命危險,你不害怕?”
“臣不怕。”
寧懷誠仰頭,目光炯炯。
這話不是為了敷衍,也不是為了挑撥,這是他的真心話。
皇帝沈默了一瞬,嘆了口氣:“等過些日子吧,朝堂上不少人都想著講和。”
他也是屬意講和的,只是總要猶豫一些,怕自己背上罵名。
可寧懷誠並不想講和,他父兄死得慘烈,好不容易看見了一絲報仇的曙光,他怎麽可能講和?
他擡頭望著皇帝:“您讓我去吧。”
他想去試一試,倘若能成功,連講和都不需要了。
“去的越晚,父兄的屍骨回來的也就越晚,回來的希望也就越渺茫。”他俯首一拜,“戎狄恨我父親入骨,怎麽可能輕易放過,便是挫骨揚灰都要拼了命去做,陛下,您心疼心疼臣的父兄,讓他們早日回家吧。”
皇帝便再也說不出話了,只疲憊地擺了擺手,以示同意。
等寧懷誠退出去,他才坐在椅子上,看著那些堆積如山的奏折,上頭都是對成王的控訴。
坐了半晌,太監來稟報,說太後娘娘來了。
成王打小就愛去太後宮裏,因著他母妃的關系,算得上是太後一手帶大的孩子,關系親近。
這回成王出事,她必定是要來過問的。
皇帝一清二楚,卻也不能拒絕,好脾氣地把人放了進來。
太後進來的時候眼睛通紅。
皇帝迎她坐下:“母後這麽晚了還不休息,熬得眼睛都紅了。”
太後一噎:“我這是傷心的!”
“唉!”皇帝只裝做蠢笨,“兒子也知道,成王傷了母後的心,他這些事兒做得實在不對,但母後也不該為了此事傷感,還是要註意自己的身體。”
他雖然中庸,卻實在很懂該怎麽和自己的母親交流,在她開口之前便將她所有的話都堵死了。
太後也不高興了:“他是你兒子!”
皇帝反嘴:“我是他父親!還是他的君!”
倘若沒有寧懷誠剛剛在這裏說的那些話,他這會兒指定也是要抱著太後哭上一陣的,可寧懷誠把他要說的話都說完了,道理都給他講明白了,事實也放在眼前了,他就算心再軟,也軟不出個什麽勁兒了。
反倒叫他覺得不值得。
他和太後倒是一心惦記著這個兒子,哪怕他犯了錯,還想著該找個什麽借口原諒他,他們把他當親人,他卻把他們當自己權力的墊腳石。
這誰能受得了?
此刻太後過來找他,不也是看準了他會心軟?
他嘆口氣:“母後,我也是想原諒他的,可是我一想到他做的那些事,便一點兒也不想原諒了,便是外人都能知道心疼我,可他是我兒子,卻一點兒也不知道,您也不用再勸我,沒用。”
“做了錯事,就該罰,他是我兒子,我也不會要他的性命,但終究還是不能把他放在外頭了,否則容易激起民憤。”
那些百姓都窮得吃不上飯了,偏偏成王還驕奢淫逸,養著私兵,挖著私礦。
他這個當爹的這些日子為了打仗為了國庫裏日益減少的銀子愁得頭發花白,也不見他提上一句。
若他當真要皇位,便使出自己的手段力氣和見識,光明正大地比過太子去,難道他還當真會放過一個優秀的孩子,硬要讓太子上位不成?
可他不思進取,只想著外門邪道,養私兵,太子可連私兵都沒有,他養私兵是要對付誰?對付的是自己!
皇帝不會輕易原諒他。
他面向太後:“母後,您心疼孫子,也心疼心疼我這個做兒子的吧。”
……
成王的事情在朝堂上吵了好幾日。
連帶著姜逢年這個上不了朝堂的都跟著心驚膽戰。
不過他是怕自己也被牽連進去。
這幾日朝中沒有宴會,他在家也樂得清閑,沒事兒的時候就在府裏亂逛,結果成王的事兒一出,他嚇得不敢說話,躲到了安氏的房裏。
“這事兒不會牽連到我們頭上吧?”
姜逢年急得團團轉。
安氏坐在一邊兒反倒很鎮定:“你怕什麽!這會兒知道怕了?當初頭鐵著要往人家跟前湊的時候怎麽不怕?我攔著你的時候你怎麽不說怕?那話怎麽說來著?”
她學著姜逢年蔑視的表情:“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麽,這可是大好的前途。”
當著姜逢年的面,她撐開手陰陽怪氣:“喲,真是好大的前途呢!差點就把一家子人都送進大牢裏頭了,這真是大姑娘上轎子,頭一回呢!”
姜逢年漲紅了臉:“你瞧瞧你說得是什麽話!這都多久以前的事情了,怎麽還拿出來提?真是,女人的心思真難猜,就愛翻舊賬!”
姜雲瑤正在旁邊坐著呢,聞言很是無辜地回了一句:“可是父親,成王殿下如今不正是被翻舊賬才倒臺了麽!”
姜逢年:“……”
安氏忍不住笑了笑。
顧明月已經偷偷站到帳惟後面了,她怕自己笑得太明顯,被看見了得一頓好罵。
笑歸笑,正事兒還是要緊。
“不過我覺得你說得也對,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人家調查成王,查到咱們頭上也不好。”安氏捏緊帕子,“反正你聽我一句話,人家要是查到你頭上,把你帶走了,甭管人家說什麽,你一點兒也不認就是了,你不認,咱們還有活路,你認了,咱們都是死路一條。”
姜逢年唉聲嘆氣:“這我當然知道,可這不是怕人家動刑嗎!”他怕疼,也怕自己熬不住。【 】
安氏冷笑一聲:“你最好能熬過去,倘若真熬不過去也就死你一個,熬過去了,全家都能活。”
“你要是怕熬不過去,咱們趁早了斷了,省得將來惹出別的禍事。”
姜逢年傻眼:“怎麽了斷?”
顧明月也好奇地看著安氏。
安氏一拍桌子:“你說怎麽了斷?趁早兒別拖累我們娘兒們,自個兒上吊去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你是說你有個辦法能讓戎狄退兵, 但有傷陰德?”
商鋪二樓的待客室裏,寧懷誠急迫地撐住了桌子,半晌才察覺自己的失態, 又沈默地坐了回去, 只是雙眼仍舊殷切。
姜雲瑤捧著一杯熱茶:“說是一個辦法, 其實不止一個。”
迎著寧懷誠急切的目光, 她仍舊慢條斯理的:“頭一個,如果只是想正常退兵, 那就在戎狄的坐騎上頭做手腳。他們多是騎兵, 騎兵勇猛, 一個能頂咱們的步兵好幾個,在他們的坐騎上頭動手腳能減少不少他們的作戰能力。”
她垂眸:“這一點估摸著你父親哥哥們都想過是不是?”
寧懷誠點頭。
戎狄的騎兵作戰能力太強,那些將軍自然也是想過不少辦法的。
姜雲瑤說:“陰損些的法子,便是想辦法在那些馬兒吃的草料裏頭下巴豆。”
她道:“咱們的糧食不夠吃,戎狄的必然也不夠, 這場仗拖了這麽久, 大家都疲憊,他們又是在外行軍, 缺的更加厲害了, 我們也不必冒險深入腹地, 每回打仗的時候往他們前排馬匹腳下撒巴豆或者是浸了水、摻了巴豆粉的草料即可。”
只是這法子未必能完全成功,戎狄頂了天只會上一次當,這只能讓他們這邊喘口氣, 不至於被逼得太緊。
姜雲瑤道:“還有更陰損的法子。”
她沾水在桌上寫了“瘟疫”兩個字。
寧懷誠目光微凝:“戎狄的醫術可沒有我們這兒這麽發達,一場普通的發熱感冒都能要了他們的命, 更別說是瘟疫了。”
“是這個說法。”姜雲瑤從前看過不少書,來了這裏以後也學了不少的知識, 當然知道比起他們,戎狄有多麽落後,蠻夷出身的民族,不論是生產技術還是醫療手段都相當落後,很多時候都要依賴本朝。
只要他們能想辦法讓瘟疫在戎狄的軍隊裏蔓延,他們便會不得不向本朝求和。
可這法子又實在很傷陰和。
那些因為瘟疫而死去的人,都是活生生的生命。
而使用這個法子的人,將來也必定是要挨罵的。
“天花、流感,這些病都有傳染的辦法,只看你敢不敢、願不願意去做。”
說是讓寧懷誠選擇,可按照姜雲瑤對他的了解,他必定會去做的。
壓在他身上的是國仇家恨。
他的父親兄弟都死在了戎狄手上,怎麽可能會輕易放過?戎狄的命是命,他們的百姓也是命,無非是看誰更心狠一些罷了。
事實上,寧懷誠也是這樣想的:“我想去做。”
他目光燃燒著:“不止是為了我的家人,你不知道外頭的情形,興許也沒有看過邸報,戎狄打下了我們三座城,每座城的百姓都被屠殺殆盡,連老弱婦孺都未曾放過。”
再加上那些死去的兵士,死傷之數早就達到了數十萬。
拿戎狄的二十萬兵士祭奠,他也能做得出來。
……
顧明月坐在姜雲瑤身邊,目光惴惴的:“姑娘……咱們當真要這麽做麽?”
姜雲瑤看她一眼:“怎麽了?”
顧明月說:“我小的時候,村裏頭生過一場瘟疫。”
河源村的瘟疫源頭並非在河源村,而是從別的地方傳過來的,三年旱災死了不少人,大家都沒錢辦喪事,有些人還能把那些屍體送進祖墳裏埋著,更多的是那些一起餓死的一家人,無人收屍,只能被拋棄在亂葬崗。
亂葬崗的屍體堆積多了,也就滋生出了瘟疫。
顧明月對瘟疫的情況已經記得不大清楚了,她只知道那會兒河源村整個村子都不許人出入,每個人都離得遠遠的,互相之間恨不得隔上十丈的距離說話,脖子上都套著自制的布罩子。
死了的那些人最後都被燒掉了,什麽都沒留下。
那會兒顧明月一家子人都不敢出門,有什麽事兒都逼著顧明月去做,他們自己窩在家裏不敢動彈。
顧明月沒法子,偷偷問了村裏的赤腳醫生,學著用艾草熏身才沒感染上瘟疫,否則以他們家的情況,只怕顧大山他們未必會肯替她治病,早就死在那場瘟疫裏了。
顧明月的記憶裏就只剩下了艾草的苦澀味和隨時都有的哭聲。
瘟疫,是個很可怕的東西。
姜雲瑤只能說:“這已經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倘若任由戎狄打進來,死的人會更多。”
顧明月這下子不說什麽了。
比起可憐別人,她更希望自己和姑娘能好好活下去。
而且石頭還在邊關,如果戎狄退了兵,石頭一定可以回來的。
……
寧懷誠短時間內沒有動身,他想要出去還要經過皇帝的同意,但皇帝未必願意。
趁著這段時間,他把成王的事情捅了出來。
他和姜雲瑤雖有書信來往,頻率卻不是那麽的頻繁,也不會在書信中說得太具體,大多都是簡單交流一下進展,有特別緊急的事情,他們才會見上一面,譬如這回姜雲瑤說自己有法子對付戎狄,她寫了信給寧懷誠,除了告訴他辦法,也是想著,如果寧懷誠真要去邊關,是不是能略微打探一下石頭的消息,到時候再寄一封信回來。
不然她每日裏光看著顧明月幹著急了。
具體怎麽扳倒成王,寧懷誠並沒有告訴姜雲瑤,外頭朝堂上的事情牽扯過多,只靠書信解釋不清楚,若是見面,耽擱的時間又太多,他們倆都怕出什麽意外。
兩個人的合作走到這一步,憑的都是對彼此之間的信任。
姜雲瑤只在安氏那裏聽到了一丁點兒的風聲,說是有個禦史參奏的成王在閬中豢養私兵。
這事兒可大可小,成王也大可以找個借口說是給自己訓練的府上的死兵,但好不容易逮到了他的弱點和錯處,其他的皇子又怎麽會放過他?
太子早就知道了成王私下挖礦的事情,卻遲遲沒有捅出來,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如今他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這事兒被別人捅出來了,他當然也是要落井下石的。
朝堂上的爭論姜雲瑤並不清楚。
她只知道不過短短一日的功夫,成王就下了大獄,皇帝派了人去調查這件事情。
事情暴露得也要比她想象中要更加快一些,或許本就有寧懷誠在背後運作的緣故,幾乎是把證據都遞到了人手上,再加上幾個皇子添油加醋,成王的罪名幾乎釘死在了上頭。
除了募集私兵、偷挖礦產以外,成王還多了不少的罪名,人一倒臺,誰都想上去踩上兩腳,強搶民女、無視宮禁這樣的小事也會被拉出來。
聽說皇帝生了好大的氣。
可事情這樣順利,姜雲瑤卻一直吊著一口氣。
顧明月跟在她身邊這麽久,也看懂了不少東西:“太後娘娘一直沒出手,是覺得沒法兒出手不想動作,還是在等機會?”
姜雲瑤搖頭說不知道。
她對太後並不了解。
她不了解,寧懷誠卻是了解的,朝堂上參奏成王的一茬又一茬,每日裏吵得像是菜市場一樣,有些是已經有了證據的,有些卻未必是真的,指不定就有人渾水摸魚,而皇帝除了將成王關起來以外卻一直沒有下命令給他定罪。
寧懷誠不知道他心裏在想什麽。
他只能找了借口進宮。
說是要陪皇帝下棋。
論理他是在守孝的,不該這個時候進宮,可他的借口找的很不錯,只說自己在府中無法排解憂郁,恰逢成王又出了事情,皇帝震怒,他從小養在宮裏,也該替皇帝排憂解難。
換句話說,他想和皇帝抱團取暖。
送信的太監都汗流浹背了,這英國公府的小公子單子也忒大了。
真是一點也不講究尊卑。
偏偏皇帝還是吃這套的。
寧懷誠進門的時候皇帝正靠在引枕上閉目養神,面前的桌上擺了許多的奏折,地上也扔了許多,隨便掃上一眼都是關於成王的事情。
他行了禮,找了個椅子坐下。
皇帝也睜開了眼,兩人聊了幾句閑話,然後慢慢插入了正題。
他問寧懷誠最近睡眠如何。
寧懷誠只能苦笑:“臣夜裏總是驚醒,每日裏睡不超過兩個時辰。”
皇帝便嘆氣,說自己近日也是寢食難安。
寧懷誠試探:“是為了成王的事情?”
皇帝只抻著臉不說話。
“陛下心裏還是有成王殿下的,即便他做了錯事,但在您心裏,他仍舊是您的兒子。”寧懷誠裝作體貼的模樣,嘴上關心著皇帝,實則話裏的意思已經給成王定了罪。
他自嘲一般:“臣的父親從前也是這樣的,臣小時候的性子您也知道,相當跳脫,愛到處溜達和玩兒,總是忘記回家。”
大約不管是誰,小時候都會有些叛逆的,他的身體越不好,就越喜歡往外頭跑,英國公回回都會心疼他身體不好,不許他跑得太遠。
後來寧懷誠不信邪,一直從英國公府所在的東城跑到了西城,還碰上了別人家的紈絝子弟,兩邊因為一件小事起了不小的沖突,那會兒他還沒坐上輪椅,指揮著身邊的小廝和別人打架,自己在旁邊叫好。
打贏了,卻也被英國公給抓回去了,英國公提著他的耳朵罵他,一邊罵,一邊心疼他,因為打到後來他憋不住自己也下了場,結果臉上挨了揍,好大一個熊貓眼。
英國公一邊兇,一邊滾著雞蛋給他消腫。
如今這樣的小事想起來,都成了他心裏的一點兒不舍。
越是不舍,也就愈發地痛恨成王。
這會兒他卻不能表現出來自己的恨,因為坐在上頭的,也是一位父親。
他將皇帝捧得高高的:“陛下有慈父之心,便是成王做錯了事兒,也不願意為著此事責怪成王。”
皇帝被他說中了心事。
底下的兒子們爭得厲害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一直都睜只眼閉只眼,他當政的時候中庸,面對兒子們的爭鬥,也是中庸,心裏惦記著親情,卻又舍不得兒子們。
寧懷誠跟他相處久了,對他的這點兒小心思摸得一清二楚。
就像英國公出事的時候一樣,他惦記著英國公的戰績,又被朝堂上的禦史們逼得下不來臺。
最後選擇了妥協。
寧懷誠當時痛恨他的妥協,此刻卻要去利用他的妥協。
他一副為了皇帝著想的樣子:“要我說,成王殿下實在有些不懂事,明明陛下對他那樣好,他卻仍舊不懂事,只一心惦記著自己的利益,不顧您的一片真心。”
皇帝也嘆氣啊。
他的兒子們爭得和烏眼雞一樣,他不能理解,他自己的皇位是“撿漏”來的,當然不會理解這些兒子為了這麽個皇位鬧得這麽難看的原因,他只知道,他們爭這些事情的時候,從來沒有把他這個父親放在眼裏。
他覺得自己很傷心。
連一個只是在宮裏養著的外人寧懷誠都能看出他的為難和傷心,可他的兒子們竟然看不明白,這才是他痛苦的根源。
越想這件事,他的那點兒傷心消失得就越快,心裏轉瞬就只剩下了憤怒。
寧懷誠又要裝好人:“許是成王殿下還不夠成熟的緣故,還沒長大,不懂您的苦心。”
皇帝一下子上了頭:“他還不夠成熟,還沒長大?!他都要快當上祖父了!”
成王世子都已經定下親事了,若是順利,指不定明年他就能抱上孫子了,竟然還不夠成熟?
“朕還要等他成熟等到什麽時候?等到朕老了、朕死了?還是等他篡了朕的位,把朕關起來的時候?!”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
寧懷誠順從地跪了下去,在他眼前,正好是一張奏折,上頭寫成王大逆不道。
皇帝的一腔憤怒無處可洩,只能痛罵:“三十好幾的人了,什麽事兒都做不成,只知道爭權奪利,腦子轉得倒是快,只是沒一點二用在正道上!那些年朕教他的東西都用到狗肚子裏去!”
“嘩啦——”
奏折被掀翻在地,寧懷誠默不吭聲。
皇帝把奏折裏的那些罪名挨個罵過去,越罵,心頭越涼。
末了,他頹喪地坐在了椅子上,滿身的疲憊。
知道他情緒上了頭,寧懷誠知道自己的挑撥已經起了效果,轉移了話題:“陛下,臣想求您一件事。”
皇帝掀起眼皮:“什麽事。”
寧懷誠砰砰砰磕了三個頭:“臣想往邊關去。”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臣的父親兄弟都死在了邊關,他們扛不住戎狄,臣知道,這是他們的過錯,但父兄在邊關戍守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該落到屍骨無存的地步,臣……想去替他們收斂屍骨。”
他說得聲淚俱下,觸動了皇帝的心腸。
在自己的兒子目無父母的情況下,他願意擔著身隕的風險去往邊關,已經很是難得。
這一點兒難得,也恰恰和成王形成了對比。
他問:“邊關苦寒,又時刻有生命危險,你不害怕?”
“臣不怕。”
寧懷誠仰頭,目光炯炯。
這話不是為了敷衍,也不是為了挑撥,這是他的真心話。
皇帝沈默了一瞬,嘆了口氣:“等過些日子吧,朝堂上不少人都想著講和。”
他也是屬意講和的,只是總要猶豫一些,怕自己背上罵名。
可寧懷誠並不想講和,他父兄死得慘烈,好不容易看見了一絲報仇的曙光,他怎麽可能講和?
他擡頭望著皇帝:“您讓我去吧。”
他想去試一試,倘若能成功,連講和都不需要了。
“去的越晚,父兄的屍骨回來的也就越晚,回來的希望也就越渺茫。”他俯首一拜,“戎狄恨我父親入骨,怎麽可能輕易放過,便是挫骨揚灰都要拼了命去做,陛下,您心疼心疼臣的父兄,讓他們早日回家吧。”
皇帝便再也說不出話了,只疲憊地擺了擺手,以示同意。
等寧懷誠退出去,他才坐在椅子上,看著那些堆積如山的奏折,上頭都是對成王的控訴。
坐了半晌,太監來稟報,說太後娘娘來了。
成王打小就愛去太後宮裏,因著他母妃的關系,算得上是太後一手帶大的孩子,關系親近。
這回成王出事,她必定是要來過問的。
皇帝一清二楚,卻也不能拒絕,好脾氣地把人放了進來。
太後進來的時候眼睛通紅。
皇帝迎她坐下:“母後這麽晚了還不休息,熬得眼睛都紅了。”
太後一噎:“我這是傷心的!”
“唉!”皇帝只裝做蠢笨,“兒子也知道,成王傷了母後的心,他這些事兒做得實在不對,但母後也不該為了此事傷感,還是要註意自己的身體。”
他雖然中庸,卻實在很懂該怎麽和自己的母親交流,在她開口之前便將她所有的話都堵死了。
太後也不高興了:“他是你兒子!”
皇帝反嘴:“我是他父親!還是他的君!”
倘若沒有寧懷誠剛剛在這裏說的那些話,他這會兒指定也是要抱著太後哭上一陣的,可寧懷誠把他要說的話都說完了,道理都給他講明白了,事實也放在眼前了,他就算心再軟,也軟不出個什麽勁兒了。
反倒叫他覺得不值得。
他和太後倒是一心惦記著這個兒子,哪怕他犯了錯,還想著該找個什麽借口原諒他,他們把他當親人,他卻把他們當自己權力的墊腳石。
這誰能受得了?
此刻太後過來找他,不也是看準了他會心軟?
他嘆口氣:“母後,我也是想原諒他的,可是我一想到他做的那些事,便一點兒也不想原諒了,便是外人都能知道心疼我,可他是我兒子,卻一點兒也不知道,您也不用再勸我,沒用。”
“做了錯事,就該罰,他是我兒子,我也不會要他的性命,但終究還是不能把他放在外頭了,否則容易激起民憤。”
那些百姓都窮得吃不上飯了,偏偏成王還驕奢淫逸,養著私兵,挖著私礦。
他這個當爹的這些日子為了打仗為了國庫裏日益減少的銀子愁得頭發花白,也不見他提上一句。
若他當真要皇位,便使出自己的手段力氣和見識,光明正大地比過太子去,難道他還當真會放過一個優秀的孩子,硬要讓太子上位不成?
可他不思進取,只想著外門邪道,養私兵,太子可連私兵都沒有,他養私兵是要對付誰?對付的是自己!
皇帝不會輕易原諒他。
他面向太後:“母後,您心疼孫子,也心疼心疼我這個做兒子的吧。”
……
成王的事情在朝堂上吵了好幾日。
連帶著姜逢年這個上不了朝堂的都跟著心驚膽戰。
不過他是怕自己也被牽連進去。
這幾日朝中沒有宴會,他在家也樂得清閑,沒事兒的時候就在府裏亂逛,結果成王的事兒一出,他嚇得不敢說話,躲到了安氏的房裏。
“這事兒不會牽連到我們頭上吧?”
姜逢年急得團團轉。
安氏坐在一邊兒反倒很鎮定:“你怕什麽!這會兒知道怕了?當初頭鐵著要往人家跟前湊的時候怎麽不怕?我攔著你的時候你怎麽不說怕?那話怎麽說來著?”
她學著姜逢年蔑視的表情:“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麽,這可是大好的前途。”
當著姜逢年的面,她撐開手陰陽怪氣:“喲,真是好大的前途呢!差點就把一家子人都送進大牢裏頭了,這真是大姑娘上轎子,頭一回呢!”
姜逢年漲紅了臉:“你瞧瞧你說得是什麽話!這都多久以前的事情了,怎麽還拿出來提?真是,女人的心思真難猜,就愛翻舊賬!”
姜雲瑤正在旁邊坐著呢,聞言很是無辜地回了一句:“可是父親,成王殿下如今不正是被翻舊賬才倒臺了麽!”
姜逢年:“……”
安氏忍不住笑了笑。
顧明月已經偷偷站到帳惟後面了,她怕自己笑得太明顯,被看見了得一頓好罵。
笑歸笑,正事兒還是要緊。
“不過我覺得你說得也對,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人家調查成王,查到咱們頭上也不好。”安氏捏緊帕子,“反正你聽我一句話,人家要是查到你頭上,把你帶走了,甭管人家說什麽,你一點兒也不認就是了,你不認,咱們還有活路,你認了,咱們都是死路一條。”
姜逢年唉聲嘆氣:“這我當然知道,可這不是怕人家動刑嗎!”他怕疼,也怕自己熬不住。【 】
安氏冷笑一聲:“你最好能熬過去,倘若真熬不過去也就死你一個,熬過去了,全家都能活。”
“你要是怕熬不過去,咱們趁早了斷了,省得將來惹出別的禍事。”
姜逢年傻眼:“怎麽了斷?”
顧明月也好奇地看著安氏。
安氏一拍桌子:“你說怎麽了斷?趁早兒別拖累我們娘兒們,自個兒上吊去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