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良渚

關燈
良渚

小悠:“大姑,你在看什麽?是圖片!這是什麽地方啊?”

大姑:“你看這三張圖,覺得像嗎?”

小悠:“外形看著像是一個地點的圖片。前面這兩張應該是遺址實拍圖,兩者的區別是一個是已經開始挖掘的,一個則是沒開始考古發掘時的地貌圖;而最後這張則是應該是利用電腦技術合成的遺址還原效果圖。大姑,我說得對嗎?”

大姑:“第一張圖,你說沒發掘的遺址圖,是撒哈拉之眼;第二張圖,你說的已經開始考古發掘的遺址圖,是良渚遺址;第三張圖,確實是電腦合成的效果圖,但卻是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

小悠:“隔這麽遠吶?”

大姑:“是的!”

小悠:“大姑,你翻看這些圖是為什麽,難道,你懷疑?”

大姑:“是的!我懷疑‘亞特蘭蒂斯’的故事說的是‘良渚文化’!”

小悠:“可是跟‘撒哈拉之眼’有什麽關系呢?”

大姑:“沒什麽關系,只是看到網上有人推測‘撒哈拉之眼’就是‘亞特蘭蒂斯’,所以我翻出來比較一下而已。”

小悠:“但確實‘撒哈拉之眼’跟‘亞特蘭蒂斯’看著更像。”

大姑:“有沒有可能,‘亞特蘭蒂斯’的覆原圖,是以‘撒哈拉之眼’為原型制作的,所以才更像呢?畢竟‘亞特蘭蒂斯’誰也沒親眼見過!”

小悠:“有可能!但是大姑,你怎麽將 ‘亞特蘭蒂斯’與‘良渚遺址’聯系在一起的呢?”

大姑:“我們先來看看‘亞特蘭蒂斯’的傳說。”

小悠:“好的!‘亞特蘭蒂斯’記載最早的描述出現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裏,‘據稱其在公元前一萬年被史前大洪水毀滅。’

關於‘亞特蘭蒂斯’毀滅的過程,是這樣說的:‘當時亞特蘭蒂斯正要與雅典展開一場大戰,沒想到亞特蘭蒂斯卻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災(即聖經中的大洪水),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變成了船無法到達的地方,成為希臘人海路遠行的阻礙。’

所以大姑,‘亞特蘭蒂斯’的事發生在一萬年前,跟‘共工觸山’的時間上對不上呀!”

大姑:“我們先把時間放一邊,看一下具體描述,這一段‘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災,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變成了船無法到達的地方。’”

小悠:“突然?聖經的洪水是大雨下了40天,這就跟聖經的洪水不一樣了,反而更符合‘共工觸山’。”

大姑:“你一邊看著世界地圖,一邊聽著柏拉圖關於‘亞特蘭蒂斯’的描述:‘海格力斯之柱(直布羅陀海峽)對面,有一個很大的島,從那裏你們可以去其它的島嶼,那些島嶼的對面,就是海洋包圍著的一整塊陸地,這就是亞特蘭蒂斯王國。’”

小悠:“直布羅陀海峽的對面,有一個很大的島——就是在歐洲西邊的島,還是大島,難道是冰島?”

大姑:“就不能是更大一點嗎?比如美洲大陸!”

小悠:“那這島確實夠大哈! ‘那些島嶼的對面,海洋包圍著的一整塊陸地,這就是亞特蘭蒂斯王國’——所以亞特蘭蒂斯王國在美洲大陸的對面,而美洲大陸的對面,還真就到了咱們神州大地了!

但是大姑,亞特蘭蒂斯(Atlantis),又譯阿特蘭蒂斯,又稱大西洲、大西國,也就是說在歐洲的西邊,咱們在東邊,歐洲人一向管我們叫東方大國,地理位置不對呀!”

大姑:“地球是圓的,你剛才‘對面’又‘對面’的,是朝‘東’找對面,還是朝‘西’找的對面呢?”

小悠:“朝西找的,可是‘變成了船無法到達的地方’這句話怎麽理解呢?”

大姑:“我是這樣想的,在‘共工觸山’之前,美洲大陸很多地方其實在海平面以下,其表現形式就是一個大島帶很多小島。

我猜測,以前整個地球大陸的海拔都比較低,且海洋的水深也不太深,於是通過水道可以連成一片,也不需要太高超的航海技術就能通達全球各地。

‘共工觸山’之後,地核受到了外力影響,發生了劇烈的變形,導致大規模的地殼運動,於是整個地球外層的地形地貌都受到了影響。

主要的變化方向應該是以‘喜馬拉雅山脈’為中心,整個地勢被擡高了,而在‘喜馬拉雅山脈’所在球面的另一面,也就是地球的另一端,則是凹進去了,地勢變低了,形成了大片窪地,水流聚集,成為汪洋。

整個情形就像是吸一個球形的果凍,吸的這一邊拱起,而另一端則下陷。”

小悠:“吸果凍?‘喜馬拉雅山脈’的腳下的地球另一端,我拿個地球看一下,巧了,還真是海洋,一大片海洋——太平洋,白茫茫一片真幹凈。”

大姑:“‘共工觸山’之後,美洲大陸的陸基擡升,以前的水面變成了陸地,而小島就成了山峰,整個美洲大陸浮出了水面,阻斷了歐洲人向西通向我們神州大地的水路,於是就‘變成了船無法到達的地方’!”

小悠:“大姑,您的意思是,‘共工觸山’之前,全世界是一片江南水鄉的氣象,可以劃著小船到達?您也太敢想了!”

大姑:“還有更敢想的,你看這張圖。”

小悠:“這是山海經地圖?”

大姑:“是的!”

小悠:“這個大圓盤的畫風,跟‘亞特蘭蒂斯的建築呈同心圓狀’又撞衫了!”

大姑:“咱們再加過頭去看看‘亞特蘭蒂斯’與‘良渚遺址’的一些巧合之處。良渚古城,‘城址空間布局呈向心式三重結構,自內而外由宮殿區、內城與外城三組人工營造的遺存組成。’”

小悠:“亞特蘭蒂斯,‘建築呈同心圓狀,互相用艦只分隔開。隨著逐步深入中心,身份限制逐漸嚴格。’‘圓環內圈是最重要的廟宇和保留地。’‘對於亞特蘭蒂斯,三是其重要特征之一——線條重覆三次、建築群由三組類似建築組成、三個金字塔組成塔群。’”

大姑:“良渚古城以莫角山為中心,略呈長方形,東西約1700米,南北約1900米,總面積300多萬平方米。”

小悠:“亞特蘭蒂斯,‘傳說中城市的經典模式,由一系列浮於海上的同心圓連接而成,一層層由低到高排列向中心。中心部分是大本營,直徑接近2.5千米。’

大姑:“良渚古城,‘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鐲、柱形玉器和玉鉞等諸多器型。’”

小悠:“亞特蘭蒂斯,‘祖母綠精細雕刻成透明,城市主要法典寫在上面,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和土語。祖母綠安放在一個地下房間嚴密看守,是亞特蘭蒂斯最神聖的地方。’”

大姑:“‘良渚遺址空間布局上以城址為核心,分等級墓地(含祭壇)分布於城址東北約5公裏的瑤山以及城址內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臺地。’”

小悠:“亞特蘭蒂斯,‘離城市不遠的山谷中掩埋著亞特蘭蒂斯的國王。這是個很深的山谷,專用作墓地,墓碑上記錄其人的一生。這裏不僅埋葬官員也有藝術家。’”

大姑:“是不是很相似?”

小悠:“嗯!我還看到了這個:‘在柏拉圖的亞特蘭蒂斯故事中,還暗示柏拉圖時代以前的希臘,所使用的文字與柏拉圖時代的希臘文字不同。’——我們兩邊的文字,可太不一樣了!難道‘亞特蘭蒂斯’真的就是‘良渚文化’?我的天吶!”

大姑:“你不會真的相信了吧?”

小悠:“大姑,這不是你說的嗎?怎麽你反倒不信了?”

大姑:“我就是隨口說說,畢竟人類社會發展的軌跡是類似的,就是咱們中國人常說的‘殊途同歸’,有相似的地方很正常,隨便拿兩個文明出來比較,都能找出相似點的,畢竟不能證實,就當這是假的吧!”

小悠:“可是,我真的相信了!”

大姑:“別當真!”

小悠:“還是可以當真的吧!大姑,你看,如果假設成立,很多以前的事就容易解釋了。

中國的古代先民大約在9000年前馴化了豬,但是‘中國境內發現的家馬骨骼的最早證據,來自於距今約4000—3600年的甘肅永靖大何莊遺址。’——說明馬的馴化比較晚,如果‘共工觸山’之前,世界主要靠水路連接,那馬就沒那麽重要了,所以出現得比較晚也能理解。

還有,有人說‘《山海經》中的名山大川不僅僅是跟我國的地理對應,而是跟世界地理對應。’‘美國學者墨茲博士在研究了《山海經》後親自勘察了美洲的山川河流,最後驚奇的發現在中國沒有找到的山脈在美洲幾乎完全吻合。’

如果以前的地球是一個水鄉,海洋不深,高山不高,不需要太高超的航海技術就可以暢游全世界,那《山海經》描述的是整個地球環境的說法,就能說得通了。我都懷疑當時環游世界,可能都不需要太久,畢竟唐詩有雲:‘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大姑:“越說越興奮了!冷靜點,提醒你一下,這都是猜測,未經證實的。”

小悠:“證實應該也不難吧!只要能證明五千年前美洲大陸很多地方都淹在水底下,就差不多可以算是成功了!”

大姑:“怎麽證明?”

小悠:“這個!那個!地質方面應該有辦法吧?如果沒有也不要緊,還可以找歷史遺跡呀!

咱們人類建城都不會離水太遠,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就越需要考慮水源的問題。而‘共工觸山’導致的地勢變化,一是擡高,一是降低。降低的地方,會被水淹沒,這個難找;但擡高的地方,自然就是山了,這總容易點吧!

所以如果現在從山上,遠離水源的地方,或者是以現在的視角認為難以獲取水源的地方,卻能發現大型城市(良渚遺址規模就不小,所以山上的大城也不會小),而且是找到好多座城市,那就能證明‘共工觸山’之前,地球海拔普遍不高的推測,能從側面佐證‘地球水鄉’的推論。

啊!不需要到美洲找,在我們的推測中,神州的地勢普遍處於被擡高的區域,所以咱們地盤上就應該能在山上找到大型城池的遺址,說不定能將咱們的文明史往前推進數千年。”

大姑:“可這需要大量的考古哇!”

小悠:“對哦!咱們倆辦不到!說了個寂寞!”

大姑:“所以放棄吧!”

小悠:“好的!但是,我還聽說,夏朝別名‘西邑夏’、‘西邑’!”

大姑:“嗯?”

小悠:“亞特蘭蒂斯又稱大西國,而咱們的夏朝別名也有個‘西’字,是不是很巧哇!”

大姑:“你這是還不死心呀?”

小悠:“沒有!沒有!死心了!死心了!‘亞特蘭蒂斯’怎麽可能是‘良渚文化’呢?這不可能!不可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