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91章

關燈
第91章

【《唐律》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子弟都可以通過蔭補當官,這個名額只能是杜甫的,因為杜甫是杜閑的嫡長子。

如果不是嫡長子蔭襲,按律要坐兩年的牢。】

【在唐朝,宰相之子通過蔭補當官,起始官職就是正七品。

父親官職降一級,兒子蔭補的起始官級也降一級,以此類推,五品的官員,兒子通過蔭補當官,起始官職就是九品。

五品以下的官員想給兒子安排官職,那只能是衙門裏的無品小吏。

杜甫的父親杜閑曾當過朝議大夫,正好是五品官,可以為杜甫蔭補一個正九品的官職。至於兗州司馬,作者菌查到的是四品官。但是“司馬”一般都是被貶,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江州司馬青衫濕”,一個小小的九品官。

四品可以給兒子蔭補一個八品官。】

杜審言:“……”他的孫子杜甫被稱為“詩聖”,還不至於淪落到要靠蔭補當官的地步吧?不過八品官還是能看的,比他自己考的起點要高。

但以杜甫的才氣,靠蔭補當官就有點丟人了。

【據《舊唐書》記載,杜甫的父親杜閑終於奉天縣縣令,正七品官。看來四品大員只是曾經的輝煌,這蔭補子孫的機會錯過就沒有了。

杜甫連從九品下的河西尉都看不上,更不會看上沒有品級的小吏。】

【當然,杜甫考了一次落榜後就沒有接著考只是猜測,也可能他年年都考了,連連都落榜。畢竟沒有誰會作詩將自己每一次科考落榜都寫進去。

也許杜甫考了很多次,只在詩句中提了一次。】

杜甫:“……”

“忤下考功第,獨辭京尹堂。”他寫這句只是想表達不是他才華不行,而是詩詞文章沒有迎合考官的胃口,所以才落榜。

前面一句他自比屈原、賈誼,輕視曹植及建安七子,沒想到無人在意,後世之人的重點只在他的落榜上。

是啊,不管出於什麽原因,他終究是沒考上。

【杜甫載入史冊的一次科考,是天寶初年,奸相李林甫欺騙皇帝,戲弄天下學子的一個鬧劇。

這場考試沒有錄取一人,李林甫理不直氣也壯地告訴皇帝:“野無遺賢”。】

唐玄宗李隆基再次聽到這句“野無遺賢”,還是被氣得不輕,李林甫當他是胡亥,肆意欺騙嗎?

【杜甫科舉不成,走了李白的老路,四處寫幹謁詩,希望得到引薦求得官職,但是沒有成功。

天寶末年,唐玄宗祭祀祖廟,杜甫獻賦,終於入了唐玄宗的眼,可也只是待詔集賢院,就是前面提到的,待詔四年才等來了一個最末等的官職,差一點就沒品了。

杜甫嫌棄官小,不去就職,朝廷重新安排,得了個從八品下的官職。

杜甫這官當了還不到一年,安史之亂爆發。

杜甫政治正確了一回,千裏迢迢投奔剛登基的唐肅宗,中途還被俘虜了。】

接下來是一段動畫,人物形象是卡通的。

[一間牢房裏關了很多人,突然牢房打開,又塞進來了一個。

牢房裏的人都看向這新來的兄弟。

“子美?你怎麽也被抓了?”王維沒想到新關進來的人會是杜甫。

杜甫像是遇到親哥一般激動:摩詰兄!

幾天後,安祿山聽說手下抓到了大詩人王維,專門派人將王維接到洛陽,從集體關押變成單獨關押。

沒啥名氣的杜甫連叛軍也不重視。]

【沒錯,杜甫被後世人稱為“詩聖”,但是在當朝,杜甫並不出名。好比唐伯虎的畫在後世賣到了天價,但是唐伯虎生前窮困潦倒,畫的畫也賣不了幾個錢。】

【唐肅宗對杜甫千裏迢迢歷經艱險趕來歸附,那是十分感動,當即就任命杜甫為左拾遺。

左拾遺是什麽官呢?

魏征我們都如雷貫耳吧?被唐太宗比作鏡子的諫臣。左拾遺這個官職的職責就是跟隨皇帝,時刻提醒皇帝不要犯錯。

唐肅宗想要把杜甫當成心腹,但是杜甫讓他失望了。

這並非是說杜甫違法犯罪了,而是杜甫觸了唐肅宗的禁忌。

這話說來話長。

杜甫有一好友,名叫房琯,是當朝宰相。房琯有一門客叫董庭蘭。董庭蘭是個琴師,高適為其寫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是個很出名的琴師。

房琯經常聽董庭蘭彈琴,結果房琯的政敵就對董庭蘭下手了,彈劾董庭蘭“數招賂謝”。這個“數招賂謝”應該是多次收受賄賂的意思,作者菌也不是很了解,有知道的小夥伴可以打在屏幕上。】

天幕這麽說了,眾人紛紛想將答案打在屏幕上,但是根本就不知道怎麽打。

眾人:“……”到底什麽時候開放評論?想和先賢對話。

【董庭蘭是房琯的門客,董庭蘭收受賄賂等於房琯收受賄賂。

房琯入朝解釋,被唐肅宗罵了。

這件事之後不久,唐肅宗要罷免房琯丞相一職。杜甫諫言房琯有當丞相的才能,犯的錯也小,不能廢。這話惹怒了唐肅宗,對杜甫進行三司會審,審什麽呢?

這就要說到房琯被罷免的原因了。

房琯的政敵在唐肅宗耳邊進讒言,說房琯曾支持太上皇分封諸子為節度使,給予其他皇子兵權,恐怕並非是忠於唐肅宗的。

唐肅宗這個皇位是自立的,老爹在蜀中,他跑到靈武擅自登基,得位可以說不正。雖然後來唐玄宗派人前來認可了他這個皇帝,但這始終是他心中的一個疙瘩。】

天幕下的眾人想到了唐肅宗對待李白的態度紛紛點頭,可不是?

唐肅宗這是怕自己的皇位坐不穩啊。

【唐肅宗要的是完全忠於自己的人,而不是忠於太上皇或其他皇子的人。

唐肅宗之前讓房琯領兵去平叛,結果戰敗,損失了四萬精兵。唐肅宗對此都是輕拿輕放,沒有懲罰房琯。而現在,僅僅是因為一個門客,唐肅宗就要罷相,說明唐肅宗將讒言聽進去了,和房琯已經是離心離德,不再信任房琯。

這個時候,杜甫沒有站在唐肅宗這邊,而是為房琯說好話,也就失去了唐肅宗的信任。

三司會審,審問杜甫是否有反心。

房琯領兵不行,但確實是個好官,當縣令,當刺史都是政績斐然,得到了百姓的愛戴。杜甫為他說話本沒有錯,錯在沒能揣摩唐肅宗的心思,不知道唐肅宗為何要罷免房琯,勸錯了方向。

唐肅宗不懷疑房琯的才能,而是懷疑房琯的忠心。】

高力士點頭,以為皇帝身邊的紅人是那麽好當的嗎?伴君如伴虎可不是句玩笑話,那是要時刻揣摩皇帝的心思,說的話要說到皇帝的心坎裏去。

一旦說錯話,立馬就能失寵。

【得虧的房琯不是唐肅宗的兒子,不然就不止是貶官這麽簡單了。

唐肅宗處死建議他在靈武登基且在平定安史之亂中戰功累累的親兒子李倓。因為李倓太出色了,擔心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要不為啥說唐肅宗這個皇帝不行呢?

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唐全明星陣容都帶不起來,原本可以成為中興之主,結果虎頭蛇尾,安史之亂沒有完全平定留下隱患。】

唐玄宗李隆基:“……”要不就殺了吧,反正他兒子多的是。

唐肅宗李亨大罵:“妖言惑眾。”不是盤點六大詩人嗎?怎麽成批判他了?現在阻止眾人繼續看下去還來得及嗎?

似乎是來不及了。

房琯通過觀看天幕盤點,得知自己未來會被罷相,腦中閃過了一個個與他有過節的人物,猜不出是誰。

但是被罷相的原因天幕點明了,是當今聖上懷疑他不忠。

這可真是冤枉。

他當初輔佐太上皇時,也沒有想到太子李亨會自己稱帝啊,所以太上皇要分封諸子時,他也沒有特別照顧當今聖上。

以至於在軍事上占據重要地位的藩鎮分到了別的皇子手中。

這就懷疑他不忠?

事情已經發生了,房琯尋思著該如何化解,光是入宮解釋行不通。天幕已經說了,他會因董庭蘭被罷免,也是解釋了但是沒用。

看來得有實際行動才行。

洪武大帝朱元璋很不理解,功臣功高震主確實很有擔心的必要,尤其是君主勢弱的情況下。但自己兒子出色,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

這皇位不傳給兒孫,還想傳給誰?

【房琯可不止杜甫這一個朋友,王維也是房琯的朋友。房琯要被罷相的時候就只有杜甫勸諫唐肅宗,可以說就杜甫這一個不明真相的鐵憨憨。

當然,如果是王維,不出言則以,一出言,房琯就不止被貶官這麽簡單了,而是直接回老家種地。】

天幕上出現了王維寫給房琯的詩——《贈房盧氏琯》。

【王維被稱為“詩佛”,是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不光自己回家種地,還寫詩勸朋友回家種地。

孟浩然、房琯都被他勸過。】

李白原本是一邊喝酒一邊看天幕盤點,聽到這裏酒都不喝了。好家夥,王維勸孟夫子回家種田???

杜甫見怪不怪。

他和王維是老相識了,之前王維就歸隱過一段時間。

房琯看到這裏想通了,當今聖上並不怎麽英明,這個丞相不當也罷,大不了回去種田,和王摩詰當鄰居。與其費力保住現在這個官位,時刻擔心皇帝聽信奸人讒言,不如隨遇而安。

只是不知皇帝看了天幕盤點,是否能夠醒悟?

【咳咳,扯遠了。有人說杜甫的這個憨,是祖傳的。我看未必,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是狂,而不是傻。

杜審言少時和蘇味道齊名。

蘇味道為天官侍郎也就是吏部侍郎的時候,負責選拔考核官員。杜審言是候選人,要參加考試,考完出來和人說:“蘇味道必死。”

這話把眾人嚇著了,忙問杜審言為什麽。

杜審言說道:“蘇味道看了我的文章將要羞死。”

杜審言還常和人說,論文章,屈原、宋玉和我比都是弟弟,論書法,王羲之見了要拜我為師。

可見杜審言的狂,那為什麽說他不傻呢?因為他和當朝皇帝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兄弟交好。

武則天是能為了張氏兄弟,將親孫子杖斃的狠人。杜審言和張氏兄弟交好,可以說是把握住了官場的政治風向。

不過,武則天駕崩,杜審言也因這一點遭受貶謫。】

唐高宗李治聽到這裏氣暈了過去,本就不好的身體更加不好了。

【杜甫觸怒了唐肅宗入獄,是新上任的宰相張鎬將杜甫給救出來的。杜甫雖然出了牢獄,但是再也得不到唐肅宗的信任與重用,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從八品下。

左拾遺是從八品上,華州司功參軍是從八品下,看起來官位並沒有降多少,但失去的是聖心。

左拾遺是杜甫當過的最有前途的官,宰相張鎬初為官時就是左拾遺。】

【杜甫被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為什麽說是詩史呢?

因為他用寫詩記錄點點滴滴。

安史之亂爆發,杜甫作《春望》;戰亂期間,杜甫作“三吏”、“三別”;關中大旱,杜甫作《夏日嘆》;戰亂結束,杜甫作《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詩。】

天幕上出現了相應的詩詞文章。

【杜甫被貶華州不久就辭官,前往蜀中投奔世交嚴武,在嚴武的推薦下當了檢校工部員外郎,也在嚴武的資助下建了一幢茅屋。因為安史之亂,糧食缺少,資助他的嚴武也死了,杜甫的子女餓死了幾個,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天幕上出現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全詩。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遺憾的是,杜甫的願望一千二百年以後才得以實現。元朝詩人張養浩在《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寫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推翻帝制,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人民自己當家做主,生活才好了起來。】

天幕上出現了現代的高樓大廈。

天幕下的眾人驚呆了,沒有想到後世之人可以把房子建的這麽高,真的不是神跡?“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作出這句詩的李白覺得自己還是太保守了。

畫面一轉,天幕上出現了偏遠地區貧困縣的茅草屋。

天幕下的眾人:“……”在他們當朝,能住得起茅草屋已經是殷實人家了,在後世居然是貧困的人住的嗎?

杜甫:“……”任何年代,貧富差距都是這麽大。後世住茅草屋的貧困戶,生活水平落後了一千二百年。

天幕提到的推翻帝制並未引起波瀾,目前的社會生產力水平跟不上,不允許。

不光是生產力,人的思想也很難因為一兩句話而轉變。

【嚴武死後,杜甫辭去了官職,碾轉多地,在漂泊中去世。這期盤點就到這裏。我們下期視頻再見,敬請期待。】

天幕上又出現了供人點讚、關註、投幣的粉紅色圖標。

眾人紛紛點讚、關註、投幣。

唐玄宗李隆基反覆被天幕提及由明君轉昏君,所以這期天幕盤點一結束就迫不及待地重新啟用張九齡,但在李白的問題上遲疑了。

天幕都點名批評了,按理說應該把賜金放還的李白召回洛陽,但是實在有點受不了李白的傲氣。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的詩句描述的差不離。

李隆基拿不定註意,詢問隨侍一旁的高力士:“力士,這‘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確有才氣,給個什麽官職恰當?”

李白這個人是要用的,但實在是不想放到眼前添堵了。

高力士察言觀色,皇帝對這二人用上了雅稱,肯定是不能再排擠的,想到杜甫祖上四代都是縣令,建議道:“不若就讓他們當個縣令,在地方上為百姓謀福利?”

杜甫嫌棄縣尉官小,那讓杜甫當縣令總不會嫌棄?

李隆基聽了十分高興。

縣令這一官職有實權,是地方父母官,權力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能不能在任上做出政績,就看李白和杜甫的造化了。若是沒有做出政績,哼。

聖旨一下,李白和杜甫各自得了個縣令的官職。

朝中有人斷言,杜甫這個縣令也當不長,就杜甫那政治頭腦,不適合官場,而且太過隨性而為,一點都不珍惜得之不易的官職,每次都是自己辭官不做。

天幕盤點結束,宋朝的君臣們不約而同地想到,按照這個規律,下一個要盤點的詩人就是他們宋朝的蘇軾了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