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來世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十三章來世
熙寧十一年,早春二月。
病愈後的長清長公主攜子淮蘇王李軫離開長安。
後世的史學家將這一事件作為“貞安政變”之後晉睿宗與長清長公主十年間姑侄之爭的結局——以長清長公主的離京宣告晉睿宗的勝利與權力的收回。
孟夏四月,初七。
浩浩蕩蕩的車隊歷經兩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終於走到了長公主的封地揚州城附近。
晨間下了一場綿綿細雨濕潤了地面的灰塵,驛站邊的楊柳愈發顯得翠綠清新。
采薇進來稟報事務時,李安衾正在抽查李軫昨日功課的溫習情況,長公主殿下面色從容,戒尺在手,一旁粉雕玉琢的小郎君流利地背誦著,稚氣的臉上呈現出與年齡極不相符的嚴肅。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臨深履薄,夙興溫凊。似蘭斯馨,如松之盛……”
一大長串的內容背下來,采薇都再一次慶幸得虧自己不是公主殿下的兒子,否則兩只手都要被打到殘廢。
李安衾頷首,合上《千字文》後又考了李軫幾個義理問題,小淮蘇王殿下一一對答如流。
“不錯,軫兒去玩吧。”
李安衾讚許地笑了笑,隨後收起戒尺,招手示意采薇過來。
“阿、阿娘。”
李軫望著母親病愈後依舊蒼白的臉色,心下仿徨了幾分。
“何事?”
李安衾微微側首,方才的笑意已經淡薄了幾分。
李軫低下頭,緊張到說話結巴起來。
“有人……讓我把這個香囊給阿娘。”
一只繡著梅花的陳舊香囊被他從身後拿了出來。
李安衾微微一楞,隨後不可思議地接過香囊。
“誰……給你的?”
李軫驚訝,阿娘向來從容淡定的聲音裏如今卻帶著顫抖。
“是陛下。”
他很早的時候就知道阿娘與聖人表兄的關系極差,世人都說是表兄阻擋了阿娘的稱帝之路,可李軫知道這絕對不是真正的原因。
阿娘性子清冷疏離,她總是淡淡地處在周遭的喧囂中,好像對一切事物都提不起興趣。
這樣一個人,怎麽可能會對皇位感興趣呢?
離京那日,表兄特地私底下塞給他一個香囊。
“朕與姑姑爭了十年,朕做過許多對不起她的事情,唯一傷她最深的一件,朕……其實也愧疚著。但不可否認,姑姑會是朕這輩子唯一認可的對手。”
“軫兒,你幫朕捎一句話給她吧,我知道她現在還在氣頭上,你便在車隊快到揚州時再把香囊給他,並把朕的話一字不漏地告訴她。”
李軫擡起頭,看見母親白凈纖長的手指在窗外灑進的陽光中打開那只香囊,他楞了一瞬,隨後將李琰的話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
那日傍晚,李琰明黃色的龍袍在浸染著夕陽的餘暉,他彎下腰,摸了摸李軫的頭,隨後莞爾一笑:
“我常常想著姑姑於我為何?現在,我終於想明白了。”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所以姑姑會出現在我的生命中。”[一]
香囊中的枯黃的藥草裏夾著一張平安福。
李安衾早已淚眼婆娑,她打開泛黃的紙張,指尖下移,輕輕撫過那一行落款。
景升十年五月初七。
李安衾親求。
那一刻所有的記憶從遙遠的年代排山倒海地向她襲來。
喚醒她,吞噬她,最後又殺死她。
多年來死死封住的那顆枯竭的心靈被以極為粗暴的方式剖開,大量鮮血粘連著明亮的往事抽出她的殘破不堪的胸腔,讓她幾近窒息。
.
景升十年的初夏是那段永世不得見光的感情最熱烈的開端。
李安衾有時候也會想,如果沒有那些事發生,或許她真得能牽住她的手,與她白頭偕老。
彼時她們尚且年少,殊不知,命運的一切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二]。
那是她們暗不見光的感情中最溫柔繾綣的一段日子。
她們似乎真的成為了人間的尋常眷侶。
那時陸詢舟已經不同初遇時的青澀稚氣,出入官場,她逐漸成熟溫文起來,個頭也還在趁著年少往上長。她的小山出落得愈發想個端方君子。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暑節,趁著在避暑山莊的三日,她們再次去了相國寺祈福。
老主持見了她們,什麽也不說,只是撚著佛珠慈眉善目地笑著,不知是不是陸詢舟的錯覺,這笑容中帶著些許的悲憫。
由上好的萬年楠木精雕細琢而成的笑嘻嘻的大佛,面容慈藹,邊緣泛著金光,無不流露出鮮華的貴氣。
李安衾在佛前低首長拜,虔誠地將額頭貼於地面。
她過去雖然表面虔誠地拜佛,但實際上卻有著不信神佛的叛逆。
都說神佛憐憫世人,那為什麽還能對人間的水深火熱笑得出來。
可如果你們真的存在的話,請饒恕我的無知。
這段感情永世不得見光,也是最悖於世俗的,但我常常會想,真心喜歡一個人難道是罪過嗎?僅僅是因為她不是男子,我就無法光明正大地與她長相廝守。
我不奢求從世俗中得到名分,我只希望能一輩子與她相伴。
寺裏的僧人恭恭敬敬地遞來一只簽筒,簽筒搖晃著,木簽相撞的清脆聲響是那麽的清晰。
閉眼隨意抽出一簽。
“阿彌陀佛。”
僧人的聲音充滿憐憫。
“下下簽。”
佛堂外艷陽高照,綠樹成蔭。
陸詢舟站在寺院那棵掛滿來生簽的玉蘭樹下,與僧人聊著什麽,餘光瞥見李安衾從佛堂走出來,連忙告辭迎了上去。
那聲“殿下”還沒叫完整,懷裏冷不防先被塞了一個梅花樣式的香囊。
“殿下昨天新縫的?”
陸詢舟笑道。
李安衾淡淡地“嗯”了一聲,隨後解釋道:“平安符放裏面了,腰間舊的就扔了吧。”
陸詢舟搖搖頭:“舍不得,我當值時可是每隔半柱香就要低頭看一下它還在不在腰間。”
“陸詢舟——”
冷不防公主殿下靠近了她一些,李安衾頗為無奈地用食指用力戳了戳陸詢舟的右肩。
“你前程不想,想香囊。”
“是想裙底。”陸詢舟低聲認真糾正道。
佛門清凈地哪容她這般胡說八道,要不是四下還有僧人,李安衾真想逾矩捂死她的嘴。
“你方才去寫了來生簽?”
公主殿下面無表情地轉移了話題。
“嗯。”
陸詢舟擡頭,望著那一樹盛開的玉蘭,花朵密集繁盛,看上去就像堆砌的白雪。
樹枝上高掛的來生簽隨風搖曳,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枝頭的嫩玉嬌蕊也在風中顫抖著紛紛落下。
“那你來生求了什麽?”
陸詢舟朝李安衾漾出一個明媚的笑容。
“來世無所求。”
“惟求一世安衾。”
.
景升十年,五月,李促提拔同期進士中的陸詢舟、沈奢為度支郎中,從五品上,隸屬戶部度支司,故而得以參加每日的朝會[三]。
與此同時,南魏王的使者進京,送來了巫州的地圖與管理的權印,正式宣布了割地巫州予大晉。李促當然不會白拿土地,是後又派入駐巫州的軍隊帶去大量的奇珍異寶、良禽佳畜去慰問南魏王。
另一邊,羽林之亂後的血氣尚未完全散去,各大家族勢力依舊蠢蠢欲動,李促當機立斷,乘勝追擊,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度田運動”[四]。
五月十七,由已為戶部尚書的李安衾上奏,聖人順水推舟,下令各州、郡,清查人們占有田地數量和戶口、年紀,此事也交由李安衾全權負責。
大晉建國不到五十年,許多大地主依舊襲承前朝舊制,擁有武裝,號稱“大姓兵長”,他們隱瞞田地和依附於他們的人口很多,反對清查。地方官吏懼怕他們,有的貪汙受賄,相互勾結,任憑地主謊報;而對農民,不僅丈量土地,還把房舍、裏落都作為田地丈量,以上報充數,這就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五]。
李促發起這次“度田運動”有三個目的:一、限制豪強大家兼並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數量;二、國家征收賦稅和征發徭役;三、給予李安衾一次大展身手的機會,增大她在朝中的威望,以此來與太子李玱進行權力的制衡。
然而很多地方官員依舊抱有僥幸心理。
六月初各郡派遣使者來報告情況,李促看見某郡的官員的牘上這樣寫道:潁川、弘農可問,隴西、關中不可問。
李促留了個心眼,下朝後叫來李安衾與那官院至上書房,當面問此人是何意。那官員戰戰兢兢地答說,他也不知是何意,自己是在洛陽的長壽街上聽到的。
李安衾搖搖頭,道:這是郡裏的官吏在教導他如何對土地進行核查。
李促聽罷故意問:“那為何隴西、關中不可以問呢?”
李安衾淡定從容地回答:“隴西乃帝鄉,關中有長安,兩地的田畝與宅第必有所逾制,是以不可認真核査。”
待那官員退去,李促才欣然撚撚美髯,笑讚:
“此子類我!”
李安衾擡首對上父皇充滿深意的雙眸,突然就明白了他的這一舉動。
帝王家哪來真正的尋常百姓家的和睦?不過都是假象,就像父皇逼走了燕皇叔,寵愛皇姑姑只因她不幹朝政,就連母後數十年的後宮專寵也是為了打壓想入侵後宮的門閥勢力,並將他們仇恨的怒火轉移到江家身上。
而她終是成為了父皇制衡太子皇兄的工具。
果不其然,安插在上書房的眼線當晚便將消息傳到了東宮,彼時李玱在暗室內就著油燈內搖曳的燭火讀罷眼線傳來的情報。
他的眸中閃過一絲陰翳。
好一個“此子類我”。
將戶部大權交給皇妹、遲遲沒有賜下琰兒皇長孫的名分、朝中處處對皇妹的幫扶。
父皇,您一定要走到這一步了嗎?
可惜了。
您既不是唐太宗,兒臣也非那可憐的湣太子[六]。
[一]“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下一句是“既見君子,雲胡不喜”,意為“風雨之時見到你,心裏怎能不歡喜”,語出《詩經·國風·鄭風·風雨》。
[二]語出茨威格《斷頭王後》,稍有改動。
[三]其實唐朝五品以上的京官可以上朝。
[四]原型是東漢初期的“度田事件”,後面李促與李安衾的對話其實是參照了歷史上的史書——漢光武帝劉秀與當時還是東海王的漢明帝劉莊的對話。
[五]這一段和上一段都摘自網絡上對度田事件的描寫,下一段李促的前兩個目的也是摘自網絡上劉秀發動度田的目的。
[六]李承乾,謚號“湣”,我最意難平的太子!(不是《東宮》裏面的那個死男人)唐太宗為了搞權力制衡,立了李承乾為太子之後又擔心他權力過大,架空自己,於是又去寵愛魏王李泰,讓兄弟倆相互制衡。結果承乾被逼無奈,決定學老爹搞玄武門之變,事情敗露後被貶為庶民。二鳳擔心太子沒了李泰會一家獨大,所以沒過多久也把李泰處置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熙寧十一年,早春二月。
病愈後的長清長公主攜子淮蘇王李軫離開長安。
後世的史學家將這一事件作為“貞安政變”之後晉睿宗與長清長公主十年間姑侄之爭的結局——以長清長公主的離京宣告晉睿宗的勝利與權力的收回。
孟夏四月,初七。
浩浩蕩蕩的車隊歷經兩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終於走到了長公主的封地揚州城附近。
晨間下了一場綿綿細雨濕潤了地面的灰塵,驛站邊的楊柳愈發顯得翠綠清新。
采薇進來稟報事務時,李安衾正在抽查李軫昨日功課的溫習情況,長公主殿下面色從容,戒尺在手,一旁粉雕玉琢的小郎君流利地背誦著,稚氣的臉上呈現出與年齡極不相符的嚴肅。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臨深履薄,夙興溫凊。似蘭斯馨,如松之盛……”
一大長串的內容背下來,采薇都再一次慶幸得虧自己不是公主殿下的兒子,否則兩只手都要被打到殘廢。
李安衾頷首,合上《千字文》後又考了李軫幾個義理問題,小淮蘇王殿下一一對答如流。
“不錯,軫兒去玩吧。”
李安衾讚許地笑了笑,隨後收起戒尺,招手示意采薇過來。
“阿、阿娘。”
李軫望著母親病愈後依舊蒼白的臉色,心下仿徨了幾分。
“何事?”
李安衾微微側首,方才的笑意已經淡薄了幾分。
李軫低下頭,緊張到說話結巴起來。
“有人……讓我把這個香囊給阿娘。”
一只繡著梅花的陳舊香囊被他從身後拿了出來。
李安衾微微一楞,隨後不可思議地接過香囊。
“誰……給你的?”
李軫驚訝,阿娘向來從容淡定的聲音裏如今卻帶著顫抖。
“是陛下。”
他很早的時候就知道阿娘與聖人表兄的關系極差,世人都說是表兄阻擋了阿娘的稱帝之路,可李軫知道這絕對不是真正的原因。
阿娘性子清冷疏離,她總是淡淡地處在周遭的喧囂中,好像對一切事物都提不起興趣。
這樣一個人,怎麽可能會對皇位感興趣呢?
離京那日,表兄特地私底下塞給他一個香囊。
“朕與姑姑爭了十年,朕做過許多對不起她的事情,唯一傷她最深的一件,朕……其實也愧疚著。但不可否認,姑姑會是朕這輩子唯一認可的對手。”
“軫兒,你幫朕捎一句話給她吧,我知道她現在還在氣頭上,你便在車隊快到揚州時再把香囊給他,並把朕的話一字不漏地告訴她。”
李軫擡起頭,看見母親白凈纖長的手指在窗外灑進的陽光中打開那只香囊,他楞了一瞬,隨後將李琰的話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
那日傍晚,李琰明黃色的龍袍在浸染著夕陽的餘暉,他彎下腰,摸了摸李軫的頭,隨後莞爾一笑:
“我常常想著姑姑於我為何?現在,我終於想明白了。”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所以姑姑會出現在我的生命中。”[一]
香囊中的枯黃的藥草裏夾著一張平安福。
李安衾早已淚眼婆娑,她打開泛黃的紙張,指尖下移,輕輕撫過那一行落款。
景升十年五月初七。
李安衾親求。
那一刻所有的記憶從遙遠的年代排山倒海地向她襲來。
喚醒她,吞噬她,最後又殺死她。
多年來死死封住的那顆枯竭的心靈被以極為粗暴的方式剖開,大量鮮血粘連著明亮的往事抽出她的殘破不堪的胸腔,讓她幾近窒息。
.
景升十年的初夏是那段永世不得見光的感情最熱烈的開端。
李安衾有時候也會想,如果沒有那些事發生,或許她真得能牽住她的手,與她白頭偕老。
彼時她們尚且年少,殊不知,命運的一切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二]。
那是她們暗不見光的感情中最溫柔繾綣的一段日子。
她們似乎真的成為了人間的尋常眷侶。
那時陸詢舟已經不同初遇時的青澀稚氣,出入官場,她逐漸成熟溫文起來,個頭也還在趁著年少往上長。她的小山出落得愈發想個端方君子。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暑節,趁著在避暑山莊的三日,她們再次去了相國寺祈福。
老主持見了她們,什麽也不說,只是撚著佛珠慈眉善目地笑著,不知是不是陸詢舟的錯覺,這笑容中帶著些許的悲憫。
由上好的萬年楠木精雕細琢而成的笑嘻嘻的大佛,面容慈藹,邊緣泛著金光,無不流露出鮮華的貴氣。
李安衾在佛前低首長拜,虔誠地將額頭貼於地面。
她過去雖然表面虔誠地拜佛,但實際上卻有著不信神佛的叛逆。
都說神佛憐憫世人,那為什麽還能對人間的水深火熱笑得出來。
可如果你們真的存在的話,請饒恕我的無知。
這段感情永世不得見光,也是最悖於世俗的,但我常常會想,真心喜歡一個人難道是罪過嗎?僅僅是因為她不是男子,我就無法光明正大地與她長相廝守。
我不奢求從世俗中得到名分,我只希望能一輩子與她相伴。
寺裏的僧人恭恭敬敬地遞來一只簽筒,簽筒搖晃著,木簽相撞的清脆聲響是那麽的清晰。
閉眼隨意抽出一簽。
“阿彌陀佛。”
僧人的聲音充滿憐憫。
“下下簽。”
佛堂外艷陽高照,綠樹成蔭。
陸詢舟站在寺院那棵掛滿來生簽的玉蘭樹下,與僧人聊著什麽,餘光瞥見李安衾從佛堂走出來,連忙告辭迎了上去。
那聲“殿下”還沒叫完整,懷裏冷不防先被塞了一個梅花樣式的香囊。
“殿下昨天新縫的?”
陸詢舟笑道。
李安衾淡淡地“嗯”了一聲,隨後解釋道:“平安符放裏面了,腰間舊的就扔了吧。”
陸詢舟搖搖頭:“舍不得,我當值時可是每隔半柱香就要低頭看一下它還在不在腰間。”
“陸詢舟——”
冷不防公主殿下靠近了她一些,李安衾頗為無奈地用食指用力戳了戳陸詢舟的右肩。
“你前程不想,想香囊。”
“是想裙底。”陸詢舟低聲認真糾正道。
佛門清凈地哪容她這般胡說八道,要不是四下還有僧人,李安衾真想逾矩捂死她的嘴。
“你方才去寫了來生簽?”
公主殿下面無表情地轉移了話題。
“嗯。”
陸詢舟擡頭,望著那一樹盛開的玉蘭,花朵密集繁盛,看上去就像堆砌的白雪。
樹枝上高掛的來生簽隨風搖曳,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枝頭的嫩玉嬌蕊也在風中顫抖著紛紛落下。
“那你來生求了什麽?”
陸詢舟朝李安衾漾出一個明媚的笑容。
“來世無所求。”
“惟求一世安衾。”
.
景升十年,五月,李促提拔同期進士中的陸詢舟、沈奢為度支郎中,從五品上,隸屬戶部度支司,故而得以參加每日的朝會[三]。
與此同時,南魏王的使者進京,送來了巫州的地圖與管理的權印,正式宣布了割地巫州予大晉。李促當然不會白拿土地,是後又派入駐巫州的軍隊帶去大量的奇珍異寶、良禽佳畜去慰問南魏王。
另一邊,羽林之亂後的血氣尚未完全散去,各大家族勢力依舊蠢蠢欲動,李促當機立斷,乘勝追擊,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度田運動”[四]。
五月十七,由已為戶部尚書的李安衾上奏,聖人順水推舟,下令各州、郡,清查人們占有田地數量和戶口、年紀,此事也交由李安衾全權負責。
大晉建國不到五十年,許多大地主依舊襲承前朝舊制,擁有武裝,號稱“大姓兵長”,他們隱瞞田地和依附於他們的人口很多,反對清查。地方官吏懼怕他們,有的貪汙受賄,相互勾結,任憑地主謊報;而對農民,不僅丈量土地,還把房舍、裏落都作為田地丈量,以上報充數,這就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五]。
李促發起這次“度田運動”有三個目的:一、限制豪強大家兼並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數量;二、國家征收賦稅和征發徭役;三、給予李安衾一次大展身手的機會,增大她在朝中的威望,以此來與太子李玱進行權力的制衡。
然而很多地方官員依舊抱有僥幸心理。
六月初各郡派遣使者來報告情況,李促看見某郡的官員的牘上這樣寫道:潁川、弘農可問,隴西、關中不可問。
李促留了個心眼,下朝後叫來李安衾與那官院至上書房,當面問此人是何意。那官員戰戰兢兢地答說,他也不知是何意,自己是在洛陽的長壽街上聽到的。
李安衾搖搖頭,道:這是郡裏的官吏在教導他如何對土地進行核查。
李促聽罷故意問:“那為何隴西、關中不可以問呢?”
李安衾淡定從容地回答:“隴西乃帝鄉,關中有長安,兩地的田畝與宅第必有所逾制,是以不可認真核査。”
待那官員退去,李促才欣然撚撚美髯,笑讚:
“此子類我!”
李安衾擡首對上父皇充滿深意的雙眸,突然就明白了他的這一舉動。
帝王家哪來真正的尋常百姓家的和睦?不過都是假象,就像父皇逼走了燕皇叔,寵愛皇姑姑只因她不幹朝政,就連母後數十年的後宮專寵也是為了打壓想入侵後宮的門閥勢力,並將他們仇恨的怒火轉移到江家身上。
而她終是成為了父皇制衡太子皇兄的工具。
果不其然,安插在上書房的眼線當晚便將消息傳到了東宮,彼時李玱在暗室內就著油燈內搖曳的燭火讀罷眼線傳來的情報。
他的眸中閃過一絲陰翳。
好一個“此子類我”。
將戶部大權交給皇妹、遲遲沒有賜下琰兒皇長孫的名分、朝中處處對皇妹的幫扶。
父皇,您一定要走到這一步了嗎?
可惜了。
您既不是唐太宗,兒臣也非那可憐的湣太子[六]。
[一]“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下一句是“既見君子,雲胡不喜”,意為“風雨之時見到你,心裏怎能不歡喜”,語出《詩經·國風·鄭風·風雨》。
[二]語出茨威格《斷頭王後》,稍有改動。
[三]其實唐朝五品以上的京官可以上朝。
[四]原型是東漢初期的“度田事件”,後面李促與李安衾的對話其實是參照了歷史上的史書——漢光武帝劉秀與當時還是東海王的漢明帝劉莊的對話。
[五]這一段和上一段都摘自網絡上對度田事件的描寫,下一段李促的前兩個目的也是摘自網絡上劉秀發動度田的目的。
[六]李承乾,謚號“湣”,我最意難平的太子!(不是《東宮》裏面的那個死男人)唐太宗為了搞權力制衡,立了李承乾為太子之後又擔心他權力過大,架空自己,於是又去寵愛魏王李泰,讓兄弟倆相互制衡。結果承乾被逼無奈,決定學老爹搞玄武門之變,事情敗露後被貶為庶民。二鳳擔心太子沒了李泰會一家獨大,所以沒過多久也把李泰處置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