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73 章
臘月冬日的時候, 天氣已經不能再冷了。
邊上的小河面上都結了一層薄薄的冰,早上起來的時候,滿地都是霜, 呼著一口氣, 滿口都是白霧。
原先就是安陽縣的人也就罷了,那先逃難來的, 臨時在安陽縣大棚住下的流民們,日子就難過了。
人要活下去, 就講究一個吃穿住行。
住都是統一住在大棚裏,行就不用考慮了。
至於衣服,衣服都還好說,總歸能找出幾件。而糧食, 就苦了很多, 令人頭大了。
秋日的時候, 洪水、暴雨,直接把本應該豐收的稻子和麥子全部沖垮了,好好的豐收季直接泡了水。
結了穗的稻子和麥子直接變成了空心的,要麽就直接埋在泥巴裏, 反正是不能吃了。
糧食的價格因此飛漲, 那些跑出來的流民本身就沒什麽銀子,現下就更加買不起了。
好在, 謝今安安排人種下去的第一波番薯和土豆,經過林曉靜所說的種植方法被好好使弄了一番,到了臘月冬日竟然長成了。
開荒開了幾百畝。
雖然種的沒有當日阿四爺般用心,但是產出的土豆和番薯, 卻已經完全夠量了。
燕帝特意安排了欽差來查看,記錄了番薯和土豆的情況。
當初一個小坑裏放了幾個小塊, 一個小塊就能長出一株苗,一根苗上就能結七八個莖塊。
碩果累累。
這些流民根據公縣令的安排,井然有序地開始挖,一下子就挖出了上千斤,上萬斤。
令人瞠目結舌。
這樣一記,就發現這兩種作物,比起水稻和小麥也不差,是產量很大的作物,正如林曉靜所說,飽腹感十足。
消息傳回京城,燕帝更是龍顏大悅。直接將番薯和紅薯兩種作物,開始大面積推廣。
而安陽縣這邊,剛長成的土豆和番薯,產量很大,那麽安陽縣新來的那些人也不至於餓肚子,足夠那些流民吃飽喝足了。
公縣令安排了人在城外施粥,勉勉強強讓他們過了個飽肚子的冬日。
試驗田的結果以及流民安置得妥當,這遲來的嘉獎總算是到了。雖然遲了些,但是總比沒有好。公縣令得到了上面的嘉獎,升了半品,再過些時日就要調離了,成日裏笑得合不攏嘴。
他原以為自己一大把年紀了,再如何也就是個八品縣令了。
沒想到如今竟然有機會,能到從七品!
公縣令走之前,還專門來拜訪了林曉靜,特意感謝再三,“還得多謝林姑娘貢獻出了土豆和番薯,以後若是有機會,林姑娘到了東延府,我一定做東。”
林曉靜謝過,突然感慨萬千。
以前公縣令一口一個“林曉靜”、“刁民”,哪裏會像現在這般恭敬?
笑過的林曉靜又想起來,公縣令的那個女兒公妙顏好些時日沒叫自己的小丫鬟小蓮來鋪子裏了。
或許是她們不敢再勞動林曉靜給他們做點心了,幹脆就不再出現了。
林曉靜想起這些事情,也是一笑了之。
冬日裏糧食豐足,日子就過起來快了。
翻過年,又是二月、四月、六月,林曉初都踏踏實實在縣學讀書,林曉靜還是經營著小林食肆。
反倒是盛康樂再次下場,又是一遍縣試、府試、院試,竟然真的中了個秀才。
雖然只是剛好考上了個八十名,擦上了個線,但卻是實打實地考上了秀才,有了功名。
“天吶,天吶!竟然真的是我的名字!”盛康樂好不容易擠到了排行榜邊上,瞅著最後一張紙開始看起。
結果,一個紮眼,就瞧見,“高橋鎮盛康樂”幾個大字,在最後一名。
初時,盛康樂還反應不過來。
反應過來,當場在原地跳了起來,激動地朝他母親王氏吶喊,“娘!娘!我中了!我中了!”
盛康樂著急忙慌地往回跑,等王氏聽清了,差點沒原地撅過去,嘴巴裏也是一個勁兒地感嘆,“我兒中了我兒中了!我兒是秀才了。”
“娘,我能考上秀才,有一大半都是曉初的功勞,都是他帶著我學習。我今天就要去找他,順便把這個好消息也跟他說一說。”盛康樂說道。
王氏卻皺了皺眉說道,“那你不能空手去,還是要多帶些東西,特意去感謝一番。如今林曉靜已經是七品縣主了,和我們是不一樣的。你若是能和他們家一直處好關系,以後對我們……”
“也是有好處的”王氏還沒說完這最後幾個字,就被自己兒子惡狠狠的眼神打斷了,生生地將那幾個字都卡在了嗓子眼裏,沒吐出來。
“娘!”盛康樂全然無了剛才中了秀才的喜悅,“曉初和林姐姐都待我極好。我若是用攀附的心態去對他們,而不是用真心、誠心,那實在是太愧對他們了。”
王氏悻悻點頭,“都是為娘說錯了,你別在意。”
盛康樂如今十四歲,已經不是個小孩子的模樣了。再加上他考中了秀才,王氏突然不敢再跟從前一般對待他,就連自身的氣勢都斷t了一截。
盛康樂緩和了口氣,“既然如此,我也正好去一趟縣主宅子。”
“都聽你的,都聽你的。”王氏趕緊跟在盛康樂身後。
林曉靜聽說了盛康樂考上了秀才,也替他高興。
她一直覺得盛康樂是個有天賦的孩子。畢竟十四歲的秀才,雖然比不得林曉初年輕,又是擦邊過得考試,但是也是萬裏挑一了。
那些七老八十沒考上秀才的都比比皆是。
之前沒有特別出彩,那也是因為盛康樂一直和林曉初站在一處,這才被掩住了光芒,沒有被人發現。
說到底,若是天賦不好,也考不上秀才。
以前是不愛努力,如今林曉初時時刻刻盯著他,督促他,再加上自己也願意上進了,變的勤勉,這才能一舉考中秀才。
盛康樂考上秀才,是件好事。只是這中間還有一件搞笑的事情。那就是一考上秀才,竟然就有人來說親了。說是等兩三年後在成婚,今年先定個親事。
這可把他嚇得不輕。
盛康樂的父親原本還有些心動。但是盛康樂如今有了功名,在家裏說話的底氣就足了,立馬拒絕了,“讀書最忌分心。你若是現在給我定親,我轉頭就不願意讀書了,你看著辦吧。”
這話一撂出來,盛父和王氏立馬歇了心思。
說親這個事情,林曉初考上秀才那一會兒,好像並沒有。
或許是因為林曉初年紀太小了,不過才十二歲,免了許多麻煩。
至於林曉靜,原先說親的人還不絕如縷。如今她身上有了“縣主”名號,能配得上的就少了,來說親的就少了。
再加上方氏也覺得那些人不配自家女兒,都不需要林曉靜自己操心,就能把人全部打發走了。
日子就這般就這般流水似的過去,一天天不覆返。
林曉初和盛康樂照舊在縣學念書,準備下一場考試。林曉靜就研發些新菜,沒有再開新的鋪面了,也沒有再賣烤紅薯了。
因為紅薯和土豆普及到了百姓家中,現如今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烤紅薯的攤子。他們想要賺這個銀子,再正常不過了。
林曉靜已經沒有辦法再靠烤紅薯賺利潤了。索性烤紅薯的利潤並不高,舍棄就舍棄了。
反正系統商城裏,時時刻刻都在上新菜譜,何必計較那三瓜倆棗。
林曉靜不用自己去食肆,每日做做新菜,滿足自己的胃口,日子竟然前所未有的清閑。
拖到年底的時候,馬上就有另一件事擺在了眾人的面前。
那就是進京。
會試是每三年一次,剛好明年開春三月就可以參加會試了。
林曉初剛考上秀才的第二年,並沒有開會試。考上秀才之後,又學了一年半,總算是趕上會試了。
“教授說我學得一貫紮實,可以試著去一次京城,參加會試。之江府和蘇南府學風盛行,一般會比其他州府的成績好一些。”
林曉初的話一出,林曉靜心中便有了數。
她這個弟弟一貫都不驕不躁。只要說了出來,起碼心中有個七成的把握。進京不是個件小事,林曉初不會輕易說出口的。
“會試啊……”方氏看向林曉靜,似乎在等林曉靜開口。
“去,肯定是要去。”林曉靜嘴角一抿,“就是去幾個人的問題。是只有娘帶著曉初去,還是我們舉家一道去?”
舉家一道去?
聽林曉靜的意思,應該是要說要不要在京城定居了。
方氏聽完話,都有些神色恍惚了。要知道,他們從高橋鎮搬到這個安陽縣,也才兩年的時間。
如今兩年過去,說要去京城定居。這說出去,誰能信啊?
“姐,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林曉初猶豫了。
若是能在會試上中舉,哪怕只是擦個線,在最後一名,以他的年歲,試試國子監的入學考試,也無妨。
若是考不中,那還是得回安陽縣這邊來念書。
到底是不是全家一起去,這個決定太大。林曉初還沒有能力去承擔這個後果,只能看向自己的姐姐,“姐?”
“不管如何,姐姐都信你。”林曉靜一錘定音。
若是家裏沒這個本錢也就罷了。如今日子過得舒坦了,錢莊裏的銀子都有上萬兩,去一趟京城,總還是能去的。
“全家都去,就連戴生生他們也一道去。”
也就是說,時隔兩年,林家的人,就要從安陽縣去到京城了。
翻天覆地的變化,放在從前,方氏哪裏敢相信啊?
京城是不是跟安陽縣一樣?還是像說書人口中所說的,到處都是青磚琉璃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臘月冬日的時候, 天氣已經不能再冷了。
邊上的小河面上都結了一層薄薄的冰,早上起來的時候,滿地都是霜, 呼著一口氣, 滿口都是白霧。
原先就是安陽縣的人也就罷了,那先逃難來的, 臨時在安陽縣大棚住下的流民們,日子就難過了。
人要活下去, 就講究一個吃穿住行。
住都是統一住在大棚裏,行就不用考慮了。
至於衣服,衣服都還好說,總歸能找出幾件。而糧食, 就苦了很多, 令人頭大了。
秋日的時候, 洪水、暴雨,直接把本應該豐收的稻子和麥子全部沖垮了,好好的豐收季直接泡了水。
結了穗的稻子和麥子直接變成了空心的,要麽就直接埋在泥巴裏, 反正是不能吃了。
糧食的價格因此飛漲, 那些跑出來的流民本身就沒什麽銀子,現下就更加買不起了。
好在, 謝今安安排人種下去的第一波番薯和土豆,經過林曉靜所說的種植方法被好好使弄了一番,到了臘月冬日竟然長成了。
開荒開了幾百畝。
雖然種的沒有當日阿四爺般用心,但是產出的土豆和番薯, 卻已經完全夠量了。
燕帝特意安排了欽差來查看,記錄了番薯和土豆的情況。
當初一個小坑裏放了幾個小塊, 一個小塊就能長出一株苗,一根苗上就能結七八個莖塊。
碩果累累。
這些流民根據公縣令的安排,井然有序地開始挖,一下子就挖出了上千斤,上萬斤。
令人瞠目結舌。
這樣一記,就發現這兩種作物,比起水稻和小麥也不差,是產量很大的作物,正如林曉靜所說,飽腹感十足。
消息傳回京城,燕帝更是龍顏大悅。直接將番薯和紅薯兩種作物,開始大面積推廣。
而安陽縣這邊,剛長成的土豆和番薯,產量很大,那麽安陽縣新來的那些人也不至於餓肚子,足夠那些流民吃飽喝足了。
公縣令安排了人在城外施粥,勉勉強強讓他們過了個飽肚子的冬日。
試驗田的結果以及流民安置得妥當,這遲來的嘉獎總算是到了。雖然遲了些,但是總比沒有好。公縣令得到了上面的嘉獎,升了半品,再過些時日就要調離了,成日裏笑得合不攏嘴。
他原以為自己一大把年紀了,再如何也就是個八品縣令了。
沒想到如今竟然有機會,能到從七品!
公縣令走之前,還專門來拜訪了林曉靜,特意感謝再三,“還得多謝林姑娘貢獻出了土豆和番薯,以後若是有機會,林姑娘到了東延府,我一定做東。”
林曉靜謝過,突然感慨萬千。
以前公縣令一口一個“林曉靜”、“刁民”,哪裏會像現在這般恭敬?
笑過的林曉靜又想起來,公縣令的那個女兒公妙顏好些時日沒叫自己的小丫鬟小蓮來鋪子裏了。
或許是她們不敢再勞動林曉靜給他們做點心了,幹脆就不再出現了。
林曉靜想起這些事情,也是一笑了之。
冬日裏糧食豐足,日子就過起來快了。
翻過年,又是二月、四月、六月,林曉初都踏踏實實在縣學讀書,林曉靜還是經營著小林食肆。
反倒是盛康樂再次下場,又是一遍縣試、府試、院試,竟然真的中了個秀才。
雖然只是剛好考上了個八十名,擦上了個線,但卻是實打實地考上了秀才,有了功名。
“天吶,天吶!竟然真的是我的名字!”盛康樂好不容易擠到了排行榜邊上,瞅著最後一張紙開始看起。
結果,一個紮眼,就瞧見,“高橋鎮盛康樂”幾個大字,在最後一名。
初時,盛康樂還反應不過來。
反應過來,當場在原地跳了起來,激動地朝他母親王氏吶喊,“娘!娘!我中了!我中了!”
盛康樂著急忙慌地往回跑,等王氏聽清了,差點沒原地撅過去,嘴巴裏也是一個勁兒地感嘆,“我兒中了我兒中了!我兒是秀才了。”
“娘,我能考上秀才,有一大半都是曉初的功勞,都是他帶著我學習。我今天就要去找他,順便把這個好消息也跟他說一說。”盛康樂說道。
王氏卻皺了皺眉說道,“那你不能空手去,還是要多帶些東西,特意去感謝一番。如今林曉靜已經是七品縣主了,和我們是不一樣的。你若是能和他們家一直處好關系,以後對我們……”
“也是有好處的”王氏還沒說完這最後幾個字,就被自己兒子惡狠狠的眼神打斷了,生生地將那幾個字都卡在了嗓子眼裏,沒吐出來。
“娘!”盛康樂全然無了剛才中了秀才的喜悅,“曉初和林姐姐都待我極好。我若是用攀附的心態去對他們,而不是用真心、誠心,那實在是太愧對他們了。”
王氏悻悻點頭,“都是為娘說錯了,你別在意。”
盛康樂如今十四歲,已經不是個小孩子的模樣了。再加上他考中了秀才,王氏突然不敢再跟從前一般對待他,就連自身的氣勢都斷t了一截。
盛康樂緩和了口氣,“既然如此,我也正好去一趟縣主宅子。”
“都聽你的,都聽你的。”王氏趕緊跟在盛康樂身後。
林曉靜聽說了盛康樂考上了秀才,也替他高興。
她一直覺得盛康樂是個有天賦的孩子。畢竟十四歲的秀才,雖然比不得林曉初年輕,又是擦邊過得考試,但是也是萬裏挑一了。
那些七老八十沒考上秀才的都比比皆是。
之前沒有特別出彩,那也是因為盛康樂一直和林曉初站在一處,這才被掩住了光芒,沒有被人發現。
說到底,若是天賦不好,也考不上秀才。
以前是不愛努力,如今林曉初時時刻刻盯著他,督促他,再加上自己也願意上進了,變的勤勉,這才能一舉考中秀才。
盛康樂考上秀才,是件好事。只是這中間還有一件搞笑的事情。那就是一考上秀才,竟然就有人來說親了。說是等兩三年後在成婚,今年先定個親事。
這可把他嚇得不輕。
盛康樂的父親原本還有些心動。但是盛康樂如今有了功名,在家裏說話的底氣就足了,立馬拒絕了,“讀書最忌分心。你若是現在給我定親,我轉頭就不願意讀書了,你看著辦吧。”
這話一撂出來,盛父和王氏立馬歇了心思。
說親這個事情,林曉初考上秀才那一會兒,好像並沒有。
或許是因為林曉初年紀太小了,不過才十二歲,免了許多麻煩。
至於林曉靜,原先說親的人還不絕如縷。如今她身上有了“縣主”名號,能配得上的就少了,來說親的就少了。
再加上方氏也覺得那些人不配自家女兒,都不需要林曉靜自己操心,就能把人全部打發走了。
日子就這般就這般流水似的過去,一天天不覆返。
林曉初和盛康樂照舊在縣學念書,準備下一場考試。林曉靜就研發些新菜,沒有再開新的鋪面了,也沒有再賣烤紅薯了。
因為紅薯和土豆普及到了百姓家中,現如今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烤紅薯的攤子。他們想要賺這個銀子,再正常不過了。
林曉靜已經沒有辦法再靠烤紅薯賺利潤了。索性烤紅薯的利潤並不高,舍棄就舍棄了。
反正系統商城裏,時時刻刻都在上新菜譜,何必計較那三瓜倆棗。
林曉靜不用自己去食肆,每日做做新菜,滿足自己的胃口,日子竟然前所未有的清閑。
拖到年底的時候,馬上就有另一件事擺在了眾人的面前。
那就是進京。
會試是每三年一次,剛好明年開春三月就可以參加會試了。
林曉初剛考上秀才的第二年,並沒有開會試。考上秀才之後,又學了一年半,總算是趕上會試了。
“教授說我學得一貫紮實,可以試著去一次京城,參加會試。之江府和蘇南府學風盛行,一般會比其他州府的成績好一些。”
林曉初的話一出,林曉靜心中便有了數。
她這個弟弟一貫都不驕不躁。只要說了出來,起碼心中有個七成的把握。進京不是個件小事,林曉初不會輕易說出口的。
“會試啊……”方氏看向林曉靜,似乎在等林曉靜開口。
“去,肯定是要去。”林曉靜嘴角一抿,“就是去幾個人的問題。是只有娘帶著曉初去,還是我們舉家一道去?”
舉家一道去?
聽林曉靜的意思,應該是要說要不要在京城定居了。
方氏聽完話,都有些神色恍惚了。要知道,他們從高橋鎮搬到這個安陽縣,也才兩年的時間。
如今兩年過去,說要去京城定居。這說出去,誰能信啊?
“姐,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林曉初猶豫了。
若是能在會試上中舉,哪怕只是擦個線,在最後一名,以他的年歲,試試國子監的入學考試,也無妨。
若是考不中,那還是得回安陽縣這邊來念書。
到底是不是全家一起去,這個決定太大。林曉初還沒有能力去承擔這個後果,只能看向自己的姐姐,“姐?”
“不管如何,姐姐都信你。”林曉靜一錘定音。
若是家裏沒這個本錢也就罷了。如今日子過得舒坦了,錢莊裏的銀子都有上萬兩,去一趟京城,總還是能去的。
“全家都去,就連戴生生他們也一道去。”
也就是說,時隔兩年,林家的人,就要從安陽縣去到京城了。
翻天覆地的變化,放在從前,方氏哪裏敢相信啊?
京城是不是跟安陽縣一樣?還是像說書人口中所說的,到處都是青磚琉璃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