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76章

關燈
第76章

扶蘇在馬車中看完了天幕異像,便下令隨侍的小吏吩咐車夫駕車繼續趕路,在行駛了小半個時辰後終於到達了下邳。

下邳的大小官員們已經在城門口恭候多時了。

他們早就得知了消息,這天下午太子會來到他們下邳求賢,奉太子之命通知了下邳的每一個鄉村,保證住在犄角嘎達裏的村民都能得知消息,就是隱居山林的人也都知曉太子要來。

等待的過程總是容易多想。

眾人覺得太子要請的賢才肯定也得知了消息,且是太子有意透露的,紛紛猜測不知道是什麽樣的賢才能得到太子的青睞。

他們這個下邳是要出名了啊。

扶蘇還未進城,只是遠遠地看見城墻,便見前方人頭攢動,是陸續趕來迎接他的百姓們。

不知這些百姓中有沒有張良?

雖然明知道張良和百姓們一起來迎接他的可能性不大,但心中隱隱還是抱有一絲希望。

張良能來,事情就要好辦多了。

下邳城中,百姓們得知太子扶蘇就要來到他們下邳了,紛紛跑到城門口觀看,最主要的是想要當面謝恩,最淳樸的表達他們的情感。

“三十稅一”的實施能救他們大多數人的命。

以前在地裏辛苦勞作一年,種出來的糧食要交的稅很多,剩下的糧食根本不夠吃,想活命只能沿街乞討,現在就可以想象莊稼收上來之後家家都有餘糧的情景,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了憧憬。

除此之外,澆灌莊稼的水車,以及比以前更省力好用的農具都是太子帶來的。

郊外,張良和項伯窩在家中,哪也沒去。

這天清晨,張良進城采買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秦國的太子在今日下午會來到下邳縣求賢,他還和項伯討論了一番這下邳隱藏的賢才是誰,從來沒有往自己的身上想。

太子扶蘇來了,很多百姓都想去看看。

有路過張良家門口的年輕人,看到張良還在家裏,問道:“張公,太子來到我們下邳了,你不去看嗎?”

他們這個小縣城難得有大人物來。

由於張良是這十裏八鄉最有學問的人,村民們尊稱張良為張公。

這個小地方有才華的人不多。

項伯還是逃犯,雖然學識不差,但是不能表露出來,容易暴露身份。

問起學問是哪來的,不好回答。

張良不刺殺扶蘇就不錯了,擺手道:“我就不去湊熱鬧了,你們去吧。”

“哎。”年輕人應了一聲便走。

項伯感嘆道:“咱們這下邳還真是臥虎藏龍啊,還有我們不知道的賢才。”

張良說道:“估計是個隱士吧。”

說不定太子要拜訪的賢才他們認識,只是也和他們一樣,隱姓埋名,處事低調,所以深藏不露。

太子的車駕從簡,但是有不少精兵護衛。

一行人才剛來到城門口,百姓們就一擁上前,嚇了護衛們一跳,看到百姓們都深深地鞠躬,口中說的都是讚美太子殿下的話才放下心來。

扶蘇從車駕中出來,看到這一場景心中觸動,回了一禮。

百姓們臉上都洋溢著喜氣。

隨著馬車向前行駛,百姓們緩慢地讓開了一條道,讓太子殿下的車駕通行。

並沒有鳴鑼開道。

扶蘇是下午才到下邳的,並不急著去請張良,而是打算在城中休整一番,第二天看完早上的天幕異像再去請張良。

第二天一早,天幕異像如期而至。

“您關註的作者更新啦!”已經關註作者的人都收到了這樣一個提示。緊接著,天幕開啟了它的推送:《六大詩人系列》。

唐朝的詩人們翹首以盼,希望自己能夠上榜。

科舉制的考試科目裏有詩文,應試教育造就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詩人,能上榜的詩人現在只剩下五個了,競爭有些激烈,不知道誰能夠脫穎而出?

宋朝的君臣們都緊張不已,要開始盤點蘇軾了嗎?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小蘇打。這期視頻來盤點“六大詩人系列”,閑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天幕上出現了一片桃花林,旁邊配有《桃花源記》全文,以及這篇文章的作者——陶淵明。

畫面定格,天幕講解聲隨之響起。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尋陽郡人士也就是現在的江西。】

晉朝的文人們多有不服。

“六大詩人系列”,總共才只有六個人入選,晉朝選了陶淵明,多半本朝不會再有人入選排行榜了。

他們承認陶潛很有才華,但是不算是最突出的那一個。

在晉朝,最有才名的當屬謝靈運。

宋朝的詩人,歐陽修、蘇軾等則對陶淵明極為推崇,認為陶淵明上榜當之無愧。

歐陽修曾說:“晉朝無文章,唯有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蘇軾則說自己唯獨喜歡陶淵明的詩。

【兩晉南北朝時期,擅長詩文的人有許多。顏延之、謝靈運、鮑照三人的文學成就不凡,被稱為“元嘉三大家”,但是我們上學時背的最多的,是陶淵明的作品。

這一時期的詩人當中,就數陶淵明的作品入選教材的數量多。】

天幕下的眾人似乎弄懂了上榜的規則。

【陶淵明的詩文我們都熟悉,就不多說了,這期視頻,作者菌帶各位了解陶淵明這個人。“不為五鬥米折腰”恐怕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

陶淵明家世顯赫,曾祖父陶侃是東晉的開國功臣,祖父陶茂是武昌太守,父親不見記載。

在東晉時期,九品中正制已經被世家大族玩明白了,借此壟斷了官場。陶淵明擁有這樣的家世,結識的人也都是世家大族的,即便家道中落,但是想當官還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孔乙己,雖然窮得叮當響,排出九文大錢,但是不肯脫去長衫,跌落階層。】

魏文帝曹丕:“???”

他覺得九品中正制很好啊,可以從底層提拔人才,怎麽到了東晉就變了樣?

陳群:“……”

他想到了天幕曾經提到的,東晉是“王與馬,共天下”,明明是君主沒用,卻怪到了他想出的選官制度上?

魏明帝曹叡覺得九品中正制確實不行,但是沒有更好的選官制度了。

科舉制現在還沒有辦法推行。

【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鼻祖,和謝靈運一樣是一位很出色的文人,但是不適合當官。區別在於謝靈運是人菜癮還大,陶淵明是不想當官。

為什麽說陶淵明不適合當官呢?

陶淵明曾經當過彭澤縣令,在任上用公田,也就是用最好的田地來種植釀酒的作物,因為他自己嗜酒如命。】

天幕上出現了肥沃的田地裏種滿秫谷的現象。

天幕下的眾人:“……”這確實是有點暴殄天物,但也沒規定官員不能自己享受,土地就非得種糧食。

謝·人菜癮還大·靈運:“!!!”

【《晉書》中記載:因為父母年邁,家境貧寒,陶淵明不得已出任江州祭酒,補貼家用。但是呢,才幹了幾天幹就不下去了,辭官回家。

這說明陶淵明家裏還不夠窮。

後來州裏召他做主簿,他也不幹,回家種地,達成了他詩中所寫:“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成就,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差點沒把自己餓死。

之後,陶淵明又當了鎮軍、建威參軍。

這是個什麽官呢?屬於幕職,也就是我們現代的私人顧問。陶淵明也不想幹,和親朋好友說想出任邑令,攢錢隱居,也就是想當縣令。

主管這事的人聽說了陶淵明的想法,難得陶淵明有想當的官,而且胃口也不大,於是就滿足了他的願望,讓他去當彭澤縣的縣令。】

秦始皇嬴政覺得陶淵明這個彭澤令也做不長。

【陶淵明當上縣令之後也不好好幹,下令將公田全部種上秫谷,說道:“讓我常常醉酒就知足了。”

一百畝良田全部用來種秫谷。

試問,一個想著終日飲醉的人如何能夠當好縣令,百姓的父母官?

喝酒誤事可不是危言聳聽。

在妻子的要求下,陶淵明才改為一半田地種秫谷,一半田地種粳。

有人會說了,在古代,縣令是七八九品的芝麻官,官很小,無法令陶淵明施展才華和抱負。但是古代的縣令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市長,市長官小?

科級幹部要哭了。】

洪武大帝朱元璋心疼被陶淵明糟蹋的那五十畝良田,若是都用來種植莊稼該多好啊。

公田比私田肥沃,不該這麽糟蹋。

【《晉書》記載:“陶潛素簡貴,不私事上官。”

素是向來的意思;簡貴的意思是簡傲高貴;私是暗地裏的意思;事是侍奉,伺候的意思。

也就是說,陶淵明有傲骨,不做私底下給上司送禮,討好長官的事情。

郡裏派督郵來到縣裏,陶淵明的下屬陳述說,應該整束衣冠去見督郵。

這話令陶淵明炸毛了。

陶淵明說道:“我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殷勤地侍奉鄉裏的小人。”憤而辭官,寫下《歸去來兮辭》。

作者菌愚昧,沒有看到陶淵明的政績,也沒有看到陶淵明的憂國憂民之心。】

天幕上出現了《歸去來兮辭》全篇。

天幕下的眾人看到這封辭職信,確實是文辭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可見陶淵明的灑脫以及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陶淵明有才華,只是無心官場。

當然,這才華也只是詩文一類的,於國沒有多大建樹。

【陶淵明回家之後,不事生產,也不幹家務,生活靠親朋接濟,常有親朋好友帶著酒菜前去看望他,與他一起吟詩作對,撫琴聽曲。

我們來看看他的親朋。

陶淵明家境沒落,但是他的侄子陶延壽是晉朝的公爵——長沙郡公。

郡公是異姓功臣的最高爵位。

陶淵明的朋友有刺史王弘、始安太守顏延之,就連廢立皇帝的權臣檀道濟也慕名前去拜訪他。

正如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所寫的那樣:“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所以,一個小小的督郵也配讓陶淵明正裝相迎?

陶淵明可是長沙郡公的長輩。】

結廬隱居的陶淵明看到這裏氣不過,他以前就沒見過陶延壽,在《贈長沙公》中也明確說了與長沙公雖然是親戚,但是形同陌路。

他能沾到陶延壽的光?

【好了,這期盤點就到這裏。我們下期視頻再見,敬請期待。】

天幕上又出現了供人點讚、關註、投幣的粉紅色圖標。

眾人紛紛點讚、關註、投幣。

歐陽修和蘇軾第一次看天幕盤點這麽生氣,為陶淵明抱不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