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保安

關燈
保安

小悠:“大姑,12號漢成帝登基之初,將朝中掌權的人,從他爸和他爺爺的外戚宦官換成了他自己的親娘舅。那7號漢武帝呢?他換大臣了嗎?”

大姑:“換了!7號漢武帝於前141年繼位,次年(前140年)六月,就罷免了丞相衛綰和禦史大夫直不疑,將兩位外戚魏其侯竇嬰、武安侯田蚡分別任命為丞相和太尉。另一方面,劉徹也分別任命儒者趙綰和王臧為禦史大夫和郎中令。”

小悠:“丞相?是漢初劉邦封給蕭何的官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大姑:“蕭何的職位是‘相國’,相國與丞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官職,同時並存,丞相是相國的副手,相國地位高於丞相。相國在同一時間只能有1個。丞相在同一時間可以有多個,例如以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這2人在同一時間為丞相。

相國,起源於春秋晉國,稱之為‘相邦’,是戰國秦及漢朝廷臣最高職務。戰國時代稱為‘相邦’,秦國的第1個相邦是樛斿,秦國最後1個相邦是呂不韋(秦國呂不韋)。呂不韋被免職後,嬴政認為相邦權力過大,於是暫時廢除了相邦職務。漢王劉邦即漢王位後,又重新設立相邦職位,後代為避諱改稱‘相邦’為‘相國’。

漢朝第1個相國是韓信,此後相國一職人員多次發生變動,至曹參第2次任相國之後,暫時不設相國。呂雉死後,她的侄子呂產擔任相國,呂產之後直到東漢中期,一直無人擔任相國職務,直到東漢末年董卓就任相國。相國名稱成為蕭曹二人代名詞。”

小悠:“所以,漢初最大的官應該是‘相國’,但因為這一職位長期空缺,位居相國之下的‘丞相’就成了實際上的‘相國’。”

大姑:“可以這麽說。”

小悠:“丞相是相國的副手,也就是說,‘相國’是正職,而‘丞相’是副職,按照我的理解,如果相國是一個局的‘局長’,那麽丞相就是‘副局長’,一個局只有一個局長,但是通常有好幾個副局長。那丞相會不會也不只一個呢?”

大姑:“從漢高帝、漢惠帝劉盈、呂後至漢文帝劉恒初年,設左、右丞相,以後只設一位丞相。”

小悠:“也就是說,7號的XH05爺爺漢文帝在位的中後期,朝廷就只剩下一位丞相了,而那時相國一職空置,那‘丞相’就是最大的官了——7號一上臺,就把丞相給換了,這夠可以的呀!那同時被罷免的‘禦史大夫’又是個什麽官呢?”

大姑:“禦史大夫為秦代設置的官名,為丞相的副手,侍禦史之長,負責監察百官的職責。凡軍國大計,皇帝常和丞相、禦史大夫共同議決。丞相位缺,一般都是由禦史大夫直接升任。西漢晚期,從原來的丞相、禦史大夫、大司馬變為三公並立,是漢代官制中一大變革。”

小悠:“三公?這又是什麽東西?”

大姑:“三公,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但具體是哪三個官職,各個歷史時期說法不一。周以太師、太傅、太保曰三公。秦以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為三公。漢以丞相、大司馬、禦史大夫為三公。東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西漢初承秦制,中央的最高官職仍是丞相和太尉,可見漢初和秦一樣,也並沒有並列的三公,不過一般還是沿襲舊號,把最高官吏稱為三公。”

小悠:“也就是說,漢代朝廷裏最高的三個官職分別是:丞相、大司馬、禦史大夫。07號漢武帝繼位之初就把丞相和禦史大夫都給換了,怎麽只留大司馬沒換人呀?”

大姑:“換了!只不過那時不叫‘大司馬’,而是稱為‘太尉’

西漢初在中央政府中設立太尉,不置司馬。《後漢書-百官志》中明確大司馬乃漢武帝為衛青所重置。

漢武帝於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置大司馬,以取代太尉之職。後元二年(前87年)春,漢武帝駕崩,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受漢武帝遺詔,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禦史大夫桑弘羊等人成為漢昭帝劉弗陵的輔命大臣,共同執掌朝政。從此,霍光掌握了漢朝政府的最高權力,三公中的丞相地位急劇下滑。”

小悠:“這麽說來,霍光之前,大司馬或者說太尉的官職和丞相一樣大,但實際地位沒有丞相高,所以漢武帝繼位之初最大的官是丞相無疑。但太尉又是個什麽官?跟禦史大夫相比,哪個官大呢?

大姑:“‘太尉’之名在現存文字記載上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作為官名,源於‘國尉’。秦統一以後改稱太尉,為全國最高的軍事長官,與掌政務的丞相共同負責國家政務。但因太尉權勢過重,故終秦一朝未任命太尉。

西漢初沿襲秦制,但其時太尉或置或不置,大抵有事則置,事畢則省,其地位猶如皇帝左右的最高參謀長。也有觀點認為,西漢早期,設太尉官多半和軍事無關,故帶有虛位性質,不同於丞相等官職。漢武帝時以貴戚為太尉,一變過去由立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慣例,而又和丞相同等,這也和西漢早期有所差別。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後不再設置。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置大司馬大將軍以代太尉。”

小悠:“也就是說,在07號漢武帝繼位之初,這朝廷最大的文官是丞相,最大的武官則是太尉。那時,禦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肯定是比丞相官小,但跟‘太尉’相比,官位比‘太尉’小,但因為太尉職責主要在軍事方面,而且有事則置,事畢則省,並帶有虛位性質,所以一般情況下,日常事務中禦史大夫的話語權可能要高過太尉,是嗎?”

大姑:“我覺得可以這麽理解。”

小悠:“同時任免的官職中,還有一個‘郎中令’,這又是個什麽官呢?”

大姑:“郎中令,始置於秦,為九卿之一,掌宮廷侍衛。漢初沿置,為皇帝左右親近的高級官職。郎中令是主要掌管宮殿門戶的官,實際權力較大。

郎中令的職掌也比較覆雜,職掌主要有兩個方面,即主要職掌和其它職掌。主要職掌包括宿衛警備、管理郎官、備顧問應對,勸諫得失、郊祀掌三獻、拜諸侯王公宣讀策書。其它職掌包括征討屯戍、以使者身份策免或策封官吏、參與皇帝的喪葬活動、典校圖書、薦舉賢良方正。

在長達四百餘年的兩漢歷史中,隨著政治形勢的發展,郎中令這一職官發生過一些變化,郎中令與皇帝的關系由親近而疏遠,後期郎中令在禮儀方面的職掌逐漸加強。”

小悠:“郎中令的主要職掌聽起來,像是皇帝居住的宮廷小區的保安大隊的大隊長呀!”

大姑:“……”

小悠:“‘大隊長’這名稱有點掉價,改成‘安保部經理’?或者叫‘物業經理’?”

大姑:“……”

小悠:“大姑,那你說像什麽嘛?”

大姑:“保安大隊長,挺好的!”

小悠:“那你之前不說話,呆呆地看著我,是為什麽呀?我還以為你不認同呢!”

大姑:“我只是一時沒反應過來,我應該是第一次聽到有人把‘郎中令’和‘保安’進行類比的,所以這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

小悠:“那我們可太不一樣了,我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保安,再也想不到別的。怎麽樣,我反應快吧?”

大姑:“嗯!”

小悠:“嘻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