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
關燈
小
中
大
迎戰
準葛爾犯邊的消息傳來, 朝野上下一片嘩然。
太皇太後剛剛去世,康熙陷入到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一度不能上朝理事, 舉國上下也都要奔喪守靈,武將方面自然也會放松操練和值守。
很顯然他們是早就打探好了消息, 想來一招兒趁虛而入。
事關邊境安危, 康熙等人也顧不得繼續沈浸在悲痛之中, 連夜召見文臣武將商議如何處理。
一同被叫過去的還有大阿哥和胤礽,餘下的阿哥們並未大婚,手裏頭也沒有差事, 暫且沒有聽政的資格。
“準葛爾無恥之徒,專趁我大清虛弱之時發起進攻。老臣懇請皇上即刻挑選將帥,帶兵出征,將此威脅我大清的頑疾徹底鏟除!”
“老臣附議,如今我大清內部安定,外有蒙古各部配合支援, 正是消滅準噶爾的大好時機,微臣願領兵前往,消滅那幫烏合之眾, 哪怕豁出性命也絕不讓準噶爾進犯分毫!”
養心殿裏, 眾人紛紛站出來發表意見, 但無論文臣還是武將,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 那就是必須迎戰!
連日來未曾好好休息的康熙此時身子還有些虛弱, 但他頭腦還算清醒。
他迅速地盤算起來, 如今三藩已破,去年的賦稅也都如數收繳, 國庫尚算是充盈,後方能夠確保安定。
且大清與蒙古一致都是堅定的盟友,太皇太後更是出身於大部科爾沁,此番準噶爾趁著老祖宗逝世的時機大舉南下,實在羞辱至極,蒙古無論如何也得做出表態。
但是蒙古與準噶爾一向互為犄角,原本就是大清用來牽制準噶爾的部署,若準噶爾盡數被殲滅,他們難免會生出旁的心思,未必就肯盡心盡力。
然而準噶爾多番騷擾,多次在康熙的底線裏上躥下跳,他也實在是忍夠了。
敵軍既然瞅準了機會想要趁虛而入,那他亦可在此事上大做文章。
將這番羞辱與被動轉化為將士們的必勝決心和濃濃得戰意。
只是此事頗為不易,光靠他說幾句鼓勵之言決計是行不通的。
他必須拿出做夠的砝碼,讓這把火越燒越旺,讓準噶爾悔不當初!
康熙的神色逐漸深沈起來,眼眸卻越來越堅定。
如今諸事太平,朝堂之中索額圖、明珠和佟國維三足鼎立,互相牽制。雖然各有小心思但都是能臣。
還有宗親皇族在京坐鎮,就算他這個天子出京想來也能控制住局面。
準噶爾非除不可,以往在雙方交戰之中大清並不能次次都占據上風,甚至吃的敗仗居多,早就有人對準噶爾生出怕意,認為他們是打不滅的強敵。
下次再想有次重振士氣的機會還不知道是何時。
於是,康熙當機立斷,站起身來鄭重地宣布道:“此番禦敵,朕決定禦駕親征,諸位可敢隨朕一同上陣殺敵?”
然而這話一出,立刻就有大臣站出來反對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禦駕親征非同小可,還請皇上三思啊。”
“我大清武將各個驍勇善戰,定能不辜負皇上所托,還請皇上先保全自己!”
但康熙之意已決,不容抗拒地說道:“我大清以馬上功夫立國,朕身為愛新覺羅氏的子孫絕不會給祖先蒙羞!此次準噶爾宵小鼠輩膽敢趁我大清舉國上下哀慟之極犯邊,何曾將我大清放在眼中?此等挑釁若是不予以痛擊,朕豈非有負太皇太後多年教導之恩。朕當身先士卒,與我大清好兒郎們做出表率!”
聽到康熙這般說,眾人一時都沈默了起來,
其實他們心中也都憋著一口氣,太皇太後母儀天下,乃大清萬民之母,雖是女流之輩然其功績足以彪炳史冊。
那些野蠻土匪特地挑在在她老人家過身之時挑釁,無異於將他們大清所有子民的臉面往腳底下踩。
但凡有些血性之人,都忍不了此等屈辱之事。
只是準噶爾兵強馬壯,在草原之中來去自如,沒有固定的據點,往往是殺完就走。他們大清在以前吃虧不少,慢慢地就連百姓們都知道大清的軍隊打不過準噶爾了。
皇上怎麽可能容忍此等言論在大清蔓延,這次禦駕親征的想法雖然看似突然,但想來早就是有預謀了。
何況皇上少年之時就擒鰲拜、滅三藩,又豈是個沒有血性的?
於是,反對者漸漸不再說話。
而一直都沈默著的大阿哥胤礽這時站了出來:“兒臣雖然不才,但願隨皇阿瑪一同征戰。”
胤礽也不甘落後,拱手說道:“兒臣同大哥一樣,也願隨皇阿瑪出征!”
隨著兩位皇子的挺身而出,在場的武將也齊齊站了出來,說道:“臣等願隨皇上出征,護衛我大清國土!”
其聲震天,其勢破雲。
在這一刻,眾人剿滅準噶爾的信念達到了頂峰。
康熙終於滿意,他點了點頭,大喝一聲:“好,都是我大清的好兒郎!”
皇帝出宮,尤其是禦駕親征其實流程十分繁瑣,所要準備的東西不少。
然而軍情緊急,康熙命令一切從簡。
他這次除了想要親自剿滅準噶爾外,還想帶著兩個兒子出去歷練一番。
身為阿哥,將來不是親王就是太子,怎能一輩子囿於京城這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
胤褆和胤礽都已長成,而且他們自幼習武,身邊又有護衛,就算到了戰場之上護住性命至少是沒有問題的。
老祖宗的傳統不能丟,男兒的血性不能丟,不管是他還是以後的子孫後代,大清的國土絕不能在他們的手中丟失一寸。
此次是個絕佳的歷練時機,該讓他們見識一番真正的戰場是什麽樣子的。
生死之間最能洞察自身,這是讀多少書,聽多少教誨都學不來的東西。
毓慶宮。
因為胤礽也要跟著一起上戰場,林默涵心中自然是擔憂的。
她太知道戰場之上瞬息萬變t,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是很有可能的。
她與胤礽剛剛甜蜜了幾日,實在不想讓他以身犯險。
不過轉而一想,他怎麽說也是太子殿下,就算是去戰場必然是要時刻緊跟著康熙的,如此一來安全上應當無虞。
但林默涵還是想盡可能多地做些準備,她進入了系統商城,兌換了一柄鋒利的好刀和堪比防、彈級別的金絲軟甲,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金瘡藥等等。
胤礽看著擺在自己面前的幾樣東西,眼裏盡是溫情,這些東西比內務府準備的好出太多,他不想問涵姐姐到底是從哪裏弄來的,只知道這些都是對他的關心罷了。
夫妻對坐,林默涵腹中有千言萬語想要叮囑他。
然而,她自己就是從戰場之上殺出來的,深知實踐的重要性。
即使自己說的再多,不到戰場之上親自經歷一番,也不過都是紙上談兵罷了。
身處於這樣的時代之中,胤礽又是這般的身份,他自小接受了最為精英的教育,談起理論知識來恐怕也不比自己少。
如今缺的,也不過是切身經過戰火焚燒,最終百煉成鋼的鍛造過程罷了。
他們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相處,糧草之事被康熙交由索額圖辦理,胤礽需得從中協辦,他還要與胤褆日日跟隨康熙點兵,實在忙的不可開交,常常到夜半三更時才能回到毓慶宮中,抱著林默涵小憩片刻,天不亮便又要起身去忙。
等到大軍開拔之日,滿朝文武,全城百姓都聚集在城門送別大清的天子和將士們出征。
林默涵站在高高的城樓之上,看向一身戎裝的胤礽,透過少年炙熱的眉眼中她仿佛看到了那個曾經也意氣風發的自己。
同樣地一身鎧甲,在太陽底下映射出攝人心魄的強光,一桿紅纓長木倉不知染過多少敵人之血。
林默涵原以為自己早已厭倦透了那樣的生活,然而此情此景眼中卻又不自覺地露出一份懷念
直到胤礽回過頭來,遠遠地與她對望片刻,林默涵揮手送別,直到他扭過頭跟隨著大軍的腳步出發。
百姓們誇讚著康熙如何地英明,將士們如何地威武,一定能將賊子剿滅的一幹二凈。
前世出證時,林默涵從未認真聽過百姓們的心聲,如今倒是有了幾分新鮮感,但又升起幾分悵然若失。
恍然之中,仿佛她也應該帶著這些期盼提木倉上馬,走在隊伍的最前端,在迎風飄揚的“林”字赤旗下帶領著將士們一往無前。
只是一擡眼,她卻只能跟隨者後宮嬪妃們往那威嚴高聳的紫禁城行去,如今那裏才是她該去的地方。
因為皇上和兩位阿哥都不在宮裏,太皇太後又剛剛崩逝,之後的日子後宮之中一片安靜。
佟佳貴妃除了處理宮務之外,也沒有什麽心思見人,日日都在承乾宮中吃齋念佛,祈禱神明保佑她的表哥能夠平安歸來。
惠妃也同樣如此,大阿哥雖然英勇,但畢竟年齡尚小,又毫無經驗,她這個做母妃的也難免不憂心。
德妃的恩寵早已不覆從前,家中在內務府的勢力幾被清除殆盡,更是緊閉了宮門,輕易不與人交往。
剩下的宜妃和榮妃也都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餘下那些位份不高的就更加老實了。
林默涵無事幾乎也從不外出,不過偶爾去趟慈寧宮罷了。
孝莊走後,偌大的慈寧宮裏便只剩下了蘇麻喇姑一人,元春不忍讓她獨自傷悲,便留了下來多陪她幾日。
林默涵來時,兩人剛剛哭過一場,一瞧便知又想起孝莊了。
蘇麻喇姑則說道:“太子妃快幫我勸勸這丫頭吧,如今慈寧宮裏已經沒有了主子,她還留在這裏作甚,早早回去尋個正經人家要緊,不要陪我這老婆子虛度光陰了。”
元春哭道:“太皇太後和嬤嬤待我恩重如山,如今她老人家先行一步,我怎能不管嬤嬤。就讓我在慈寧宮多留幾日吧,左右我不著急嫁人。”
看著兩人都為對方著想的樣子,再想想往日裏慈寧宮中的歡聲笑語,如今已經蕩然無存,林默涵的心中也十分地難受。
想了想,便說道:“如不嬤嬤先搬去毓慶宮裏陪我同住吧,太子爺不在,我一個人也悶的狠。再者說,您與海嬤嬤閑來也可敘敘話。”
或許換個新環境,再有舊日的姐妹陪著,想必蘇麻喇姑也不會一味地沈浸在巨大的痛苦之中。
然而她卻搖了搖頭,說道:“奴婢哪裏都不去,就在這裏守著主子生前的宮殿。倒是太子妃快將這丫頭帶走吧,我這裏決計容不下她了。”
她態度堅決,元春哭求無用,最後還是被林默涵給帶走了。
不過蘇麻喇姑雖然不願出慈寧宮,但是林默涵卻讓海嬤嬤暫時卸下了差事,每日都往慈寧宮裏開解她,閑暇時也親自去瞧瞧她,說些話解解悶。
至於元春,她則被林默涵先安頓在了毓慶宮裏。
左右這會子胤礽也不在,兩人日後再見面恐怕也不大方便,所以便趁著這會子功夫多相處一番。
元春盡心竭力地侍候了孝莊一場,不但得了她的親口誇讚,其實也早就備下了賞賜,蘇麻喇姑不但盡數給了她還往上添了兩成,元春出去之後的日子不會艱難。
不過林默涵既然還有餘力,能幫一把的話自然也不會吝嗇。
半月之後,元春終於心緒平靜了下來,只是也到了該出宮的時候了。
臨別之際,林默涵說道:“大姐姐,前些日子見到母親時,她曾對我說過一樁事兒,只是當時大家都在守靈,也不方便問你。如今既然要出宮,便不得不提了。我父親有個門生,乃蜀中人士,出身於耕讀之家,正值而立之年。他嫡妻去歲難產離世,膝下唯有兩個女兒,剛剛調入京城任國子監司業,是正經的六品官。家中父母俱在,都是老實和氣的性子,我母親再三考察,覺得是個好人家。當然,姐姐回去了之後也能親眼相看一番,成與不成,都由姐姐說了算。”
元春自然知道出宮之後她馬上就會面臨婚嫁問題,只是沒有想到會這麽快。
但是想想自己雙十已過的年華,便又覺得這還算哪門子的快。
方才她聽的仔細,這家人的條件對如今的她來說其實還算不錯。
雖然是填房,但前頭原配沒有留下兒子,便也不算什麽。
既是耕讀人家,又是姑父門下的讀書人,想來是清流中的清流了,想來家資並不豐裕。
但是她的嫁妝不薄,慈寧宮裏已然賞賜了不少,家中的也總會給她再備上一份,雖不說大富大貴但總不用為錢發愁。
除此之外,能叫姑媽和太子妃開口的,想必定是家風清正的人家。
這便再好不過了。
元春點了點頭,說道:“勞煩姑媽為我籌謀,想來她親自掌過眼的必定錯不了。請太子妃放心,不管成與不成,我出去之後都會好好孝順老太太,孝順姑媽和姑父。”
她心裏著實不知該如何感激林默涵,自己與姑媽一家原就不甚親厚,他們實在沒有必要為自己做到如此地步的。
這世上之人,有如她母親那樣為一己私欲棄親生女兒於不顧的,也有如林家這般肯為苦命之人伸出援手的。
林默涵不便出門,便親自給王熙鳳寫了封,囑咐她莫要讓榮國府的人為難迎春。
原本也不是元春自己想進宮的,如今沒有達成他們的目標也怪不到她的身上。
同時也是提醒她,要時時註意著王夫人那邊,省的她知道女兒回去之後再作妖兒。
又讓紫蘭帶著諸多的賞賜,親自送了元春回府。
她這個太子妃的名頭還算好用,暫且為元春擋去一些不懷好意的大量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準葛爾犯邊的消息傳來, 朝野上下一片嘩然。
太皇太後剛剛去世,康熙陷入到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一度不能上朝理事, 舉國上下也都要奔喪守靈,武將方面自然也會放松操練和值守。
很顯然他們是早就打探好了消息, 想來一招兒趁虛而入。
事關邊境安危, 康熙等人也顧不得繼續沈浸在悲痛之中, 連夜召見文臣武將商議如何處理。
一同被叫過去的還有大阿哥和胤礽,餘下的阿哥們並未大婚,手裏頭也沒有差事, 暫且沒有聽政的資格。
“準葛爾無恥之徒,專趁我大清虛弱之時發起進攻。老臣懇請皇上即刻挑選將帥,帶兵出征,將此威脅我大清的頑疾徹底鏟除!”
“老臣附議,如今我大清內部安定,外有蒙古各部配合支援, 正是消滅準噶爾的大好時機,微臣願領兵前往,消滅那幫烏合之眾, 哪怕豁出性命也絕不讓準噶爾進犯分毫!”
養心殿裏, 眾人紛紛站出來發表意見, 但無論文臣還是武將,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 那就是必須迎戰!
連日來未曾好好休息的康熙此時身子還有些虛弱, 但他頭腦還算清醒。
他迅速地盤算起來, 如今三藩已破,去年的賦稅也都如數收繳, 國庫尚算是充盈,後方能夠確保安定。
且大清與蒙古一致都是堅定的盟友,太皇太後更是出身於大部科爾沁,此番準噶爾趁著老祖宗逝世的時機大舉南下,實在羞辱至極,蒙古無論如何也得做出表態。
但是蒙古與準噶爾一向互為犄角,原本就是大清用來牽制準噶爾的部署,若準噶爾盡數被殲滅,他們難免會生出旁的心思,未必就肯盡心盡力。
然而準噶爾多番騷擾,多次在康熙的底線裏上躥下跳,他也實在是忍夠了。
敵軍既然瞅準了機會想要趁虛而入,那他亦可在此事上大做文章。
將這番羞辱與被動轉化為將士們的必勝決心和濃濃得戰意。
只是此事頗為不易,光靠他說幾句鼓勵之言決計是行不通的。
他必須拿出做夠的砝碼,讓這把火越燒越旺,讓準噶爾悔不當初!
康熙的神色逐漸深沈起來,眼眸卻越來越堅定。
如今諸事太平,朝堂之中索額圖、明珠和佟國維三足鼎立,互相牽制。雖然各有小心思但都是能臣。
還有宗親皇族在京坐鎮,就算他這個天子出京想來也能控制住局面。
準噶爾非除不可,以往在雙方交戰之中大清並不能次次都占據上風,甚至吃的敗仗居多,早就有人對準噶爾生出怕意,認為他們是打不滅的強敵。
下次再想有次重振士氣的機會還不知道是何時。
於是,康熙當機立斷,站起身來鄭重地宣布道:“此番禦敵,朕決定禦駕親征,諸位可敢隨朕一同上陣殺敵?”
然而這話一出,立刻就有大臣站出來反對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禦駕親征非同小可,還請皇上三思啊。”
“我大清武將各個驍勇善戰,定能不辜負皇上所托,還請皇上先保全自己!”
但康熙之意已決,不容抗拒地說道:“我大清以馬上功夫立國,朕身為愛新覺羅氏的子孫絕不會給祖先蒙羞!此次準噶爾宵小鼠輩膽敢趁我大清舉國上下哀慟之極犯邊,何曾將我大清放在眼中?此等挑釁若是不予以痛擊,朕豈非有負太皇太後多年教導之恩。朕當身先士卒,與我大清好兒郎們做出表率!”
聽到康熙這般說,眾人一時都沈默了起來,
其實他們心中也都憋著一口氣,太皇太後母儀天下,乃大清萬民之母,雖是女流之輩然其功績足以彪炳史冊。
那些野蠻土匪特地挑在在她老人家過身之時挑釁,無異於將他們大清所有子民的臉面往腳底下踩。
但凡有些血性之人,都忍不了此等屈辱之事。
只是準噶爾兵強馬壯,在草原之中來去自如,沒有固定的據點,往往是殺完就走。他們大清在以前吃虧不少,慢慢地就連百姓們都知道大清的軍隊打不過準噶爾了。
皇上怎麽可能容忍此等言論在大清蔓延,這次禦駕親征的想法雖然看似突然,但想來早就是有預謀了。
何況皇上少年之時就擒鰲拜、滅三藩,又豈是個沒有血性的?
於是,反對者漸漸不再說話。
而一直都沈默著的大阿哥胤礽這時站了出來:“兒臣雖然不才,但願隨皇阿瑪一同征戰。”
胤礽也不甘落後,拱手說道:“兒臣同大哥一樣,也願隨皇阿瑪出征!”
隨著兩位皇子的挺身而出,在場的武將也齊齊站了出來,說道:“臣等願隨皇上出征,護衛我大清國土!”
其聲震天,其勢破雲。
在這一刻,眾人剿滅準噶爾的信念達到了頂峰。
康熙終於滿意,他點了點頭,大喝一聲:“好,都是我大清的好兒郎!”
皇帝出宮,尤其是禦駕親征其實流程十分繁瑣,所要準備的東西不少。
然而軍情緊急,康熙命令一切從簡。
他這次除了想要親自剿滅準噶爾外,還想帶著兩個兒子出去歷練一番。
身為阿哥,將來不是親王就是太子,怎能一輩子囿於京城這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
胤褆和胤礽都已長成,而且他們自幼習武,身邊又有護衛,就算到了戰場之上護住性命至少是沒有問題的。
老祖宗的傳統不能丟,男兒的血性不能丟,不管是他還是以後的子孫後代,大清的國土絕不能在他們的手中丟失一寸。
此次是個絕佳的歷練時機,該讓他們見識一番真正的戰場是什麽樣子的。
生死之間最能洞察自身,這是讀多少書,聽多少教誨都學不來的東西。
毓慶宮。
因為胤礽也要跟著一起上戰場,林默涵心中自然是擔憂的。
她太知道戰場之上瞬息萬變t,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是很有可能的。
她與胤礽剛剛甜蜜了幾日,實在不想讓他以身犯險。
不過轉而一想,他怎麽說也是太子殿下,就算是去戰場必然是要時刻緊跟著康熙的,如此一來安全上應當無虞。
但林默涵還是想盡可能多地做些準備,她進入了系統商城,兌換了一柄鋒利的好刀和堪比防、彈級別的金絲軟甲,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金瘡藥等等。
胤礽看著擺在自己面前的幾樣東西,眼裏盡是溫情,這些東西比內務府準備的好出太多,他不想問涵姐姐到底是從哪裏弄來的,只知道這些都是對他的關心罷了。
夫妻對坐,林默涵腹中有千言萬語想要叮囑他。
然而,她自己就是從戰場之上殺出來的,深知實踐的重要性。
即使自己說的再多,不到戰場之上親自經歷一番,也不過都是紙上談兵罷了。
身處於這樣的時代之中,胤礽又是這般的身份,他自小接受了最為精英的教育,談起理論知識來恐怕也不比自己少。
如今缺的,也不過是切身經過戰火焚燒,最終百煉成鋼的鍛造過程罷了。
他們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相處,糧草之事被康熙交由索額圖辦理,胤礽需得從中協辦,他還要與胤褆日日跟隨康熙點兵,實在忙的不可開交,常常到夜半三更時才能回到毓慶宮中,抱著林默涵小憩片刻,天不亮便又要起身去忙。
等到大軍開拔之日,滿朝文武,全城百姓都聚集在城門送別大清的天子和將士們出征。
林默涵站在高高的城樓之上,看向一身戎裝的胤礽,透過少年炙熱的眉眼中她仿佛看到了那個曾經也意氣風發的自己。
同樣地一身鎧甲,在太陽底下映射出攝人心魄的強光,一桿紅纓長木倉不知染過多少敵人之血。
林默涵原以為自己早已厭倦透了那樣的生活,然而此情此景眼中卻又不自覺地露出一份懷念
直到胤礽回過頭來,遠遠地與她對望片刻,林默涵揮手送別,直到他扭過頭跟隨著大軍的腳步出發。
百姓們誇讚著康熙如何地英明,將士們如何地威武,一定能將賊子剿滅的一幹二凈。
前世出證時,林默涵從未認真聽過百姓們的心聲,如今倒是有了幾分新鮮感,但又升起幾分悵然若失。
恍然之中,仿佛她也應該帶著這些期盼提木倉上馬,走在隊伍的最前端,在迎風飄揚的“林”字赤旗下帶領著將士們一往無前。
只是一擡眼,她卻只能跟隨者後宮嬪妃們往那威嚴高聳的紫禁城行去,如今那裏才是她該去的地方。
因為皇上和兩位阿哥都不在宮裏,太皇太後又剛剛崩逝,之後的日子後宮之中一片安靜。
佟佳貴妃除了處理宮務之外,也沒有什麽心思見人,日日都在承乾宮中吃齋念佛,祈禱神明保佑她的表哥能夠平安歸來。
惠妃也同樣如此,大阿哥雖然英勇,但畢竟年齡尚小,又毫無經驗,她這個做母妃的也難免不憂心。
德妃的恩寵早已不覆從前,家中在內務府的勢力幾被清除殆盡,更是緊閉了宮門,輕易不與人交往。
剩下的宜妃和榮妃也都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餘下那些位份不高的就更加老實了。
林默涵無事幾乎也從不外出,不過偶爾去趟慈寧宮罷了。
孝莊走後,偌大的慈寧宮裏便只剩下了蘇麻喇姑一人,元春不忍讓她獨自傷悲,便留了下來多陪她幾日。
林默涵來時,兩人剛剛哭過一場,一瞧便知又想起孝莊了。
蘇麻喇姑則說道:“太子妃快幫我勸勸這丫頭吧,如今慈寧宮裏已經沒有了主子,她還留在這裏作甚,早早回去尋個正經人家要緊,不要陪我這老婆子虛度光陰了。”
元春哭道:“太皇太後和嬤嬤待我恩重如山,如今她老人家先行一步,我怎能不管嬤嬤。就讓我在慈寧宮多留幾日吧,左右我不著急嫁人。”
看著兩人都為對方著想的樣子,再想想往日裏慈寧宮中的歡聲笑語,如今已經蕩然無存,林默涵的心中也十分地難受。
想了想,便說道:“如不嬤嬤先搬去毓慶宮裏陪我同住吧,太子爺不在,我一個人也悶的狠。再者說,您與海嬤嬤閑來也可敘敘話。”
或許換個新環境,再有舊日的姐妹陪著,想必蘇麻喇姑也不會一味地沈浸在巨大的痛苦之中。
然而她卻搖了搖頭,說道:“奴婢哪裏都不去,就在這裏守著主子生前的宮殿。倒是太子妃快將這丫頭帶走吧,我這裏決計容不下她了。”
她態度堅決,元春哭求無用,最後還是被林默涵給帶走了。
不過蘇麻喇姑雖然不願出慈寧宮,但是林默涵卻讓海嬤嬤暫時卸下了差事,每日都往慈寧宮裏開解她,閑暇時也親自去瞧瞧她,說些話解解悶。
至於元春,她則被林默涵先安頓在了毓慶宮裏。
左右這會子胤礽也不在,兩人日後再見面恐怕也不大方便,所以便趁著這會子功夫多相處一番。
元春盡心竭力地侍候了孝莊一場,不但得了她的親口誇讚,其實也早就備下了賞賜,蘇麻喇姑不但盡數給了她還往上添了兩成,元春出去之後的日子不會艱難。
不過林默涵既然還有餘力,能幫一把的話自然也不會吝嗇。
半月之後,元春終於心緒平靜了下來,只是也到了該出宮的時候了。
臨別之際,林默涵說道:“大姐姐,前些日子見到母親時,她曾對我說過一樁事兒,只是當時大家都在守靈,也不方便問你。如今既然要出宮,便不得不提了。我父親有個門生,乃蜀中人士,出身於耕讀之家,正值而立之年。他嫡妻去歲難產離世,膝下唯有兩個女兒,剛剛調入京城任國子監司業,是正經的六品官。家中父母俱在,都是老實和氣的性子,我母親再三考察,覺得是個好人家。當然,姐姐回去了之後也能親眼相看一番,成與不成,都由姐姐說了算。”
元春自然知道出宮之後她馬上就會面臨婚嫁問題,只是沒有想到會這麽快。
但是想想自己雙十已過的年華,便又覺得這還算哪門子的快。
方才她聽的仔細,這家人的條件對如今的她來說其實還算不錯。
雖然是填房,但前頭原配沒有留下兒子,便也不算什麽。
既是耕讀人家,又是姑父門下的讀書人,想來是清流中的清流了,想來家資並不豐裕。
但是她的嫁妝不薄,慈寧宮裏已然賞賜了不少,家中的也總會給她再備上一份,雖不說大富大貴但總不用為錢發愁。
除此之外,能叫姑媽和太子妃開口的,想必定是家風清正的人家。
這便再好不過了。
元春點了點頭,說道:“勞煩姑媽為我籌謀,想來她親自掌過眼的必定錯不了。請太子妃放心,不管成與不成,我出去之後都會好好孝順老太太,孝順姑媽和姑父。”
她心裏著實不知該如何感激林默涵,自己與姑媽一家原就不甚親厚,他們實在沒有必要為自己做到如此地步的。
這世上之人,有如她母親那樣為一己私欲棄親生女兒於不顧的,也有如林家這般肯為苦命之人伸出援手的。
林默涵不便出門,便親自給王熙鳳寫了封,囑咐她莫要讓榮國府的人為難迎春。
原本也不是元春自己想進宮的,如今沒有達成他們的目標也怪不到她的身上。
同時也是提醒她,要時時註意著王夫人那邊,省的她知道女兒回去之後再作妖兒。
又讓紫蘭帶著諸多的賞賜,親自送了元春回府。
她這個太子妃的名頭還算好用,暫且為元春擋去一些不懷好意的大量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