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74章

關燈
第174章

李治聞聲擡眸:“緊急軍情?”

這話, 若是在他病重臥榻之時於皇後口中說出來,還算正常,如今卻有些奇怪。

他近日頭風稍緩, 還對左右奉宸衛進行了一番校驗。所以倘若真有軍報抵達長安,就算是因特殊的緣故並未按照軍情渠道來走,也應當先送到他這裏, 而非皇後面前。

可他眼見媚娘少見的面色沈沈,分明不像是在同他開玩笑。

“阿菟來信了?”他隱約想到了個猜測。

若是遼東有變, 倒是也有可能先以家書的方式出現在皇後的面前,被她從信中察覺到細枝末節處的不妥, 於是匯報到了他的面前。

然而李治聽到的, 卻是武媚娘開口答道:“不是遼東,是西域。”

李治眉峰微動,似乎有些不太理解為何會是西域的消息。

但武媚娘的下一句話, 卻讓他暫時將有些多餘的想法給拋在腦後,“陛下應該知道謊報軍情是什麽後果, 我身為皇後更不可能在此事上弄虛作假。您也姑且不必管我,到底是從何處知道的消息。總之——”

“西突厥朱邪沙陀部, 與回紇葛邏祿三姓之一的熾俟部,已聯手發兵攻占了庭州。至今軍報還未抵長安,駐紮西域的兵馬也不一定能及時回援,情況緊急,請陛下盡快決斷。”

李治還有短暫的一瞬沒從這話中的意思裏反應過來, 只是目光定定地看向了皇後所在的方向。

在她說出這番話的時候, 手中並沒有一份平日裏和他商討政務之時持有的文書, 但好像在她的手裏,已經握有了一份更重要的東西。

武媚娘提醒:“陛下?”

李治猝然回過神來, 當即應道:“速召邢國公等人前來議事!”

他相信皇後確實不會做出偽造軍情的事情,那麽這庭州之變就應當是真的!

可是真見了鬼了,西突厥和回紇怎麽會突然聯手的?

但倘若他們當真這麽做了,這就儼然是大唐西域的又一次危機。

一想到每次西域戰事的巨大支出,李治就覺得自己又要開始頭疼了。

於是在那軍事集議中眾人到齊後,蘇定方連位置都沒坐熱,就聽到李治已快速地將情況說了出來,隨後便將問題拋向了他:

“邢國公怎麽看待此事的?”

怎麽看待此事?

蘇定方沈吟一瞬,答道:“說實話,剛從陛下這裏聽到這消息的時候,我有點意外。”

“朱邪部確實有過叛逆大唐的經歷,還一度響應賀魯的號召,但首惡已除,部落中的重要人物還參與過討伐鐵勒回紇之戰,效力於薛將軍手下。”

“回紇葛邏祿近年來與大唐交手中損失慘重,要想恢覆過來元氣沒那麽容易,以熾俟葉護的行事作風,也不像是謀定而後動之人,憑借著庭州的戍防隊伍應當能察覺到異常……”

可現在傳來的消息,卻是這兩方忽然聯手,還已經在西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那邢國公的意思是,覺得這消息並不屬實?”

“不,恰恰相反,若讓我來說的話——寧可信其有。”

蘇定方起身朝著李治行了個禮,“陛下應當記得,當年我為都曼求饒言論所惑,向陛下乞請放他一條生路,然而僅僅是次年,回紇各部就已因唐軍撤離而再度反叛。”

“這回紇鐵勒九姓逐水草而居,不似中原農耕有明確的領地與固定財富,讓他們的劫掠天性可與山中匪寇相比。這麽說來,他們的大多數決定都是利益使然,那就不能按照常理來形容。”

蘇定方征戰多年,卻並不是個只知道兵事之人,在做人、為官的道理上也自有自己的判斷。

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平安活到這六十多歲。

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陛下說起庭州戰事結果的時候皇後臉上潛藏的憂慮,分明是對此地隨後的發展有些不太確定,卻又心存關切。

若無切實的消息來源,以皇後近年來行事中的態度,不該急切促成陛下召集將領來會。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是先相信此事確有發生才好。

蘇定方已親自見識過安定公主在戰場上的判斷力,本著有其母必有其女的原則,對於皇後的本事也天然有了幾分信心。

他繼續說道:“至於陛下當下的疑慮,我猜是因為——軍報未曾明確情況,貿然調兵可能引發疑議?”

“這點容易,”英國公李勣忽然接話道,“陛下大可以夏日校閱兵馬或者巡幸萬年宮為由,調度岐雍各州府兵集會。兵力調度、糧草籌措、將領安排都需時間,在做好這一番準備後,想來正式的軍報也該到了,到時候再行發兵也不遲。”

他和蘇定方的想法一致。

西域諸國、諸部降而覆叛的行動不在少數,比起深究他們之前遭到的重創,會否讓他們完全放棄與大唐為敵的想法,還不如直接按照叛亂處理。

提前準備起來總是更好的。

他那句“正式的軍報也該到了”,不是一句隨便做出的判斷。

要是這樣的一出接近需要半個月的征調府兵準備後,西域的軍情還沒能夠送到他們的面前,那陛下可能都有必要懷疑一下,他這數年間在西域的努力到底還有沒有用了!

畢竟,西突厥與回紇在第一步抵達長安的消息裏都已達成了這樣的戰果,又怎麽會只滿足於如此。

而一旦他們越過了天山界限,戰事消息就很難再被他們所阻攔。

“……以閱兵為由嗎?”李治低聲喃喃。

他在此時將面前眾人的神情都看在了眼中。

皇後協理政事數年間的穩重可靠表現,和西域屢次生亂的事實,讓今日的這出軍事集議中,並沒有出現什麽行動上的爭議。

英國公給他提出的這個建議也顯然既保全了他的天子威儀,也能為可能到來的西域戰事做好準備,確實是個良策。

既然如此,他不必有所疑慮了。

“那就先這麽辦吧。”

他想了想,又多補充了一句,“再讓人前往鄯州方向去一趟,一旦有西域那邊的軍報送達,務必以八百裏加急速度送抵長安。”

庭州,庭州……

在皇後口中簡直像是無聲無息間就已經被胡人聯軍給攻破的庭州,難道是紙糊的不成!

為何竟沒能在禍端初發之時就將奏報送往長安,同時拖住這反叛的兵馬。

甚至……

到了邢國公籌備調兵事宜的五日之後,邊地的正式軍報,才姍姍來遲地抵達了他的面前。

可在真將這封軍報展開在面前的時候,李治又覺得,自己對於庭州官員的連日腹誹都先被暫時堵在了喉嚨口。

軍報中寫道:

庭州刺史來濟死守城關,以身殉國。

楊德裔意圖報信他處,卻在半道上遭到了攔截。

這兩人的首級都被回紇與突厥叛軍割了下來,懸掛在了庭州金滿城的城頭。

哨探趁著聯軍南下才敢行到近前觀察,卻也沒敢頂著庭州叛軍的威懾將這兩尊首級給取下來,只希望能盡快收覆失地,讓這兩人入土為安。

庭州易主後的數日,回紇與突厥聯軍進犯西州,以勢如破竹之力連攻數城。

當消息送出之時,西州也已盡數淪陷。

更可怕的是,這封戰報哪怕經過了加急,信使跑死了好幾匹馬,也因西域路途遙遠,在由沙州刺史寫出後的半個月,才送到長安。

李治很清楚,固然沙州地域還算遼闊,有地形之利,能支撐住的時間可能會長一些,可如今到底是何情況,誰也不敢確定。

而庭州確實是如皇後所說,已成回紇突厥聯軍的大本營了。

“生遭刑網,死當填塞……來刺史,他終究還是個忠臣。”李治合上軍報,頗為唏噓地感慨了一句。

人死之前,他覺得對方更親近於長孫無忌,無視他這位天子的存在,簡直是個混賬玩意。他在今年大朝會的各方獻禮上還不忘對他進行諫言,更是沒眼色至極。

人死之後,他卻想起對方早年間的種種表現了。

當年李承乾謀反,是來濟從中勸說,讓太宗皇帝不要做出殺死自己親生兒子的行為,也算是給他們李唐皇室保全了臉面。

在他李治還未登基的時候,來濟曾經擔任過太子東宮的司議郎,將他平日裏的種種表現記錄在案,方便後面的史官對其進行整理。

彼時的李治也和來濟沒有那樣多的矛盾,還覺得對方出自將門世家卻是走的科舉選拔路子,有著一身深厚的文學功底,當真是個能人,這才有了他即位後令來濟也一並參與修編史書的詔令。

而現在,他又留下了一個死守大唐邊塞,絕不因天子對其苛待而投降於賊寇的美名。

這樣的人……

後世會以何種筆墨來記載呢?

罷了,在此時多想無益。

西域的戰報已到長安,情況比他所想象得還要嚴重得多,那這出兵便再不能耽擱!

之前以他即將巡幸九成宮,在岐州閱兵為由,確實征調起了不少府兵,但正因為那其中沒有明確的備戰信號,各地的折沖府官員難免覺得時間還有寬裕,以尋常手續辦事。尤其是在糧草的籌備上,他們只按照閱兵演武的規模。現在卻要盡快改一改。

李治也當即下令,由蘇定方為主帥,契苾何力為其副將,盡快完成兵力的調配,在十日內發兵西域!

阿史那道真,也便是卓雲的兄長,以自己出自突厥、或許能找到機會聯合蒙池都護府的那一路唐軍為由請戰,得到了李治的許可。

薛仁貴請求彌補此前征討西域戰失利,隨同出戰,也得到了李治的批準。

朝野上下一時之間進入了高效緊繃的運轉。

不只是關中有了大動作。

因為去年才修繕了蓬萊宮的緣故,長安地界上的糧食庫存沒有那麽充裕。

天子急令,調度雍州、許州等地的糧草送往長安,作為此次發兵西域的後備糧草。

關內道府兵隨時待命征召。

還有……

李治對於叛軍的怒火在這一連串的下令之中展露無疑。

哪怕沒有明確的詔令下達,蘇定方也不難做出一個猜測,這次前往西域的平亂,恐怕都不是殺雞儆猴這麽簡單的了。

陛下要的,是永絕後患。

這一點到底能不能達成不重要,起碼這一次,唐軍對這兩路聯合叛軍所做出的,必定是疾風驟雨的打擊。

在軍報抵達長安的七日後,先行發兵的隊伍就已經在各方的高效運轉中完成了籌備。

只等著陛下下達最後的進軍號令,便能即刻出發。

也就是在此時,庫狄氏,或者說,庫狄真如,來到了長安。

吐谷渾青海驄能被稱為龍種,在腳力上遠非尋常馬匹可比,吐谷渾所在還毗鄰李唐的河湟之地,但即便如此,她到的時候,也已是陳兵將發之時。

夏風裏已籠罩著一層熱力,讓這份整兵備戰中多出了一份焦灼。

沿路的奔波勞累與心神焦慮並沒有影響到庫狄真如的判斷力,她也很快在這樣的氣氛中察覺到關中有異。

然而在敏銳意識到這一點的同時,在她沿途所聽到的消息裏,這些人說起的好像都是安西都護境內的地名。

“我們的情況可能不太妙。”她低聲朝著隨行的侍從說道。

她曾經從弘化公主的口中,聽到過她當年前往關中的求援。

雖然因為不可妄議天子的緣故,公主並未將對陛下的埋怨宣之於口,但並不妨礙庫狄氏聽出她在話中的潛藏意思——

在大唐那位天子的心中,安西都護、高麗等地,都是排在吐谷渾前頭的地方。

她也從裴行儉的分析中聽到類似的言論,對於陛下的想法大概有幾分猜測。

在身居吐谷渾期間,眼見吐蕃的進攻愈發不帶掩飾,大唐卻毫無動靜,她也越發可以確定,弘化公主與裴行儉的判斷都不曾出錯。

若是現在,唐軍又已為出兵安西都護做好了準備,那麽吐谷渾那邊真的有機會得到足夠的援助嗎?

“那我們怎麽辦?”侍從忙問。

“不管了,先進宮請見。”

她人都已經在這裏了,弘化公主派遣她前來送信,也本就是想要通過她來轉達清楚吐谷渾的現狀,就算可能得到的是一句拒絕或者延緩出兵的決定,她也必須盡到自己的責任。

在關中守軍的帶領下,她轉而跟上了宮中禁軍的腳步,而後出現在了天子接見來使的地方。

在聽聞了庫狄氏的身份後,李治在上首自言自語:“吐谷渾那邊怎麽也出事了?”

但說是自言自語,以他的身份本不需要在意旁人是如何想的,所以這話還是清楚地傳入了在場眾人的耳中。

庫狄真如當即心中一沈。

陛下的這句回覆中,分明有將吐谷渾視為累贅的意思。

但她還是努力維系住了面上的沈穩,垂首答道:“回稟陛下,吐谷渾急報,國主慕容諾曷缽戰死。”

這句最有沖擊力的結果一出,饒是李治對於吐谷渾本沒有報以多少認真的態度,都臉色驟變,“你把具體情況說來。”

慕容諾曷缽怎會突然死了!

庫狄真如答道:“吐谷渾與吐蕃近年間大小摩擦不斷,吐蕃大相祿東讚之子欽陵讚卓長駐吐谷渾邊境,動輒發起進攻,但因王後等人的布置,並未讓其得逞。但此次……”

此次的情況不同了。

“庭州與西州的戰況在送到鄯州的時候,還被送往了吐谷渾一份,與此同時,吐蕃竟意外做出了撤兵之舉。裴將軍懷疑,這是吐蕃與回紇、突厥等部有所聯系,意圖趁機兵進西域,立刻發兵對其攔截。”

“但想到這也有可能是吐蕃做出的疑兵之計,試圖調虎離山,裴將軍也令人繼續戍守關隘,謹防吐蕃分兵來襲。”

庫狄真如頓了頓,語氣沈痛:“哪知道,慕容國主忽然離開吐谷渾王帳,前往南部邊境,而此地的吐谷渾貴族戍守不力,竟讓祿東讚以白蘭羌、黨項羌部眾突圍而入。交戰之中,吐谷渾國主不幸遇難。”

李治扶額。

他都不知道該當說諾曷缽是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了。

但凡慕容諾曷缽有統兵之才,這出南面的邊地巡視,在裴行儉帶兵對上吐蕃大部隊的時候,其實該當是他的機會才對。

他應當能趁機發現吐蕃分兵南路的陰謀,在祿東讚身邊守衛最為薄弱的時候將人給擒獲下來。

李治想想他阿耶和他女兒的種種戰績,都覺得這聽起來很有操作空間。

然而事實卻是,慕容諾曷缽在此戰中罹難,讓那位吐蕃大相達成了襲殺吐谷渾國主的戰功。

偏偏李治自己都沒有親自上戰場,在這幾年間更是連政務上都需要皇後做出協助,再加上這死者為大的道理,他就算是想要對諾曷缽責備兩句,都並不太合適。

他也只能問道:“眼下吐谷渾情況如何了?”

前來報信的庫狄氏一派風塵仆仆的焦慮之色,若非她還沒到神情失措的地步,李治真是擔心她直接說出一句吐谷渾已被吐蕃滅國的話來。

好在,局面似乎還沒到如此失控的地步。

庫狄真如答道:“所幸吐蕃兵力分散,白蘭、黨項二部又沒那麽聽從號令,祿東讚暫時只取了南部,並未繼續推進。”

“但慕容國主新喪,國中有些非議之聲,王後不得已之下,當廷親自斬殺了意圖歸罪於裴將軍的素和貴,用來威服群臣,並推舉慕容國主之子慕容忠繼位,以便集合國力與吐蕃周旋。”

“王後遣我速抵長安轉達,吐谷渾內部分歧已有多年,慕容國主的送命與吐蕃大軍的壓境,已是加快了這出分裂,所以懇請陛下盡快發兵支援,否則吐谷渾遲早要落入吐蕃手中。”

這絕非庫狄真如在此危言聳聽。

縱然弘化公主在從王後變成王太後的時候,因為慕容忠聽話的緣故,在調兵遣將的自主性上比之前強出了太多,但吐谷渾與吐蕃之間的實力差別還是個既成的事實!

吐谷渾貴族向吐蕃投降的念想,也只能說是暫時被壓制下去。

所以——

裴行儉在吐谷渾境內所做的,是集合吐谷渾的現有力量,賭一個吐蕃退兵,而不是真能帶領吐谷渾以弱勝強。

弘化公主殺得了一個素和貴,卻不能在慕容諾曷缽過世之後,直接對著那些屍位素餐的吐谷渾貴族統統大開殺戒。

這,便是吐谷渾的困境。

此地固然不像是庭州西州一般,已經直接出現了城池易主的大規模交手,但在局勢的危急程度上,又相差多少呢?

庫狄真如說到這裏的時候,不免下意識地擡頭向著上首的天子看去,希望能從他的臉上看到幾分對此地的重視。

但她看到的景象裏,對方那張稍顯蒼白的面容上,好像更重的還是一抹犯難之色,而不是在聽到這出驚變後快速做出應對。

反倒是坐在他身邊的皇後殿下,在對上她這稍顯大膽的窺探後,回給她了一個安撫的笑容。

庫狄真如重新垂下了頭,心中不祥的預感越發深重,只好鄭重其事地補充:“王後還有一事請我轉達,裴將軍的判斷應當確實沒錯,吐蕃此次調兵動作恰好與回紇、突厥叛亂一並發動,大有可能有所聯系。倘若這出叛亂的目的不在西域而在吐谷渾,吐谷渾的局勢將會更為危急。”

“大唐有吐谷渾為盟友,吐蕃若想對外擴張,便能少一條最為便捷的道路,但吐谷渾若滅,吐蕃可徑走日月山口進軍隴右,上臨關中。以今日吐蕃所為,以祿東讚挾持吐蕃讚普總攬朝政的野心,他難道不敢嗎?”

他當然敢!

長孫無忌終究還有幾分顧念親情,祿東讚卻沒有,所以非要將二者相比的話,祿東讚比長孫無忌敢得多!

在庫狄真如說到“總攬朝政”四字的時候,也不知道李治是不是想到了他那個已死去的舅舅,面色上閃過了幾分微妙的情緒。

或許是因為想到了往日種種,在讓人先將庫狄氏帶下去休息後,他看著面前這封由弘化公主送來的信件,還有片刻的思慮沈吟。

過了有一會兒,他才朝著武媚娘問道:“皇後怎麽看此事?”

武媚娘的答案很簡短,“慕容忠的這個忠字取得不錯。”

李治卻聽得明白她的意思,這顯然是希望他對吐谷渾做出支援。

投降大唐的外邦將領裏用“忠”字為名的不少,其中有個典型代表,就是阿史那忠。

慕容忠的這個“忠”是什麽意思,無需多說。

這是對大唐的效忠。

如果說慕容諾曷缽作為吐谷渾國主,還有可能受到吐谷渾境內貴族的影響,那麽當弘化公主作為他的母親從旁輔佐的時候,吐谷渾的立場幾乎不需要受到質疑。

而相比之下,一邊朝著大唐上貢,一邊圖謀吐谷渾這處要塞的祿東讚,才當真是個禍害。

正如庫狄氏所說,他都敢挾持吐蕃讚普作為自己掌權的傀儡了,他還有什麽做不出來的。恐怕區區叛逆大唐,也不過如此!

李治深吸了一口氣,答道:“既然如此,就讓邢國公等人在平定了西域動亂之後轉道吐谷渾吧。”

“……?”武媚娘緩緩將視線挪到了李治的臉上,不加掩飾地帶上了幾分不可置信。

平定了西域之後,再行前往吐谷渾?

陛下在說笑不成!

調兵遣將之中,哪有這等緩緩再說的法子。就算武媚娘自己沒上過戰場,在眼看女兒進學的時候,她也是看過幾本兵書的。

這顯然是個荒唐的決定。

她有一瞬間在想,陛下是不是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當對上他目光的那一刻,作為十多年相伴的枕邊人,她又猛然意識到——

不是的。

他不是沒想到這個決定需要寄托太多在天命之上,需要寄希望於吐谷渾那邊發揮出來的戰鬥力,但他依然這樣說出了口。

而這不過是因為,他以涼薄的心態聽著吐谷渾的王位更替,也從其中聽出了一個對他來說尤為關鍵的信息。

慕容諾曷缽新喪,弘化公主扶持兒子慕容忠上位,用雷霆手段完成了對吐谷渾貴族的第一出震懾。

這足以讓吐谷渾達成同仇敵愾的哀兵狀態。

吐蕃要想順利拿下這塊跳板,必須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偏偏調兵這種事情,在吐蕃的疆域之內不是那麽容易辦到的。

當所有的信息擺在眼前的時候,為了避免李唐這邊的分兵作戰拖累到中央,對李治來說最劃算的辦法,就是一如龍朔元年他做出的決定那樣,先讓吐谷渾自己支撐,等到唐軍在兵力上還有轉圜空餘的時候做出支援。

說不定他還得覺得,在讓蘇定方回師之時對吐蕃敲打敲打,就能算是他的恩賜了。

“可陛下不曾留意到庫狄氏話中所說嗎?”武媚娘擡高了幾分音調,打斷了李治這過於平靜的答覆。

“吐蕃發兵的時間過於巧合,西域的兩方又本不該聯合到一起,都說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其中便極有可能有所關聯。西域已失庭州西州,必須盡快平叛,以防諸國林立之地牽扯出更多的麻煩,可吐蕃與吐谷渾的交手同樣是國事利害,怎能來上一出等等再出兵!”

這簡直是將天賜良機送到祿東讚的手中。

大唐慢一步,他就可以更快一步。

對於向來喜歡去抓住主動權的武媚娘來說,這樣的情況簡直讓人如鯁在喉。

李治當然聽得出來皇後話中的勸諫意思,但在對方話中似有對他的指責之時,他又不免目光一凝,“媚娘這話,是否有些出自私心了?”

當年讓裴行儉前往吐谷渾的決定就是由皇後倡議的,如今也是她更為堅持要對吐谷渾增兵。這其中到底有幾分是出於局勢斟酌,又有幾分是因為弘化公主這位故人呢?

可轉念之間,李治又有些後悔這麽說了。

吐蕃確實已日益展現出了其野心勃勃的一面,若說他們真能聯合西突厥與回紇一並發難,只為了在此次兩路開戰中達成他們的目的,也不無這個可能。

如此說來,皇後為國事操勞,有此言辭過激也是應當的。

只是還沒等他收回那話,他便已聽到武媚娘冷笑了一聲:“私心?莫非陛下覺得,我與弘化交好,所以提議給吐谷渾解圍就叫做私心?”

她若真有私心,在從葛薩那裏收到戰事消息的時候,就應該秘而不發,等到陛下自己去獲取邊境戰報,還能免去了陛下對她下意識的猜忌。

這提前五日的籌備,到底能為他節省多少事,李治怎會不知道。

然而他還是將這樣的一句話給說了出來,真是讓人……好生心寒!

李治完全沒想到,對他方才的那一句,皇後會有這樣大的反應。

下一刻,她竟是一改平日裏的端莊風儀,忽然離席而起,在眉目間盛著一派清晰可見的怒火,以居高臨下的視角看向了他。

“非要說的話,難道陛下就沒有私心嗎?先打西域後支援吐谷渾,不過是因為您很清楚,吐谷渾維系國祚的信念,隨著諾曷缽之死還被加重了,他們自會主動做到一些陛下想要他們去做的事情。”

“什麽私心公心的。”她扯了扯嘴角。

“陛下您想要先讓世人知道,來濟、楊德裔等人不是您想讓他們送死,反而還能在舍身殉國後得到您的發兵,是為私心。您舍不得再多分出兵力承擔這場交戰之中的損失,是為私心。您想要先保住那些已打上大唐名號的土地——”

“又何嘗不是一種私心!”

李治額角青筋一跳,怒道:“皇後,你僭越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