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份答卷
關燈
小
中
大
兩份答卷
等到兩軍對壘之時,士兵們才發現西達所謂的活門,只是個圈套,分別離城的家眷們在路上走了一半就被西達人盡數圍捕,熟悉的親眷們一個個被捆綁住手腳,推在陣線最前排。
西達人宣稱,烏陶的士兵放下武器,結果自己的生命,才可以換取父母及妻兒的痛快一死。不照做的,其親屬們會被砍掉雙手雙腳,然後餵給軍內的狼群,死無全屍。
明明知曉這麽做,親屬們都是一死,士兵們還是丟下了兵器甲胄,他們不願親眼看見妻兒死前再經歷漫長的折磨。烏陶大部分有生力量頃刻之間消亡。
城門被攻破。
屠戮,傾軋,西達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活口。男女,婦人,皆殺之。烏陶族滅。
*
渾水上游開闊段,河道底部是一處深穴。西達首領倪善派兩名手下下去,撈上來玉匣一具。打開玉閘,盡是玉璧、珪、瓚數代之物。
“這便是你說的孔雀河流域的先代傳世之寶?”倪善看著玉閘子裏的寶物們發問。
青衫男子頷首,對著其中一塊玉璧細細端詳,“大王看這個”。
海面之上,天邊掛著一輪太陽,太陽形狀仿佛是一只狼頭。那是西達特有的狼頭紋。
孔雀河流域如今是高原和荒漠,但是上古時期卻是一片汪洋。
“金烏之印,天授之時”。
“聖跡都昭示了西達註定將稱霸整片大地,天意不可違。”
不遠處的陳歲心裏咯噔一下。這位背後出謀劃策的人,是在大胤已經死去的傳奇,林籍。
她和李觀笠分頭撤回大胤。她想了想,對西達的這一番異動還是摸不清真實狀態,在半路上又折返了回來,偽裝成一名西達士兵,正好看到了這一幕。
林家的一對傳奇雙生子,林筠已官至翰林,此時還在梁城的朝堂上。這名酷似林筠的青衫男子,怕就是那個早早亡故的弟弟林籍。
林籍此人,在大胤詐死,混進西達是圖什麽?瘋了……他並不滿足於孔雀河流域的戰事,而是要把火燒到整個大胤和西達,孤骨餓殍,戰火引發的千萬生命的痛苦與亡失,於他來說只是一場游戲。
*
戊申年的大胤朝,會試考題是對關於現行的均田制、租庸調制兩大核心制度遇到的問題提出改善方案。
大胤從統一建朝之初,長期戰亂過後,王朝人口稀少,有大量的無主荒地未開墾,賦稅收入也低,高祖便頒布了均田制,計口授田,按照人口數量來分配田地。凡十五歲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給種植谷物的露田四十畝,女子二十畝。擁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額外獲得土地,所受之田不準買賣,年老身死,還田給官府。
租庸調制在均田制的基礎上施行,朝廷依據授田記錄而向人民征收糧稅,以及召集百姓服勞役。
這兩項制度自初代創立時,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積極開墾種植,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大大增加了大胤王朝的賦稅收入,百姓安居樂業。而多方的利益也得到了平衡兼顧,對豪紳士官來說,奴婢和牛也能獲得受田,豪紳士官便能靠牛只和奴婢的名義獲得更多田,保障自己的既得利益。
但是幾代過去,如今朝廷曾派使到全國調查均田情況,發現已有田少不足分配之情況出現。每丁才受田二十畝。均田令雖然限制土地買賣、占田過限,但領田者所得土地不足,但又要繳納定額的租庸調,使農民負擔不來,不得不逃亡。大量民眾的逃亡,使朝堂的征稅對象減少,稅收也隨之大減。
如何改善大胤現行的制度運行方式,處理均田、賦稅和丁役的問題,成為了這一年的會試終考題。
一份答卷提出的改善方案是這樣的——
一是不奪農時,以納絹來代替服勞役,使農民在有土地耕種的同時保證了有充足的農耕的時間,不會因為長期服役在外而耽誤農時。
二是統一不同糧食類型的度量衡,將各個地方上繳的糧稅按照當地特殊農作物的單位,進行與粟米的單位換算。比如一鬥黍與一鬥粟米等同,兩鬥小麥等同一鬥粟米。這樣可以平衡南北東西不同區域的實際種植情況。
這是林筠的會試答卷,上述提出的改良設想,後續也被朝堂采納了。
但是還有一份答卷,沒有公布,陳歲在文庫裏偶然翻閱出來,那份卷子出自林籍,林家這兩兄弟的兩份不同考卷體現的是完全不同的思考風格。陳述的觀點大意是——
一是以資產為收稅基礎,不以人口為本,允許土地個人買賣。改變以人丁為依據的賦稅制度,租稅徭役如果依據人口征收,大多落到廣大貧苦的勞動群眾頭上,而以財產的多少為計稅依據,不僅拓寬了征稅的廣度,增加了財政收入,也能減輕貧苦人民的稅收負擔。
二是逃戶連坐法,如果逃亡一戶,鄰居三十戶全部處死。使得鄰裏之間互相監督,減少搬遷逃亡的人數。
陳歲拿著這一份答卷好奇地詢問陳敬安,這份考卷為何當年沒有被入選?
陳敬安冷哼一聲,“你覺得這份提的是好計策?那你也是個天才。”
“戶地的統計冊子本就散落佚失的多,陳年舊賬很多不清。你是地主你會怎麽處理,你不趁機大肆斂取土地?逼迫貧民把地賣給你,只實際占用土地而不更換地契戶頭,這樣稅依然不會掛到你頭上,賣了地的百姓們產去稅存,負擔只會更重。”
“至於對逃亡民眾實施的連坐法,要是鄰居有一戶逃走,你為了避免被連坐處死,只能趕緊麻溜地也跑了了事。原先是一戶戶逃亡,現在直接三十戶三十戶群遷。寫出此卷之人,要麽是愚蠢透頂,不懂全局平衡,”說到這裏陳敬安白了她一眼。
陳歲:……
“要麽就是完全懂得,但故意出此計策,使得天下大亂,此子可為大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等到兩軍對壘之時,士兵們才發現西達所謂的活門,只是個圈套,分別離城的家眷們在路上走了一半就被西達人盡數圍捕,熟悉的親眷們一個個被捆綁住手腳,推在陣線最前排。
西達人宣稱,烏陶的士兵放下武器,結果自己的生命,才可以換取父母及妻兒的痛快一死。不照做的,其親屬們會被砍掉雙手雙腳,然後餵給軍內的狼群,死無全屍。
明明知曉這麽做,親屬們都是一死,士兵們還是丟下了兵器甲胄,他們不願親眼看見妻兒死前再經歷漫長的折磨。烏陶大部分有生力量頃刻之間消亡。
城門被攻破。
屠戮,傾軋,西達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活口。男女,婦人,皆殺之。烏陶族滅。
*
渾水上游開闊段,河道底部是一處深穴。西達首領倪善派兩名手下下去,撈上來玉匣一具。打開玉閘,盡是玉璧、珪、瓚數代之物。
“這便是你說的孔雀河流域的先代傳世之寶?”倪善看著玉閘子裏的寶物們發問。
青衫男子頷首,對著其中一塊玉璧細細端詳,“大王看這個”。
海面之上,天邊掛著一輪太陽,太陽形狀仿佛是一只狼頭。那是西達特有的狼頭紋。
孔雀河流域如今是高原和荒漠,但是上古時期卻是一片汪洋。
“金烏之印,天授之時”。
“聖跡都昭示了西達註定將稱霸整片大地,天意不可違。”
不遠處的陳歲心裏咯噔一下。這位背後出謀劃策的人,是在大胤已經死去的傳奇,林籍。
她和李觀笠分頭撤回大胤。她想了想,對西達的這一番異動還是摸不清真實狀態,在半路上又折返了回來,偽裝成一名西達士兵,正好看到了這一幕。
林家的一對傳奇雙生子,林筠已官至翰林,此時還在梁城的朝堂上。這名酷似林筠的青衫男子,怕就是那個早早亡故的弟弟林籍。
林籍此人,在大胤詐死,混進西達是圖什麽?瘋了……他並不滿足於孔雀河流域的戰事,而是要把火燒到整個大胤和西達,孤骨餓殍,戰火引發的千萬生命的痛苦與亡失,於他來說只是一場游戲。
*
戊申年的大胤朝,會試考題是對關於現行的均田制、租庸調制兩大核心制度遇到的問題提出改善方案。
大胤從統一建朝之初,長期戰亂過後,王朝人口稀少,有大量的無主荒地未開墾,賦稅收入也低,高祖便頒布了均田制,計口授田,按照人口數量來分配田地。凡十五歲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給種植谷物的露田四十畝,女子二十畝。擁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額外獲得土地,所受之田不準買賣,年老身死,還田給官府。
租庸調制在均田制的基礎上施行,朝廷依據授田記錄而向人民征收糧稅,以及召集百姓服勞役。
這兩項制度自初代創立時,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積極開墾種植,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大大增加了大胤王朝的賦稅收入,百姓安居樂業。而多方的利益也得到了平衡兼顧,對豪紳士官來說,奴婢和牛也能獲得受田,豪紳士官便能靠牛只和奴婢的名義獲得更多田,保障自己的既得利益。
但是幾代過去,如今朝廷曾派使到全國調查均田情況,發現已有田少不足分配之情況出現。每丁才受田二十畝。均田令雖然限制土地買賣、占田過限,但領田者所得土地不足,但又要繳納定額的租庸調,使農民負擔不來,不得不逃亡。大量民眾的逃亡,使朝堂的征稅對象減少,稅收也隨之大減。
如何改善大胤現行的制度運行方式,處理均田、賦稅和丁役的問題,成為了這一年的會試終考題。
一份答卷提出的改善方案是這樣的——
一是不奪農時,以納絹來代替服勞役,使農民在有土地耕種的同時保證了有充足的農耕的時間,不會因為長期服役在外而耽誤農時。
二是統一不同糧食類型的度量衡,將各個地方上繳的糧稅按照當地特殊農作物的單位,進行與粟米的單位換算。比如一鬥黍與一鬥粟米等同,兩鬥小麥等同一鬥粟米。這樣可以平衡南北東西不同區域的實際種植情況。
這是林筠的會試答卷,上述提出的改良設想,後續也被朝堂采納了。
但是還有一份答卷,沒有公布,陳歲在文庫裏偶然翻閱出來,那份卷子出自林籍,林家這兩兄弟的兩份不同考卷體現的是完全不同的思考風格。陳述的觀點大意是——
一是以資產為收稅基礎,不以人口為本,允許土地個人買賣。改變以人丁為依據的賦稅制度,租稅徭役如果依據人口征收,大多落到廣大貧苦的勞動群眾頭上,而以財產的多少為計稅依據,不僅拓寬了征稅的廣度,增加了財政收入,也能減輕貧苦人民的稅收負擔。
二是逃戶連坐法,如果逃亡一戶,鄰居三十戶全部處死。使得鄰裏之間互相監督,減少搬遷逃亡的人數。
陳歲拿著這一份答卷好奇地詢問陳敬安,這份考卷為何當年沒有被入選?
陳敬安冷哼一聲,“你覺得這份提的是好計策?那你也是個天才。”
“戶地的統計冊子本就散落佚失的多,陳年舊賬很多不清。你是地主你會怎麽處理,你不趁機大肆斂取土地?逼迫貧民把地賣給你,只實際占用土地而不更換地契戶頭,這樣稅依然不會掛到你頭上,賣了地的百姓們產去稅存,負擔只會更重。”
“至於對逃亡民眾實施的連坐法,要是鄰居有一戶逃走,你為了避免被連坐處死,只能趕緊麻溜地也跑了了事。原先是一戶戶逃亡,現在直接三十戶三十戶群遷。寫出此卷之人,要麽是愚蠢透頂,不懂全局平衡,”說到這裏陳敬安白了她一眼。
陳歲:……
“要麽就是完全懂得,但故意出此計策,使得天下大亂,此子可為大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