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燈
小
中
大
2
一個月前,32歲的徐盛花終於在歷盡了千辛萬苦之後如願以償的拿到了哲學博士學位,終於可以在她的名字加上“Ph.D. ”字樣了,但是這並沒能讓她開心起來,反而讓她覺得比寫論文的時候更加煩躁了。
其實剛開始讀博的時候,徐盛花覺得憑著她的天資聰穎,她預計在她28歲的時候就能拿到學位。結果好巧不巧她28歲那年正好碰上了疫情爆發,什麽事都停滯了,她自然也就沒能順利畢業。況且平心而論,當年就算沒有疫情爆發她也根本不可能拿到學位——差得太遠了。於是對於拿學位這件事徐盛花退了一步,重新調整了一下時間表,認為以她130的智商,在她30歲的時候怎麽也該拿到學位了吧?然後事實告訴她,她也許還是太樂觀了。所以當她真的到了30歲的時候,她悲觀的認為也許自己要到35歲才能拿到那個該死的學位了。
悲觀雖然悲觀,但在30歲的時候徐盛花還是認真的對整件事再次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結果認為一切問題都出在了她導師身上——那個討人厭的小老太太不過是想找個廉價勞動力,因此處處為難她,所以才導致她不能如期畢業!
徐盛花不得不認為,讀博簡直是對人性的磨滅。
其實研究生剛畢業的時候徐盛花是沒有這麽悲觀的,她當時有志把書一直讀下去,而且她當時認為書讀得越久越好,最好能讀到天荒地老,像古時候那樣當一介書生。徐盛花之所以打算讀一輩子書,主要是因為這樣可以逃離她的原生家庭、逃離鄒美珠那個控制狂。結果讀博這幾年被小老太太這麽一鬧,她是再也不想待在學校裏了,就連能留校任教的機會她都不稀罕了。
可是不待在學校還能待在哪兒呢?
等著徐盛花的地方只有一個,不是去科研機構任職,也不是去自主創業,甚至不是考公務員,而是回家。
也就是說,無論命運的轉盤如何旋轉,徐盛花的命運選項只有一條——作為家中的獨女,在由著她的性子讀完她想讀的書以後,她必須得回家繼承億萬家產了。
這可太煩人了!
徐盛花並不是一個宿命主義者,她覺得她能改變命定的命運,所以她總是在琢磨,未來等待著她繼承的那個破廠子真的有必要繼續存在下去嗎?在徐盛花看來,她爸徐有財那個價值億萬、市場占有率極高的“優肥化肥廠”完全就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在她眼中,這個破化肥廠既無管理也沒技術,而且完全沒有一點兒企業文化可言,根本算不上現代化企業。要讓她徐盛花說,那簡直就是一個血汗工廠,該馬上關張、停業,省得把好好的環境汙染了!
雖然自己的專業是哲學,但徐盛花對化肥廠真的做過調研,所以她很清楚沒有一家化肥廠是無辜的。也就是說任何一家化肥廠產生的氨氣、氮氧化物、氧化硫、氣態氟、粉塵都會汙染空氣,產生的廢水和廢渣也會對地下水和土壤造成長期的汙染,所以優肥化肥廠當然也不會例外。徐盛花一直都認為她們這一帶的環境之所以越來越不好、生各種怪病的人越來越多,完全就是因為有太多像她家優肥化肥家一樣的工廠所導致的。
其實徐盛花不光只是對她家的化肥廠做過調研,她甚至在課餘很認真的研究過她家這一帶的產業集群。她得出的結論是,這一帶的人之所以能發財並不是像坊間傳說的什麽吃苦耐勞、精明能幹,而純屬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或者說是碰巧趕上了天時地利人和。當然,徐盛花並不否認這裏的人都聰明,而且也敢想敢幹,就像她爸,20歲初頭的時候敢於在一無本錢、二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只身闖進化肥領域,還做到數一數二的地位,也不能說全憑運氣。
但是有錢、腦瓜子活絡,還有逆天的運氣,不等於有文化、上檔次啊?
所以即使徐盛花她們村家家戶戶擁都有幾千萬上億的家產,但是徐盛花還是認為她們這一帶,不止是她們村,甚至縣裏、市裏、省裏,家家戶戶都很low,做得本來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生意,卻人人要擺出一副暴發戶的嘴臉,吃相難看。
徐盛花不想繼承什麽家產,尤其不想繼承這家高汙染的血汗化肥廠,不管值多少錢她都不稀罕。她只想離開這個破地方!她想要去真正的大城市生活,北京、上海、倫敦、紐約,哪裏都行。
所以如果你讓徐盛花回憶一下,在她這32年的人生有什麽值得驕傲的地方、有哪些高光時刻,她會認真思考以後告訴你:沒有。
實際上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徐盛花,人生中還是很有過一些高光期的,比如她當年高考的時候,那可是考出了全縣文科狀元的好名次。但是她認為這件事既然是發生在這個破地方,也就算不上是什麽值得驕傲的事情了,因為她一個高中生卻要跟一群只有小學文化的人比賽,結果拿了一個第一名,到底有什麽好值得自豪的呢?
因此當年徐盛花考了狀元,最高興的自然不是她,而是她爸徐有財。
一直活得跟條只會掙錢的驢一樣的徐有財,在那陣子感覺自己可算揚眉吐氣、光宗耀祖了——徐盛花可是老徐家祖祖輩輩出的第一個大學生!當年那些嘲笑他只有女兒命的人終於可經閉嘴了!這樣一個女兒可不比十個兒子強?!必須馬上殺豬還神!
於是徐有財風風光光的將工廠和村裏的新老宅子布置了一番:數十條三丈長的紅底燙金字大條幅,從樓頂垂到樓下,隨風招展。每條條幅上面除了都有“徐盛花”三個大字以外,還有諸如“金榜題名”“一鳴驚人”“狀元及第”“心想事成”“天下奇才”“大展宏圖”之類的四字成語,看得徐盛花尷尬癥都犯了。
徐有財除了做這種花裏胡哨的表面工作以外,也做了一些實事,他這個徐盛花眼中的“黑心老板”不僅給工廠的工人多放了一天假,還給他們每個人多發了一個月的工資作為獎勵。做完這些之後,徐有財便在村子裏挨家挨戶派紅包,流水席更是連擺了三天。除此以外,徐有財一高興,還在省城給徐盛花買了一套三室一廳的商品房作為獎勵。
可問題估計也正是出在這套商品房上了。
這套商品房,房本上戶主的名字當然寫的是徐盛花沒錯,繳給房地產公司真金白銀全款房錢的是徐有財也沒有錯,可是有權使用這套商品房,或者說有權支配這套商品房的人卻只有鄒美珠一個人。這房子該由誰來住這個明擺著的問題,徐有財、徐盛花父女倆連開口申訴的機會都沒有。
而更嚴重的問題是,雖然徐盛花考了狀元,好學校可以任她選,但鄒美珠說什麽也不同意徐盛花去北上廣那些大城市去讀書,她一口咬定徐盛花只要去了那些城市就會學壞。
實際上,鄒美珠覺得徐盛花一個女孩子,讀不讀大學、讀什麽樣的大學其實都無所謂。在鄒美珠看來,徐盛花這個歲數的主要的任務是像她當年似的找個好婆家嫁了,然後趕緊生個小囡,這才是正事。
18歲的時候她鄒美珠可是都快要生下徐盛花了,可徐盛花呢?這都已經18歲了,別說沒交過一個男朋友了,就連個能說上兩句話的男同學都沒有!真是太失敗了!
但是徐盛花一個新科狀元,當然不能與鄒美珠這樣落後的思想覺悟同流合汙,況且這次連徐有財都不站在鄒美珠這邊,他竟然同意徐盛花去大城市上一流的大學!於是眾叛親離的鄒美珠上演起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常規戲碼。
接下來的發展就很俗套了,因為和以前一樣,只要鄒美珠一鬧,徐有財就害怕了,因此徐盛花最後只好選了省裏最好的大學去讀。那所學樣好是好,在國內的排名也不低,但總讓徐盛花覺得不甘心,那感覺就像是高考失利了一樣難受。
不過也正是因為徐盛花要在本省上大學,所以那套商品房就派上了用途——鄒美珠立刻拋棄了那條只會掙錢的驢——也就是徐有財,搬去城裏陪徐盛花讀大學了。
當然,還沒開學鄒美珠就跟徐有財、徐盛花兩父女約法三章了:徐盛花平時可以住校,但周末必須回到城這套房子和她一家人團聚!徐有財也必須來!
就這樣,從18歲到32歲,徐盛花為了不早日成為女繼承人,在學校辛辛苦苦的讀了14年的書,學位拿了一個又一個;而鄒美珠呢,就這樣在城辛辛苦苦的陪讀了14年,阿姨換了一個又一個。
這段陪讀的經歷可真讓她鄒美珠受了天大的委屈——她特別特別討厭城市,別說是北上廣那樣的大城市了,就連省城她都覺得空氣不好、食物不新鮮、社會治安差,商品房小區裏的鄰居們更是嘴臉醜陋,尤其是滿大街的電動自行車,看著就讓她害怕,而且城裏的人都壞得很、鬼得很。
鄒美珠無比想念老家,逢人便講她們鄉下的村裏有多麽多麽的好:人少——因為村裏的人基本上都搬到城裏了,剩下的是為數不多的固執的“留守”老人,自然人就少了;安靜——除了半夜雞叫,幾近無人的村落當然安靜;食材新鮮——阿姨可以去種她家的自留地,食材確實新鮮,就是種類少了些;人也質樸親切——全是親戚套親戚,親是親但不一定親切……而她自己為了陪女兒念書竟然有家難回!
母愛就是這麽偉大!
於是當徐盛花一拿到博士學位而且再也不想繼續讀下去以後,鄒美珠當機立斷的向她下了最後通牒:要麽和她一起回老家等著繼承家產,要麽掐斷徐盛花所有的零花錢。
徐盛花以她的經濟學理論計算了一下,如果她真的去大城市求職,以她這麽高的學歷、這麽尷尬的年齡和現如今這麽差的就業環境來說,可能並不好找工作;就算勉強找到一份工作,可以現在大城市的平均工資而言,是不足以支付她的夥食費的,更別提房租和其它雜費了——對,徐盛花每月的夥食費高得驚人,因為美食是她唯一的愛好。
於是,徐盛花只好和鄒美珠一起回了鄉下老家的村子裏,然後等著有朝一日繼承她爸徐有財那間價值億萬的破化肥廠。
這不是已經熬過了22天了嘛。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一個月前,32歲的徐盛花終於在歷盡了千辛萬苦之後如願以償的拿到了哲學博士學位,終於可以在她的名字加上“Ph.D. ”字樣了,但是這並沒能讓她開心起來,反而讓她覺得比寫論文的時候更加煩躁了。
其實剛開始讀博的時候,徐盛花覺得憑著她的天資聰穎,她預計在她28歲的時候就能拿到學位。結果好巧不巧她28歲那年正好碰上了疫情爆發,什麽事都停滯了,她自然也就沒能順利畢業。況且平心而論,當年就算沒有疫情爆發她也根本不可能拿到學位——差得太遠了。於是對於拿學位這件事徐盛花退了一步,重新調整了一下時間表,認為以她130的智商,在她30歲的時候怎麽也該拿到學位了吧?然後事實告訴她,她也許還是太樂觀了。所以當她真的到了30歲的時候,她悲觀的認為也許自己要到35歲才能拿到那個該死的學位了。
悲觀雖然悲觀,但在30歲的時候徐盛花還是認真的對整件事再次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結果認為一切問題都出在了她導師身上——那個討人厭的小老太太不過是想找個廉價勞動力,因此處處為難她,所以才導致她不能如期畢業!
徐盛花不得不認為,讀博簡直是對人性的磨滅。
其實研究生剛畢業的時候徐盛花是沒有這麽悲觀的,她當時有志把書一直讀下去,而且她當時認為書讀得越久越好,最好能讀到天荒地老,像古時候那樣當一介書生。徐盛花之所以打算讀一輩子書,主要是因為這樣可以逃離她的原生家庭、逃離鄒美珠那個控制狂。結果讀博這幾年被小老太太這麽一鬧,她是再也不想待在學校裏了,就連能留校任教的機會她都不稀罕了。
可是不待在學校還能待在哪兒呢?
等著徐盛花的地方只有一個,不是去科研機構任職,也不是去自主創業,甚至不是考公務員,而是回家。
也就是說,無論命運的轉盤如何旋轉,徐盛花的命運選項只有一條——作為家中的獨女,在由著她的性子讀完她想讀的書以後,她必須得回家繼承億萬家產了。
這可太煩人了!
徐盛花並不是一個宿命主義者,她覺得她能改變命定的命運,所以她總是在琢磨,未來等待著她繼承的那個破廠子真的有必要繼續存在下去嗎?在徐盛花看來,她爸徐有財那個價值億萬、市場占有率極高的“優肥化肥廠”完全就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在她眼中,這個破化肥廠既無管理也沒技術,而且完全沒有一點兒企業文化可言,根本算不上現代化企業。要讓她徐盛花說,那簡直就是一個血汗工廠,該馬上關張、停業,省得把好好的環境汙染了!
雖然自己的專業是哲學,但徐盛花對化肥廠真的做過調研,所以她很清楚沒有一家化肥廠是無辜的。也就是說任何一家化肥廠產生的氨氣、氮氧化物、氧化硫、氣態氟、粉塵都會汙染空氣,產生的廢水和廢渣也會對地下水和土壤造成長期的汙染,所以優肥化肥廠當然也不會例外。徐盛花一直都認為她們這一帶的環境之所以越來越不好、生各種怪病的人越來越多,完全就是因為有太多像她家優肥化肥家一樣的工廠所導致的。
其實徐盛花不光只是對她家的化肥廠做過調研,她甚至在課餘很認真的研究過她家這一帶的產業集群。她得出的結論是,這一帶的人之所以能發財並不是像坊間傳說的什麽吃苦耐勞、精明能幹,而純屬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或者說是碰巧趕上了天時地利人和。當然,徐盛花並不否認這裏的人都聰明,而且也敢想敢幹,就像她爸,20歲初頭的時候敢於在一無本錢、二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只身闖進化肥領域,還做到數一數二的地位,也不能說全憑運氣。
但是有錢、腦瓜子活絡,還有逆天的運氣,不等於有文化、上檔次啊?
所以即使徐盛花她們村家家戶戶擁都有幾千萬上億的家產,但是徐盛花還是認為她們這一帶,不止是她們村,甚至縣裏、市裏、省裏,家家戶戶都很low,做得本來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生意,卻人人要擺出一副暴發戶的嘴臉,吃相難看。
徐盛花不想繼承什麽家產,尤其不想繼承這家高汙染的血汗化肥廠,不管值多少錢她都不稀罕。她只想離開這個破地方!她想要去真正的大城市生活,北京、上海、倫敦、紐約,哪裏都行。
所以如果你讓徐盛花回憶一下,在她這32年的人生有什麽值得驕傲的地方、有哪些高光時刻,她會認真思考以後告訴你:沒有。
實際上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徐盛花,人生中還是很有過一些高光期的,比如她當年高考的時候,那可是考出了全縣文科狀元的好名次。但是她認為這件事既然是發生在這個破地方,也就算不上是什麽值得驕傲的事情了,因為她一個高中生卻要跟一群只有小學文化的人比賽,結果拿了一個第一名,到底有什麽好值得自豪的呢?
因此當年徐盛花考了狀元,最高興的自然不是她,而是她爸徐有財。
一直活得跟條只會掙錢的驢一樣的徐有財,在那陣子感覺自己可算揚眉吐氣、光宗耀祖了——徐盛花可是老徐家祖祖輩輩出的第一個大學生!當年那些嘲笑他只有女兒命的人終於可經閉嘴了!這樣一個女兒可不比十個兒子強?!必須馬上殺豬還神!
於是徐有財風風光光的將工廠和村裏的新老宅子布置了一番:數十條三丈長的紅底燙金字大條幅,從樓頂垂到樓下,隨風招展。每條條幅上面除了都有“徐盛花”三個大字以外,還有諸如“金榜題名”“一鳴驚人”“狀元及第”“心想事成”“天下奇才”“大展宏圖”之類的四字成語,看得徐盛花尷尬癥都犯了。
徐有財除了做這種花裏胡哨的表面工作以外,也做了一些實事,他這個徐盛花眼中的“黑心老板”不僅給工廠的工人多放了一天假,還給他們每個人多發了一個月的工資作為獎勵。做完這些之後,徐有財便在村子裏挨家挨戶派紅包,流水席更是連擺了三天。除此以外,徐有財一高興,還在省城給徐盛花買了一套三室一廳的商品房作為獎勵。
可問題估計也正是出在這套商品房上了。
這套商品房,房本上戶主的名字當然寫的是徐盛花沒錯,繳給房地產公司真金白銀全款房錢的是徐有財也沒有錯,可是有權使用這套商品房,或者說有權支配這套商品房的人卻只有鄒美珠一個人。這房子該由誰來住這個明擺著的問題,徐有財、徐盛花父女倆連開口申訴的機會都沒有。
而更嚴重的問題是,雖然徐盛花考了狀元,好學校可以任她選,但鄒美珠說什麽也不同意徐盛花去北上廣那些大城市去讀書,她一口咬定徐盛花只要去了那些城市就會學壞。
實際上,鄒美珠覺得徐盛花一個女孩子,讀不讀大學、讀什麽樣的大學其實都無所謂。在鄒美珠看來,徐盛花這個歲數的主要的任務是像她當年似的找個好婆家嫁了,然後趕緊生個小囡,這才是正事。
18歲的時候她鄒美珠可是都快要生下徐盛花了,可徐盛花呢?這都已經18歲了,別說沒交過一個男朋友了,就連個能說上兩句話的男同學都沒有!真是太失敗了!
但是徐盛花一個新科狀元,當然不能與鄒美珠這樣落後的思想覺悟同流合汙,況且這次連徐有財都不站在鄒美珠這邊,他竟然同意徐盛花去大城市上一流的大學!於是眾叛親離的鄒美珠上演起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常規戲碼。
接下來的發展就很俗套了,因為和以前一樣,只要鄒美珠一鬧,徐有財就害怕了,因此徐盛花最後只好選了省裏最好的大學去讀。那所學樣好是好,在國內的排名也不低,但總讓徐盛花覺得不甘心,那感覺就像是高考失利了一樣難受。
不過也正是因為徐盛花要在本省上大學,所以那套商品房就派上了用途——鄒美珠立刻拋棄了那條只會掙錢的驢——也就是徐有財,搬去城裏陪徐盛花讀大學了。
當然,還沒開學鄒美珠就跟徐有財、徐盛花兩父女約法三章了:徐盛花平時可以住校,但周末必須回到城這套房子和她一家人團聚!徐有財也必須來!
就這樣,從18歲到32歲,徐盛花為了不早日成為女繼承人,在學校辛辛苦苦的讀了14年的書,學位拿了一個又一個;而鄒美珠呢,就這樣在城辛辛苦苦的陪讀了14年,阿姨換了一個又一個。
這段陪讀的經歷可真讓她鄒美珠受了天大的委屈——她特別特別討厭城市,別說是北上廣那樣的大城市了,就連省城她都覺得空氣不好、食物不新鮮、社會治安差,商品房小區裏的鄰居們更是嘴臉醜陋,尤其是滿大街的電動自行車,看著就讓她害怕,而且城裏的人都壞得很、鬼得很。
鄒美珠無比想念老家,逢人便講她們鄉下的村裏有多麽多麽的好:人少——因為村裏的人基本上都搬到城裏了,剩下的是為數不多的固執的“留守”老人,自然人就少了;安靜——除了半夜雞叫,幾近無人的村落當然安靜;食材新鮮——阿姨可以去種她家的自留地,食材確實新鮮,就是種類少了些;人也質樸親切——全是親戚套親戚,親是親但不一定親切……而她自己為了陪女兒念書竟然有家難回!
母愛就是這麽偉大!
於是當徐盛花一拿到博士學位而且再也不想繼續讀下去以後,鄒美珠當機立斷的向她下了最後通牒:要麽和她一起回老家等著繼承家產,要麽掐斷徐盛花所有的零花錢。
徐盛花以她的經濟學理論計算了一下,如果她真的去大城市求職,以她這麽高的學歷、這麽尷尬的年齡和現如今這麽差的就業環境來說,可能並不好找工作;就算勉強找到一份工作,可以現在大城市的平均工資而言,是不足以支付她的夥食費的,更別提房租和其它雜費了——對,徐盛花每月的夥食費高得驚人,因為美食是她唯一的愛好。
於是,徐盛花只好和鄒美珠一起回了鄉下老家的村子裏,然後等著有朝一日繼承她爸徐有財那間價值億萬的破化肥廠。
這不是已經熬過了22天了嘛。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