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公主命
關燈
小
中
大
“父皇醒了?”柳娘一把抓住崇禎的手, 激動問道:“父皇有何吩咐。”
崇禎喉嚨發出沙啞的呵呵聲, 無法說話。
柳娘卻神色認真的聽著他不成語調的音節, 道:“父皇放心, 李自成已被包圍, 遁入深山, 不會在威脅大明江山社稷。姚明恭黨同伐異,誣陷領軍大臣,兒臣已令錦衣衛抄家下獄。如此亂臣, 逼得父皇重病若此, 不殺不足以洩兒臣心頭之憤!”
“是, 是, 兒臣明白。”
柳娘演著獨角戲, 周皇後忘記的了哭泣, 太子也眼巴巴的看著,好似柳娘說的真是皇帝的意思一樣。
跪在下首的李標忍不住膝行兩步,諫言道:“公主殿下容稟,陛下病重, 難成語調, 聖意難明,公主殿下何以得知。”李標素來敢於直諫,就算身邊還縈繞著未曾散去的血腥氣, 但李標不能容人坤儀公主當面糊弄大臣。若真是皇帝的旨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若是坤儀公主假傳聖意, 那……
“本宮乃父皇親女,與父皇素來親厚,血緣之親,心意相通,有何疑惑。”柳娘理直氣壯,義正言辭。
躺在床上的崇禎沖著柳娘發出呵呵的響聲,柳娘握緊他的手,仔細聆聽半響,道:“備筆墨,父皇有旨意!李大人、諸位大人,都擡頭看清楚,父皇的旨意是你們親眼看著寫下的詔書,別到時又不認了。”
內侍很快就搬來了簡易桌案橫跨在床上,柳娘扶起皇帝半躺,方便他書寫。
毛筆塞到崇禎手中,崇禎卻連握緊毛筆的力氣都沒有,墨水滴在被面上,暈濕一塊。
“父皇別著急,兒臣幫您握筆,您指導兒臣寫,如何?”柳娘握著毛筆,讓崇禎握著她的手,試驗了幾回,終於在白絹上寫下簡短的聖旨。
“太子監國,坤儀輔政,李標首輔,軍政大事悉決於坤儀。”一句簡單明了的聖旨,被立曹化淳清楚念了出來。
“兒臣何德何能,得父皇如此信重?”柳娘翻身跪在床前,拉著皇帝的手痛哭。
“陛下!不可啊!坤儀公主乃是內眷,如何能幹預國政。太子殿下尚在,陛下此意,至太子殿下於何地。此乃亂命,臣等不敢領受!”李標作為聖旨點明的輔政大臣第一個出列反對。
“太子,你說呢?”柳娘回頭問朱慈烺。
朱慈烺只是普通小孩子,依偎在周皇後身邊,能看到殺人而沒暈過去,已經是心志堅定了,如今哪裏說的出話來。平日裏柳娘身為長姐,待他們素來慈愛又威嚴,朱慈烺已經習慣了凡事柳娘做主,沈聲道:“兒臣謹遵父皇旨意。”
太子跪下去了,李標等大臣卻直楞楞挺直脊背,痛心疾首道:“太子殿下,您乃東宮,怎能放任婦人幹政!”
“夠了!”柳娘一拍床梡,怒道:“本宮也算領教了。父皇有旨,你們親眼看著寫的,太子也沒有意見,你倒跳出來了。往日父皇常被大臣氣得吃不下飯,本宮還常為大臣抱屈。今日見了才知道,你們這些人拿著大義邀名,妄圖脅迫天下至尊,當真好大的膽子。真以為本宮不會殺人嗎?”
李標等人想著坤儀公主往日的“公道話”,又看眼前皇帝病重,太子不能擔事,皇室重要有一個人站出來。再嗅一嗅身邊還未散盡的血腥味,威逼利誘之下,即便是敢言直諫的李標也沒打算繼續說什麽。若是國有為難,一死以報還好,但現在為了一時之氣惹惱公主,身首異處,明顯不劃算。
李標帶領眾大臣跪在太子身後,俯首參拜,算是承認了這道聖旨。
李標心裏還想著,沒關系,大權不在這幾句口角上,皇帝的聖旨不合內閣之意都要發不下去,出了京城就是廢紙,更何況坤儀公主?
柳娘安排杜勳重掌東廠,把自己宮中管事太監定光撥給杜勳做副手。內侍們在宮中自有內學堂,所用姓氏乃是本姓,名字或許是內學堂老師取的,或許是上位者賜的。但柳娘的人不同,他們都以寶劍寶刀為名,柳娘意圖以刀劍匡扶大明江山的志願,從出生就定下了。
安排太醫院輪流派太醫輪流值守,內侍、錦衣衛守護環繞,柳娘扶著周皇後往後宮去。
等出了那個血腥味環繞的乾清宮內殿,被冷風一吹,周皇後才反應過來。哎,我怎麽就慫了?明明她才是皇後,在乾清宮中最有資格說話的該是她才對,結果被柳娘三個人頭嚇住了,想說的話還沒說,事情就已經結束了。
人往往有這樣的反應,和人吵架過後都會反省自己當時表現不佳。明明正常情況下有那麽多妙語連珠、幽默詼諧,結果倒了場子上,被那樣的氛圍一激,腦子就跟著領頭人走了,根本反應不過來。
周皇後清醒了,緊緊拽柳娘的手問道:“坤儀,你怎麽能殺人呢?那可是二品大員啊,就是你父皇在時,也要先令刑部、大理寺審理,你這般……等你父皇醒來,如何是好?”
太子也在一旁道:“怕是等不到父皇病體好轉,大臣們就要聯名上書了,倒是天下物議沸騰,大姐姐怎麽辦?”太子曾見過有人被千夫所指的場景,父皇就算想要袒護,也護不住。太子不願待自己好的姐姐別逼出家或禁閉宮中,大臣是十分可怕的!
太子也清醒過來了,擔憂問道。
“母後、弟弟放心,我既然做了,就有把握他們掀不起浪花來。宮中護衛已有東廠和錦衣衛接管,那些大臣再蹦跶,總不敢犯上。”柳娘安慰道。
“大姐姐啟用的廠衛?”太子驚呼,自崇禎繼位以來,廠衛廢弛,即便要用也是在小處偷偷摸摸的用,現在居然光明正大的拉出來,天下人該怎麽看皇家。
崇禎皇帝繼位之初,即誅殺魏忠賢,掃除閹黨,令天下為之一清。又組建由東林黨人組成的內閣,一時之間朝廷上下眾正盈朝,天下讀書人都在讚美皇帝英明神武。可惜全由文人治國,並不能領積重難返的大明轉危為安。
柳娘看了太子一眼,給他一個眼神,示意事後再說,她現在重點是勸慰開始動搖的周皇後。
“母後,而今父皇病倒,內宮就只有您撐起來了。田貴妃有孕,還需您照料,那極有可能是父皇最後一個孩子。”
周皇後的心思馬上被拉回內宮,泣道:“怎麽會,怎麽會,你父皇會好的,會好的。”
“母後!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咱們一家在這深宮只能相依為命,外面朝臣往日連父皇都能駁斥,又怎麽會把我們放在心上。若是父皇有個萬一,史書上被大臣轄制的幼主還少嗎?現在咱們最重要的保住父皇,保住大義,讓那些人沒有可乘之機!你在內宮就是我們的依靠,若是宮中生亂,咱們一家就完了!”
“你說的是,你說的對,咱們一家人,一家人。”周皇後溫婉善良,以美貌賢惠著稱,當年誅殺魏忠賢的時候,就有她的功勞。可她再自信,也不會認為自己有治國之能,這是她視為天人的丈夫都沒有做到的。周皇後很有自知之明,她做不到,她的女兒也許可以。坤儀從小被養在乾清宮,是他們夫妻長女,素來精通朝政,有驚人之語,常與丈夫辯論朝政要事。現在丈夫倒下了,兒子不頂用,由女兒掌家,也未嘗不可。素來只聽說過宦官專權、外戚篡位、權臣自立的,什麽時候聽說過公主擅權自立?
周皇後想清楚了利弊,又見太子一心信服長女,也放心由她暫掌朝政。“帶你弟弟一起,多教他。”
“母後放心,我會輔佐弟弟,這天下早晚要交到她手上的。”
“那後宮你們也放心,本宮省的。我粗通藥理,日後接歇在乾清宮偏殿照顧你們父皇。”
“母後,乾清宮乃前朝,您住不合宜。且出了這樣的大事,人來人往的,不利於父皇養病。今日您也看見了,那些大臣恨不得生吃了我們母子幾人,日後還有的掰扯。不如把父皇接到坤寧宮修養,內宮外臣不可擅入,又有您貼身照顧,我和弟弟也可放心。”
周皇後想了想,是這個道理,但仍舊畏懼朝臣,道:“若是朝臣不同意怎麽辦?”
“母後又忘了,您是父皇的妻子,而今天下最該說話做事的就是您,怎麽能看一介朝臣家奴的臉色呢?父皇往日就是太看重他們,才被氣成這樣!”
周皇後接受了柳娘的說辭,吩咐內侍宮人把皇帝擡到了坤寧宮照顧。
柳娘拉著太子住到乾清宮後殿,準備在這裏帶皇帝處理國政。
“大姐姐,你怎麽啟用廠衛了?”太子憋了一路,安頓好之後終於忍不住了。他的太傅從小就教他不能任用這些奸佞,父皇也是因為清掃魏忠賢一黨才獲得天下士人的歡心。
“弟弟別慌,來,喝茶,咱們慢慢說。”柳娘給太子倒茶,慢條斯理的問他:“廠衛是什麽?由何處來,為什麽來,怎麽就被棄用了?若說真棄用了,宮中也有內侍服侍,錦衣衛乃世襲武職,也未解除建制,都是為什麽?”
這些難不倒已經接觸皇朝歷史的太子,太子輕聲道:“錦衣衛乃太/祖設立,初時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太/祖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作為帝王親衛,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洪武二十年,太/祖下令搗毀錦衣衛服侍刑具,廢除。後成祖又恢覆建制,增加詔獄。爾後一直延續至今,此弊病一直難以除去。”
“弊病?”柳娘輕笑,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東廠乃太/祖所設,開大明宦官幹政先河,一直延續至今。西廠乃憲宗所設,只維系一朝,都是君子不恥之物。父皇賢明,因此廢除。”太子的思想還是受到了讀書人的影響。枉自如柳娘待他好,太子啟蒙也是她教學認字。可是太子年幼,柳娘不敢和他說太多朝政,太深思想,怕流傳出去。
柳娘輕輕擱下茶杯,嘆道:“對,也不對。你說的這些都是表面文章,是文人寫在紙上的淺顯東西,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會有他們的存在。成祖乃一時雄傑,素為後世敬仰,難道他會做錯事嗎?就算太/祖、成祖一時想茬了,有明以來,錦衣衛、東廠都在,難道歷代先皇都是昏君不成?仁宣之治、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歷中興,這些都是假的嗎?”
太子吶吶不能答,作為祖宗,太子如何能非議。更何況這些明君賢王的功績,是什麽人都不能抹殺。
“太傅說,聖人也難免有小錯,君子欺之以方,孔聖人……”太子還要背那些太傅教給他的至理名言。
“忘了太傅說,你是太子不是君子,姐姐往日教你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你怎麽只聽一人的聲音。還說這些迂腐陳詞,連自己動腦子都不會了嗎?”柳娘厲聲打斷,叱問道。
“我……我……大姐姐,我不知道。”太子可憐巴巴的看著柳娘,他在柳娘跟前不敢擺太子的架子,連自稱一聲“孤”都從未有過。
“姐姐問你,朝廷上有刑部、有大理寺、有禦史臺,為什麽還要有東廠稽查、錦衣衛審理?”柳娘放柔聲音,循循善誘。
“因為……成祖不信任他們?”太子不確定回答道。
“對,以為成祖不信任他們,那成祖為什麽不信呢?是成祖心胸狹隘,喜好猜忌嗎?”柳娘再問。
打死太子他也不敢說這樣誹謗祖宗的話,冥思苦想半天,道:“是……是大臣們做不好事情嗎?”
“對,因為朝臣做不了事!”柳娘鼓勵他繼續說,“那為什麽朝臣做不了事?”
“這個……這個……”太子支支吾吾答不出來,柳娘斬釘截鐵道:“因為他們有私心!”
“刑部、大理寺、禦史臺,都是科舉出生的文人,他們占據朝堂,同年、同鄉、門生互相結成朋黨,官官相護,欺上瞞下,蒙蔽聖聽,這才有廠衛出現,限制朝臣。而今科舉出生的文人更了不得,自己內部都要分成幾派相互廝殺,如今風頭正盛的不就是東林黨人,內閣中都是他們的人。把持著朝政,威脅父皇,你我也被他們視作掌中玩物。”若是朝政清明,自然不用另外設立監察機構,獨立成制的禦史臺足矣。可大明如今的形勢,哪裏有這個條件。這些“但是”“然而”的話就不說了,免得擾亂太子思緒。
“廠衛是用來監視、限制文人的,在他們嘴裏當然沒有絲毫好處。什麽欺壓百姓、收刮民脂民膏,都是放屁!廠衛從來對付的都是官場中人,沒事兒去和老百姓打什麽交道!”柳娘憤憤不平道:“沒有了廠衛轄制,你可知大明如今敗壞到了什麽程度?”
“國庫裏空蕩蕩的能跑馬,後宮中母後也厲行節儉,不飾金玉,是朝廷沒有收稅嗎?崇禎三年,父皇才加了‘遼餉’,百姓早已困苦不堪,咱們的日子卻越過越艱難。宮中供奉,有時甚至比不上信王府。你出生在宮中,恐怕不知道皇伯父在的時候,咱們的日子有多逍遙快活。”
“這些稅收,百姓的血汗錢都到哪裏去了?皇伯父在的時候,天下稅收由宦官監督,國庫豐盈,對建奴用兵、賑濟災民,都從茶鹽鐵稅中出,都是太監給咱家摟的銀子。只拿茶稅來說,萬歷年間只江浙一省茶稅就有貳拾萬兩白銀。父皇登基之後,東林黨人自稱君子,不會貪墨國家一分一毫,可自他們接掌茶園之後年年報災。今年的茶稅已經統計上來了,你知道有多少嗎?”
“十二兩!”柳娘重重哼了一聲,“十二兩!這些文人真有臉寫上去,十二兩!當年的二十萬兩讓他們吞得只剩十二兩,還有臉在父皇面前哭訴,要求賑濟。顛倒黑白,滑天下之大稽!這樣的人,與你的太傅就是同窗同年,少不得在你耳邊哭訴什麽流民亂匪,災荒連年。我在江浙也有封地茶園,今年茶園收上來的銀子,足有五萬兩。這還是我一人封地裏的茶園收入,江浙是多大的地盤,朝廷怎麽就收不上來稅呢,錢都到哪裏去了?”
太子被連連反問鎮住了心神,可他有了先前在乾清宮的經驗,努力不讓自己陷入柳娘營造好的氛圍中,跳出她的思維套路,問道:“君子恥於言利……”
這傻孩子,明明自己也參與了他的教育,怎麽一兩年不盯著,人就完全跑偏了呢?
“恥於言利,對建奴用兵的軍餉從哪裏來?賑濟百姓的錢糧從哪裏來?好吧,建奴、流民都離你太遠,那你吃飯穿衣總要銀子吧?你可還記得五歲的時候,宮人敬上了一籃櫻桃,那早春的櫻桃何其難得,這些年再也沒吃到過吧?這就是差距!”
太子還想用君子不貪口腹之欲來說服自己,可是生日時候宮人供奉的櫻桃真的特別好吃,即便他記憶力有限,也清楚得記得那櫻桃的美味。
太子被柳娘今日的震撼教育打斷了心神,往日所思所想似乎都是錯的。當年他剛剛接受太傅正式教導的時候也有這樣一段日子,太傅說的和大姐姐說的有很多不同。可他還記得大姐姐的叮囑,未曾把那些“小小”的不同說出去。而今又接受大姐姐教導,那些記憶似乎又回來了。太子覺得自己的腦袋暈乎乎的,需要回去好好想想。
柳娘把太子安置在臨時寢殿中,才施施然到了乾清宮正殿。
承景帶著一個盒子進來,福身稟告道:“主子,錦衣衛已抄了姚明恭一家,關進詔獄。外面正紛紛擾擾,準備上書救人。砍殺的三名大臣屍身送回府邸,家人已收斂,俱是東林黨人。杜勳公公已經重整錦衣衛,高啟潛公公也重掌東廠,皇城護衛在這兩人拱衛之下。”
承景乃是柳娘的貼身宮女,負責對外聯絡事宜。柳娘既然生在這風雨飄搖之時,就不會坐以待斃。宮中有太康、承景、沈水、玉具四位大宮女,都是身家清白身世可憐之人,有被亂匪迫害的,又被貪官逼得家破人亡的,什麽人都有,最後匯聚在柳娘身邊,經過層層選拔,教導出的精英人才。太康被柳娘送給了周皇後,周皇後如今十分信任她,行事都願意和他商量。
柳娘還有四位太監是她準備用來取代現今諸位首領太監的,定光、含光、流光、步光。定光已經做了杜勳的副手,協助他處理錦衣衛事務。剩下的人還分散在各處,除了他們柳娘還在封地準備了一大批人。
今天這一幕,柳娘從生出想法到準備妥當用了五年,推演的無數遍,每日做夢都在揣測各方可能的反應。崇禎吞下的藥丸,是柳娘幾世智慧的結晶,太醫只會查出是中風,一顆藥藥效可達一年,就算有太醫院和周皇後的努力,柳娘隨時監控著,絕不給崇禎康覆的機會。
而今是崇禎十年,大明那些戰將還未被剛愎自用、多疑猜忌的皇帝逼死;農民起義雖如火如荼,但還有挽救的餘地;後金皇太極稱帝建國,但內部矛盾重重,還是四大貝勒面南共同理政。事情是這麽糟糕,可以一切都還有挽回的餘地。
行動早了,柳娘年幼,威望聲勢不足以駕馭;若是再不行動,等到松錦之戰打光了大明最後一口氣,等著這些蛀蟲掏空了大明江山的底子,那就真的回天乏術了。
崇禎甚至不能死,他是二百年大名氣運的最後凝結,是“名正言順”,是“天下大義”,不論是闖王李自成,還是關外後金,沒有人比崇禎更能代表正統。若是他一死,幼主登基,朝臣就更有把持朝政的權利,幼主不能親政,名目都是現成的。
所以,柳娘只能讓崇禎病倒,把權利移到自己身上,趁著太子年幼,還不能做主的時候,接手他的教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崇禎喉嚨發出沙啞的呵呵聲, 無法說話。
柳娘卻神色認真的聽著他不成語調的音節, 道:“父皇放心, 李自成已被包圍, 遁入深山, 不會在威脅大明江山社稷。姚明恭黨同伐異,誣陷領軍大臣,兒臣已令錦衣衛抄家下獄。如此亂臣, 逼得父皇重病若此, 不殺不足以洩兒臣心頭之憤!”
“是, 是, 兒臣明白。”
柳娘演著獨角戲, 周皇後忘記的了哭泣, 太子也眼巴巴的看著,好似柳娘說的真是皇帝的意思一樣。
跪在下首的李標忍不住膝行兩步,諫言道:“公主殿下容稟,陛下病重, 難成語調, 聖意難明,公主殿下何以得知。”李標素來敢於直諫,就算身邊還縈繞著未曾散去的血腥氣, 但李標不能容人坤儀公主當面糊弄大臣。若真是皇帝的旨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若是坤儀公主假傳聖意, 那……
“本宮乃父皇親女,與父皇素來親厚,血緣之親,心意相通,有何疑惑。”柳娘理直氣壯,義正言辭。
躺在床上的崇禎沖著柳娘發出呵呵的響聲,柳娘握緊他的手,仔細聆聽半響,道:“備筆墨,父皇有旨意!李大人、諸位大人,都擡頭看清楚,父皇的旨意是你們親眼看著寫下的詔書,別到時又不認了。”
內侍很快就搬來了簡易桌案橫跨在床上,柳娘扶起皇帝半躺,方便他書寫。
毛筆塞到崇禎手中,崇禎卻連握緊毛筆的力氣都沒有,墨水滴在被面上,暈濕一塊。
“父皇別著急,兒臣幫您握筆,您指導兒臣寫,如何?”柳娘握著毛筆,讓崇禎握著她的手,試驗了幾回,終於在白絹上寫下簡短的聖旨。
“太子監國,坤儀輔政,李標首輔,軍政大事悉決於坤儀。”一句簡單明了的聖旨,被立曹化淳清楚念了出來。
“兒臣何德何能,得父皇如此信重?”柳娘翻身跪在床前,拉著皇帝的手痛哭。
“陛下!不可啊!坤儀公主乃是內眷,如何能幹預國政。太子殿下尚在,陛下此意,至太子殿下於何地。此乃亂命,臣等不敢領受!”李標作為聖旨點明的輔政大臣第一個出列反對。
“太子,你說呢?”柳娘回頭問朱慈烺。
朱慈烺只是普通小孩子,依偎在周皇後身邊,能看到殺人而沒暈過去,已經是心志堅定了,如今哪裏說的出話來。平日裏柳娘身為長姐,待他們素來慈愛又威嚴,朱慈烺已經習慣了凡事柳娘做主,沈聲道:“兒臣謹遵父皇旨意。”
太子跪下去了,李標等大臣卻直楞楞挺直脊背,痛心疾首道:“太子殿下,您乃東宮,怎能放任婦人幹政!”
“夠了!”柳娘一拍床梡,怒道:“本宮也算領教了。父皇有旨,你們親眼看著寫的,太子也沒有意見,你倒跳出來了。往日父皇常被大臣氣得吃不下飯,本宮還常為大臣抱屈。今日見了才知道,你們這些人拿著大義邀名,妄圖脅迫天下至尊,當真好大的膽子。真以為本宮不會殺人嗎?”
李標等人想著坤儀公主往日的“公道話”,又看眼前皇帝病重,太子不能擔事,皇室重要有一個人站出來。再嗅一嗅身邊還未散盡的血腥味,威逼利誘之下,即便是敢言直諫的李標也沒打算繼續說什麽。若是國有為難,一死以報還好,但現在為了一時之氣惹惱公主,身首異處,明顯不劃算。
李標帶領眾大臣跪在太子身後,俯首參拜,算是承認了這道聖旨。
李標心裏還想著,沒關系,大權不在這幾句口角上,皇帝的聖旨不合內閣之意都要發不下去,出了京城就是廢紙,更何況坤儀公主?
柳娘安排杜勳重掌東廠,把自己宮中管事太監定光撥給杜勳做副手。內侍們在宮中自有內學堂,所用姓氏乃是本姓,名字或許是內學堂老師取的,或許是上位者賜的。但柳娘的人不同,他們都以寶劍寶刀為名,柳娘意圖以刀劍匡扶大明江山的志願,從出生就定下了。
安排太醫院輪流派太醫輪流值守,內侍、錦衣衛守護環繞,柳娘扶著周皇後往後宮去。
等出了那個血腥味環繞的乾清宮內殿,被冷風一吹,周皇後才反應過來。哎,我怎麽就慫了?明明她才是皇後,在乾清宮中最有資格說話的該是她才對,結果被柳娘三個人頭嚇住了,想說的話還沒說,事情就已經結束了。
人往往有這樣的反應,和人吵架過後都會反省自己當時表現不佳。明明正常情況下有那麽多妙語連珠、幽默詼諧,結果倒了場子上,被那樣的氛圍一激,腦子就跟著領頭人走了,根本反應不過來。
周皇後清醒了,緊緊拽柳娘的手問道:“坤儀,你怎麽能殺人呢?那可是二品大員啊,就是你父皇在時,也要先令刑部、大理寺審理,你這般……等你父皇醒來,如何是好?”
太子也在一旁道:“怕是等不到父皇病體好轉,大臣們就要聯名上書了,倒是天下物議沸騰,大姐姐怎麽辦?”太子曾見過有人被千夫所指的場景,父皇就算想要袒護,也護不住。太子不願待自己好的姐姐別逼出家或禁閉宮中,大臣是十分可怕的!
太子也清醒過來了,擔憂問道。
“母後、弟弟放心,我既然做了,就有把握他們掀不起浪花來。宮中護衛已有東廠和錦衣衛接管,那些大臣再蹦跶,總不敢犯上。”柳娘安慰道。
“大姐姐啟用的廠衛?”太子驚呼,自崇禎繼位以來,廠衛廢弛,即便要用也是在小處偷偷摸摸的用,現在居然光明正大的拉出來,天下人該怎麽看皇家。
崇禎皇帝繼位之初,即誅殺魏忠賢,掃除閹黨,令天下為之一清。又組建由東林黨人組成的內閣,一時之間朝廷上下眾正盈朝,天下讀書人都在讚美皇帝英明神武。可惜全由文人治國,並不能領積重難返的大明轉危為安。
柳娘看了太子一眼,給他一個眼神,示意事後再說,她現在重點是勸慰開始動搖的周皇後。
“母後,而今父皇病倒,內宮就只有您撐起來了。田貴妃有孕,還需您照料,那極有可能是父皇最後一個孩子。”
周皇後的心思馬上被拉回內宮,泣道:“怎麽會,怎麽會,你父皇會好的,會好的。”
“母後!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咱們一家在這深宮只能相依為命,外面朝臣往日連父皇都能駁斥,又怎麽會把我們放在心上。若是父皇有個萬一,史書上被大臣轄制的幼主還少嗎?現在咱們最重要的保住父皇,保住大義,讓那些人沒有可乘之機!你在內宮就是我們的依靠,若是宮中生亂,咱們一家就完了!”
“你說的是,你說的對,咱們一家人,一家人。”周皇後溫婉善良,以美貌賢惠著稱,當年誅殺魏忠賢的時候,就有她的功勞。可她再自信,也不會認為自己有治國之能,這是她視為天人的丈夫都沒有做到的。周皇後很有自知之明,她做不到,她的女兒也許可以。坤儀從小被養在乾清宮,是他們夫妻長女,素來精通朝政,有驚人之語,常與丈夫辯論朝政要事。現在丈夫倒下了,兒子不頂用,由女兒掌家,也未嘗不可。素來只聽說過宦官專權、外戚篡位、權臣自立的,什麽時候聽說過公主擅權自立?
周皇後想清楚了利弊,又見太子一心信服長女,也放心由她暫掌朝政。“帶你弟弟一起,多教他。”
“母後放心,我會輔佐弟弟,這天下早晚要交到她手上的。”
“那後宮你們也放心,本宮省的。我粗通藥理,日後接歇在乾清宮偏殿照顧你們父皇。”
“母後,乾清宮乃前朝,您住不合宜。且出了這樣的大事,人來人往的,不利於父皇養病。今日您也看見了,那些大臣恨不得生吃了我們母子幾人,日後還有的掰扯。不如把父皇接到坤寧宮修養,內宮外臣不可擅入,又有您貼身照顧,我和弟弟也可放心。”
周皇後想了想,是這個道理,但仍舊畏懼朝臣,道:“若是朝臣不同意怎麽辦?”
“母後又忘了,您是父皇的妻子,而今天下最該說話做事的就是您,怎麽能看一介朝臣家奴的臉色呢?父皇往日就是太看重他們,才被氣成這樣!”
周皇後接受了柳娘的說辭,吩咐內侍宮人把皇帝擡到了坤寧宮照顧。
柳娘拉著太子住到乾清宮後殿,準備在這裏帶皇帝處理國政。
“大姐姐,你怎麽啟用廠衛了?”太子憋了一路,安頓好之後終於忍不住了。他的太傅從小就教他不能任用這些奸佞,父皇也是因為清掃魏忠賢一黨才獲得天下士人的歡心。
“弟弟別慌,來,喝茶,咱們慢慢說。”柳娘給太子倒茶,慢條斯理的問他:“廠衛是什麽?由何處來,為什麽來,怎麽就被棄用了?若說真棄用了,宮中也有內侍服侍,錦衣衛乃世襲武職,也未解除建制,都是為什麽?”
這些難不倒已經接觸皇朝歷史的太子,太子輕聲道:“錦衣衛乃太/祖設立,初時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太/祖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作為帝王親衛,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洪武二十年,太/祖下令搗毀錦衣衛服侍刑具,廢除。後成祖又恢覆建制,增加詔獄。爾後一直延續至今,此弊病一直難以除去。”
“弊病?”柳娘輕笑,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東廠乃太/祖所設,開大明宦官幹政先河,一直延續至今。西廠乃憲宗所設,只維系一朝,都是君子不恥之物。父皇賢明,因此廢除。”太子的思想還是受到了讀書人的影響。枉自如柳娘待他好,太子啟蒙也是她教學認字。可是太子年幼,柳娘不敢和他說太多朝政,太深思想,怕流傳出去。
柳娘輕輕擱下茶杯,嘆道:“對,也不對。你說的這些都是表面文章,是文人寫在紙上的淺顯東西,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會有他們的存在。成祖乃一時雄傑,素為後世敬仰,難道他會做錯事嗎?就算太/祖、成祖一時想茬了,有明以來,錦衣衛、東廠都在,難道歷代先皇都是昏君不成?仁宣之治、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歷中興,這些都是假的嗎?”
太子吶吶不能答,作為祖宗,太子如何能非議。更何況這些明君賢王的功績,是什麽人都不能抹殺。
“太傅說,聖人也難免有小錯,君子欺之以方,孔聖人……”太子還要背那些太傅教給他的至理名言。
“忘了太傅說,你是太子不是君子,姐姐往日教你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你怎麽只聽一人的聲音。還說這些迂腐陳詞,連自己動腦子都不會了嗎?”柳娘厲聲打斷,叱問道。
“我……我……大姐姐,我不知道。”太子可憐巴巴的看著柳娘,他在柳娘跟前不敢擺太子的架子,連自稱一聲“孤”都從未有過。
“姐姐問你,朝廷上有刑部、有大理寺、有禦史臺,為什麽還要有東廠稽查、錦衣衛審理?”柳娘放柔聲音,循循善誘。
“因為……成祖不信任他們?”太子不確定回答道。
“對,以為成祖不信任他們,那成祖為什麽不信呢?是成祖心胸狹隘,喜好猜忌嗎?”柳娘再問。
打死太子他也不敢說這樣誹謗祖宗的話,冥思苦想半天,道:“是……是大臣們做不好事情嗎?”
“對,因為朝臣做不了事!”柳娘鼓勵他繼續說,“那為什麽朝臣做不了事?”
“這個……這個……”太子支支吾吾答不出來,柳娘斬釘截鐵道:“因為他們有私心!”
“刑部、大理寺、禦史臺,都是科舉出生的文人,他們占據朝堂,同年、同鄉、門生互相結成朋黨,官官相護,欺上瞞下,蒙蔽聖聽,這才有廠衛出現,限制朝臣。而今科舉出生的文人更了不得,自己內部都要分成幾派相互廝殺,如今風頭正盛的不就是東林黨人,內閣中都是他們的人。把持著朝政,威脅父皇,你我也被他們視作掌中玩物。”若是朝政清明,自然不用另外設立監察機構,獨立成制的禦史臺足矣。可大明如今的形勢,哪裏有這個條件。這些“但是”“然而”的話就不說了,免得擾亂太子思緒。
“廠衛是用來監視、限制文人的,在他們嘴裏當然沒有絲毫好處。什麽欺壓百姓、收刮民脂民膏,都是放屁!廠衛從來對付的都是官場中人,沒事兒去和老百姓打什麽交道!”柳娘憤憤不平道:“沒有了廠衛轄制,你可知大明如今敗壞到了什麽程度?”
“國庫裏空蕩蕩的能跑馬,後宮中母後也厲行節儉,不飾金玉,是朝廷沒有收稅嗎?崇禎三年,父皇才加了‘遼餉’,百姓早已困苦不堪,咱們的日子卻越過越艱難。宮中供奉,有時甚至比不上信王府。你出生在宮中,恐怕不知道皇伯父在的時候,咱們的日子有多逍遙快活。”
“這些稅收,百姓的血汗錢都到哪裏去了?皇伯父在的時候,天下稅收由宦官監督,國庫豐盈,對建奴用兵、賑濟災民,都從茶鹽鐵稅中出,都是太監給咱家摟的銀子。只拿茶稅來說,萬歷年間只江浙一省茶稅就有貳拾萬兩白銀。父皇登基之後,東林黨人自稱君子,不會貪墨國家一分一毫,可自他們接掌茶園之後年年報災。今年的茶稅已經統計上來了,你知道有多少嗎?”
“十二兩!”柳娘重重哼了一聲,“十二兩!這些文人真有臉寫上去,十二兩!當年的二十萬兩讓他們吞得只剩十二兩,還有臉在父皇面前哭訴,要求賑濟。顛倒黑白,滑天下之大稽!這樣的人,與你的太傅就是同窗同年,少不得在你耳邊哭訴什麽流民亂匪,災荒連年。我在江浙也有封地茶園,今年茶園收上來的銀子,足有五萬兩。這還是我一人封地裏的茶園收入,江浙是多大的地盤,朝廷怎麽就收不上來稅呢,錢都到哪裏去了?”
太子被連連反問鎮住了心神,可他有了先前在乾清宮的經驗,努力不讓自己陷入柳娘營造好的氛圍中,跳出她的思維套路,問道:“君子恥於言利……”
這傻孩子,明明自己也參與了他的教育,怎麽一兩年不盯著,人就完全跑偏了呢?
“恥於言利,對建奴用兵的軍餉從哪裏來?賑濟百姓的錢糧從哪裏來?好吧,建奴、流民都離你太遠,那你吃飯穿衣總要銀子吧?你可還記得五歲的時候,宮人敬上了一籃櫻桃,那早春的櫻桃何其難得,這些年再也沒吃到過吧?這就是差距!”
太子還想用君子不貪口腹之欲來說服自己,可是生日時候宮人供奉的櫻桃真的特別好吃,即便他記憶力有限,也清楚得記得那櫻桃的美味。
太子被柳娘今日的震撼教育打斷了心神,往日所思所想似乎都是錯的。當年他剛剛接受太傅正式教導的時候也有這樣一段日子,太傅說的和大姐姐說的有很多不同。可他還記得大姐姐的叮囑,未曾把那些“小小”的不同說出去。而今又接受大姐姐教導,那些記憶似乎又回來了。太子覺得自己的腦袋暈乎乎的,需要回去好好想想。
柳娘把太子安置在臨時寢殿中,才施施然到了乾清宮正殿。
承景帶著一個盒子進來,福身稟告道:“主子,錦衣衛已抄了姚明恭一家,關進詔獄。外面正紛紛擾擾,準備上書救人。砍殺的三名大臣屍身送回府邸,家人已收斂,俱是東林黨人。杜勳公公已經重整錦衣衛,高啟潛公公也重掌東廠,皇城護衛在這兩人拱衛之下。”
承景乃是柳娘的貼身宮女,負責對外聯絡事宜。柳娘既然生在這風雨飄搖之時,就不會坐以待斃。宮中有太康、承景、沈水、玉具四位大宮女,都是身家清白身世可憐之人,有被亂匪迫害的,又被貪官逼得家破人亡的,什麽人都有,最後匯聚在柳娘身邊,經過層層選拔,教導出的精英人才。太康被柳娘送給了周皇後,周皇後如今十分信任她,行事都願意和他商量。
柳娘還有四位太監是她準備用來取代現今諸位首領太監的,定光、含光、流光、步光。定光已經做了杜勳的副手,協助他處理錦衣衛事務。剩下的人還分散在各處,除了他們柳娘還在封地準備了一大批人。
今天這一幕,柳娘從生出想法到準備妥當用了五年,推演的無數遍,每日做夢都在揣測各方可能的反應。崇禎吞下的藥丸,是柳娘幾世智慧的結晶,太醫只會查出是中風,一顆藥藥效可達一年,就算有太醫院和周皇後的努力,柳娘隨時監控著,絕不給崇禎康覆的機會。
而今是崇禎十年,大明那些戰將還未被剛愎自用、多疑猜忌的皇帝逼死;農民起義雖如火如荼,但還有挽救的餘地;後金皇太極稱帝建國,但內部矛盾重重,還是四大貝勒面南共同理政。事情是這麽糟糕,可以一切都還有挽回的餘地。
行動早了,柳娘年幼,威望聲勢不足以駕馭;若是再不行動,等到松錦之戰打光了大明最後一口氣,等著這些蛀蟲掏空了大明江山的底子,那就真的回天乏術了。
崇禎甚至不能死,他是二百年大名氣運的最後凝結,是“名正言順”,是“天下大義”,不論是闖王李自成,還是關外後金,沒有人比崇禎更能代表正統。若是他一死,幼主登基,朝臣就更有把持朝政的權利,幼主不能親政,名目都是現成的。
所以,柳娘只能讓崇禎病倒,把權利移到自己身上,趁著太子年幼,還不能做主的時候,接手他的教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