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52 章
不過姜雲瑤自己的社交有限。
她一個小姑娘家家的能認得幾個人?更何況在被安氏認在膝下之前還只是個庶女, 就算有認識的人也有限。
姜雲瑤想了想,還是把這件事告訴了安氏。
雖然只是一個猜測,但她們總歸要小心一些才是。
“母親, 我拿不準主意。”姜雲瑤額尖都沁出了汗, “我總怕萬一消息傳出去了, 成王惱羞成怒, 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咱們解決了。”
如今成王只是試探,倘若試探成真呢?憑姜雲瑤一個人可護不住全家, 唯有從安氏這裏想辦法。
安氏沒動怒。
如今動怒已經沒有用了, 便是她再把姜逢年拖進來罵上十遍百遍的, 全家的性命也都系在了褲腰帶上。
這事兒不僅是姜雲瑤解決不了的,也是她自己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可她也在猶豫到底要不要把安伯侯府拖進來。
姜雲瑤阻止了她:“這事兒本就是父親鬧出來的,不該禍及母親的娘家,更何況知道的人越多也就越危險, 咱們得細細籌謀, 先選個人出來。”
其實也不難選,左右就那麽幾個能和成王抗衡的人, 幾個王爺, 太子, 再不然就是皇帝。
首先就排除了洪昌帝,接觸不到,風險也太大, 本來這該是最簡單的路子的,只要姜逢年上個折子就夠了, 但只要姜逢年上了折子,只怕皇帝就要掂量掂量問問姜逢年為什麽知道這些了, 到時候還是一個死。
至於剩下的太子、永王、靖王,安氏說靖王年紀小一些,是這幾個王爺裏年紀最小的,才不過十四,想來也是不頂用的,至少在目前這場奪嫡戰爭裏,他是一點兒勝算都沒有,所以平時靖王表現得也就是個閑散王爺的樣子,整日游手好閑,最愛和中京城的紈絝們一塊玩。
太子和永王都可以選。
安氏想了好一會兒,給出了和姜雲瑤心裏想法一樣的人選——太子。
太子這兩年的情況並不算太好,受囿於名聲,雖然洪昌帝從來沒有透露過有廢太子的意思,但他仍舊覺得自己處境不好,底下幾個弟弟們又虎視眈眈,頻繁挑釁,他肯定也著急。
能抓到成王的把柄,他必定會往死裏整成王。
只是問題就變成了她們該怎麽遞消息了,總不能大大咧咧沖去東宮告訴太子吧?
她們只是後宅婦人,太子未必會信。
安氏眉心擰成了山。
姜雲瑤忍不住握住她的手:“母親別急,咱們再慢慢籌謀就是了,既然能從閬中活著出來,這會兒咱們自然也行。”
她的思路要比安氏更明確一些:“咱們現在不過是個無名小卒,便是嚷到了太子面前,他也不會信。”
即便她們掙了個好名聲,在頂上那些人眼裏也不過只是五品芝麻小官的後宅,不值一提,中京城的新鮮事情太多,姜家的名聲只是其中不起水花的一件。
她們得擴大交際圈。
光一個煎餅鋪子可不夠,這東西只能流通在小官小吏之間,可落不到頂上那些人眼裏。
姜雲瑤想起了自己那個衣料鋪子,先前只忙著煎餅鋪子去了,衣裳難做的很,總要費些功夫才好,因此耽擱到現在還只是原來那麽個半死不活的樣子,只等著重新開業。
能不能想辦法通過這個鋪子結交太子手底下的人?
可她們對太子手底下的人並不了解,也不知道哪些人是太子的親信,哪些又是別人的細作,萬一不湊巧恰好碰上成王的人,那她們的功夫就全白費了。
姜雲瑤也鮮見地焦慮起來。
可焦慮是沒用的,只有想辦法去把事情解決才可以。
成王如今什麽也試探不出來,自然也不會輕舉妄動,若是他動了姜逢年,難免會讓別人的目光落到閬中去。
還有時間。
姜雲瑤皺著眉頭給自己舒緩情緒,等到沒有之前的那種焦灼的感覺了,才慢慢安慰起安氏來,又提醒她:“這件事情急不來,母親大可以更仔細一些,現如今最主要的事情還是要看住父親,成王若是要試探,必定不會只試探咱們,父親那裏肯定也會有,咱們還好些,就怕父親臨時出漏子。”
事實上姜逢年也確實是個立不住的人。
他從來了光祿寺以後就是在閑事兒上打轉,起初人家敬著他,是因為他是頭一個被皇上貶到閬中又重新拎回來的人,身上還有個不小的名頭。
可相處的時間長了,他身上的毛病就顯現了不少,不懂交際、自負清高、做事能力一般。
進了光祿寺他就沒辦出過什麽出名的事情,反倒累於案牘,好奇的那一批人看過就走了,就剩現在的同僚了,相處久了,他們都忍不住懷疑姜逢年是不是運氣太好,不然憑他這蠢鈍的腦子,竟然也能弄出那麽有名姓的事情來?
總有一種我上我也行的感覺。
就是和他聊些之乎者也,他倒是能對答如流,但也僅限如此了。
打探消息的都走了,剩下的同僚也懶得搭理他了,姜逢年倒也無所謂,仍舊自娛自樂。
樂著樂著,他的上司光祿寺卿就給他派了個活兒。
光祿寺一向負責掌管皇家膳食,宮中每年八月十五都有中秋宴會,這一向是光祿寺和宮中的膳食局共同操辦的,膳食局負責擬單子和食物供給,光祿寺負責當天的禮儀相關——比如給參宴的大臣們安排位置。
這是個相當難的活兒,無他,能參與的這些大臣人數眾多,有哪些人要去、哪些人去不了,什麽人排在前面,誰和誰的交際關系如何這些全都要考慮進去,以往都是光祿寺卿自己琢磨這些事情的,今年他偏偏把這件事情交給了才剛來的姜逢年,說自己另有事情要做。
所有人都在等著看姜逢年的笑話。
姜逢年自己也頭疼,他對朝中的這些時局了解得並不多。
但他人再不好,也是有優點的,不懂的事情便問,光祿寺也有那些積年的老吏,他不恥下問,也能問出個所以然來。
那些積年老吏倒也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拿著歷年的資料研究研究,左右現在還沒到中秋夜的時候,從那些單子裏也能琢磨出點東西了,更何況實在不行就照舊例唄,添添減減人數也簡單的很。
姜逢年便捧著資料回了家。
安氏派人來尋他的時候,他正準備挑燈夜讀。
被打斷了思緒很是不滿,不過轉念一想,他這個夫人倒是很有幾分智慧,說不定還能幫他出點主意呢?更何況她是世家婦,對宮中的禮儀怎麽也要比他了解一些。
於是他便帶著資料重新尋了安氏。
進來的時候瞥見姜雲瑤也在,難免要展示一下他的慈父心腸:“三丫頭也在?外頭的鋪子開得怎麽樣了?”
安氏背著他就翻了個白眼。
鋪子都給到三丫頭手裏快一個月了,他到如今才想起來問上一句?
姜雲瑤倒沒什麽心緒,仍舊裝作那副濡慕的樣子:“不過小打小鬧罷了,賺上幾個零花錢,不值當父親過問。”
姜逢年也沒真想多了解:“便是虧了也無妨,爹爹給你兜底。”
他隨口問了兩句,立刻道出了自己的來意。
姜雲瑤一聽,馬上和安氏對視了一眼——這多半就是成王出的招了。
姜逢年這官來的虛,能做好這差事的幾率不大,光祿寺卿又有足夠的理由不在,據姜逢年說,他去處理祭祀相關的事情了,負責的就只剩下了姜逢年,萬一宴會上頭出了什麽事情,姜逢年首當其沖。
再小的事情,有了成王插手也能鬧成大事,姜逢年腦袋搬家也不是難事。
皇帝可不會找他這麽個小官問他為什麽差事沒有辦好,中秋宴夜是關系著朝廷體面的大事,但凡出點差錯都是丟了皇帝的臉。
姜逢年自然也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然也不會搬著資料來找她一個婦道人家出主意了。
安氏頭皮發麻。
姜雲瑤也沒什麽好氣,忍不住說:“父親這麽大的事兒就直接接下來了?總要問問光祿寺卿的章程吧?”
但凡姜逢年說上一句自己頭一回辦差事拿不準主意呢?光祿寺卿便是臉皮再厚也不會就這樣把事情全推給他,讓他一個人想法子。
不然就做得太明顯了。
姜逢年擰緊了眉頭:“他是光祿寺卿,我不過只是個少卿,他要給我交代差事我也不能拒絕才對。”
姜雲瑤深吸了一口氣:“那您也該問問底下那些官員,先讓他們拿個大致的名單出來,若是大差不差,也就夠了,總比現在摸不著頭腦好。”
一個人擔著事情,總沒有拖整個衙門下水來的好吧?皇帝將來就是再生氣,難不成還能把整個光祿寺都給砍了不成?多找點人背鍋,自己身上背的風險不就少了嗎!
姜逢年便不說話了。
他沒好意思講自己在同僚中間並不受歡迎,接了這事兒以後從來就沒考慮到還要去找那些同僚幫忙。
索性時間還多,便是找人列名單也來得及。
安氏也給他出主意:“你那衙門裏頭的人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見著你好,你是臨時插進去的人,說不定底下就有眼紅嫉妒的,或者是從前快要升到你這個位置了卻被橫插一腳的,也應該提防一些,叫他們列單子不必叫他們只列一份,倒是每個人都私下裏聯絡一番,叫他們各自列出來,你再瞧著上頭差不多的部分總結一下就是了。”
姜逢年默默記下。
姜雲瑤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既然成王想借這件事情扳倒姜逢年,便是他沒有做錯什麽事情,成王也會想盡辦法折騰出來,買通底下的人都是小事了,興許就主動叫自己手底下的人鬧事呢?不過折兩個人罷了。
只是這也是防不勝防的。
他們如今能做的也就只有幫著姜逢年處理好這件事情。
那份資料被留在了安氏這裏,姜逢年日日都與她一同研究查看,白天不在的時候,姜雲瑤便從餘大家那裏請了假也跟著安氏看。
她們對外頭的局勢不了解,光祿寺的這些歷年資料反倒也能研究出來點東西,怎麽也能看出來點什麽,對她們的計劃也有些幫助。
#
顧明月發現姑娘真的很忙,每天腦袋都埋在那些書裏頭,恨不得一字一句都看過去——三姑娘學起字畫可比她容易的多也快得多,顧明月自己還在學千字文呢,姑娘早就可以一目十行地看資料了。
難道這便是年齡的差距嗎?
她不解,但也不焦慮,照舊安安心心按著節奏來,偶爾到外頭的煎餅鋪子裏去看看情況,回來再說給姜雲瑤聽。
姑娘沒時間出門了,也不放心她一個五歲的小丫頭,便時常叫人陪著她,最好的人選就成了石頭這麽個知根知底的人。
但石頭又是姜玉瑯院子裏的人,總不能一直跟著姜雲瑤來往,天天告假容易引起別人的不滿。
姜雲瑤尋了個機由,問他願不願意從姜玉瑯的院子裏出來。
在她看來,石頭就算是在姜玉瑯的院子裏也不會有什麽大的成就了,姜玉瑯院子裏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他人又謹慎,絕不會用石頭這麽個和內院聯系緊密的人,尤其石頭還是和姜雲瑤關系好。
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在姜玉瑯的眼裏,安氏都是在收養姜雲瑤以後才對他逐漸冷淡的,他不會去反思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麽事情,反而會怪姜雲瑤搶走了安氏的關註。
這是他的心結。
姜雲瑤沒去關註過他,卻並不意味著她不知道,這一會兒選擇“挖墻腳”也不過是因為不想讓顧明月一個人在外行走罷了,天知道成王哪天會不會惱羞成怒或者突發奇想準備綁個人走?
她給石頭的條件也很簡單,把石頭重新放到外院去,或者放到鋪子裏,月錢照舊是和從前一樣,只是活兒比從前輕省許多,每日裏只負責顧明月的安全,亦或者在鋪子裏跑跑腿,將來若是做得好,也能混個掌櫃當當。
石頭猶豫了。
姜府裏頭的日子顯然是要比在鋪子裏要穩當一些的,穩當,卻也沒有出頭的機會,除非他能想法子調到別的地方去,可再好又能好到哪兒去?比姜玉瑯那裏更好的地方也就只有姜逢年那邊了。
可他冷眼瞧著,他們家這位老爺實在不堪,也相當於迂腐,若是一味的跟著他,往死裏拼命當差也成不了什麽事兒。
三姑娘倒是聰明一些,可跟著她,他總怕不穩當,吃了三年旱災的虧,他最怕的就是不穩當,也不知什麽時候再出個什麽事,恐怕前途就沒了,到時候可怎麽辦?如今鋪子的生意確實好一些,可不過一旬的功夫,就多出來這麽多的競爭鋪子,再過半月一月呢?三姑娘還能想出更多新鮮的東西維持現在的生意嗎?
若是生意失敗,三姑娘可以老老實實回到內宅裏,他可怎麽辦?
他不敢立馬應承下來。
姜雲瑤也不是自己親自來問的,她沒有空閑時間,是讓顧明月來的。
顧明月見他支支吾吾不說話,有些著急:“石頭哥哥?”
石頭便看向她。
顧明月穿了件鵝黃色的褙子,底下是白綾襖裙,裙角深深淺淺繡著米黃色的花,頭上盤了兩個包包頭,系著深紅的發帶。
他看了一眼便低下了頭,輕聲應了一句。
顧明月道:“姑娘說的那些你仔細想想?她是好人,肯定不會騙你的。”
石頭當然知道她不會騙自己:“我總想著要謹慎一些,前途未定,不敢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一個人身上。”
顧明月是知道他的性子的,猶疑道:“姑娘倒是說起另外一件事,想叫我問問你。”
石頭不知是什麽事。
顧明月說:“姑娘想問你,你是不是不願意一輩子都當一個奴仆?”
石頭苦笑:“自然的。”
他不是顧明月,明月年紀小,還不理解奴仆與正常人的區別,她了無牽掛,在她眼裏只要能吃飽喝足便已經很幸福,但在石頭眼裏是不一樣的。
奴仆便要屈居於人下,即便將來成家立業,生下的孩子依舊是奴仆,除非主家心善,不然這是一輩子也沒辦法更改的事情,奴仆不能置產業,不能科舉從伍,也不能擅自離開中京城去尋他的父母,他當然是不願意的。
這些話他沒有告訴過明月,她能保留住如今的天真便已經很好了。
顧明月便說:“姑娘也這麽跟我說的,她說若是你不同意,便讓我告訴你,你要是選擇去鋪子裏,她會請人教你讀書認字,若是你對讀書認字沒有興趣,她也可以找人教你舞槍弄棍,等你學成以後,甚至能把你的賣身契還給你。”
石頭愕然擡頭。
顧明月眼裏已經有淚了:“她說不必你做什麽,只要你現在辦到一件事情——保護好我。”
鋪子裏的生意終究是要有人去看著的,姜雲瑤其實大可以讓掌櫃每隔一段時間來府裏回話,但她問了顧明月。
顧明月說想常去鋪子裏看看。
她對鋪子裏的興趣終究還是比對在府裏的興趣大一些,雖然在府裏也能聽姑娘教自己讀書認字,可除了這些事情,她好像並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了,除了伺候姑娘。
她的針線學了快半年了,針法也是平平,永遠做不到像海棠那樣信手拈來,竹香姐姐說她在女紅方面沒什麽天賦,平常繡個香囊繡帕也就不得了了。
唯一的天賦似乎就是當廚子嘗味道,可她發揮的地方也有限,頂天也就去小廚房裏做些小點心,而且她拜方中意做幹爹的時間並不長,受限於時間問題,方中意教給她的東西也有限,這點東西已經足夠她這半年反反覆覆練習掌握精通了。
再多就沒有了。
但她也怕姑娘不高興——她是姑娘的丫頭來著,能學別的東西已經是姑娘對她格外好了,她的本分該是好好跟著姑娘才對,而不是惦記著外面的鋪子。
她在府裏來往的人要比姜雲瑤多得多,針線房的、茶水房的、守夜的婆子等等。
能聽到的消息自然也是比她多的。
下人們偶爾也會聊起她,以為她年紀小聽不懂,也不避諱,都是當著面聊,多數時候說她好運,一個鄉下貧困出身的赤腳,好運氣到了三姑娘院裏,趁了太太收養的東風,一躍成了府裏的上等丫頭,比那些苦熬資歷的幸運多了。
也有酸她嫉妒她的,不會明著說出來,只挑她的錯處,說她什麽也不會,年紀又那麽小,差事也當不好,每日裏只會跟著姑娘到處亂跑,還去外頭的什麽鋪子——她們說她給姑娘灌了迷魂湯,哄得她什麽都能答應,小丫頭連活兒都幹不好,還能去管著鋪子不成?
這些話顧明月都聽在耳朵裏,倒也不是因為他們議論她覺得難過,而是覺得自己是不是給姑娘丟人了。
心裏想法多了,當然也就不敢和姜雲瑤說她喜歡去鋪子裏。
可姜雲瑤是誰?顧明月在她眼裏就像張白紙似的,一眼就能看到底,她那點兒淺顯的心思實在太好認出來了。
她主動問了顧明月要不要去鋪子裏。
顧明月心裏的想法轉了又轉,還是坦誠了。
她喜歡呆在鋪子裏,哪怕什麽也不幹,搬個小板凳坐在門口看著那些來買東西的顧客人來人往都很有意思,有些客人還會吵嘴,這個說他要辣口的餅,那個罵他這幾日上了火起了瘡還吃辣不要命了。
偶爾也能聽一些家長裏短,誰家要娶媳婦,誰家剛生了大胖娃娃,誰家的孩子又不孝順,還有那些小官小吏們也會說一些衙門裏頭的事,抱怨上官太過嚴厲,或者是給他們的差事太多做也做不完,再不然就是偷偷看見哪個官員收了誰家的禮,要是被逮住了只怕有好果子吃。
顧明月還喜歡看那些來來往往的轎子。
有些轎子是長得一模一樣的 ,也是中京城裏最便宜的轎子,只要兩個人就能擡,廖藍色的布簾,或者是青麻色的,木頭也是普通的紅漆木頭,裏頭坐著的大人比露天裏走著的小官吏身份要高,卻也高不到哪兒去,但他們很舍得花錢,每次路過姜記食鋪總要花上幾個大錢買些店裏的東西拿回轎子裏吃。
也有不一樣的轎子,更加華麗一些,垂著紅纓,別著家徽,大多數都不會停留,路上那些青藍色的轎子碰見了這些轎子總會離得遠遠的,生怕兩邊撞見。偶爾也有停下來的,卻不會主動來買東西,而是叫了仆人來,一次要買好些,連轎子裏的人也看不見,他們就又走了。
虎頭他們也常常會來找她玩,偶爾分她一些吃的。
總之,姜記食鋪的門口是很熱鬧的。
顧明月喜歡這種熱鬧,這和姜府裏那種精致的熱鬧不一樣,總覺得有種撲面而來的煙火氣息。
她不知道該怎麽表達自己的喜歡,只能和姜雲瑤說她看到的這些東西。
三姑娘一下子就笑了,沒有生氣,也沒有怪她被外頭的鋪子分了心,甚至沒有說上一句重話。
她只是笑,然後說:“既然你喜歡,那就多去看看,只是要保護好自己,我這段時間太忙了,可能暫時顧不上你,嗯……要不然我找個人跟著你保護你好不好?”
她找的人就是石頭。
顧明月站在二門門口,手指頭都揪在了一起,眼淚氤氳在眼眶裏:“姑娘說信不過別人。”
所以她讓顧明月來找石頭,許諾了許多東西,卻不要求他回報什麽,只讓他保護好自己。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過姜雲瑤自己的社交有限。
她一個小姑娘家家的能認得幾個人?更何況在被安氏認在膝下之前還只是個庶女, 就算有認識的人也有限。
姜雲瑤想了想,還是把這件事告訴了安氏。
雖然只是一個猜測,但她們總歸要小心一些才是。
“母親, 我拿不準主意。”姜雲瑤額尖都沁出了汗, “我總怕萬一消息傳出去了, 成王惱羞成怒, 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咱們解決了。”
如今成王只是試探,倘若試探成真呢?憑姜雲瑤一個人可護不住全家, 唯有從安氏這裏想辦法。
安氏沒動怒。
如今動怒已經沒有用了, 便是她再把姜逢年拖進來罵上十遍百遍的, 全家的性命也都系在了褲腰帶上。
這事兒不僅是姜雲瑤解決不了的,也是她自己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可她也在猶豫到底要不要把安伯侯府拖進來。
姜雲瑤阻止了她:“這事兒本就是父親鬧出來的,不該禍及母親的娘家,更何況知道的人越多也就越危險, 咱們得細細籌謀, 先選個人出來。”
其實也不難選,左右就那麽幾個能和成王抗衡的人, 幾個王爺, 太子, 再不然就是皇帝。
首先就排除了洪昌帝,接觸不到,風險也太大, 本來這該是最簡單的路子的,只要姜逢年上個折子就夠了, 但只要姜逢年上了折子,只怕皇帝就要掂量掂量問問姜逢年為什麽知道這些了, 到時候還是一個死。
至於剩下的太子、永王、靖王,安氏說靖王年紀小一些,是這幾個王爺裏年紀最小的,才不過十四,想來也是不頂用的,至少在目前這場奪嫡戰爭裏,他是一點兒勝算都沒有,所以平時靖王表現得也就是個閑散王爺的樣子,整日游手好閑,最愛和中京城的紈絝們一塊玩。
太子和永王都可以選。
安氏想了好一會兒,給出了和姜雲瑤心裏想法一樣的人選——太子。
太子這兩年的情況並不算太好,受囿於名聲,雖然洪昌帝從來沒有透露過有廢太子的意思,但他仍舊覺得自己處境不好,底下幾個弟弟們又虎視眈眈,頻繁挑釁,他肯定也著急。
能抓到成王的把柄,他必定會往死裏整成王。
只是問題就變成了她們該怎麽遞消息了,總不能大大咧咧沖去東宮告訴太子吧?
她們只是後宅婦人,太子未必會信。
安氏眉心擰成了山。
姜雲瑤忍不住握住她的手:“母親別急,咱們再慢慢籌謀就是了,既然能從閬中活著出來,這會兒咱們自然也行。”
她的思路要比安氏更明確一些:“咱們現在不過是個無名小卒,便是嚷到了太子面前,他也不會信。”
即便她們掙了個好名聲,在頂上那些人眼裏也不過只是五品芝麻小官的後宅,不值一提,中京城的新鮮事情太多,姜家的名聲只是其中不起水花的一件。
她們得擴大交際圈。
光一個煎餅鋪子可不夠,這東西只能流通在小官小吏之間,可落不到頂上那些人眼裏。
姜雲瑤想起了自己那個衣料鋪子,先前只忙著煎餅鋪子去了,衣裳難做的很,總要費些功夫才好,因此耽擱到現在還只是原來那麽個半死不活的樣子,只等著重新開業。
能不能想辦法通過這個鋪子結交太子手底下的人?
可她們對太子手底下的人並不了解,也不知道哪些人是太子的親信,哪些又是別人的細作,萬一不湊巧恰好碰上成王的人,那她們的功夫就全白費了。
姜雲瑤也鮮見地焦慮起來。
可焦慮是沒用的,只有想辦法去把事情解決才可以。
成王如今什麽也試探不出來,自然也不會輕舉妄動,若是他動了姜逢年,難免會讓別人的目光落到閬中去。
還有時間。
姜雲瑤皺著眉頭給自己舒緩情緒,等到沒有之前的那種焦灼的感覺了,才慢慢安慰起安氏來,又提醒她:“這件事情急不來,母親大可以更仔細一些,現如今最主要的事情還是要看住父親,成王若是要試探,必定不會只試探咱們,父親那裏肯定也會有,咱們還好些,就怕父親臨時出漏子。”
事實上姜逢年也確實是個立不住的人。
他從來了光祿寺以後就是在閑事兒上打轉,起初人家敬著他,是因為他是頭一個被皇上貶到閬中又重新拎回來的人,身上還有個不小的名頭。
可相處的時間長了,他身上的毛病就顯現了不少,不懂交際、自負清高、做事能力一般。
進了光祿寺他就沒辦出過什麽出名的事情,反倒累於案牘,好奇的那一批人看過就走了,就剩現在的同僚了,相處久了,他們都忍不住懷疑姜逢年是不是運氣太好,不然憑他這蠢鈍的腦子,竟然也能弄出那麽有名姓的事情來?
總有一種我上我也行的感覺。
就是和他聊些之乎者也,他倒是能對答如流,但也僅限如此了。
打探消息的都走了,剩下的同僚也懶得搭理他了,姜逢年倒也無所謂,仍舊自娛自樂。
樂著樂著,他的上司光祿寺卿就給他派了個活兒。
光祿寺一向負責掌管皇家膳食,宮中每年八月十五都有中秋宴會,這一向是光祿寺和宮中的膳食局共同操辦的,膳食局負責擬單子和食物供給,光祿寺負責當天的禮儀相關——比如給參宴的大臣們安排位置。
這是個相當難的活兒,無他,能參與的這些大臣人數眾多,有哪些人要去、哪些人去不了,什麽人排在前面,誰和誰的交際關系如何這些全都要考慮進去,以往都是光祿寺卿自己琢磨這些事情的,今年他偏偏把這件事情交給了才剛來的姜逢年,說自己另有事情要做。
所有人都在等著看姜逢年的笑話。
姜逢年自己也頭疼,他對朝中的這些時局了解得並不多。
但他人再不好,也是有優點的,不懂的事情便問,光祿寺也有那些積年的老吏,他不恥下問,也能問出個所以然來。
那些積年老吏倒也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拿著歷年的資料研究研究,左右現在還沒到中秋夜的時候,從那些單子裏也能琢磨出點東西了,更何況實在不行就照舊例唄,添添減減人數也簡單的很。
姜逢年便捧著資料回了家。
安氏派人來尋他的時候,他正準備挑燈夜讀。
被打斷了思緒很是不滿,不過轉念一想,他這個夫人倒是很有幾分智慧,說不定還能幫他出點主意呢?更何況她是世家婦,對宮中的禮儀怎麽也要比他了解一些。
於是他便帶著資料重新尋了安氏。
進來的時候瞥見姜雲瑤也在,難免要展示一下他的慈父心腸:“三丫頭也在?外頭的鋪子開得怎麽樣了?”
安氏背著他就翻了個白眼。
鋪子都給到三丫頭手裏快一個月了,他到如今才想起來問上一句?
姜雲瑤倒沒什麽心緒,仍舊裝作那副濡慕的樣子:“不過小打小鬧罷了,賺上幾個零花錢,不值當父親過問。”
姜逢年也沒真想多了解:“便是虧了也無妨,爹爹給你兜底。”
他隨口問了兩句,立刻道出了自己的來意。
姜雲瑤一聽,馬上和安氏對視了一眼——這多半就是成王出的招了。
姜逢年這官來的虛,能做好這差事的幾率不大,光祿寺卿又有足夠的理由不在,據姜逢年說,他去處理祭祀相關的事情了,負責的就只剩下了姜逢年,萬一宴會上頭出了什麽事情,姜逢年首當其沖。
再小的事情,有了成王插手也能鬧成大事,姜逢年腦袋搬家也不是難事。
皇帝可不會找他這麽個小官問他為什麽差事沒有辦好,中秋宴夜是關系著朝廷體面的大事,但凡出點差錯都是丟了皇帝的臉。
姜逢年自然也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然也不會搬著資料來找她一個婦道人家出主意了。
安氏頭皮發麻。
姜雲瑤也沒什麽好氣,忍不住說:“父親這麽大的事兒就直接接下來了?總要問問光祿寺卿的章程吧?”
但凡姜逢年說上一句自己頭一回辦差事拿不準主意呢?光祿寺卿便是臉皮再厚也不會就這樣把事情全推給他,讓他一個人想法子。
不然就做得太明顯了。
姜逢年擰緊了眉頭:“他是光祿寺卿,我不過只是個少卿,他要給我交代差事我也不能拒絕才對。”
姜雲瑤深吸了一口氣:“那您也該問問底下那些官員,先讓他們拿個大致的名單出來,若是大差不差,也就夠了,總比現在摸不著頭腦好。”
一個人擔著事情,總沒有拖整個衙門下水來的好吧?皇帝將來就是再生氣,難不成還能把整個光祿寺都給砍了不成?多找點人背鍋,自己身上背的風險不就少了嗎!
姜逢年便不說話了。
他沒好意思講自己在同僚中間並不受歡迎,接了這事兒以後從來就沒考慮到還要去找那些同僚幫忙。
索性時間還多,便是找人列名單也來得及。
安氏也給他出主意:“你那衙門裏頭的人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見著你好,你是臨時插進去的人,說不定底下就有眼紅嫉妒的,或者是從前快要升到你這個位置了卻被橫插一腳的,也應該提防一些,叫他們列單子不必叫他們只列一份,倒是每個人都私下裏聯絡一番,叫他們各自列出來,你再瞧著上頭差不多的部分總結一下就是了。”
姜逢年默默記下。
姜雲瑤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既然成王想借這件事情扳倒姜逢年,便是他沒有做錯什麽事情,成王也會想盡辦法折騰出來,買通底下的人都是小事了,興許就主動叫自己手底下的人鬧事呢?不過折兩個人罷了。
只是這也是防不勝防的。
他們如今能做的也就只有幫著姜逢年處理好這件事情。
那份資料被留在了安氏這裏,姜逢年日日都與她一同研究查看,白天不在的時候,姜雲瑤便從餘大家那裏請了假也跟著安氏看。
她們對外頭的局勢不了解,光祿寺的這些歷年資料反倒也能研究出來點東西,怎麽也能看出來點什麽,對她們的計劃也有些幫助。
#
顧明月發現姑娘真的很忙,每天腦袋都埋在那些書裏頭,恨不得一字一句都看過去——三姑娘學起字畫可比她容易的多也快得多,顧明月自己還在學千字文呢,姑娘早就可以一目十行地看資料了。
難道這便是年齡的差距嗎?
她不解,但也不焦慮,照舊安安心心按著節奏來,偶爾到外頭的煎餅鋪子裏去看看情況,回來再說給姜雲瑤聽。
姑娘沒時間出門了,也不放心她一個五歲的小丫頭,便時常叫人陪著她,最好的人選就成了石頭這麽個知根知底的人。
但石頭又是姜玉瑯院子裏的人,總不能一直跟著姜雲瑤來往,天天告假容易引起別人的不滿。
姜雲瑤尋了個機由,問他願不願意從姜玉瑯的院子裏出來。
在她看來,石頭就算是在姜玉瑯的院子裏也不會有什麽大的成就了,姜玉瑯院子裏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他人又謹慎,絕不會用石頭這麽個和內院聯系緊密的人,尤其石頭還是和姜雲瑤關系好。
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在姜玉瑯的眼裏,安氏都是在收養姜雲瑤以後才對他逐漸冷淡的,他不會去反思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麽事情,反而會怪姜雲瑤搶走了安氏的關註。
這是他的心結。
姜雲瑤沒去關註過他,卻並不意味著她不知道,這一會兒選擇“挖墻腳”也不過是因為不想讓顧明月一個人在外行走罷了,天知道成王哪天會不會惱羞成怒或者突發奇想準備綁個人走?
她給石頭的條件也很簡單,把石頭重新放到外院去,或者放到鋪子裏,月錢照舊是和從前一樣,只是活兒比從前輕省許多,每日裏只負責顧明月的安全,亦或者在鋪子裏跑跑腿,將來若是做得好,也能混個掌櫃當當。
石頭猶豫了。
姜府裏頭的日子顯然是要比在鋪子裏要穩當一些的,穩當,卻也沒有出頭的機會,除非他能想法子調到別的地方去,可再好又能好到哪兒去?比姜玉瑯那裏更好的地方也就只有姜逢年那邊了。
可他冷眼瞧著,他們家這位老爺實在不堪,也相當於迂腐,若是一味的跟著他,往死裏拼命當差也成不了什麽事兒。
三姑娘倒是聰明一些,可跟著她,他總怕不穩當,吃了三年旱災的虧,他最怕的就是不穩當,也不知什麽時候再出個什麽事,恐怕前途就沒了,到時候可怎麽辦?如今鋪子的生意確實好一些,可不過一旬的功夫,就多出來這麽多的競爭鋪子,再過半月一月呢?三姑娘還能想出更多新鮮的東西維持現在的生意嗎?
若是生意失敗,三姑娘可以老老實實回到內宅裏,他可怎麽辦?
他不敢立馬應承下來。
姜雲瑤也不是自己親自來問的,她沒有空閑時間,是讓顧明月來的。
顧明月見他支支吾吾不說話,有些著急:“石頭哥哥?”
石頭便看向她。
顧明月穿了件鵝黃色的褙子,底下是白綾襖裙,裙角深深淺淺繡著米黃色的花,頭上盤了兩個包包頭,系著深紅的發帶。
他看了一眼便低下了頭,輕聲應了一句。
顧明月道:“姑娘說的那些你仔細想想?她是好人,肯定不會騙你的。”
石頭當然知道她不會騙自己:“我總想著要謹慎一些,前途未定,不敢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一個人身上。”
顧明月是知道他的性子的,猶疑道:“姑娘倒是說起另外一件事,想叫我問問你。”
石頭不知是什麽事。
顧明月說:“姑娘想問你,你是不是不願意一輩子都當一個奴仆?”
石頭苦笑:“自然的。”
他不是顧明月,明月年紀小,還不理解奴仆與正常人的區別,她了無牽掛,在她眼裏只要能吃飽喝足便已經很幸福,但在石頭眼裏是不一樣的。
奴仆便要屈居於人下,即便將來成家立業,生下的孩子依舊是奴仆,除非主家心善,不然這是一輩子也沒辦法更改的事情,奴仆不能置產業,不能科舉從伍,也不能擅自離開中京城去尋他的父母,他當然是不願意的。
這些話他沒有告訴過明月,她能保留住如今的天真便已經很好了。
顧明月便說:“姑娘也這麽跟我說的,她說若是你不同意,便讓我告訴你,你要是選擇去鋪子裏,她會請人教你讀書認字,若是你對讀書認字沒有興趣,她也可以找人教你舞槍弄棍,等你學成以後,甚至能把你的賣身契還給你。”
石頭愕然擡頭。
顧明月眼裏已經有淚了:“她說不必你做什麽,只要你現在辦到一件事情——保護好我。”
鋪子裏的生意終究是要有人去看著的,姜雲瑤其實大可以讓掌櫃每隔一段時間來府裏回話,但她問了顧明月。
顧明月說想常去鋪子裏看看。
她對鋪子裏的興趣終究還是比對在府裏的興趣大一些,雖然在府裏也能聽姑娘教自己讀書認字,可除了這些事情,她好像並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了,除了伺候姑娘。
她的針線學了快半年了,針法也是平平,永遠做不到像海棠那樣信手拈來,竹香姐姐說她在女紅方面沒什麽天賦,平常繡個香囊繡帕也就不得了了。
唯一的天賦似乎就是當廚子嘗味道,可她發揮的地方也有限,頂天也就去小廚房裏做些小點心,而且她拜方中意做幹爹的時間並不長,受限於時間問題,方中意教給她的東西也有限,這點東西已經足夠她這半年反反覆覆練習掌握精通了。
再多就沒有了。
但她也怕姑娘不高興——她是姑娘的丫頭來著,能學別的東西已經是姑娘對她格外好了,她的本分該是好好跟著姑娘才對,而不是惦記著外面的鋪子。
她在府裏來往的人要比姜雲瑤多得多,針線房的、茶水房的、守夜的婆子等等。
能聽到的消息自然也是比她多的。
下人們偶爾也會聊起她,以為她年紀小聽不懂,也不避諱,都是當著面聊,多數時候說她好運,一個鄉下貧困出身的赤腳,好運氣到了三姑娘院裏,趁了太太收養的東風,一躍成了府裏的上等丫頭,比那些苦熬資歷的幸運多了。
也有酸她嫉妒她的,不會明著說出來,只挑她的錯處,說她什麽也不會,年紀又那麽小,差事也當不好,每日裏只會跟著姑娘到處亂跑,還去外頭的什麽鋪子——她們說她給姑娘灌了迷魂湯,哄得她什麽都能答應,小丫頭連活兒都幹不好,還能去管著鋪子不成?
這些話顧明月都聽在耳朵裏,倒也不是因為他們議論她覺得難過,而是覺得自己是不是給姑娘丟人了。
心裏想法多了,當然也就不敢和姜雲瑤說她喜歡去鋪子裏。
可姜雲瑤是誰?顧明月在她眼裏就像張白紙似的,一眼就能看到底,她那點兒淺顯的心思實在太好認出來了。
她主動問了顧明月要不要去鋪子裏。
顧明月心裏的想法轉了又轉,還是坦誠了。
她喜歡呆在鋪子裏,哪怕什麽也不幹,搬個小板凳坐在門口看著那些來買東西的顧客人來人往都很有意思,有些客人還會吵嘴,這個說他要辣口的餅,那個罵他這幾日上了火起了瘡還吃辣不要命了。
偶爾也能聽一些家長裏短,誰家要娶媳婦,誰家剛生了大胖娃娃,誰家的孩子又不孝順,還有那些小官小吏們也會說一些衙門裏頭的事,抱怨上官太過嚴厲,或者是給他們的差事太多做也做不完,再不然就是偷偷看見哪個官員收了誰家的禮,要是被逮住了只怕有好果子吃。
顧明月還喜歡看那些來來往往的轎子。
有些轎子是長得一模一樣的 ,也是中京城裏最便宜的轎子,只要兩個人就能擡,廖藍色的布簾,或者是青麻色的,木頭也是普通的紅漆木頭,裏頭坐著的大人比露天裏走著的小官吏身份要高,卻也高不到哪兒去,但他們很舍得花錢,每次路過姜記食鋪總要花上幾個大錢買些店裏的東西拿回轎子裏吃。
也有不一樣的轎子,更加華麗一些,垂著紅纓,別著家徽,大多數都不會停留,路上那些青藍色的轎子碰見了這些轎子總會離得遠遠的,生怕兩邊撞見。偶爾也有停下來的,卻不會主動來買東西,而是叫了仆人來,一次要買好些,連轎子裏的人也看不見,他們就又走了。
虎頭他們也常常會來找她玩,偶爾分她一些吃的。
總之,姜記食鋪的門口是很熱鬧的。
顧明月喜歡這種熱鬧,這和姜府裏那種精致的熱鬧不一樣,總覺得有種撲面而來的煙火氣息。
她不知道該怎麽表達自己的喜歡,只能和姜雲瑤說她看到的這些東西。
三姑娘一下子就笑了,沒有生氣,也沒有怪她被外頭的鋪子分了心,甚至沒有說上一句重話。
她只是笑,然後說:“既然你喜歡,那就多去看看,只是要保護好自己,我這段時間太忙了,可能暫時顧不上你,嗯……要不然我找個人跟著你保護你好不好?”
她找的人就是石頭。
顧明月站在二門門口,手指頭都揪在了一起,眼淚氤氳在眼眶裏:“姑娘說信不過別人。”
所以她讓顧明月來找石頭,許諾了許多東西,卻不要求他回報什麽,只讓他保護好自己。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