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許執與曦珠(番外1)

關燈
許執與曦珠(番外1)

起事於無形, 而要大功於天下——是謂微明。

*

在八歲之前,許執甚至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村人都稱他為二啞巴。

因他是許家的第二個兒子,從娘胎裏出來時, 一點聲息都無, 穩婆急地不斷拍打, 狠了些, 才逼出一聲孱弱的哭音。

與其他嗷嗷待哺的嬰孩不同, 他從不哭不鬧, 待在搖籃裏仰望頭頂蔥蘢的榆樹葉,還有更高處的天空。

不一會, 累了, 自己就睡著了。

醒了, 接著看綠葉、藍天、白雲。偶爾飛過一兩只蝴蝶, 他會伸手去撲抓。

當然抓不住,他只能眼睜睜看著蝴蝶飛走, 憋著嘴,仍然不哭一聲。

村人都誇許家生出了一個懂事的孩子,不會鬧爹娘。

許父許母不必被小兒子操心, 可以安心地耕田種地。

九月秋收時, 他們要繳糧納稅,聽說今年朝廷的賦稅多加了半成。熾陽之下, 他們罵罵咧咧, 還是將褲腰帶勒緊, 在土黃的地裏鋤除雜草, 揮汗如雨,順著枯瘦的身軀淌下。

他們有兩個兒子, 要為這兩個兒子操勞一生,想到以後要蓋新房,要娶進兩個媳婦,還有每日的家用吃飯,那得多少耗費啊。

他們揮動鋤頭的動作更利索了,盡管勞累,但臉上都帶著笑。

卻不想小兒子在長至三歲後,還是不會說話,可急壞他們了,忙帶著孩子奔波到鎮上去看大夫。

大夫說無事,就是說話慢些罷了,再等些時候。

“且看這孩子的面相,以後會是個有本事的,做爹娘的不要急。”

許父許母哪能不急啊,後頭又請跳神的婆子來,餵了小兒子一碗的灰符水下去,還是不管用。

會見人笑,就是不會說話。

他們甚至都想,倘若真的不會說話,只要能做事,掙口飯吃,以後還是可以娶上媳婦、生上孩子的。

等到小兒子長至五歲時,終於會說話了,但每回只蹦出一兩個字,村裏人都慣於叫他二啞巴,改不過來了。

許父許母無奈,也早接受。

大兒子跟著一個瓦匠師傅做學徒,一年難得回來幾次,但學得真本領,以後便能多掙上幾兩銀子,比他們種地的強多了。

日子總會越過越好。

他們也想給小兒子找門事做,卻到七歲,越長大,性子越是孤僻,常自己待在一處。

只能先給他找了個放牛的事,是附近一個有錢人莊子養的水牛。

傍晚夕陽西下,還不見人回家,準在哪裏蹲著,拿根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

得扯著嗓子喊“二啞巴!回來吃飯了!”

他們也喊他二啞巴。

二啞巴今日新學了《三字經》的一句。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他坐在樹墩子上,望著地上的字痕,低聲默念著,想,可是“一”是從哪裏來的。

他冥思苦想,把先生說過的話再回想,可先生都未提到過,同學們也未問到。

先生說過:“我說多少次了,要多讀書,要多寫字,才能真正明白這些聖賢書裏的大道理,你們爹娘辛苦勞作,把你們送來我這處念書,你們卻不肯用功,怎麽去參加童試!真是氣煞我也!”

這是先生最常說的一句話,他記在心裏。

於是他擦掉地上的那些字,用樹枝一遍又一遍地將新學到的道理寫著。

“一”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二啞巴!回家吃飯!”

忽地,娘的喊聲從遠處傳來,二啞巴慌張丟下樹枝,站起身,用草鞋底搓掉地上的字,往炊煙飄起的地方跑去。

到家裏,吃著米面饃饃,喝著稀粥,他還在出神地想那句大道理。

“想什麽呢?”

爹問他話。

他低著頭,無聲搖了搖。

曾經有次,賣貨郎經過村裏,娘買了幾尺粗布,卻被多找了一個銅板。

為這一個銅板,爹娘商議說,等下回貨郎再來,要把銅板還回去。

當時,爹對他說:“咱們家是窮,但人窮志不能窮,絕不能做偷雞摸狗的事。”

他不敢告訴爹娘,自己沒交學費和束脩,卻偷學了先生的知識。

他更知道家裏窮,最近還在給哥哥攢錢娶嫂子,從不敢提讀書的事。

但那些念書聲太吸引他了,讓他忍不住在放牛時,將繩子栓在樹幹上,要往那個私塾去,偷躲在最後面的窗戶下邊,動著耳朵聽,擡眼瞟黑板上的灰字。

從春日聽到夏天,再從秋天聽到冬日。

無論酷暑嚴冬,從不缺少一日。

直到那日大雪鋪地,陷進去半只腳,鵝毛大雪還在從灰色的蒼穹,洋灑地往下飄落。

他又來到了私塾窗戶下,躲在角落裏準備聽課。

天很冷,他穿的鞋是哥哥剩下的,黑麻布,早就發硬變薄。

腳寒的團起來,手凍地也生了瘡。

他將昨日新學的那篇《孟子》再默念了一遍。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他念著念著,漸漸沒了聲,垂頭看埋了腳的白雪。

開年後,爹娘讓他跟著哥哥去學做瓦匠,有哥哥帶著,他可以學到本事,以後有飯吃,能娶到媳婦。

但他不想去,他想讀書。

他已經將先生教過的書都學會,也懂了字裏行間的意思。

吸了吸快凍壞的鼻子。

可他知道,這不過是他的妄想罷了。

他很快不能再來這裏,繼續讀書了。

陳參推門出來時,看到的便是一個小人躬背縮在窗下的雪裏,寒風之中,身上也落滿了白雪。

他早知平日講課時,這叫二啞巴的小兒就在偷聽,只是從未揭穿。

卻不想這孩子能堅持這麽久,且這般的大雪天,整個私塾的學生都未來,只有他到了。

陳參說不明白那刻的心情,一股熱流竄過心間。

他過去將人從雪地裏拽起來,拉進屋裏,拿炭給人烘烤,開始考校二啞巴的學識。

既是啞巴,陳參便不報期盼地詢問:“昨日我所教的孟子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可會背了?”

但不想二啞巴緩慢地開口:“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t吾舉於士……”

早就念了數遍的文章,不消思考,只因許久不與外人說話,稍顯遲鈍。

字正腔圓,無一字錯漏。

陳參吃驚不已。

接著便看到二啞巴直盯著他,然後跪倒在地,嗵地磕了一個頭。

“先……先生,我還會寫的,也知道其中典故含義。您的教導,我都記住了。”

他忙不疊以指蘸水,在木桌上寫起字來,給先生看。

這便是將才八歲的許執,在漫長一生裏,審時度勢,所抓住的第一個機遇。

陳參察覺到此子的聰穎及耐性,若於科舉仕途,恐怕前程不可限量。

卻困於家中貧寒,就此耽擱了。

從前他也家貧,但幸有祖產,日夜刻苦讀書,最終不過一個舉人,給人在縣衙做師爺,卻得罪了人,只得來到這個村裏,以教書謀得糊口,勉強度日。

他整夜未眠,做了一個決定。

親自去游說二啞巴的爹娘,並表明不收任何錢財及束綃,只希望他們把孩子交給他,今後必有大成就。

此後許家世代,會免去貧農之身,不再繳納賦稅。

陳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許父許母被震驚說動,他們不曾想小兒子去偷學,還得了先生的賞識,願意不收一文的教導。

小兒子亦在他們面前跪下。

“爹,娘,我一定會好好讀書,讓你們以後過上好日子。”

便從那日起,二啞巴不再叫二啞巴,有了正式的名,也有了字。

執,寓持拿。

微明,微弱之光。

起事於無形,而要大功於天下。

盡管陳參業已被朝廷那些齷齪勾結所傷,但還是祈望他的這個學生,能越走越遠,做一個對國對民,都有益的人。

他開始教授許執,將自己畢生所學,於口舌,於紙筆,全皆告知。

並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那些經史子集,都送予許執。

不過一年,甚至因驚於許執的成長,怕自己不能再為他之老師,要尋學識更為淵博者,繼續教導許執。

但不用他之費心,在童試之中,許執奪得第一名的生員名次,被當時貶官的馮維看中,願以指導。

馮維,慶徽十七年的三甲進士。

同進士出身,為官多年,卻在改換至神瑞新朝後,因性情耿直,不滿上官隱瞞地動災情,以至百姓死傷無數,越級上報並彈劾,最後卻從京城,被貶至西北雲州府。

縱使貶官,也非一個陳參能比。

十歲的許執拜別他的恩師,陳參笑道:“你以後有了出息,別忘了回來看我,記得帶壺好酒。”

許執哽咽磕頭,道:“是,永不敢忘記先生恩情和教導。”

再拜入馮維門下。

此後十年,他一直跟在馮維身邊學習,游歷多地,也結識了許多名士,知道在朝廷中,雲州府地屬勢力的弱小,西北久難出大官。這幾十年間,唯一個盧冰壺,做了太子老師,何其榮光。

那不是許執能企及的人物,便連他的老師馮維都拍掌稱讚。

他仍在點燈看書,細思先人的註解,提筆寫落自己的想法。

身處匪患猖獗的西北,見過太多殘酷,再將眼望著書頁間,那些故人先師的激昂之言。

他在心裏立誓,自己以後做官,定要做一個為萬民開太平的官。

太年輕了,也太不知天高地厚,輕易許下這樣的誓言,倘若說出,只會被那些在朝廷中浸淫多年,也曾懷揣過文人理想的官員恥笑。

馮維沒有丟棄風骨,因當地州府官員貪墨,寫詩指責,猶如當年被貶遠離京城,最終被罷官職。

他竟也自恃清高,枉顧即將開場的秋闈,附詩攀和。

最後失去了參與秋闈的資格,前程仕途全然斷送。

雲州府的各級官員已將他之姓名記錄在案,他跳不出去,這輩子便是一步死棋。

在那些諷刺的笑聲裏,他回到了那個養育他的村莊。

十年過去,他都快忘了家是什麽模樣。

五年前,父親上山跟人打獵,想補貼家用,卻摔落山崖,臟器碎裂而亡。臨閉眼前,一直在喊他的名字,而那時他正與同窗觀摩石刻拓印,並未收到消息,等趕到家裏,已過去多日。

如今,母親也兩鬢霜白地躺在床上,腰因多年種地彎地直不起來,咳嗽不止。

原來她早就病入膏肓,為了不讓遠方的他擔憂,盼他讀書做官,從不提及自己的病,說一切都好。

村裏流言漫傳,母親一雙眼哭地紅腫,抓緊他的手,問他:“二啞巴,你這麽些年的書,是不是白讀了?你是不是做不成官了?”

他不知道,所以沒有說話。

但他應該說話的。

母親最後才不會因受不了那些非議,因他而病逝。

“闔家供他一個讀書人出來,不就是要光宗耀祖的,喏,可好,這是要敗倒門楣。”

“他爹從前還跟我前頭炫耀,他家出個讀書人了,嘁,到頭來還不是要跟我們種地嗎?”

“說來二啞巴得罪誰了,這以後是真的沒出路了?”

他們重提他曾經的名,讓他羞愧地低下頭。

在曾經的恩師陳參面前,愈加低下去。

陳參恨鐵不成鋼地指著他,“他馮維是何人,做官多年,見過風浪也經得起,而你又是何人,連個浪頭都沒看到,便妄想翻人家的船,你就不能忍忍,偏要去寫那首詩做什麽!”

“你以為一首詩,人家奈何不了你?豈知那豪門權貴,哪怕你說錯一句話,便是沒命的事。”

誰都沒他了解這個學生,悶不吭聲,卻有自個的主意。

但知這世上的諸多事,都需圓滑變通。

你要直,要剛,可以,你卻要有那能耐,或是有能人護著,讓他人不能辯駁地接受。

當年的他,便是吃虧在此處,才連個師爺都做不成。

如今一看,那個馮維怕連他都不如,不過學問好,卻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懂。

陳參後悔不已,他好好教出的學生,此生怕是毀了。

但他不再多說,怕這個學生心氣高的承受不了,會出事。

只是唉聲嘆氣,擺手甩袖。

許執擡頭,看著恩師失望遠去的背影。

他默然地離開,卻在半路上,有人在半坡大喊道:“二啞巴,快回家,你娘不行了!”

他狂跑起來,朝家裏飛奔。

卻到家裏,怎麽就吊起了白幡,堂屋擺著一口棺材。

他怔怔地望著眼前的一切,忽地一巴掌打過來,落在臉上。

他偏過頭去,聽到哥哥的悲愴哭聲:“是你害死的娘!你怎麽會有臉回來,你怎麽不索性死在外頭,讓娘以為你一直在讀書,興許走得不會這樣難過!”

他無言辯解,又突地再聽到一句:“我們分家!”

“我真是受夠了,自你讀書,家裏好的東西都緊著你,爹娘從舍不得給我,便只有你是他們的兒子,我就不是了!現還連累到我和你嫂子,讓我們被村裏人說閑話!”

他擡起頭,卻看到人去屋空,許多物件擺設都被摞在一輛牛板車上,用幾根麻繩捆縛,餘暉盡頭,負重的牛車在小道上越行越遠。

他再也看不見大哥和大嫂的影子。

他們走了。

去了哪裏,並沒有告訴他。

獨留他在空蕩蕩的屋子裏。

黑夜來臨,他還楞然地站著,直到月光從破風的窗漏進來,爬向他的腳,他才動了動。

他似以往一樣,除去必要事,其餘時候都在讀書。

他走向了東南角。

那裏有一張形似長案的桌,緊挨著一個六層的書架,上面整齊地擺滿了書。

書桌和書架,皆是他十歲那年,父親農忙時,夜裏極力抽出空來,用山上伐來的桃木做成的。

做了整半個月,很粗糙,但耐用。過了十年,都無一絲不牢固毀壞。

他在書架的夾層裏,找到了一個紗布袋子,無數黑灰的點遍布裏面。

打開來,赫然是蟲子的屍體,星羅密布地沾在變脆的紗上。

他想起來,很久之前,他把先生的書搬回來讀。

可家裏窮,入夜後不能點燈,會浪費油。

那時,他不想爹娘花銅板在此事上,讓他們更加勞累,只好在昏暗裏,默念那些熟背的詩文。哥哥學徒回來,與他睡在一起時,總是說:“你念書和念經似的,聽得我想打瞌睡。”

不一會,呼嚕聲響起來,他再背不下去,也吵地睡不著。

會想,何時才能不過這般窮困的日子。

他得更努力地讀書才成。

他去捉螢火蟲,想做一盞燈。

但被哥哥看見了,哥哥氣道:“你笨啊,夜裏要看書,怕浪費油,與我說,我給師傅做瓦偷偷攢了點錢,沒給爹娘知道,我去給你買蠟燭,你偷偷點著看書,可別讓他們知道我藏錢了。”

“哥。”

“你我是兄弟,計較這些做什麽。”

蠟燭一截截地燒掉,裝著螢火蟲屍t體的紗布袋子留了下來。

他抵靠住書架,滑坐在地。

……

許執醒過來後,摁著額穴緩了片刻。

他起床穿鞋,在昏昧裏,推窗看出去,外面恰是夜涼如水。一只黑貓正在柿子樹的高處,躬身勾著什麽,不時“喵”叫聲。

拉開書案抽屜,從裏取出一方棉帕。

掌心托著帕子打開,裏面躺著一只銀蝴蝶的耳墜子。

月光灑落在墜子上,閃爍著瑩亮的光澤。

是他年初入京趕考,尚住客棧時,與同年去往上元燈會,在賒月樓初見柳姑娘,她撞落在他懷裏的。

他堪見她朦朧如霧的淚眼,那抹柔軟極速撤離,他下意識伸手要拉住她欲墜的身體。

“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她慌著歉聲,從他懷裏退出來,又提著裙擺,跌跌撞撞地跑下樓去,隱約地聽到一聲聲的呼喚:“三表哥!”

他半伸出去的手滯住,卻註意到袖子上垂掛著一個亮閃閃的東西。

拿起一看,是一只耳墜。

是她遺落的。

他忙去追她,想要將耳墜還給她。

但上元燈會人聲鼎沸,車水馬龍,人一跑入那些璀璨絢爛的花燈裏,再難覓蹤跡。

他在喧鬧的人群裏找了好一會,都未看到她。

那時他並不知道她叫什麽,興許以後也不會再見。

但他還是將那只銀蝴蝶的耳墜小心保管。

不想真的有再見的一日。

那天是寒食,落雨。

春闈放榜之後,與同年往瀟水灣踏青不成,正待返回城內,不妨經過一座亭子,隔著濛濛細雨,隱約覺得是她。

待走近些,看見果然是她。

一個人坐在廊下,低著頭,手指揪扯腰間的荷白絳帶玩,輕蕩著兩只月白繡鞋,瞧著悶悶不樂的樣子。

頂著兩個簪珍珠釵的旋花髻,發絲被斜飛的雨水打濕,黏在瓷白的頰側。

她身邊並沒有傘。

他微微握緊手裏的傘柄,而後走進亭中,收好了傘,她都未留意到進來個人,還在發呆。

他不得不朝她走近些。

她終於看見了他的到來,停住晃腳的動作,擡起頭,一下子慌亂地站起身,往後退,卻被椅靠磕到膝窩,又坐下去,後腦也磕到了柱子。

她摸向腦袋,朝他瞪眼,臉腮上的肉也氣鼓起來。

卻一點都不兇。

他沒忍住笑了聲。

她已經不記得他。

時隔三個月,他也不知如何開口,再歸還她那只耳墜了。

“在下唐突,路過見姑娘沒有帶傘,這把傘就送予姑娘。”

只能將傘留與她。

她並不要,一副冷淡的模樣。

“多謝公子好意,我的丫鬟已經去尋傘了。”

那般大的雨,亭子又小,等找來傘,她都要淋濕了。

“春雨不知何時停,亭小難避風雨,還請姑娘收下。”

他把傘放到石桌上,轉身後退兩步,冒雨出了亭子,鉆入同年的傘下。

從她的容貌和穿著,他看出她的精細嬌養,恐是那些大戶出來的,只不知是哪家。

但不管是哪家,都與他沒什麽關系。

卻不想不久之後,一場相看會落到他的頭上。

他的座師盧冰壺,有意讓他與寄住在鎮國公府的表姑娘看過。

他不好拂這個意思,只能先去,到時再借機找緣由推拒。

只是他沒料到相看的人,會是她。

隔著屏風,僅是一個婀娜的影,他隱約覺得是她,待人探出半個頭,他看清了那半張面容。

怎麽第三次見,又是眼睛通紅,傷心的樣子了。

她不樂意這場相看嗎?

但當國公夫人問他時,他卻默點了頭。

臨走前,他側首轉過時,踟躕瞬,還是對屏風後的她笑了下。

出府的路上,衛家二爺、戶部侍郎衛度問及他在刑部的差事,話裏話外的意思,他已分明,這樁婚事若是能成,到時會許給他好處。

縱使還不明其間糾葛,但他依然默地應下。

只是能成的關鍵,也得柳姑娘點頭。

他知道了她的姓名。

窗外的貓又喵叫了聲。

許執緩緩坐了下來,一顆心在闃靜將亮的夜,漸起忐忑。

這一晚,她是如何想的,是否會選他。

她應該還記得他。

他隱約有感,倘若她答應了,他以後的仕途興許會朝另一個方向去。

而到時,他會將這只銀蝴蝶的耳墜歸還給她,與她說,其實他們早已在上元那日見過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