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鼠
關燈
小
中
大
碩鼠
謝瑾進入書房前, 郗歸原本在翻看一本《毛詩》的舊註。
只是這幾日又下起了雨,她午後困倦,讀著讀著, 便忍不住靠在憑枕上假寐。
謝瑾示意引路的南星退下, 自己則輕手輕腳地邁過去,緩緩抽出郗歸手中的書冊, 為她蓋上了一床薄衾。
回身之際, 他的餘光掃過那本《毛詩》翻開的頁面,發現郗歸停留的地方, 赫然是《魏風·碩鼠》。
“《碩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1
謝瑾一字一字地看完這兩行小序, 心中五味陳雜。
如今的江左, 又何嘗不是如此這般的重斂蠶食之象?
三吳那些無路求生的可憐百姓,之所以會冒著生命危險揭竿而起,又何嘗不是因為想探索出一條另類卻有效的出路,去實現其內心深處“逝將去汝, 適彼樂土”的熱切願望?
他口口聲聲要做江左的安社稷之臣, 可究竟何為社稷臣?
史書教會他“主在與在、主亡與亡”的道理,可若是那為人君者,根本就不配他如此相待呢?
郗歸自小憩中醒來, 入目所及的, 便是謝瑾對著那一卷《毛詩》出神的場景。
她輕笑一聲,微微搖了搖頭, 語氣中帶著幾分嘲意。
“這就觸到痛處了?敢問侍中,這詩中的碩鼠二字,該作何解呀?”
謝瑾對上郗歸微擡的眼眸,心中不由感到一陣刺痛。
他聽到她自顧自般地答道:“如此碩鼠,漫山遍野,各州各郡,簡直無處不在。”
謝瑾沒有說話,郗歸坐起身來,徐徐飲了一口茶湯,然後才緩緩擡眼,看向謝瑾。
“你這次過來,又是想要告訴我什麽呢?那些養尊處優的王公大臣,又有何指教啊?”
謝瑾還沒來得及說話,耳畔便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那腳步聲越來越近,謝瑾緩緩轉過身去,映入眼簾的,是瘦了不少的郗如。
他看到郗如,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謝蘊。
她明明最有才氣,卻不得不遵照家族的安排,嫁給平庸無比的王定之,在烏衣巷中蹉跎了十餘年。
好不容易可以借著王定之外放的機會輕松一段時日,卻這樣猝不及防地,死在了叛軍手下。
消息傳回建康的那一日,整個謝氏無人敢信,也無人肯信。
可他們不得不信。
謝氏的部曲渾身是血,親手抱回了謝蘊的幼子蒙兒。
那是北府軍東征的前一夜。
那一日,臺城的燈燃到很晚。
謝瑾作為議事大臣,直到天邊微微發亮之時,才終於出了宮門。
那一路,他枯坐車中,聽著阿辛轉述關於謝蘊的種種消息。
他腦中閃過了許許多多的畫面,一幅又一幅,最終全都歸於沈寂。
一個鮮活的生命,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死在了叛軍那粗糙的、鈍拙的、卷了刃的、沾滿了血汙的大刀之下。
她一定很痛。
謝瑾想到這裏,心中又是一陣抽痛。
謝蘊的死訊太過突然,也令人意外。
直到很多天後,謝瑾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當日郗岑病逝,困於烏衣巷中的郗歸該是何等地悲慟。
而自己那時在做什麽呢?
在以為了王和之孩子考慮的名義,為慶陽公主與王貽之牽橋搭線。
當郗歸在內院痛哭流涕之時,他正在與王定之兄弟推杯換盞。
而席間醞釀著的,是那封將在第二天一早,通過郗珮之手,遞到郗歸手裏的和離書。
人世間的悲歡從不相通,除非身臨其境,除非苦命相連。
謝瑾看著郗如瘦了不少的小臉,很想開口安慰幾句,可又怕觸及她的傷心事,是以竟不知該說些什麽。
可郗如卻並非為了痛哭而來。
行禮過後,她端莊地立在一旁,很有幾分嫻穆婉靜的樣子,行止間竟比從前更像謝蘊。
短暫的沈默過後,謝瑾輕聲開口:“阿如最近可好?喜歡用什麽菜?平日裏喜歡做什麽?”
郗如微微笑了笑,答道:“回叔祖父,阿如一切都好。姑母將我的飲食安排得很好、很周到。”
她一邊說著,餘光掃過了那卷翻來的《毛詩》,順著謝瑾的話鋒答道:“姑母為我請了幾位先生,還親自將我讀《毛詩》,如今已經學到了《伐檀》。”
“《伐檀》?”謝瑾輕聲問道。
那正是《碩鼠》之前的篇目,《小序》說,這首詩的主旨是刺貪。
“是啊,《伐檀》。”郗歸隨手拿過那卷《毛詩》,往前翻了兩頁,“諾,臺城裏的那群屍位素餐的‘大人’,若是對分田之事有意見,就煩請侍中幫我問問他們,‘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2”
不做農活的人,為什麽要拿走三百束谷物?
不去狩獵的人,庭中為什麽會懸掛著豬獾?
還能夠是為什麽?
當然是因為那是掠奪,是欺壓,是位高權重、家財萬貫者對平民百姓一刻都不曾停止過的剝削啊。
郗歸與謝瑾在寂靜的書房中久久對視,直看得他挫敗地閉上了雙眼。
他拼盡全力,去維持江左岌岌可危的平衡,可卻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撕扯著,叫囂著,要徹底摧毀這棟脆弱的高樓。
司馬氏是這片江山的主人,可皇位之上的聖人,和他那見識短淺的兄弟,只會給江山社稷添亂。
世家大族是江左與生俱來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明明已經享受了這麽多年,可卻還是不肯收手,仿佛一個失去理智的貪婪妖獸般,不斷地剝削下民,不斷攫取著江左這可憐的生命力。
他們一個個地,在自取滅亡的路上拔足狂奔,絲毫不顧及江左的未來。
或許他們也知道這並不明智,可貪婪左右著他們,嫉妒左右著他們,兼並的慣性左右著他們,他們終究不能離開這個泥淖。
謝瑾知道這並不正常。
一個國家,只能擁有一個真正的主人。
若是能夠做主的人太多,那麽他們就會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角力,阻撓作為一個整體的國家,走向那個最大的善。
對於這一點,他一直都很清楚。
所以他才想方設法,在壓制太原王氏的同時,管教族中子弟,一步一步地,想要收攏司馬氏散落了幾十年的權力,將其重新交回聖人的手上,讓江左能夠真正做到政令暢通,政治清明。
可他終究是沒能實現這個願望。
征發樂屬的詔令來得那樣的突然,他在江州驟然聽聞此事,只覺得如同做夢一般——這世上怎麽能有這樣的君主,一方面雄心勃勃地想要掌控一切,另一方面卻又如此愚蠢地亂政頻出?
謝瑾失望極了,也疲憊極了。
他知道,江左不會變好了,司馬氏的覆敗只是時間問題。
可這事實實在是太過令人震撼,以至於他左右仿徨,不知該如何接受。
他無比悔恨,悔恨自己未能在去往江州之前,安排好臺城的一切,讓人好好地看住司馬氏兄弟。
可事到如今,一切的一切,早已悔之晚矣。
孫志之亂已經蔓延開來,謝蘊已經死在了會稽,而北府軍也已經開始在三吳培植勢力。
謝瑾不得不吞下這一時疏忽的苦果,不得不接受江左即將在事實上失去三吳的現實。
他既不敢面對郗歸失望的眼神,又不知該如何拯救司馬氏無望的未來,所以才一連多日都待在臺城議事,遲遲沒有來京口一趟。
今日之所以過來,是因為臺城物議紛紛,他擔憂三吳的分田之事,最終會引起吳姓世族們對郗歸的集體討伐,所以才鼓起勇氣,來與郗歸相見。
他不怕郗歸的指責,因為他比她更加痛恨自己的過失。
可他不想讓她失望,更不想承認,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距離圖窮匕見的那一天已經越來越近,他將不得不做出抉擇——是與郗歸分道揚鑣、彼此對立,還是背叛他這十數年來的堅持,徹底背離司馬氏?
對於謝t瑾心中的煎熬,郗歸縱使並不完全清楚,也能大概猜到幾分。
她見謝瑾遲遲沒有答話,索性開門見山地問道:“說吧,臺城又起了歪心思?”
郗如的眼珠轉了轉,乖巧地走向郗歸,跪坐在她的身旁。
謝瑾閉了閉眼,終於說起了臺城的情況:“阿回,溫述和顧信在吳郡行分田之事,消息已經傳回了建康,臺城這幾日吵得很是大聲。就在今天早上,陸氏家主入宮覲見,說溫、顧二人不僅將世族的土地分給貧民,還強行讓奴隸部曲重新入籍。”
“消息傳出後,世家的反應很是激烈。你知道的,無論是僑姓世家還是吳姓世族,都蓄有不少部曲。他們都擔心,吳郡之事若是傳揚開來,部曲們人人都會想著分田落籍,再也不會像從前那般容易控制。”
郗歸聽了這話,冷笑一聲,面不改色地說道:“所以呢?就因為他們的擔心,我便要停下腳步,讓百姓們繼續去過那種吃不飽穿不暖的可憐日子嗎?”
她揚了揚下巴,示意謝瑾去看那卷尚未合上的《毛詩》:“人人都想過上更好的日子,百姓們辛苦終年,卻始終不得溫飽。如此這般年覆一年,誰也不能長久地忍耐下去。孫志之亂為什麽會發生?還不是因為下民們的日子已經過不下去?你仔細想清楚,百姓與世族,二者孰輕孰重?”
謝瑾並未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冷靜地反問:“世家大族把持著江左大大小小的官位,控制著江左絕大多數的財富,我又如何能不顧及他們的感受?”
“呵。”郗歸輕嘲一聲,緩緩開口,“所以我不是正在動手,要讓他們不要再把持三吳田地嗎?”
“可你太激進了,真要這樣下去,恐怕會出亂子。”
“會出什麽亂子?縱使真的出了,難道會比孫志之亂更加嚴重嗎?”郗歸挑眉問道,“孫志之亂為什麽會蔓延得這麽廣?為什麽會稽諸縣,一日之間,便幾乎全部淪陷?謝瑾,你有想過這一點嗎?”
謝瑾沒有說話,孫志之亂來得太快,夏雪帶來的災異之說,臺城發出的樂屬之詔,混雜著吳姓世族的推波助瀾、當地官吏的胡作非為,以及先前上虞縣的風波,最終匯成了一股洶湧的亂流,無可阻擋地蔓延開來。
謝瑾覆盤過很多次,但沒有一次不發自內心地覺得,太晚了。
禍種已經深深醞釀,到了這樣的地步,縱使他能攔下那道征發樂屬的聖旨,縱使王定之早早做了防備,但叛亂還是會磅礴而至——或許會稍晚,但絕不會消失。
謝瑾的心中閃過種種分析,可郗歸卻只用了一句話,便點透了其背後的本質根源。
她說:“玉郎,天下之患,從來都在於土崩,而非瓦解。3”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謝瑾進入書房前, 郗歸原本在翻看一本《毛詩》的舊註。
只是這幾日又下起了雨,她午後困倦,讀著讀著, 便忍不住靠在憑枕上假寐。
謝瑾示意引路的南星退下, 自己則輕手輕腳地邁過去,緩緩抽出郗歸手中的書冊, 為她蓋上了一床薄衾。
回身之際, 他的餘光掃過那本《毛詩》翻開的頁面,發現郗歸停留的地方, 赫然是《魏風·碩鼠》。
“《碩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1
謝瑾一字一字地看完這兩行小序, 心中五味陳雜。
如今的江左, 又何嘗不是如此這般的重斂蠶食之象?
三吳那些無路求生的可憐百姓,之所以會冒著生命危險揭竿而起,又何嘗不是因為想探索出一條另類卻有效的出路,去實現其內心深處“逝將去汝, 適彼樂土”的熱切願望?
他口口聲聲要做江左的安社稷之臣, 可究竟何為社稷臣?
史書教會他“主在與在、主亡與亡”的道理,可若是那為人君者,根本就不配他如此相待呢?
郗歸自小憩中醒來, 入目所及的, 便是謝瑾對著那一卷《毛詩》出神的場景。
她輕笑一聲,微微搖了搖頭, 語氣中帶著幾分嘲意。
“這就觸到痛處了?敢問侍中,這詩中的碩鼠二字,該作何解呀?”
謝瑾對上郗歸微擡的眼眸,心中不由感到一陣刺痛。
他聽到她自顧自般地答道:“如此碩鼠,漫山遍野,各州各郡,簡直無處不在。”
謝瑾沒有說話,郗歸坐起身來,徐徐飲了一口茶湯,然後才緩緩擡眼,看向謝瑾。
“你這次過來,又是想要告訴我什麽呢?那些養尊處優的王公大臣,又有何指教啊?”
謝瑾還沒來得及說話,耳畔便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那腳步聲越來越近,謝瑾緩緩轉過身去,映入眼簾的,是瘦了不少的郗如。
他看到郗如,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謝蘊。
她明明最有才氣,卻不得不遵照家族的安排,嫁給平庸無比的王定之,在烏衣巷中蹉跎了十餘年。
好不容易可以借著王定之外放的機會輕松一段時日,卻這樣猝不及防地,死在了叛軍手下。
消息傳回建康的那一日,整個謝氏無人敢信,也無人肯信。
可他們不得不信。
謝氏的部曲渾身是血,親手抱回了謝蘊的幼子蒙兒。
那是北府軍東征的前一夜。
那一日,臺城的燈燃到很晚。
謝瑾作為議事大臣,直到天邊微微發亮之時,才終於出了宮門。
那一路,他枯坐車中,聽著阿辛轉述關於謝蘊的種種消息。
他腦中閃過了許許多多的畫面,一幅又一幅,最終全都歸於沈寂。
一個鮮活的生命,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死在了叛軍那粗糙的、鈍拙的、卷了刃的、沾滿了血汙的大刀之下。
她一定很痛。
謝瑾想到這裏,心中又是一陣抽痛。
謝蘊的死訊太過突然,也令人意外。
直到很多天後,謝瑾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當日郗岑病逝,困於烏衣巷中的郗歸該是何等地悲慟。
而自己那時在做什麽呢?
在以為了王和之孩子考慮的名義,為慶陽公主與王貽之牽橋搭線。
當郗歸在內院痛哭流涕之時,他正在與王定之兄弟推杯換盞。
而席間醞釀著的,是那封將在第二天一早,通過郗珮之手,遞到郗歸手裏的和離書。
人世間的悲歡從不相通,除非身臨其境,除非苦命相連。
謝瑾看著郗如瘦了不少的小臉,很想開口安慰幾句,可又怕觸及她的傷心事,是以竟不知該說些什麽。
可郗如卻並非為了痛哭而來。
行禮過後,她端莊地立在一旁,很有幾分嫻穆婉靜的樣子,行止間竟比從前更像謝蘊。
短暫的沈默過後,謝瑾輕聲開口:“阿如最近可好?喜歡用什麽菜?平日裏喜歡做什麽?”
郗如微微笑了笑,答道:“回叔祖父,阿如一切都好。姑母將我的飲食安排得很好、很周到。”
她一邊說著,餘光掃過了那卷翻來的《毛詩》,順著謝瑾的話鋒答道:“姑母為我請了幾位先生,還親自將我讀《毛詩》,如今已經學到了《伐檀》。”
“《伐檀》?”謝瑾輕聲問道。
那正是《碩鼠》之前的篇目,《小序》說,這首詩的主旨是刺貪。
“是啊,《伐檀》。”郗歸隨手拿過那卷《毛詩》,往前翻了兩頁,“諾,臺城裏的那群屍位素餐的‘大人’,若是對分田之事有意見,就煩請侍中幫我問問他們,‘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2”
不做農活的人,為什麽要拿走三百束谷物?
不去狩獵的人,庭中為什麽會懸掛著豬獾?
還能夠是為什麽?
當然是因為那是掠奪,是欺壓,是位高權重、家財萬貫者對平民百姓一刻都不曾停止過的剝削啊。
郗歸與謝瑾在寂靜的書房中久久對視,直看得他挫敗地閉上了雙眼。
他拼盡全力,去維持江左岌岌可危的平衡,可卻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撕扯著,叫囂著,要徹底摧毀這棟脆弱的高樓。
司馬氏是這片江山的主人,可皇位之上的聖人,和他那見識短淺的兄弟,只會給江山社稷添亂。
世家大族是江左與生俱來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明明已經享受了這麽多年,可卻還是不肯收手,仿佛一個失去理智的貪婪妖獸般,不斷地剝削下民,不斷攫取著江左這可憐的生命力。
他們一個個地,在自取滅亡的路上拔足狂奔,絲毫不顧及江左的未來。
或許他們也知道這並不明智,可貪婪左右著他們,嫉妒左右著他們,兼並的慣性左右著他們,他們終究不能離開這個泥淖。
謝瑾知道這並不正常。
一個國家,只能擁有一個真正的主人。
若是能夠做主的人太多,那麽他們就會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角力,阻撓作為一個整體的國家,走向那個最大的善。
對於這一點,他一直都很清楚。
所以他才想方設法,在壓制太原王氏的同時,管教族中子弟,一步一步地,想要收攏司馬氏散落了幾十年的權力,將其重新交回聖人的手上,讓江左能夠真正做到政令暢通,政治清明。
可他終究是沒能實現這個願望。
征發樂屬的詔令來得那樣的突然,他在江州驟然聽聞此事,只覺得如同做夢一般——這世上怎麽能有這樣的君主,一方面雄心勃勃地想要掌控一切,另一方面卻又如此愚蠢地亂政頻出?
謝瑾失望極了,也疲憊極了。
他知道,江左不會變好了,司馬氏的覆敗只是時間問題。
可這事實實在是太過令人震撼,以至於他左右仿徨,不知該如何接受。
他無比悔恨,悔恨自己未能在去往江州之前,安排好臺城的一切,讓人好好地看住司馬氏兄弟。
可事到如今,一切的一切,早已悔之晚矣。
孫志之亂已經蔓延開來,謝蘊已經死在了會稽,而北府軍也已經開始在三吳培植勢力。
謝瑾不得不吞下這一時疏忽的苦果,不得不接受江左即將在事實上失去三吳的現實。
他既不敢面對郗歸失望的眼神,又不知該如何拯救司馬氏無望的未來,所以才一連多日都待在臺城議事,遲遲沒有來京口一趟。
今日之所以過來,是因為臺城物議紛紛,他擔憂三吳的分田之事,最終會引起吳姓世族們對郗歸的集體討伐,所以才鼓起勇氣,來與郗歸相見。
他不怕郗歸的指責,因為他比她更加痛恨自己的過失。
可他不想讓她失望,更不想承認,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距離圖窮匕見的那一天已經越來越近,他將不得不做出抉擇——是與郗歸分道揚鑣、彼此對立,還是背叛他這十數年來的堅持,徹底背離司馬氏?
對於謝t瑾心中的煎熬,郗歸縱使並不完全清楚,也能大概猜到幾分。
她見謝瑾遲遲沒有答話,索性開門見山地問道:“說吧,臺城又起了歪心思?”
郗如的眼珠轉了轉,乖巧地走向郗歸,跪坐在她的身旁。
謝瑾閉了閉眼,終於說起了臺城的情況:“阿回,溫述和顧信在吳郡行分田之事,消息已經傳回了建康,臺城這幾日吵得很是大聲。就在今天早上,陸氏家主入宮覲見,說溫、顧二人不僅將世族的土地分給貧民,還強行讓奴隸部曲重新入籍。”
“消息傳出後,世家的反應很是激烈。你知道的,無論是僑姓世家還是吳姓世族,都蓄有不少部曲。他們都擔心,吳郡之事若是傳揚開來,部曲們人人都會想著分田落籍,再也不會像從前那般容易控制。”
郗歸聽了這話,冷笑一聲,面不改色地說道:“所以呢?就因為他們的擔心,我便要停下腳步,讓百姓們繼續去過那種吃不飽穿不暖的可憐日子嗎?”
她揚了揚下巴,示意謝瑾去看那卷尚未合上的《毛詩》:“人人都想過上更好的日子,百姓們辛苦終年,卻始終不得溫飽。如此這般年覆一年,誰也不能長久地忍耐下去。孫志之亂為什麽會發生?還不是因為下民們的日子已經過不下去?你仔細想清楚,百姓與世族,二者孰輕孰重?”
謝瑾並未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冷靜地反問:“世家大族把持著江左大大小小的官位,控制著江左絕大多數的財富,我又如何能不顧及他們的感受?”
“呵。”郗歸輕嘲一聲,緩緩開口,“所以我不是正在動手,要讓他們不要再把持三吳田地嗎?”
“可你太激進了,真要這樣下去,恐怕會出亂子。”
“會出什麽亂子?縱使真的出了,難道會比孫志之亂更加嚴重嗎?”郗歸挑眉問道,“孫志之亂為什麽會蔓延得這麽廣?為什麽會稽諸縣,一日之間,便幾乎全部淪陷?謝瑾,你有想過這一點嗎?”
謝瑾沒有說話,孫志之亂來得太快,夏雪帶來的災異之說,臺城發出的樂屬之詔,混雜著吳姓世族的推波助瀾、當地官吏的胡作非為,以及先前上虞縣的風波,最終匯成了一股洶湧的亂流,無可阻擋地蔓延開來。
謝瑾覆盤過很多次,但沒有一次不發自內心地覺得,太晚了。
禍種已經深深醞釀,到了這樣的地步,縱使他能攔下那道征發樂屬的聖旨,縱使王定之早早做了防備,但叛亂還是會磅礴而至——或許會稍晚,但絕不會消失。
謝瑾的心中閃過種種分析,可郗歸卻只用了一句話,便點透了其背後的本質根源。
她說:“玉郎,天下之患,從來都在於土崩,而非瓦解。3”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