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
關燈
小
中
大
刮目
三吳發生的一切, 並未超出郗歸此前的預料。
徐州軍戶的待遇傳開後,很快便有勇武之人成群結隊地前來投軍,想要靠著一身氣力和一腔悍勇, 為自己搏取一個功名, 從此不必再日日下田勞作,世世代代地出不了頭。
東征大軍很快便擴充到了一萬三千人, 他們平叛, 剿匪,屯田, 分地,懷著一種極高昂的士氣,在一個又一個地方留下屬於北府軍的印記。
烈日炎炎,郗途剛剛結束一場戰事,回到營帳之內。
帳中寂然無人,他疲憊地吐出一口氣, 從水盆中舀出一勺水, 沖了沖手上的血汙,然後才一層層卸下盔甲,扯下粘連在身上的衣衫,狠狠擰掉上面吸滿了的汗水和血液。
護衛阿照一路小跑, 帶了軍醫過來, 沒想到一進門就看到自家將軍頂著道還在流血的猙獰傷口,以一種必然牽動傷處的姿勢,擰著脫下來的臟衣。
“我的好將軍, 你這是在幹什麽啊?”阿照一邊埋怨, 一邊接過衣服,按著郗途坐到書案旁, “那衣服有什麽要緊的,非得現在去擰?您不知道自己受傷了啊?”
他一邊說著,一邊示意軍醫快些過來:“黃伯,麻煩你快給將軍看看,可千萬別落下什麽病根。”
看到阿照和黃池的瞬間,郗途眼中的疲態便一掃而盡。
他深知主帥的狀態對於軍心士氣的重要性,所以從不允許自己表露出任何消極表現。
軍醫黃池見慣了這般逞能的傷患,一句都不想多說,只沈默著打開藥箱,冷冷吐出一句“轉過來”。
郗途側過身體,讓傷處對著黃池,嘴上卻分毫不讓,一句句反駁著阿照方才的話:“我心裏有數,這傷口不在要害處,不打緊的。還有那衣服,我看全都已經越洗越薄了,必是因為你們犯懶,總要攢一堆衣服才洗的緣故。女郎從前說過,汗液長期浸著衣服,會損傷布料裏的什麽纖維——”
軍醫拿出鑷子,開始夾取傷處殘留的細小布料。
軍中都是粗人,以至於黃池只講效率,從不註意什麽輕重。
鑷子深入傷口的瞬間,郗途猝然痛得倒吸一口涼氣,覺得比挨刀的那會還要更痛些。
他握緊拳頭,咬牙說道:“我看就是之前沒及時洗衣服,將士們的衣衫才會壞得這麽快。”
“行行行,我這就去洗,行了吧。”阿照撇了撇嘴,略帶埋怨地說道,“女郎從前跟東府大郎君說著玩的話,您倒是當真了。再說了,您真要聽女郎的話,怎麽不知道讓她少操點心?回頭受傷的消息傳到京口,還不是惹得女郎擔心?”
郗途咧嘴笑道:“那你可是說錯了,她才不會擔心呢,只會覺得我身先士卒,堪為表率,得好好給我記上一功才對。且看著吧,說不定這旬校場的學習材料裏,就有我受傷的事呢。”
“您就貧吧。”阿照撇他一眼,“等下次女郎來信,看她會不會罵你學藝不精,以至於身為主帥,竟會在三吳這種戰場上受傷?”
“三吳怎麽了?”黃池開始消毒,郗途整張臉都皺了起來,“咱們今天對戰的可不是尋常叛軍,而是與孫志勾結的會稽山匪。這些人在此地稱王稱霸十多年,可比那些拿著農具的叛軍厲害得多。哎呀黃伯你輕點,你這是治傷呢,還是給我上刑呢?那土匪拿刀砍過來的時候,都沒現在這麽疼。”
“現在知道疼了?打仗的時候怎麽不知道註意?活該!”黃池嘴上雖然毫不留情,動作卻還是輕了幾分,“這些土匪占山為王,不知道殺過多少人,刀口也不幹凈,我已經吩咐所有軍醫,今日治傷之時,務必註意消毒,以防傷口感染。”
“沒錯沒錯!”郗途還未說話,阿照便忙不疊地點頭,“黃伯,你多放些酒精,一定要好好消毒,千萬不要感染了!”
黃池“哼”了一聲,瞥了阿照一眼,不緊不慢地說道:“我心中有數,不用你教。酒精可都是用糧食造的,女郎為了這些酒精,不知要費多少心思。多放點?你說得倒輕巧。”
阿照作勢打了下自己的嘴巴,嬉笑著說道:“是是是,酒精是金貴的好東西,您治好了將軍,我們也好接著打仗,一鼓作氣地將這些叛軍和匪徒消滅幹凈。如此一來,等明年三吳的糧食收上來,軍中就再也不缺酒精了。”
“快去忙你的吧,我心裏有數。”黃池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繼續清理傷口。
一個校尉進帳,回稟此戰的傷亡情況。
郗途單手拉來旁邊的紙筆,一邊聽著,一邊在紙上寫寫畫畫,氣得黃池不得不停下消毒的動作,胡子瞪眼地罵他不愛惜身體。
郗途笑著回了兩句,繼續向那校尉吩咐打掃戰場、舉辦葬禮等種種收尾之事,責令軍中務必妥善處理屍體,以免酷暑之下發生疫病。
那校尉領命而去,黃池終於將傷口徹底清理幹凈,準備上藥包紮。
不想他剛打開藥瓶,便有護衛大聲稟告,害得他險些將小半瓶藥粉都倒在郗途身上。
那護衛說,有人拿著女郎的拜帖,自吳興前來求見,說是一位姓宋的郎君。
“宋和?他怎麽來了?”郗途納悶地問道。
去年夏天,郗歸提出以灌鋼為貨物,與桓氏交換蜀地的建昌馬。
那時謝瑾擔心其餘世家針對徐州,所以便讓豫州主理此事,同時找郗歸要了個與桓氏相熟的中人。
郗歸當時薦了宋和過去,考慮的是他與郗氏、桓氏都相熟,為人也聰穎圓滑,可以在豫州和荊江之間起到一個潤滑的作用,助推市馬之事盡快落地。
宋和當日領命之後,立刻便興致勃勃地去了豫州。
他本以為這會是個大展身手的好時機,能讓他憑借著市得建昌良馬的功勞,提升自己的政治資本。
可誰都沒有想到,桓元竟會趁著荊、江二州大饑的機會,對著殷、楊二部發難,在上游一帶掀起戰事。
宋和本不在意上游是戰是和,只想快快完成任務,可桓元卻以這場小範圍的內戰為借口,長期拖著豫州市馬之議,以至於此事既未完全談崩,又始終沒有進展,直到前段時間桓元與郗歸會面之後,才算是真正畫上了句號。
前些日子,宋和隨著那一千匹建昌馬,一道在江州登船,回了京口。
見面之後,郗歸問他今後有何打算,是想繼續待在北府軍中,還是在徐州郡縣歷練一二。
宋和向來心思縝密,他本身底層,起點比旁人要低上許多,所以更不允許自己打無準備之仗。
因此,在進入府衙之前,他早已細細打聽了徐州和北府軍這一年以來的變化,發現了一系列極其令他震驚的事實:三長制已經覆蓋徐州轄下所有郡縣,減稅等新政也順利施行,州府頒布了非常明確的制度,規定了各類違反政策制度的情形與處罰措施,同時還使三長加強宣教化,引導民眾將這些制度奉為圭臬。有什二的田稅在前,百姓們得到了實打實的利益,並不抵觸新規,一切都井然有序地推進著。
至於北府軍中,宋和從前熟悉的那些面孔,大多不是在江北戰場,便是在三吳平叛,抑或是,早已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就連僅剩的那些熟人,與從前相比,也是脫胎換骨,面貌一新。
宋和甚至覺得,自己若是再與他們多談幾句,恐怕會因為對郗氏不夠“效忠”,而被一狀告到郗歸面前。
他實在很難想象,短短一年的時間,郗歸是如何將這些眼高於頂、惟實力論的粗人凝聚起來,讓他們如此真切地效忠於她的。
他想到了郗歸從前跟他講過的種種理論,不由有些疑惑,僅僅靠著那所謂的軍史教育、紀律規矩,還有榮譽表彰、撫恤保障等t制度,便能獲得一支如此忠心耿耿的軍隊嗎?
這一年來,他不是沒有聽說過北府軍在江北連戰連捷的喜報,可他一直以為,那是因為北府舊部後人驍勇善戰,是因為灌鋼所制的兵器鋒利無比。
直到此刻,在看到這些將士煥然一新的面貌後,他才忍不住懷疑,難道北府軍在江北的戰績,靠的竟然真的是郗歸從前屢屢強調的那些東西?
宋和不能理解,但卻深深地明白,以北府軍如今的忠心,他是不可能在其中做出什麽成績的。
北府軍已經不需要他了,而對他本人而言,仕途也遠比戰場有吸引力得多。
寺廟中的生活是那樣的清苦,宋和之所以能於日覆一日的繁重瑣事之外,堅持挑燈夜戰,苦讀經書,靠的便是對功名利祿的深切渴盼。
他從來都只想做一個高官,而並非將軍。
既然徐州與北府軍都已沒有自己發揮的空間,宋和思量一番後,便將目光移向了三吳。
那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其中結出的累累稻米,養活了江左上上下下不計其數的生民百姓。
幾十年來,盡管京口的戰略地位固然重要有目共睹,可徐州卻還是不得不倚仗三吳的糧米。
但憑這一點,便足以令人窺見這片土地的價值。
更重要的是,孫志的叛亂摧毀了那片土地原本的秩序,如今的三吳,是一片肥美但荒涼的沃土,一塊值得精心雕琢的璞玉,一個廣闊無比的天地,帶著一種野蠻而原始的勃勃生機,蘊含著無限的潛能,正是大有可為的時候。
那溫述在建康居官多年,都只能做個寂寂無名的侍郎,可一到了吳郡,便憑著分田入籍的功勞,在當地獲取了極高的名望。
臺城對此很是不滿,可宋和心裏卻很清楚,分田入籍是一件足以令人青史留名的大功勞,溫述有了這樣的首倡之功,便再也不必擔心往後的前途和家族的未來。
這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時至今日,宋和對於郗歸的期望,早已不僅僅是憑借著她與謝瑾的舊情而躋身朝堂那麽簡單。
他下定決心,一定要作為郗歸最早的部下之一,見證她日漸崛起、最終推翻司馬氏皇權的全部過程。
他要在功成受賞的那一日,揚眉吐氣地站在百官前列,讓那群傲慢無禮的世家,只能看得到自己的背影。
他再也不要回到年少時那種受人欺辱、翻身無望的境地,再也不要經歷如郗岑死後那般、重新重重跌回底層的那種痛苦。
為此,他必須做出一份只屬於自己的、無可替代的功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三吳發生的一切, 並未超出郗歸此前的預料。
徐州軍戶的待遇傳開後,很快便有勇武之人成群結隊地前來投軍,想要靠著一身氣力和一腔悍勇, 為自己搏取一個功名, 從此不必再日日下田勞作,世世代代地出不了頭。
東征大軍很快便擴充到了一萬三千人, 他們平叛, 剿匪,屯田, 分地,懷著一種極高昂的士氣,在一個又一個地方留下屬於北府軍的印記。
烈日炎炎,郗途剛剛結束一場戰事,回到營帳之內。
帳中寂然無人,他疲憊地吐出一口氣, 從水盆中舀出一勺水, 沖了沖手上的血汙,然後才一層層卸下盔甲,扯下粘連在身上的衣衫,狠狠擰掉上面吸滿了的汗水和血液。
護衛阿照一路小跑, 帶了軍醫過來, 沒想到一進門就看到自家將軍頂著道還在流血的猙獰傷口,以一種必然牽動傷處的姿勢,擰著脫下來的臟衣。
“我的好將軍, 你這是在幹什麽啊?”阿照一邊埋怨, 一邊接過衣服,按著郗途坐到書案旁, “那衣服有什麽要緊的,非得現在去擰?您不知道自己受傷了啊?”
他一邊說著,一邊示意軍醫快些過來:“黃伯,麻煩你快給將軍看看,可千萬別落下什麽病根。”
看到阿照和黃池的瞬間,郗途眼中的疲態便一掃而盡。
他深知主帥的狀態對於軍心士氣的重要性,所以從不允許自己表露出任何消極表現。
軍醫黃池見慣了這般逞能的傷患,一句都不想多說,只沈默著打開藥箱,冷冷吐出一句“轉過來”。
郗途側過身體,讓傷處對著黃池,嘴上卻分毫不讓,一句句反駁著阿照方才的話:“我心裏有數,這傷口不在要害處,不打緊的。還有那衣服,我看全都已經越洗越薄了,必是因為你們犯懶,總要攢一堆衣服才洗的緣故。女郎從前說過,汗液長期浸著衣服,會損傷布料裏的什麽纖維——”
軍醫拿出鑷子,開始夾取傷處殘留的細小布料。
軍中都是粗人,以至於黃池只講效率,從不註意什麽輕重。
鑷子深入傷口的瞬間,郗途猝然痛得倒吸一口涼氣,覺得比挨刀的那會還要更痛些。
他握緊拳頭,咬牙說道:“我看就是之前沒及時洗衣服,將士們的衣衫才會壞得這麽快。”
“行行行,我這就去洗,行了吧。”阿照撇了撇嘴,略帶埋怨地說道,“女郎從前跟東府大郎君說著玩的話,您倒是當真了。再說了,您真要聽女郎的話,怎麽不知道讓她少操點心?回頭受傷的消息傳到京口,還不是惹得女郎擔心?”
郗途咧嘴笑道:“那你可是說錯了,她才不會擔心呢,只會覺得我身先士卒,堪為表率,得好好給我記上一功才對。且看著吧,說不定這旬校場的學習材料裏,就有我受傷的事呢。”
“您就貧吧。”阿照撇他一眼,“等下次女郎來信,看她會不會罵你學藝不精,以至於身為主帥,竟會在三吳這種戰場上受傷?”
“三吳怎麽了?”黃池開始消毒,郗途整張臉都皺了起來,“咱們今天對戰的可不是尋常叛軍,而是與孫志勾結的會稽山匪。這些人在此地稱王稱霸十多年,可比那些拿著農具的叛軍厲害得多。哎呀黃伯你輕點,你這是治傷呢,還是給我上刑呢?那土匪拿刀砍過來的時候,都沒現在這麽疼。”
“現在知道疼了?打仗的時候怎麽不知道註意?活該!”黃池嘴上雖然毫不留情,動作卻還是輕了幾分,“這些土匪占山為王,不知道殺過多少人,刀口也不幹凈,我已經吩咐所有軍醫,今日治傷之時,務必註意消毒,以防傷口感染。”
“沒錯沒錯!”郗途還未說話,阿照便忙不疊地點頭,“黃伯,你多放些酒精,一定要好好消毒,千萬不要感染了!”
黃池“哼”了一聲,瞥了阿照一眼,不緊不慢地說道:“我心中有數,不用你教。酒精可都是用糧食造的,女郎為了這些酒精,不知要費多少心思。多放點?你說得倒輕巧。”
阿照作勢打了下自己的嘴巴,嬉笑著說道:“是是是,酒精是金貴的好東西,您治好了將軍,我們也好接著打仗,一鼓作氣地將這些叛軍和匪徒消滅幹凈。如此一來,等明年三吳的糧食收上來,軍中就再也不缺酒精了。”
“快去忙你的吧,我心裏有數。”黃池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繼續清理傷口。
一個校尉進帳,回稟此戰的傷亡情況。
郗途單手拉來旁邊的紙筆,一邊聽著,一邊在紙上寫寫畫畫,氣得黃池不得不停下消毒的動作,胡子瞪眼地罵他不愛惜身體。
郗途笑著回了兩句,繼續向那校尉吩咐打掃戰場、舉辦葬禮等種種收尾之事,責令軍中務必妥善處理屍體,以免酷暑之下發生疫病。
那校尉領命而去,黃池終於將傷口徹底清理幹凈,準備上藥包紮。
不想他剛打開藥瓶,便有護衛大聲稟告,害得他險些將小半瓶藥粉都倒在郗途身上。
那護衛說,有人拿著女郎的拜帖,自吳興前來求見,說是一位姓宋的郎君。
“宋和?他怎麽來了?”郗途納悶地問道。
去年夏天,郗歸提出以灌鋼為貨物,與桓氏交換蜀地的建昌馬。
那時謝瑾擔心其餘世家針對徐州,所以便讓豫州主理此事,同時找郗歸要了個與桓氏相熟的中人。
郗歸當時薦了宋和過去,考慮的是他與郗氏、桓氏都相熟,為人也聰穎圓滑,可以在豫州和荊江之間起到一個潤滑的作用,助推市馬之事盡快落地。
宋和當日領命之後,立刻便興致勃勃地去了豫州。
他本以為這會是個大展身手的好時機,能讓他憑借著市得建昌良馬的功勞,提升自己的政治資本。
可誰都沒有想到,桓元竟會趁著荊、江二州大饑的機會,對著殷、楊二部發難,在上游一帶掀起戰事。
宋和本不在意上游是戰是和,只想快快完成任務,可桓元卻以這場小範圍的內戰為借口,長期拖著豫州市馬之議,以至於此事既未完全談崩,又始終沒有進展,直到前段時間桓元與郗歸會面之後,才算是真正畫上了句號。
前些日子,宋和隨著那一千匹建昌馬,一道在江州登船,回了京口。
見面之後,郗歸問他今後有何打算,是想繼續待在北府軍中,還是在徐州郡縣歷練一二。
宋和向來心思縝密,他本身底層,起點比旁人要低上許多,所以更不允許自己打無準備之仗。
因此,在進入府衙之前,他早已細細打聽了徐州和北府軍這一年以來的變化,發現了一系列極其令他震驚的事實:三長制已經覆蓋徐州轄下所有郡縣,減稅等新政也順利施行,州府頒布了非常明確的制度,規定了各類違反政策制度的情形與處罰措施,同時還使三長加強宣教化,引導民眾將這些制度奉為圭臬。有什二的田稅在前,百姓們得到了實打實的利益,並不抵觸新規,一切都井然有序地推進著。
至於北府軍中,宋和從前熟悉的那些面孔,大多不是在江北戰場,便是在三吳平叛,抑或是,早已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就連僅剩的那些熟人,與從前相比,也是脫胎換骨,面貌一新。
宋和甚至覺得,自己若是再與他們多談幾句,恐怕會因為對郗氏不夠“效忠”,而被一狀告到郗歸面前。
他實在很難想象,短短一年的時間,郗歸是如何將這些眼高於頂、惟實力論的粗人凝聚起來,讓他們如此真切地效忠於她的。
他想到了郗歸從前跟他講過的種種理論,不由有些疑惑,僅僅靠著那所謂的軍史教育、紀律規矩,還有榮譽表彰、撫恤保障等t制度,便能獲得一支如此忠心耿耿的軍隊嗎?
這一年來,他不是沒有聽說過北府軍在江北連戰連捷的喜報,可他一直以為,那是因為北府舊部後人驍勇善戰,是因為灌鋼所制的兵器鋒利無比。
直到此刻,在看到這些將士煥然一新的面貌後,他才忍不住懷疑,難道北府軍在江北的戰績,靠的竟然真的是郗歸從前屢屢強調的那些東西?
宋和不能理解,但卻深深地明白,以北府軍如今的忠心,他是不可能在其中做出什麽成績的。
北府軍已經不需要他了,而對他本人而言,仕途也遠比戰場有吸引力得多。
寺廟中的生活是那樣的清苦,宋和之所以能於日覆一日的繁重瑣事之外,堅持挑燈夜戰,苦讀經書,靠的便是對功名利祿的深切渴盼。
他從來都只想做一個高官,而並非將軍。
既然徐州與北府軍都已沒有自己發揮的空間,宋和思量一番後,便將目光移向了三吳。
那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其中結出的累累稻米,養活了江左上上下下不計其數的生民百姓。
幾十年來,盡管京口的戰略地位固然重要有目共睹,可徐州卻還是不得不倚仗三吳的糧米。
但憑這一點,便足以令人窺見這片土地的價值。
更重要的是,孫志的叛亂摧毀了那片土地原本的秩序,如今的三吳,是一片肥美但荒涼的沃土,一塊值得精心雕琢的璞玉,一個廣闊無比的天地,帶著一種野蠻而原始的勃勃生機,蘊含著無限的潛能,正是大有可為的時候。
那溫述在建康居官多年,都只能做個寂寂無名的侍郎,可一到了吳郡,便憑著分田入籍的功勞,在當地獲取了極高的名望。
臺城對此很是不滿,可宋和心裏卻很清楚,分田入籍是一件足以令人青史留名的大功勞,溫述有了這樣的首倡之功,便再也不必擔心往後的前途和家族的未來。
這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時至今日,宋和對於郗歸的期望,早已不僅僅是憑借著她與謝瑾的舊情而躋身朝堂那麽簡單。
他下定決心,一定要作為郗歸最早的部下之一,見證她日漸崛起、最終推翻司馬氏皇權的全部過程。
他要在功成受賞的那一日,揚眉吐氣地站在百官前列,讓那群傲慢無禮的世家,只能看得到自己的背影。
他再也不要回到年少時那種受人欺辱、翻身無望的境地,再也不要經歷如郗岑死後那般、重新重重跌回底層的那種痛苦。
為此,他必須做出一份只屬於自己的、無可替代的功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