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96章
“所以他只堅持了兩天, 就找上了阿勒同,說要幫忙重新規劃你的四海行會?”
武媚娘聽著李清月將這番從選址到坑人的趣事在朝會之後說給她聽,笑了半晌。
一想到閻立本居然是私下與負責建造之人聯絡, 在今日朝會散去時,還能與阿菟溫和有禮地打招呼,便覺得對方當真有些不容易, 還能被稱一句心性堅定。
但她的這份同情大概也沒持續多久,就已變成了看戲的興致。
武媚娘接過了宮人遞來的熱湯輕啜了一口, “南朝梁畫師張僧繇畫過一幅畫,名為《醉僧圖》, 將僧人醉酒姿態畫得惟妙惟肖, 流傳到今時,常常被道士用於嘲諷僧人,早兩年間在長安城裏還引起過風波。僧人們一怒之下湊了幾十萬錢, 請閻大匠繪制了一幅畫,名為《醉道士圖》, 用來吵回去。可惜閻大匠為了防止因此惹禍上身,將這筆畫資基本都捐給了道觀寺廟, 要不然他還能搬個居所,免得受你那招財塔的荼毒。”
幾十萬錢,在長安買個尋常面積的宅子,那是足夠了。
李清月答道:“正因為如此我才確定他人品端正,想出這等委托辦法嘛。”
閻立本若是個奸詐之徒, 光靠著醜東西擺在眼前, 也未必就能讓他上鉤, 可誰讓他不是呢?
“不過阿娘放心吧。”李清月賣乖道,“我也不會讓他吃虧太多的, 這協辦設計的經費我已令阿勒同送到他府上了,只是希望他能將采購木料的渠道多告知幾條罷了。您別看這四海行會今日還只有個起步雛形,但我對它還是寄予厚望的。”
所以這其中稍能節省出來一點成本都很要緊,畢竟,這些錢都會變成隨後的本錢投入。
唉,誰讓她在遼東的金礦產出還要再晚上一些才能註入行會中,眼下所用的,可都是她憑借著戰功換回來的賞錢!
想想都很是不容易。
什麽摳門,她這個明明就叫做精打細算。
“而且……我讓阿勒同在閻大匠面前拿出來的那套說法,其實也不完全是假話吧。”
那個在描述中都很炸裂的招財塔,她是肯定沒打算建的,要不然長安城裏雙塔相對,一個是佛門聖地,一個是長安城中的笑柄,那還得了?
她丟不起這個臉。
但她想讓這四海行會成為長安西市擴展出來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其成為長安最西面的地標之一,也讓這行會不僅限於收容出宮的宮女,不僅限於作為一處商業據點,卻——
都是實話!
若這豐邑坊能憑借著四海行會的發展,於長安城中聲名鵲起,臨近的長壽坊地位想必也能隨之水漲船高。
那也算是她給閻立本的一出回饋了,不是嗎?
不過李清月不知道的是,她還沒將這些話當做大餅畫在閻立本的面前,就已有另一人將其說出來了。
李敬業垂頭喪氣地走過長安西市,將自己預備帶往遼東的長安美食和其他器物給打了個包,因自己手裏拿不下,便毫不猶豫地將其塞到了身邊同行的好友手中。
尉遲循毓接過去的時候,驚覺其中重量不小,險些腳步一個踉蹌。
李敬業的臉色頓時由陰轉晴:“虧你還是尉遲老將軍的孫子,就只有這樣的體力怎麽行。就算真如你去年所說,想要效仿王玄策出使各國,幹出那等一人滅一國的豐功偉業,也得有些紮實的本事吧?”
“起碼……”他拍了拍自己的腿,得意地說道,“下盤得再堅實一點。”
尉遲循毓輕笑了一聲,“怎麽,你是要拉上我跟你一起去砍樹不成?”
李敬業:“……”
尉遲循毓一點也沒給好友以反擊的機會,已繼續說了下去:“我說你也是怪有意思的,元月初一那天從城外軍營回來,就滿腔熱忱地表示,自己還要再多為將來的參軍機會拼一把,結果你祖父將你從家中趕出來得稍微早了些,你便這麽一派垂頭喪氣的樣子,活像是又對自己的決定後悔了。”
“我有什麽好後悔的。”李敬業死鴨子嘴硬地挺起了胸膛,“我不是覺得去遼東要吃苦,又覺得安定公主這個上司有點可怕,只是有些舍不得長安城中的好東西。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人嘴挑得很。”
“那我覺得你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尉遲循毓掂了掂手中包裹的重量,覺得李敬業能下意識地給自己準備這麽多東西,好像已足夠說明他意圖在遼東待的時間了,不由在心中輕嘖了一聲。
“安定公主在長安西市附近買了地,準備在此地籌建四海行會,其中有商貿駐地,應當會長期與遼東有往來。所以我若是你,等回到遼東之後就去問清楚,到底在遼東那頭是由誰負責此事,到時候你也不必因委托朝集使送信被你祖父責備了,還能趁機找到采購的路子,讓自己過得舒坦一點。”
李敬業腳步一頓,狐疑地朝著尉遲循毓看去:“你怎麽連這個都知道?”
就連陛下因麟德改元,意圖將宮女遣放出宮削減開支,並以正式命令下達,都是這幾日之間才發生的情況。
安定公主有意將自己的錢財用於資助這些被遣放出宮的宮人,在當前知道的人也不多。
更別說是從尉遲循毓口中說出的四海行會!
這事……就連李敬業這個得算半個下屬的人都還不知道呢。
尉遲循毓答道:“她買的地就在我家對面,我還能不知道?那頭開始推平清虛觀舊址的時候,還因動靜過於吵鬧登門來道歉過,不過我沒閻大匠那本事,竟是直接上門去幫忙一起規劃行會布局了,最多就是去看個熱鬧。”
“……閻大匠怎麽也摻和進這事裏來了?”李敬業茫然。
尉遲循毓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我去年就說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還不相信,從去年到今年的種種,難道還不足以證明嗎?”
李敬業:“……”
按照尉遲循毓的意思,莫非這是因為吐蕃戰事的緣故,連閻立本這個專門負責將人給畫進淩煙閣的,都覺得安定公主一年比一年地更有前途?
尉遲循毓已繼續說了下去:“我既是雍王的從吏,便沒你這般瀟灑自在,還能以這等方式在遼東歷練長進,好在如今倒是多了個好處。”
“安定公主直接在這豐邑坊買下了二百多畝地,不像是只將這裏當做個尋常的安頓人手之地。你看,倘若這四海行會在隨後能有她在統兵上成就的一半,我家這地方也能隨之獲利了。”
尉遲循毓說到此地不由目光微動。
他跟李敬業說,他是個長安城裏的閑人,他叔叔尉遲窺基還是個跟隨玄奘法師出家的方外之人,他祖父在長安城中求仙問道一般清修地過了十幾年,避開了大唐先後兩任帝王交接的政治風雲,也以病逝為善終的結局……
但這與其說是真要讓子孫就此安分做人,免於禍端,還不如說,這是要為尉遲家積蓄實力,為子孫鋪好前路!
“房謀杜斷”的房玄齡與杜如晦,其後人都因謀反案遭到了波及,程知節在進攻阿史那賀魯的戰事中晚節不保,反倒是尉遲家雖無明顯的晉升,卻也全族得保。
眼下皇後臨朝,公主得勢,這又是否是他的機會呢?
他不相信閻立本插手四海行會的建設,會真的只是因為對那幾個回紇人的規劃設計看不過眼,反而更像是一出示好。
那麽他也從中沾一沾光,好像就不奇怪了對吧?
“你要這麽說的話,會顯得我今日出來的表現很不識好歹……”李敬業低聲吐槽,又忽然擡高了音調,“算了,就這樣吧!”
他拍了拍自己已經基本上清空了的荷包,“走!去我府上小酌一杯,就權當是為我送行了。最遲還有個三天我就啟程了,年節期間的走動太多,屆時未必還能順利約到你,能不能碰上就看天意好了。”
尉遲循毓神色一松:“你能這樣想就好了,否則我怕你繼續臭著這麽一張臉,在遼東那地方容易挨打。”
兩人對視了一眼,頓時各自笑了出來。
但當二人扛著包袱自長安西市折返之時,又忽然勒馬止步,彼此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閃過的思量之色。
只因在他們的視線之中,一列裝束尤其特殊的隊伍自長安西門入內,越過西市後朝著皇城方向而來。在另一頭,同文寺(鴻臚寺)的接引使者早已候在皇城之外,將他們迎接入內,隨後消失在了他們的視線之中。
這樣特殊的場景,大概很難不將人的註意力給吸引過去,也讓這兩人都有好一瞬沒開口。
直到眼見禮賓也已收隊入內,李敬業方才指了指那頭,問道:“那是……突厥人?”
若是光看來人的面容,他可能還不敢這麽確定是突厥、回紇又或者是什麽其他胡種,好在有衣著能讓他從旁判斷一二。
只是,這個時候,怎麽會有這樣一隊突厥使臣到長安來呢?
西突厥朱邪部因吐蕃插手戰局的緣故反叛大唐,繼往絕可汗因自己的野心被殺,縱然西域戰事大局已定,卻還有不少小範圍的動亂。
按照李敬業的猜測,就算隨後西突厥其餘各部要表現對於大唐的效忠前來朝見,也得等到伊麗道駐兵的兩位將軍班師之後再說。
可眼下既然還沒聽說這樣的消息,那便不應該會有被接待的突厥部落使者才對。
尉遲循毓思索了一瞬,答道:“或許不是西突厥,而是東突厥?”
隋文帝開皇三年,如日中天的突厥汗國分裂,西突厥汗國成立,在永徽年間給大唐帶來不小麻煩的阿史那賀魯,投降於大唐的阿史那彌射,便都是西突厥汗國的成員。
而東突厥距離中原更近,就在朔方以北,則先因汗國分裂遭到了隋文帝遠交近攻的分化手段,後被大唐攻破,隋朝義成公主被殺,頡利可汗投降被押解到長安,東突厥自此勢力大衰。
再後來,受命進攻東突厥的大唐名將李靖將東突厥殘部數百帳遷移到了雲中,以突厥貴族阿史德氏為首領,在太宗皇帝的詔令之下,由瀚海都督府統轄此地。
但因瀚海都督府還需節制漠北突厥、回紇散部,管理漠南突厥多有不便,便將其在去年重新劃分,將這部分投降後遷移過去的東突厥部落所在之地,命名為雲中都護府。
比起多有混戰的西突厥,東突厥這邊的動靜確實要少得多,也最有可能在這等年節時候到訪大唐。
見尉遲循毓看著那頭還在思慮之中,李敬業出聲提醒道:“你在這裏看著墻也猜不出個所以然來,還不如隨我趕緊回府,我祖父肯定知道是怎麽回事。”
在抵達英國公府後二人便從李勣這裏獲知,尉遲循毓的猜測還當真沒錯。
這一批前來大唐的,正是被安頓在雲中都護府的東突厥人。
……
這位東突厥首領走入蓬萊宮的時候,已是第二日的早朝之時。
走過丹鳳門後所見的情景,讓阿史德契骨呆滯了許久,幾乎忘記往前挪動腳步。
在他的視線之中,陸續朝著蓬萊宮正殿朝見的大唐臣子盡數籠罩在朝陽之中,連帶著的還有那座異常恢弘的大殿,構成了一幅——當他身在草原之時絕不可能看到的場面。
“叔父,你該往前了。”隨行的年輕人提醒道。
阿史德契骨這才如夢初醒,繼續往前走去。
眼見大唐的官員好像並未留意到他這個失態的舉動,阿史德契骨低聲朝著侄子阿史德元珍說道:“我只是在想,我們此次來朝的決定應該並沒有錯……”
西突厥諸位可汗姓阿史那,東突厥自然也該如此。
但或許是因為大唐更希望對朔方的東突厥勢力再行壓制,在將這部分東突厥人遷入雲中的時候,將阿史德氏提拔為了其中的首領。
可比起阿史那這個長生天貴種,阿史德氏只是阿史那氏所固定聯姻的後族而已,光靠著這二三十年間的時局變化,還遠遠不足以取得頭狼的地位。
當這些在雲中重新駐紮,逐漸繁衍出下一代,又將周遭的零散部落吸納而來的東突厥人日益壯大後,他們又已瞧不上阿史德氏這個被大唐扶持起來的領袖了。
於是,阿史德契骨在獲知了大唐近來的戰績後,飛快地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不能坐以待斃,而是要到長安去,請求覲見當今天子!
權力罕見地從突厥王族的手中落到了後族這裏,他便絕不願意讓其從自己的手中丟掉。
大唐近年來東征西討的戰績若能變成他的倚仗,那麽他的這些同族對他的質疑,還有他們想要將阿史那氏給迎接回來的願景,就都能被打壓下去。
眼見大唐近年來新修的宮殿是此等輝煌模樣後,他更覺得自己來得太對了。
只是當這位闊面碧眼的東突厥首領低頭走入含元殿內,朝著李唐天子行禮後,擡頭所見的場面卻讓他又楞住了片刻。
在這大唐朝會正殿中,除了位居上首的大唐天子之外,在幕簾之後竟然還有一人,於這出會見中宣告著同為此地主人的身份!
他也恍惚想起,昨日在同文寺接到禮官款待的時候,對方確實曾經告訴過他,如今的大唐朝堂之上,是皇後與皇帝同稱陛下二聖臨朝,讓他千萬不要因此而有什麽異樣的表現。
但怎麽說呢,他答應得痛快,甚至想到了他年幼之時經歷的義成公主之事,在真見到這個場面的時候,還是有片刻沒回過神來。①
“天子在前,阿史德氏可將奏書所言再行陳說。”
阿史德契骨連忙收回了諸多胡思亂想,伏地應道:“臣以雲中都護府突厥部首領,乞請大唐垂憐,效法突厥舊俗,立一可汗。”
“昔年太宗皇帝為諸蕃君長所請,也為我突厥之天可汗,如今雲中突厥部只為突厥小支,不敢請陛下為可汗,唯願得一大唐親王遙領可汗一職,以示我等遵從大唐統轄。”
李治望著下方叩首的突厥首領,眼中閃過了一縷喜色。
早在十多天前他就接到了阿史德契骨送來的書信,看到了這份請願。
但看到這封奏表,與親自聽到這一支突厥首領說出這話,還是全然不同的感受。
他將阿史那彌射敕封為興昔亡可汗,將阿史那步真敕封為繼往絕可汗,便是意味著,他希望突厥的可汗之名自此終結,現在阿史那彌射因大唐的救命之恩愈發明確了效忠之意,這一路東突厥首領則是幹脆請求將可汗的位置交由大唐宗親來做,又怎能不算是他的願望達成。
正值麟德之初,西面戰功所帶來的慶賀還未從長安消退下去,李治想要在今年封禪的決定也正在醞釀之中,阿史德契骨的這番話,便與錦上添花無異,怎能不讓李治對他備覺欣賞。
既是識時務之人,他又怎能不順從對方的意思來辦。
阿史德契骨忐忑地結束了自己的那番話,唯恐自己方才稍有失態的表現會引來這位李唐天子的不滿,就聽到對方開口便道:“敕封李唐子弟為可汗便不必了。”
“……!”阿史德契骨的冷汗都要從後背流下來了。
糟了。他自覺自己說出的話已足夠體面,怎麽還是得罪了天。朝上國嗎?
然而李治的下一句話接踵而來,又讓他的惶恐變成了喜悅。
“今之可汗,古之單於,既然阿史德氏有此投誠之心,不若便將雲中都護府更名單於都護府,由我子周王旭輪遙領單於大都護之位,不知阿史德氏以為如何?”
這話一出,阿史德契骨的心情頓時從谷底升到了天上,他也連忙欣喜若狂地答道:“謹遵陛下旨意。”
大唐的天子沒有用宗室子弟,或者是如最早一任瀚海都護那般,用得力的大臣來充當上官,對於急於從大唐那裏獲得支持的契骨來說已經足夠了!
更何況,在李治的話中都說了,他指派遙領大都護位置的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的兒子。
只不過,在自蓬萊宮中走出之後,他又忍不住朝著侄子問道:“說起來,那位李唐陛下的面貌還看起來如此年輕,他的兒子如今幾歲了?”
他打聽過,李治的子女之中最有本事的是那位安定公主,至於其他的兒子,除了因謀反罪名被誅殺的廢太子李忠,和太子李弘之外,其餘人等的名字,指望一個漢話說得不怎麽樣的突厥人記住,那也實在是太難為他了。
所以他還真不知道李旭輪是誰。
阿史德元珍沈默了一瞬,答道:“是那位大唐陛下最小的兒子,今年才只有七歲。”
“……七,七歲?”契骨險些直接驚呼出聲。所幸他還記得自己此前險些出現的殿前失儀,也還記得自己現在還站在這長安帝都之內,不是在自己的草原上,將這個聲音快速壓了下來,只讓自己和侄子聽到。
阿史德元珍重重地嘆了口氣,沒再多言語。但契骨實在不難從他的表現之中聽出他的想法。
這個單於大都護的委任聽起來當真有些兒戲。
雖說他能自這出委任中看到大唐對他這出投誠的認可,也用改雲中都護府為單於都護府的舉動,響應了他那個希望由大唐親王擔任可汗的請托,但他怕,光靠著一個七歲的大唐皇子,根本不足以震懾住那些追憶阿史那氏輝煌的同族!
“叔父還是先別擔心了。”見契骨停在原地不動,元珍還是出聲安慰道,“既然是遙領,又是一位如此年幼的親王,應當不會到雲中……單於都護府來,突厥各部對於中原情況更是知之甚少,不一定知道他的身份。倘若那些人還有舊事重提的想法,我們也還有兩條出路。”
“你說來聽聽。”契骨的表情和緩了幾分。
元珍答道:“其一,單於都護府成立,周王府從吏必定要前往都護府任職,倘若族中有變,便能借用這些大唐官員之手將其鏟除。其二,若事有不可,阿史那氏又能出一可堪輔佐之人,便是重新為其臣屬,為其籌謀大業又有何妨!”
“你閉嘴!”契骨立時打斷了侄子的話,“你還年輕,你懂什麽叫做權力!”
既然有機會做首領,憑什麽讓他後退一步。
但在折返於同文寺的路上,契骨並未看到,跟隨在他後方的阿史德元珍垂眸沈思,分明並未被他這一句喝止給改變想法。
他怎麽不明白什麽叫做權力呢?
今日朝堂之上那個端坐於幕簾之後的皇後都知道權力。
那個站在朝堂上極其醒目的小將軍,年齡甚至只有他阿史德元珍的一半,恐怕也知道何為權力!
他只是權衡了一番自己的本事後,給出了一個最為正確的決定罷了。
……
要說他這個判斷還真沒錯。
李清月年齡雖小,卻很清楚地看到了這權力之爭的種種風浪。
只是她和阿史德元珍不同。
對方願意退讓一步,重新退回到阿史那氏輔臣的位置上,李清月卻不打算,在自己都已坐有這上柱國位置的情況下,還要比太子與皇子落後一步!
她腳步從容地朝著太史局走去的時候,心中卻不無浪潮翻湧,也正是因為李治做出的這個決定。
東突厥阿史德氏入朝覲見之事,早在前幾日就已被阿娘阿耶獲知,她也自然知道了這個消息。
但在阿耶之前的計劃裏,說的都是要以聽從他指令的李唐宗親,來擔任這個單於大都護的位置,就比如韓王李元嘉等人,而不是李旭輪。
可忽然之間他就改變了想法,將這個安排在突厥首領的面前說了出來,成了天子出口之後不當更改的詔令。
但憑什麽!
她當年遠渡半島,以任城山大捷以及扶餘山城的一戰,才坐上了熊津大都督的位置,又先後親歷戰事,才有今日的唐軍十六衛大將軍之一的位置,然而早在龍朔年間,同年出生的李賢就已有了大將軍之位和揚州大都督的官職,今日竟又有周王李旭輪擔任這單於大都護!
可他們何曾為大唐的邊境安定做出任何一點有用的貢獻?
沒有。
那不過是因為,他們是皇子,而她是個公主罷了。
但沒關系……
李清月一邊壓制著心中的不忿,一邊在心中告訴自己,今日他們的官職都還能算是在為阿娘的地位添磚加瓦,她也還能在今年,再為自己爭取到一個揚名的機會,繼續拉大這個與兄弟之間的差距!
在穿過太史局間供給學生進修的屋舍,抵達靈臺之前的時候,多年歷練已足夠讓她的心緒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了下來。
她也恰好在此時看見,一身天文觀生衣著的義陽公主正在自靈臺旁的另一處觀測臺上走下,手中抱著的,正是勘驗完相風烏的風向數據。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和李淳風待久了的緣故,又或者是她本性便是如此,李清月朝她看去的時候,發覺李下玉臉上的神情好像愈發淡漠了些,只在為了便於做事而翻卷起來的袖口處還能讓人看到,她並沒真成個仙風道骨模樣。
在留意到李清月的到來後,她的神情也有了片刻的變化:“你來找太史令的?”
李清月唇角浮現出了一點笑容,“也說不定,我是來找你的呢?”
李下玉端詳了她的神情片刻,認真否認:“不,你若只是想知道今日風向幾何,我能回答你,你若問我今日天象濕氣幾何,我去勘驗權衡土炭儀也能回答你。但我猜,你要問的問題,不是我能回答上來的。”
“……我說你也太老實了一點吧?”李清月跟上了李下玉轉道靈臺的腳步,搖頭感慨。
“不是老實。”李下玉有些清冷的聲音傳入李清月的耳中,“天文歷法這些東西不能虛構,就像以我老師這樣的人,在制定今年即將推行的《麟德歷》時,也需一遍遍覆查,確保其中並無錯漏,我又怎能在自己的學識之外回答於你。”
“我猜你也不會只想聽什麽五運六氣的說法,要不然也不會來這裏了。”
“好吧,你說對了。”李清月答道。
在上抵靈臺最高層,見到因修編《麟德歷》而有些憔悴的李淳風時,李清月便朝著他拱了拱手,開口問道:“我奉阿耶之命前來相詢,歷年元月十五前後,太史局便會開始推斷當年有無旱情,敢問太史令,當下進展如何?”
李淳風擡起頭來,就見李清月以更為鄭重的語氣又問了下去:“倘若——陛下有在年中封禪之意,可會受到影響?”
她問話之間目光灼灼,甚至讓李淳風有一瞬間的錯覺。
好像那即將前去封禪的,根本不是皇帝陛下,而是面前的這位安定公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所以他只堅持了兩天, 就找上了阿勒同,說要幫忙重新規劃你的四海行會?”
武媚娘聽著李清月將這番從選址到坑人的趣事在朝會之後說給她聽,笑了半晌。
一想到閻立本居然是私下與負責建造之人聯絡, 在今日朝會散去時,還能與阿菟溫和有禮地打招呼,便覺得對方當真有些不容易, 還能被稱一句心性堅定。
但她的這份同情大概也沒持續多久,就已變成了看戲的興致。
武媚娘接過了宮人遞來的熱湯輕啜了一口, “南朝梁畫師張僧繇畫過一幅畫,名為《醉僧圖》, 將僧人醉酒姿態畫得惟妙惟肖, 流傳到今時,常常被道士用於嘲諷僧人,早兩年間在長安城裏還引起過風波。僧人們一怒之下湊了幾十萬錢, 請閻大匠繪制了一幅畫,名為《醉道士圖》, 用來吵回去。可惜閻大匠為了防止因此惹禍上身,將這筆畫資基本都捐給了道觀寺廟, 要不然他還能搬個居所,免得受你那招財塔的荼毒。”
幾十萬錢,在長安買個尋常面積的宅子,那是足夠了。
李清月答道:“正因為如此我才確定他人品端正,想出這等委托辦法嘛。”
閻立本若是個奸詐之徒, 光靠著醜東西擺在眼前, 也未必就能讓他上鉤, 可誰讓他不是呢?
“不過阿娘放心吧。”李清月賣乖道,“我也不會讓他吃虧太多的, 這協辦設計的經費我已令阿勒同送到他府上了,只是希望他能將采購木料的渠道多告知幾條罷了。您別看這四海行會今日還只有個起步雛形,但我對它還是寄予厚望的。”
所以這其中稍能節省出來一點成本都很要緊,畢竟,這些錢都會變成隨後的本錢投入。
唉,誰讓她在遼東的金礦產出還要再晚上一些才能註入行會中,眼下所用的,可都是她憑借著戰功換回來的賞錢!
想想都很是不容易。
什麽摳門,她這個明明就叫做精打細算。
“而且……我讓阿勒同在閻大匠面前拿出來的那套說法,其實也不完全是假話吧。”
那個在描述中都很炸裂的招財塔,她是肯定沒打算建的,要不然長安城裏雙塔相對,一個是佛門聖地,一個是長安城中的笑柄,那還得了?
她丟不起這個臉。
但她想讓這四海行會成為長安西市擴展出來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其成為長安最西面的地標之一,也讓這行會不僅限於收容出宮的宮女,不僅限於作為一處商業據點,卻——
都是實話!
若這豐邑坊能憑借著四海行會的發展,於長安城中聲名鵲起,臨近的長壽坊地位想必也能隨之水漲船高。
那也算是她給閻立本的一出回饋了,不是嗎?
不過李清月不知道的是,她還沒將這些話當做大餅畫在閻立本的面前,就已有另一人將其說出來了。
李敬業垂頭喪氣地走過長安西市,將自己預備帶往遼東的長安美食和其他器物給打了個包,因自己手裏拿不下,便毫不猶豫地將其塞到了身邊同行的好友手中。
尉遲循毓接過去的時候,驚覺其中重量不小,險些腳步一個踉蹌。
李敬業的臉色頓時由陰轉晴:“虧你還是尉遲老將軍的孫子,就只有這樣的體力怎麽行。就算真如你去年所說,想要效仿王玄策出使各國,幹出那等一人滅一國的豐功偉業,也得有些紮實的本事吧?”
“起碼……”他拍了拍自己的腿,得意地說道,“下盤得再堅實一點。”
尉遲循毓輕笑了一聲,“怎麽,你是要拉上我跟你一起去砍樹不成?”
李敬業:“……”
尉遲循毓一點也沒給好友以反擊的機會,已繼續說了下去:“我說你也是怪有意思的,元月初一那天從城外軍營回來,就滿腔熱忱地表示,自己還要再多為將來的參軍機會拼一把,結果你祖父將你從家中趕出來得稍微早了些,你便這麽一派垂頭喪氣的樣子,活像是又對自己的決定後悔了。”
“我有什麽好後悔的。”李敬業死鴨子嘴硬地挺起了胸膛,“我不是覺得去遼東要吃苦,又覺得安定公主這個上司有點可怕,只是有些舍不得長安城中的好東西。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人嘴挑得很。”
“那我覺得你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尉遲循毓掂了掂手中包裹的重量,覺得李敬業能下意識地給自己準備這麽多東西,好像已足夠說明他意圖在遼東待的時間了,不由在心中輕嘖了一聲。
“安定公主在長安西市附近買了地,準備在此地籌建四海行會,其中有商貿駐地,應當會長期與遼東有往來。所以我若是你,等回到遼東之後就去問清楚,到底在遼東那頭是由誰負責此事,到時候你也不必因委托朝集使送信被你祖父責備了,還能趁機找到采購的路子,讓自己過得舒坦一點。”
李敬業腳步一頓,狐疑地朝著尉遲循毓看去:“你怎麽連這個都知道?”
就連陛下因麟德改元,意圖將宮女遣放出宮削減開支,並以正式命令下達,都是這幾日之間才發生的情況。
安定公主有意將自己的錢財用於資助這些被遣放出宮的宮人,在當前知道的人也不多。
更別說是從尉遲循毓口中說出的四海行會!
這事……就連李敬業這個得算半個下屬的人都還不知道呢。
尉遲循毓答道:“她買的地就在我家對面,我還能不知道?那頭開始推平清虛觀舊址的時候,還因動靜過於吵鬧登門來道歉過,不過我沒閻大匠那本事,竟是直接上門去幫忙一起規劃行會布局了,最多就是去看個熱鬧。”
“……閻大匠怎麽也摻和進這事裏來了?”李敬業茫然。
尉遲循毓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我去年就說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還不相信,從去年到今年的種種,難道還不足以證明嗎?”
李敬業:“……”
按照尉遲循毓的意思,莫非這是因為吐蕃戰事的緣故,連閻立本這個專門負責將人給畫進淩煙閣的,都覺得安定公主一年比一年地更有前途?
尉遲循毓已繼續說了下去:“我既是雍王的從吏,便沒你這般瀟灑自在,還能以這等方式在遼東歷練長進,好在如今倒是多了個好處。”
“安定公主直接在這豐邑坊買下了二百多畝地,不像是只將這裏當做個尋常的安頓人手之地。你看,倘若這四海行會在隨後能有她在統兵上成就的一半,我家這地方也能隨之獲利了。”
尉遲循毓說到此地不由目光微動。
他跟李敬業說,他是個長安城裏的閑人,他叔叔尉遲窺基還是個跟隨玄奘法師出家的方外之人,他祖父在長安城中求仙問道一般清修地過了十幾年,避開了大唐先後兩任帝王交接的政治風雲,也以病逝為善終的結局……
但這與其說是真要讓子孫就此安分做人,免於禍端,還不如說,這是要為尉遲家積蓄實力,為子孫鋪好前路!
“房謀杜斷”的房玄齡與杜如晦,其後人都因謀反案遭到了波及,程知節在進攻阿史那賀魯的戰事中晚節不保,反倒是尉遲家雖無明顯的晉升,卻也全族得保。
眼下皇後臨朝,公主得勢,這又是否是他的機會呢?
他不相信閻立本插手四海行會的建設,會真的只是因為對那幾個回紇人的規劃設計看不過眼,反而更像是一出示好。
那麽他也從中沾一沾光,好像就不奇怪了對吧?
“你要這麽說的話,會顯得我今日出來的表現很不識好歹……”李敬業低聲吐槽,又忽然擡高了音調,“算了,就這樣吧!”
他拍了拍自己已經基本上清空了的荷包,“走!去我府上小酌一杯,就權當是為我送行了。最遲還有個三天我就啟程了,年節期間的走動太多,屆時未必還能順利約到你,能不能碰上就看天意好了。”
尉遲循毓神色一松:“你能這樣想就好了,否則我怕你繼續臭著這麽一張臉,在遼東那地方容易挨打。”
兩人對視了一眼,頓時各自笑了出來。
但當二人扛著包袱自長安西市折返之時,又忽然勒馬止步,彼此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閃過的思量之色。
只因在他們的視線之中,一列裝束尤其特殊的隊伍自長安西門入內,越過西市後朝著皇城方向而來。在另一頭,同文寺(鴻臚寺)的接引使者早已候在皇城之外,將他們迎接入內,隨後消失在了他們的視線之中。
這樣特殊的場景,大概很難不將人的註意力給吸引過去,也讓這兩人都有好一瞬沒開口。
直到眼見禮賓也已收隊入內,李敬業方才指了指那頭,問道:“那是……突厥人?”
若是光看來人的面容,他可能還不敢這麽確定是突厥、回紇又或者是什麽其他胡種,好在有衣著能讓他從旁判斷一二。
只是,這個時候,怎麽會有這樣一隊突厥使臣到長安來呢?
西突厥朱邪部因吐蕃插手戰局的緣故反叛大唐,繼往絕可汗因自己的野心被殺,縱然西域戰事大局已定,卻還有不少小範圍的動亂。
按照李敬業的猜測,就算隨後西突厥其餘各部要表現對於大唐的效忠前來朝見,也得等到伊麗道駐兵的兩位將軍班師之後再說。
可眼下既然還沒聽說這樣的消息,那便不應該會有被接待的突厥部落使者才對。
尉遲循毓思索了一瞬,答道:“或許不是西突厥,而是東突厥?”
隋文帝開皇三年,如日中天的突厥汗國分裂,西突厥汗國成立,在永徽年間給大唐帶來不小麻煩的阿史那賀魯,投降於大唐的阿史那彌射,便都是西突厥汗國的成員。
而東突厥距離中原更近,就在朔方以北,則先因汗國分裂遭到了隋文帝遠交近攻的分化手段,後被大唐攻破,隋朝義成公主被殺,頡利可汗投降被押解到長安,東突厥自此勢力大衰。
再後來,受命進攻東突厥的大唐名將李靖將東突厥殘部數百帳遷移到了雲中,以突厥貴族阿史德氏為首領,在太宗皇帝的詔令之下,由瀚海都督府統轄此地。
但因瀚海都督府還需節制漠北突厥、回紇散部,管理漠南突厥多有不便,便將其在去年重新劃分,將這部分投降後遷移過去的東突厥部落所在之地,命名為雲中都護府。
比起多有混戰的西突厥,東突厥這邊的動靜確實要少得多,也最有可能在這等年節時候到訪大唐。
見尉遲循毓看著那頭還在思慮之中,李敬業出聲提醒道:“你在這裏看著墻也猜不出個所以然來,還不如隨我趕緊回府,我祖父肯定知道是怎麽回事。”
在抵達英國公府後二人便從李勣這裏獲知,尉遲循毓的猜測還當真沒錯。
這一批前來大唐的,正是被安頓在雲中都護府的東突厥人。
……
這位東突厥首領走入蓬萊宮的時候,已是第二日的早朝之時。
走過丹鳳門後所見的情景,讓阿史德契骨呆滯了許久,幾乎忘記往前挪動腳步。
在他的視線之中,陸續朝著蓬萊宮正殿朝見的大唐臣子盡數籠罩在朝陽之中,連帶著的還有那座異常恢弘的大殿,構成了一幅——當他身在草原之時絕不可能看到的場面。
“叔父,你該往前了。”隨行的年輕人提醒道。
阿史德契骨這才如夢初醒,繼續往前走去。
眼見大唐的官員好像並未留意到他這個失態的舉動,阿史德契骨低聲朝著侄子阿史德元珍說道:“我只是在想,我們此次來朝的決定應該並沒有錯……”
西突厥諸位可汗姓阿史那,東突厥自然也該如此。
但或許是因為大唐更希望對朔方的東突厥勢力再行壓制,在將這部分東突厥人遷入雲中的時候,將阿史德氏提拔為了其中的首領。
可比起阿史那這個長生天貴種,阿史德氏只是阿史那氏所固定聯姻的後族而已,光靠著這二三十年間的時局變化,還遠遠不足以取得頭狼的地位。
當這些在雲中重新駐紮,逐漸繁衍出下一代,又將周遭的零散部落吸納而來的東突厥人日益壯大後,他們又已瞧不上阿史德氏這個被大唐扶持起來的領袖了。
於是,阿史德契骨在獲知了大唐近來的戰績後,飛快地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不能坐以待斃,而是要到長安去,請求覲見當今天子!
權力罕見地從突厥王族的手中落到了後族這裏,他便絕不願意讓其從自己的手中丟掉。
大唐近年來東征西討的戰績若能變成他的倚仗,那麽他的這些同族對他的質疑,還有他們想要將阿史那氏給迎接回來的願景,就都能被打壓下去。
眼見大唐近年來新修的宮殿是此等輝煌模樣後,他更覺得自己來得太對了。
只是當這位闊面碧眼的東突厥首領低頭走入含元殿內,朝著李唐天子行禮後,擡頭所見的場面卻讓他又楞住了片刻。
在這大唐朝會正殿中,除了位居上首的大唐天子之外,在幕簾之後竟然還有一人,於這出會見中宣告著同為此地主人的身份!
他也恍惚想起,昨日在同文寺接到禮官款待的時候,對方確實曾經告訴過他,如今的大唐朝堂之上,是皇後與皇帝同稱陛下二聖臨朝,讓他千萬不要因此而有什麽異樣的表現。
但怎麽說呢,他答應得痛快,甚至想到了他年幼之時經歷的義成公主之事,在真見到這個場面的時候,還是有片刻沒回過神來。①
“天子在前,阿史德氏可將奏書所言再行陳說。”
阿史德契骨連忙收回了諸多胡思亂想,伏地應道:“臣以雲中都護府突厥部首領,乞請大唐垂憐,效法突厥舊俗,立一可汗。”
“昔年太宗皇帝為諸蕃君長所請,也為我突厥之天可汗,如今雲中突厥部只為突厥小支,不敢請陛下為可汗,唯願得一大唐親王遙領可汗一職,以示我等遵從大唐統轄。”
李治望著下方叩首的突厥首領,眼中閃過了一縷喜色。
早在十多天前他就接到了阿史德契骨送來的書信,看到了這份請願。
但看到這封奏表,與親自聽到這一支突厥首領說出這話,還是全然不同的感受。
他將阿史那彌射敕封為興昔亡可汗,將阿史那步真敕封為繼往絕可汗,便是意味著,他希望突厥的可汗之名自此終結,現在阿史那彌射因大唐的救命之恩愈發明確了效忠之意,這一路東突厥首領則是幹脆請求將可汗的位置交由大唐宗親來做,又怎能不算是他的願望達成。
正值麟德之初,西面戰功所帶來的慶賀還未從長安消退下去,李治想要在今年封禪的決定也正在醞釀之中,阿史德契骨的這番話,便與錦上添花無異,怎能不讓李治對他備覺欣賞。
既是識時務之人,他又怎能不順從對方的意思來辦。
阿史德契骨忐忑地結束了自己的那番話,唯恐自己方才稍有失態的表現會引來這位李唐天子的不滿,就聽到對方開口便道:“敕封李唐子弟為可汗便不必了。”
“……!”阿史德契骨的冷汗都要從後背流下來了。
糟了。他自覺自己說出的話已足夠體面,怎麽還是得罪了天。朝上國嗎?
然而李治的下一句話接踵而來,又讓他的惶恐變成了喜悅。
“今之可汗,古之單於,既然阿史德氏有此投誠之心,不若便將雲中都護府更名單於都護府,由我子周王旭輪遙領單於大都護之位,不知阿史德氏以為如何?”
這話一出,阿史德契骨的心情頓時從谷底升到了天上,他也連忙欣喜若狂地答道:“謹遵陛下旨意。”
大唐的天子沒有用宗室子弟,或者是如最早一任瀚海都護那般,用得力的大臣來充當上官,對於急於從大唐那裏獲得支持的契骨來說已經足夠了!
更何況,在李治的話中都說了,他指派遙領大都護位置的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的兒子。
只不過,在自蓬萊宮中走出之後,他又忍不住朝著侄子問道:“說起來,那位李唐陛下的面貌還看起來如此年輕,他的兒子如今幾歲了?”
他打聽過,李治的子女之中最有本事的是那位安定公主,至於其他的兒子,除了因謀反罪名被誅殺的廢太子李忠,和太子李弘之外,其餘人等的名字,指望一個漢話說得不怎麽樣的突厥人記住,那也實在是太難為他了。
所以他還真不知道李旭輪是誰。
阿史德元珍沈默了一瞬,答道:“是那位大唐陛下最小的兒子,今年才只有七歲。”
“……七,七歲?”契骨險些直接驚呼出聲。所幸他還記得自己此前險些出現的殿前失儀,也還記得自己現在還站在這長安帝都之內,不是在自己的草原上,將這個聲音快速壓了下來,只讓自己和侄子聽到。
阿史德元珍重重地嘆了口氣,沒再多言語。但契骨實在不難從他的表現之中聽出他的想法。
這個單於大都護的委任聽起來當真有些兒戲。
雖說他能自這出委任中看到大唐對他這出投誠的認可,也用改雲中都護府為單於都護府的舉動,響應了他那個希望由大唐親王擔任可汗的請托,但他怕,光靠著一個七歲的大唐皇子,根本不足以震懾住那些追憶阿史那氏輝煌的同族!
“叔父還是先別擔心了。”見契骨停在原地不動,元珍還是出聲安慰道,“既然是遙領,又是一位如此年幼的親王,應當不會到雲中……單於都護府來,突厥各部對於中原情況更是知之甚少,不一定知道他的身份。倘若那些人還有舊事重提的想法,我們也還有兩條出路。”
“你說來聽聽。”契骨的表情和緩了幾分。
元珍答道:“其一,單於都護府成立,周王府從吏必定要前往都護府任職,倘若族中有變,便能借用這些大唐官員之手將其鏟除。其二,若事有不可,阿史那氏又能出一可堪輔佐之人,便是重新為其臣屬,為其籌謀大業又有何妨!”
“你閉嘴!”契骨立時打斷了侄子的話,“你還年輕,你懂什麽叫做權力!”
既然有機會做首領,憑什麽讓他後退一步。
但在折返於同文寺的路上,契骨並未看到,跟隨在他後方的阿史德元珍垂眸沈思,分明並未被他這一句喝止給改變想法。
他怎麽不明白什麽叫做權力呢?
今日朝堂之上那個端坐於幕簾之後的皇後都知道權力。
那個站在朝堂上極其醒目的小將軍,年齡甚至只有他阿史德元珍的一半,恐怕也知道何為權力!
他只是權衡了一番自己的本事後,給出了一個最為正確的決定罷了。
……
要說他這個判斷還真沒錯。
李清月年齡雖小,卻很清楚地看到了這權力之爭的種種風浪。
只是她和阿史德元珍不同。
對方願意退讓一步,重新退回到阿史那氏輔臣的位置上,李清月卻不打算,在自己都已坐有這上柱國位置的情況下,還要比太子與皇子落後一步!
她腳步從容地朝著太史局走去的時候,心中卻不無浪潮翻湧,也正是因為李治做出的這個決定。
東突厥阿史德氏入朝覲見之事,早在前幾日就已被阿娘阿耶獲知,她也自然知道了這個消息。
但在阿耶之前的計劃裏,說的都是要以聽從他指令的李唐宗親,來擔任這個單於大都護的位置,就比如韓王李元嘉等人,而不是李旭輪。
可忽然之間他就改變了想法,將這個安排在突厥首領的面前說了出來,成了天子出口之後不當更改的詔令。
但憑什麽!
她當年遠渡半島,以任城山大捷以及扶餘山城的一戰,才坐上了熊津大都督的位置,又先後親歷戰事,才有今日的唐軍十六衛大將軍之一的位置,然而早在龍朔年間,同年出生的李賢就已有了大將軍之位和揚州大都督的官職,今日竟又有周王李旭輪擔任這單於大都護!
可他們何曾為大唐的邊境安定做出任何一點有用的貢獻?
沒有。
那不過是因為,他們是皇子,而她是個公主罷了。
但沒關系……
李清月一邊壓制著心中的不忿,一邊在心中告訴自己,今日他們的官職都還能算是在為阿娘的地位添磚加瓦,她也還能在今年,再為自己爭取到一個揚名的機會,繼續拉大這個與兄弟之間的差距!
在穿過太史局間供給學生進修的屋舍,抵達靈臺之前的時候,多年歷練已足夠讓她的心緒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了下來。
她也恰好在此時看見,一身天文觀生衣著的義陽公主正在自靈臺旁的另一處觀測臺上走下,手中抱著的,正是勘驗完相風烏的風向數據。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和李淳風待久了的緣故,又或者是她本性便是如此,李清月朝她看去的時候,發覺李下玉臉上的神情好像愈發淡漠了些,只在為了便於做事而翻卷起來的袖口處還能讓人看到,她並沒真成個仙風道骨模樣。
在留意到李清月的到來後,她的神情也有了片刻的變化:“你來找太史令的?”
李清月唇角浮現出了一點笑容,“也說不定,我是來找你的呢?”
李下玉端詳了她的神情片刻,認真否認:“不,你若只是想知道今日風向幾何,我能回答你,你若問我今日天象濕氣幾何,我去勘驗權衡土炭儀也能回答你。但我猜,你要問的問題,不是我能回答上來的。”
“……我說你也太老實了一點吧?”李清月跟上了李下玉轉道靈臺的腳步,搖頭感慨。
“不是老實。”李下玉有些清冷的聲音傳入李清月的耳中,“天文歷法這些東西不能虛構,就像以我老師這樣的人,在制定今年即將推行的《麟德歷》時,也需一遍遍覆查,確保其中並無錯漏,我又怎能在自己的學識之外回答於你。”
“我猜你也不會只想聽什麽五運六氣的說法,要不然也不會來這裏了。”
“好吧,你說對了。”李清月答道。
在上抵靈臺最高層,見到因修編《麟德歷》而有些憔悴的李淳風時,李清月便朝著他拱了拱手,開口問道:“我奉阿耶之命前來相詢,歷年元月十五前後,太史局便會開始推斷當年有無旱情,敢問太史令,當下進展如何?”
李淳風擡起頭來,就見李清月以更為鄭重的語氣又問了下去:“倘若——陛下有在年中封禪之意,可會受到影響?”
她問話之間目光灼灼,甚至讓李淳風有一瞬間的錯覺。
好像那即將前去封禪的,根本不是皇帝陛下,而是面前的這位安定公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