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鵲橋仙(四)
關燈
小
中
大
第142章 鵲橋仙(四)
會試公榜後,接下來便是殿試了。雖說殿試不罷人,無落榜的風險,但也得好好準備。畢竟,一甲、二甲和三甲,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看似沒差幾個字,卻有著天壤之別。一甲二甲都能有個不錯的前程,而三甲則只能混個小官,將來升遷都很困難了。
到了四月初六,殿試開始。杜渙和其他三百名貢士,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第一次踏入了象征皇權的紫禁城。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故而這裏是所有讀書人夢寐以求想要進入的地方。眾人見到巍峨磅礴的宮殿,又是激動,又是緊張。
辰時一到,鼓樂聲起,禮部官員帶考生們穿過重重宮門,來到了皇極殿前廣場的丹陛前等候。空曠的廣場上早已擺放好了書案和軟墊,並備好了筆墨紙硯。
而此時官員們也都已到來,沈閣老站在中間,一眼就看到了杜渙。然而這次杜渙學乖了,沒有想打個招呼什麽的,規規矩矩的站在隊伍中,在禮部官員的指領下,向考官參拜。
沈嘉和眾官員接受了學子們的拜禮後,一起站在殿外,在此恭候聖駕。
很多學子都是第一次面聖,難免緊張。就連見過無數次皇帝的杜渙,也被這種肅穆的氣氛所感染,手心裏全是冷汗了。
辰時一刻,皇帝終於來了。所有人跪地三呼萬歲,隨後聽陛下淡淡道了一聲“平身”後,眾人才敢起身,殿試正式開始。
杜渙在起身之時,微微擡頭望向前方。這是他第一次看到身穿龍袍的蕭翌,只見陛下坐在龍椅上,神情嚴肅,仿佛和他認識的好友蕭兄,是兩個人。
就在杜渙出神之時,沈嘉出來高聲宣讀考題。殿試的題目的陛下擬定的,也不考八股,而是讓考生答策題。
陛下此次倒沒有出關於變法的題目,而是出了個更尖銳的問題——禁海與開海。
考生們聽完題目後,都快哭了。他們這一屆也太難了吧,先要論述變法的好壞,現在更慘,還要回答該不該解除海禁。
這道題不僅僅讓考生左右為難,甚至連在場的官員們,聽到後也大吃一驚。自太祖禁海幾百年了,怎麽陛下突然間,出了這道議題?
難不成,陛下有解除海禁的意圖?
只有沈嘉了解陛下的深意,在那位傳教士的影響下,蕭翌看到了海外的發達,不願再坐井觀天,與外界隔絕了。
答變法的利弊,眾考生還能提前猜到題目,閉眼胡吹一通。但海禁這一問題,陛下從未在公開場合提過,他們想押題也押不中,而且更猜不透聖意,只能靠臨場發揮,隨機應變了。
半個時辰後,蕭翌見坐下考生,有的開始動筆,有的還在冥想,故而起駕離開了。皇帝走後,考場氣氛略微松快了一些,沈嘉便下來走動,隨便看幾眼考生的答卷。
然而沈嘉連續看了幾份開頭,臉色愈發不好了。看來,大部分人都是保守的,都站在了禁海這一邊。
畢竟,禁海多少年了,還是太祖定下的規矩,這樣的答卷中規中矩,錯也錯不到哪裏去。
而支持開海,就真的需要勇氣了。萬一陛下並不打算解除海禁,他們支持開海就是找死。
沈嘉的心越來越沈,從考生的態度中,便可推測朝堂上官員們的態度了。看來,開海相當於又是一場變法,這一議題一旦拿出來討論,必會掀起一大風波。
殿試到日暮西山時便結束了,考生們也陸陸續續離開了皇極殿,走出宮門。等到三日後,他們會在此來到紫禁城,參與傳臚大典。
至此,杜渙等人的讀書生涯算是結束了。到了三日後,無論排名如何,都會有一官半職,不用再擔心落第,可以回去舒舒服服的睡一覺了。
然而現在,則是考官們忙碌的時候了。文華殿中燈火通明,三百份卷子要彌封糊名,然後送去考官批閱。
由於時間匆忙,殿試的試卷沒有謄錄這一步驟,沈嘉見過杜渙的筆跡,這一次他倒是一眼就認出了杜渙的試卷了。
沈嘉先看了杜渙的答卷,驚喜的發現他居然是讚同開海的。沒想到,杜渙在“除冗濫”一事上保守,卻在開海上別具一格。
沈嘉粗粗瀏覽了一遍他的卷子,果然,杜渙不愧是商人之子,直接從通商的好處講起,建議開設福建、浙江、廣東三市舶司。並言解除了海禁,能給國家帶了巨大的財富,是一條生財之道。
沈嘉看著看著,心底直樂。他想起之前找杜渙買千裏鏡時,杜渙說起的那位在福建經商的朋友。看來杜渙的這位好友,應該給他講了不少“走私”的感悟吧。
可能他的朋友也沒想到,這些“走私感悟”居然被杜渙寫進殿試的卷子裏,若他能評為前十,或許將來還能被陛下禦覽。
於是沈嘉將此卷評為上等,給杜渙一次機會,也給開海一次機會。
殿試的試卷要趕在兩天內看完,然後選出前十,要呈給陛下禦覽。考官們早已在心裏預擬了前十名的排序,一般情況下,若陛下沒有幹預,那麽這排序便是最後的名次了。
沈嘉盯著手下官員,將前十的卷子一張張整理好,第一名放在了最上面。而後,主考官當著所有人的面,開啟了糊名。
第一名,竟然是……杜渙!
這個結果,連沈嘉都沒想到。他本以為杜渙進前十就不錯了,沒想到竟然能被所有的考官認可,預選為狀元。
其他人看到杜渙的名字,神色也各不相同。他們都知道杜渙是三年前被罷考的無辜學子,也知道杜渙和沈嘉結了親。
然而他們當時閱卷時,根本不知道這張卷子是誰寫的。不過是因為杜渙是唯一一個將開海好處一一說清楚的學生,而不像其他人,要麽堅決反對,要麽模棱兩可。
官員們也想通過試卷,來試探一下陛下的看法。所以預擬的狀元卷是讚同開海的,預擬的榜眼卷是支持禁海的。
到時候,只需看陛下選擇誰來當這個狀元,便可知會聖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會試公榜後,接下來便是殿試了。雖說殿試不罷人,無落榜的風險,但也得好好準備。畢竟,一甲、二甲和三甲,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看似沒差幾個字,卻有著天壤之別。一甲二甲都能有個不錯的前程,而三甲則只能混個小官,將來升遷都很困難了。
到了四月初六,殿試開始。杜渙和其他三百名貢士,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第一次踏入了象征皇權的紫禁城。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故而這裏是所有讀書人夢寐以求想要進入的地方。眾人見到巍峨磅礴的宮殿,又是激動,又是緊張。
辰時一到,鼓樂聲起,禮部官員帶考生們穿過重重宮門,來到了皇極殿前廣場的丹陛前等候。空曠的廣場上早已擺放好了書案和軟墊,並備好了筆墨紙硯。
而此時官員們也都已到來,沈閣老站在中間,一眼就看到了杜渙。然而這次杜渙學乖了,沒有想打個招呼什麽的,規規矩矩的站在隊伍中,在禮部官員的指領下,向考官參拜。
沈嘉和眾官員接受了學子們的拜禮後,一起站在殿外,在此恭候聖駕。
很多學子都是第一次面聖,難免緊張。就連見過無數次皇帝的杜渙,也被這種肅穆的氣氛所感染,手心裏全是冷汗了。
辰時一刻,皇帝終於來了。所有人跪地三呼萬歲,隨後聽陛下淡淡道了一聲“平身”後,眾人才敢起身,殿試正式開始。
杜渙在起身之時,微微擡頭望向前方。這是他第一次看到身穿龍袍的蕭翌,只見陛下坐在龍椅上,神情嚴肅,仿佛和他認識的好友蕭兄,是兩個人。
就在杜渙出神之時,沈嘉出來高聲宣讀考題。殿試的題目的陛下擬定的,也不考八股,而是讓考生答策題。
陛下此次倒沒有出關於變法的題目,而是出了個更尖銳的問題——禁海與開海。
考生們聽完題目後,都快哭了。他們這一屆也太難了吧,先要論述變法的好壞,現在更慘,還要回答該不該解除海禁。
這道題不僅僅讓考生左右為難,甚至連在場的官員們,聽到後也大吃一驚。自太祖禁海幾百年了,怎麽陛下突然間,出了這道議題?
難不成,陛下有解除海禁的意圖?
只有沈嘉了解陛下的深意,在那位傳教士的影響下,蕭翌看到了海外的發達,不願再坐井觀天,與外界隔絕了。
答變法的利弊,眾考生還能提前猜到題目,閉眼胡吹一通。但海禁這一問題,陛下從未在公開場合提過,他們想押題也押不中,而且更猜不透聖意,只能靠臨場發揮,隨機應變了。
半個時辰後,蕭翌見坐下考生,有的開始動筆,有的還在冥想,故而起駕離開了。皇帝走後,考場氣氛略微松快了一些,沈嘉便下來走動,隨便看幾眼考生的答卷。
然而沈嘉連續看了幾份開頭,臉色愈發不好了。看來,大部分人都是保守的,都站在了禁海這一邊。
畢竟,禁海多少年了,還是太祖定下的規矩,這樣的答卷中規中矩,錯也錯不到哪裏去。
而支持開海,就真的需要勇氣了。萬一陛下並不打算解除海禁,他們支持開海就是找死。
沈嘉的心越來越沈,從考生的態度中,便可推測朝堂上官員們的態度了。看來,開海相當於又是一場變法,這一議題一旦拿出來討論,必會掀起一大風波。
殿試到日暮西山時便結束了,考生們也陸陸續續離開了皇極殿,走出宮門。等到三日後,他們會在此來到紫禁城,參與傳臚大典。
至此,杜渙等人的讀書生涯算是結束了。到了三日後,無論排名如何,都會有一官半職,不用再擔心落第,可以回去舒舒服服的睡一覺了。
然而現在,則是考官們忙碌的時候了。文華殿中燈火通明,三百份卷子要彌封糊名,然後送去考官批閱。
由於時間匆忙,殿試的試卷沒有謄錄這一步驟,沈嘉見過杜渙的筆跡,這一次他倒是一眼就認出了杜渙的試卷了。
沈嘉先看了杜渙的答卷,驚喜的發現他居然是讚同開海的。沒想到,杜渙在“除冗濫”一事上保守,卻在開海上別具一格。
沈嘉粗粗瀏覽了一遍他的卷子,果然,杜渙不愧是商人之子,直接從通商的好處講起,建議開設福建、浙江、廣東三市舶司。並言解除了海禁,能給國家帶了巨大的財富,是一條生財之道。
沈嘉看著看著,心底直樂。他想起之前找杜渙買千裏鏡時,杜渙說起的那位在福建經商的朋友。看來杜渙的這位好友,應該給他講了不少“走私”的感悟吧。
可能他的朋友也沒想到,這些“走私感悟”居然被杜渙寫進殿試的卷子裏,若他能評為前十,或許將來還能被陛下禦覽。
於是沈嘉將此卷評為上等,給杜渙一次機會,也給開海一次機會。
殿試的試卷要趕在兩天內看完,然後選出前十,要呈給陛下禦覽。考官們早已在心裏預擬了前十名的排序,一般情況下,若陛下沒有幹預,那麽這排序便是最後的名次了。
沈嘉盯著手下官員,將前十的卷子一張張整理好,第一名放在了最上面。而後,主考官當著所有人的面,開啟了糊名。
第一名,竟然是……杜渙!
這個結果,連沈嘉都沒想到。他本以為杜渙進前十就不錯了,沒想到竟然能被所有的考官認可,預選為狀元。
其他人看到杜渙的名字,神色也各不相同。他們都知道杜渙是三年前被罷考的無辜學子,也知道杜渙和沈嘉結了親。
然而他們當時閱卷時,根本不知道這張卷子是誰寫的。不過是因為杜渙是唯一一個將開海好處一一說清楚的學生,而不像其他人,要麽堅決反對,要麽模棱兩可。
官員們也想通過試卷,來試探一下陛下的看法。所以預擬的狀元卷是讚同開海的,預擬的榜眼卷是支持禁海的。
到時候,只需看陛下選擇誰來當這個狀元,便可知會聖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