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比武

關燈
比武

三日後的比武現場

此次比武倒是聲勢浩大, 皇室宗親自然要出席,蒙八旗在京中有頭有臉的人物要來赴宴,再加上朝廷文武大員, 在武場的臺子上排了整整六排。

幼姝帶著珠珠坐在二排,位於四福晉後面。天氣炎熱,縱使上面支了帳子,旁邊有宮女打著扇子,額頭還是沁出不少汗珠。

更逞說站在臺下準備比試的小將, 在曝曬下已經滿臉通紅、滿頭大汗。三位滿族的男子著裝還尚算整齊, 那幾位蒙古漢子已經熱的不耐將上衣脫下, 露出赤膀後背。

在場的都是嬪妃、公主命婦, 見此無不輕蹙眉頭,不敢細瞧。

這第一場比試就是射箭。

這也是大清最有把握勝算的一場, 康熙特地欽點了董鄂·希克特,希克特是一等公、撫遠大將軍費揚古的孫子!

費揚古是順治帝的孝獻皇後之弟, 參與過平定三藩之亂與征討噶爾丹的戰役,有一手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的好箭法!

希克特的箭法就是費揚古手把手教的。

康熙就親眼見過希克特拉弓搭箭,堪稱弦無虛發。

蒙古派來的則是有“小哲別”之稱的博爾濟吉特氏族下的青年,哲別是鐵木真帳下的大將,堪稱箭神!

雖大清和蒙古雙方都暗中較勁,可這真比試起來也不能腥風血雨、你死我活, 總要維護兩方的顏面, 也選了個得趣的法子比試。

這法子即為射柳。

射柳起於遼,興盛於明。射柳起初是用弓箭射柳樹的柳枝, 柳枝往往是折斷之後插在地上的。到了明代演變成鳥雀貯於葫蘆中射之, 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 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射柳原在端午節舉行,如今正值夏日,離端午不久,也算應景。

先是董鄂氏出場。

他一站在場上,臺上的人都捏了一把汗,尤其是他的阿瑪,站在一側雙腿已經發軟,快要站不住跌下去。

這不僅是代表著他自己,更是代表著整個大清的顏面。若是輸了比賽,惹得皇上不喜,甚而會牽連家族。

董鄂氏年紀雖小,為人卻很是沈穩。他一直待在軍中,董鄂一族家教森嚴,是頭一回接觸射柳。

他稍一思量,心中便有了計較。為了使鴿子飛得更高,應射擊於葫蘆底部,使葫蘆口向上,鴿子可直躍到空中。

力道也要拿捏好,太重則會使葫蘆掀翻。

董鄂氏屏氣凝神,瞄準葫蘆,拉弓,箭離弦——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隨著箭,只見那箭不偏不倚、長驅直入,直擊中葫蘆,卻又只插進半寸,裏面鴿子受驚,驚叫一聲,淩空而躍出,竟飛至數丈之高。

眾人看了皆驚呼一聲。這鴿子飛得之高,超乎想象。

康熙臉上浮出微笑,這董鄂氏是好樣的,這局幾乎穩操勝券。

接下來上場的博爾濟吉特氏,他生得牛高馬大,一身腱子肉還帶著幾處刀疤,看了讓人心生恐懼。

博爾濟吉特氏臉色陰沈,他倒是小瞧了這董鄂氏,看起來瘦弱不堪,還真有兩下子。

他拉著弓箭,眼神一暗,心中一晃神,箭已飛出!

博爾濟吉特氏心神不穩,手中也失了分寸,忘了這射柳要的是巧勁,竟用了十足十的力氣。

只見那箭勢如破竹,疾如雷電,竟然一箭將那葫蘆射穿,帶著後勁竟飛出十餘丈之遠,可見博爾濟吉特氏力大無窮。

只是那葫蘆裏的鴿子也一並被擊穿!只聽得一聲急促的哀鳴,順著箭孔,慢慢滲出血來,在空中濺出了十餘丈的血跡。

場中眾人看了都瞠目結舌、手足發麻,女子皆遮面不忍,有的心軟竟然落下淚來。幼姝心中一疼,連忙伸手將珠珠的眼睛捂住。

皇太後年事已高,又一直吃齋念佛,最是見不得這等血腥場面,念了一聲阿彌陀佛,閉著眼睛不忍再看。

康熙沈下臉,怒聲道:“博爾濟吉特氏何故下手要如此狠辣,傷及生靈?”

博爾濟吉特氏大夢初醒,知曉自己犯了大錯,慌張跪下來,驚恐道:“奴才。。。奴才一時手下沒準,失了分寸,請皇上恕罪。”

康熙不怒反笑,道:“朕可曾聽說,你是蒙古有著“小哲別”之稱的箭神,如此小把戲,對你應當是輕而易舉。如今場上失誤,下手毒辣,可見是心存怨懟,是怨懟於朕呢,還是怨懟於大清?”

博爾濟吉特氏嚇得臉色發白,叩頭哆嗦道:“奴才不敢,借奴才十個膽子奴才也不敢心存怨憤,請皇上饒命!皇上饒命!”

喇什在旁也頭皮發麻,心中慌得直打鼓,在一旁是如坐針氈。他雖存了挑釁之心,可是若真惹怒康熙,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莫說是他們,就是整個博爾濟吉特氏也是吃不了兜著走。

康熙雖話裏問著那武士,可也在暗中敲打他,是不是博爾濟吉特氏,乃至整個蒙古,對他這個皇帝,對大清,心懷異心?

他此時只後悔不已,且是這些年日子過得太安逸,讓他昏了頭腦,竟敢尋釁帝王的權威,只恨的想使勁給自己幾個嘴巴。

場上一片寂靜,康熙只沈著臉,默不作聲。喇什知道,康熙這是再等他發話,也施壓於他,讓他表明自己的決心和忠心。

喇什硬著頭皮站出來,屈膝跪下,道:“請皇上恕罪,豎子無禮,犯了混,竟敢冒犯皇上,奴才回去後一定好好整治他,不,奴才將他交於皇上,任憑皇上處置。”

“也。。也請皇上明鑒,博爾濟吉特氏一族忠心於皇上,忠心於大清,絕無半點不臣之心。”

此話出口的一剎那,他突然明白,此次來京之旅,表面上是他為了蒙古的利益求娶公主,占了便宜;

實則當初康熙應允他進京,除了滿蒙聯姻一事,怕是一直在等待這樣一個時機,逼他認清當前的形勢,也代表整個博爾濟吉特氏及背後所站的蒙古,在紫禁城裏,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來表明效忠朝廷的態度和決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