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道家

關燈
道家

小悠:“大姑,武林泰山北鬥,一代宗師張三豐,也是道教的,但人們叫他張真人,不叫張天師呀!”

大姑:“張天師是天師道的,而張三豐則是全真教的。”

小悠:“可是你之前不是說道教就分了兩派,一派是太平道,另一派則是天師道,沒有全真教哇!”

大姑:“太平道和天師道,都是東漢時期的,那時主要是這兩大派。東漢至今,將近兩千年,道教經過不斷發展,又衍生出了許多分支,據歷史記載,道教的分宗分派,大約是在宋元之間。

道教分出的宗派很多,若按學理劃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箓派/符咒派、丹鼎派/丹道派(金丹派)、占驗派(數術派/術數派),五大主要類別。

若按地區劃分,有青城派、茅山派、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崳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

但傳到現在,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等等。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東漢的兩大派系,也只是說這兩派的影響比較大,但不排除當時會有其他小派別的可能,只是那些小的派別沒有流傳下來。”

小悠:“哦!這麽多家,現在哪家比較厲害呢?”

大姑:“目前一般認為是兩大派,全真道和正一道!”

小悠:“這兩派有什麽區別嗎?”

大姑:“全真教不尚符箓,重視儒家的倫理道德實踐,強調忠君孝親。正一道,其道徒一般為在家道士,主要從事齋醮儀式活動,也叫‘作道場’。”

小悠:“不尚符箓?不畫符,算什麽道教?”

大姑:“有沒有可能,是否屬於道教的判定標準,不在於是否尚符箓呢?”

小悠:“那‘在於’什麽呢?”

大姑:“或許在於,是否承認道教的基本教義和經典《道德經》,以及是否尊奉老子為教祖。”

小悠:“不畫符捉鬼也算道士,這不科學!”

大姑:“……”

小悠:“話說回來,這道家當年為什麽反對大一統呀?”

大姑:“誰說道家反對大一統呀?”

小悠:“不反對,為什麽要扶持儒家呢?”

大姑:“我想,你對於‘儒道墨’三家的‘大一統’之爭,可能有所誤解。就像道教分了很多派別一樣,‘儒道墨’三家學說內部也分了很多學派,不同的學派對於同一問題,往往會有不同的見解,所以對於‘大一統’,三家都是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當然也有中立者。”

小悠:“既然是全面下註,那就沒什麽可爭的呀!那還爭什麽呀?”

大姑:“雖然分了學派,但也有大小之分。主要人物的觀點,往往就會被視為該學派乃至於該學說的觀點。”

小悠:“哦!主要人物,就是課代表吧?”

大姑:“可以這麽說!”

小悠:“那時道家的課代表是誰呀?”

大姑:“《淮南子》這本書聽說過嗎?”

小悠:“很有名!《淮南子》為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所著。這個劉安,就是道家的課代表?”

大姑:“《淮南子》被認為是‘集道家大成’的著作!所以,我個人覺得其主導者劉安,應該就是當時道家的領軍人物,也就是你所說的‘課代表’。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小悠:“集道家之大成——那我也覺得應該是他,而且當時道家應該是他一家獨大!這劉安是淮南王,是諸侯,不用想,他肯定是擁護分封,而非郡縣了!而劉安當時代表了道家,所以皇帝放棄道家是必然的選擇!”

大姑:“嗯!”

小悠:“大姑,那在您看來,當年不是漢武帝選擇了儒家才選擇大一統的,而是選擇了大一統,然後再看持有大一統觀點的人裏面,誰能跟劉安一較高下,就選來扶持的啰?”

大姑:“嗯!”

小悠:“那為什麽不選‘墨家’呢?”

大姑:“到了秦漢之交,墨家已急趨衰微。”

小悠:“啊?這麽說來,墨家那時候已經沒能力跟劉安帶領的道家打擂臺了!為什麽呢?”

大姑:“原因很多,主要是隨著社會的變遷,墨家的主張逐漸不適應新的社會環境。比如墨家的某些主張,如兼愛、非攻等,具有濃烈的理想主義色彩,在實際政治和社會環境中難以實現,從而限制了其影響力。”

小悠:“所以,從爺爺XH05漢文帝,到孫子7號漢武帝,這西漢三帝當時根本沒有其他選擇,只能選儒家!”

大姑:“可以這麽說!”

小悠:“這麽說來,所謂的大一統學術之爭,壓根就不存在!”

大姑:“嗯!”

小悠:“政治真覆雜!全是套路!”

大姑:“哈哈!”

小悠:“話說回來,劉安,生卒年是公元前179年-前122年,是淮南王劉長之子,漢高祖劉邦之孫。西漢文學家、道學家、思想家。中國豆腐創始人——他原來是那個發明豆腐的人!”

大姑:“嗯!劉安愛賢若渴、禮賢下士,當時淮南國都壽春成了文人薈萃的文化中心。”

小悠:“但西漢開啟改元的皇帝是7號漢武帝的爺爺,即XH05漢文帝劉恒,漢文帝在位時間是公元前180—公元前157年,劉安那時還很小呀!”

大姑:“是的!不過我覺得XH05漢文帝時的主要改革方向,應該還不是大一統,從他當時的舉措來看,他那時只是想提高皇帝的地位,加強中央的權威,削弱諸侯國的權勢,從而形成皇帝強而諸侯弱的態勢,讓諸侯聽話而已。”

小悠:“哦!對!是到孫子7號漢武帝才有了‘獨尊儒術’的說法,而漢武帝在位時間是公元前141年—前87年,跟劉安的時間正好合上了。當年XH05漢文帝主要還是在搞封建迷信——順應民間傳言,采取改元等手段來提升自我逼格。可這些東西有什麽用呢?”

大姑:“是沒什麽太大的作用!所以除了這種表面功夫外,XH05漢文帝也采取了一些有實際意義的舉動,比如采納賈誼、晁錯等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削弱諸侯王勢力。”

小悠:“‘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是什麽意思?”

大姑:“把一些舉足輕重的大諸侯國析為幾個小國,以圖削弱諸侯王的勢力。”

小悠:“哦!”

大姑:“但是即便如此,諸侯王對中央的威脅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其子XH06漢景帝繼位後,中央專制皇權與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

小悠:“於是削藩!”

大姑:“嗯!”

小悠:“再接下來,就是7號漢武帝上臺,他動手的同時動口——削藩的同時拉上儒家的人馬打輿論戰!”

大姑:“嗯!”

小悠:“我估計是7號漢武帝老爸,即XH06漢景帝時,沒少吃輿論上的虧!於是後來7號才會下‘罷黜百家’的狠手!

大姑:“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當年7號拉上儒家,也沒在輿論戰上得到便宜。”

小悠:“哦!對!找了一大幫儒生來當幫手,都沒有罵贏道家,於是惱羞成怒,放出了‘罷黜百家’這種不要臉的大招!”

大姑:“不要臉?”

小悠:“哦!不是‘不要臉’,是‘政治奇謀’!”

大姑:“不要臉,甚好!”

小悠:“啥?”

大姑:“江湖事江湖了,學術問題學術解決,用政治手段強加幹預——‘不要臉’三字,用得極好!”

小悠:“大姑,你怎麽變了?”

大姑:“我哪裏變了?”

小悠:“您不是儒家的嗎?怎麽反水了?”

大姑:“咳!我什麽時候說過自己是儒家了?我的頭銜裏有‘數學家’‘天文學家’,哪裏有什麽‘儒家’?再說了,《女誡》這口鍋扣得這麽牢固,儒家某些‘道德君子’可是功不可沒呀!”

小悠:“大姑!原來你也記仇的呀!”

大姑:“我也不想記呀,無奈記憶天賦擺在這,我又有什麽辦法呢?——哎!本無意記仇,奈何實力不允許!”

小悠:“第一次覺得,大姑您這張嘴,挺能惹事的!就您這戰鬥力,當年八成是道家的!”

大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